第十一篇 瓷业文物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1689
颗粒名称: 第十一篇 瓷业文物篇
分类号: K872.56
页数: 70
页码: 695-7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的瓷业文物,其中包括文博单位、古瓷矿遗址、古瓷窑遗址、古建筑遗址、镇窑遗址。
关键词: 景德镇市 瓷业 文物

内容

第一章 文博单位
  第一节 景德镇陶瓷馆
  景德镇陶瓷馆1952年开始筹建,1954年1月1日落成并开馆,馆址莲社北路12号。从建馆到“文化大革命”期间,属市文化局管辖,1979年11月划归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
  景德镇陶瓷馆(见图11-1)展厅总面积1927.37平方米,主要承担收藏、研究、与展览景德镇古今优秀陶瓷作品的职能。整个藏品2500余件。藏品收集范围有三个方面:除收集陈列景德镇古陶瓷历史文物外,同时也收集陈列当代最新成果,如历届陶瓷美术百花奖获奖作品和荣获国家金、银奖的产品;除收藏御窑瓷器外,同时也收集优秀的民窑瓷器;除收藏完整的器物外,也收集有价值的古瓷残片标本”。此外,还兼收藏外国瓷、外地瓷,为“集古今精华于室”的陶瓷博物馆。
  为开展科研活动,馆内建有实验小作坊,专门从事古陶瓷研究和复制,对元代和明初的青花瓷复制品,几乎可以乱真。不少复制品被国外博物馆、陶瓷专家、学者和古陶瓷爱好者收藏。
  第二节 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
  陶瓷历史博物馆(见图11-2)位于景德镇市西郊枫树山蟠龙岗。1984年建成,同年10月1日正式开放,是展示景德镇古陶瓷文化的博览区。馆区有拆迁移建至此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明闾”和“清园”民俗建筑,类型有官邸、祠堂、住宅、书厅、窑房、作坊等,共18栋48间,占地面积4600平方米,是中国古建筑、古城镇的一批宝贵实体。馆内有“陶瓷发展史”和“瓷业习俗”两个基本展厅。馆藏文物以陶瓷为主,其中有国家珍品十余种。在湖田古窑遗址还建有“湖田古瓷窑遗址陈列馆”,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遗存堆积也修建了保护墙和保护房。
  古窑瓷厂为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古陶瓷制作区,1980年8月6日建成。窑厂坯房为明代建筑,共有6幢古坯房和一座明代镇窑,窑长18米,呈直躺式鹅蛋形,尾部砌有高约21米的薄壁烟囱。窑房高大宽敞,属穿过式木构架建筑。窑房的立柱梁木粗壮高大且弯曲,甚为奇特,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厂内有瓷工300余人,采用传统手工制作方式,仿制宋、元、明、清历代名瓷。
  第二章 古瓷矿遗址
  第一节 高岭土矿遗址
  高岭土采掘遗址,位于景德镇市东北(北纬29°28′,东径117°31′)50公里处的鹅湖滩乡高岭山。高岭土古矿区开采于明万历中期,以万历中期至清乾隆时期为开采旺盛期,乾隆以后虽有开采,但为数不多,应为该矿的衰落期。它支配景德镇瓷业近两个多世纪。
  景德镇制瓷在元代始用“二元配方”(即瓷石加高岭土的制胎法),高岭土成了制瓷的重要原料。清《南窑笔记·合泥》谓:“不子(不音dun)性软,高岭性硬,用二种配合成泥。……一切瓷器坯胎骨俱用合泥做造。”由于高岭土含三氧化二铝约35%,其烧结温度在1700度以上,掺进瓷石制胎,能提高瓷胎中的铝氧,使制品的烧成范围增宽,减少制品在烧造过程中的变形,降低了瓷器的成本,扩大了瓷石的使用面,改善了瓷器的理化性能,从此瓷器开始由低火度的软质瓷(烧成温度约1150℃±200℃)逐渐变成高火度的硬质瓷。在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在高岭古瓷矿开采之前,景德镇制瓷是在麻仓(今鹅湖乡东埠麻仓,在高岭山东北数公里)获得这类粘土,麻仓土为高岭土的前身。除麻仓外,古高岭土矿还有李黄、大洲两地。李黄始采于清乾隆后期,大洲始采于清嘉庆时期。
  高岭土古矿遗迹分布甚广,方圆数公里,有几十处古矿洞、淘洗设施遗迹和尾砂(矿土淘洗的废弃物)堆积物。采堀遗址分四个地段:高岭村后的庙岗分水岭西至南西端的梅头坞,全长约800米,宽50米~100米,尾砂沿山坡堆积,平均厚度约11米,尾砂约100万吨;北东端自何家大槽起,南至肖家止,全长约1000米,宽度20米~200米,尾砂厚度10米~30米,约442万吨;位于红旗山以西,穿过老厂北东向分布,全长约1000米,宽度40米~200米,尾砂厚度平均约6米,重约83.6万吨;北起老厂、南西至冯家大槽,全长约750米,宽20米~30米,尾砂平均厚度10米,约127.5万吨。四个地段的多数古矿洞坑道(见图11-3)与淘洗池遗迹(见图11-4)清楚可辨,在其尾沙堆积物中,时常可见明、清时代的粗瓷碗和瓷灯盏残片。从对该矿床作的调查资料得知,其矿体形态有层状、脉状、串球状、囊状、枣核状、透镜状等,它属于“风化型”矿体,含矿率不等,其淘洗率在10%~30%之间。在该矿区附近,还有两处与采掘史相关的遗迹。1.水口亭(见图11-5),座落在矿山下进高岭村的道口小溪旁,原是古代采矿工和肩夫歇息之所。亭之南侧原与真君庙相连,是“陶人”(陶工和采矿工)祭祀神灵、求神福佑之处,今庙已圮。水口亭上书“云峰玉岭”四字。亭内保存有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永秀桥记碑》、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永秀桥记》碑和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重建·亭记》碑数方。碑文记述了该亭为交通枢纽,是来往商旅必经之地。亭外为深山古道,灌木丛生,山泉飞流。2.东埠村,位于高岭山脚。村西临东河,河岸仍存高岭土水运码头和数块清代官方“禁土”碑碣,村内清代市街依旧,为佐证高岭开采史提供了珍贵资料。
  高岭山瓷土文献早有记载,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谓:“一名高梁山,出粳米土,其性坚硬;一名开化山,出糯米土,其性粢软。两土和合,瓷器方成。”其中高梁山即指今高岭山。清·蓝浦《景德镇陶录》载:“高岭,本邑东山名,共处取土作不,……近邑西李家田、大洲上高岭土可用,不大于东土,但造佳瓷必求东埠出者耳。”1712年,法国耶稣会来华传教神甫昂特雷柯莱(Denhr-eoives,汉名殷宏绪)在他的一封信中曾向国外介绍过高岭土,高岭土遂闻名海外。高岭土,始称麻仓土,元代称“御土”,明代称“官土”,明万历以后称高岭土,18世纪初已成为瓷用粘土的世界性专门术语,“高岭”亦成为国际通用的Kaolinite(高岭土)命名地。
  1987年,高岭土矿采掘遗址被公布为江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范围东至查坑林场、南至务源、西至千坑林场、北至东埠街。该遗址保护较完好。
  第二节 瓷石矿遗址
  三宝蓬古瓷矿遗址,位于景德镇东南约12公里的南山余脉,因地处三宝蓬而得名。
  该瓷石矿开采于宋代早期,属风化型硬块状,浅灰绿色,基质为石英、绢云母。风化程度较高的瓷石多用作制胎,风化程度较低的用于制釉。至今,在数百米高的山上,仍有数处较大的瓷石开采坑洞,附近山脚下发现有宋代用风车作动力的水碓房,是专门粉碎瓷石的作坊。朱琰《陶说》卷1有“土人藉溪设轮作碓,舂细淘净,制如土砖,名曰白不”的记载。南宋以前,景德镇瓷器坯胎仅用瓷石一种原料,因此,在当时三宝蓬瓷石矿与邻近的湖田、杨梅亭窑可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瓷器生产区域,对该窑产生过重大影响。南宋时期,三宝蓬表层瓷石矿已采掘殆尽,南河流域大多窑场均纷纷停烧,仅湖田一处维持生产。以后,由于高岭土引进瓷胎,瓷石矿又重新开采。至今该处瓷石仍有开采,作坊碓声昼夜不息,保留着古意浓郁的风貌。
  第三章 古瓷窑遗址
  第一节 南河流域古瓷窑遗址
  湖田古瓷窑遗址 位于景德镇市东南约4公里的竟成乡湖田村。古瓷矿座落在村东南数公里的南山与南河之间的一个台地上。南山柴草茂密。南河联通昌江,村西的马鞍山出产“老土”。窑场生产、运输条件极为便利。
  窑场遗物分布在天门沟以南的豪猪岭、刘家坞、望石坞、龙头山和南河北岸的印刷机械厂院内,多为五代至元代时期的遗物堆积。天门沟以北的窑岭上、乌泥岭、琵琶山、木鱼岭、何家墩等地多为元至明代时期的遗物堆积。遗物呈山丘状堆积的有乌泥岭、琵琶山、龙头山、刘家坞、望石坞、豪猪岭等处。在此周围,瓷片、窑具俯拾皆是。其遗址分布之广、规模之大,在中国陶瓷史上堪称是空前绝后,是景德镇众多窑址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窑址之一。该窑址在《陶记》、《南窑笔记》、《陶说》、《景德镇陶录》等古文献中均有记载,它是研究中国陶瓷发展史、陶瓷工艺史和陶瓷外贸史,特别是研究景德镇陶瓷史和城市经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文化遗存。
  该窑址未经发掘。从调查、试掘和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分析,该窑址兴烧于五代,历宋、元至明代隆庆、万历之际结束,延续烧造达六百余年。据景德镇陶瓷历史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新园等考察,该窑址碗盘类五代为“支钉迭烧”;宋早期为“仰烧”;宋中期为“垫钵烧”;宋后期为“支圈复烧”;元代为“仰烧”、“叠烧”、“复烧”;明代使用瓷泥垫饼“仰烧”。目前发现的窑型有宋、元时期的龙窑,元代“镇式窑”,明代马蹄窑和葫芦窑遗存。
  该窑址各时期生产的瓷器产品主要有:1.五代产品有灰胎青瓷和白胎白瓷两类,品种为碗、盘、壶等,均无纹饰,碗盘心及器底有支烧痕迹。碗分二式:一式,撇口、孤壁、圈足;二式,敝口、厚唇、口沿外翻卷,壁略呈斜直,大足。盘为大足、唇口或花口,壶作长颈喇叭口,壶身较高,腰鼓作瓜棱状。青瓷与唐五代越窑器胎釉相似,白瓷胎质细腻、釉色纯白,透光度极好,为中国同时期瓷器中质地最优的产品;2.北宋产品主要为白胎影青瓷。其品种前期仅见最简单的生活日用品,即碗、盘之属,后期品种则空前增多,有注壶、注碗、盘、壶、瓶、炉、茶托、油盒、瓷棋、瓷雕、瓷枕等。碗类型制特征,前期的与五代的大致近似,但器底有所增厚,圈足亦渐变高,圈足内多留下一个黑褐色的圆圈。后期的多斜壁式,倒置似“斗笠”状,圈足比前期的有所降低,足径缩小,器壁甚薄。还有一种复烧芒口碗,早期的器底略厚,后期的器底较薄。注碗类口壁呈莲瓣状。盘、盏类多为浅腹、敝口或唇口,口径都较小。壶类,早期的与五代近似,多瓜棱式;后期壶类有两式:一式流长,腹部高瘦;二式流短,身矮,分两节模印粘合而成,肩部有印花装饰。罐类有双系或四系直口,溜肩、腹鼓,有大小几种。瓶为长颈,喇叭口,腹鼓,肩部有一道凸起弦纹。其装饰丰富者为碗类。早期碗多数无纹饰,少数的碗心底有一个下凹的印记,印圈有草率的花纹,中心印有“茶”、“酒”等字。后期的“斗笠碗”等装饰丰富,手法多样,有刻花、印花、划花,纹饰题材有牡丹、篾纹菊、莲荷、飞凤、水波、飞禽、鱼虫等,图案生动形象;3.南宋产品主要是白胎影青瓷,品种以碗盘为大宗。除此之外,前期尚有各式水注、香炉、瓶、罐等,生产制作精致。还有少量黑釉(天目釉)器。其型制特征,整个南宋时期碗盘多为芒口,前期多为“斗笠碗”、弧壁浅碗和平底盘,后期多撇口弧壁碗和平底盘、碟。其胎釉,前期的与北宋后期相似,后期釉色有白、青两种,但光泽度都稍弱、透明度有所降低,黑釉器多为茶盏,大小各异,口撇内,弧壁,平底。釉面布满褐黄、天蓝与微青细条纹,即所谓“兔毫”。产品在装饰上,基本承袭北宋风格,但纹饰较之丰富。早期刻、划花多见减笔牡丹、莲荷、婴戏纹、莲荷双鱼等。晚期印花纹饰极丰富,出现层次较多的人物故事题材,其装饰形式对元代青花的影响较大;4.元代产品有白胎白釉瓷、青釉瓷、卵白釉瓷、青花瓷和黑釉瓷。品种有碗、盘、杯、盏、罐、瓶等。其型制有高足碗、折腰碗、折腰盘、菱口大盘、高足杯、小酒杯、缀珠青花小罐等。在装饰上仍用刻花、划花与印花手法,印花纹饰有莲荷、牡丹、菊花、梅花、狮子滚绣球等。刻、划花较宋代简洁,但刻痕较深,远不及宋时的精致。青花纹饰常见的有蕃莲、牡丹、瓜果、缠枝花卉、鸳鸯等。元代时期产品,可分前、后两期,前期产品和南宋后期的大体相近,但粗瓷产量激增,粗瓷为涩圈迭烧黑釉碗盏和粗青釉器,细瓷多为影青芒口折腰碗和白瓷器皿,釉层较乳浊,只有个别的影青瓷还保留宋时的“光致茂美”的特点。后期产品以卵白釉瓷产量最大,亦有少量青花瓷;5.明代产品有纯白釉瓷和青花瓷。品种有碗、盘、杯三类,尤以碗为大宗。其型制有墩式撇口碗、弧壁青花碗、坦口折腰小足盘和高足坏。明代这一时期高足杯柄的内底都有一个带釉的乳突物,当为用釉粘接杯身所致。产品的装饰风格比较单纯粗率、流朗奔放。纹饰材题有松竹梅、兰竹、荷花、水草、蕉叶、湖石、云气、楼阁等。
  整个湖田窑的产品,以宋代的影青瓷、元代的卵白釉和青花瓷最有成就。影青瓷在中国陶瓷史上代表着宋代形成的六大瓷窑体系之一,这里烧制的影青瓷釉汁粘度小而釉薄处泛白,积釉处带水绿色,釉中气泡大而疏,釉面光泽度强,釉层透明度高;北宋早期的釉色多带微黄,呈纯正青色的不多。晚期和南宋早期的则很少白里泛黄,绝大多数都具有晶莹碧透,色质如玉的外观效果。这时期所独创的一边深一边浅的所谓“半刀泥”刻花法,逐渐成为以后景德镇窑系的独特装饰手法之一,由于刻花线条深处积釉厚呈青绿色,浅处为白与青绿之间的中间色,故纹饰因重流的透明釉而显得更加清晰,釉色也因浅、深不同的线条而富于变化的釉与纹饰相互衬托,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元代卵白釉瓷胎质坚硬致密、胎骨洁白,一般器壁较薄,据分析考证,系采用“二元配方法”烧制,其釉色一般色白微青,釉层失透。恰似“鹅卵”之色,故称卵白釉,因器物内壁花卉或五爪龙纹间多印有“枢府”字样,故又称“枢府窑”,文献上所谓“枢府器”指的就是这类产品。习惯上被认为是元代官窑,而实际上是元代的官府枢密院在景德镇定烧的瓷器,这类产品并非全部是元代官府的专用品,其中也有商品瓷和外贸瓷。20世纪80年代,在菲律宾古遗址和南朝鲜海底沉船中,都有“枢府器”出土。元代青花瓷,胎质比较坚硬、胎体厚重、釉色白中微带青色、青花制品,绝大多数为“苏麻离青”型颜料,色调凝重,颜色深蓝,色料面多见有“铁钴锈”斑。这是该类产品一个显著特征之一。产品以大盘为主,纹饰繁缛华丽,多有蓝地白花,较晚以高足杯、折腰碗、小酒杯为多。从湖田窑址的发现看,青花瓷生产于元代后期,近年来菲律宾、伊朗、土耳其等国都有这类器物出土。
  在该窑址发现收集的主要出土器物有:1.五代青釉执壶。长颈、喇叭口、口微侈、沿外斜、鼓腹、圈足,肩一侧有微曲细长流,另一侧附有扁形曲把,灰胎,釉面光亮,极似“蟹壳青”之色;2.北宋影青葵口碗为白胎,胎质细腻,釉色青白闪黄;3.北宋影青斗笠碗。圈足、平底、口微侈、斜弧壁、质地与上述碗相似,纹饰为刻花牡丹;4.北宋影青瓜棱壶,长颈、口侈,鼓腹作瓜棱状,肩部一微弯曲细长流与壶口齐高,扁形曲把,胎质洁白细腻,釉色光洁透明;5.元代卵白釉高足杯,撇口、折腰、高直足,胎质洁白坚硬,杯壁薄,釉面纯白微带青色,内壁印有五爪龙纹和“枢府”二字;6.元代卵白釉折腰盘;7.元代黑釉盏,口略内敛,弧壁圈足、褐胎,质地略粗疏,釉面黑亮微带黄褐色条纹;8.明代墩式青花碗,撇口、微弧壁、白胎、胎质略粗、釉色色调偏灰、碗外壁底周围饰有蕉叶纹。
  湖田窑址1959年公布为江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公布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北至南河,南至狮子山,东至豪猪岭,西至六〇二直升机研究所水泵房,面积达40万平方米。1984年建有“湖田古瓷窑遗址陈列馆”,建筑面积680平方米,展厅面积180平方米,陈列内容为该窑址出土的器物和标本,展品约200余件。并在乌泥岭、琵琶山、刘家坞、望石坞四处堆积层圈有围墙,在葫芦窑、马蹄窑遗存上盖有保护房,因六〇二所等单位搬迁该处,遗址曾遭局部破坏。
  杨梅亭古瓷窑遗址 位于景德镇市东南约7公里竟成乡杨梅亭村(又称胜梅亭),西北距湖田村约2公里,四周环南山,村东一小溪联通南河。
  经初步调查,其遗物堆积层在村西一农舍后面山坡下,东西长约20米,南北长约25米,瓷片、窑具散见于全村每个角落,由村东过小溪300余米(画眉楼一带)亦见有大量碎瓷片,整个遗址遗物分布面积约2000平方米。从出土的瓷片观察,该窑址主要生产青釉瓷和白瓷,其次为影青瓷。产品有碗、盘、壶之类。青釉瓷为灰胎,胎釉与唐五代越窑器相似,几乎可以乱真,显能受越窑影响。白瓷为白胎,胎质细腻致密,胎骨坚硬。据分析,胎白度达70%,孔隙为0.81%,烧成温度在1150℃~1200℃之间。所用原料仅为瓷石一种,釉色洁白纯正。影青瓷为白胎,胎质细腻,釉薄而泛黄,纯正青白色的不多。产品的型制特征:青釉瓷碗敝口、微侈、弧壁、大足、足底无釉;白瓷碗唇口、弧壁、大足、足底无釉;盘类为大足、唇口或花口。碗、盘类器心或器底均有9个~16个支钉烧痕。壶为长颈、喇叭口,腹鼓作瓜棱状,流长,扁形曲把。影青瓷碗类基本和青釉瓷近似,但器底有所增厚,圈足亦渐变高(即所谓“高足碗”),圈足内底多留下一个黑褐色的圆圈,这是采用小于圈足的环形或圆形垫饼装烧留下的痕迹。影青壶类亦和青、白瓷类近似,只是腹部瓜棱状更为明显,流较之细长并微曲。该窑址的产品型制特征与湖田窑同时期的产品基本上一致。
  发现的窑具有垫柱,以夹沙的粘土作成,漏斗式匣钵及圈状或饼状“垫饼”是以粘土加粗料制成。从窑具分析,该窑址装烧形式为支钉迭烧和仰烧两种形式。
  从窑址的产品型制特征、质地和装烧形式分析,该窑兴烧于五代,终烧于北宋。
  杨梅亭窑盛产白瓷,产品精良,它是中国南方地区最早生产白瓷的窑场之一,其白瓷生产技术对影青瓷的生产具有重大影响。
  该窑址1959年公布为江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当地农民几经建房或铺路,使大量影青瓷碗、盘、壶等残器裸露在外,堆积层破坏也较严重。
  银坑坞古瓷窑遗址 位于景德镇市南约2公里竟成乡银坑坞村。这里北临南河,东北与湖田窑相距约3公里,东南就近三宝蓬瓷矿,有较为优越的制瓷地理条件。
  经初步调查,该窑址由小坞里、兰家井、郑家坞、草坦上、八角湾、白庙下、红庙下、石边坞、碓家坞等9个自然村的16处窑业遗物堆积层组成,总面积达36000平方米。
  其堆积层的大致情况:1.小坞里堆积在银坑坞南河北岸的南山林场北侧,遗物堆积有3处。一处在茶园地北侧,东南距银坑坞约300米,遗物由南向北倚山坡堆积,东西长约65米,南北长约100米。采集的瓷器标本有圈足唇口小碗、圈足敛口小碗、圈足敝口小碗,还有种外壁起棱底心凸起的圈足小碗和圈足折腰折沿杯托等残器瓷片,均为影青瓷,堆积层保存基本完好。另2处在距银坑坞东150米处,2处堆积层相距约80米,堆积面积分别是2100平方米和2800平方米。采集的瓷器标本有圈足大、小碗,圈足敛口小碗、瓜棱式花口小碗、高圈足折腰碗、高圈足瓜棱鼓腹折沿花口小碗、刻花斗笠碗等残器瓷片。瓷胎为白色,胎质细腻,釉为影青,釉面光洁,色泽如玉。纹饰有刻花牡丹、萱草、菊花、篦纹等;2.兰家井堆积在银坑坞东约250米。遗物主要分布在兰家井村北,面积1000平方米。从采集的瓷片标本观察,品种仅为内壁刻花、圈足影青釉小碗一种;3.郑家坞堆积在银坑坞东南约400米。遗物分布在水库东侧,由西向东倚山坡堆积,东西长约25米,南北长约25米,厚度约0.4米~0.6米,堆积层部份被破坏。采集的标本有圈足花口小碗、圈足撇口碗等残器瓷片,全属影青瓷,胎白纯细;4.在郑家坞水库西侧,遗物堆积面积约2800平方米,遗存上灌木杂草丛生,保存完好。从该处采集的标本观察,与水库东侧遗存中的器物相似;5.郑家坞村南约130米处,遗物堆积面积约225平方米,厚度为0.3米~1米。采集的标本有圈足唇口小碗、圈足撇口小碗、罐盖等残器瓷片,均为白胎影青瓷;6.郑家坞村东南侧,相距数十米有两处堆积层,皆由北向南倚山坡堆积,面积分别为3000平方米和3900平方米。器物以碗最多,盘次之。碗、盘为圈足、唇口或撇口,足底有一黄褐色垫烧痕迹,均为影青瓷,胎质洁白纯细;7.郑家坞村东100米处,遗物堆积面积达3500平方米。采集的器物标本有影青瓷圈足大、小碗、环足盘等瓷片;8.郑家坞村东北约150米处,遗物由西向东倚山坡堆积,面积达2250平方米。采集的器物标本有斗笠碗和圈足撇口碗,均为白胎影青釉,其中斗笠碗内壁饰有篦纹;9.银坑坞草坦上自然村西侧约35米处,堆积层靠近小水塘,由南向北倚山坡堆积,面积约550米平方米,遗存大部份被破坏。采集的器物标本有圈足碗、假圈足内壁篦纹盘等残器瓷片,均为白胎影青瓷;10.银坑坞白庙下自然村南侧,遗物由西向东倚山坡堆积,东西长约7米,南北长约30米,厚度约0.3米~1米。因遗存上建有房屋,故堆积层大部份被破坏。采集的器物标本有圈足敛口碗、圈足唇口小碗、环足瓜棱式大碗、圈足瓜棱式碗等残器瓷片。均为白胎,胎质细腻,釉色多闪微黄,呈青绿色者少见;11.白庙下村东约300米处堆家坞,遗物由北向南倚山坡堆积,面积约380平方米,保存较完好。采集到的器物标本仅为白胎影青圈足唇口大碗一种;12.银坑坞红届下村西北侧塘坞口,相距数十米有两处堆积层,皆由北向南倚山坡堆积,面积分别为700平方米和4300平方米,其中较大的一处大部份被破坏。从拣选的器物标本看,有圈足撇口小碗、圈足折腹瓜棱式撇口小碗、圈足葵口碗、圈足唇口小碗、环足折腰瓜棱式小碗、圈足小碟等,均为白胎影青瓷,其中碗类少数饰有简单的篦纹。
  综上所述,该窑址产品主要为碗、盘类,少量盖罐类,其中尤以碗类为大宗,全属影青瓷。在各堆积层中所发现的窑具仅有匣钵和垫烧器物的环形或圆形垫饼。匣钵型制为外壁上半部为厚直沿,下半部骤折而成小平底,大小因装烧的器物而异,从窑具观察,该窑址采用“仰烧”形式,与湖田窑宋代早期相似。从器物特征和窑具分析推断,该窑址兴烧于宋代早期,终烧于南宋以前。
  该窑址是景德镇南河流域众多窑址中生产规模较大,产品比较单一,影青瓷质较好的窑场之一,它为考察研究景德镇宋代窑业情况和影青瓷制瓷技术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因该窑址未经试掘,遗存内涵有待进一步揭示。
  外小里古瓷窑遗址 位于景德镇市东南10公里竟成乡外小里村附近。村西有一条小溪流经杨梅亭注入南河,村南与三宝蓬古瓷矿区相距约1公里。它是以其原料就近便利为优势而兴起的窑场。
  村周围的窑业遗存有5处。1.村东南侧的水沟畔遗物堆积面积1200平方米,烧造的产品为影青碗;2.村东北侧油麦坞往南50米处有一条小沟,遗物堆积面积达48000平方米,分布范围较大,遗物堆积稀薄。烧造的产品有影青瓷碗、盘二类;3.村北侧井坞遗物倚山坡堆积,面积约800平方米,器物与油麦坞出土的一致;4.村西约600米处土山坞遗物堆积面积约1500平方米,烧造的产品为影青瓷碗、盘等;5.村西北450米枫树山林场三宝分场内,遗存上建有几栋木平房。遗物分布面积约2600平方米,部分遗存被破坏。烧造的产品有青瓷、白瓷和影青瓷碗、盘二类。
  该窑址仅一处采集到支钉迭烧法装烧的青瓷与白瓷,其它4处皆为一器一匣仰烧法装烧的影青瓷。影青瓷偶尔见有简单的篦纹。尚未发现其它纹饰装饰,制品都较为粗劣。该窑址的产品造形与附近的杨梅亭窑的产品一致。可见,该窑址兴烧于五代,终烧于北宋,且北宋的烧造规模较大。
  黄泥头古瓷窑遗址 位于景德镇市东12公里黄泥头小学北侧山丘上,东侧是景婺(景德镇——婺源)公路,再往东约50米是南河,窑址面积达5000平方米,遗物呈山丘状堆积,高数十米,有东西两个较大的堆积层。西堆主要是青瓷和白瓷;东堆以影青瓷为主,亦见青釉瓷片。黄泥头小学建校舍时,曾夷平了窑址南侧的部份堆积层,从遗露的遗存断面观察,堆积层厚度约3米~5米。
  窑址未经发掘,从采集的遗物标本观察,青瓷与白瓷均采取支钉迭烧法,影青瓷采用匣钵与垫饼的单体仰烧法,其烧造工艺与湖田窑五代与北宋的装烧形式相似,故此推断,该窑址兴烧于五代,终烧于北宋。
  从出土的瓷片标本看,青釉瓷胎为灰色,胎骨较浑厚,胎质细腻,釉色青亮,极似越窑“蟹壳青”之色。产品有碗、盘、壶等,碗盘类为大足唇口、撇口或花口,壶为瓜棱式,型制特征与同时期的湖田窑近似。白瓷为白胎,瓷质纯细,胎体略薄,产品特征与青釉瓷相似。但碗类多为唇口,影青瓷胎质洁白细腻,釉色微青泛白,亦有闪黄者。品种有碗、盘、壶等,产品特征与湖田窑北宋影青瓷基本无异,从该窑址的整个产品看,制作规整,质地较佳,是景德镇五代至北宋时期较有代表性的古瓷窑址。1983年公布为景德镇市级保护单位。
  塘下古瓷窑遗址 位于景德镇市东13公里湘湖乡塘下村附近。北侧毗邻景婺公路,东侧和南侧邻近南河。原有窑业堆积数十个。现保存较好的有5处,分别在坳上、塘下、王同岭、吴家坞、谢家坞等地,分布面积达650000平方米。
  坳上遗存在塘下村北侧约250米,遗物堆积在坳上西侧,东西长约10米,南北长约10米,厚度约0.3米。该处的堆积极为稀薄,范围狭小,遗物堆积只有一层。产品为碗、盘二种,皆为灰胎青釉瓷,从每件产品的圈足和留在垫上的几个高岭土质的支钉来看,装烧形式采用的是“支钉迭烧法”,属五代遗存。
  塘下村内遗存东西长约90米,南北长约650米,遗物堆积较丰富。堆积有二层,上层为覆烧青瓷碗,下层为影青瓷。产品有圈足唇口大碗、假圈足内壁篾纹碗、平足大碗、大圈足敛口盘、双系壶等,胎质洁白细腻,釉色淡青或青绿。青釉瓷仅发现碗类,皆芒口,平足或实足,有的内壁刻有花卉,外壁有剔地凸起的竹叶状纹,碗口沿呈火石红。从装烧形式和器物特征来看,影青瓷为宋早中期的产品,青釉瓷为宋后期至元初的产品。青釉瓷叠压在影青瓷之上,从已发现的器物看,尚属仅见。
  王同岭遗存 在塘下村北约100米处,南临公路,东西约33米,南北约30米,采集的器物标本有高圈足唇合大碗,大足碗,大足折腰花口盘。均为影青釉,白胎,釉面有细冰裂纹,无装饰纹样,装烧形式为单烧,应属北宋遗存。
  吴家坞遗存 在塘下村北约150米处,南北约50米,东西约30米,通高14米。采集的瓷片为白胎影青瓷,产品为碗类,有圈足大小碗、大足唇口碗等。窑具有匣钵、环形或饼状垫饼,当为北宋遗存。
  谢家坞遗存 在塘下村北约200米,南距公路180米。遗物由南向北倚山堆积,大部分堆积浸入水塘。东西约60米,南北约55米,通高达4米。采集的器物标本有支钉装烧青瓷与白瓷圈足唇口大碗,影青釉圈足瓜棱花口大碗。从其装烧形式和器物特征来看,为五代至北宋遗存。
  从该窑址拣选的影青瓷碗类标准本复原来看,碗有多式。一式:口外撇卷唇,浅腹弧壁,平足,釉面有细冰裂纹,无纹饰。口径11厘米~14厘米,足径4.5厘米~5厘米,高8厘米~9厘米;二式:敞口卷唇,鼓腹深弧壁,高圈足,口径10厘米,足径6厘米,高12厘米;三式:撇口、斜弧壁,矮平圈足,口径14厘米~15厘米,足径6厘米,高9厘米,平足底无釉,器内壁刻有简笔卷草纹,外壁刻有不规则莲纹。
  综上所述,该窑址兴烧于五代,终烧于宋末元初。遗址中还有少量青花瓷片,据此分析,可能在元代以后这里亦有小规模的烧造。
  白虎湾古瓷窑遗址 位于景德镇市东9公里白虎湾村(又称石虎湾)附近,它有渡槽、小麦坞老虎床、白虎湾、南门坞羊里坞口、匣钵墩等13处窑业遗存。面积达3万平方米,这里南距南河约500米,东南侧和西南侧距湘湖与塘下窑址仅数公里,相传古时有三十二窑,说明该地区烧造瓷器曾盛极一时。
  渡槽遗存 在白虎湾村北约400米处,渡槽由东北向西南穿过堆积层。东南为稻田,遗物倚山坡堆积,东西约30米,南北50米,通高8米。遗存可分为三层:上层为影青瓷;中层除白瓷外,尚有青瓷,两类瓷器型制相同,底层皆为青瓷。器型有盘、碗、洗等,因修建渡槽部份遗存已被破坏。
  小麦坞老虎床遗存 在白虎湾村北约500米,遗物由西向东倚山坡堆积,面积约300平方米。遗物堆积稀薄,采集器物标本仅为灰胎青釉碗、盘残瓷片。
  白虎湾1号~6号遗存 在村东南侧约400米一带,南临南河约250米。彼此相邻的堆积层有3处,分布面积达1.7万平方米。遗物全部为影青瓷碎片和匣钵、垫饼等窑具。产品以碗类为主,仅有少量的盘或高足靶杯。部分遗存被辟为菜地。
  白虎岭遗存在村西侧,相距百米有两个较大的堆积层,面积分别为1600平方米和7500平方米,厚度一般为0.3米~1米。瓷片均为影青瓷盘、碗、壶残器片。
  南门坞羊里坞遗存 在村东北约350米处,遗存由南向北倚山坡堆积。东西约23米,南北约23米。遗存被长满的灌木和杂草遮盖,保存完好。从采集的瓷片标本来看,主要烧造影青碗盘产品。
  匣钵墩遗存 在村西侧,北与小麦坞口相望,堆积面积约1300平方米。采集的标本有影青瓷碗、壶等残片。
  该窑址未经发掘。从1986年对该窑址进行调查采集的瓷片标本来看,青瓷比白瓷丰富,而影青瓷则比青瓷丰富。青瓷胎骨一般较厚,盘类一般稍薄,均呈灰色。釉层极薄,微带黄,釉面有极细的纹片。产品有碗、盘、洗等。碗、盘类型制与湖田窑五代青瓷碗、盘相似,但盘类稍些不同,盘底宽边,宽边上有支烧痕迹,盘心里亦有敲去支烧的遗存部分,底心有釉。洗为敛口、腹鼓、圈足。白瓷片和青瓷片是夹杂迭压在一起,可知它同青瓷是同时烧造。产品有碗、盘,器物型制与青瓷类相似。白瓷胎土纯白,釉色白度好。影青瓷碗为大宗产品,次有盘、壶、高足靶杯等。碗有圈足唇口碗、圈足撇口小碗、高足撇口式唇口大碗、假圈足敛口碗等。装饰中极少见刻印花纹,仅见内壁有简单的篦纹。盘为圈足、撇口、唇口或花口。壶的型制和湖田窑宋代影青瓜棱壶造形相似,但有的壶在流与把中间的肩部对称安有双系。影青瓷皆为白胎,胎质纯细,釉层一般较薄,釉色多泛白或闪黄,呈纯正青白色的不多,有的釉面有细冰裂纹。
  1982年,景德镇落马桥出土“唐代青瓷玉璧形圈足碗”之后数年,又在(白)石虎湾有重要发现。据考古报告所称,市昌河机械厂徐恒君同志在石(白)虎湾收到当地农民挖土盖香菇棚时出土的一件青釉瓷碾。碾呈船形,中间碾槽为月牙形。高6.8厘米,残长12(全长约25厘米)厘米,宽6厘米。青釉似蟹壳青色,开细片,釉不及底,灰色胎,沙底。左边刻有行书“大和五年”(公元831年)铭文;右边一直线、一曲线相间成二组。这是佐证景德镇瓷业烧造始于唐代的珍贵实物资料。
  从出土的窑具分析,青瓷和白瓷是采用垫柱支钉迭烧法装烧,影青瓷是采用匣钵与垫饼仰置装烧。青瓷和白瓷的特征与五代相似,影青瓷则与北宋的影青瓷相似。因此该窑址烧造年代为始烧于唐代,盛烧于五代至北宋时期。
  盈田古瓷窑遗址 位于景德镇市东14公里湘湖乡盈田村附近。遗址背山近水,北临南河,东西与湘湖和塘下窑址毗邻,周围有14处窑业遗存,分布在盈田及附近的山脚下和花儿滩3个自然村。
  盈田村有2处窑业遗存:一在村南约750米大山坞口;另一在村东南350米蛇家坞口。大山坞口遗存堆积在山坡下,东西长约125米,南北长约25米。采集的瓷片标本均为白胎影青瓷,产品主要是碗类,器型特征为圈足或假圈足,撇口或唇口,弧壁。有时内壁有简单的篦纹;蛇家坞口遗存北临南河,堆积面积10400平方米,部份遗存被破坏。采集瓷片标本均为白胎影青瓷,产品为大、小碗,器型与大山坞口的相似。两处遗存中出土的瓷片,胎质均细腻洁白,釉层薄而透明,多闪黄或泛白。
  山脚下村在盈田村南约1公里,附近窑业遗存有6处,即村内2处,口坑坞1处,凤凰山3处,村内的2处分别在村西侧,相距约150米,堆积面积分别为2000平方米和700平方米。采集的瓷片标本为白胎影青瓷,产品为碗、壶两类,碗为假圈足撇口弧壁,壶有双系或瓜棱式。口坑坞在村南侧,西北距南河约650米。遗物由北向南倚山坡堆积,面积约700平方米。采集的瓷片标本有高圈足大碗、瓜棱式壶、双系壶等残器瓷片,其中壶类为多,均为白胎影青瓷;凤凰山在村西南,西北距南河350米。相距几十米有3处遗存,堆积面积分别为800平方米、3700平方米和1万平方米,均保存较为完好。从采集的瓷片来看,均为白胎影青瓷,产品主要为大,小碗和壶类,器物特征与山脚下村内遗存中的相似,其瓷片胎釉和盈田村遗存中的相似。
  花儿滩村在盈田村西南约500米,附近窑业遗存有8处,分别在倒须坞、狮子山、凤凰山和村内,总面积达600平方米。村内南侧的一处遗存较大,堆积的瓷片有青瓷、白瓷和影青瓷,其他遗存中均是清一色的影青瓷。从采集的器物残片来看,青瓷和白瓷的器物为碗、盘,两种瓷的器物造形一致,器底心均有支烧痕迹,属同时期的产品。青瓷胎体浑厚,胎为灰色,质地粗糙,有气孔,釉色呈灰青。白瓷胎体略薄,胎质纯白细腻,釉面光洁纯白。影青瓷的产品为碗、盘、壶等,其中的产品以壶较精细,尤以瓜棱式壶最佳,胎质细腻,釉色青白透明,器身较之其他窑址中的稍细巧,造形秀丽。
  盈田古瓷窑遗址除花儿滩村南侧遗存中有青瓷和白瓷外,其它均为影青瓷。影青瓷的胎釉质地基本相似,器物造形除大小各异外亦无较大差异,可以确认为同一时期的产品。考察该窑址的装烧工艺得知,青瓷和白瓷均采用支钉选烧法装烧,影青瓷均采用一器一匣仰烧法装烧,这与景德镇各窑址中五代和北宋的装烧形式一致。据此推断,该窑址最早兴烧于五代。终烧于北宋。五代时期烧造规模较小,大规模的烧造在北宋时期。该窑址的影青瓷较湖田窑逊色,未发现优质的影青瓷,故北宋后期该窑场逐渐衰落。
  湘湖街古瓷窑遗址 位于景德镇市东13公里湘湖乡湘湖街村,南侧临南河,北接景婺公路,四周环山,为一山间小平原。村周围数公里散见有大量窑具、瓷片,可见历史上这里窑业兴旺。该窑址的遗存集中分布在5处,即内傍坞、窑前山、桥头、栏窑山、牛栏头。
  内傍坞在村北300米处,遗存有3处:其中一处遗物由东向西倚山坡堆积,瓷片为五代灰胎青釉、白胎白釉瓷碗、盘残器。另外2处遗存遗物由南向北傍山坡堆积,瓷片为灰胎青釉、白胎白釉瓷和影青瓷碗、盘残器。3处遗存的堆积面约2500平方米;窑前山在村北约450米处,遗物由东向西依山坡堆积,东西长50米,南北长35米,山坡下古瓷片甚多。瓷片主要是五代灰胎青釉和白胎白釉瓷残器;桥头在村东南侧,遗存东西长约50米,南北长约45米,堆积厚度约0.5米~0.7米,瓷片为五代灰胎青釉和白胎白釉瓷残器;栏窑山在村南折西,遗存面积约400平方米。出土瓷片有釉色均匀洁净,胎骨细腻洁白,称为“粉定”器的残器,其中以灰白色、水青色厚胎瓷片为多,亦有少量划莲荷与牡丹瓣纹的淡青釉瓷片,均为宋代遗物;牛栏头在村东侧,遗存南距南河100米,面积达1300平方米。瓷片有灰胎青釉、白胎白釉瓷和影青瓷残器。
  该窑址出土的器物主要有:1.五代灰胎青釉大圈足碗与白胎白釉大圈足碗。这两种碗的型制相同,为撇口、鼓腹、大圈足,器型规整,碗底心均有支烧痕迹。青瓷胎质细腻,釉色光泽明亮。白瓷胎骨洁白纯细,釉白纯正;2.北宋影青高圈足碗,口撇、弧壁、足高而直,胎骨细密坚致,釉色白中泛青,润泽透明,纹饰为划花牡丹;3.北宋影青花口折腰盘,无纹饰。
  从已发掘的情况看尚未发现窑炉遗存,从出土窑具和器物分析,其装烧形式五代为支钉装烧,宋代为一器一匣仰烧和支圈履烧。从宋代遗存的堆积状况判断,可能系长形阶梯窑烧制瓷器。
  该窑址兴烧于五代,终烧于南宋,集中反映了景德镇五代、北宋、南宋3个时期制瓷技术与烧造过程,是一个较有影响的窑场。清·蓝浦《景德镇陶录》载:“镇东南20里外有湘湖市,宋时亦陶土塥埴,其体亦薄,有米色粉青二色。蒋记云,器雅而泽,在当时不足珍,然唐公陶成纪事侧日厂仿米色、粉青宋釉二种得于湘湖,故窑款色盍其地,村市尚寥落有存,窑址自明已圯”。该窑址与文献记载基本一致,说明它对景德镇明、清时期制瓷技术产生过一定影响。
  该窑址内傍坞遗存部份已被搞乱,窑前山、桥头、牛栏头、栏窑山遗存亦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月山下古瓷窑遗址 位于景德镇市东南16公里寿安乡月山下村附近。村东南与柳家湾窑址相距约3公里,西面有小南河联通南河。窑业遗存在村东南350米的小学校西南侧,遗物由西向东倚山坡堆积,宽约15米,纵深约45米,堆积物由坡脚到坡顶逐渐减少。从堆积物的分布状态可看出,当时窑身较长,从下而上恰好形成一平缓的坡度,窑头低,窑尾高,形状似龙,应属阶梯式龙窑型。遗存小部份被辟为菜地,从暴露出的断层中,采集到大量影青瓷片,经辩别均为圈足撇口碗残器。瓷胎为白色,胎骨坚致细密。釉面滋润,釉层有透明感,呈浅绿色或米黄色,均清亮光洁幽倩雅淡。瓷片多为素面器物,釉面有开片,纹埋均匀细密,有一种特殊的装饰效果。
  该窑址产品单一,主要是碗类,瓷器装烧采用一器一匣仰烧形式。从器物特征和装烧形式判断,该窑址烧造于北宋时期。窑址保存较好。
  凉伞树下古瓷窑遗址 位于景德镇市东北18公里寿安乡凉伞树下村,西临小南河,东傍山丘,南接月山下,北接柳家湾,分别相距约2.5公里。遗存在村北侧水库坝,堆积面积约400平方米,厚度0.6米~1.2米之间。因修建水库,有一部份遗存被毁坏。
  该窑址未经发掘,从一暴露的遗存断面考察得知,遗物堆积可分两层:底层为支钉迭烧青瓷和白瓷;上层为一器一匣仰烧影青瓷。青瓷胎为灰色,质地粗疏,釉色偏灰;白瓷胎为白色,胎质较纯细,釉色闪灰或闪黄;影青瓷胎质较佳,釉面透明光亮,釉色淡青或泛白。根据采集的瓷片辨别,产品有青釉大圈足唇口或撇口碗,白釉圈足唇口或撇口碗,白釉大足折腰盘,影青釉圈足鼓腹撇口或唇口碗,影青釉高足壁碗,影青釉折腰撇口盘等。影青瓷碗外壁有刻花纹饰,纹样有简笔牡丹或卷草等。
  根据上述考察资料确定,该窑址兴烧于五代,终烧于宋代中后期。由于该窑址遗物迭压关系清晰,这对考察研究景德镇五代——北宋制瓷工艺的演变过程,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实物资料。
  富坑古瓷窑遗址 位于景德镇市东南16公里寿安乡富坑村,东侧隔小南河,与月山相距约1.5公里,西侧距三宝蓬古瓷矿区约2.5公里。窑业遗存有2处,一在村北谢家蓬;一在村南的何家蓬。
  谢家蓬遗存保存较好。遗物由南向西倚山坡堆积,面积约1200平方米。采集的瓷片均为影青瓷,器物为足底无釉的大、小碗类,装烧形式为一器一匣垫饼仰烧。
  何家蓬遗存物堆积在一个小山坡上,东西约140米,南北约63米,通高近10米。采集的瓷片、器物为高圈足小碗、假圈足撇口碗、假圈足大碗等全属影青瓷,瓷胎洁白细腻,釉面晶莹透明,纹饰以简单的篦纹为多,亦见少量草株类刻花纹样。瓷器的装烧形式与谢家蓬遗存相司。
  从器物特征和装烧形式判断,该窑址烧造年代在北宋早、中期,以后废止停烧。
  大屋下古瓷窑遗址 位于景德镇市东南约18公里寿安乡大屋下村附近。村东一条小溪联通小南河,东南侧距朱溪窑址约3公里。
  该窑址遗存分别有东塘坞、新村窑坞、大屋下屋背山、新村屋背山、内小里李家坞、宁家山、黄牡岭、虎山等8处。1.东塘坞在村北,窑业遗物由北向南倚山坡堆积,面积约400平方米,大部份被破坏。瓷片为影青釉高实足碗、小圈足敝口大碗、假圈足碗等残片。瓷胎一般都坚硬厚实,釉色多泛黄,有篦纹装饰,产品制作较粗;2.新村窑坞在村东北约250米处,遗物由南向北倚山坡堆积,面积约800平方米,大部份被破坏。瓷片为影青釉碗、壶残片,壶均为瓜棱式。胎、釉质地与东塘坞遗存中的相似;3.大屋下屋背山在村北侧,遗物由南向北倚山坡堆积,面积约7200平方米,大部份被破坏。瓷片为影青釉碗类残片,大多数是灰白色、水青色粗制厚胎;4.新村屋背山在村内,遗物堆积面积约10000平方米,全部被破坏。散见于地表的瓷片为影青釉碗、盘、杯等残片;5.内小里李家坞在村西北约400米处,遗物由北向南倚山坡堆积,面积约2600平方米,保存较完好。采集的瓷片为影青釉圈足大碗、假圈足内壁篦纹碗、高足杯、高足鼓腹折沿小碗等残片。瓷胎洁白细腻,釉层均匀洁净,产品较为精巧;6.宁家山在村东北约400米处,遗物由南向北倚山坡堆积,面积达6000平方米,保存较完好。采集的瓷片有大足内壁篦纹碗(外壁下层有印棱),环足撇口小碗,高足碗,小平足弧壁折沿碗等残片,均为影青釉白胎瓷;7.黄土岭在村东北约150米处,遗物由东向西倚山坡堆积,面积9500平方米,保存较完好。采集的瓷片有影青瓷碗、盘残片,胎骨浑厚,质地略粗,釉色淡青泛黄;8.虎山在村东北约150米处,遗物堆积在山脚,面积约8000平方米,保存较完好。采集的瓷片为影青釉碗类残片,胎质较黄土岭的略佳,釉色多呈淡青色或淡绿色,器型较规整。
  该窑址产品较单一,几乎都是碗类,质量有粗精之分。瓷器的装烧均采用一器一匣仰烧法。其烧造年代在北宋时期,它是景德镇北宋时期以烧制影青碗类瓷器为主的规模较大的窑场之一。
  灵珠古瓷窑遗址 位于景德镇市东南约19公里寿安乡灵珠村(又称乌龟山)附近。村西与月山下相距约2公里,东南侧的白菜园水库有一条小溪经村南流入南河。该窑址的遗存主要分布在邻近的4个自然小村庄,即义民、乌龟山、娘娘坞、凤凰咀,呈东西方向间隔分布。
  义民村在灵珠西北约500米处,周围有4处遗存:1.村西北侧屋背山,遗物由北向南倚山坡堆积,面积达600平方米,大部份被毁坏;2.村西北约400米处胶人坞,遗物由南向西傍山坡堆积,面积约2500平方米,保存较完好;3.村东北约600米处井坞,遗物由西向东倚山坡堆积,面积约1300平方米,部份被破坏;4.村北约250米直坞花行山,遗物由东向西倚山坡堆积,面积约1100平方米。这4处遗存瓷片皆为影青瓷碗残片,产品器型有高圈足瓜棱碗、高足大小碗、圈足弧壁唇口碗、圈足敝口大小碗、假圈足敛口小碗、圈足芒口碗等。瓷胎色白细腻,釉色多呈淡青。除井坞一处发现多级垫钵复烧窑具外,皆为一器一匣仰烧窑具。
  乌龟山即灵珠村,附近有3处遗存:1.村东北120米处鸡呜山,临近公路,堆积面积800平方米,保存较好;2.村东北约300米处雷打山,堆积面积约1200平方米,保存较好;3.村东约300米处老鼠咀,西临公路,堆积面积约300平方米。这3处遗存中的产品,除未发现影青芒口瓷外,其它的与义民遗存中的相似,装烧形式采用一器一匣仰烧法。
  娘娘坞村在灵珠东北约700米处,附近遗存有2处:1.村北约120米处打铁坞口,东临公路,遗物由东向西倚山坡堆积,面积约3500平方米;2.村北约350米老虎皮,遗物由南向北倚山坡堆积,面积约800平方米。2处遗存中的瓷片均为影青瓷,产品有碗、盘二类,器型为高足碗、实足大碗、圈足折沿花口碗、环足敝口盘、环足花口盘等。装饰有刻花牡丹、水波纹等。瓷胎洁白纯细,釉色青淡,但有刻花纹的瓷片釉色甚佳,釉面有一种晶莹透明的翠绿色调。
  凤凰咀在灵珠东北约1.2公里处,附近有3处遗存:1.村西南400米处鸭舌坞,东临小水库,遗物堆积面积约500平方米,保存完好;2.村南约450米处下牛尿岭,遗物堆积面积约1200平方米,大部份被筑路时破坏;3.村北侧水井窳,东侧为公路,遗物由东向西倚山坡堆积,面积约500平方米,保存完好。这3处遗存,除在水井窳遗存中采集到青瓷和白瓷片外,均为影青瓷。青瓷和白瓷产品为支钉迭烧的碗、盘类,属五代的产品,且迭压在影青瓷之下。影青瓷产品为碗盘类,器物特征和娘娘坞村遗存中的相似,均采用一器一匣仰烧法装烧。
  灵珠古窑址最早兴烧于五代,烧造地点仅有水井窳一处,大规模的烧造在宋代早中期,宋代后期只有义民村的井坞还在烧造。
  灵安古瓷窑遗址 位于景德镇市东南约18公里湘湖乡灵安村(又称查村)附近。村前有条小溪流入南河,周围山林茂密。该窑址有占家坞、塘坞、余家坞、吴冲坞四处遗存,总面积达8000平方米。
  占家坞在灵安村附近的大港埠村西约250米处,遗物由西向东北倚山坡堆积,面积约3500平方米,部份遗存被破坏;塘坞在大港埠村西北约250米处。遗物由西向东北倚山坡堆积,面积约500平方米,保存较好;余家坞在灵安村老屋下西南约350米处,东南临近公路,遗物堆积面积约1700平方米,大部份被破坏;吴冲坞在大港埠村东南约400米处,遗物由南向北倚山坡堆积,面积约2200平方米,保存较好。
  该窑址距离河较远,规模较小。从初步调查所得资料来看,该窑址烧造影青瓷,产品单一,主要以碗类为主,其次是盘类。产品造形与湖田窑北宋早期同类产品相似,胎质较粗疏,釉色闪灰,釉面晶萤透明者少,器物罕见纹饰装饰,仅在少量的器物内壁饰有简单的篦纹。产品的装饰采用一器一匣仰烧形式。根据装烧形式和器物特征判断,该窑址烧造时间在北宋早中期。
  柳家湾古瓷窑遗址 位于景德镇市东南约20公里寿安乡柳家湾村,村西北有一条小溪流入小南河,四周山麓植被茂盛。其窑业遗存大小11处,面积近10万平方米。
  村中水泥厂院内遗存 分布面积约1200平方米,堆积厚度1.5米~2.5米,产品有影青高足碗,矮实足撇口碗,大小圈足弧壁划花碗等。瓷胎为白色,质地纯细,釉面滋润,釉色呈淡青色,有透明感。因基建,遗存被破坏。
  村南侧兔儿望月山遗存 堆积面积达1万平方米,保存较好。产品有高足鼓腹撇口碗,圈足鼓腹撇口碗,圈足瓜棱碗,圈足撇口盘等,均为影青瓷,胎骨洁白,釉色呈湖绿色,有划花纹饰。
  村北侧匣钵墩遗存 堆积面积约2200平方米,保存较好,品种与水泥厂遗存中的一致。
  村东北油麦坞遗存 距村约500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遗物由南向北倚山坡堆积,部份被搅乱。产品有高足葵口碗,圈足葵口碗,斗笠碗等。胎质细腻,影青釉色纯正。
  村东侧供销社院内堆积面积约1300平方米,大部分被破坏。产品有高足碗,实口撇口碗,小圈足弧壁敞口碗,高足杯等。其高足杯为深腹、直口、喇叭状高足。均为影青釉,釉层有透明感,多呈淡青,也有呈浅绿,湖绿色,胎质洁白细腻。
  村东北约200米处雷打坞堆积面积约1000平方米,保存较好。产品有高足碗,圈足鼓腹撇口大、小碗等,均为影青釉白胎瓷。
  村西北侧炮台山堆积面积约6000平方米,遗存破坏严重。产品有高足碗,平足唇口小盏等。均为影青釉白胎瓷,胎釉质地较佳。
  村西约350米处金家坞附近有3处遗存,呈西北向一字排列分布。北面的一处,遗物由西向东倚山坡堆积,面积约8000平方米。产品有高足杯、注碗、注壶等;西面的一处,遗物由南向北倚山坡堆积,面积约1000平方米。产品有影青圈足鼓腹撇口大、小碗等。胎质细腻,釉面滋润光洁,呈淡青色;中间的一处,遗物由西向东倚山坡堆积,面积约1200平方米。产品有支钉迭烧白瓷碗,影青高足碗,圈足敞口盘等。胎质一般较粗,釉色亦偏灰,碗心底有9个~16个支烧痕迹,影青瓷胎釉较佳。
  该窑址装烧形式除在金家坞一处发现支钉迭烧法外,余皆采用一器一匣仰烧法。仰烧器的器底垫泥饼,饼径均小于器物圈足内径,所以器物圈足光洁而有釉。窑址的烧造年代,上限应在五代时期,大规模的烧造则是在北宋中晚期。该窑址影青瓷装饰技法主要是划花,纹饰有牡丹、莲瓣、百合及各种团花,纹饰集中在器心或分布在内壁,格局规则,线条流畅自如。它是景德镇北宋时期烧制影青瓷质量优异、规模较大的窑场之一,对研究北宋影青瓷的烧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南市街古瓷窑遗址 位于景德镇市东南寿安乡南市街村,东北距柳家湾约1.5公里。遗物分布范围较大,堆积层丰富,较大的遗存有4处。一处在村南约200米山涧中;一处在村后狮子山黄土岭北斜坡上;一处东起水库、西至小学,北邻公路;一处在西尽头。分布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
  该窑址未经清理与试掘,从采集的瓷片标本来看,烧造的是青瓷、白瓷、影青瓷和纯白釉瓷,大规模烧造的是影青瓷。
  青瓷为灰胎,白瓷为白胎,产品有碗、盘、壶三类。碗、盘为大足唇口或花口,壶作瓜棱式。器物造型和胎釉与湖田窑五代产品相似,采用的装烧形式亦为支钉迭烧法,故该产品应为五代时烧造。影青瓷胎骨纯白细密,釉面光洁滋润,釉色有淡青、水绿、粉青、浅绿,均清幽淡雅,胎釉较之附近朱溪、西溪等窑址中的影青瓷略佳。尤其是黄土岭堆积的影青瓷片,胎骨极薄、轻巧、釉面晶莹、白里透绿,是优质影青瓷的烧造场地。影青瓷产品有碗、盘、壶、盏、茶托、洗盒等,器物造型与湖田窑宋代影青瓷产品相似。产品以瓜棱式碗和斗笠碗为多,成型规整,其中斗笠碗器壁平薄可以透光。芒口碗较少,器物较粗劣。装饰技法主要是划花,亦有少量的印花。纹饰有牡丹、菊花、莲瓣及各种卷草团花,印纹多为双鱼。图案纹饰集中在器心或分布在内壁,格局规则,形象生动。早期产品多为素面,釉面多为开片,纹理匀均细密,有一种特殊的装饰效果。产品的装烧形式早期的采用一器一匣仰烧法,后期采用垫匣履烧和支圈履烧法。纯白釉瓷,产品多为折腰腕、盘。其瓷胎与影青瓷相同,釉层较乳浊而泛黄。产品均采用带沙渣的垫饼仰烧法烧成,所以器物圈足外沿的釉层都粘有几颗微小的砂粒。
  该窑址兴烧于五代,终烧于元代。其烧造的影青瓷较精,居于景德镇宋代诸窑之上,是景德镇在当时的最高制瓷水平。1983年公布为景德镇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的保护状况良好。
  朱溪古瓷窑遗址 位于景德镇市东南23公里寿安乡朱溪村,东北侧距南市街约1.3公里。该窑址的遗存分布在朱溪和牛棚两个相邻的自然村附近,共有4处。朱溪村北约400米处狮子墩遗物,堆积面积约1200平方米,保存较完好;朱溪村西北约250米处凤凰山口遗物,堆积面积约1600平方米,大部份被破坏;牛棚村西侧三丘窳遗物,堆积面积约2300平方米,大部份被破坏;牛棚村西侧板粟山遗物,堆积面积约800平方米,大部份被破坏。
  以上4处遗存中采集的瓷片,为一色的影青瓷。器物为碗、盘两类,以碗为大宗,盘类稀少。碗的造形多样,有圈足瓜棱碗、圈足斜壁花口碗、圈足弧壁敞口碗、圈足瓜棱折沿碗、假圈足撇口碗、高足碗、大足碗、圈足鼓腹折沿碗等。盘为假圈足唇口或花口盘等,瓷胎为白色,质地细腻,釉色呈淡青、淡绿,亦有小量闪灰泛黄。装饰有划花或简单的篦纹,纹饰有水波、草株、牡丹等。
  4处遗存均采用一器一匣仰烧法装烧,器物和窑具特征与景德镇北宋早中期窑址中的相同,其烧造时期当在宋代早中期。
  西溪古瓷窑遗址 位于景德镇市东南寿安乡西溪村。东侧与柳家湾相距约2公里,西临小南河,遗存分布在屋后山、窑间垄、背后坞口3处。
  屋后山在村北侧,遗物由南向北倚山坡堆积,面积约10000平方米,大部份被破坏。窑间垄在村西100米处,东南侧临近小南河,遗物堆积面积4000平方米,大部份被开垦成菜地。背后坞口在村东南侧,遗物堆积在小山坡上,面积约2000平方米,遗存表层被辟为菜地。
  该窑址未经发掘,从遗存中采集的瓷片来看,主要烧造影青瓷,产品为民间日用瓷大、小碗类。器物造型有高实足浅腹腕、圈足莲瓣花口撇沿碗、环足瓜棱折沿碗、圈足敛口小碗、圈足折腹敞口小碗、大足瓜棱碗、小足敞口碗、圈足花口碗。纹饰以篦纹为主,亦有少量的划花牡丹。碗的大小各异,一般为口径18厘米~12厘米,足径3厘米~5.5厘米,高6厘米~12厘米。瓷胎为白色,亦有呈灰白色的,胎质略粗。釉为青蓝、淡绿或泛黄色,釉面多见细裂纹,此类器物无装饰纹样,但有一种特殊的装饰效果。该窑址烧造瓷器采用的是一器一匣仰烧形式,窑具有矮壁、平底、漏斗式匣钵,陶质圆饼状垫饼。
  丰旺古瓷窑遗址 位于景德镇市东南寿安乡丰旺村附近。村东北距宁村约2.5公里,西面临小南河,周围是丘陵山峦,植被茂盛。窑业遗存均分布在山坡下,共有11处。其中3处分布在村内,其余8处分布在与该村仅一河之隔的寺前村附近。
  丰旺村内的3处分别在村东北侧的凤凰山、村北侧的屋背山,村西侧的洋村坞,总面积达6000平方米。3处遗存中的遗物大体一致,应烧造于同一时期。产品均为影青瓷,器物有碗、盘二类。碗的造型有圈足腹鼓唇口碗、平实足弧壁撇口碗、环足弧壁撇口碗、高足碗等。盘为圈足浅腹折沿或圈足宽边撇沿盘。胎瓷为白色或灰白色,胎质厚实粗劣,釉色淡青,但多数偏灰或泛黄,皆素面无纹,少量有篦纹装饰,器底足内皆无釉,是生产民间日用粗瓷的窑场。寺前村附近的8处遗存分别在村北侧凤凰山、村东北侧小沈家坞、灰窑坞、大坞口火龙岗、大湾田窳、大湾沈家坞、背后坞、灰窑坞口等处,堆积面积达2.5万平方米。采集的瓷片均是影青瓷残器,从残器标本来看,器物以碗居多,其次是盘。器物造型与平旺村遗存中的基本一致,但有一种影青斗笠碗却是大湾田窳遗存中所独有,胎骨洁白细薄,釉面光洁透明,呈淡青、淡绿色,器型规整,内壁有划花牡丹纹饰,线条流丽生动,是该窑址中发现的质地最佳的产品。从遗存的迭压关系观察,由于是堆积在地层的表面,应属于该窑址的晚期产品。
  该窑址未经清理和发掘,从采集的瓷片标本观察,器物与景德镇宋代早中期的影青瓷产品相似,且瓷器的装烧形式亦为宋代早中期普遍采用的仰烧法装烧,故该窑址烧造时期在宋早中期,是当时生产民间日用瓷规模较大的窑场。
  宁村古瓷窑遗址 位于景德镇市东南寿安乡宁村。东北与柳家湾相距约4公里,西南与寺前相距约2公里,西北邻近山田坞水库,南临小南河,隔河与平旺村相望。遗存分布在宁村和平旺村附近,共有6处,即宁家坞、窑坞、宁村后背山、上汤坞西山、上汤坞东山、牛栏坞等处。
  宁家坞在宁村西约100米处,遗存邻近公路,大部份被筑路夷平,已发现有遗物堆积面积约600平方米。遗物倚山坡堆积,通高数十米。窑坞在宁村东北约400米处,东南距小南河约220米,遗物堆积面积约3300平方米。宁村后背山在村北,遗物倚山坡堆积,面积约800平方米。上汤坞西山在平旺村西北约500处,南临公路,遗物由南向北倚山坡堆积,面积约700平方米。上汤坞东山在平旺村西北,西距上汤坞西山约100米,遗物堆积面积约1800平方米。
  该窑址未经清理发掘,故底层遗物不明,从露暴在遗存表层的遗物观察,均烧造影青瓷。影青器主要是碗类,胎质釉色和器物造型与平旺村内遗存中相同,装烧形式采用一器一匣仰烧法。据此推断该窑址的烧造年代下限在北宋时期,它是一个烧造民间日用粗瓷的窑场
  第二节 东河流域古瓷窑遗址
  瑶里古瓷窑遗址 位于景德镇市东南70公里瑶里乡瑶里村。瑶里又称窑里,古称梅村窑。文献记载:“麻仓为邑东村名。或讹麻村,或呼梅村窑,出官土,只可作不非釉也”(《景德镇陶录》卷十《陶录余篇》)又“瓷土自来麻仓为著,俗呼麻村窑里,又呼洞里,属邑东乡,明未土竭,后复出,造成釉果”(同书卷四)。麻仓窑,原属浮梁县锦绣乡新正都,即今瑶里乡,这里高山峻岭,林木茂密,山中蕴藏丰富的制瓷原料瓷石,西南与著名的高岭矿区相距约10公里,昌江源头之一的瑶河(又称番源水,即东河上流)贯流该域,水流湍急,终年不息,具有制瓷理想的地理与自然条件,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内,这里先后设置过众多的窑场,至今遗留下大量的窑业遗存。其分布特点是,遗存大多背山近水,堆积范围狭小,遗物层次单纯,大多数仅是一个时期的堆积物,因而其窑具类型、产品的造形及装饰都较简单,各遗存中同一时期的产品虽各有某种特色,但多呈现共同的特征。
  据初步调查,该窑址遗物堆积主要集中在7处:1.瑶里村西南的百箩丘,东南临瑶河,遗物倚山坡堆积,长27米,宽14米。瓷片主要是青花圈足撇口碗,白瓷圈足折腰盘等残器。瓷胎灰白,粗糙,釉面色调显灰;2.瑶里村西南红薯湾,堆积面积约1000平方米,遗物种类与相距不远的百箩丘遗存中相同;3.瑶里村西南红薯湾河滩,堆积面积约240平方米,该遗存破坏较严重。采集的瓷片标本为白瓷圈足折腰盘、圈足撇口碗、青花圈足撇口碗等。胎质略粗,釉色灰白;4.瑶里村北侧樟树坞,北距瑶河约100米,遗物倚山坡堆积,面积约350平方米,遗物种类与百箩丘遗存中相同;5.瑶里村西窑岭,东距瑶河90米。遗存上被辟为菜地,堆积层扰乱严重。从采集的瓷片来看,产品主要是白瓷和青花瓷碗盘,小碟类;6.瑶里村北侧刘家碓狮山,东距瑶河100米,遗物由东向西倚山坡堆积,面积约800平方米。采集的瓷片有青花圈足撇口碗、白瓷圈足撇口碗、圈足折腰盘、高足杯等残器。瓷胎灰白,胎骨粗造,釉色较灰暗,多有气孔;7.瑶里村北约300米鹭鸶坞口,南距瑶河100米,遗存堆积长约13米,宽约43米,部份被夷为菜地。采集的瓷片为青花圈足撇口碗、白瓷圈足折腰盘等残器。
  从该窑址采集到的较完整的残器瓷片来看,碗有三式:一式,撇口、圈足宽厚、深腹,俗称墩式碗,无饰闪青灰透明白釉瓷。二式,撇口,弧壁,腹部有深浅不同,装饰为青花,呈青翠色。这种碗为涩圈迭烧法装烧,碗心有一圈无釉的迭烧痕迹。三式,直口、弧壁、浅腹、矮圈足、装饰为青花,纹饰多为外壁满饰排点纹或口部二弦纹;盘均为折腰、厚圈足。有深腹、浅腹二种,深腹似碗而口坦,浅腹者如碟。饰青花者极少,多为白瓷,体厚,釉透明闪黄或灰暗,盘心有涩圈者为多;高足杯为撇口、弧壁,杯身与足用釉烧接,足底部略大于上部。有饰青花与白瓷两种,装饰多在外壁下部饰一周菊花瓣或叶,近口沿饰一周带状云气或一较宽弦纹。该窑址的产品器类少,以碗为大宗,盘次之,只有少量的高足杯。碗类样式腹深不同,口沿形式及足型有稍异。盘类均为折腰,纹饰为缠技莲纹、云气纹、海马、蕉叶、莱菔菜,或只在碗心饰以草体“福”、“寿”字样,逸笔草草,某些纹饰仅为笔意而已。
  从多数遗存的堆积特点以及百箩丘遗存中残留的窑炉遗迹分析,烧制瓷器的窑型应属龙窑。窑具均为漏斗式匣钵,有高壁和矮壁两种,高壁的为装烧涩圈叠烧折腰盘或浅腹碗时使用,矮壁为一匣一器装烧深腹碗或高足杯。
  该窑址的烧造年代为明代早中期。据明嘉靖《江西通志》载:“瓷器,浮梁出,景德镇最佳,湖田市次之,麻仓洞为下。”其烧造下限当在正德、嘉靖之间。该窑址烧造时间不长久,产品较为粗陋,对考察研究景德镇东河流域明代早中期制瓷生产技术以及高岭土的使用有一定参考价值。
  内瑶古瓷窑遗址 位于瑶里村东北约1.5公里内瑶村。村前临瑶河,附近有汪玉岭、舒家山、坳头、方家养山四处古窑业遗存。
  汪玉岭在村西南200米处,遗物倚山坡堆积,北临瑶河,堆积面积约160平方米;舒家山在村西侧,堆积面积约2600平方米;坳头在村西北侧,遗物由东向西倚山坡堆积,面积约120平方米;方家养山在村西靠近舒家山,遗物由东向西倚山坡堆积,长约26米,宽约22米,厚度约1米。四处堆积的遗物基本一致,属同一时期的窑业遗存。
  从采集的瓷片标本观察,产品主要为青花碗、白瓷碗、盘。其胎质粗糙,釉色往往闪灰,瓷片中多见有生烧者。胎釉呈肉红、瓦白等不雅色调,敲之作沙哑声,制品略显粗劣。产品造形有:圈足撇口碗、圈足弧壁碗、圈足折腰盘和高足杯等。少数碗类绘有简单的青花纹饰,一般为云气与鱼纹,或碗心书一草体“六”字式样。
  该窑址仅发现一种涩圈迭烧法,此种装烧形式是以匣迭装6只~8只器皿,同时用淘洗后的粗粒瓷矿渣混合稻谷壳灰作器匣之间的支垫间隔物。从其装烧形式和器物特征判断,该窑址烧造年代在明代中期,是明代中期烧造民间日用粗瓷的窑场。
  绕南古瓷窑遗址 位于景德镇市东北55公里瑶里乡绕南村附近。其遗物堆积有3处:一处在村东北约400米东山阙,距瑶河支流绕河100米,背山近水,遗物倚山坡堆积,面积约300平方米。调查发现,其产品种类有青花圈足撇口碗、白瓷折腰碗等;一处在村西南1公里窑旮旯,西距绕河150米,遗物堆积面积150平方米,大部份被破坏。采集的瓷片标本有白瓷圈足撇口碗、圈足芒口碗(口沿外撇)、撇口折腰盘和碗心书青料“福”字圈足残器。装烧工艺为涩圈迭烧和支圈组合式复烧两种形式;另一处在村附近的粟树滩,堆积长约100米,纵深约40米,高11米,遗物较丰富,具有代表性。从修公路挖掘的遗存断面来看,堆积层下层为一层约2米厚的圈状复烧窑具及器物残片,窑具均分离为条状,一般为灰白、黄色。瓷胎质地细腻,有的烧结瓷化,少数为粗瓷泥质。出土瓷片全是芒口碗残片,胎薄质佳,底足内旋平或有鸡心状突起,釉质白中略带青灰透明,亦有闪黄者,绝大多数素白无饰,少量的刻有简单纹饰;在复烧层之上为一层0.4米厚度冲积黄土复盖层,黄土之上为一层口径不一的素白透明釉涩圈迭烧折腰盘;在此之上为一层饰有球状云气纹或缠枝莲纹的青花深腹撇口碗,碗底心均有涩圈(见图11-7、图11-8)。此种碗有精粗二种,精者胎釉及料色均较佳,为酱釉口沿,粗者瓷质较粗,釉色闪灰,有时微乳浊,料色淡而带绿色,无酱釉口。因有精粗二种碗粘结的情况,故可推断系同一时期的产品;在此之上至地表为一层厚达数米的涩圈迭烧浅腹圈足撇口碗、浅腹直口碗与桶式匣钵等残器遗物。此层内的碗或素白,或碗底心书青料草体“福”、“寿”字样,外壁下部画一周蕉叶或草率的云气纹、缠枝莲纹,内壁仅一弦纹,碗底心或只画一法螺,产品胎质粗糙,料色不佳。据地层情况和器物特征与窑具分析,其底层的器物具有元代特征,窑具亦为景德镇宋后期至元中期窑址中所见,上层器物和窑具与瑶里窑址中的相似。由此可见,该窑址始烧年代不会早于南宋后期,终烧年代不会晚于明代中期,这中间并有过一短期间的停烧。
  该窑址是景德镇市东河流域烧造时间最早的一个窑址,保存较好,因而对研究景德镇东河流域古代瓷业生产状况具有重要价值。
  长明古瓷窑遗址 位于瑶里村西北约6公里长明村,窑业遗存有二处,其中较大的一处在村内长明小学校内,面积达5000平方米,因建房部份遗存被破坏;另一处在村西江家下,遗存东则靠近小溪,遗物倚山坡堆积,面积约800平方米。二处遗存中出土的瓷片种类一致,应为同一时期的产品。
  该窑址的产品特征:1.胎为灰白色,胎质略粗,但比内瑶窑址中的瓷质较好,釉色亦较佳;2.品种主要是青花和白瓷碗、盘、高足杯三类,其中以碗为大宗,亦有小量的瓷灯盏,当为一种副产品;3.型制与装饰。碗类有弧壁、撇口、圈足碗,有深腹和浅腹二种,前者生产年代较早,后者稍晚,这种碗均为涩圈叠烧法装烧。有弧壁、直口、矮圈足、浅腹碗,与上述浅腹撇口碗同时生产。有平腹直壁直口碗,俗称罗汉式碗,底足有釉底心无涩圈,胎釉较佳。上述碗素白瓷或饰青花者均有。纹饰有蕉叶、跃鱼、云气、莱菔菜、蝴蝶、菊花、草株等纹样(见图11-9~12),亦有仅在碗心书一草体“福”、“寿”字样;盘均为折腰式,撇口或坦口,有深腹、浅腹二种,大多无青花装饰。底心有涩圈,亦有无涩圈的;高足杯有素白釉瓷或饰有青花两式。杯身与足用釉烧接,瓷质较好,尤以近口沿饰一周带状云气纹者为佳。纹饰有菊花、草株、蕉叶,亦有底心饰一草体“福”字。装饰得体,是该窑址较精细的产品;瓷灯盏,圆底似锅,胎厚,均无纹饰。
  该窑址装烧工艺有涩圈迭烧或一器一匣仰烧,据此判断,烧造年代在明代初、中期,然后停烧。它是东河流域生产民间日用瓷质量较好的一个窑场。
  南泊古瓷窑遗址 位于景德镇市东北约50公里鹅湖乡南泊村,西南与高岭矿区相距6公里,东北毗邻瑶里村,北临东河。其遗存有4处:1.村东约200米处仙水庙,遗物由北向南倚山坡堆积,东西约30米,南北约50米。采集的瓷器标本有灰白胎青花、白瓷碗残片。从残瓷复原看出,器型为圈足撇口碗、弧壁直口碗,胎质略粗,釉色微闪黄。青花纹饰有云气、菊花、草株等;2.村东北约600米处莲花山,遗存临近东河,面积约1200平方米。采集的瓷片标本有青花圈足撇口碗、青花高足杯、白瓷圈足折腰盘、白瓷圈足直口小碗等残器。纹饰多在器外壁绘一简单云气、蝴蝶、缠枝莲、蕉叶纹等,亦有在器底心书草体“福”、“寿”字样,笔法草率随意;3.村东侧匣钵墩,北距东河约50米,堆积面积约900平方米,大部份被开垦成田地。采集的瓷片标本有青花和白瓷碗盘等残器,其器型与仙水庙遗存中相似;4.村东北约1公里处马家棚,南临东河,遗存在公路边,长约20米,纵深约20米,采集的瓷片标本有青花圈足撇口碗、白瓷圈足撇口碗等残器,品种较单一,器型和质地与附近遗存中的出土器物相似,但青花色料更显低劣,呈色有灰蓝、灰黑、褐绿等色,青翠
  者罕见。
  该窑址装烧工艺只有涩圈迭烧一种形式,几个遗存中出土器物特征和质底基本相近,可以确认烧造于同一时期,时间不很长。将东河流域之瑶里、绕南等窑址的装烧工艺和器物与之比较,南泊窑的烧造年代同它们的晚期相似。据此,可推知该窑址烧造年代在明代中叶这一时期,以后停烧。该窑址是明代生产民间日用粗瓷规模较大的窑场之一。
  第三节 镇区古瓷窑遗址
  珠山御器(窑)厂遗址 位于景德镇市区珠山路之珠山南侧(今市政府所在地)。珠山原为老城区中心,据《浮梁县志》载:“珠山,在景德之中独起一峰,高数十仞,绵亘数里。峰峦遥列,俯视四境。相传秦时番君登此,谓立马山。至唐,因地绕五龙,为珠山。元未,于光据之为行台,号蟠龙山。明称纛山。后为御器厂镇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城市的建设和改造,珠山渐渐低平,惟龙珠阁旧址仍保留约十米高的台地。
  御器厂始设于明洪武二年(1369),规模宏大。据县志记载:“御器厂中为堂,后为轩、为寝。寝后高阜为亭。堂之傍为东西序。东南各有门,左为官署,前为仪门,为鼓楼,为东西大库房,为作二十三……为督工亭,为狱房。厂之西为公馆,东为九江道,为窑六,曰:风水窑、色窑、大小〓熿窑、大龙缸窑、匣窑、青窑。厂内神祠三,厂外神祠一,秋井二,为厂二,曰:船柴厂,水柴厂。房二,曰:放柴房、烧窑入役歇房。明嘉靖四十三年毁。复建。万历二十五年,巡检方河以内监委督厂事,无恶不作,镇民激变,民放火烧门坊……三十年布政司发各县合银盖造,鄱阳县丞刘岳带管厂务,督立牌坊,重建堂遮,颇称壮丽。”清代改御器厂为御窑厂。清末御窑厂撤销。自明洪武二年至清宣统三年(1369~1911),御窑厂延续烧造543年。入民国,袁世凯称帝,改设为“陶务监督署”,并烧造过一批瓷器。袁氏称帝幻灭,该署撤销,随后为军警屯驻。1949年4月29日景德镇解放时,惟龙珠阁尚存。
  御窑厂是明、清两代专造宫廷用瓷的皇家窑厂,是中国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为精湛的官办瓷厂。初期有窑二十座,宣德年间增至五十八座。陶工常年维持三百多名“官匠”。御器厂由州县官管理,每逢大量烧造时,朝廷便派宦官来“督陶”。清初,一改明代派征夫役的劳役制度,采用银两雇工的方式,提高了陶工的积极性,刺激了工艺技术的开发。“督陶”官亦一改明代由中官任的制度。因而清代个别督陶官对制瓷技术的发展起过一定作用,如督陶官藏应选之“藏窑”、朗廷极之“朗窑”、年希尧之“年窑”、唐英之“唐窑”等曾在瓷器制作上取得一定成就。
  从明至清五百余年的时间里,御器厂制作了无以计数的精美瓷器,为“天下窑器之所聚”。如明代薄胎瓷、成化斗彩瓷、青花五彩瓷、素三彩瓷,高温单色釉霁红、霁蓝、甜白、孔雀绿、浇黄等,可谓是琳琅满目。装饰技法有刻花、堆花、暗花、锥花、玲珑、镂空等,可谓是无巧不备;清代如五彩、粉彩、珐琅彩瓷等新瓷、色釉瓷品种名目繁多,红釉有铁红、铜红、金红之分;蓝釉有天蓝、洒蓝、霁蓝之别;绿釉有瓜皮绿、孔雀绿、秋葵绿之异。此外还有茄皮紫、铁绣花、茶叶未、乌金釉等。其“器数则缸、砖、盘、碟、碗、罐、瓶、盏、盅、炉、盆”等。还有形象生动、制作精巧的象生瓷,精致逼真、富有质感的仿漆器、木器、竹器。从珍藏于国内外博物馆的传世品来看,谌称是精妙至极,其彩料之精纯、绘画之流利、造形之优雅、制作之精工,是后世难于仿效的。御窑厂的设置,一方面由于封建特权和落后的生产管理,不仅抑制了当时民窑的生产,而且御窑厂瓷器成本极高,运输徭役繁重,给景德镇以及附近府县乃至江西全境带来巨大的灾难;另一方面,由于御器厂集中了一大批优秀的制瓷工匠,不惜工本地提高瓷器质量和创造新品种,这对制瓷工艺的进步和整个瓷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该遗址上因铺路或基建露暴了部份遗存,故进行了三次抢救性清理。1982年,在今珠山路北侧市政府大门前,东起中华路口至公馆岭150米地段,即明代御器厂仪门故址,清理出明代残瓷窑一座,官窑废品堆积七处,出土了有永乐、宣德年款以及一批无款的明初官窑残器,瓷片计数吨。1987年,在珠山龙珠阁故址上,出土有大批明成化、嘉靖等官窑器,瓷片数十吨。第三次在今东司岭,即御器厂之南侧,出土有大批正统官窑器残片,同时清理出明初官窑五座。经考古人员分类粘合,已复原数百件明代官窑产品。
  景德镇明永乐、宣德御厂遗存 1982年12月5日~14日,在东起御窑厂东墙、西至公馆岭长160米的沟道中,清理出明代残瓷窑一座,官窑废品堆积七处,出土了永乐、宣德年款以及一批无款的明初官窑残器。
  瓷窑遗迹 距地表60厘米的宣德青花瓷片之下,发现一半圆形遗迹,残高45厘米,横墙下端残存11厘米×15厘米的小孔5个,经对合复原,得知小孔原为6个。窑内壁和孔壁经高温烧结,均有厚0.3厘米~1.2厘米的玻化层。底部铺有一层砂渣并粘结有少许白瓷涩胎钵状窑具的残片。该残窑宽2米,进深60厘米,平面约1平方米。
  经考证,该窑为宣德时建于永乐地层上的1座烧造祭红及颜色釉瓷的“色窑”。
  永乐官窑器 出土的永乐器中除极少的酱釉小盘和一些透明淡青釉器外,几乎全为莹洁的白釉残器。其釉面“隐隐桔皮纹起”,并有微细的针孔(未完全封闭的小气孔),釉里密布细小气泡,由于光散射作用,使这类釉具有非常柔和的光泽,是为古文献中所说的“甜白”。
  其残器以靶盏(高足杯)、盘和僧帽壶为主,碗、带兽面饰件的大瓶罐次之,爵、扁壶、荷叶盖罐又次之。部分靶盏有篆书“永乐年制”暗款。未见扰乱,为永乐时因落选而被砸碎的官窑器堆积。
  靶盏:均为撇口式,其靶有高5.6厘米和矮4.5厘米(见图11-14)两种,前者仅为5%。除纯素的外,有刻、印花装饰,锥刻纹饰较清晰,印花多模糊不清。由于残片较碎,不能看到完整纹样,但对光照映,可见有怪兽、缠枝莲托八宝、变形莲瓣、朵云等题材。部分靶盏的盏心或内壁,有刻或印篆书“永乐年制”暗款。从靶盏的断面看,靶与盏系用胎泥粘接,并经细致修整。足内满釉。它与元代后期同类器物在工艺与造型上略有不同。
  盘有大中小三种,大、中盘均白胎涩底,小盘则有涩底和釉底的两类。其底釉多为荡釉,亦有刷釉的一种(口径13厘米~16厘米的中型碗碗足亦如此)。比较景德镇历代采用垫饼或沙渣单件仰烧的碗盘,足内施釉,从这一时期开始。
  按造型分,盘类又可分为折沿、撇口、直口、花口等式。其中以撇口小盘数量最多,部分内壁有印花,盘心线刻朵云纹(云脚向逆时针方向弯撇)。除折沿盘有挂透明淡青釉的外,余均为甜白釉。折沿盘口沿刻潮水纹,内壁为缠枝花,底心刻甜瓜(因盘底不全,未予绘图),外壁绕以折枝瑞果。该类刻划花的线条精细工整,较宋元时代流行的所谓“半刀泥”刻划法,似欠活泼。
  碗类有直口鼓腹和侈口二种,器壁较深。挂透明淡青釉的直口碗,底心刻折枝菊或牡丹,外壁刻牡丹、菊花相间的缠枝花。
  僧帽壶仅见挂甜白釉的一种,柄与壶口内、外刻缠枝灵芝;颈部为缠枝花;腹部刻莲托八宝,也有刻藏文一周的;腹下部为相连的变形莲瓣纹。传世的宣德青花僧帽壶的造型、纹饰均明显仿自永乐。荷叶盖罐的器盖与元代的相比,荷叶边起伏较小。
  永乐地层出土的瓷器,95%以上为甜白器。不见红釉、釉里红、青花器的残片。瓷片中龙凤纹样极为罕见(仅见于数块盘的残片)。残器中以靶盏、小盘的器壁最为薄腻,口沿仅厚0.8毫米,透光度极好。其他均为中或大型器皿。细薄的小盘、靶盏与厚2厘米~3.4厘米的大瓶罐等残片在同一地层出土,可见永乐器厚薄并存。
  这批瓷器中部份刻有永乐暗款,可确定为永乐器物;又根据出土白瓷砖烧造年代情况的考证,白瓷砖烧制于永乐十八年以前,上述永乐甜白器叠压在白瓷砖之下,其烧造年代当不会晚于1420年。
  宣德瓷器 出土的宣德器多有六字年款。其中清御窑厂东墙地段堆积最厚,出土数量、品种最多。型制最大或彩绘最精的宣德器则出土于御窑厂仪门前及西侧。
  御窑厂东墙地段出土的宣德器 以红釉器为主,青花、仿龙泉次之;白釉、蓝釉器又次之;釉里红、紫金釉、低温绿釉、洒蓝、孔雀绿仅见少量碎片。绝大部分器物有青花“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
  1.红釉器:以小盘(见图11-17)为主,其次为碗类,亦有梅瓶、梨形小壶、香炉等不能复原的残片。多无刻印纹饰。
  2.青花器:以大盘、大罐、小缸的残器为主,亦有青花小盘(见图11-18)、笔盒、烛台、执壶、扁壶等。传世品中较为常见的莲子碗残器仅出土一件。唯有璎珞纹大罐较为罕见。
  3.仿龙泉青釉器:有大而厚的六面洗、乳钉三足洗,亦有口径仅8.5厘米的花口小碟(见图11-19)等。器型与釉均仿自龙泉器(釉厚约1毫米~1.5毫米),与龙泉器几乎没有区分,只有瓷胎白度更高、更为致密而已。大件器皿外壁近口沿处多有青料横书的宣德年款,六面洗的外壁刻划宝相花纹。花口小碟则于盏心书青花年款,其足底平整,足内满釉。
  4.白釉、蓝釉、釉里红器:白釉器主要是小盘、碗和平底撇足的靶杯。蓝釉器仅见小盘与大碗两种。釉里红器有三鱼、三果小靶杯、三鱼盘和绘云龙纹的小碗等。青花斗釉里红器仅见一小罐残盖,盖面绘五爪云龙纹(云为青花,龙纹为釉里红)。
  5.低温绿釉、洒蓝、孔雀绿残片:出土极少,均有程度不同的剥釉现象。铅绿釉与洒蓝器多有锥刻花纹,孔雀绿釉器则仅见素面一种。
  明御厂仪门地段的出土宣德器物中,有2件较完整的青花罐,器型硕大雄伟,通体绘一条四爪衔芝草龙,高44厘米、腹围167厘米、底径32厘米。一同出土的还有青花海水飞龙缸残片,宣德暗款白釉小盘,制作精致的外绘青花海水五爪龙内印龙纹敞口碗、外绘同样纹饰内书梵文青花小靶杯。其水波用最淡的青料“影淡”绘成,料淡而清晰,线条匀细;五爪龙则有九龙、双龙和单龙之别,以“正浓”彩绘。色差对比明显,但又十分和谐。
  该青花罐的造型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略有不同,龙为四爪;而海水五爪龙纹敞口碗、小靶杯绘制之精,则是一般宣德青花瓷所无法比拟的。表明宣德御厂产品本身也有精粗之别,前者当为赏赍品或部限瓷器,而后者必为御用品物。
  御器厂西侧(明代公馆岭) 出土了两件双圈篆书宣德青花款残器,虽然文字不全,但从笔划上仍然能辨认出“宣德年制”四字。另一面绘变形莲瓣、卷草纹,料色浓淡不均,风格粗犷,与常见的传世宣德楷书款青花瓷器有所差异。
  御器厂西侧灰坑出土的瓷器 绝大多数为甜白器,釉面较永乐甜白略亮,惟柔润感不及。均无年款。
  其次为红釉器,均极鲜艳,但釉层比宣德的薄。除一件梨形小壶的盖刻有变形莲瓣纹外,其他均无纹饰。器型以小盘为主,亦有少量靶盏;釉里红器有绘云龙等纹的(有碗、靶杯和大瓶罐的残片);亦有白地堆填祭红三鱼的器物(如小靶杯、小盘),除鱼体肥大稚拙外,其纹饰风格与宣德同类器相同。另有红地堆白龙器皿,但为数极少。
  此外,尚有少量透明淡青釉器,多有刻划花纹,靶盏类,刻海水三山纹;扁壶类,刻宝相花。青花器数量极少,仅见海水龙纹爵一种。低温黄釉和孔雀绿均为靶盏或小碗残片。酱釉器只发现数件小盖合。还有仿龙泉梅子青釉器的残片。
  器型:以撇口小盘为主,亦有靶盏、小靶杯、直口盘、碗类、双环大盖盒(高20.3厘米,腹径28厘米。见图11-20)、扁壶、小注壶和爵等。
  小盘在造型结构上和永乐器有相似之处。但内壁多印龙凤纹(少数印牡丹纹),底部较薄,内底均满釉,不见刷釉痕迹,当为“促釉法”(足内荡釉)上釉。
  小靶杯,口径8厘米左右。靶有两式。一为撇足平底式,用胎泥封闭底足,足平无釉;一为凸节封闭式,浅圈足无釉。前者有白釉和白地饰祭红三鱼的二种,与宣德同类器物几乎完全一致,惟无年款。后者有白釉与釉里红两种,釉里红杯内书梵文、外绘海上三山五爪龙纹,与宣德同类青花器造型纹饰相同。
  另有一件碗心书有“官用供器”四字的白釉侈口弧壁碗(见图11-21),胎釉比上述瓷器粗糙,风格亦不甚相同。
  以上无年款瓷器据文献印证,应是宣德早期的制品,而书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的青花等瓷器,则应制于宣德后期。
  这次出土的残器中,有一批无年款的青花瓷器,它的出土紧贴永乐甜白器堆积的西侧黄褐土中。主要有:
  青花瓷砖:仅一面有釉,绘龟锦纹,厚2.2厘米~2.4厘米、面宽8.9厘米、底宽8.6厘米,残长13厘米。
  青花大盘:海怪纹盘:盘心绘海涛象形怪兽,内、外壁绘海水、龙、羊、虎、虾、鱼等,口径65厘米、底径50厘米、高8.8厘米。
  内绘折枝瑞果外绘缠枝灵芝纹盘(仅存盘壁),口径74厘米、底径63厘米、高10.9厘米。
  3.豆形残器:器心绘五爪团龙,外壁绘海涛,把绘海涛三山纹。残高13.5厘米、足径8厘米。
  以上青花瓷砖、豆形残器、海怪大盘较为罕见。瓷砖上的青花龟锦纹与元代石刻上的龟锦纹(元大都出土,藏北京市文物工作队)风格较为一致。豆形器、折枝瑞果大盘的青花比传世的宣德官窑青花呈色更为浓艳且不见年款,习惯上都将这类青花视为永乐瓷器。但由于:1.它们与一件内壁印龙纹外绘莲池游龙、底部书有“大明宣德年制”的青花小盘残器出土于同一地层。2.其彩绘风格与“宣德年制”四字篆书款青花残器一致(画风粗犷,不见渲染痕迹)。3.大盘上的海涛怪兽纹常见于宣德青花、(矾红)斗彩小靶杯外壁纹饰。
  4.折枝瑞果大盘与传世的有宣德款的“青花桃树双鸟纹盘”造型和纹样相近。因此,上述几件青花瓷器初步断定为宣德早期的制品。
  景德镇清代御窑厂遗存 1983年7月~9月和1984年12月至1985年1月,省陶瓷考古研究所先后主持对御窑遗址进行两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清代各类窑工具与瓷器。
  出土的窑工具中,有匣钵、垫饼、垫图、支座、擂钵、火照、试样等。
  出土的各类瓷器中,有白釉、淡青釉、豆青釉、粉青釉、青花、青花斗彩和釉里红、红釉、蓝釉、黄釉、绿釉、酱紫釉、粉彩、三彩、红绿彩、五彩、黑釉瓷等官窑产品。另外,还发现民窑青花瓷等。
  该遗址 1983年公布为景德镇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落马桥古瓷窑遗址 1982年5月间,景德镇太白园附近落马桥基建工地发现一处唐代瓷窑,堆积厚达7米,地表层早年被扰乱。从堆积的底层出土的青瓷碗分析,形制为敞口,腹壁斜削,内底微下塌,玉璧形底(见图11-22)。底足边沿粘结有五个泥支钉。浅灰色胎,胎壁厚重。通体施釉,釉呈淡蟹壳青色,青中泛黄的成分较多,开冰裂细片,釉面有气泡,器底处有垂釉现象,釉薄而较透明。落马桥窑所出青瓷碗,与浙江诸暨牌头茶场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和浙江上虞联江帐子山贞元十七年(801)墓所出青瓷碗相同。据考古报告中指出,景德镇五代青瓷的特征是“9个~12个支钉不等,圈足壁要比唐中晚期的玉璧形底明显减薄,且足也稍高,胎质更致密……釉呈纯正的蟹壳青色”,并推断这是迄今景德镇第一次出土的唐代遗物。
  董家坞古瓷窑遗址 位于景德镇市区四图里。该窑址分布范围由董家坞起至朱家坞上,面积近数万平方米,1982年以来由于在遗存上建房和铺路,堆积层遭到破坏,遗物暴露在地表,比比皆是。
  从采集的瓷片来看,全属青花瓷,产品为碗、盘、碟等。从拣选的碗类残片复原看出,碗的造形为撇口墩式和撇口鸡心碗。碗底有釉,均书底款,款识有“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宣德年制”(仿制年号)、“大明年制”、“万福攸同、“玉堂佳器”、“状元及第”等字样,碗心绘一圆圈,圈中书有“福”、“寿”、“万贵”、“善”、“博古斋”、“白玉帝”、“清风明月”等字样。碗壁绘有蝴蝶海马、鱼草、云气、菊辨、蕉叶、莱菔菜、缠枝莲纹、人物山水、花鸟等纹饰,均随意而成,洒脱自然。瓷胎为白色,胎骨薄而坚致。釉色莹白透青,青花色料素雅清新,浓淡相适,明朗活泼。整个器物从造形装饰,都于朴实中见清丽。
  该窑址的产品具有明代中期和清初的特征,据考证,兴烧于明代中叶,终烧于清初。该窑址的产品与湖田窑同时期的产品相比,具有明显的进步,说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达,镇区窑场的制瓷技木居于领先地位,并逐步取代了景德镇乡村分散的窑场。它是景德镇明代民窑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窑址之一,对研究景德镇城市发展史、经济史、以及明、清两代的制瓷技术具有重要考古价值。
  赛宝坦古瓷窑遗址 1982年7月,景德镇市珠山中路粮食局地段发现了清代康熙早期民窑的堆积,以日用饮食器皿碗、盘、杯、盏等大路客货为主,间有瓶、炉、罐之类的器皿。其中有底书“大清康熙年制”、“大清丙午年制”、“大清丁未年制”、“大清戊申年制”、“大清年制”等铭款的残器标本。从干支纪年款和出土层判断,这批窑业堆积属康熙前20年这一段时期的青花产品。
  康熙早期民窑瓷器形制非常讲究,器物规整,厚薄均匀,瓶罐接口不明显,碗、盘、杯、盏类胎轻体薄。造形硬挺劲秀。旋刀极细,器身无跳痕。(见图11-23)。圈足内壁与底交接处呈圆弧形。足端足三种形状,中、小型器物足底呈泥鳅背状,大碗、盘类底足平整,还有壁形器足,足部不施釉。
  器物胎质细白坚致,工艺水平极高。一般通身施釉,表、里、底釉面匀称一致,薄而光润,白中微泛蛋青色,清亮透明。还有外施豆青釉、霁蓝釉、酱釉、乌金釉,而内施白釉青花的杯、盏,其口沿多施紫金釉。
  青花发色清丽浅谈,混水层次一般三、四层,依层次轻重分块平染,少见晕化现象。器物画面题材丰富,有故事、神话、山水、风情、田园、花木、龙凤、家禽及图案文字装饰。装饰手法由晚明民窑的写意形式渐向真实写实的风格转化,渐变为工笔手法、铁线描形式。款识种类较晚明增多,有帝王年号款、干支款、寄托款、仿成化款、堂名款、人名款、寓意款、商标性款,也有常见的八宝、杂宝、兔石一类花押表记。
  赛宝坦古民窑遗址的发掘,为划分顺治、康熙两朝民窑青花瓷的特征提供了新资料。
  第四章 古建筑遗址
  第一节 明式作坊
  景德镇市区内,至今遗存着大量的至明代以来延续使用了数百年的瓷业成型作坊建筑。这些明式作坊遗存,有些被改作住宅使用,有些仍为生产作坊。它直观地展现了景德镇古代手工制瓷作坊的全貌,是陶瓷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永久地保存住这些珍贵历史遗存,景德镇市文物部门在1980年至1982年期间,将部分明式作坊整体迁于景德镇陶瓷历史博览区古窑瓷厂内,组建了生产(仿古瓷)和旅游观光的古窑瓷厂。
  明式作坊(见图11-24)为封闭式三合院或四合院布局,房屋向内院敞开。每组明式作坊,均以一栋正间为主,配以傲间和坯屋。正间一般面南,为制坯、修坯、釉下彩绘、施釉等制瓷工序的操作场所。正间十至十二开间,每一开间,面阔2.4米至3米不等,进深5米至6米不等,除部分贮藏间或住房(楼层)以外,各开间不作任何隔断。由东向西依工序流程安排成型、修坯、釉下彩绘、施釉等一系列半成品操作设施,形成早期制瓷的“一条龙”生产流水线。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描述:“共计一杯工力,到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细微节目,尚不能尽也”。景德镇制瓷生产工序从坯坊正间的生产设施安置中可以得到部分证实。傲间北向,与正间相对,用作制瓷原材料的储存、加工,开间与正间相等或不等,各间面阔与正间各间相似,仅3米至4米。坯屋一般面西,用作揉泥和陈腐泥料。各建筑之间的场院,中间开凿一至二列水池,俗称“晒架塘”,是淘洗瓷土的场所。晒架塘上部置活动木架,俗称“晒架”,可搁置坯板晒坯。
  明式作坊的构架,为穿过式三架梁,前后视进深需要加置单步梁,梁架间无任何装饰构件。正间出檐深,达1.4米以上,形成檐下走廊。平面标高不等,正间檐口内侧较场院下凹0.5米,檐下走廊较场院则高出0.3米。既可挡住场院流水向正间内部渗入,又保持了走廊本身的干燥,还可以在高台式走廊上将瓷坯轻而易举的放在梁架上干燥。其厂房设计简易、周密、巧妙、实用,是明代成型作坊的代表建筑。
  景德镇市遗存的明式作坊,为中国手工业作坊建筑的考察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实例,也为景德镇古陶瓷生产工艺史的考察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佐证。
  第三节 明式瓷行
  花园里1号明代瓷行 位于景德镇市区涂家坦至小黄家上弄之间的花园里弄内,为全封闭建筑型式。内部采用“三间五架单进双层穿逗招梁混合式”木质构架,座东朝西,占地面积为19.8米×16.9米=334.62平方米。该瓷行建筑虽为单进,但占地面积远远超出了其它的民俗建筑面积,明显是为瓷行包装、仓储而特别设计的大容量建筑。
  花园里1号明代瓷行的门罩已改建,原状无迹可寻,内部围绕天井展开平面布局。天井两侧走廊进深大,成为成瓷包装及囤积的主要场所。构架用料硕大,残存檐柱围径竟达1.8米。五架梁起拱大,中段超出1∶1的拱率。梁架及檐口装饰构件使用较多,雕刻工艺精美,雀替选用了喜鹊闹梅、喜鹊戏菊、锦鸡牡丹等花鸟类吉祥图案,梁端饰卷云状鱼腮纹,透空雕团菊缠枝菊花脊檩并托以鱼龙吐水麻叶颈。檐下及檐口转角由挑檐坊挑出,坊下置十字型科牌拱支撑。十字型拱支撑上下处为挑的鱼龙吐水,两水之间为“凤凰展翅”科牌斜出,造型精美优雅。厢房楼层檐口护拦上,方格扇作正方形,心正中部另置“富贵”字纹。
  花园里1号明代瓷行现在是景德镇市陶瓷销售公司加工厂仓库及包装车间,但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历史面貌。作为景德镇瓷行建筑历史遗存之一,它具有本身的历史研究和建筑史学研究的价值。
  1983年,花园里1号明代瓷行公布为景德镇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汪家坦2号明代瓷行 位于景德镇市区汪家坦弄内,座东朝西,为全封闭式建筑,内部木质构架为三间五架两单曾穿逗抬梁混合式建筑型式。石质门罩(见图1 1-26)雕刻十分精细,整体造型也非常讲究。上部置障日板,以浮雕间柱分为三格。门洞上方,障日板下置月梁状门梁,梁中段石刻龟背纹、包袱锦。门洞两侧护柱,按扇式样作表面浮雕,下部加圭脚,门双扇对开。前进中部置大型天井,以加强室内的通风采光度。天井两侧的轩廊开间阔,进深长,活动范围大,以适应前进作为囤瓷包装场地对平面面积的需求量。后进为瓷行业主自身日常起居和招待瓷商的场所。后进靠后檐墙开设一列三间的小天井,墙面置照壁。五架梁跨度大,童柱短状梁拱度平缓,装饰十分简练,极少雕饰构件。边贴构架梁柱之间保持“编竹造”遗制。
  该瓷行建筑,至今仍是景德镇市艺术瓷厂的包装车间及仓库,基本保持了它的历史实用功能。
  汪家坦2号瓷行,不仅可以作为景德镇古陶瓷工艺作坊的一部份列入中国的古建筑系列,而且对于考察研究景德镇古陶瓷销售方式及启运形式也具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
  1983年,汪家坦2号瓷行公布为景德镇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节 古窑炉遗存
  龙窑遗址 在湖田窑乌鱼岭山坡,窑随山坡而筑,坡度为14.5度,全长13米,宽约2.9米,窑壁残高0.6米~0.8米。窑尾在坡上,尽头有一烟道,宽0.4米,残高0.3米,残长0.4米,坡度25度。窑床内堆积物三层:上层为黑釉与白釉瓷残器,即元代产品;中层为塌落下的窑顶契形窑砖;底层,即窑床,为复烧支圈和黄褐釉芒口碗、盘,其造形与南宋后期的影青芒口碗、盘相似,但质地较粗糙。有一类外壁无釉弧壁浅碗,与四川重庆北碚大德元年(1297)墓出土器物相同,从以上资料分析推断,该窑为宋末或元初瓷窑。同类窑在湖田还有发现,可见此窑型制当年颇为流行。因未修保护房,终年日晒雨淋、雨水浸蚀,现窑床堆积层和窑壁有所破坏。
  青窑遗址 位于景德镇市珠山路北东司岭,即明御器厂之南侧。20世纪80年代在基建时发现,同时清理出明初官窑五座,其一青窑为窑口5尺、后壁5.5尺、纵深4.5尺,与清乾隆七年《浮梁县志·陶政篇》中的有关记载完全一致。据载:“青窑比缸窑略小,前宽五尺,后五尺五寸、入身四尺五寸。每座烧盘碟中样器止烧二百多件,稍大者一百六十件,大碗二十四件,尺碗三十件,大缸止烧十六七件,小酒杯五六百件。溜火封日,紧火一日,夜看其火色亦如龙缸窑法,火住封门则去顶。故窑易冷,首尾五日可出器。每窑用柴六十担。若系大碗大缸拜砖等火器须量加柴十担,或遇久雨又宜加十担,秋阳烈日六十担裕如矣。”该窑遗址为研究景德镇明初官窑御器的烧造情况提供了极珍贵的实物资料。已作保护性处理后封存,将作永久性保护。
  马蹄窑遗址 在湖田窑址乌鱼岭顶。周围堆积的遗物为明代青花瓷,窑床上出土有素面白釉高足杯,少量青花松竹梅弧壁碗残片,为明代中期产品,该窑(见图11-27)当为明成化、弘治间的瓷窑。其窑长2.95米,宽2.7米~2.5米,坡度12.5度,东壁与后壁残高2.3米,有烟道六个,后烟室一个。该窑为半倒焰式窑,与北方的馒头窑相似。由于窑壁保存较好,窑底基上尚有安放匣柱的“脚码”和少数略破的匣钵,据此推算,该窑可烧瓷碗二千个左右。其型制可印证明嘉靖年间王宋编《江西大志·陶书》关于“青窑”的记述,即为民间小型窑炉。现建有保护亭,整个遗址四周砌有围墙,保护较好。
  葫芦窑遗址 在湖田村路北平地,与乌鱼岭遗存相距约60米。据考察,该窑(见图11-28)建在元代窑业遗存之上,窑床遗物为明代早、中期青花瓷器,所以可以认定是明景泰、天顺之际的窑炉。据考证,该窑复原图与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一书中的瓷窑插图相同,因状似葫芦而得名。窑长8.4米,火膛保存较好,东窑壁已被筑路时夷平,从半壁面窑墙分析,该窑中部内折,分前后两室,前室宽3.7米,后室宽1.8米,前室比后室短,坡度4°~10°,与元后期窑炉相似。窑西侧投柴孔因窑壁坍塌,无法辨认。该窑遗存是景德镇出土的唯一窑型,是研究明代制瓷热工学的珍贵实物资料。1985年,在该窑遗址上建有保护房和围墙,面积约200平方米,保护较好。
  第五章 镇窑*遗存
  第一节 景德镇藏瓷
  馆藏五代瓷
  白釉瓷小碟 五代(907~960)景德镇窑出品。高3.4厘米、口径14.6厘米、底径7.5厘米。撇口、平底、大圈足,碟心有12颗深褐色支钉叠烧的痕迹。器型小巧、胎洁白、瓷化程度高;釉白微带青色、光洁透亮、白度达70,达到现代瓷标准。它是江南最早生产的白瓷,在当时全国生产白瓷的各窑中,也是瓷质最好的产品。景德镇黄泥头、湖田、杨梅亭等五代窑址中均有烧造。此器现藏景德镇陶瓷馆。
  馆藏宋瓷
  影青葵口小碟 北宋(960~1127)景德镇窑。高2.6厘米、口径11.1厘米、底径3.9厘米,海棠花瓣形的菱口,内壁有外凸棱六道,圈足、胎质细、轻薄、可谓薄胎瓷之祖。釉色白而泛青,素肌玉骨、晶莹润泽,造型线条柔美、精巧雅致,给人以盈盈灵秀之美感。从这件小碟印证了宋代以来景德镇瓷“白如玉、声如磬、薄如纸、明如镜”之说。此器现藏景德镇陶瓷馆。
  影青褐釉乳钉茶杯 北宋(960~1127)景德镇窑。高7.1厘米、口径9.1厘米、腹径9.1厘米、底径4.2厘米。圆唇、敞口、粗颈、鼓腹,沙底平而圆。颈腹相接处有两条刻划的弦纹,弦纹之间匀称排布十颗褐釉点彩乳钉,腹部满刻篦状的旋涡状纺。内外影青釉纯正,造型古朴,纹饰别致。1976年秋,江西省清江县出土的南宋乾道九年(1173)杨氏墓中有与此杯形制相同的器物,在日本亦有同类物出土。此器相对烧制年代应为北宋早期。现藏景德镇陶瓷馆。
  涩胎堆塑四灵盖罐南宋(1127~1279)景德镇窑。通体高35.5厘米、口径9厘米、径15.5厘米、足径10.6厘米。塔顶式盖,以莲花瓣承托,瓶肩部堆塑绳纹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瓶身刻篦纹地和阳纹四季花奔通体无釉。造型新颖,纹样生动,刀法流畅,是南宋早期景德镇生产的明器中的精品。此器出土于景德镇湘湖,为南宋乾道八年(1172)枢密使汪澈墓陪葬品。现藏景德镇陶瓷馆。
  馆藏元瓷
  青花牡丹纹梅瓶元代(1280~1368)景德镇窑。高42厘米、口径5.4厘米、胸径24.6厘米、底径14.4厘米。胎白釉青,口沿平折,短颈丰肩,腹下部渐收敛,脚足部微外撇,底浅露胎、挖削粗略。造型丰满秀丽,给人以雍容庄重、亭亭玉立之感。此器分五层装饰,肩部饰俯视变体莲瓣纹,其间有火珠、犀角、莲花、珊瑚、古钱、海螺等杂宝;胸部饰经枝莲;腹部宽阔部位主体纹样为缠枝牡丹纹,花瓣和叶片上并刻有筋脉;胫上部有卷草一圈;其下是与肩部相呼应的仰视变体莲瓣,内饰莲花吊珠。通体纹饰主次分明、疏密有致、繁而不乱、笔意生动、精到,料色浓艳、微呈黑斑,是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的典型产品。现藏景德镇陶瓷馆。
  青花兽纽盖三足香炉 元代(1280~1368)景德镇窑造。通体高15.5厘米、口径8厘米、腹径8.6厘米。狮纽盖、盘口、直颈、朝笏形耳、三蹄形足,造型浑朴。白釉带灰青色,盖面绘莲瓣,狮身勾点有青花料。炉颈部饰卷草纹,腹部绘缠枝菊,足上点缀双勾如意纹。全器纹样皆以浓重的料色勾榻而成,并呈现出下凹黑斑,用笔率意自如,是元代后期景德镇民间产品。1972年景德镇市郊墓中出土,现藏景德镇陶瓷馆。
  影青堆塑四灵十二生肖魂瓶 元代景德镇窑。通高49.5厘米、口径9.5厘米、底径11.9厘米、腹径15.5厘米。唇口矮颈、椭圆形腹、圈足外撇,长顶笠帽式盖,高耸挺拔,顶上站有一只松翅欲飞小鸟;瓶颈部堆塑“四灵”,其寓意为以定四方;胸部堆塑十二时神象抱十二生肖;下腹部则为刀刻四季花奔,寄托天长地久之意;整个装饰内容从时、空间为亡灵祈福禳灾,保佑平安。装饰形式多样,层次分明,釉色清莹。雕琢细腻规矩,刀法自然。此器现藏景德镇陶瓷馆。
  馆藏明瓷
  青花缠枝折边盘 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景德镇窑。高7.7厘米、口径4.1厘米、底径25.7厘米。折沿边上饰有薰芽海水,盘壁上绘有桃、石榴、菊、茶花等四季花卉,与海水起伏相应。盘心有海棠、牡丹等,把四季花卉连缀在一起装饰,寄托成全求齐的圆满之意。胎质洁白,青花色泽鲜丽、釉色莹润,具有永乐、宣德年间显著的装饰特点。为明代初期青花瓷的精品。现藏景德镇陶瓷馆。
  青花瑞果纹梅瓶 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7)景德镇窑。高28.7厘米、口径5厘米、腹径18.1厘米、底径11.5厘米。瓶体造型丰满、釉色清莹,白里泛青,足内无釉。装饰趋于疏朗明快,肩部饰莲瓣纹、胫部饰蕉叶纹、腹部主要装饰上下交错,绘折枝石榴、桃、荔枝、樱桃等瑞果。青花料属“苏泥勃青”型,青花发色深艳,有深入釉内的结晶黑疵料色有浓淡晕散之韵味,用笔洒脱、流畅。现藏景德镇陶瓷馆。
  青花花果纹葵口碗 明代宣德年间(1426~1436)景德镇窑。高7.9厘米、口径22.4厘米、底径7.5厘米。敞口,边沿为六颈葵口式,底足小。器壁近似直线外延,斜出呈斗笠状,内壁绘有散点式折枝花卉、牡丹、莲花、茶花、桅子花等,外壁绘石榴、枇杷、沙果、葡萄荔枝等折枝式瑞果。圈足饰卷草纹。这种把四季花卉和各种瓜果,以折枝或缠枝形式装饰在同一件器物上的装饰方法,为这个时期的装饰特征。釉色润液、用笔酒脱、料色晕散、瓷胎薄腻、造型挺秀,为瓷苑中之魂宝。底款是青花双圈楷书“大明宣德年制”款。现藏景德镇陶瓷馆。
  青花葡萄纹菱口折边盘 明代宣德年间(1426~1436)景德镇窑。高5.8厘米、口径31.9厘米、底径20.9厘米。折边菱口,盘壁作瓜楞状。盘底无釉,呈桔红色,俗称火石红底。胎质坚洁、釉色清莹。内外壁均饰有折枝式的四季花卉纹样,折边上画有二方连续的灵芝卷草纹,盘心饰葡萄纹。用笔遒劲自然,勾线料活泼明快,料色幽靓,并有晕染的水墨意趣。折沿背面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是宣德时期典型产品之一。现藏景德镇陶瓷馆。
  珐翠釉彩童子拜观音 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2)。高20.3厘米。观音身披袈裟,盘腿坐莲花上,体态丰满端庄,表情安祥,观音身后盛开宝相花,左右站童子作拱手膜拜状。整个瓷雕除人物脸部、肩部、莲瓣等处素胎外,均以深珐翠低温釉为饰,色彩冷艳雅洁,增添了童子拜观音时静穆的气氛。珐翠釉在景德镇盛行于明代正德至嘉靖年间,此物出土于景德镇市的明代墓葬中,应为正德年间景德镇民窑中的产品。现藏景德镇陶瓷馆。
  青花云龙纹大缸 明嘉靖景德镇窑。高34厘米、口径61厘米、底径41厘米。口宏大,并有一凸起的宽厚边沿,底较大,器壁立面近似直线,造型显得雄浑、庄重;外壁以青花料绘有两条同向腾云赶珠的龙,龙纹空间衬有万字云纹和火球纹,布局明朗,用笔遒劲,双龙体态矫健,气势磅薄;缸口和底边仅用两条弦纹,简洁清晰,突出了主题纹饰;青花料色浓艳,整个装饰与造型和谐统一;器口边上有“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楷书款。现藏景德镇陶瓷馆。
  青花石榴鸟纹大盘 明嘉靖景德镇窑。高9厘米、口径55厘米、底径30厘米。口沿微外坦,盘心为石榴鸟纹,盘边上饰缠枝牡丹、莲花、菊花、茶花等。此盘以双喜鹊、双蜜蜂、双石榴、双花头装饰,别具一格,这种喜鹊报子,吉祥如意的构图形式是这个时期的特色之一。此器胎骨坚洁,釉色略灰白,口沿有“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楷书款。现藏景德镇陶瓷馆。
  馆藏清瓷
  青花荷花鹭鸶纹大碗 清康熙景德镇窑。高9.5厘米、口径21.1厘米、底径8.9厘米。胎薄细,釉色明莹,口沿外撇,圈足。内壁口沿饰有折枝花,外壁绘有荷花、白鹭和坡石,水波上点缀茨菇、水草等,料色清雅有莲塘之清趣,布局疏朗,笔法清新劲秀,汲取了版画的技法,勾勒分水层次丰富。为了烘托鹭鸶洁白的羽毛,在鸟的形体周围以淡料渲染,即所谓“月影”分水法,从而形成了这个时期青花艺术的特殊表现手法。现藏景德镇陶瓷馆。
  青花山水凤尾尊 清康熙景德镇窑。高47.5厘米、口径22.4厘米、腹径18.7厘米、底径14.8厘米。胎质白细,釉层薄而发色明亮、洁净。器身分颈和腹两层,绘有山水,形式上吸取了国画的特点,技法上以青花分水来表现山石景观。特别是分水,清晰明快、莹润、料色浓淡变化层次丰富,图中人物、山水、树木、屋舍,或点染、或勾绘,线条挺秀、时露锋芒,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此尊上下两景的工艺技巧,充分体现了康熙年间的青花分水技巧已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尊底有双圈无字款。现藏景德镇陶瓷馆。
  五彩花卉六方荷口花觚 清康熙景德镇窑。高31.7厘米、口径17.2厘米、腹径9.3厘米、底径13.2厘米。器物成六面体,嗽叭形口、长颈、细腰、鼓腹、长胫,造型古朴。颈与腹、腹与胫相交处的俯仰部位,均有写实手法的莲瓣;腹上有锦地“窗棂式”开光,六面均书“寿”字篆文。颈与胫部各六面饰有桃花、兰花、海棠、石榴、月季、蝴蝶、小鸟等。红绿黄翠紫各色对比强烈,浓艳华丽、描绘工谨、线条挺拨、装饰丰满、富有浓郁的民族传统特色。该觚以古翠代替了大明五粉中的青花部分,已成为纯釉上五彩,仍为康熙五彩花卉中的精品。现藏景德镇陶瓷馆。
  五彩麻姑献寿图折边盘 清康熙景德镇窑。高2.8厘米、口径24.8厘米、底径16.8厘米。盘心描绘神话故事麻姑引载酒鹿车赴瑶池,向西王母祝寿,寄寓吉庆长寿之意。此器色彩艳丽、布局明朗、主题鲜明,边饰全以红料画花纹,并以“万寿无疆”出于其间,增添了祝寿的氛围。在装饰上,此时以乳香油代替了以前用的胶水调料,故纹饰线描尤为工谨细腻,挺拔刚健,使用了釉上蓝彩和黑料,使色彩更富有变化了。盘底书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双圈六字楷书款,为康熙年间五彩之精品。现藏景德镇陶瓷馆。
  豇豆红太白尊 清康熙景德镇窑。高9厘米。尊口沿略侈、短颈,大腰垂直至底,底平,造型古朴大方。胎骨细腻,釉质莹润,在器壁上菲红色的釉中呈现出疏密、聚散、深浅不一的绿色斑点,刻有团离线,尊底施白釉,有青花楷书款“大清康熙年制”。现藏景德镇陶瓷馆。
  白釉填祭红三鱼碗 清雍正景德镇窑。高9厘米、口径22.7厘米、底径9.4厘米。口外撇、腰微束、直圈足,白青釉好似堆脂,温润可爱。外壁等距装饰三尾同样大的祭红釉鳜鱼。鱼纹红釉微有隆起、殷红灼灼、光彩照人是借鉴于明宣德景德镇窑釉里红三鱼高足杯图案。底有双圈青花“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现藏景德镇陶瓷馆。
  仿汝窑粉青釉海棠瓶清雍正景德镇窑。高68厘米、口径21.6厘米、腹径40厘米、底径22厘米。园唇、敞口、束颈、肩部宽斜、腹部略鼓起,下腹成弧线往下收敛,底部成梯状,宽窄两层,正中从上到下有一条下陷的镶接线。由于表面釉层的复盖,粘接的痕迹形成一条园缓而明朗的装饰线,从瓶口俯视向下,瓶口和瓶身的横切面都呈四瓣海棠花形。此器是雍正年间仿汝窑的精品,现藏景德镇陶瓷馆。
  粉彩孔雀牡丹纹盘 清雍正景德镇窑。盘高6.2厘米、口径38.7厘米、底径23.1厘米。撇口、底微凹、圈足内敛、足端露胎并呈泥鳅背状,足底满釉,胎略厚,釉白微泛青。盘心主体纹样是一只孔雀侧立在玲珑石上,几朵盛开的牡丹俯仰生姿,一枝春桃陪衬在后,寻花彩蝶穿插花丛中。布局疏密合度,形象生动优美、色彩瑞灿明丽,粉质感强。此盘牡丹花以没骨法画,其余纹样轮廓线以珠明料勾勒,再将彩料平涂,外轮廓线未被彩料遮盖处有脱薄现象。
  粉彩群仙图笔筒清雍正景德镇窑。高16.9厘米、口径18.8厘米、底径18.4厘米。通体施白釉,洁白而温润,器形呈圆筒状,浑厚庄重。筒壁绘有七个仙人,前面三老围绕施展法术的仙人,他们中有手挥拂帚的,有持龙杖的,有目送飞出蝙蝠的,笑容可鞠,悠悠自得;中间二老或踞或仰,豪放不拘;飞松之下,另一仙人引鹿而来。人物形象生动,神态逼真,用笔精妙、色彩丰富、明艳。底部微微上凸,并有壁形涩圈,中心书“雍正年制”青花楷书款。此器堪称雍正粉彩之精品,现藏景德镇陶瓷馆。
  青花斗彩莲池鱼纹盘 清雍正景德镇窑。高4.5厘米、口径20.2厘米、底径12.8厘米。盘心绘两条红鱼遨游于莲池中,盘边上绘鳜、鲤、鲢、鲭、鲌五条鱼,其间点缀茨菇、水草、莲叶等。青花料仅仅是描绘了纹样的很小一部分,成瓷后,再以矾红画游鱼和莲花,用绿彩描绘荷叶和水草,虽然称为斗彩形式,但青花料只作为画面上各种色彩之一种。此盘纹胎质细腻釉色白润、青色淡雅、制作精美、纹样活泼、线条细劲、色彩艳丽,底部青花双方栏内写有“在川知乐”款。现藏景德镇陶瓷馆。
  茶叶末釉双耳大吉瓶清乾隆景德镇窑。高26.7厘米、口径3.9厘米、上腹径8.4厘米、下腹径13.6厘米、底径8.2厘米。葫芦体、结蒂耳、束腰处有刻划的俯仰莲瓣,造型端庄。此瓶釉面呈半无光状,表面密集着微呈黄色星点,给人以古雅之感。这种茶叶末是乾隆时期的代表品种,底部刻有方形“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现藏景德镇陶瓷馆。
  炉均釉双耳灯笼瓶清乾隆景德镇窑。高23.3厘米、口径7.8厘米、腹径13.7厘米、底径8.6厘米。造型圆实,胸腹间有狮头形呆耳。此瓶釉面星星点点蓝绿相间,色彩斑澜,妍丽典雅。现藏景德镇陶瓷馆。
  粉彩百鹿双耳尊 清乾隆景德镇窑。高44.1厘米、口径16.4厘米、腹径36.6厘米、底径23.4厘米。口阔、颈粗、腹大、颈部有双耳,造型饱满,有稳健宽博之感。装饰上采用了中国画的构图形式,讲究疏密虚实的变化,在苍松翠柏下,有一群梅花鹿、或奔跑、或触角、或憩息、或依偎、顾盼有情,形态各异,活泼生动,其间缀以坡石、清流、灵芝等为补景,俨然是梅花鹿的乐园。在乾隆年间这一制瓷的鼎感时期,景德镇的名师高手继承和发扬了康熙、雍正时期的技艺,提高了彩瓷的艺术成就,鉴赏此瓶,颇具雅趣。底款为“大清乾隆年制”方形篆书印,现藏景德镇陶瓷馆。
  青花百芦葫芦瓶 清乾隆景德镇窑。高57.6厘米、口径9.3厘米、上腹径25.6厘米、下腹径39.4厘米、底径22.2厘米。葫芦形、口细长、底足较大,造型隽秀、釉色洁润,青花料色艳丽。通体描绘大小九十九个葫芦,数字寄寓“极顶”之意,藤蔓缠绕,瓜叶间有几十只飞翔的蝙蝠,口沿上饰有万字图案。在题材上,作者以谐音象征手法表达“福禄寿”极顶的祝假意念;在装饰上,形体、色调、空白对比照应,补充配合繁褥而不零乱,丰富而不纷杂,笔意生动,制作精良、形式美感强。此瓶是清代乾隆年间青花瓷的精品之一,现藏景德镇陶瓷馆。
  青花缠枝莲六方贯耳瓶清乾隆景德镇窑。高46.7厘米、口径19.4厘米、腹径29厘米、底径21厘米。器物从口至底部是六角形,颈部有一对贯耳,造型雍容大方。口径、颈与腹部转折处和足部有三层边饰,其围成的颈部和腹部上绘有缠枝番莲。工艺制作精良,胎质细、釉色白,青花料色清莹,画工严谨,纹样明丽,代表了当时官窑器的风格。现藏景德镇陶瓷馆。
  馆藏近代瓷
  美人醉釉柳叶瓶 近代景德镇窑。高20厘米、口径3.4厘米、腹径7.4厘米、底径4.1厘米;口外撇,长颈、丰肩、腹下部渐收敛,造型秀丽、端庄。釉面莹润、浓淡参化,在艳丽的桃红色中疏密自然地散落有黄、绿色的晕斑,娇娆妩媚,令人遐思。器底有“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实为近代的仿制品。现藏景德镇陶瓷馆。
  青花制瓷图纹盘 近代景德镇窑。高4.4厘米、口径28.4厘米、底径15.5厘米。盘面上鸟瞰式的构图和深远取景法,结合明代版画的空间调度,把景德镇瓷制过程分原料、成型、画坯,烧炼等几个工序绘置在盘中部。着重描绘坯房和窑屋,坯房里有站着画万件瓶和坐着画小碗的画工,有搬坯和釉的工人,晒架上放满了坯,既有写实的操作动态,又有夸张变形的装饰风味。盘边沿绘锦地八个如意开光衬托,用笔工整、朴实、料色清莹。既是一幅绕有意趣的制瓷风俗画,又是一幅仅有的瓷绘制瓷过程的实物资料。底款有“江西景德镇陈新兴造”款。现藏景德镇陶瓷馆。
  明官窑残器
  永乐甜白瓷爵 1982年出土于永乐前期地层。口径17.9×7.5,高16.1厘米,属高足长桩无皎鋬。
  史载朱元璋洪武初定,以白瓷爵作祭器。故此器为永乐沿袭洪武制度而生产,为奉先殿之祭器。永乐官窑白瓷爵造型系仿自上古铜器。有长柱、短柱之分,又有高足、矮足及有鋬无鋬之别。从明御厂故址的出土物来看,永乐后期尚有青花云龙纹瓷爵的生产,并以别致的青花宝相花作为其“底款”。
  永乐甜白小碗 1983年出土于永乐前期地层。口径9.9厘米、足径4.1厘米。侈口敛腹,小圈足。足内满釉,内外壁均素面无纹。该碗制作极其规整,造型秀丽,永乐前后期均大量生产。
  后世仿制极多的永乐青花压手杯,造型与此小碗相似,但器壁、圈足均“蠢厚”,(明高谦《遵生八笺》语),故疑该碗即古文献所谓之永乐“压手杯”。
  永乐甜白梅瓶 1983年出土于永乐前期地层。高33.9厘米。小口短颈厚唇,素面无纹,瓶内满釉。足微外撇,围足极规整,足内无釉。
  宋元梅瓶(实质上为盛酒器)有高瘦与矮胖两式,永乐甜白梅瓶仅见肥矮的一式。传世品中,日本安宅收藏的书有“内府”青花字者造型与此相近。而一大批被认为是永乐的没有年款的青花梅瓶,肩部都不如该器平而丰满,倒与宣德梅瓶相似,在年代上似应晚于此瓶。
  该瓶是已发现的唯一有相对年代可考的永乐官窑甜白梅瓶,它的出土,为日后对明初官窑器物进行标型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
  永乐白瓷浮雕莲瓣纹束腰三足座 高19.3厘米。通体施甜白釉,器口作平底折腰盘,盘口饰缀珠一围,其外壁高浮雕仰莲三层。束腰,腰部台面绕以浮雕覆莲两圈,器座下部边口作凸线卷曲牙子纹,三足作云头式折而外。其口部的一圈缀珠尚有元瓷装饰的遗风,而器饰变形莲瓣达5层之多,则与永乐宫廷崇尚佛教有关。
  该器造型庄重、别致、构思精巧,是一件受石刻影响的陶瓷珍品。1984年出土于明御窑厂故址永乐地层。
  永乐甜白沿菱口碟 口径19.8厘米、高2.7厘米。1983年出土于明御窑厂故址永乐前期地层。口作折沿菱花式,壁亦相应作棱状凹凸,当仿自金属器皿。圈足极浅,足边宽仅2毫米,足内无釉。
  传世品中该碟造型多以青花或釉里红装饰,一般认为属洪武官窑制品。1982~1984年,景德镇明御窑厂故址永乐地层出土的瓷片数以吨计,然而该盘仅此一例,故尤令人注目。
  永乐甜白釉折肩深腹大执壶 高29.4厘米。素面无纹饰。喇叭口、浅圈足,折肩深腹,器型宏伟,容量大。制作精致,胎薄体轻。壶内及足内均满釉。
  据《明实录》等文献记载,永乐时,明成祖常于宫中大宴四夷使节及群臣,故饮料耗量很大,乃有此类大壶的制作。
  1983年,该壶与甜白烛台、扁壶及印有“永乐年制”四字篆款的甜白靶杯一道出土于永乐前期地层,不见传世品。
  永乐小甜白双耳扁壶 永乐早期官窑制品,高30.1厘米。无足,仅壶底两棱边去釉露胎,素面无纹饰。当使用特制的支垫物烧成;永乐晚期的则有椭圆形圈足,壶面锥有阿拉伯花纹(与宣德官窑青花扁壶上的纹饰相似)。伊期兰教有朝拜圣地麦加的教规,朝圣者多携带这类扁壶作为水壶,原为金属制品。永乐官窑仿制该类器皿疑为“朝贡式贸易”之需。
  永乐甜白兽耳长瓶 高78厘米,长颈深腹,足作三层台式,足内无釉。瓶两侧各饰一铺首式衔环兽头。
  其造型仿自元代,气势雄伟,是永乐瓷器中最高的一件。但元大都后英房遗址出土的这类瓶颈短身矮,不如此瓶修长秀美。
  20世纪80年代,明御厂故址中出土一块该类瓶瓶口之残片,其上以釉里红书“永乐肆年……公庙供养”字样。由此可知,该类瓶在明代初年是作为祭器而使用的。
  此瓶1982年出土于明御厂故址永乐前期地层,属海内珍品。
  永乐青花海水釉里红三鱼小杯 口径8厘米、高7.2厘米、足径3.9厘米,1984年出土于永乐后期地层。杯内书青花梵文,外壁以青花绘海水,以釉里红绘三鱼,靶底端作浅圈足式,足内满釉。从断面看,杯靶中空,底端以瓷泥片封闭,这表明该靶杯亦仿自金银器。过去有的著作认为这类小靶杯的靶为实心,应予更正。
  口径8厘米的小号靶杯,明代首次出现于永乐官窑。
  永乐青花五龙纹玉壶春瓶 1984年出土于永乐后期地层。高26.9厘米,撇口肥腹,颈细且长,腹下部锐收。圈足、足内满釉。胎薄体轻,造型庄重秀丽。瓶身绘五爪金龙五条,一大四小,腹下部绘海涛,足饰朵云一圈。
  经已发掘情况看,永乐青花五爪龙纹器仅发现于永乐后期地层,除玉壶春瓶外,器型尚有爵、锅式碗、小盘等,这表明至永乐后期青花器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赏赐及朝贡式贸易的需要而生产,它已成为永乐帝的日常用器。
  永乐青花龙纹锥刻海水锅式碗 1984年出土于永乐晚期地层。口径20.5厘米。碗心绘变形莲,内壁绘六困龙,外壁锥刻海涛并以青花绘五爪云龙及海上仙山,外口沿饰朵云一圈,碗足内绘青花五爪龙一条。
  足内底是视线不到的地方,此处绘龙显然不是为了装饰,而只能是使用者的标志。永乐官窑在足内绘龙纹作特殊标志,开启了宣德以后的瓷器在圈足内书写年款,贴印商标的先河。
  该碗未见有传世器,应属海内孤品。
  永乐青花梵文大杓1984年出土于永乐后期地层。长33.5厘米、宽9.4厘米。此杓型制特大,杓瓢书梵文五圈,杓柄梵文则横向排列,杓背绘散点式摘枝宝相朵花。杓内外满釉,惟杓缘去釉露胎,系覆放在特制的支垫物上烧成。清代嘉庆以后始流行以瓷制杓,早期瓷杓极少,而官窑瓷杓则更为罕见。
  永乐青花云凤纹靶杯 1984年出土于永乐后期地层。高11.6厘米、口径14厘米。外壁绘青花凤、凰折带式样云纹及变形莲瓣一圈,靶绘缠枝宝相花,杯心绘祥云,靶足与杯口饰卷草一圈。其纹饰之规整,线条之流畅,青花色料之深翠,为同期遗物所罕见。
  该靶杯内壁亦印有同样的云凤纹,但对光映照,印花纹饰与杯外的青花并不重合。杯腹较饱满,造型上更接近元代同类器物。
  据《明史》等有关文献记载,这类绘有凤纹的器物,应为皇后或太后的用品。
  永乐鲜红地白云龙梨形小壶 1984年出土于永乐后期地层。通高12.6厘米、壶身高9.9厘米。壶身饰白云龙两条,足与流饰卷草,腹下部与盖面饰变形莲瓣一圈,盖顶作花蕾形。
  该器以高温鲜红釉为地,剔釉露胎处填以甜白釉,集“鲜红”、“甜白”于一身,色泽鲜艳醒目,装饰效果极强,是明初官窑中不可多得的佳品。
  永乐鲜红地白云龙锅式大碗 1983年出土于永乐后期地层。口径25.8厘米。碗内及圈足内施白釉,外施鲜红釉,剔釉露胎处以甜白釉填绘火珠云龙,变形莲瓣、卷草,经高温烧成后,红白相映,纹饰鲜艳夺目。
  该碗属海内孤品,亦是明初官窑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永乐鲜红釉侈口大碗 口径20.7厘米。该碗壁薄体轻,制作精致,器型极其规整,足内施白釉,圈足边沿露胎处洁白致密。其碗内外之红釉呈淡红晕开状,红晕中有班驳之朱红小点,与康熙官窑名品“豇豆红”近似。康熙窑首创此釉当受此窑变启示,而永乐窑却因选瓷极严,该碗因“呈色不正”而被抛弃。
  永乐矾红地绿龙锥花小盘 1984年出土于明御窑厂故址永乐后期地层。口径14.8厘米,内壁印云龙纹,盘心锥祥云三朵,圈足、足内及盘内外均满釉。外壁锥刻云龙纹,云、龙均盖涂铅绿彩料,余地则饰矾红,再经低温焙烧而成。
  低温红绿彩瓷器虽见于北方的金代窑场,但明初官窑低温红绿彩瓷却属首次发现。
  永乐锥花黄地绿龙纹梨形小壶 1983年出土于永乐后期地层。通高12.4厘米、壶身高9.9厘米,该壶器型,大小与永乐宫窑釉里红小壶一致,纹样亦相同,但采用锥花及低温黄绿釉装饰,即在已经高温焙烧的涩瓷胎上按锥花纹样分别填以低温黄、绿铅釉,再经80℃左右的温度烤烧而成。
  低温铅绿、铅黄釉虽始于汉代,但瓷胎低温釉彩,则是永乐宫窑对唐三彩的继承和发展,从现今传世与出土的瓷器来看,它是明初官窑最早的低温釉彩瓷。
  永乐甜白素面双环珠顶盖皿 1982年出土于永乐后期地层。通高19.4厘米、盖径28.2厘米。直壁圆底,底内无釉。盖与皿作子母口,器口两侧各有两个小系,中贯以瓷质活提环;盖作三层台式,大宝珠顶。胎薄体轻、容量大,制作极为精致,为稀世罕见之物。
  永乐甜白三壶连通器 高31.2厘米。该器皿造型奇特,口作不状,杯底有花形筛孔,通过颈部的内管及其下的三扁管与下部的三个带圈足的球状皿相连通。颈部之外管以镂空花纹为饰,器身饰凸起的弦纹七道,其间锥刻阿拉伯錾金纹样。
  从断面观察,除三个球状皿的下半截为轮制旋削成型外,其余部分均采用模印分段粘接而成(其转折接合处作子母口)。
  该残器1983年出土于明御厂故址永乐后期地层,属海内孤品。
  宣德官窑斗彩鸳鸯池纹盘 口径21.5厘米、足径13.3厘米、高4.4厘米。该盘侈口弧壁,圈足微敛,盘心微凹,内口沿有青料书写的藏文吉祥经语一周。盘心以没骨画法绘红莲绿荷三组,并有芦苇红廖、慈菇、浮萍之类穿插其间。鸳鸯以青花勾勒,再以黄紫诸色合绘而成。雌鸟在下,展翅伸颈作寻食状,雄鸟回首依恋翱翔于上。外壁绘莲荷四组并饰以红蓼、慈菇、鸳鸯两对穿插于莲束之间。底部有青花双圈六字楷书款。
  宣德釉里红缠枝花冲耳三足炉 高38.3厘米、口径29.2厘米。直口束颈鼓腹,足与腹部以釉里红绘缠枝花,颈饰卷草,炉口及耳绘灵芝,炉内壁及器底无釉。 该炉器壁厚重,造型宏伟,无款。 1984年出土于明御厂故址前院宣德文化层,故暂定为宣德器。
  宣德鲜红釉海水云龙纹梅瓶 通高38.8厘米。唇口束颈、丰肩圈足。瓶身绕刻火球五爪云龙一条,下为海涛仙山纹,钟形盖、盖面锥刻变形莲瓣一圈。盖内有一管状物,以管住瓶口,固定瓶盖。
  该瓶比永乐宫窑甜白梅瓶稍矮,肩亦不如永乐的平,故显得肥而短。
  此瓶足内满釉,并有青花宣德楷书六字款。有宣德款的梅瓶传世极少,过去仅见青花一种,红釉梅瓶尚属首次发现。
  宣德釉里红海兽纹锥花莲子碗 口径11.9厘米、足径4.2厘米。碗作直口敛腹小足莲子式,故称为“莲子碗”。足内满釉,碗心书青花楷书宣德六字三行双圈款。碗外壁满锥海涛纹,其间以釉里红绘飞鱼、飞象等海中灵异共九种。
  1982年以来明御厂故址中出土的数吨宣德残器中,釉里红仅数件而已。传世品中书有宣德官款的釉里红器亦仅见一例。
  宣德青花僧帽壶 高23.4厘米。该器比永乐甜白僧帽壶(高19.3厘米)稍大,颈绘穿花龙,腹上部饰云肩纹,腹中部绕以藏文吉祥经语,下部与足外壁绘莲瓣、卷草,边口饰缠枝灵芝。珠顶盖,盖之前端作鸭舌状,与壶口相合,盖面绘莲托八宝。足内书四字双圈楷书款,是汉化了的极为富丽的藏式器,又是研究宣德时宫延宗教信仰的极为宝贵的实物资料。
  宣德青花七棱折沿花口钵 口径24.7厘米、高12.4厘米。钵作七棱折沿花口式,钣腹撇足,足内下凹作卧足式,并有青花宣德六字楷书单行竖款,款无边框。外壁及足壁均按七棱分作七格,分别饰以草花及折枝花,其内外边口除以朵花装饰外,还以青料涂饰口缘。其造型与装饰均有中东地区之风格。
  宣德洒蓝龙纹钵 口径27厘米。弧壁环足,足底无釉,钵内满釉,并有六字双行款,外壁施洒蓝釉,釉下锥刻五爪云龙纹。
  低温铅釉中黄、绿较为常见,洒蓝极为稀少,故属名贵窑器。
  宣德仿汝敛口小底盘 口径11.3厘米。敛口、平足、白砂底,口沿饰凸起的线边一道。通体施淡青釉,釉色绿中微微泛蓝,并有细小纹片,与宋汝窑青釉相近,但不如汝釉柔和。从其足部有积釉现象来看,似为烧成温度偏高所致。
  该器无款,1984年出土于宣德地层,故定为宣德器。
  第二节 国内馆藏
  馆藏元瓷
  青白釉观音像南宋景德镇制品,高25.6厘米。坐像,脸庞清秀。披巾及部分璎珞施青白釉,余皆涩胎。以红、蓝、金等色绘彩,虽彩绘多剥落,然痕迹尚存。底座有墨迹题记,其中“大宋淳祐十一年辛亥(1251)”数字清晰可辨,对研究南宋景德镇的制瓷工艺具有重要价值。藏上海博物馆。
  青花塔式盖瓶 元代景德镇制品。通高42.2厘米。肩部贴塑狮首、象首各一对,间以四朵云肩纹,腹部缠枝牡丹四朵,胫部饰仰莲八瓣。盖面绘荷叶叶脉纹,盖钮作七级塔式。青花色灰,且泛出铁红色。施青白釉,满布细碎开片。 1975年江西省九江元延祐己未六年(1319)墓出土,是早于至正型的有纪年断代根据的元青花器。藏江西省九江市博物馆。
  青花蕉石瓜果纹菱口盘 元代景德镇窑。高7厘米、口径45厘米、足径25厘米。从口沿至盘心作三层图案装饰:盘口印缠枝菊,用青料涂地,衬以凸起的白菊花;盘内印缠枝牡丹,先以钴料勾出轮廓线,再在白地上绘细纹水波;盘心画芭蕉葡萄、竹石瓜果等。青花浓艳,蓝白分明。在一件器上同时采用蓝地白花、白地蓝花及青花细纹地白花等多种表现方法,是元青花的特色。盘沿及内壁的印花工艺,又与枢府器有直接继承关系,应为较早期产品。此类大盘专销西亚伊斯兰地区,伊朗和土耳其有较多收藏,而国内极少见。藏上海博物馆。
  青花釉里红四灵塔式盖罐 元代景德镇窑。通高22.5厘米。罐身堆塑双耳,一为青龙,一为白虎,腹部堆贴朱雀、玄武,腹下近底处饰变形莲瓣一周。盖作塔式钮,塔龛内置一佛像,塔下六方形须弥座,塔基四周盖面饰灵芝、拍板等杂宝。通体施青白釉,用青花料和釉里红彩绘。颈及肩部书“大元至元(1338)戊寅六月壬寅吉置”“刘大使宅凌氏用”款。是一件有确切纪年的青花釉里红器,为研究元代景德镇制瓷工艺,提供了实物例证。藏江西省博物馆。
  青花莲瓣形盘 元代景德镇窑。高4.7厘米、口径29厘米。盘作八莲瓣式,俯视如盛开莲花。瓣内饰云朵、八宝,盘心绘莲池纹。青花浓艳,釉色青白,圈足小而厚、内无釉,具有枢府器制作风格。为元青花中独一无二的器型。藏上海博物馆。
  青白釉广寒宫枕元代景德镇窑。高13.3厘米~15.2厘米、横32厘米。枕面为海棠曲线花瓣形,其上刻划锦纹。枕体塑成广寒宫殿式样,四周满饰串珠纹,并围以护殿栏杆。大殿内嫦娥居中,前有玉兔捣药及侍女等形象。釉色青白。1973年山西省大同市郊出土,藏大同市博物馆。
  青花釉里红盖罐 元代景德镇窑。通高42.3厘米、口径15.2厘米、足径18.5厘米。形体饱满,制作精工。盖顶塑蹲狮为钮。器腹四面以串珠纹作菱形开光立体纹饰,内镂雕四季花卉。山石、花朵着红色,叶染蓝色,红、蓝相映生辉。釉白中闪青。1964年河北保定出土一对。该件藏北京故宫博物馆。
  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盖罐 元景德镇窑。1973年安徽蚌埠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汤和墓出土。通高47.5厘米、口径15.6厘米。侈口、直颈、斜肩、鼓腹、圈足。肩部有对称的兽面耳,盖钮宝珠状。通体绘青花。盖为莲瓣纹与钱纹,颈部浪涛纹,肩部变形莲瓣杂宝纹与缠枝莲纹,腹部缠枝牡丹纹,胫部卷枝纹与变形莲瓣纹。布局紧凑,纹饰满密,青花色泽浓艳。藏蚌埠市博物馆。
  釉里红地白龙纹盖罐 元景德镇窑。江苏吴县出土。高38.2厘米、口径12.3厘米。丰肩、鼓腹、腹以下渐内收,盖微鼓,钮呈宝珠状。器身刻划纹饰三组,肩部卷枝纹罩以釉里红,胫部变形莲瓣纹,腹部主题纹饰以釉里红作地,衬托出白色云龙纹。釉里红色调浓艳深沉。主要纹饰不以色料描绘,而以填罩手法处理,制作工艺独具特色,为元代釉里红器中别具风格的作品。藏苏州市吴县文管会。
  蓝釉白龙纹瓶 元代景德镇窑。高43.8厘米。元代梅瓶式样,小口、短颈、丰肩,腹下部收敛,胫微撇。通体高温蓝釉,盘绕白龙一条,蓝白相映,鲜明夺目。这类蓝地白彩疑属陶瓷制作中特殊的镶嵌工艺,元代传世品甚少,仅见梅瓶及折沿、平底浅盘和等少数几种。藏江苏省扬州博物馆。
  青花人物故事图梅瓶 元末景德镇窑。1950年出土于江苏江宁将军山明沐英墓。高44.1厘米,小口圆唇,丰肩,器腹秀长,浅足滑底。白胎,通体青花纹样五层,第一层绘仰莲瓣杂宝纹,第二层为缠枝花卉纹,第三层主题纹样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第四层饰一周卷草纹,第五层为仰莲瓣纹。主题画面中的萧何催马扬鞭,韩信已至江边,附近有渔翁驾小舟,故事情节扣人心弦,人物形象生动逼真。藏南京市博物馆。
  蓝釉金彩匜 元代景德镇窑。高4.8厘米、口径13.9厘米。仿青铜器造型。圆形、浅腹,边沿设槽状流,流下一系,平底。宝石蓝釉深沉、润厚。口及外底无釉。器内以金彩描绘折枝花叶,腹部绘流云五朵。1964年河北省保定市出土,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青花云龙纹兽耳盖罐 元代景德镇窑。通体饰云龙、变体莲瓣、卷草、缠枝牡丹、缠枝菊、杂宝、钱纹、弦纹和回纹等。砂底素胎,釉质光润闪青,青料苍翠浓艳,浓处有黑斑。1980年江西高安县出土,藏高安县博物馆。
  青花云龙纹荷叶盖罐 元代景德镇窑。罐身主题绘双龙戏珠,间以云纹,其余为缠枝牡丹、莲瓣、球纹。釉面光润,青料发色青翠,略有晕散。1980年江西高安县出土,藏高安县博物馆。
  青花云龙纹带盖梅瓶元代景德镇窑。主题绘双云龙纹,其余为凤穿牡丹、变体莲瓣纹。胎体坚实,釉质晶莹,青料浓艳、青翠,料浓处有深色铁锈斑。1980年江西高安县出土,藏高安县博物馆。
  青花缠枝牡丹纹带盖梅瓶 元代景德镇窑。主题饰缠枝牡丹,通配以卷草、仰复莲、格锦、灵芝、弦纹、云肩等纹饰;云肩内填水浪,衬以荷花、荷叶。全器饰纹多达九层,层次分明,主题突出。1980年江西高安县出土,藏高安县博物馆。
  青花蕉叶纹觚 元代景德镇窑。自颈部至下腹部饰蕉叶、西蕃莲,变体莲纹及如意状卷叶图案,胎白质坚,白釉闪青,肥厚莹润。青花色泽青翠浓艳,造形古朴,构图严谨。1980年江西高安县出土,藏高安县博物馆。
  釉里红开光花鸟纹罐 元代景德镇窑。器腹主体纹饰为四组菱花形开光,分别填以鹤穿菊或孔雀牡丹纹,构图严谨笔触酣畅有力,肩部绘变体莲瓣纹和双勾钱纹,青白釉略闪灰,釉里红呈色艳丽,亦较稳定,为元釉里红瓷中之上品。1980年江西高安县出土,藏高安县博物馆。
  釉里红彩斑高足转杯 元代景德镇窑。高圈足呈竹节状,外壁下腹堆塑一螭匍匐其上,器有模印折枝梅、缠枝菊和回纹,口沿内外分别饰釉里红粗带纹,外壁及底心洒有釉里红彩斑。青白釉釉色泛青、温润光泽,釉里红呈暗红色。杯底与圈足结合处为“公母榫”,可以自由旋转,设计奇巧别致,装饰豪放自然,堪称精美。1980年江西高安县出土,藏高安县博物馆。
  釉里红折枝菊纹高足转杯 元代景德镇窑。高圈足呈竹节状装饰,绘釉里红减笔折枝菊枝,以菊瓣点缀其间。杯底与圈足结合处为活动“公母榫”,能左右旋转。制作精巧轻盈,纹饰疏朗洒脱,釉质温润光泽。1980年江西高安县出土,藏高安县博物馆。
  釉呈红芦雁纹匝 元代景德镇窑。釉汁明润,瓷质细腻。流口下及相对的腹部饰有艳丽的红色彩斑,内壁环以宽带纹,内刻水波纹,底心绘飞雁衔芦纹。并巧妙地利用釉里红在高温下呈色的变化,先绘后刻,烧制后,图案地纹呈灰红色,轮廓刻线呈艳红色,使画面更为活泼生动,装饰技法别出心裁,达到了预期的精美效果。1980年江西高安县出土,藏高安县博物馆。
  卵白釉贴金行龙纹玉壶春瓶 元代景德镇窑。以金箔刻行龙纹贴于腹部釉面,富丽堂皇。通体施卵釉,略闪青,光泽明润。胎薄,质坚,细腻半透明。颈、腹部各有一道较明显接痕。除金饰在出土时有较大脱落外,全器完好。1990年江西高安县出土,藏高安县博物馆。
  卵白釉印花五爪龙纹高足杯 元代景德镇窑。通体施卵白釉,釉色纯白,失透。内壁印两条五爪行龙首尾相接,间以火焰、朵云。杯底饰双钩变体莲瓣,内填杂宝,圈足内素胎处有墨书“中和”两字。瓷质精良,胎薄处仅1.5毫米,从器外逆光观察,内壁印花图案清晰可辨。1980年江西高安县出土,藏高安县博物馆。
  卵白釉印花折腰碗 元代景德镇窑。施卵白釉,釉质温润光洁,器底及足端露胎,胎质洁白坚致,上薄下厚,器底模印缠枝菊,内壁为一圈菊瓣纹,器外壁饰凸弦纹一道。1980年江西高安县出土,藏高安县博物馆。
  青花釉印花荔枝纹高足杯元代景德镇窑。模制器,外施青白釉。立体纹饰为菱花形四框,框内印折枝荔枝,框外重叠莲瓣、蕉叶、如意、卷草、回纹。胎薄,质细腻,有半透明感。1980年江西高安县出土,藏高安县博物馆。
  馆藏明瓷
  青花云龙纹“春寿”瓶 明洪武景德镇窑,高37厘米、口径6.2厘米、底径16.1厘米、腹径20.4厘米。敞口、短颈、丰肩、腹收敛,下部外撇,内圈足,附盖。器身绘青花云龙纹,龙口衔火球,五爪伸展,腾越于云海之间,云纹呈独脚蘑菇形,具有元代绘画遗风。肩部篆书“春寿”二字,笔力雄健遵劲,为洪武瓷器中惟一书写规整之篆款。“春寿”是吉祥语,同类型的“春寿”款瓶传世仅见四件,二件存国内,二件分别流散日本、英国。
  釉里红云龙纹环耳瓶 明洪武景德镇窑,高45.5厘米、口径10.9厘米、底径14.3厘米。盘口、长颈、削肩、长圆腹、高圈足。瓶两侧附双耳,双耳系模印合范粘结而成,作虎首衔环状,虎额以铜红书楷体“王”字。耳下垂双环,与肩、腹粘连。通体以釉里红作画,颈部饰蕉叶纹与缠枝莲,腹部主题纹样为云龙纹,龙气势威猛,是明初景德镇官窑器中的精品,藏上海博物馆。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有相同的器型,惟其纹饰中的龙首朝向相反,似可与此件成对。
  白釉暗花双龙碗 明永乐景德镇窑。高8.1厘米,口径18.1厘米,足径7.7厘米,上海博物馆藏品。此碗内壁印双龙云彩纹,碗心划朵云纹,外壁腹下划莲瓣纹,是珍贵的永乐甜白器。
  青花折枝花果纹瓶 又称玉壶春瓶,明永乐景德镇窑。高30.5厘米、口径7.8厘米、腹径18.65厘米、足径10.8厘米,重1448克。造型一改元代玉壶春浑厚且秀长的风格,显得轻盈而稳定。全器纹饰五组,腹部上下分饰三折枝花朵与瓜果。胎色洁白细腻,青花浓艳有疵,底釉呈水波状,足内聚釉处显水绿色,其间偶有焦黄斑,是典型的永乐器,藏上海博物馆。
  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 明永乐景德镇窑,高5.4厘米、口径9.1厘米、足径3.9厘米。侈口、折腰、沙足滑底。杯内心画双狮滚球,中心有“永乐年制”四字篆款。杯外口沿处饰梅花点纹和弦纹,器身绘缠枝莲,圈足外侧饰卷草纹 器物胎骨厚重细腻,球心青花泽略深,花心者稍淡据文献记载,压手杯在万历时已传世绝少,此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青花花卉扁壶 明永乐景德镇窑 高27.3厘米,口径3.4厘米,腹围59.5厘米。台湾故宫博物馆藏品。
  此扁壶周身绘缠枝花卉,壶心绘海涛纹,青花发色自然晕散,所绘纹饰纤细深动,自然优雅。
  青花枇杷绶带纹盘 明宣德景德镇窑。高9.8厘米、口1径34.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此盘内心画枇杷一枝,绶带鸟作回头啄果状,简洁生动,宛如一幅宋人图画 盘的造型是元末明初的流行式样,器形虽大,但极规整。
  青花狮球罐 明宣德景德镇窑 高18.2厘米、口径16.5厘米、腹径23.2厘米、足径13.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品 以猩子作为青花瓷器画面的图案主题,在保定出土的元代青花八棱玉壶春瓶上即已出现,明代宣德时期则更为普遍:宣德青花较多有黑疵,此罐青色匀净,黑疵较少,足内有青花双圈“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
  青花抹红海兽鱼涛高足杯 高9厘米、口径9.95厘米、足径4.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品。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结合是明代彩瓷的主流。它是在以高温烧成的青花器上用色料描绘图案,然后以低温烘烤而成。此杯实足,砂底。釉下以青花海水作为地色,釉上以氧化铁色料绘画海兽。波涛汹涌,怪兽奔驰,构图十分新颖。杯心有青花双圈“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
  釉里红三里鱼纹高足杯 明宣德景德镇窑。高8.8厘米、口径9.9厘米、底径4.5厘米。敞口、高足、平砂底。杯外饰釉里红鳜鱼三尾,杯内心有青花“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胎质细腻滋润,釉色晶莹透亮,釉里红浓重深艳。明高濂《遵生八笺》记载:“宣德年造红鱼靶杯,以西红宝石为末,图画鱼形,自骨内烧出凸起莹光,鲜红夺目”者即属此,藏上海博物馆。
  青花花卉纹碗 高6.8厘米、口径15.4厘米、足径5.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
  据文献记载,成化时期由于外来青料俱已用罄,改用国内所产的平等青,因此青的色调较水永乐、宣德为淡,成为一种淡描的青花,但比之宣德远为清亮,此碗所画花卉草虫叠石,清新俊雅,是成化时期的独特风格。
  青花海水龙纹扁瓶 明宣德景德镇窑。高45.8厘米、口径8.1厘米、足径14.8厘米 小口、长颈、扁圆腹。器物选料、制样、绘画无一不精。颈部饰白地青花卷枝花和缠枝莲纹,腹部主题纹样为青花留白海水龙纹。海水龙的处理手法是在成型的坯胎上先刻出龙纹,然后在龙纹以外的部位用青花绘画海水,留出浪涛和白龙,再罩透明釉,蓝白相映,别有情趣。这种利用地色变化的装饰手法始自元代,至明宣德朝更趋精美,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斗彩海水龙纹“天”字罐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高13.6厘米,口径8.8厘米。成化斗彩名重于世,该罐短颈,圆肩,腹略收,广底。以釉下青花作龙爪、须、海涛的片断纹饰,釉上拚斗红、黄、绿三色。底部书青花楷书无围栏“天”字款。整件器物构图舒展,画意生动,彩色鲜艳。
  青花龙纹僧帽壶 明宣德景德镇窑。高22.2厘米、口径13.5厘米、足径8.9厘米。口似僧帽形,附流,扁鋬上加饰一如意形块,长颈硕腹,圈足。口缘内饰二条行龙,口缘外及鋬饰缠枝灵芝,颈部绘缠枝莲龙纹,肩腹部为如意云头折枝莲纹,腹部书藏文一周,胫部为仰莲瓣纹,花纹布局疏密得体,青花色泽凝重鲜丽,器形俊美隽秀,釉色肥厚莹润,是明代青花瓷中的精品,藏台湾省故宫博物院。
  斗彩蔓草纹瓶 高18.1厘米、口径4.2厘米、足径8.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品。此瓶是在已成的瓷坯上用氧钴淡描蔓草纹轮廓,施釉后以高温烧造,然后用绿彩填色,再在烘炉中以低温烘烤而成。蔓草迂回盘曲,色调清雅明朗。这种成化填彩,是明代斗彩中具有独特风格的品种。
  青花五彩莲池鸳鸯图碗 明宣德景德镇窑。口径16.4厘米。敞口、圆腹、圈足。口沿内外分别饰青花藏文和青花云龙纹,圈足外绘青花海水波涛纹和弦纹,腹部主题纹样为五彩莲池鸳鸯。鸳鸯相随而行,形象逼真,意态自然,配上五彩斑驳的釉上红、绿、黄等色彩,显得生气盎然,美妙动人。胎质洁白、釉色莹润,底书青花“大明宣德年制”二行六字楷书款,是已知传世最早的五彩器,藏西藏萨迦寺。青花蓝查体梵文罐 明宣德景德镇窑。通高28.7厘米、口径19.7厘米、足径24.7厘米。直口、丰肩,胫部微内收,平底、附盖,口上沿的平面凹下有浅槽,肩部突出长方形板手八个,造型奇特,为历代瓷罐所仅有。器身纹样五组,主题为蓝查体梵文一周,系密宗佛像种子字,肩腹部与胫部各书梵文八字,上部字间绘莲花托八吉祥纹,盖面亦书蓝查文字,其间用云纹相隔,盖沿饰海涛纹。器物制作精湛,釉色青白莹润,青花色泽浓艳明快。罐内底心横写“大德吉祥场”篆字,是传世珍稀的佛家用瓷,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青地白龙纹尊 明宣德景德镇窑。高14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11.9厘米。敞口、圆腹、圈足外侈,造型仿古铜尊器,腹刻划龙纹,通体青地呈宝石蓝色,留出白色龙纹,青白相映,给人以特殊的艺术感受。青地留白的工艺技术难度较大,为国内传世罕见之品,藏上海博物馆。
  青花藏文杯 高3.6厘米、口径6.9厘米、足径3.5厘米,香港天民楼藏。杯侈口、窄唇、深壁、矮圈足。外壁书藏文二层,口足饰双边线。器心书藏字,周饰双圈,内壁无纹饰。胎薄,釉呈乳白色,青花淡雅,釉内气泡细小呈雾状。底有“大明成化年制”二行六字楷书款,外加双方框。
  斗彩鸡缸杯 高3.8厘米、口径8.3厘米、足径3.8厘米,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成化斗彩鸡纹杯,大口硕腹形似水缸,器外表绘鸡纹饰,俗称“鸡缸杯”。制作精巧,线条流畅柔和,胎质细腻,轻薄透明,色彩丰富艳丽,为成化斗彩中的极品,清初高士奇专为鸡缸杯作歌注说:“成窑酒杯,各式不一,皆描画精工,点色深浅,莹洁而质坚,鸡缸上画牡丹,下画子母鸡,跃跃欲动。”朱琰《陶说》载:“成窑以五彩为最,酒杯以鸡缸为最。神宗时,尚食御前,成杯一双,值十万,当时已贵重如此。”可见成化斗彩鸡缸杯的珍贵。
  仿哥碗 明成化景德镇窑。高4.6厘米、口径11.5厘米、足径3.55厘米。敞口、斜直壁、圈足,仿宋笠式碗。内外开金丝铁线纹片,纹片规整,施淡青釉,釉质肥润,平整光亮。口沿和圈足处饰酱黄釉,以摹仿传世哥窑紫口铁足的效果,底有“大明成化年制”青花双圈楷书款。藏上海博物馆。
   青花飞龙碗高9厘米、口径17厘米、足径7.4厘米,上海博物馆藏品。这是一件比较典型的成化器,青花发色特别淡雅,已完全没有宣德器那种黑疵的存在,具有更为清高的感觉。此碗内绘青花宝相花,外壁作四龙追逐图,底有青花双栏“大明成化年制”楷书款。
  白地刻填酱釉花果盘 高5.1厘米、口径25.1厘米、足径16厘米。上海博物馆藏品。明代彩瓷的装饰手法极为多样化。此盘在刻出的花纹上填以酱色与白釉相映,色彩对比新颖。这种方法在传世的宣德器上能看到,但弘治的制作更趋精进。此器是内青花双圈“大明弘治年制”楷书款。
  青花孔雀凤牡纹碗 口径14.7厘米、足径6.3厘米、高7.4厘米。此碗撇口、圈足,外壁青花绘2只珍禽和牡丹、坡石、小草等。足内青花方框内书“壬子年造”四字款。为明代弘治三年产品。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素三彩海纹洗 明正德景德镇窑。高10.7厘米、口径23.7厘米。其制作工艺为先在瓷坯上刻划海蟾纹,待坯体干燥后,高温烧成素瓷,然后以黄彩为蟾,绿彩为水,白彩为浪花,紫彩为足,再在低温炉里烘烧而成。洗边缘刻“正德年制”楷书款,是罕见的珍品,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孔雀绿鱼藻纹盘 高3.7厘米、口径17.7厘米、足径10.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孔雀绿是正德时期独创的一种釉色,它突破了宋代所烧制的那种深暗的青绿,而烧成似孔雀羽毛的翠绿色调。此盘分二次烧成,先在高温下烧成鱼藻纹青花斑,然后挂一层孔雀绿釉在低温中烧成。鱼藻青花与绿釉相重叠,鱼藻纹变成黑色,更属别具一格。
  青花红绿彩云龙纹碗高9.7厘米、口径16.4厘米、足径6.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正德时期的青花发色变为灰暗,微微带黑。此碗在青花瓷器上加红绿彩色。比之成化瓷器上的加彩别创一种新的格调。
  素三彩海蟾纹洗 “素三彩”是指用黄、绿、紫等素色所烧制的瓷器,是正德时期创烧的极为优秀品种。这件洗的外部划刻海蟾,以黄彩为蟾,绿彩为水,白彩为浪花,紫彩为足,口缘有四字边款“正德年制”,边款饰黄彩,在传世正德三彩瓷器中比较少见。洗高10.8厘米、口径23.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
  黄地绿彩刻双龙戏珠纹渣斗 高10.7厘米、口径14.9厘米、足径8.9厘米,香港天民楼藏。器侈口,外表呈喇叭形,短颈、硕腹、平底,矮圈足微外撇。器外颈、腹各锥刻双龙戏珠纹,底边饰莲瓣纹一周,足刻浅线一道。外面敷娇鸠黄釉,花纹加填绿彩。器内纯白,无纹饰。底青花书“正德年制”二行四字楷书款,外加双圆圈。
  青花松竹梅三羊碗 高10.3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5.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品。中国古代惯用谐音来取吉祥之意。羊的音和吉祥的祥的相同,而三差别也可谐音为三阳。而松、竹、梅则是岁寒三友的象征。此碗内心绘麒麟,底有青花双圈“大明嘉靖年制”楷书款。
  五彩鱼藻纹大罐 高33.9厘米、口径19.6厘米,藏上海博物馆。五彩鱼藻纹图在嘉靖朝常见,尤以大罐为多。此罐矾红画鲤鱼,肩部饰复莲,下腹绘蕉叶,为典型的嘉靖五彩器。
  青花婴戏纹罐通高45厘米、口径24厘米、腹径40厘米、足径25.6厘米,香港天民楼藏瓷。罐直口、外凸、窄唇,短颈丰肩。敛腹、平底、矮圈足。圆盖顶微拱,盖纽作园顶状,绘套环纹,盖面绘变形莲瓣纹,盖边饰折枝果实花卉,间以朵云。器肩绘开光果花卉及“锦地吉祥纹饰。器身绘松树芭蕉山石栏杆,在上方的云彩与下方的草地之间,形成一优美的庭园,其间有十六名不同年龄、衣饰的儿童在花木丛中嬉戏,或扮授读育书,或骑马奔驰,或斗蟋蟀,或玩拉车、画面极为生动。器身下端绘双体莲瓣纹。在全器各部分间均以两道青线加以分隔。全器胎体厚重,造型稳重,白釉微泛青色。画面构图谨严,纹饰繁密清晰,绘画先以工细的笔法勾勒,再饱蘸浓重的颜色填染,蓝中泛紫的“回青”,更使画面鲜艳夺目。底于花双圈书“大明嘉靖年制”二行六字楷书款。
  黄釉红彩缠枝莲纹葫芦瓶 明嘉靖景德镇窑。高45.1厘米、口径5.11厘米、足径13.4厘米。瓶体呈葫芦形。其制作工艺是先在成型的坯体上刻缠枝花卉纹,然后以高温烧成瓷胎,浇上黄釉,在900℃左右的窑炉里烧成黄釉器,再用铁红料填花纹以外的地色,第三次以低温烘烧而成。器型高大,形制规整,足以代表当时高超的制瓷水平,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酱釉描金孔雀牡丹纹执壶 明嘉靖景德镇窑。通高30厘米、口径5.9厘米、足径8.8厘米,1959年出土于陕西耀县寺沟。嗽叭口、直唇、细长圆颈、扁腹、圈足。盖有子口,顶部隆起附一蹲坐小兽钮,颈与腹间安有对称的细长流和扁把。壶外壁通体施酱釉,贴金彩纹样。腹部桃形开光内贴孔雀牡丹纹,开光外贴折枝牡丹、蕉叶等纹样,贴金花纹上均用锐器划出细部。花纹纤细繁缛,造型规整挺秀,工艺精致细密,色彩华贵富丽。圈足内和壶内壁施青白釉,底书青花“富贵佳器”铭,藏陕西省铜川耀州窑博物馆。
  青花缠枝大碗 明嘉靖景德镇窑,1963年韩槐准先生捐献。口径29厘米、足径13厘米、高15厘米。撇口、深腹、弧壁、圈足。里心青花双圈内绘麒麟纹,内壁绘缠枝花,里口下一圈芝花纹边饰,外口下绘莲花纹,腹绘缠枝花叶纹,足上绘莲瓣纹一周,底足内青花长方框内书“富贵佳器”四字款。整个大碗花纹满密,层次分明,青花色泽深沉,略闪紫黑色,为嘉靖回青青料所绘。藏故宫博物院。
  青花团龙纹提梁壶 壶通高30.5厘米、口径10.5厘米、足径15.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隆庆一朝历时仅六年,传世瓷器较少,所见仅青花及五彩两类。青花除盘、碗外,尚有银锭、长方委角及方胜等各式盖盒。此壶的制作不用传统的壶柄,而制成提梁式样,壶上青花与嘉靖时期的色调约略相同,比较浓艳。
  青花花卉海马军持 明万历景德镇窑,1963年韩槐准捐献。高24.5厘米、口径2.9厘米、足径6.2厘米。洗口、直颈、圆腹,乳突状肥流,平底、圈足。腹及流均凸起六棱,镶银口,附银盖。颈部绘串枝花蝶,肩部绘齿状卷叶纹,腹出六棱将纹饰隔为六组,绘三组海马,三组花卉纹。海马奔腾于浪花之上,花卉有荷莲、牡丹、芙蓉。流上绘串枝花。整个军持造型优美,图案生动,青花泽蓝中泛灰。藏故宫博物院。
  青花鹭莲纹盘 口径20.1厘米、足径12厘米、高4.8厘米。此盘敞口,里外布满青花纹饰,里外壁各绘折枝果纹,中心绘鹭鸶与莲花,足内青花单圈内篆书“万历年造”及青花方框内篆书“德化长春”八字款识。
  这件民窑青花瓷器,胎质细腻,釉面洁白莹润光亮,青花色调艳丽,从质感上与官窑产品相比已难以区别,是民窑中的精品。但从器物的纹饰、款识上与官窑产品相比,具有鲜明区别。
  五彩镂空去风纹瓶瓶高49.8厘米、口径15.2厘米、足径17.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万历时期,彩瓷已发展到一个灿烂的阶段,它继承了成化、嘉靖的施彩方法,更进而成功地创造了万历五采。此体用镂空的手法烧制大瓶,经釉下青花与釉上红绿彩相结合,纹饰围绕镂空云风进行填彩,繁缛与浓艳构成了万历五彩的总风格。
  青花梵文莲瓣形盘 高6.4厘米、口径21.4厘米、足径7.7厘米。香港天民楼藏瓷。器作莲花形,花瓣内外分三层,各十六瓣。侈口,浅壁,矮圈足。花瓣用青花勾勒,再加纹饰。上层外面以梵文书八字真言,间饰花卉八枝,器心书梵文“佛”字,加饰如意云二周,均绘有红线一道。胎体稍厚,表达花颜色器心较浓,外沿较淡。底青花书“大明万历年制”二行六字楷书款,外加双圆圈。
  青花五彩莲龙盖盒 高11.4厘米、口径21.3厘米、足径16.7厘米。上海博物馆藏品。万历时期不论是青花、五彩、斗彩珲是单色釉的生产都很大。釉下表花和釉上黄、绿、矾红结合的青花五彩器,到这时发展到了高峰阶段。此盒器盖与器身均彩绘行龙四条,五彩莲花和釉下青花相映,色泽鲜艳,构图错综,足内青花双圈“大明万历年制”楷书款。
  青花骑兽吹螺人像 明万历景德镇窑。高26.4厘米。塑像中空,无接痕,用手捏塑而成,为一吹螺人形象。双目圆睁,双眉紧皱,鼻翼、口部极力夸张,左手紧握剑柄,右手托螺,威严地骑在兽背上,作用力吹奏状。兽臣伏在地,吡牙裂嘴,嘴孔与人像内空相连,形象生动可爱。通体施闪青透明釉,釉面气泡密集。海螺、衣饰、兽、礁石等则用青花渲染,青花色泽深沉,微闪灰黑。藏上海博物馆。
  黄釉紫彩双耳三足炉 明万历景德镇窑。1956年~1958年出土于明神宗定陵。通高17.5厘米、口径15.8厘米。直口圆底、双耳、三蟠螭倒立成足,螭身巧妙地成为炉腹上的堆塑装饰,出土时炉内有铜香插,造型古朴稳重。炉身施黄釉,三蟠螭及两耳为紫彩,部分饰绿彩,釉彩素静典雅。器底有“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楷书款,藏定陵博物馆。
  青花龙耳瓶 口径13.9厘米、底径14.5厘米、高35.4厘米。此瓶洗口、细颈、圆腹,足微外撇、沙底。颈部两侧突雕二龙式耳。通体青花纹饰多组,口边回纹一周,颈部饰云鹤、卷枝、蕉叶三组,腹部三面绘团云龙纹,另一面书“大明国直徽州府歙县滚诱卿,孝行里潭滨礼堂大社管居,信士弟子,黄舜耕、室中孙氏、前妻程氏、朱氏。男黄伯正。媳妇吴氏,女时娥、时夙。孙女福弟、接弟、昭弟。喜奉。御香案前香炉、花瓶、烛台壹副。永远供奉。早赐男孙,合家清吉,人着平安,寿命延长,万事如意,福有攸归。皇明天启元年孟秋月谷旦日”。此瓶造型新颖,龙耳装饰为元代遗风,明代瓷器中少见。
  青花云龙纹炉 口径21.7厘米、高19.5厘米、底径18.8厘米。筒形、平沙底、三兽足。口边一周回纹,下为海水、云头及开光折枝花卉组成的一道装饰纹样,腹部为两条云龙纹,龙头间青花书“会口县西府坊居住信士,颜元鼎喜舍,天依寺供奉,祈求吉祥如意,父颜思学,母朱氏,妻张氏,龄。喜吉。崇祯八年”。炉的三足很特殊,三个兽足贴於炉身的近底处,形成一种装饰,是晚明时期炉形的特征。
  馆藏清瓷
  酒蓝描金开光五彩花鸟图瓶 清康熙景德镇窑。高46.6厘米、口径12.2厘米、腹径19.4厘米、底径15.4厘米。口成直壁盘形,直颈较粗,平肩,圆筒腹,俗称棒锤瓶。全器以洒蓝作地,用金彩满绘织锦纹,腹部和颈部开光,开光内绘五彩花鸟、山水图,画意清新,格调高雅,有很高艺术价值。藏上海博物馆。
  釉里红花卉纹水盂俗称“苹果尊”。清康熙景德镇窑。高6.9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4.8厘米。通体饰纹样四组,其间用青花弦纹间隔,外口沿绘莲花,肩部饰卷草纹,腹部主题纹样为四团花,胫部画蕉叶纹,系采用线描钩勒法绘画。图案线条纤细活泼,釉里红呈色鲜艳明亮。底书青花“大清康熙年制”二行六字楷书款,藏上海博物馆。
  青釉菊瓣纹瓶高21.3厘米、口径5.2厘米、足径4.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康熙时所制的一道釉瓷器,除了红釉及天蓝色釉外,仿龙泉称为“苹果青”的,也是著名的成功作品之一。青釉器在明永乐时,尚可与宋龙泉窑媲美,宣德时所作已逊前朝,此后就绝少仿制。直到清代康熙时期,才远溯宋代,追踪永、宣,烧成了这种苹果青的传统品种。此瓶的造型,与豇豆釉所谓莱菔尊的同一式样,下部亦凸雕菊瓣纹,底有“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
  康熙红釉尊 高12.3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5.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明代中期,红釉瓷器的烧制方法即已失传,改烧矾红器。清康熙时期,恢复了铜红釉,产品的质量已接近明宣德时期的水平。此种红釉瓷器釉莹厚,色调浓红,口部及底部周围有轮状白线,名灯草边。底部流釉下垂,红色更浓。器底往往呈炒米黄色,称米汤底;有的呈浅绿色,称苹果青底。此尊的色泽,鲜艳夺目,是红釉器中的标准件。这类红釉瓷,据传是清廷督陶官郎廷极督窑时烧制的,俗称“郎窑红”。
  珐琅彩花卉纹瓶高12.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珐琅彩瓷是吸取铜胎珐琅的工艺,于康熙三十五年创烧的一种专供皇室玩赏和使用的御用瓷。康熙珐琅彩瓷,先在景德镇烧制坯胎,运送京城后,再进行彩烧。康熙珐琅彩瓷一般作色地装饰,少见白地珐琅。这件瓶即以红色作地,再以黄、蓝、绿料彩绘出花卉,显得富丽华贵。
  青花松竹梅纹壶 通高8.8厘米、口径7厘米、足径6.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康熙时期的青花瓷器,由于使用范围的扩大及需要量的增加,以成为瓷器生产方面的主流。器形的大小不一,式样亦极繁多。官窑器上的青色,应用云南所产珠明料,色调深蓝,有浓重明爽之感。此壶画松树为柄,竹节为流,梅干为纽,设计非常巧妙。壶的形制,玲珑别致,是一件既实用又美观的标准官窑瓷器。
  青花梵文盘 高3.3厘米、口径15厘米、足径9.3厘米,香港天民楼藏。撇口、弧形浅壁、平底、矮圈足。胎体轻盈,白釉呈乳白色,青花浓艳。全盘内外壁,每面三行,写满梵文,盘心写一大梵文字。盘外青线五道,盘内四道。底书青花楷书二行六字“大清康熙年制”款,外加双圆圈。这种梵文,其内容大都为佛教经文。在明成化时期,景德镇官窑已开始烧制。清康熙时期,因蒙藏都笃信佛教,故景德镇官窑也常受命烧造此类梵文或藏文器皿,以供朝廷赏赐蒙藏寺院或政教高级人员之用。
  粉彩花卉盘 口径17.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这是目前仅见的带有康熙年款的粉彩器。为故宫博物院冯先铭氏等于五十年代在上海发现,它是粉彩出现于康熙年间的实物例证。这件盘的折枝花果,有胭脂红、玻璃白和黄、绿彩组成,疏郎雅致。
  五彩钟馗像五彩器到了康熙时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彩瓷中的青色有时不用釉下青料,却代以釉上的蓝彩,烧成的色调,浓艳处有时胜过青花。新创的黑彩,光亮如黑漆,在五彩器上更显出绘画的效果。康熙瓷中塑像,以三彩为多,五彩较少,此种钟馗更属罕见,山石一面有“康熙年制”四字刻款。此像高16.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
  素三彩刻龙纹花果盘 高4.7厘米、口径24.8厘米、足径16.3厘米,香港天民楼藏。盘侈口窄唇、浅壁、矮圈足。胎质较薄,釉色牙白。器心浅刻去3龙纹,壁内外浅刻双龙戏珠纹各一对。底边浅刻莲瓣纹一周。器内以素三彩绘石榴、橘子各一折枝,外壁绘牡丹、茶花各一枝。底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二行六字楷书款,外加双圆圈。
  印花海水龙纹瓶清康熙景德镇窑。高19厘米、口径3.2厘米。口微侈,细长颈,丰肩,腹深而向下斜收。因形似萝卜,故俗称“莱菔尊”。下腹部印海水龙纹,龙一大一小挺立水面,寓“教子升天”之意。通体施青翠色釉,匀净无瑕。
  乌金釉油槌瓶高40厘米、口径3.8厘米、足径11.8厘米。香港天民楼藏。小口微出唇,细长颈近肩部外撇,圆硕腹,矮圈足。器内、器底及口沿施白釉,足底及圈足外侧露胎。器外施以黑釉,无纹饰。这种像漆一般明亮的黑釉,是康熙朝新创和流行的釉色。配制这种乌金釉需用浓度较高的优质青料和紫金釉配合,所以除了含大量铁成份外,还有猛和钴等呈色元素。纯粹的乌金釉器极为少见。此瓶釉色明亮如镜,造型独特,颈极细长,腹如球状,称为油槌瓶,是康熙朝的新作。
  康熙“集雅斋”款青花玲珑石秋叶盘 高4.6厘米、口径2.1厘米、足径8.7厘米,景德镇窑。紫金釉口,盘内绘玲珑石和秋叶一片,叶上青地白文草书“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圈足内双圈楷书“集雅制”款。“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文句的瓷器,是康熙早年烧造的,该时期烧造的同类器物,有的底面青花双重圈有六字双行“大清丁未年制”或“大清乙已年制”款,乙已是康熙四年,即公元1165年;丁未是康熙六年,即公元1167年。
  康熙初“芝兰斋”肝花狮穿牡丹碗 景德镇窑。高9.4厘米、口径21.2厘米、足径8厘米。口略侈,碗心稍凹,圈足内沿无釉,粘白砂。紫金釉口、碗心双弦纹内绘牡丹。外壁绘3狮穿插于牡丹卷叶中。圈足内双圈楷书“芝兰斋制”款。
  康熙“如意斋”款青花人物升化图笔筒 景德镇窑。高19.6厘米、口径20.5厘米、底径19.5厘米。圆柱形,底部微内凹,露胎有刀旋痕。外壁绘山石修竹、芭蕉庭院一角,两妇和四童仰望一童子跨龙飞升。在彩云之上的空白处,有三竖行书:“已卯秋日干如意斋写潘斌”款。
  康熙“兴启堂”青花赶球龙碗 高4.8厘米、口径8.9厘米、足径4.3厘米。景德镇窑。口略撇,深腹圈足,外壁绘双赶珠三爪龙,身尾呈缠枝莲草形,碗心双弦纹内绘宝物及火焰,圈足双圈楷书“光启堂制”款。
  青釉刻花云龙纹缸 清雍正景德镇窑。高45.5厘米、口径40.6厘米、足径34.5厘米。敛口、圆腹、平底内凹,形制宏伟规整。其上用手工剔刻云龙纹样,龙姿态矫健,云飘逸生动。内外施青釉,釉色青翠,,呈色稳定,代表了中国青瓷烧制技术的最高水平。龙缸始烧于明初,明嘉靖朝是其制作的鼎盛期,以后屡烧不成,直至清代雍正年唐窑,大龙缸才得以烧制成功。此为雍正官窑中不可多得的佳器,藏上海博物馆。
  青花釉里红折枝花果纹瓶清雍正景德镇窑。高35.6厘米、口径6.9厘米、底径13.4厘米。唇口、短颈、丰肩,束胫微外撇,内圈足,其上有细密整齐的旋纹。胎体轻薄,细腻洁白。器腹主题纹样绘折枝瓜果,从瓶口向内窥视,外壁花纹清晰可见。施透明釉,釉滋润光亮,有桔皮纹,青花和釉里红色泽都十分艳丽。底部用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二行六字双圈楷书款,藏上海博物馆。
  斗彩花卉纹尊清雍正景德镇窑。高25.6厘米、口径22.2厘米、足径15.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斗彩瓷器始于明成化时期,但器物都较小,到了雍正时期,又增加了各种大型器物。此尊通体作花瓣形,继承了康熙时代百折色釉罐的作风,而器物却较百折罐为大。纹饰方面,利用器身花瓣凸棱以连枝花草组成直条花纹,构图非常新颖别致。造型端重,彩色瑰丽,在雍正彩瓷中可推独步。
  珊瑚地粉彩花鸟纹瓶清雍正景德镇窑。高21.5厘米、口径3.5厘米、足径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清代粉彩瓷器,康熙晚期开始烧制。雍正时期,无论在造型,胎釉及彩绘各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发展。此瓶的特点在于衬地的珊瑚红色泽,加以器身上花鸟画面的构图雅洁,施彩鲜明,更突出了雍正粉彩的光辉成就,底有青花“大清雍正年制”款。
  青釉鱼篓尊 清雍正景德镇窑。高35.5厘米、口径26.3厘米、底径2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清代康、雍时期,在总结前代传统技法的基础上,一道釉的青瓷得到复苏,并获得了新的成就。此尊的造型,仿鱼篓式,是景镇德艺人们别出心裁的作品。
  刻花云龙纹缸 清雍正景德镇窑青瓷制品。高45.5厘米、口径46厘米。广口,丰肩,鼓腹,平底。器身刻腾云驾雾、张牙舞爪的龙纹,下衬海涛礁石。通体施淡青色釉。此器形体硕大而规正,纹饰生动而细腻,堪称清代大件青瓷之一绝。
  珐琅彩五伦图碗 高7.6厘米、口径16.2厘米、足径6.7厘米,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此碗画有凤凰、仙鹤、鸳鸯、喜鹊及黄鹂各一对以象征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五种人伦关系。胎极薄,几可识之为半脱胎器。底有“雍正年制”楷书款,器外壁亦有题句及印章。
  青花海潮纹方口小瓶(一对) 高9厘米,香港天民楼藏。直方口、短颈、丰肩,腹渐收、矮圈足、平底。胎细白坚致,白釉微泛青绿,青花明净淡雅。器口方形,周围饰回纹图案,肩部以下满绘海潮纹,表现出海潮汹涌,浪花飞溅的情景。足外青线一道。底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二行六字楷书款,外加青线一周。
  仿哥釉牺耳尊 高47.2厘米,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雍正年间,景德镇窑仿古代名窑作品已达炉火纯青的地步。这件仿哥釉牺耳尊,造型端正,形体似传世哥窑陈设瓷尊,金丝铁线的釉面开片如传世哥窑器的再现,这件鹿耳尊代表了雍正窑的仿哥瓷水平。
  胭脂红釉大碗 高10厘米、口径19.5厘米、足径8.4厘米,香港天民楼藏。碗撇口出唇,深壁,平底,圈足。器口及器壁有四处微凹,呈花瓣形。器内白釉,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二行六字楷书款,外加双圆圈。
  青花缠莲花觚撇口呈喇叭状,向下渐收,鼓腹开光,腹下渐次外撇,圈足。器身上下部绘缠枝莲,腹部开光,内书青花楷书“养心殿总监造,钦命督理江西陶政,兼管江南淮、宿、海三关,暨江西九江湖口大孤塘等关税课,内务府庆丰司员外郎兼佐领加五级,渖阳唐英敬制五供全份,虔敬东直门外坝北长店村二道街西口地藏王菩萨殿前永远供奉。大清乾隆五年十月朔日。”此件早已流落国外,1979年冬出现于香港。(见英商莎士必拍卖图录)。
  与此相同一件跋文内书“……虔献东直外坝北长店村四道街东口天仙圣母殿前永远供奉。大清乾隆五年十月朔日”。此件现藏上海博物馆。
  与前者完全相同,仅开光部分书具供奉时间是“……大清乾隆六年春日谷旦”。此件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器型,画面装饰方法与前件完全相同,仅腹部开光内楷书时间与供奉地点为“……大清乾隆六年五月端阳节,恭献京都朝阳门外东嶽大帝案前永远供奉。钦命陶榷使者渖阳唐英敬制。”
  粉彩山水转颈瓶清乾隆景德镇窑。高24.7厘米、足径11.9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此瓶四面开光,绘春夏秋冬四季风景,可按季节陈设。每一开光画面题有诗句,用隶、楷、行、篆几种字体书写成。隶书诗为“风绉彀纹远濑,霞堆峰抛映明川。”行书诗为“澹月梧桐影,轻风萝薜香。”篆书诗为“梅帐春融雪,松窗月舞龙。”诗句下有乾隆“宸翰”阳文,“惟一精进”。阳文小方章。底为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
  粉彩八仙过海图八角瓶清乾隆景德镇窑。高43.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整器分八边,从上而焉以八边都以开光形式布局。颈部是肠与锦带的组合,肩部为寿字与龙纹的装饰,最为突出的是腹部大开光精绘八仙过海图,下腹与肩部纹样相同,崦足部与口沿纹样相同。底有“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所绘八仙张果老、吕洞宾、汉钟离、韩湘子、铁拐李、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在海上各显神通。以粉彩绘出的这些图案,使整件器物充满了仙寿之气。
  青花红彩龙纹贲巴壶 清乾隆景德镇窑。高19.2厘米、口径7.5厘米、足径9.6厘米,香港天民楼藏。口呈漏斗形,长颈,圆腹,高圈足外撇。流底部为龙道,长流由龙口吐出,造型巧妙。顶部外壁,颈部四周,长流和周围和腹部等处均以青花绘画云纹,并以红彩画蝙蝠飞翔其中,寓意“寿福吉祥”。除在流底以红彩绘龙首,更在器身绘红彩龙纹两条,飞腾于波涛之上和云雾之间,极为生动。器足外壁及器颈部分绘有如意云或回纹。全部纹饰有金线四道分别间隔。底白釉,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篆书印章款。
  粉彩百鹿图尊 清乾隆景德镇窑。高43.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尊短颈、腹长硕,底部篆出“大清乾隆年制”款。器腹上满绘五彩树林、山石、水池、间有浮云,各色鹿栖息其间。这种百禄尊在明万历年间开始制作,乾隆年间流行。
  青花番莲八宝纹四足盉清乾隆景德镇窑。通高21.8厘米、口径12.4厘米,香港天民楼藏。器仿铜四足盉形。薄胎白釉。器腹部画番莲八枝,上托八宝,盖面、器颈、器柄、器咀及四足均绘缠枝灵芝。器盖周围及器身肩部,均饰以回纹。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出印章款。
  珐琅彩花卉纹瓶清乾隆景德镇窑。高20.4厘米、口径4.8厘米、足径4.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瓶的造型,是乾隆时期瓷瓶的典型式样之一。瓶上画月季、天竹、腊梅和兰花;另一面题五言讨“夕吹撩寒馥,晨曦透暖光”两句,及“佳丽”、“金成”、“旭映”三胭脂彩图章款,底有蓝料方栏“乾隆年制”四字楷书款。
  胭脂红彩缠枝螭龙纹瓶 清乾隆景德镇窑。高37.3厘米,上海博物馆藏品。瓶敞口,丰肩,束腰,撇足。先以高温烧成白釉瓶,再在白釉上施胭脂红彩,肩饰如意头,器身施缠枝莲与螭龙的结合纹,瓶足部绘变形复莲。纹饰画风纤柔繁密,典型的乾隆画风,是釉上胭脂红彩中的精品。
  矾红缠枝莲纹瓶清乾隆景德镇窑。高21厘米、口径5.05厘米、腹径9.72厘米、足径5.7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在白釉上器身绘矾红彩缠枝莲,圈足部绘连续如意头,底有蓝料双栏“乾隆年制”篆书款。
  茶叶末六联瓶清乾隆景德镇窑。高24.2厘米,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茶叶末釉盛于雍正、乾隆时期,乾隆制品釉色偏绿。这件六联瓶造型别致,以中间一瓶较大,周围又连五瓶,六瓶连为一体,实为一件难得的艺术品,六联瓶是乾隆朝较为特别的品种。
  紫金釉碗(一对) 清乾隆景德镇窑。高6.2厘米、口径12.5厘米、足径6.9厘米,香港天民楼藏。侈口,深壁,平底,矮圈足。器内外施紫金釉,无纹饰。器口泡白色,足底露白胎,器底白釉泛青。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篆书印章款。
  鸡熏 清乾隆景德镇窑。高21.8厘米、长22厘米。此器造型为一雄鸡,作伏地回首啼叫状,比例匀称。雕刻精细,形象生动,是乾隆时期少有的一件青瓷珍品。
  绿地粉彩缠枝花卉八宝纹瓶清乾隆景德镇窑。高24.9厘米,上海博物馆藏品。此瓶在绿地上彩绘粉彩缠枝花卉与八宝,造型端庄,色彩柔丽。瓶颈所彩绘的红、黄、蓝等彩色,充分显示了乾隆时期粉彩调色自如的高超工艺。
  仿古铜牺耳尊 清乾隆景德镇窑。高22.2厘米、口径13.2厘米、足径11.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时期,仿战国金银铜尊烧制。此尊将古代铜器的色泽、锈斑以及金银嵌花纹饰毫厘不差地表达出来,充分显示了景德镇陶工惊人的技巧与才能。这件仿铜尊见于唐英的陶成图画卷,应是唐英督陶时的精心独到之作。
  苹果绿仿哥釉花瓶清乾隆景德镇窑。高15.3厘米、口径4.9厘米、足径5.3厘米,香港天民楼藏,系清代乾隆年间景德镇窑仿品。直口,腹部呈球形,腹下渐收,至底微向外侈,浅挖足。遍布黄褐色开片。外施苹果绿釉,布满纹片。
  粉彩百蝶瓶清乾隆景德镇窑。高38.8厘米、口径9.8、足径12.8厘米,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乾隆以后,中国制瓷业渐走下坡,光绪时,则有复兴之势。此瓶满饰各色飞蝶,各具姿态,器底描红书“大清光绪年制”款。
  馆藏近现代“御”瓷
  洪宪瓷 民国四年(1915)袁世凯窃国称帝,预备用“洪宪”作为年号。六年,曾将前清御窑厂改设为陶务监督署,派郭葆昌到景德镇来督烧御器,造瓷四万件,内有仿造法郎彩瓷一百件。
  洪宪并没有御厂,是雇工或发彩的方式制作,绘瓷地点在湖北会馆,以清代雍正、乾隆期作品为标准仿造,烧窑户是民办窑厂鄢得意(即鄢儒珍)。
  这批特为袁世凯改元称帝制作的瓷器质量较高,瓷胎质地纯白,画工极精,是近百年来名贵作品,俗称“洪宪瓷”。洪宪瓷多见“居仁堂”款,凡书“洪宪御制”或“洪宪年制”款者,伪品较多。
  景德镇陶瓷馆藏有部分洪宪瓷
  国府定瓷 1946年7月,蒋介石在江西庐山避署,召见了江西省陶业学校校长汪璠,面谕由陶业学校负责设计制造一批精细“国府用瓷”和礼品瓷,以分送盟邦。主要送给美国总统杜鲁门、美国驻华特使马歇尔,还有送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结婚的礼品瓷。
  上海《民国日报》(1946年7月25日)刊文说:“主席对景德镇瓷业现状备极关怀,谓国家欣逢胜利,应有名磁分送盟邦,以志庆典。此次名磁须仿乾隆时代作品之风格,磁质力求细薄,色调务须高雅。蒋主席并面谕汪校长从速与赣省府洽办,积极进行”。
  “国府定瓷”由陶业学校教师潘庸秉、张志汤等人按古色古香、富丽堂皇的要求设计,图纸经宋美龄审定后,由陶业学校分二批制作。第一批国府定瓷有六个品种:1.蝠耳斛桶瓶;2.双耳盾式瓶;3.挂盘;4.寿桃碗;5.万花餐具;6.新型餐具。其中,蝠耳瓶分白胎、涩胎两种,白胎彩绘,涩胎刻花。两种瓶高约40厘米,由校实习工厂何云生、王喜魁承做;新型餐具融中、西器型为一体,由彭友善设计并承做;圆器类由饶华丰瓷厂承做;白胎加彩由张志汤、潘庸秉、赵金生率员生精工绘制。各种图案、细彩万花、鱼虫等,均用赤金描绘。第二批“国府定瓷”由学校于次年承制,其中赠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结婚的礼品瓷是重点,品类为餐具一套,共175件。画面是双龙戏珠,龙的外沿绘万字图案,内侧绘桃形图案,中心书囍字,周围绘五只蝙蝠。采用重工粉彩装饰,用黄金箍边、点缀龙须、龙眼、龙甲以及边脚。
  民国江西省政府大力支持“国府定瓷”的制作,出钱、买材料、积极操办。陶校制作上不计工本,用黄金量很多,以金粉在瓷器上描金,有立体感,富丽堂皇。
  这批“国府定瓷”中,英女王所用餐具现保存在大英博物馆温莎宫周末餐具室内,仅剩盘类36只。蒋介石用瓷现存庐山“美庐”居。
  中南海用瓷 中南海用瓷生产于1975年,当时称“7501”工程*为毛泽东主席专用瓷,由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研究制作。当年,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的指示,毛主席用瓷要依据四个伟大来设计造型和花面,要前所未有,做成当今世界第一流的瓷器,或是超一流的瓷器。
  “7501工程”是一种全新的高、精、尖的设计制作,所用原料都是顶级原料,全部采用手工制作工艺,胎釉为高白釉,胎体为半脱胎,而实际利出的坯体比半脱胎还要轻,是一种高超的利坯技艺。根据主席的生活习惯,所有的碗碟都设计了盖子。釉上花面采用了刘雨岑创造的“水点桃花”装饰技法,色泽清新丽雅。釉下花面使用梅花图案,折技梅旁加了几片青翠的竹叶,感觉更加艳丽。
  “7501工程”釉下彩瓷器共有34个品种,当时按47件配为一套,共提釉下红梅餐具五套,其配套品种有:
  和合器:正德五寸、六寸、七寸、八寸各一盒;盖碗:正德9厘米、10厘米、11厘米、12厘米、13厘米、14厘米、15厘米各一盒;浅折边5寸(布托)一块;加二针勺一只;针式托正德3寸一块;饭鼓一只;品锅一只;大饭勺一只;二号金钟茶杯一只;茶托正德5寸一块;长型烟缸一只;辣椒罐(带小勺)一只。
  釉上彩水点桃花餐具按98件头配套,品种和数量有:
  和合器正五寸、正六寸、正七寸、正八寸各四盒;有盖碗9厘米、10厘米、11厘米、12厘米、13厘米、14厘米、15厘米各六只;加二针勺6只;正德三寸碟六只;毛巾碟浅折边五寸6只;品锅一只;大号锅勺一只;二号金钟茶杯带茶托(正德五寸)六只;长型烟缸一只;圆形烟缸一只;无盖12厘米碗六只。
  配套送出的毛主席用瓷现分开存放在北京的丰泽园、湖南的滴水洞、江西的“828工程”。其余的除中国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自己收藏了部分外,余者都散藏于民间。
  第三节 海外收藏
  元瓷
  青花人物故事图罐 元景德镇窑。高28厘米、口径21厘米。直颈、圆腹、圈足。颈部绘波涛纹一周。器身绘杂剧尉迟恭单鞭救主故事。一面为单雄信纵马横枪紧攻的情景,另一面为尉迟恭遇敌只把单鞭举的场面,身后有兵弁掌旗,上书“唐太宗”三字。背景图以山水、树石、花竹、云彩。青花色泽艳丽,色浓处有锈斑现象。造形雄浑,胎釉俱精,是元青花器中罕见的珍品。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青花云龙纹象耳瓶 元代景德镇窑。高63.4厘米~63.6厘米。1929年,英人霍布逊发现一对至正十一年(1351)铭青花瓶,盘口、长颈、瘦腹、台足,颈部附象首双耳。从口沿至足绘缠枝菊、蕉叶、飞凤、缠枝莲、海水云龙、波涛、缠枝牡丹及杂宝变形莲瓣纹八层。腹部主题纹饰为海水云龙,颈部题字:“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圹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舍香炉、花瓶一付,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青花浓艳,釉色透明,是有确切纪年的元代晚期青花器。藏英国达维德基金会。
  青花人物图瓶 高35.6厘米、口径5.5厘米。英国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藏品。梅瓶小口、丰肩、束腰。青花纹饰多达五层,肩部与下腹经锦纹、缠枝花卉和变体莲为饰,腹部为主题纹样,绘以庭园人物图。人物图为晚上的景致:有月亮下面漂逸着柳叶,庭园内有亭阁、景石、牡丹、竹子和果树,人物富有动感。青花发色凝重。一般认为元代青花瓷少人物,但据现有的材料看,人物图案仍有如萧何月下追韩信,蒙恬将军、唐太宗等,多以历史题材绘出。这一类人物图青花器,大多为元晚期的作品。
  青瓷釉里红莲花纹钵 元景德镇窑。高18.0厘米、最大幅26.0厘米。英国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藏品。钵施青釉,里外刻出荷叶胫脉。钵的腹部刻出茶荷花,施有铜红还原色,腹部还堆巾莲子果,口沿对称地堆贴莲果。整个钵看似一剁生机勃勃的荷莲,局部又有不同的艺术造型,其可谓别具匠心。青釉与釉里红的结合,也是较特殊的品种。
  青花釉里红透雕花纹罐 元景德镇窑。高33.0厘米,英国大英博物馆达卫德基金会收藏。青花和釉里红这两种釉下彩瓷烧制成功后,元代的匠师又巧妙地将它们应用于同一器物上,两者珠联壁合俗称“青花釉里红”。由于青花的钴料和铜红料在烧成过程中对窑室气氛要求不同,因而烧成难度较高。这件镂雕罐,青花发色湛蓝,铜红较为鲜艳,是青花、釉里红结合的成功作品。此罐肩部饰青花如意折枝花卉,下腹绘变体莲,腹部镂雕四块开光,其花枝在青花与釉里红交相辉映下,显得分外华丽。
  青花如意纹棱花盘 元景德镇窑。高8.0厘米、口径46.5厘米,印尼国立博物馆藏品。元代青花以如意头装饰瓶类作品较多,作为大盘的主题纹饰少见。这件盘纹饰分三层,内层为杂宝,中间为两排如意头,盘口沿外圈勾勒棱边并作海涛纹。如意头内的折枝莲、牡丹和云鹤三种纹样,装饰手法两种。这件盘与常见的青花盘相比,以如意纹与杂宝为主题纹样,更充满元瓷特色。
  青花鱼藻纹罐 元景德镇窑。高21.7厘米、口径17.7厘米、底径15.5厘米,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品。元代景德镇窑青花瓷的生产十分成熟,作品熔艺术与实用于一体,产品大量适用外销需要,青花发色有浓烈与淡雅两种,纹饰常见缠枝莲、松竹梅岁寒三友和鱼藻纹等。这件青花罐,器身绘鱼藻,柔和的线条与圆润的器物造型浑然一体,与元代普遍的雄健画风比较,而成为柔丽风格的代表。
  青花缠枝花卉玉壶春瓶 元景德镇窑。高29.0厘米、口径5.5厘米,国立伊朗考古博物馆藏品。这件玉壶春瓶,小口、硕腹、圈足外撇,口沿镶嵌铜与宝珠。青花画风仍有明显的元瓷特征,分设五层,从上至下为如意头、重回纹、缠枝莲、缠枝牡丹、如意纹。釉白中闪青。明初永乐时期的玉壶春瓶与执壶器身的造型仍沿用这一风格,唯显秀美而已,因而这件瓶当为元代晚期杰作。
  明瓷
  褐蓝釉刻印云龙纹高足杯 明洪武景德镇窑。高11.7厘米。口微外侈,深腹,高足由上至下逐渐变宽,内底刻云纹,器壁印两条五爪行龙,施蓝釉,外部通体施黑褐釉,钤铜口。除褐蓝外,尚有红褐、红蓝等色的制品,器物大多流传国外,此件藏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青花胡人乐舞图扁壶 明初景德镇窑。高29.7厘米、口径3.5厘米,小口、长颈、如意形、双耳、扁圆腹。画面主题纹样由五个歌舞奏乐胡人组成,其中一人击手鼓,一人吹横笛,三人踩着节拍翩翩起舞。人物用青花线条勾勒而成,纹饰清晰,自然流畅,具有中国水墨画的神韵,明初瓷器画面上绘人物图的十分少见,此件藏土耳其伊期坦布尔托普卡比·萨拉伊博物馆,台湾省故宫博物院藏有同类的产品。
  青花蔷薇花纹扁壶 高2.0厘米、幅15.5厘米,国立伊朗考古博物馆藏品。壶作葫芦形,颈、肩之间堆贴两条,下置圈足,造型优美,同类壶有宣德年制铭者,这件壶属永宣时期的作品。
  釉里红鱼纹高足杯 明宣德景德镇窑。高9.2厘米、口径10.1厘米,英国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藏品。永乐朝烧成甜白后,单色白釉工艺在以后明代瓷品中各有所长,宣德白釉则以细腻滋润肥厚著称,而釉里红三鱼高足杯,则是宣德白釉与釉里红结合的典范,红与白相映,更显难能可贵。这种三鱼杯,后来为成化窑所仿制。
  青花龙纹天球瓶 高43.0厘米,国立伊朗考古博物馆藏品。青花天球瓶天永乐、宣德两朝多有创作,这件瓶也是永宣时期的佳作。这类器物,瓶身大多绘缠枝莲或海水白龙以及翻腾的海浪,这件瓶以三爪龙与缠莲的结合,画风纤细,青花发色浓艳中见淡雅,实为佳品。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有此类仿品,但只要从造型、制法、画风与青花呈色上细加观察,尚能鉴别出真伪。
  五彩莲池水禽纹盘 明成化景德镇窑。口径21.7厘米,大英博物馆达维德基金会藏品。此盘外壁为缠枝莲,内面为莲池水禽纹。盘内面分两周花纹,内圈为鸳鸯莲池纹,外圈为鱼藻纹。五彩着色有红、绿、黄和孔雀绿几种。所绘纹样线条极其柔美,色彩富丽,底有“大明成化年制”青花楷书款,为成化时期的佳作。
  青花龙纹碗明成化景德镇窑。口径21.2厘米,大英博物馆达维德基金会收藏。成化青花向以青色淡雅,图案花纹疏朗取胜。此碗主题纹饰绘五爪龙纹,下腹为变体莲。敞口,弧腹,圈足。釉滋润沉静,胎质细腻纯净,具有工细规整的风姿。
  釉里红三鱼纹碗 明成化景德镇窑。高11.5厘米、口径21.0厘米,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遗物博物馆藏品。白釉釉里红三鱼图早期见于明宣德朝,常见于高足杯上,明代成化重新使用这一图案,在细腻的白釉下衬以三红鱼,实为可爱,这种鲜红的釉里红三鱼图饰于碗上,实为成化朝的精品。此碗底有“大明成化年制”楷书款。
  黄釉大碗 明弘治景德镇窑。高8.7厘米、口径20.1厘米,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遗物博物馆藏,弘治黄釉以“娇”取胜,这件大碗黄色纯正娇嫩,是一件少有的大碗,底有“大明弘治年制”楷书款。
  青花龙涛纹双耳瓶 明弘治景德镇窑。高67.0厘米、胴幅25.0厘米、口径18.5厘米、底径17.2厘米,巴黎居美博物馆藏。此瓶挺拔秀丽,盘口,长颈,微弧腹,束腰,圈足。颈部相对饰象鼻耳。所绘青花层次丰富,多达八层,纹饰有蕉叶、如意头、并蒂莲、云龙纹,变体莲和缠枝带纹。这件瓶初看有元至正型遗风,细观之则会领悟其青花较元瓷淡雅、画风较元瓷细腻,整件器物给人以柔丽的感觉,实为明弘治窑产品。
  五彩花鸟纹盘 明正德景德镇窑。高4.1厘米、口径21.3厘米,英国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藏品。这件盘,白釉肥厚,上绘五彩花鸟,花卉用红、黄、绿绘成,而鸟以翠绿的孔雀兰为羽,枣红饰嘴,勾图雅丽,画风自然,是一件难得的正德五彩器。
  白地红采花果纹盘 明正德景德镇窑。口径15.4厘米,大英博物馆达维德基金会收藏。白釉地上施红彩所见不多,这件盘外壁绘红彩折枝石榴,有的叶子画出胫脉,花蕊绘出内心,石榴暴露多子,具有成化遗风。底部有双圈内楷书“正德年制”红彩款。
  青花回文折枝花长方砚盒 明正德景德镇窑。高11.5厘米、底长25.8厘米、底宽15.5厘米。巴黎居美博物馆藏品。青花由双钩填染绘出,盒盖、身作若干圆形或菱形开光,内书回文,底有“大明正德年制”款。
  素三彩鼎形香炉 明正德景德镇窑。高43.5厘米,美国大都会美术馆藏。正德三彩名重于世,这件炉雕刻有龙红珠和花卉纹,雕刻深凹繁复,器施黄、绿彩,炉耳有“正德七年六月造”刻铭。
  青花如意头纹器台 明正德景德镇窑。高14.4厘米、胴幅12.0厘米,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遗物博物馆藏品。这件器台以如意纹为主饰,器身镂空如意头,青花亦以如意为饰,青花发色较浅淡,底有“大明正德年制”楷书青花款。
  青花八仙图罐 明嘉靖景德镇窑。高20.0厘米,印尼国立博物馆藏品。嘉靖朝盛用回青,这件青花罐浓艳,为回青所致。纹饰自上而下分三层,肩部为云鹤,腹部绘八仙过海图,下腹为缠枝莲。八仙与云鹤则集中反映了嘉靖一朝崇尚道教的社会风尚。
  五彩花鸟纹方壶 明隆庆景德镇窑。高21.5厘米、口径9.2厘米、底径9.5厘米,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品。此方壶为典型的青花五彩器,方壶的四面用釉下青花绘开光、鸟、石等,再在釉上施加红、黄、绿等彩。青花发色浓艳,红色如枣,黄如蜜蜡,为明中晚期风格。底有双圈内楷书“大明隆庆年造”青花款。
  紫地绿彩龙纹盘 明万历景德镇窑。高2.6厘米、口径13.8厘米、底径7.4厘米,巴黎居美博物馆藏品。紫彩多用于明中期以后的素三彩,这件盘先以素胎刻出云龙纹,再施绿釉烧成,在绿釉上再涂抹紫彩留出绿釉云龙纹,就变成了紫地绿彩。底有“大明万历年制”楷书款,是一件少见的彩瓷器种。 素三彩鲤鱼形水注 高19.0厘米,印尼国立博物馆藏品。素三彩为明中期的创作,此件鲤形水注造型巧妙,在以鱼为主体的器身上,设有流注,手把和进水口,器腹还刻出小鱼、波涛与荷叶。以黄、紫、绿、蓝素色相配,更具趣味。这件鲤形水注为16世纪景德镇窑的作品。
  清瓷
  青花木莲纹瓶 清康熙景德镇窑。高44.6厘米、口径13.1厘米、底径14.3厘米,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品。瓶绘木莲纹,树干用青花绘出,花蕊用青花勾勒,木莲树周围再以青花泻染。色调鲜明、青翠、艳丽、可谓深而不俗,清而不浊,层次丰富,这种使用国产“珠明料”烧成的康熙青花颜色,成为后世效仿的标准色调。
  青花花鸟纹尊形瓶 清康熙景德镇窑。高42.7厘米、口径21.0厘米、底径14.4厘米,巴黎居美博物馆藏品。康熙青花此件当属典型器之一,谓其典型,其一是造型,康熙一朝这种敞口、弧腹瓣尊常见;其二是青花,所绘花鸟、树石青花层次丰富;其三是釉色较其他窑都白,是为康熙窑产品。
  素三彩花鸟纹双耳瓶 清康熙景德镇窑。高51.4厘米、最大幅19.7厘米、最大口径11.9厘米,英国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藏。素三彩在康熙时期十分发达,品种丰富,这件瓶作方形,在高温白釉上,施大面积黄彩,同时以紫、绿各色绘出石、草、鸟等,以紫彩勾勒与留白相结合绘出梅花尤为逼真,颈部堆贴牺耳,涂绿彩。
  豇豆红釉器 清康熙景德镇窑。美国大都会美术馆藏品。瓶高20.3厘米、笔洗径11.6厘米,盒子径7.3厘米,太白尊高8.7厘米、小壶胴幅10.0厘米。豇豆红釉器为康熙朝名贵红釉之一。这组器物,集中了豇豆红釉器的常见器型,都是名贵之作。
  黄釉划花鹿纹凤首壶 清雍正景德镇窑。总高13.7厘米、最大幅15.8厘米、口径7.0厘米,英国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藏品。单色黄釉器在雍正朝也是独树一帜的,雍正瓷贵在工艺。这件壶器身刻出细密的鹿纹,以凤首作流与把的装饰,平盖上置镂空球为钮,器物旋削极规整,统体施黄釉。
  粉彩桃果蝙蝠图大盘 清雍正景德镇窑。高9.1厘米、口径50.0厘米,英国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藏品。雍正粉彩器为世所珍,而口径达50.5厘米的大盘更属罕见,这件盘绘有折枝桃果和飞翔的蝙蝠,神形逼真而寓意明显,寿桃意指长寿,蝠寓意“福”。在宫中用这种福寿大盘盛放果品,进行礼仪活动,极能满足王臣们的心理,因而宫中用粉彩绘制的寿桃蝙蝠图也特别多。
  五彩纹章纹盘 高3.4厘米、口径25.1厘米,英国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藏品,纹章瓷是清代受外国商团、组织订烧的以它们的徽记为主题纹样的外销瓷。这种瓷以雍正、乾隆时期较多,多用五彩绘制,瓷的纹样多由订购者直接提供,景德镇按对方的要求烧制。
  粉彩三果盘 器撇口、坦底、圈足,22.2厘米。胎薄体轻,白釉滋润,盘心彩绘佛手、石榴、桃三多图,画工精细。器底绘有青花蝙蝠展翅,双翅呈环半圆形,其间篆书“乾隆早辰俊公赠品”两行竖款。瓷器中落此类款幅的历来少见,“甲辰”则为乾隆三十九年(1784),此时唐英已去世多年,从这件器物的现象看应确为乾隆时的作品,其或为丙辰、甲戍之误笔亦未可知。(此件见日本永清文库,平凡社出版之《陶瓷大系,清之官窑》杉村勇造)。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景德镇千余年来的瓷业历史和现状,反映了景德镇瓷业的经济、文化和工艺,是第一部集景德镇瓷业资料之大全的专业地情资料性巨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