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瓷业世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1683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瓷业世家
分类号: K820.9
页数: 36
页码: 641-67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的瓷业世家,分别记述了张松茂世家、王锡良世家、谢胜旺世家、王怀俊世家、王恩怀世家、王隆夫世家、邓爱英世家等。
关键词: 景德镇市 瓷业 世家

内容

张松茂世家
  张松茂,1934年生,祖籍江西鄱阳。1959年,景德镇市政府授予陶瓷美术家。
  其祖父张有才,20岁迁居景德镇,先后从事烧窑、做坯、画瓷,40岁后转搞陶瓷销售。
  其父张德生(1909~1969),自幼入坊拜师学艺,多年相从于著名的陶瓷美术家刘雨岑。1958年,在艺术瓷厂从事高档艺术瓷彩绘工作。其技艺之精,工夫之细,受到同行称赞。作品多次参展获省级、市级奖。
  其兄张松涛,生于1929年,自幼喜欢绘画,以粉彩花鸟为其专长,同时兼画走兽、草虫,他的画作笔法飘洒俊逸,笔势流转畅达。以清新的笔调,优秀的笔意,描绘自然界莺歌燕舞之态,百花秀况之美。其作品中的燕穿桃柳部,往往赋予人们春意盎然的美感。1959年景德镇人民市政府授予他陶瓷美术家称号,他的作品多次被选用作为礼品馈赠外宾。张松涛又是一位陶瓷艺术组织领导者,先后担任艺术瓷厂厂长,市陶瓷艺术设计室主任、景德镇陶瓷馆馆长、国家用瓷办公室主任等职。由他负责监制的大型陶瓷壁画《森林之歌》镶嵌在首都国际机场。
  张松茂只读过3年小学,12岁便辍学从父学习釉上彩绘。他求知若渴,晚上经常习画到半夜鸡啼。有次偶尔听说郊外20多华里有位老先生很有古典文学修养,便自费前去拜师求学。老先生为其精神所感动,收其为弟子。他嗜好读书,潜心创作,不管严寒酷暑,坚持野外写生,以笔墨来磨砺意志,锤炼技艺。艺术和文化素养日臻深厚。17岁时,独立设计和亲自绘制的《木兰从军》瓷板画,便一举夺得全市陶瓷美术装饰甲等奖。1953年创制的新彩《政权属于苏维埃》瓷板画,荣获全国合作系统专项奖。1955年,因其创作勤奋,技艺精湛,荣获“全国社会主义建设青年积极分子”称号,在北京受奖期间,有幸见到毛泽东主席。
  “文化大革命”中,张松茂被迫中断陶瓷绘画,但他暗自坚持写生,练国画,习书法,作篆刻,吟诗,使其作品逐步形成融金石诗书画为一体的艺术风格。1968年,绘制中国革命斗争史组画,用于展览;70年代初,在井冈山毛泽东革命历史纪念馆组织创作的《井冈山斗争》组画中,由他创作的《遂川工农兵政府》横幅画被印成年画大量出版发行。毛泽东逝世后,他奉命为毛主席纪念堂布置展品,为此前往南昌、遵义、延安、嘉兴写生,之后,即创作出《黄洋界》、《五百里井冈》、《延安宝塔山》等瓷画。20世纪80年代以后,他先后为首都机场、人民大会堂江西厅、景德镇火车站、景德镇科技大楼、江西贸易中心、九江老干部活动中心绘制《森林之歌》、《井冈山春色》、《古阁临风》、《昌水帆影》、《百花争艳》、《滕王阁》、《浔阳胜景》等大型陶瓷壁画。
  张松茂的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注重吸收剪纸、年画、石雕、木刻及半刀泥、影青刻花、珐琅彩等工艺美术之特色,巧妙地借助油画、摄影表现明暗关系以突出画面的立体感、空间感。选材非常广泛,人物、山水、花鸟无不涉及。其中尤以人物画见长,其人物瓷画形象隽美传神,造型准确生动,衣饰情态各显其妙。代表作有《木兰从军》、《荷花舞》、《蔡文姬》、《李清照》、《和靖咏梅》、《三顾茅庐》等。其山水亦颇有造诣,笔底山川景观,气势雄浑峻奇,意境开阔高远,融诗情入画中,铺秀色于笔下,远观近察皆见其妙。其花鸟画,则以笔法细致精到,笔调清新脱俗,笔韵雅逸隽秀见长。代表作有《碧桃雨玉兰》、《群牡吐艳》、《春讯》等。
  1975年,张松茂应浙江美院特聘,主讲“怎样画粉彩”、“略论新彩”,讲稿已由《中国陶瓷》、《广东陶瓷》刊登。其创制的《春节访问农村》瓷板画,《群牡吐艳》千件缸等,获国家和地方各级专项奖,有的被中外馆藏机构、收藏家重金购藏。他先后应邀去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美国及港澳地区考察交流。
  其长子张晓东,1960年生,擅长于粉彩花鸟,其作品多次参赛获奖。
  次子张晓杰1963年生,毕业于南昌职业师院。他的作品也多次获奖。
  女儿张慧,1969年生,自幼从父母学艺,后又入陶瓷职工大学深造。
  王锡良世家
  王锡良,1922年生于景德镇,祖籍安徽黟县,室名原为“桃源山人”,后用“五尺园”。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书画院院长。1959年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授予陶瓷美术家;1979年,轻工业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景德镇市首位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殊荣者。先后任景德镇市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市政协第四、五、六届常务委员。
  其父王大屏,生于1888年。14岁来景德镇学选瓷,后自立门户开小红店,商号“太平瓷社”。1952年逝世。
  王锡良自幼好学,天资敏慧。因家境贫寒,12岁便辍学跟随叔父王大凡学艺。叔父送给他临摹的第一、第二幅画分别为《闻鸡起舞》、《陶侃运壁》,旨在教他学手艺要勤奋,做人要持之以恒。叔父还写了一副供师生及家人共勉的对联,上联为“:绘画生涯自甘淡泊”,下联为:“陶人事业首为精勤”。他一直将此奉为座右铭。
  1952年,他进入景德镇美术合作社。1954年,调入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从事陶瓷美术创作研究,对他来说是新工作,自感必须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于是从绘画理论入手,充分利用晚上自学《透视学》、《艺术人体解剖学》等基础知识。星期天与节假日经常同画友外出写生提高造型能力。有一年正月初一,竟舍弃与老母、爱妻及儿女们在家人欢聚之乐,和画友一道步行,翻过牛角岭去乐平写生,到涌山后,晚上住在小饭店,房窄、灯暗,时逢天寒地冻,他们一行5人,睡3张铺,盖旧絮熬过数个寒夜,坚持写生完成。
  1959年夏天,江西省部分画家,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西厅设计大型瓷板画,王锡良的设计稿《井冈山》被选中。为画好大瓷板,独自一人上井冈山写生。当时山上条件很差,到五大哨口尚无交通车,只好步行到目的地写生。但他没有因此而退缩,一直坚持到完成写生任务。当年国庆前夕,他创作的大型壁画“革命摇蓝井冈山”(约1丈宽、4尺高),悬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西厅内,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蔡若虹先生观赏后,赞其“气势磅礴,有传统功力,可与陕西新版画媲美”。《人民日报》、《美术杂志》亦分别刊登,并荣获景德镇建国十年来优秀作品甲等奖。
  20世纪60年代初的一个冬天,他去婺源写生,在赋春遇上大雪,为写雪景,他立在深雪中作画,双脚冷至膝盖,实在耐不住时,只好跑步取暖再画,如此跑跑画画,直至艰难的把画完成。到婺源后,听人介绍:溪头风景最美,但未通车,从婺源走有70华里,且山路难行。他走了一天多时间才到溪头,写生三天,又步行返回婺源县。他经常用田鹤仙先生题瞎子诗“劝君脚下须求稳,前途崎岖路不平”严以自律,加倍努力向更高的艺术境界攀登。
  王锡良的艺术个性是,既善于博采众长,又注重外师造化。他踏遍景德镇的乡间林野,周游祖国名山大川,真可谓“搜尽奇峰打草稿”收集素材,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丰富创作源泉。山水、人物最为擅长。其作品,宏观见气势,微观蕴神韵,繁简有度,疏密得当,构图巧妙自然,用笔刚柔相济,设色清雅丰润,既具意境,又富美感。其代表作品主要有:粉彩《采茶扑碟》瓷盘、《西江月·井冈山》词意浮雕(合作)、《太平窑》年画、《岁朝图》及《荷叶》茶具、粉彩大型壁画《革命摇篮井冈山》、《明月松间照》、《黄山》及《十里春风》(合作)、粉彩瓷瓶《春风拂栏露华浓》,分别荣获国内各级专业奖,并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江西日报》、《美术》、《文化与生活》杂志等报刊发表、介绍。
  其子王采,1952年生。初中毕业后,下放农村9年。1980年毕业于陶瓷学院美术系。分配在建国瓷厂搞釉下装饰。王采受家庭熏陶,善釉上釉下彩绘及雕刻等装饰,技法方面能工能写,作品多取民间题材,多次参展获奖。
  二女王小凤,1957年生。1980年随父学艺,擅长作粉彩人物、山水,作品颇受中外人士赞赏。
  三女王秋霞,1960年生,1977年进轻工部陶研所随父学艺。主攻粉彩人物,兼山水、花鸟,其代表作品有《赤壁图》、《天上月》、《茗乐图》等,在省市工艺美术大奖赛中获奖。
  谢胜旺世家
  谢胜旺,1941年生,祖籍江西临川。自晚清迄今,已有7代在景德镇从事瓷业,其家族历代形成的陶瓷雕刻绝技和影青瓷在陶瓷界素有盛名。
  太祖父谢延寿,少时来景学瓷艺,本来入学3年即可出师,他却执意学6年,为的是全面掌握陶瓷成型技艺,出师后独立开设作坊,自行经营谢记洋庄,产销出口工艺瓷,在瓷界渐有名气。
  高祖父谢春发,继承父业后顺势发展,谢记洋庄声名愈大,惜其殁后外人染指家业,作坊与洋庄迅即衰败。
  曾祖父谢锦华,立志学艺复兴家业,重振洋庄作坊,经常与青花大师王步切磋技艺,并汇聚捏花大师杨氏兄弟等名家门下,所经营的堆雕、低温色釉瓷以质优物美畅销海外。谢锦华颇有个性,人称“不二价”,对客户既不奇货可居漫天要价,也不低价倾销自贬门户,深得香港客商尊重信任,故仅凭电函订货发货,无需来人议价验货。
  祖父谢水龙,不肯托庇父荫,自设作坊独立经营日用瓷,其利坯功夫当时极负盛名。彼时,谢氏作坊和洋庄都经营得十分兴盛。不料于1947年忽遭大火,家产荡然,几成赤贫。
  第五代传人谢集贤(1912~1982)师从其祖父,继承谢氏雕刻、色釉、异形瓶制作等祖传技艺。1960年参与设计制作的大型陶瓷堆雕壁画《毛主席上井冈》,制作时,一块块1尺见方的堆雕瓷板坯进窑就烧爆裂,诸多名家参与“会战”。谢集贤经昼夜苦思献出良策:将原型制模铸印坯浆脱模再镂空减体积,终获成功。此举不仅革新了雕刻工艺,还为大型瓷雕壁画的制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第六代传人谢胜旺,自幼随父学习祖传技艺。他虽然只读了几年私塾,但悟性好,善于在实践中学习新技艺,兼收并蓄为已所用。1955年,随父进景市十九瓷厂工作,转学彩绘。因其聪敏好学,深得当时名家陆云山喜爱,得以悉心传授。谢胜旺亦不负父、师所望,日间在厂习艺,晚上回家伏于煤油灯下的箱板上学画,消化陆先生指点的要诀。无论严冬酷暑之夜,照常坚持不懈。16岁时车间组织青工作画评比定级,他凭功力荣居前列,被破格定为三等二级,并赢得“小画家”之美誉。彩绘3年后,又随父从事雕刻,初到雕刻组时,遇组长要其父“打图”(即在坯上画草图),父亲为考验儿子,随即将“打图”任务交给胜旺。胜旺凭自己扎实功底,当即在光坯上按要求绘上“九鸽图”,布局虚实相映,繁简得当,远近层次分明。从此,谢胜旺在组里包揽了画面设计拟图稿的任务。
  1958年,上级号召搞技术革新,要求做到“雕刻不用刀,彩绘不用笔”。谢氏父子毅然迎难而上,担当起革新重任。在探索中,受胶鞋花纹底启发,父子遂以橡胶试制模具。起初,因不识其化学性能,以火烤时轰然喷炸,险些失火。但父子二人不折不挠,几经反复试验,终于搞成“橡皮泥模以贴代雕法”,提高工效30多倍,后又辅之以拖浆法,将工效提高100倍,此法一直沿用。当时,这项革新得到国家颁发的奖励证书。 同年,为向国庆献礼,厂里拟造“双万件瓶”并以特大堆雕工艺予以装饰。制坯后由谢胜旺“打图”,这是景德镇从未有过的大件,又是献礼项目,花面设计难度大,要求高。他在困难面前不畏缩,迎难而上,几经酝酿腹稿后在2米多高的坯上画出草图,并经广泛听取意见后,修改定稿。之后,谢氏父子即开始紧张的制作。鉴于坯大,底部图案得卧地操作,谢胜旺便躺在地上堆雕。在操作中,因蘸釉敲实定型工艺精微,稍有不慎,轻则留下隐患,重则前功尽弃。故自始至终,非得全神贯注不可。时间稍长,手、颈就会麻木,更不用说一天到晚卧地操作,灰尘泥浆汗腻满身。父子俩苦干数月,终于制成双万件天青堆雕刻花《花鸟》大瓶。一件陈列于人民大会堂,一件当时以2万元的高价销出。
  20世纪70年代末,谢胜旺在厂科研所当组长。他设计制作的一只双耳活环方肩综合装饰瓶,参加景德镇市评比,荣获“百花奖”一等奖,被北京文物商店以千元高价购去。此事不仅扭转了当时有人认为科研所“不创产值”的偏见,而且赢得厂领导开始重视科研所。
  谢胜旺擅长花鸟、人物、龙凤狮题材的创作,创作了大批具有新意的陶瓷雕刻新品种。他的雕刻作品一般以影青、青花装饰为主,间或也巧用各类色釉、釉上、釉下综合装饰。人称其作品“重在意,繁冗疏朗各得其妙;承家传、巧于求新不泥古;趋时代,自立一格不流俗。”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的作品频频获奖:150件青花釉里红双耳活环方肩花篮瓶,获1978年省赴京展出一等奖;100件影青釉刻花《缠枝莲》缸,获1980年全国陶瓷美术评比一等奖和轻工部新产品金奖;100件茶叶末釉伞瓶,获1983年全国新产品金龙奖……近百件作品分获全国、部、省、市级大奖。
  20世纪80年代初,他本想继续从事创作设计,但组织分配他去搞仿古瓷车间的产品设计和行政管理。他忍痛割爱舍弃自己的专业转搞管理,全心扑在仿古瓷的设计和生产上,终于不负组织重托,第一年即完成产值180万元,以后逐年递增,年年超产。多年来,他设计创作了近600种陶瓷雕刻新花面,200多件(套)新器型,大都长期批量生产,尤以堆雕百花兰草餐具、喜鹊梅杯、桃燕花瓶为甚。由于质量高,信誉好,使建国瓷厂的出口仿古瓷被出境口岸列为免检产品。
  1985年,谢胜旺作为文化使者参加中国科技馆代表团,赴美国波士顿等地举办为期7个月的“中国传统文化展”的技艺表演。表演的第一天,他凭着几十年的深厚功底演示了自己的绝招,沉着而又挥洒自如地信笔挥就栩栩如生的《喜鹊梅》、《金鱼》、《鸳鸯戏莲》。参观者赞叹不已,纷纷求购他的作品,并题词称赞:“魔术式的表演”,“极其优秀的艺术家”。当地媒体也大力宣传报道。
  谢氏第七代传人谢胜旺的女儿、儿子谢彩云、谢文光姐弟2人,均随父研习祖传技艺。谢彩云业瓷已小有成就,影青雕刻瓷《川枝牡》获市百花奖二等奖;满尺捏花挂盘获省科委作品二等奖,日商看中她的150件梅瓶,以每支700元订货500多支。文光在全面继承祖传技艺方面已迈开可喜步伐,其知识面较祖辈又广泛得多,艺术功底亦较扎实,已基本掌握全套成型工艺。
  王怀俊世家
  王怀俊,1943年12月出生于景德镇,祖籍山西太原。祖辈先后移居安徽省黟县和江西鄱阳县。1963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江西分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家协会会员。
  其祖父王大凡(1888~1961),名堃,别号希平居士,黟山樵子,少年时代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13岁时来到景德镇,在姐夫的“红店”里学习陶瓷图案技法。拜汪晓棠为师。在良师的悉心指导下,不仅在绘画上有所建树,诗词歌赋也有长足的进步。1915年,所作瓷板画《富贵寿考》荣获当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牌。
  1922年,王大凡参与王琦等人创办“瓷业美术研究社”和《景德镇工艺时报》,旨在推动中国瓷业美术发展,培养陶瓷艺术人才和进行学术宣传。1926年,瓷业美术研究社被溃散的北洋军阀刘宝堤军队抢夺,被迫解散。1928年秋,与王琦联络同仁汪野亭、刘雨岑等发起成立“月圆会”,每逢月圆之时集会互相观摩作品,交流创作心得,为推动景德镇陶瓷技艺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解放后,王大凡先后在工艺社、美术合作社从事陶瓷绘画的研究工作。1956年,调轻工部陶瓷研究所任研究员。1959年,首批被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为中国文联美术家协会高级会员、曾当选省政协常委、省美协常务理事。
  在漫长的绘画艺术生涯中,王大凡坚持以诗入画,以画入诗。他创作的艺术作品和题材多源于历史典故、民间小说、小说故事中的历代贤臣良将和诗词歌赋。著有《希平草庐题画诗稿》(未出版)。其代表作品有《木兰从军》、《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等;晚期主要作品有《大禹治水》、《苏武牧羊》、《梅妻鹤子》、《闯王进京》、《新八仙》等,深受中央首长和美术界大师的赞赏。《人民画报》、《人民中国》等刊物曾刊载其业绩与作品。
  其父王晓帆(1919~1963),字锡瑞,斋号晓帆画航。早年从事抗日救亡工作。1943年,开始随父亲王大凡学习陶瓷绘画艺术。从艺之后,勤奋苦练,在父亲身旁夕伴北斗,朝迎启明,三易寒暑,不久便崭露头角。在景德镇陶瓷界一鸣惊人,尤其陶瓷粉彩仕女人物匠心独具,别树一帜。解放后,王晓帆受政府委托组建新陶瓷工艺合作社、景德镇工艺社,并担任两社的社长。在这个高手云集的地方,他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发挥陶瓷技艺人员特别是老艺人的积极性,为建国十周年创作了一大批具有艺术、历史、收藏价值的作品。他不仅要求工艺社、美术合作社的同仁笔墨当随时代,自己还带头垂范,这一时期,创作了《幸福院》、《城乡交流》、《山村来了邮递员》、及大型瓷板“董必武诗意”等反映现实生活,讴歌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作品。1961年他被市人民政府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随后他又参与组织和进行粉彩花纸的研制工作。为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王怀俊生活在祖父、祖母身边,师伯、师叔们经常给他讲画面的故事和典故。少年时代,他开始接触西画,一有空就画素描,拿着小画本到街上速写,到野外去画水粉、水彩,或在家临摹画谱和古画。1960年,以优秀成绩考入陶瓷学院。他的第一幅作品是《羽林郎》。此间父亲对他仍然严格要求,希望他在挫折和冷遇中逐渐成熟。从14岁到50岁,历经30多个春秋,他从祖父那里学会了严谨飘逸,从父亲那儿继承了真率、情韵,从而形成了他俊逸酒脱,旷达豪爽的艺术风格。大江南北,塞外高原,西南边陲,敦煌石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敦煌之行,使之找到了毕生为之奋斗的艺术之魂——“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古代文化和现代艺术于一炉。
  王怀俊擅长陶瓷人物画,兼长山水、花鸟瓷画。他擅长于以吴带当风的线条运用,大胆夸张的点面构造,清秀雅洁的色彩效果,去塑造艺术形象,融诗情于画意之中,巧布画面于变化的器型之上。他的陶瓷艺术作品俗中见雅,雅而不俗,善将中国画的笔势章法有机地应作于瓷画创作,其用笔简练而传神,造型准确而优美,构图疏朗而新颖,品位高雅,自成一格。
  1985年,王怀俊应丹麦王国皇家瓷厂、皇家艺术画院、丹麦敦煌艺术公司的邀请,与上海画院合作在哥本哈根主办《中国绘画艺术展》。他为丹麦皇太后画的写意头像,深得丹麦女王的高度评价,并珍藏在皇宫内院。国画《普渡众生》被爱国华侨张定绶用重金购买。应挪威、瑞典、荷兰等国家的邀请,曾赴以上各国作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的学术讲座。回国后,一度深入敦煌学习中华绘画瑰宝艺术,其间,创作的《二十四孝图》、《陶渊明》、《荷花仙子》、《和平之春》、《观瀑图》、《松下问童子》等一批继承传统绘画艺术又推陈出新的作品,均被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及台湾地区的陶瓷收藏家收藏。
  其大弟王怀治,1946年生,市政协委员,市红星瓷厂美研室主任。主攻人物,山水、花鸟亦各展其长,釉上釉下齐头并进,粉彩、新彩相得益彰。形成其典雅、俊逸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多次参加陶瓷大奖赛,曾荣获全国卫生宣传大奖赛三等奖、全国轻工产品博览会三等奖。其设计的作品《熊猫》被亚运会作为专利产品。他的《洛神》、《悠然风韵》、《丽人行》、《似曾相识燕归来》、《卖花女》、《枫叶琴韵》等作品,被香港、台湾,日本、新加坡的收藏家收藏。
  二弟王怀明,1953年生,三弟王怀亮,1957年生。幼时均随姑妈王筱兰学习陶瓷绘画艺术。他俩合作设计的《鸳鸯莲》、《吉祥鸟》、《富贵白头》、《桂林山水》、《连年有鱼》等作品受到新婚夫妇和各大宾馆的欢迎。
  王怀俊之女王莹,1970年生,少年时进入轻工部陶瓷研究所随父亲学艺。
  王恩怀世家
  王恩怀,1935年生,祖籍江西丰城。自其祖父于晚清同治年间从事陶瓷艺术以来,已连续4代,共10余人,历时120余年,为景德镇瓷业作出重大贡献,1979年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授予他陶瓷美术家称号。
  其祖父王秀春(1851~1904),12岁到景德镇学习陶瓷绘画,精于青花,为当时绘制青花高手。
  其父王步(1898~1968),字仁元,号竹溪,晚年常署陶青老人。
  王步幼小时,在父亲的艺术薰陶下,喜爱绘画。1907年,王步时年9岁,拜青花艺人许友生为师,学徒5年。徒满出师时,所在工场倒闭,只得靠画鸟食罐为生。鸟食罐虽为蕞尔小物,但酷爱艺术的王步,凭借着自己的充沛精力,刻意求精,很得顾主赏识。1919年,陶瓷名家吴霭生发现他的艺术才能,聘他入瓷业美术社。此时,吴霭生不惜工本,仿古维新,只求精品。王步朝夕研制明清官窑名品,在研究传统中受益颇多,为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26年,吴霭生病逝,王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致力创新。他潜心研究八大山人等历代名画家的笔墨殊途,表现技法上始由工笔、工写结合至借鉴水墨画技法,揉合于一体绘制青花,作品雄浑、豪迈、简朴、大方、清新有致,一洗晚清的繁缛格调,在当时陶瓷艺术界开启了一种崭新的风尚,被誉为“青花大王”。
  解放后,王步的青花艺术受到重视,他又振作精神,重操青花技艺。1953年,他设计首批建国瓷,选题有时代精神,品种大都是欣欣向荣的花卉及各种图案等国外使馆用瓷的餐、茶具,亦有春风柳燕、咏梅图等出国展览瓷。1954年,创作的渣胎碗青花《荷花》、《向日葵》等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深受人民喜爱。1956年,为中德(东德)、中保(保加利亚)等国际技术合作,提供了整套有关釉下彩绘的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1959年,为建国十周年创作成批的高、精、尖献礼作品,其中有全市首创的青花釉里红2.06米的巨型万件大瓶及大桌面等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
  王步“敢于创新、自成机杼”。其作品有的在国内外画册上发表,有的在日本、苏联等国家印成精美图片,有的为国内外馆藏机构及鉴赏家收藏。他为青花艺术开拓的新画风,对后人影响深刻。1959年,市政府授予他“陶瓷美术家”称号。1959年国庆十周年期间,被选派赴北京出席全国群英会。1983年,景德镇陶瓷馆曾举办“王步青花艺术展览”,并多次召开各层次的研究座谈会,探讨王步青花艺术。198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当代中国》,王步业绩被列入“献身工艺美术事业的人”标题之首专文介绍,并配发照片。
  王恩怀有两位兄长,其长兄声怀,1929年生,从事陶瓷艺术50年,精于青花,且一专多能。早在青年时代创作的粉彩菊花,在陶瓷美术界中影响很大。1956年调轻工厅陶研所工作,创作绘制的牡花图案等国家用瓷花面,受到人民的称赞。1964年调新华瓷厂工作。他对陶瓷工艺勇于探索,大胆革新,改青花带水贴花,在生产中被广泛采用,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获省级发明奖。他创作的秋菊、翠梅等陈设瓷,多次被选送出国展览,受到好评。为少数民族设计的青花斗彩新莲餐、茶具,深受藏民喜爱,大量投产,经久不衰。
  二兄希怀(1932~1982),自幼酷爱陶瓷艺术,是王步青花艺术的得意传人。他勤奋好学,大胆探索,创作颇丰,精品迭出,所创作的青花,清新高雅,作品梅花、荷花、芙蓉等,多次被选送出国展览,受到国内外人士高度评价。双梨花等作品,被外交部定为国家用瓷的专用画面。1956年,他率先在轻工厅陶研所试验釉下五彩,在景德镇市红旗瓷厂推广使用,为景德镇釉下装饰闯出一条新路。
  王恩怀自幼受家父的艺术熏陶,酷爱陶瓷艺术。1950年毕业于江西省陶瓷专科学校。此后,在家随父学艺。1954年考入市陶委,拜陶瓷名家刘雨岑为师,攻研粉彩。他既有先父的“笔所未到气已吞”的家学遗韵,又得名师“创新意于情理之中”的悉心指点,同时善于吸收古今名家书画作品之精华。他擅长粉彩花鸟,对青花、新彩、青花斗彩、陶瓷造型、日用陶瓷花面设计及综合装饰均有研究。他曾先后承担过国家用瓷、礼品瓷、出国展览瓷和新产品、新花面等多方面的创作设计任务。
  1959年,他接受外交部下达的国家用瓷创作设计任务。在设计中,充分考虑选材及表现形式与器型装饰的关系;立体器型与平面装饰的完美结合;通景画面布局中的分割穿插、转折而又自然过渡及相互组合到连贯呼应;纹样的疏密虚实和色彩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直到从单件到成套餐具、茶具、酒具、咖啡具形成统一的整体,同时还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欣欣向荣的时代感。经过精心设计,终于获得成功。经专家鉴定:《山茶花》、《梅花》、《水仙》等作品,完全符合国家外事要求,被外交部指定用于国家用瓷专用画面。其中《山茶花》入选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作品评比”,获一等优秀作品奖(日用瓷)。
  1964年,王恩怀被调到高级美术瓷厂,从事日用陶瓷装饰画面的创作设计。当时的中国日用陶瓷装饰花纸才起步,极大地影响了景瓷的出口,他毅然担当起该厂的出口日用陶瓷器型与画面创作设计任务。为做好这项工作,从市场需要出发,广泛深入调查研究,根据了解到的市场情况,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经过努力,设计出30多种新造型、新画面投放市场。其中《蝴蝶兰》、《喜鹊梅》、《红梅》印刷花纸,连续多年畅销国内外市场,经久不衰。
  王恩怀在40余年的陶瓷艺术生涯中,博采众长,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无论是寥寥数笔的小品,还是精心营构的大作,笔下无不是倾注对生活的热情,挥洒成形神兼备诗意盎然的妙品;无论是活泼淘气的小松鼠,或是倾神学语的鹦鹉,还是鲜翠朱紫的花果,无不跃然瓷面,气韵天然。他的青花釉里红《晨露晓趣》六方扁瓶,充分运用青花釉里红材质特点,描绘出晨露中盛开的牵牛花和活泼的小鸟,寥寥数笔,神形毕肖,栩栩如生。他亦善综合装饰,其作品《春韵图》综合装饰玉珠瓶,以淡绿纹片釉为底色,在釉下施彩青花玉兰,釉上施彩牡丹、海棠,色彩缤纷典雅,相映生辉,构图变化多姿,给人以春意盎然之感。他的青花斗彩《大寿图》瓷瓶,采取在对比中求统一的艺术表现手法,在釉下用色彩浑厚、庄重的青花画枝干桃叶,在釉上用胭脂色施彩硕果,构图按器型而变化,苍劲有力的青花枝干和片片翠蓝的桃叶衬托于累累的硕果之中,色彩对比强烈,但又安静协调灵动,使人感到果香浮动、赏心悦目。他的《芳园春色》100件粉彩瓶,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举行的全国陶瓷美术展评中荣登榜首。
  王恩怀的长子王清平,1962年出生,1976年随父学艺。就职于景德镇市为民瓷厂艺研所。其作品经常被选送到国内外展览,在评比中多次获奖,其中综合装饰《农家幽趣》200件瓶、《白木槿花》45头餐具获国家级奖。
  王隆夫世家
  王隆夫,1931年11月生,号昌南子、汉翁,江西浮梁人,世居景德镇,1978年被市人民政府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其祖孙四代相继以陶瓷为业。
  祖父王昌彬,又名文宜,光绪、宣统年间御窑厂总办(即总管御窑),以高温颜色釉各品种之配方为擅长,对历代各名窑陶瓷鉴别富有经验,与陶业专家郭葆昌切磋陶艺。辛亥革命后,“皇家”御窑停办,王昌彬自办作坊,继以陶艺营生。
  父亲王廷芳,曾就读于江西省窑业学校,后考入上海美专,善书法、绘画、诗文,并能篆刻,曾一度协助父亲王昌彬管理窑场,自己时亦以书画从事装饰陶瓷。
  王隆夫,生在陶瓷之家,萌以陶艺之志,朝朝夕夕,耳濡目染,尚在启蒙之初,便对陶瓷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当他的好奇心按捺不住的时候,居然也偷拿起大人的画笔,于白瓷之上涂涂抹抹,勾几枝翠竹,点几瓣红梅,往往颇具章法,饶有韵味。抗日战争时期,景德镇的陶瓷生产处于低潮,祖父王昌彬谢世,父亲谋生在外,家庭生活陷于困境,在万般无奈的情景之下,便弃学从艺,经人介绍进入太平瓷社学徒。学艺三年,深得太平瓷社老板、师傅的器重,加之家庭的影响。很快就能上手画瓷。
  王隆夫从小崇尚明代陈老莲及其绘画技法。他在临摹其范本的时候,往往是茶不思、饭不想,连睡觉也被抛到九霄云外。对于技师学艺,他既不畏求远,也不曾舍近。他发现当代上海清末画坛名家任伯年笔下的花鸟画,深得陈老莲的神韵,便私续任氏画风。他同时不忘向擅长画传统人物的大师、高手王琦、王大凡等人求教,潜心研磨大师们的功力奥妙,从中吸取艺术营养。
  1948~1955年,王隆夫在珠山南麓(即珠山路,厂前街)开设王隆夫画室。四面八方的瓷商和瓷器爱好者上门定货,应接不暇,名声渐大。
  王隆夫在绘画方面颇有悟性,他所画的古典历史人物,重在刻画各个不同人物的精神气质和历史背景。他为画好诗人陶渊明,首先认真研读“归去来辞”“五柳先生传”,然后再动笔作画,因而作品中的陶渊明那种旷达恬适的个性与气质刻划得非常精微,可谓达到神形兼备的艺术境界。他笔下的《李白放歌》,刻画李太白的内心世界,那种“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的抑郁心境亦表现得生动而真切。 1966年,王隆夫被下放到厂基建工地挑担挖土,他很风趣地把这段经历说成是自己闭门补课的时刻,晚上在陋室中读书,用废纸画画、写字。有时也难免苦恼,但他并不消沉,而是本着“风物长宜放眼量”的精神,重捡纸笔慰寂寥,以积极的态度来度过那艰难的岁月。
  王隆夫从艺40余年,作品数以千件计。其代表作品主要有:粉彩《八仙过海》28公分八角薄胎碗,1980年获全国陶瓷美术设计一等奖;粉彩《夜宴桃李图》3尺6瓷板画,1983年获全国工艺美术评比金杯奖;粉彩《八仙图》3尺6条屏瓷板画,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珍藏;粉彩《唐英诗意》大型瓷板画,由景德镇龙珠阁收藏。他主持设计并参与制作的粉彩《六鹤同春》双万件瓶,被印尼客商以12万元人民币收购。同年,他的青花釉里红大笔海、粉彩《寿佛图》尺2瓷板画,被日本恩巴“中国近代美术馆”高价购藏。
  其长女淑凝,1962年出生,毕业于陶瓷职工大学美术系,曾三次赴日本学习和工作。她创作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其中《丽人行》花瓶获景德镇陶瓷美术百花奖一等奖,并被日本恩巴“中国近代美术馆”收藏。
  次男安维,1964年出生,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作品融书画诗于一体,精旷泼辣。作品获全国青年科技成果博览会金奖和全国工艺美术优秀奖,并撰写论文在国家级报刊上发表。
  次女淑明,1966年出生。幼女淑媛,1970年出生,均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毕业生,两人的陶瓷作品多次获奖。
  邓爱英世家
  邓爱英(女),笔名碧云,祖籍江西余干,1963年12月生于景德镇。
  其曾祖父邓碧珊(1873~1930),字辟寰,号“铁肩子”,清末秀才,废科举制后来景德镇,广交瓷苑画师,且取各家所长,首用“九宫格”画瓷板人物肖像。亦善山水画,尤精于画鱼藻。他作画线条秀丽,色调淡雅,画面清爽,笔力深透。后人赞他“运硬毫无犄角,运软毫有筋骨,刚中有柔,柔中有力”。是“月圆会”成员之一。
  邓碧珊自小生长在鄱阳湖滨,钓鱼、打鱼,几乎天天与鱼打交通。“近水识鱼性”,他非常熟悉鱼类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他知道鲤鱼的鳞从头至尾三十六片,鳜鱼的鳍平年一般是十二根,闰年则有十三根。急水中的鱼藻粗壮,静水中的鱼藻细小,小河小港才会有浮萍。还有鲤鱼栖于精藻,条鱼游于细草,金鱼戏于狮子草等。这些都是他在长期生活中观察到的基本知识,故下笔画鱼,栩栩如生,真实动人,享有“鱼王”美称。
  祖父邓青莲(1891~1926年),又名锡龄,就读于鄱阳陶业学校,主攻人物画,也擅长山水、花鸟、鱼藻以及瓷板肖像画等。他的作品神形兼备、雅俗共赏,深受人们的喜爱,正当绘画技艺日臻成熟时,病魔夺去了他的生命,卒年仅35岁。
  父亲邓肖禹,1920年生于景德镇,别名云根,1958年进入景德镇市艺术瓷厂从事美术研究工作,1979年,被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授予“陶瓷美术家”荣誉称号。曾任市人民代表、景德镇画院画师。邓肖禹喜爱书画,13岁进入康达瓷业公司学艺,先后从师何许人、关之生画师学画山水,并受花鸟瓷画名家程意亭指导,所学涉及较宽,功底甚厚,擅长花鸟、鱼藻、虫蝶,兼画走兽动物。
  
  他爱大自然,爱那恬美的小村和汩汩的溪流。有时他凭窗而立,凝望天边起伏的山峦和七彩的云霞,有时又沉浸在乳白色的云海里,任思绪沿着树林,沿着阡陌奔驰,从而产生灵感。他也爱那些丰富生命的小精灵,小鸟、花猫、彩蝶、锦鸡、白鸽、黄狗,从这些小精灵身上,他似乎感觉到一种生命的力量在跳跃。他更爱自己的艺术,一旦拿起笔,就能感受到力量的源泉。他经常出外写生,旨在使作品富有生气。为了画好白鹤,他常去百里之外的鄱阳湖,躲在草丛里守候,不顾荆棘蚊叮虫咬,有几次被虫咬的全身红肿,衣服也被荆棘划破,身上也划出道道血痕,仍然不放弃写生的机会。为了创作《和平春色》,特意从市场买回几十只鸽子,放在家中饲养,观其形态,捕捉灵感。在他的作品里白鹤有洁身自重、清傲不俗之质,雄鸡有引吭高歌司晨报晓之气韵,作品造型准确而洒脱,构图新颖精巧,50多年的艺术实践形成了豪放秀美、色彩富丽、笔墨浓厚,常以工写兼用的表现手法去体现秀雅中见豪放的艺术风格。力求使作品达到神形兼备的艺术境界。他在一只8寸大小的薄胎碗上,画上了一百只神态各异、大小不一,色彩斑斓的蝴蝶,一须一翅,风吹欲动,极富动态。
  有一年,一位朋友要去新加坡探亲,提出要他画一块挂盘,并要求在挂盘上要画出这位朋友全家五口人的生肖:羊、马、虎、鸡、狗。在一块小小的挂盘上要画出这五种动物,既要有整体感,又要各具风格,这着实为难了邓肖禹,后来,经过对这些动物的仔细了解和琢磨,满足了朋友的要求,并把这块盘子取名为《合家欢》。当朋友接过这块《合家欢》的挂盘时,感叹不已,羊儿敦厚,骏马奔放,老虎威严,金鸡啼鸣,小狗欢跳,这块盘子带到新加坡时,朋友的亲戚爱不释手。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展览并获好评。
  邓爱英自幼对陶瓷美术有着浓郁的兴趣,1977年入厂随父学艺。当时的她年仅14岁,梦寐以求多读书,但她又意识到父亲将自己带在身边传艺的良苦用心,于是决心面对现实,一心一意随父学艺。在父亲的精心传授下,加上勤奋好学,不仅继承父艺,同时还学会了填色。1983年调到艺术瓷厂美研所从事特艺瓷的设计和制作。
  邓爱英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可谓到了废寝忘食的境地,她为创作《七雄图》,日夜奋战,有几次竟然将在幼儿园的孩子忘了,晚上幼儿园的老师把孩子送回家时,才连声向老师致歉。她的作品造型准确、新颖,讲究章法,别出心裁,并巧于运用寓意手法,寄情理于隽美的画境之中。
  牛水龙世家
  牛水龙,祖籍江西都昌县,1941年4月出生于景德镇陶瓷工人家庭。曾荣获全国总工会首批“自学成才奖”。 其祖父牛道煌,是施釉能手。父亲牛波阳,是有名的利坯高手。母亲李氏从事陶瓷彩绘。由于受家庭环境的熏陶,牛水龙从小便对陶瓷产生浓厚兴趣。
  1958年,牛水龙进红旗瓷厂成型车间当压坯工人。开始,认为只要掌握压坯生产操作要领,工作就可以干得好。但他顶岗生产后,经常出现压坯刀装置角度不妥影响坯胎变形,压坯刀磨损后不会整修影响坯胎器型规格等问题,他才意识到要做好压坯工,光知道操作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习理论知识。于是,他开始自学中学化学、数学等基础文化课程,并到景德镇瓷业技术学校学习了半年。从此,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坚持业余自学。他自学的第一本专业书是《陶瓷工艺学》,开始看不懂,许多专有名称读不出来,尤其是书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知识,更不理解。但他没畏缩,而是知难而进,买来字典和基础知识课本,遇到疑难问题,用小本子记下,或是随身携带向文化高的同志请教,或是跑到市图书馆查找答案。经过一年的努力,初步掌握了陶瓷生产的基本理论知识。为进一步掌握机械原理,他又开始学习《机械制图》,写下8万多字的心得笔记,并萌发了搞革新的念头。20世纪60年代初,他根据机械原理将当时的单刀压坯车改制成双刀压坯车,使半成品产量增加近30%。嗣后,又对照其他行业阳模滚压原理,再次将双刀压坯车改制成功双滚头压坯车,使半成品产量在原来基础上提高20%。
  1961年,他调到厂技术部门工作后,又进一步系统地自学《陶瓷化学》、《注浆成型操作法》、轻工部出版的《日用陶瓷生产基础知识》等大专院校学生必修课程。而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和帮助自己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注浆成型操作法》,掌握坯体规格器形主要依赖石膏模具截面不同厚度吸水率的原理后,从中得到启示,进而研制成功检测规格器型是否符合标准的“三合一”规格板,受到了质检工作人员的好评。1970年,他担任厂技术科长,发现素有中国瓷海瑰宝之称的薄胎的传统制作工艺落后,产量少、质量低,不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必须进行革新。当时,搞这种革新,国内外还没有一份资料可供参考。面对这种情况,他坚持同大家一道经过一年多时间和上百次试验,终于探索出制作薄胎新的成型工艺。提高产量60倍,提高成瓷合格率50%。该革新技术被评为省、市革新一等奖,1981年被国家评为发明四等奖。
  1980年,他被提拔担任红旗瓷厂副厂长,先后主管技术生产工作。在企业管理工作中,他发现厂里匣钵和石膏模具的开支比较大,影响了经济效益,便和有关人员一起调查和参阅有关匣钵、石膏模具的制作书籍,走访有关兄弟单位,制作成功“半园口薄壁匣钵”和“真空脱泡注浆石膏模型机”,使厂里每年用于匣钵、模具的费用减少8万多元。
  牛水龙先后完成几十项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项目,获得各种奖励14项。
  在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工作的牛水龙长子牛仕荣,在父亲的教育指导下,也已崭露锋芒,他设计制作的“15头花咖啡具”等12项成果获轻工部和省级奖,其中“15头花咖啡具”获轻工部一等奖。“高档瓶式组合烟具”获省二等奖。
  孙同鑫世家
  孙同鑫,1943年出生于景德镇,祖籍江西丰城。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高级会员,擅长陶瓷工艺美术设计,尤其对青花、釉下五彩有所研究。
  其祖父孙洪元(1883~1963),因父亲早逝,家庭贫穷,年不足9岁便到景德镇学做坯。洪元虽小,亦知学艺重要,在老板请做坯师父加夜班时,常藏在坯房楼上从板缝中观察做坯师傅的操作方式,细心琢磨各种器皿造型特征。夜深人静师父熟睡之时,又偷着上车学做坯,常彻夜不眠。渐渐地做出的坯竟能有模有样。并自己研究以剪小纸样造型在灯前放大於壁上,以达到拉出的大件坯符合要求,受到商人的称赞。师父看到洪元的技艺逐渐成熟,常将一些难度较大的品种要他做。到16岁时洪元不仅能做中小件,而且有驾驭大件的能力。
  经过十年学徒,孙洪元在琢器行业中成为制作大件的高手。艺成并有积蓄,便自立门户,取名“孙荣记”,经营作坊,专事传统高温颜色釉和釉下瓷用颜料配方研制。其制作的仿古瓷可以乱真,仅一只仿古霁红釉的印泥瓷合,竟被外商用80块银元高价买走。
  洪元不仅利坯是高手,而且在制作青花瓷、配制颜色釉方面更有建树。20世纪50年代,曾在建国瓷厂专门配制高温颜色釉和釉下瓷用颜料。在制作首批建国瓷中,多次完成上级交给的重要任务,因而多次被评为企业先进生产者,受到上级表彰和奖励。
  孙同鑫之父孙振东,1924年出生。仅读四年书,便辍学随父学艺,主攻利坯兼做其他工种。1953年进建国瓷厂,曾参加全省技师评比获省技师奖。其研制的青花釉里红获全国陶瓷展览评比优秀作品奖。孙同鑫的母亲陈锦云亦精于颜色釉料配制,且擅长画青花。 孙同鑫11岁时,因家中弟妹多、生活困难停学从艺。初学琢器雕塑,冬天用手和泥,手被冻裂溃烂,遂改学画青花。初学时,以临摹师傅图稿为主,继而自习写生,经师友指点,技艺日进。受祖父洪元影响,不论炎夏寒冬,常于完成日常生产任务之余,勤学不辍。他好读书,但因家中生活拮据买不起书,常到私人书摊租书看,即便下雨,亦坚持不懈。他身体瘦弱,性静而寡言,无心于交际,唯对提高自己的技艺始终持以“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刻意追求。他常独自一人爬山涉水,对景作画,忘情于山野之间。即使出差在外,也不顾旅途劳累,仍不放过对自然景观作细致的观察。他在察天宇云烟飘渺变化,得山川造化之性灵的感悟中,感到现有釉下尚不足以表现自己理想的境界,于是勤奋探索,终于突破釉下彩历来采用分水及勾线等传统表现方式,不拘一格利用新工艺新材质,用水,油、色、泥四元混合,将泼墨画技法融入釉下彩画面之中,并准确把握高温烧成后的呈色变化规律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其作品《日出之回忆》所表现的大自然中的光色变化,海边日出扬波之浩瀚奇妙景观,无论观其意境,还是论其技法,均堪称佳作。 他常以画抒怀。他创作的釉下彩瓷盘画《屈原》,以深沉的构思,古朴的笔调、典雅的色彩所塑造的屈原形象,充分体现了他对爱国诗人屈原的崇敬之情。此作在景市展出后被选送日本参展。《中国陶瓷》、《景德镇陶瓷》、《湖南陶瓷》、《江西日报》、《景德镇日报》均予以刊载与评介。
  1974年,他设计的釉下彩“碧桃花”咖啡具,成为厂里首次出口加拿大的外销釉下彩咖啡具。同年,他设计的多彩丝网贴花“五蝶”西餐具被选送到美国旧金山参加国际博览会。34年中,他设计的作品有3个画面荣获省优和部优奖;有近30件(套)作品分获景德镇市陶瓷美术作品展出评比第一、二、三等奖;有2件(套)作品获个人荣誉奖;有50多件(套)作品的图片在国内外报刊上公开发表;有23个画面被国内外用户大批量订货投产;有的作品被省内外文化馆、陶瓷馆收藏。他为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及国内一些大宾馆饭店设计过大型日用餐具、咖啡具、茶具、酒具等,他设计的“迎春牡丹”等4个画面13头酒具和其它陶瓷精品多次被选为中央领导人出国访问礼品瓷。
  其妻王水玉,1944年出生,长期从事釉下彩装饰,作品在多次展评中获奖,有的选作国家领导人出访礼品瓷,并为国内外博物馆收藏。
  其子立新,1968年出生。1980年随父学艺。1981年师从程曲流副教授专习西画,并进修于北京画院,现在景德镇市陶瓷馆从事陶瓷美术创作。立新在从事陶瓷美术创作、设计的实践中,广泛吸收民间艺术和民族文化的营养,着意于表现民族气派和乡土气息。
  刘平世家
  刘平,别名芝生,祖籍安徽太平,1944年7月出生。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其父刘雨岑(1904~1969),原名玉成,又名雨城,别号澹湖渔,晚年自号“巧翁”。他出生于江西鄱阳,1918年考入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在学习基础课和饰瓷专业课的同时,师从潘陶宇攻习中国画。1922年,从鄱阳迁入景德镇,开始他长达40余年的陶瓷艺术生涯。
  民国初期,景德镇陶瓷彩绘中的技艺人员,或照搬师傅传下的图案,或按瓷商的仿古要求,照单绘画,不敢越雷池半步,陶瓷装饰露出明显的匠味。这种因循守旧,泥古不变的画风,阻滞了陶瓷彩绘的发展。刘雨岑经苦心摸索,大胆变革彩瓷工艺,摒弃了先勾画花头轮廓,再用油料多层洗染的传统技法,而直接用“玻白”分层点染,吸取传统“没骨法”,改创成“水点法”,被时称之为“水点大师”。他不仅非常注重画风与技法的突破,在陶瓷艺术领域独树一帜,而且在国画、书法、金石、考古、诗词等方面都有所建树。
  1954年,他调进刚刚成立的景德镇陶瓷研究所,担任艺术室副主任,专心从事陶瓷美术研究工作。在此期间,他一方面注重从历代陶瓷实物资料中吸取艺术营养,一方面通过到全国各地产瓷区、著名博物馆和风景区的参观、写生,拓宽视野,开阔创作思路。同时通过与关山月、傅抱石、朱屺瞻、潘天寿、王个簃、林风眠、唐云等艺术大师的接触交往,切磋技艺,获得启迪,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品位。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20世纪60年代初,是他艺术上的高峰期,设计出的数十种日用瓷画面,被大量复制生产;绘制的陈设瓷作品,被《景德镇瓷器选集》、《中国陶瓷·景德镇彩绘瓷器》(中日会刊)等大型画册和全国多种报刊选载。1960年他创作的《水点碧桃花》画面,由于构图大方轻松、色彩明快鲜艳、格调新颖别致而被外交部订为中国驻世界各国的使(领)馆用瓷。他创研绘制的《黑叶描金牡丹瓶》、《黑叶描金四季瓷盘》、《黄雀薄胎瓷瓶》,有的参加国外展览,有的为故宫博物馆收藏,评价甚高。
  刘雨岑不仅对艺术执着追求修炼出一身技艺,而且精心育人,曾在“浮梁县立陶校”、“珠山国瓷艺专”、“东方艺专”任教,培养出一大批陶瓷艺术创作设计人才。进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后,更热情鼓励、悉心指导青年艺徒。他待人谦和,施教有方,建国后从他学艺的王恩怀、徐亚凤等人,都已成为颇有名气的工艺美术师。对他的技艺特色,田汉在《赠刘雨岑先生》诗中进行了赞颂,“南枝如雪馥雄关,又在先生笔底看;何止珠山留劲腕,早传春色满人间”。香港艺术馆馆长朱锦鸾文章也曾赞曰:“刘雨岑手法简洁利落,令人难忘”。“刘雨岑的艺术在于捕捉自然界里永恒的一刹那时空,把真善美凝结成画”。
  1959年,刘雨岑被景德镇市人民政府首批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并被吸收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政协常委、第1届~5届景德镇市政协常委、第4届~5届景德镇市政协副主席、中国美协江西分会副主席、景德镇陶瓷美协主席等职。
  刘平,自幼领受父亲的言传身教,勤于习画。且其父艺友,均为景德镇陶瓷美术名家高手,刘平常与之频繁接触,耳濡目染,多受教益。故其在中学时代即有作品参展获奖。初显艺术天赋。
  1963年,高中毕业后,他进入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随父学艺,主攻釉上粉彩花鸟。在其父亲悉心指导下,他潜心钻研,不仅广泛地学习陶瓷美术各种技艺、中国画绘画技法、书法、篆刻,而且刻苦自学中国古典文学,广博地吸取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营养。业余时间大量临摹恽南田、任伯年等人的作品,使他受益匪浅。20世纪60年代中期,其发轫之作《白梅》被选作国家礼品瓷,粉彩颜色釉开光花鸟瓶,被市陶瓷馆收藏。
  1968年,他被迫放下了心爱的创作之笔下放农村接受“再教育”,在农村,他偷偷地进行素描写生,积累大量创作的素材,丰富了生活,磨炼了意志,对于他后来的艺术创作不无裨益。
  1971年,他被首批调回陶研所,参与全面恢复艺术室的工作。他重握画笔、再返艺途,更加珍惜这失而复得的大好时机,更加勤奋地钻研,更加努力地创作。
  1971~1976年,除了完成所里下达的绘制礼品瓷任务外,他先后为江西宾馆创作了大型瓷板画《三湾之秋》,设计绘制首都钓鱼台国宾馆用瓷,尤其是1975年在完成毛泽东主席用瓷的设计、制作任务中,采用父亲亲传“水点桃花”技法,成功地设计了“水点桃花”餐具,而今已被国内外陶瓷艺术收藏家视为精品,重金求索。
  刘平于花鸟世界采英撷华、搜珍觅奇之外,亦在山水领域内展示身手。1980年,他的大幅陶瓷壁画《幽谷》镶嵌在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大厅被中央电视台报道播出,接着又被《光明日报》、《中国陶瓷》杂志、上海《文化与生活》、《江西新闻图片》等选载。
  其子刘黄沙,生于1963年,受其教育和影响,对陶瓷美术颇为钟爱。1982年,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后,进入陶研所从事翻译工作。
  刘烟林世家
  刘烟林,1933年11月生,祖籍江西抚州临川。其祖父刘松恒(1865~1936),早年在景德镇以琢器做坯出名。父亲刘荣生(1905~1956),则以擅长琢器刁削在景德镇小有名气,故私人老板多以“厚肉”礼请。刘烟林12岁到景德镇随父学艺。1950年,刘氏父子同时加入琢器工会,刘烟林担任分工会青工委员。1954年,在公私合营中进入光大瓷厂(人民瓷厂前身)。
  1956年,刘荣生不幸病故。刘烟林为不辜负先辈的期望,决心独辟技术发展新径——开始步入研制琢器刁削所需模具的技艺生涯。
  1959年,厂部发现他的专长,调他到模具组从事模具制作。刘烟林在模具制作的天地里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此时他风华正茂,积极要求进步,工作上认真钻研。有一次,厂部接到大批鸡心盅生产任务,而鸡心盅甩子小,其生产在铲、刁制成的模子上印制,不仅费工费时,而且印出来的坯标准不一。为确保按时圆满完成生产任务,刘烟林主动提出采用注浆的方法来生产,他的建议当即得到厂部同意。刘烟林通过手工刁削很快制成原始模种,然而在浇注工作模胎时,原单连改为双连适应不了生产,经过反复试验,“排列注浆”进浆修口不够完善,遇到种种困难,多次实践终于解决模内设沟排列压力注浆,每合20根,提高工效10倍。模型出来后,生产甩子操作难度大,易产生跑浆,甩子也由于小而容易断裂。刘烟林并不因此泄气,而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再次鼓起勇气向车间递交进一步革新的决心书。紧接着就是拼命地干,整天画呀、比呀、浇呀、反复设计、试验,手上、脸上被硫磺烧起了泡,只擦点工作用的浇模菜油,接着又干。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终于把十几合双面双榫合拼的鸡心盅甩子工作模放到车间书记面前。经过试产,提高工效6倍。
  为适应陶瓷生产工艺不断对陶瓷模具的新要求,刘烟林在模具换代上立下了汗马功劳。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针匙品种手工印坯工效低,劳动强度大。为改变这种局面,刘烟林通过研究,首先将其改为“单行倒浆”,即每合模型单件倒浆成坯,提高工效3倍。嗣后,又将“单行倒浆”的模型改为适合排列上墩的压力注浆模型,进一步提高工效5倍。凉菜碟压力注浆、鸡心盅甩子注浆、针匙注浆等分别提高工效6倍~8倍,并提合理化建议和革新课题20多条”。
  石膏模具制作不仅从设计到制作种模、母模及工作模等均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尤其是熬磺、渡种、凝聚等还要靠肉眼观察,凭经验判断,工作时随水蒸汽扩散到空气中的硫磺往往催人泪下,操作中稍有不慎,轻者烧衣服,重者促气烧肉。刘烟林在长期的工作中不知吃了多少苦,手臂上那斑斑疤迹就是最好的见证。
  1965年,厂里接受一批北京钓鱼台国家用瓷生产任务,其中针匙是加长的新产品。赶制模型的任务落到刘烟林肩上,他二话没说,日夜加班设计定样,熬磺制模,其间几经周折,图纸画了一张又一张,数据算了一堆又一堆,硫横熬了一锅又一锅,石膏用了一袋又一袋,终于拿出了模样,保证了厂部按期交付符合订单要求的产品。
  1972年,江西省陶瓷公司决定对针匙进行规格定样,在对针匙器形、重量定格的过程中,刘烟林根据厂部要求,经过5次反复试制,将其所制作的针匙单件成瓷重量定在36克上,终于以造型大方、轻巧、厚薄适中,被定为样品。据1978年市场调查信息反馈:人民瓷厂瓷器的器形,东南亚和美国市场都很满意。
  在异形注浆品种模具的设计和制作上,刘烟林设计的假口、壁厚、榫头合理准确,既能保证模具的可操作性,又可保证原始设计形状不变,仿佛螺丝套螺母,尺寸丝毫不差。
  刘氏第三代传人刘志平,1980年,年方15的刘志平便来到父亲身边学艺。刘志平来到模型组的第一天,父亲给他的第一句赠言是:要勤奋好学,多实践,不怕苦。刘志平正是恪守着父亲的教诲,在实践中反复磨炼。他认真观察父亲操作的每个过程,从模具设计的讲究,熬制硫磺的火候,再到石膏与水的配比,都反复试作,有时一身白,有时一身黑,有时不慎也会遭到父亲严厉的“警告”。不到一年刘志平就能顶岗制模,二年就能熬磺渡种,三年就能针对坯体器形设计模型了。
  毕德芳世家
  毕德芳(女),1946年生于景德镇,祖籍安徽歙县。就职景德镇市艺术瓷厂。江西省书法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景德镇市美术工作者协会会员、景德镇市书法协会理事。
  其祖父毕伯涛(1884~1961),字达,号黄山山民,黄山樵子,客居江西鄱阳,光绪十一年,始移情书画。在乡人画家张云山、吴虚谷两先生影响下,集中研究国画花鸟。其禽鸟造型略显夸张,多用于笔皱擦羽毛,蓬松而精细;花卉皆用兼工带写技法。1922年到景德镇后专攻粉彩,并将熟练的传统绘画技法和文学修养结合运用到陶瓷彩绘中。为提高陶瓷彩绘水平,他广交瓷坛画友,研讨传统绘画风格,参与“月圆会”活动,此间其代表作《松鹤图》运用粉彩的装饰方法,成功地表现了18只姿态各异的仙鹤,笔法洗练,动态特征清晰,穿插、疏密恰到好处,藏露亦颇得宜。1930年因奔祖丧回鄱阳老家。1949年4月后他加入了江西省文史馆工作直至因病逝世。
  父亲毕渊明,生于1907年,别号白发少年,至乐老人。自幼苦读诗词,勤学书画,刻石治印,坚持不懈。他利用自己深厚的书画功底,在瓷胎上绘出了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猴、马、狮、鹿等动物,尤其是画虎出名,并因此博得了“毕老虎”雅号。1972年4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人民大会堂,看到毕渊明作的画,指名要收藏其作品。他按照要求,创作出2尺4寸瓷板画“虎”4块,2尺4寸瓷板画“熊猫”4块,作品被当作国家礼品赠送给尼克松总统。他创作的陶瓷美术作品,远销美、欧和东南亚国家及地区,收藏家都以收藏“毕老虎”作品为荣。毕渊明一生宁静淡泊,洁身自爱。即使在最潦倒的时候也不为金钱所动。晚年退休在家,许多人找上门,以重金求他出卖瓷板画,一一被他拒绝。其实他并不富裕,从少年时代起,他睡的一直是板凳搭木板,直到晚年才睡上子女为他购置的架子床。晚年,因患严重白内障,视力剧减,有人建议他趁身体尚健,为子孙后代多留下几只“老虎”,而他淡然一笑说:“画虎往往需要工笔,而视力不好是难以为之的,如果勉强为之,难免会留下败笔,留下遗憾,这样画于人于己都是不负责任的。他这种严肃端正的创作态度给后代留下了可贵的精神财富。他在1959年荣获全市首批陶瓷美术家称号。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江西分会顾问,省文联委员。曾当选省政协委员、景德镇市政协六届副主席等职。
  毕德芳,8岁即禀承家传,专事陶瓷粉彩走兽画,1959年,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中专班。1962年,分配在景德镇艺术瓷厂美研所,从事粉彩走兽的创作。在她笔下,威风凛凛的雄狮猛虎、温驯的鹿、矫健的马、灵巧的猴,无不栩栩如生。在她的作品中还特别注重动物所处的自然环境的营造,着力于山、石、树、水流描绘,视之野趣盎然。她还多次与其父合作,创作了不少的作品。1980年共同创作的大型壁画“百猴图”(面积12平方米)受到香港、澳门有关人士的好评,称其作为当今陶瓷美术史上的一大巨制,是难得的瓷艺精品。
  中国书画艺术创作上,毕德芳勤习精研的作品多次获奖,其作品中国画《乐叙天伦》,1983年获首届江西省女作者国画展评比二等奖,其书法作品于1985年获首届江西省妇女书法比赛二等奖,同年她参加绘制日本定购的大型壁画粉彩《四季繁荣图》,陈列于日本东京新干线上野车站,日本《读卖新闻》、《朝日新闻》等新闻媒介予以连续报道。
  毕德芳的兄长毕彰,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专攻工笔花鸟,兼及水墨写意。其妹毕畹芳亦继承父业,画有所成,在景德镇市艺术瓷厂美研所从事陶瓷美术创作。
  余子富世家
  余子富,祖籍江西都昌,1939年11月生,其祖父余用田(1866~1948年),从事烧炼(柴窑)工作40多年,同时对颜色釉配方及烧成工艺颇有研究,为颜色釉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其父余略应(1893~1955),继承祖传技艺亦对颜色釉配方和烧成工艺有所研究。于1950年调江西省陶专从事颜色釉配方研究工作。1954年,调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当年在中德技术合作时,先后配制出钧红、郎窑红、珐黄、珐花等传统颜色釉,并在烧炼方面取得成功。其中尤以珐花釉首屈一指,被人们称为“珐花釉大王”。其主要著作有《各种高、低温颜色釉配方》及《颜色釉的烧成工艺》等。
  余子富从小酷爱烧炼技艺,得到父亲亲自传授。1955年调部陶研所从事烧炼工作。1958年,参加景德镇陶瓷厂第一座以煤代柴园窑试烧工作,喜获成功,荣获市委、市政府颁发的“烧炼能手”荣誉称号。嗣后,负责东风、华电、红星等瓷厂园窑试烧指导、培训工作,为全市以煤代柴窑改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70年,调市为民瓷厂烧炼车间园窑大组工作(看火)。由于他一心扑在烧炼事业上,且技艺甚精,操作熟练,因而确保了产品质量,窑青质量稳定在95%以上。1974年,担任隧道窑看火工作,有一次,接连几天出窑产品多犯“阴黄”缺陷,大家为一时找不出原因而焦急,他更为此而心急如焚。后经过认真分析检查,终于找到产品“犯病”原因,是因天气变化,总闸和窑尾风量过大,产生还原区气氛不足所致。他随即与车间有关领导和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及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调整支闸开度,缩小总闸和窑尾风量,在操作方面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在“叫法”(注:吹哨加煤或撬炉)方面要特别注意火候,统一操作等。烧成的产品窑青质量猛然由原来的90%提高到98%。经过几天几夜的连续战斗,他虽已困倦至极,依然坚持到很晚回家。遇到倒窑事故,往往要干到凌晨三、四点钟,事故处理完毕就在窑上休息一下接着干,这种情况不知多少次。1979年,调到燃油隧道窑任带班长,他每次上班就不停地从窑头到窑尾观测窑温及烧成状况,勤勤恳恳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厂部领导和车间干部工人的一致好评。1984年提升为燃油隧道窑窑炉长。他所管理的油窑,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在全市评比中每次都名列前茅,所带的班组,连年被评为“先进班组”。
  1985年7月,隧道窑突然发生倒窑事故,余子富手拿铁钩直冲坑道内,进行事故处理,当他把倒在窑车缝里的匣钵钩下来时,突然1300℃的火红匣钵,滚落在他的脚下,使他的右腿严重烧伤,此时,正好车间主任下坑道了解事故处理情况,及时地把他从坑道内背上来送进医院,才得以脱险。
  从事陶瓷烧炼工作30多年的余子富,凭着他对事业的赤诚之心和技艺,在长期的实践中,排除了一个个险情,攻克了一道道难关,为企业赢得了经济效益,政府授予他“先进生产者”、“合理化建设先进个人”、“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其子余忠东,1975年出生。跟随父亲学习颜色釉配方和烧梭式窑技艺。
  余希鹏世家
  余希鹏,生于1953年11月21日,祖籍江西都昌县乡溪乡,陶瓷烧炼技师,祖孙四代均从事陶瓷烧炼。
  曾祖父余叨金(1879年~1938),12岁左右来到景德镇。先在坯房学艺,后学烧炼。经数年奋斗,积累了一定资金,18岁左右与人合伙创办“余利顺瓷行”,以园器为主,为手工业家庭作坊。搭窑烧坯。过去搭窑户受窑规、行规制约,倘若搭烧瓷器被烧坏,不仅无权索赔,而且搭窑费还得照交。余叨金深感要在景德镇陶瓷业上有所发展,就必须有自己的窑厂及自己当把桩师。他下决心要培养自己儿子,在烧、做两行有所建树。
  祖父余忠荣(1896~1968),10岁左右来到景德镇。先学画青花,4年后,改学烧炼,从师余安浪。18岁出师,24岁开始把桩,成为当时最年青把桩。1930年“余利顺瓷行”改为“余桢顺瓷行”,经营烧、做两行。生产日趋兴旺。余忠荣的烧瓷技术在烧窑界亦渐露头角,得到各家窑厂聘用,先后在罗家窑、豆芽井窑、大井头窑、磨鹰窑、桥得脑窑任把桩。抗日战争时期,余忠荣在继承祖业基础上,又创办“余椿记瓷行”。购买窑厂,扩建坯房,成为烧、做两行颇有名气的老板。解放后,余忠荣除自留住房壹幢外,将全部资产投入公私合营裕民瓷厂(东风瓷厂前身),继续担任窑厂把桩,并成为该厂股东老板及全市有名望把桩师傅。1958年参与以煤代松柴烧炼大会战,就窑位安排等问题提出许多合理化建议,并亲自参与试烧工作,连续十余次烧成率均在80%以上。1956~1963年,先后被选为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5年参与江西省陶瓷规划工作。同时被推选为市烧窑小组成员,研究、指导全市近百余座窑厂烧炼工作。
  希鹏之父余建帮,以选瓷为业,后从事烧炼。
  余希鹏从小受家庭影响,尤其是对祖父的烧窑技术产生强烈渴望,立志成为一名熟练烧窑技术人才。祖父也希望烧炼技术能后继有人,平时注意培养他。1968年,希鹏分配至市远郊瑶里念书,每当休假回市,他从不放弃去窑厂的机会,替父亲做助手或顶缺。
  1976年,父亲退休,希鹏顶替进东风瓷厂当烧炼工,从师于冯生得。冯师傅不仅有烧窑实践经验,而且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对希鹏的成长很有影响。希鹏不仅悉心听取师傅的指教,虚心向老工人学习,很快掌握窑内不同阶段的温度、压力、气氛对烧成瓷器质量影响的规律,同时基本掌握各阶段优劣煤搭配情况及各班如何配合等涉及烧成工艺流程科学性问题。1978~1979年,他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1983年,他担任园型窑(倒焰式)窑炉长,在他带领下,窑青率从86%上升到93%(小件),每窑耗煤量从15吨下降到13吨。张正海世家
  张正海,祖籍江西丰城,1945年出生于景德镇。1959年进雕塑瓷厂学艺。擅长陶瓷镂雕、捏雕技艺。
  其父张新喜,1921年出生在丰城黄木乡纸扎工艺品人家。13岁时,因父亲亡故,家陷困境,被迫到景德镇学艺谋生,幸遇同乡徐顺元收为门徒,帮工19年。徐顺元身怀镂雕、浮雕与捏雕绝技,且与同乡艺友蔡金台交谊甚厚,俩人常相聚徐家磋商技艺。为人忠厚、勤奋好学的张新喜,不仅深得师傅的倾心指教,而且赢得瓷雕名师陶瓷美术家蔡金台的青睐(见瓷业人物传略)。蔡视张诚实可靠,且潜心学艺,遂将爱女陆英许配给张。因此,张新喜成为蔡氏技艺的继承人,张氏世家的开创者。
  张新喜,专搞镂、捏雕创作与营销花篮、水浅。与蔡氏结婚后,受妻子鼓励和影响,聚圆、浮雕技艺于一身。平时喜捉鱼、勤爬山、看古戏、翻画谱,旨在拓宽思路,扩大创作题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他制作的各式花篮,颇受欢迎,常被人选购用做礼品。后进互助组、合作社直至雕塑瓷厂,从事镂、捏、浮雕创作和釉彩研究。其创作的《十二菜果》、浮雕《葫芦瓶》和《荷花坛》,曾大批投产出口。还创作了一批造型各异“小龙舟”,投放市场后颇受顾客欢迎。1958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雕塑专业进修期间,有幸结识久闻大名的“泥人张”第三代传人张景祜。张大师对其镂、捏、雕绝技赞叹不已。来景德镇试作瓷雕仕女时,点名要他配以捏花头饰,既使仕女显得分外俏丽,又提高了作品的艺术品位。给观摩人员留下深刻印象。1959年,应瓷雕名家曾龙升邀请,参与建国十周年献礼作品——《龙舟》创作,出色地完成了其中的亭台、楼阁创制作任务,该龙舟陈列在景德镇陶瓷馆。同年,张新喜荣获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授予的首批“陶瓷美术设计师”称号。
  张正海,14岁便跟着父亲进厂学艺。由于家庭与工作环境的薰陶,从小便对雕塑技艺萌发浓厚的兴趣,加上严父及师公、外祖父、曾叔公等前辈的悉心指导,不仅技艺长进快,而且懂得学好雕塑技艺决非易事,如无锲而不舍的学习毅力及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断然无法获得一件体现美感与新意的佳作。基于这种意识,他积极报名上夜校,坚持刻苦攻读。
  在自学成才的人生旅途中,张正海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镂雕技艺高峰努力攀登,一次又一次地品味着成功的喜悦。1972年创作的“龙舟”(长85厘米、高40厘米),曾被陶瓷行家誉为“汲古而化破格出新”之艺术珍品,1981年被江西省政府选送北京陈列在人民大会堂江西厅。1977年创作镂雕的《秋菊蟋蟀》、《花筛》(直径28厘米),花筛之精细,菊花之逼真,蟋蟀的触须、翅翼、脚上“锯齿”之精微,均可谓巧夺天工。此作送京展出后,荣获一等奖。并被有关专家誉为“技参造化之功,巧夺天工之妙”,是融镂、捏雕技艺于一体的名作。嗣后,相继创作玲珑剔透的《迎春》花筛、加配稀土铈镨原料装饰的《螳螂菊花》筛。后者被选送参加1985年日本“筑波国际博览会”,倍受观众赞赏。《蜻蜓》花筛,不仅高价售出,而且摄成彩照,冠以“国之瑰宝”殊荣。
  他在技艺上永无止境地执着追求,驱使他在艺海中大胆探索。在这过程中,由于受剪纸艺术启发,别具心裁地创作出既有民间风味、又含现代意识的镂雕《双鲤花插》,并获准投入批量生产。他还参照民间喜庆节日张挂的跑马灯,创作出镂雕“电动双层转心瓶”。取裁于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的《艰难历程》山景瓷雕,生动逼真地再现了《西游记》里神秘莫测、险象环生的非凡意境,问世后受到中外观众普遍好评。
  张正海的儿子张军,1970年9月出生。初中毕业后,父亲有意识地安排他去花圃“打工”,以培养他喜爱花卉的情感,为其日后从事镂、捏技艺奠定情趣基础,同时又可为其日后创作积累素材。待他喜爱且愿购阅与花有关的画册后,又向组织要求进厂带在身边学艺。小张通过临摹做“花”,逐渐理解父亲用心良苦。为不负父亲厚望,张军加倍努力苦练基本功,很快崭露头角。
  汪桂英世家
  汪桂英(女),1931年生于景德镇,祖籍江西省乐平县,室名“平山草堂”。江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景德镇市美术工作协会常务理事,先后任全国第二次妇代会主席团成员、省妇联执委。并荣获“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其父亲汪野亭(1885~1942),又名汪平,号元鉴,别号传芳居士,江西乐平人。自幼喜欢画画,经常坐在沙滩上,用小木棍在地上不停地画。有一天到外婆家做客,他进门就被悬挂在厅屋里的几幅山水画吸引住了,于是,他舍弃与表兄的玩耍,坐在案桌边照着画起来,一直画到深夜,仍无一丝倦意,直到雄鸡三唱,东方欲晓,画得自感满意才罢休。后来,为寻求通往艺术殿堂的道路,汪野亭考入江西陶业学堂,从师于张晓耕、潘陶宇习中国画,他的才华和勤奋均得到教师和学友的称赞。他临摹沈石田、王石谷等画家的作品,以求领略前辈入画的境界,培育自己的创作能力。
  1904年,汪野亭应本村父老举荐在村里任教。1912年,来到景德镇谋生,开始绘瓷生涯。由于他在乡村任教期间,长期置身自然,坚持写生,尊定了深厚的功底,把独特的风格引入绘瓷实践,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为卓有成就的陶瓷艺术家。是“月圆会”成员之一。
  民国初年,瓷绘山水,用胶水料作画,汪野亭感到这种绘法不足以表现画家艺术创作思想,而改用油料作画,水粉敷色,即粉彩山水,效果别有风味,色彩鲜艳明亮。尤其是作净绿山水,使宝石般的绿色和洁白的釉胎相衬,显得十分幽雅别致,这种新形式丰富了粉彩山水的装饰技法。长期的实践,他熟练地运用中国画的艺术规律,使自己扎实的水墨画功力在陶瓷装饰中得到充分的施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汪野亭治学与治家均以“严”字当先,他绘画做到酝酿成熟才下笔,下笔则胸有成竹一气呵成。他在艺术上精益求精,每次在瓷器上作画,非常注意与瓷器造型的协调,哪怕是一座小山或一棵小树,都要安排得恰到好处。他早期作青绿山水,色调较浓艳,笔法工细,构图丰富,层次分明,整个画面秀美华丽。中年以后,笔法奔放,活泼生动,构图有繁有简,色调淡雅柔美。汪野亭的作品对陶瓷艺术界影响颇深。1930年,他的一幅1.8尺墨彩山水《江山胜境图》瓷板画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
  汪桂英之长兄汪小亭(1906~1970),深领其父山水风格,其作品在国内外流传较广,均为收藏家收藏。
  二兄汪小平(1914~1970),专攻填色,技艺亦非常娴熟。
  汪桂英系汪野亭之幼女,父亲将其视若掌上明珠,故精心培育,刚会握笔,父亲便带到画桌边教她绘画。8岁时,父亲特地为她选购了一套148件的重工粉彩餐具,说是将来给她当嫁妆。
  可惜,欢乐的童年太短暂,11岁时,父亲便不幸去世。从此,家里经济来源中断,日子顷刻变得艰难起来。桂英理解家中的困难,每天晚上,伴着摇曳的灯光,靠着父亲把着手教的那点点绘画知识,开始了她的绘瓷生涯。起初在小匙小碟上画,渐渐地在茶杯、茶壶乃至花瓶上画。1946年,小学毕业后,考入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1954年,她从南昌大学(现江西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调入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从事美术设计。
  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汪桂英以设计陶瓷器型为主,参加收集整理和研究开发传统陶瓷器型,并多次参予中外技术合作和国内外陶瓷展品的创作设计。由她设计的竹节茶杯、圆底茶杯、青果茶具、玉兰茶具、葫芦酒具、太白酒具等产品曾获建国十周年陶瓷器型设计奖。
  1968年,她被下放到农村劳动,被迫放下了画笔。3年后,回到陶瓷研究所。为了夺回失去的时间,她把小孩托付给母亲和嫂子照看,整日泡在研究所里,实在累了,便在创作室里搭块木板靠一靠。桂英就是这样怀着对陶瓷美术刻骨铭心的爱,在陶瓷艺术的天地里,在粉彩山水的领域里不断学习、探索、继承和发扬父亲的艺术传统,绘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汪桂英擅长陶瓷器型设计,高温色釉综合装饰。她的粉彩山水瓷画,既得其父遗韵,又借鉴西画技法,广采山水名家的画风画技。其构图简洁明了,意境宁静高远,用笔不拘成法,雄浑豪脱,她的色釉综合装饰,气韵生动,形态自然。她在陶瓷造型和装饰结合上,作品型巧而画美,技法娴熟,笔法纤秀。她设计的《桂林月夜》荷口皮灯,《四季山水》双面釉大型瓷板屏风等作品,参加国内外展评,多次获奖,有的作品被国家有关博物馆、国家工艺美术馆及行家珍藏。1979年,应邀赴日本考察及现场表现技艺。
  其次子曾良,随母学艺6年,后考入景德陶瓷学院艺术系,取得学士学位,任广东汕头经济特区建业陶瓷公司彩绘厂厂长。
  陆如世家
  陆如,1936年1月出生于江西九江,祖籍江西丰城。系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员、景德镇书画院画师、1982年任政协景德镇市第六届常务委员。
  其父陆云山(1901~1974)因家境贫寒,9岁随兄陆隐山离故乡去天津裕丰瓷行学徒。1915年至1932年,先后在唐山、上海、天津、九江画瓷,并熟练了扁笔绘瓷技法。1937年定居景德镇,从事陶瓷彩绘工作。擅长花鸟画,他画的白鹤、松鹰更为精到。他是景德镇扁笔画陶瓷的开创者。在陶瓷艺坛素有“八小名家”之誉,为景德镇近百年陶瓷艺术界名人之一。其主要遗作有《新彩立鹤苍松图》300件花瓶等。
  陆如,名崎,自号“淘人”,室名淘乐斋。陆如十岁开始随父学艺,从临摹入手,以《芥子图画谱》和名家画册为范本,日摹夜临,加上父亲艺道指点和自己的良好悟性,很快地掌握了绘画的基本技法。1953年,进入景德镇市陶瓷第三工业社,从事陶瓷彩绘工作。1956年,参加市美协举办的第一期美术专修班,使他理解了生活是艺术创作源泉的真谛,而临摹是学习的手段。从此,他长期坚持深入生活,师法自然,搜集资料,积累创作素材。又一边拜师结友,广泛地吸取陶瓷与绘画的艺术营养。他创作的素描花卉获景德镇市文教局评比二等奖,初步跻身于景德镇艺坛新秀之列。1957年2幅作品获景德镇市美协评比二等奖。1959年又获景德镇市美协迎春美展二等奖。
  1964年,陆如由市红旗瓷厂调入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产品设计室工作,开始独当一面进行陶瓷装饰与器型设计。更进一步努力探索陶瓷装饰手法,他注重在“彩类”上的拓展。为了拿出适应市场需求的装饰纹样,深入市场调查,并收集创作素材,在短短几年里,设计了14种陶瓷贴花纸纹样并投产,有的花纸印数达100万余张。他设计的玉米式、芒果式、海棠式茶叶瓶陶瓷器型相继投产,多年畅销不衰。1971年受江西省陶瓷公司重托,率公司组织的技艺人员蹲点红旗瓷厂,并对部分传统纹样进行整理,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小组设计人员设计出10多件新的“缠枝莲”图稿。陆如设计的釉下“新缠枝莲”纹样,因构图精炼,清晰明快、秀丽大方,工艺简便而一举夺魁,被选定为人民大会堂国宴用瓷纹样。投产20多年来长盛不衰。投产品种达140多个,并获北京国际博览会银奖,轻工业部优胜产品和优质产品奖。1972年主编的《景德镇陈设瓷器型汇编》已出版并发行全国各产瓷区。
  陆如谦虚好学,善于观察思考,善于从他人的构思与技法中吸取营养,尤其陶醉于大自然,甚至在欣赏电视中的《动物世界》时,也如醉如痴。他坚持艺海淘金、笔耕不辍,佳作迭出。其国画《荷香十里》、《晨曦》、《春华秋实》、《幽谷芳华》、《喜舞春风归》等作品频频发表于《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深圳特区报》、《景德镇国画选》,并被庐山画院等单位收藏。担任毛主席纪念堂用瓷设计组组长期间,设计的“500件金钟花钵”造型被选用。“青花斗彩缠枝莲〓花宝字瓶”被景德镇陶瓷馆收藏,并选入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的《景德镇陶瓷艺术》,创作的10寸彩盘系列“粉彩十二月花”,赋予传统装饰形式以新的生机,被日本高岛屋指定为专利艺术品在日本销售。
  1982年,年近半百,依旧求知若渴,为开阔视野,汲取新知,他毅然赴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在北京进修的是陶瓷系,为了获得更多知识,经常到特艺系听课,各类讲座每场必到,并结识了北京许多名家大师。其间,还应邀进中南海,设计“中南海四景”瓷用画稿,并投入批量生产。
  其长子陆涛,生于1962年。1977年进景德镇陶瓷馆学艺,1978年考入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1981年毕业,分配到景德镇市红旗瓷厂釉下彩研究所工作。1984年到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深造。他的作品不拘一格,既具陆家艺术风韵,又博采众长颇富新意,其设计的陶瓷作品多次获奖。
  次子陆岩,1965年生。1982年在景德镇市新光瓷厂画粉彩传统人物。1985年调市卫华瓷厂创研室搞专业设计,在传统技艺方面有所建树,作品多次参加展出。
  余惠光世家
  余惠光(女),1945年出生,祖籍江西都昌。系景德镇美术工作者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其父余文襄生于1910年,又名恂忪,别名“华舜”。8岁受教启蒙,12岁考进江西省乙种工业学校,学习陶瓷制作、烧炼、绘画。由于家境清贫,14岁辍学回家。1925年,经人介绍随何许人学画雪景。1932年,投笔从戎,参加著名的“一、二八”淞沪抗战,成为驻守上海十九路军的一名抗日志士。后因辗转奔波,身染重病,父亲余昆济将其接回景德镇治病调养。
  此后,他专事绘画,陶醉于雪景研习之中,余文襄注重从自然景物中搜寻创作素材。经常在隆冬季节,顶着风雪,冒着严寒,独自前往浮东金竹山等地写生。
  他对艺术的追求一丝不苟,其作品构图严谨,布局自然,主次分明,意境深远,笔触凝练,富有诗意。画面山势巍峻,寒松苍劲,白雪皑皑,形象逼真,充分显示粉彩雪景的美感。屡送国内外参展获奖。主要代表作有“扫雪图”、“雪归图”、“赏雪图”,无款“雪景”四屏,“雪夜归人”、“灵台扫雪”等粉彩雪景瓷板画推出存世。其中“灵台扫雪”瓷板画,1984年获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一等奖。景德镇陶瓷美术界誉称他为“雪景大王”。
  余文襄曾任景德镇市政协第六届委员,连续当选为景德镇市第三、第四、第五届人民代表,系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1959年景德镇市人民政府首批授予他“陶瓷美术家”称号,1983年10月,作为江西唯一的特邀退休工人代表参加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余惠光,14岁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系。1962年毕业后,在艺术瓷厂美研室,专攻粉彩雪景。1959年她设计绘制的口径32厘米的宋式薄胎斗笠碗《春归图》在景德镇第三届陶瓷美术百花奖评比中获花面设计优秀奖。此后又利用薄胎瓷体薄见影的特点,采用双面对衬的工艺,使之勾勒内外一致,增强了画面的立体和空间感,拓宽了粉彩雪景装饰的新领域。有美商3次登门求购其作品,夙愿实现后,欣喜之余,与她合影留念,之后,又远洋来函致谢。
  余惠光为不断充实自己,往往夜深人静,独自伏案灯下,沉醉于画稿设计之中,不知不觉东方晓白。冬天,大雪纷飞,正是画雪景的大好时机,她常常爬山涉水,到山村野外去写生,一站就是几小时,雪越积越厚,她的头发、眉毛全变白了,两手冻得通红,两脚冻得麻木,她全然不顾,一张张画稿,一幅幅远近错落有致的图画展现在眼前时,已是万家灯火,她才背起画夹,返回工作室。她的作品《踏雪寻梅》在全国轻工业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并被选送参加新加坡“中新展销会”参展,被新籍华人收藏。1979年,她创作的500件斗方雪景山水送京参展获三等奖。嗣后创作的雪景山水80件薄胎瓷被国家选定为礼品瓷赠给美国总统,现陈列于美国白宫。雪景山水2尺4寸长条获1981年景德镇市“迎春”展览二等奖;雪景山水32公分斗笠碗获1985年景德镇市“百花奖”三等奖。
  其女王琪,1970年出生。随母亲在艺术瓷厂学习粉彩雪景。
  洪国忠世家
  洪国忠,祖籍江西东乡,1938年出生在景德镇瓷业工人之家。
  其父洪炎喜(1913~1986),11岁到景德镇园器脱胎坯坊学徒,由于家庭生活困难,洪炎喜跑过买卖,也和兄弟合伙办过瓷厂,但都没有改变贫困的家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入景德镇市建新瓷厂工作。1952年,在大搞技术革新热潮中,发明“一刀法”,被授予江西省甲级劳动模范,有幸上北京登上观礼台见到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1954年,调市陶瓷馆工作,并参与中国与德国技术合作制瓷任务。1959年,从事陶瓷色釉的配制直至退休。
  洪国忠从小喜欢玩坯泥,他总是跟在父亲的后面,在这个制瓷师傅身边看看,那个制瓷师傅身边瞧瞧。有时还认真地模仿大人操作做瓷。
  洪国忠读过两年私塾,1952年进小学,1954年高小毕业后考入景德镇陶瓷研究所举办的“景德镇市机械制瓷技术训练班”。通过6个月的学习培训,以优异的成绩留在陶研所试制组,拜任相仁为师,重点学利薄胎。任师傅教得耐心,洪国忠学得认真,每天十几个小时,屁股不离坐椅。利坯是手工制作陶瓷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工序,对于产品的器型,厚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既要利好外型,还要利好内型,要准确估计储泥厚度在高温熔融状态时的负荷及收缩率对产品的影响。器型以烧出来能对上图样为准,薄度以烧出来不会变型为限。洪国忠初学时,烧出来的产品往往事与愿违。对此,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但并不泄气,而是细心琢磨蓄泥厚度与坯胎外型的关系,他通过一连串的坯体与瓷器的对照实验,终于悟出其中的奥妙。他在实验过程中,每制作一种造型,都要留下一只坯胎不烧,然后将烧出来的瓷器与坯胎对照,看它们的收缩变化情况。有一次他把坯拿在手中横看竖看,突然发现当坯胎右斜转到45°时,正好与瓷器外型相吻合。经过再次反复试验,终于找到其中的规律:“图纸平放,坯胎向右斜450,则胚胎与瓷器外型相似,烧出来的瓷器能对上图样。”由于他刻苦钻研,很快成为陶研所利坯的一员主将。1956年,《中国青年报》曾专题报道他的学习毅力和尊师爱徒的事迹。1961年,景德镇陶瓷局任命他为工人技术员,时年23岁。
  1963年,外交部需要一只与国外签字盖章用的24厘米长方印合。开始采用镶、印、注浆等方法成型,印合上下子口无法吻合,可是交货快到期,大家非常着急。在研讨会上,他通过分析瓷器缺陷原因,提出利坯拉坯饼子在正反两面收缩不同的原理,采用做两块厚饼子,两个正面合起来削成一个长方形印合,结果获得成功。1975年,又圆满完成毛泽东主席用瓷敬制任务。
  洪国忠从事陶瓷事业40余年,对陶瓷制作颇有研究。尤其对手工成型中的利坯工序,不仅付出了许多辛勤汗水,而且总结出自己的经验与体会。他认为:掌刀用力要均匀,弹坯灵感集中听,内外刀路走平稳,上下利头稳而轻。他还在实践中体会到,一般学习利坯,直至成才,大体要经历如下三个阶段:一、学习锉刀定死坯,练手劲与练刀法,刀路走平稳不打震,老师傅出样能大致跟上;二、能独立操作,照图放尺出样,根据不同型样的特点,合理储泥,分析一般产品出现的毛病。三、能利各种复杂产品,懂得各式坯体结构与烧成关系,从理论上加以解释产品出现毛病的原因,即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一定的理论知识。
  他学技术很刻苦,搞制作精益求精,4厘米~60厘米的薄胎瓶,2厘米~30厘米的薄胎碗,无不得心应手。他制作的薄口皮灯,1983年获景德镇市陶瓷美术百花奖一等奖。陶研所大部分绘画人员参赛作品都出自他设计制作的坯胎。1984年,中国在美国主办“中国古代传统技术展览”,美方指定在展览项目中要有传统制瓷表演项目。洪国忠两次远渡重洋赴美国西雅图和波士顿表演,历时14个月,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作出了应有贡献,受到国际友人的频频称赞。
  洪国忠的儿子燕平1977年生,随父学艺。已是一名利坯能手。
  徐亚凤世家
  徐亚凤(女),1940年出生于景德镇,祖籍江西南昌。
  其祖父徐仲南(1872~1953),字名陔,艺名竹里老人,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陶瓷名家。1918年,受江西瓷业公司的聘请来景德镇。开始在该公司主持陶瓷美术管理工作,不久辞去职务。1928年,徐仲南与王琦、王大凡等绘瓷名家组织艺术社团“月圆会”,每月十五聚会切磋画艺,交流心得,为把陶瓷彩绘技法与中国画之画理、画法融合起来,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相应的成效。徐仲南少年时即颇具绘画才华。他画的人物,神形兼备,呼之欲出;画的山水,层次丰富,意境高深;其画竹,笔力老辣、造型劲拔,神韵飘逸。他喜画赤竹(用胭脂红),红竹白瓷,对比鲜明,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徐仲南为人犹如其画,能洁身自爱,不善应酬周旋,故在旧社会里只能以书画自娱,种花栽竹而已,解放后,他年近八旬,创作激情不减当年,最后一次制作,是参加救灾义卖中国画活动,所得全部捐助灾民。
  其父徐天梅生于1912年,1959年获景德镇市人民政府首批授予的“陶瓷美术家”称号,系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曾任市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
  徐天梅擅长画动物,尤喜画虎、狮、猴,兼及人物山水花鸟。他的瓷画作品以民族传统文化为本,手法新颖,笔意放逸,气韵生动,他非常注重于物相神态的表现,寥寥数笔便能将物相描绘得神态活现,栩栩如生、情景交融,流淌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他笔下之虎,或立或卧,或登山游谷,或仰天长啸,或巡山疾走,造形准确,神态生动,无不虎虎有生气。
  徐亚凤从小不仅亲聆父亲教诲,且又师从其舅父刘雨岑。1955~1958年就读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在校期间,又得陶瓷美术家余翰青点化。毕业后,分配到轻工部陶研所。30多年来,一直从事陶瓷艺术创作与研究。
  她专长于粉彩花鸟瓷画,兼及山水、人物。既注重汲取中国传统绘画技法,更崇尚自然美,坚持写生不辍。为扩大创作视野,她广游名山大川,搜集创作素材,不断从大自然中陶冶情志寻求灵感。她的国画花鸟功力扎实,而且善于将其融入瓷画创作中。其作品情韵恬美、创意清新,既得传统花鸟画之精髓又有时代新意和现代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她的早期花鸟画讲究笔情墨趣,后期则追求花鸟与山水的融合,尤以80年代后所作花鸟瓷画,生活气息浓,格调高,具有恬静美的特色。她的作品在国内外参展,或被重金购藏,或获各级奖励。1975年,她和刘平设计的《水点桃花》、《梅花》餐具画面,被选用为毛泽东主席使用的日用瓷套件主要花面。上海东方电视台为此特地制作专题片对徐亚凤进行特访。她绘制的《水点桃花小鸟》酒具,获全国陶瓷评比二等奖;《花鸟》瓷水筒获全国优胜奖;《山花杜鹃红》大瓷碗选登于《人民画报》;《满山芍药香》大号薄胎碗被印制成挂历广为发行。《蝴蝶兰花》300件瓶,获江西工艺美术评比一等奖。她曾为广州美术学院毕业班学生授课,为唐山、浙江、邯郸等兄弟产瓷区培训学员,主讲粉彩、花鸟瓷画,施教授艺,颇受好评。
  徐亚凤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人民画报》、香港《大公报》、《瓷器》、《江西妇女之声报》、《中国陶瓷》等报刊图册书籍多角度报道其人其艺。
  游艺世家
  游艺,生于1933年,祖籍江西鄱阳,原名游湘滨,艺名醉菊老人。因其画虎而驰名,故被人誉之为“游老虎。”
  其父游渊泉(1907~1982),自幼秉承父教,学书习画,练就一手好书法。1924年初,他偶然发现一古瓷所饰书画精妙,爱不释手,得知系景德镇所作,于是萌动赴景学艺之心。嗣后,即毅然背井离乡来到景德镇投师江复昌门下,学画山水、花鸟。因勤奋好学,加上原有一定的书画基础,不久便在陶瓷粉彩山水、花鸟领域显露头角,尤其是陶瓷书画、款识,更在景市颇具声名。后与珠山八友等常在一起联手作画,题诗并书,技艺益精。景市所制国家礼品瓷及人民大会堂用瓷的题字、书款,不少出自游渊泉之手。
  游艺从小酷爱绘画,常一边读书,一边习画。年少时,因家境窘迫,初中没读完便随父学艺。并拜朱受之、吴德祖为师学画瓷像、菊花等。他勤奋好学,聪敏颖慧,且注重素描、速写、中国画技法等基本功操练,故与同门相比,进步更快,所出作品更富神韵。
  1951年秋,他随父率先参加全市第一个瓷业合作社。次年,被选为合作社主任,之后,相继在市瓷业联合总社、市陶瓷局、省瓷业公司、市委工交政治部、市人事局等单位和部门任职。
  任职期间,他忙里偷闲,挥毫作画。即使在下放农村劳动期间,亦坚持写生和为大队绘制领袖像及办特刊搞插图等,或与陶瓷界艺友切磋技艺。他与画虎名家毕渊明交往颇深,经常联手作画。20世纪60年代初,由其画虎、渊明衬景、题款的“虎啸图”展出后,一时传为艺苑佳话,“游老虎”之名亦因之而起。他醉心于发扬光大景德镇陶瓷技艺。为充分调动陶瓷技艺人员积极性,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他便致力于在老艺人和年轻新秀中评定技术职称。他关心艺人比关心自己还重。1960年,陶瓷美术家王云泉因思想矛盾携子回乡务农,游艺得知后,登门力劝王返市从艺,一面据理说服王所在工厂厂长以振兴景市陶瓷技艺为重,宽待王氏父子。由于他精诚所致,王氏父子终于重返景市陶瓷艺坛。1963年,陶瓷艺苑知名人士王晓帆病逝,其遗孀因悲伤过度,一时精神失常,游见此情景,凌晨一点多为其四处奔波,买药救治,之后又协助王家料理丧事。“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一个暴雨深夜,他得知画虎名家毕渊明常遭批斗深感委屈,想不通,他不避个人有被牵连之险,冒着倾盆大雨,连夜赶到毕家劝慰。毕为其所感动,终于顽强地活下来。
  游艺为人刚毅正直,其画亦如其人。他欣赏虎狮之雄风浩荡,正气凛然;喜猫之机灵敏捷,且以捕鼠为生;爱菊之隐逸高洁,且不畏风霜;慕荷花中通外直,不枝不蔓,香远益清,出淤泥而不染。故其作品多以虎、狮、猫、菊、荷花等为题材,以画言志,托物抒怀。他传子之作《秋菊》,题词为“一丛青紫一丛黄,生生不息又重阳,清秋更有赏心处,白衣素衫月里裳”,寄托着对子女的期冀;他画的《庆香港回归图》,以卓立云峰回眸之虎为主题,衬以神州大地为背景,直观气势磅礴,细心品味,则觉其中饱含无限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深情,若推敲画面题诗,末句为“山河一统愿初酬”,则可窥见其对祖国更加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
  其子亚非,生于1957年,1981年毕业于景镇镇陶瓷职工大学,并留校任教。他作品概括力强,注重整体效果,擅长点线艺术处理和综合装饰技法,具有良好的技术功力和艺术素养,多有作品参加展评,且屡屡获奖。
  曾山东世家
  曾山东,1926年出生,祖籍江西丰城,1961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会员,江西省盲人聋哑人协会副主席,景德镇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
  其父曾龙升(1900~1964),字龙生,其父兄都是雕刻木工,他从小就对立体雕刻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14岁时,随叔父到景德镇学艺,20多岁时他的瓷雕技艺便崭露头角,不仅圆雕超群,而且浮雕、捏雕、镂雕等技法也独树一帜。他忘情于创作,每捏成一件作品,都喜形于色。为求作品的逼真生动,他经常去野外采集花草,捕捉鸟虫带回家进行观察,作为创作的原型。有一次他在山上挖到一串带疤结的棘条藤,回家后,根据九九盘长的民间风俗,精心雕凿修饰,数月后,一个大小绵延,充满吉祥喜庆意味的九头灵芝根雕艺术品成功问世,此作对曾龙升的瓷雕创作具有启迪意义。
  曾龙升生性寡言,只要手上有泥捏,便不露声色陶醉于捏雕之中,不管谁同他说话,他不是答非所问就是哼哼哈哈了事。久而久之,人们都以为他耳朵不行,慢慢地给他起了个“曾聋子”的绰号。他为了潜心于自己的创作,竟默认了这个绰号。他尤其对传统人物瓷雕深有研究。代表作有《西藏佛》、《十八罗汉》、《济公和尚》等。抗战时期,应旅美华侨之请创作出高达2米的“孙中山瓷像”,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荣获金奖,并被美国博物馆收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将自己的全部家产献出。他的举动受到市人民政府的赞赏,并派他到南昌传授技艺。1958年,他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西厅所创作的人物瓷雕《天女散花》、《屈原》、《文天祥》、《陶渊明》等作品,手法精巧、衣纹繁复、生动细腻并富有深刻寓意。其中《天女散花》最为成功,这件高1.34米的雕塑,突破了传统的手法,不上彩,不开相,纯用质地洁净,透明感强的高白泥塑制,衣饰线条流畅,形象丽质端庄,一反古代天女手托花篮的飘动式造型,巧妙地置天女于凌云飘逸的花蓝之中,给人们强烈的艺术感受和圣洁、美丽、高雅、真善美的意趣,此雕塑被收入故宫博物馆珍藏。他主创的瓷质“大龙船”高56厘米、长120厘米、宽30厘米,船上亭台楼阁座落有致,造型极富民族风味,船上150多个不过2.3厘米的各民族人物五官清晰,表情丰富,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成为不可多得的佳作。
  他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借鉴新的表现手法,塑造的《钟馗捉鬼》瓷雕,用影青釉装饰雄健浑厚,那种嫉恶如仇的艺术感染力,使人观后无不赞服。作品完成后,恰逢著名剧作家田汉来景考察,观后欣然命笔题诗:“禹鼎凌烟笔意殊,曾家绝技蜚瓷都;于今有鬼犹多事,喜得钟馗试剑图。”鉴于他对瓷雕艺术的卓越贡献,1959年被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美协副主席,景德镇市美术工作协会主席等职。
  曾山东,童年不慎落水,患病后因服药不当而造成聋哑之憾。然而生理缺陷并未挫其承父业之志。出生于坯房又成长于坯房的曾山东,自小就被观音菩萨、笑面罗汉、持刀关公、惩凶钟馗、舞袖仕女、垂钓子牙等瓷雕吸引。他经常用泥土捏这捏那,特别喜欢模仿父亲的动作,捏些想象中的飞禽走兽。他目光专注,神情认真,兴趣盎然。下雪天在户外不怕寒冷用雪堆塑雪人,雪人堆塑得神情并茂,深得路人的赞赏。14岁才华毕露,创作出《华陀》、《如来佛》、《关公》等,显示出他在瓷雕技艺方面的发展前途。
  曾山东努力克服生理上的缺陷,对一切用眼睛去看,用心灵去领会,他满腔热忱地寻求着自己的发展,享受着创作成功的乐趣。20世纪50年代,他的陶瓷雕塑技艺达到成熟阶段,这一时期,他成功地创作出《边防战士》、《郑成功》、《林冲》、《鲁智深》、《哪吒闹海》、《田螺姑娘》、《维吾尔舞》等作品,影响逐渐扩大。1960年、1964年,先后出席第一届、第二届全国聋哑人代表会议。1964年,《人民日报》、《美术》杂志均专文介绍他的事迹和新作《雷锋》。同年,中国美术馆收藏了这件获得全国美展一等奖的雕塑作品。“文革”期间,他在福州创作大型雕塑《伟人毛泽东》时,由于全身心投入而失足摔下架子,腰部等几处受伤,却依然倔犟地继续坚持工作,受到福州军区的嘉奖。
  他善于创作气势恢宏的大型组雕,代表作有《飘海八仙降八兽》、《伟大的胜利》、《三打白骨精》、《孙悟空奋战天神》、《十二花神》、《三星下棋》等瓷雕,反映了他独特的创作才能。他参与创作的《天女散花》陈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西厅。1979年,他赴北京参加全国艺人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并留影。他多次应邀在京、沪、穗等大都市举办作品展览,参加香港举办的名人名作展的《三宝佛》等作品受到广泛好评。
  曾山东晚年的《十八罗汉》和《孙悟空奋战十八罗汉》瓷雕,不减当年风采,而且精细生动的程度似有超越,系难得的精品。在长达半个多世纪艺术生涯中,他先后创作出上千件瓷雕作品。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质相浑厚,神态逼真,人物心理活动刻划入微,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其子继荣,1955年生,13岁起随父学艺,17岁进景德镇市雕塑厂美研所从事创作和研究。做事认真执着,经常一件作品不做完不离开工作台,有时不知不觉做到天亮。20岁时,与父亲联合创作的《天女散花》、《和合二仙》、《三宝佛》和《单刀赴会》等作品频频获奖。他热衷于广泛吸收众家之长,经常细心观察生活及行家的作品,并从绘画、影视中提取供揣摩的东西,大胆想象。他的《降龙观音》、《恭喜罗汉》、《千里单骑》等作品,深得群众和客商赞誉,销路长盛不衰。
  蔡忠顺世家
  蔡忠顺,1958年生于景德镇,祖籍江西丰城。
  其曾祖父蔡厚广乃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石雕艺人,其作品在河南、福建、南昌等地享有盛名。1882年,一次偶然的机缘蔡厚广来到景德镇,被景德镇的制瓷技艺吸引住了,便携妻带子在景德镇扎下了根。
  当时,景德镇从事圆器的工人较多,而精通异形技艺的人却很少。蔡厚广将自己的石雕技艺同传统的陶瓷制作巧妙地融为一体,运用雕镶技术研制出变形制瓷技术。他制作的青园瓶、四方福桶瓶、八卦灯笼瓶等器型各异的作品,赢得了人们的推崇和赞赏。
  为让自己的事业后继有人,蔡厚广一面完善陶瓷技艺,一面抓紧对儿子蔡道发的培养,除言传身教外,又请古文功力深厚的先生前来讲授古典文学。严格的训练,使蔡道发走上陶瓷艺术之路,不久,便透出自己内在的潜力和才能。他在技法上有所突破,经他改进的雕镶制作分为横直坯块裁法运用,正反坯块的运用,直弯坯块厚薄梯形运用,弧刀的运用等,为后人在瓷艺上的改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15年,蔡道发自开雕镶作坊,除生产常见的瓷器外,还研制出异形陶瓷钟座外壳,火链袋、牙签盒,以及各种瓶类,不仅饮誉全国,还漂洋过海,远销到世界各地。
  蔡忠顺的父亲蔡金裕1911年出生。父亲母亲经常给他讲民间故事和典故,私塾先生教给他文化知识,他的眼前呈现出迷人而又绚丽多彩的世界。1928年,蔡金裕受祖辈们的陶瓷艺术的熏陶步入陶瓷行列。他从祖父那里学会继承和扬弃;从父亲那里学会善于捕捉美的事物的灵魂;他告诉自己要做到调和事物的矛盾,奏出和谐的乐章。他在继承祖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1945年,蔡金裕挂起“蔡新顺”的招牌创办起独具规模的私人作坊,并于北京的“刘恒泰”、“庆记”、“雪风”,香港的“龚华利”、“进龙生”、“保昌泰”、“永同兴”商行,以及上海、广州等地建立起陶瓷销售网点。国内外订货的客商络绎不绝,为异形陶瓷走向世界闯出了一条道路。
  20世纪50年代初,蔡金裕在建国瓷厂担任雕镶组生产组长,他以厂为家,早上班、晚下班,为建国瓷厂培养了不少雕镶人才。他的作品,有的被万寿宫收藏。在国内外参展,反响热烈,评价甚高。20世纪70年代,蔡金裕已到退休年龄,但一直退而不休,继续在原来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他用自己过硬的技艺创作800件五供瓶。每天早晨五点不到,步行十多里路,去西郊盘龙岗的古窑瓷厂,再按照自己绘制的草图将泥饼做成形状各异的几百块配件,经过半年多的精雕细刻,终于将五供瓶做成,为后人留下一副满意之作的宏愿。
  蔡忠顺降生在颇负盛名的陶瓷世家,在父亲的思想熏陶下,耳濡目染,不知不觉中,对陶瓷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放学归家,丢下书包就往父亲所在的建国瓷厂跑。那里的每个人,每件作品,对他都充满了诱惑。大人们配料调色,画坯绘瓷,他亦在一旁模仿,弄得脸上手上五彩粲然。久而久之,小小年纪就墨分五色,对水晕墨章,阴阳向背,虚实疏密等基本要领粗通一二。
  1976年,蔡忠顺进了建国瓷厂科研所,正式成为一名陶瓷美术工作者。他勤奋好学,兼收并蓄,在学习雕镶技术的同时熟练地掌握了利坯、镂雕、捏雕、青花颜色釉综合装饰和现代陶艺及历代陶瓷的仿制等技艺。为进一步提高自己,他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学习,三年后以优异的成绩获取大专毕业证书。
  蔡忠顺对艺术有着执着的追求,他给自己取了个字号:“甜中苦”,道出一个陶瓷美术工作苦中有乐,乐中有苦的艰辛和对他陶瓷事业的执着追求。他对待每件产品都反复研究,认真揣摩,遇到困难同妻子谢彩云商量,谢彩云是建国瓷厂科研所工艺美术员,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名作展并获奖,她既是忠顺生活中的好伴侣,又是工作上的好搭档,而且许多作品均是合作研制成功。1983年,他承担了景德镇火车站大时钟面的制作,该钟宽3米,高2米,钟面要求平整,误差0.01毫米,时间紧,要求高。一开始就遇上坯块变形,四个角往上翘,十二个数往里收缩变形等问题,经过10多次试制,终于找到一个较好的制作方法,解决了四角往上翘和坯块大小收缩不一的毛病,同时又缩短了装坯时间,钟面制作获得成功。
  蔡忠顺有一股钻劲,每做一件作品不做到满意程度绝不罢休。其作品“彩丝釉似玉瓶”获全国陶瓷评比一等奖,“色泥三羊广寒瓶”获全国旅游产品评比二等奖,150件天目釉祥花插获“全国陶瓷评比优秀设计奖”,100件云红如意台灯获“全国艺术台灯评比优秀产品奖”,薄体釉餐茶具、新色釉组合台灯、色泥堆花艺术瓷获“江西省优秀新产品个人成果奖”;综合装饰“天圆地方瓶和羽毛釉双耳六方瓶”等作品被景德镇陶瓷馆收藏;300件御窑瓷花瓶,富有时代气息和个性特色被日本友人珍藏。
  潘文锦世家
  潘文锦,1924年生,祖籍江西鄱阳人,江西省第五届政协委员、景德镇市第四届至第六届政协委员。
  其父潘庸秉(1900~1961),自幼跟随叔父潘陶宇习画,所作花鸟作品备受赞赏。1914~1917年,就读江西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专攻陶瓷美术。毕业后,在景德镇边工作边进修。1923年,受聘回江西陶业学校任助教。1925年,受聘担任北京瓷业公司绘瓷技师。在此期间,他一面辅导青年学生,一面刻苦自学,并遍访名师指导,汲取名家长处,充实自己的技艺基础。
  1927年以后,先后在省立陶业学校、省立陶业专科学校担任助教、讲师等职。30年代,他的作品如粉彩花卉、长条山水瓷板画等在国内外就有一定影响,参加过全国美术展览、芝加哥艺术展览、比利时独立百年纪念艺术作品展览等,进行过英王乔治加冕礼品瓷设计制作。20世纪40年代,英国伊利莎白公主大婚时,国家所赠送的高级艺术礼品瓷亦多系他亲自绘制,当礼品瓷送到英国时曾哄动一时。
  解放后,潘庸秉的艺术才华得到进一步发挥。1949年秋,参加组织和亲自动手完成了送北京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礼品瓷。1951~1959年,先后组织完成了赴苏联展览瓷、全国美展瓷、建国瓷、中德技术合作样品瓷、国家用瓷及驻外使馆用瓷、双献展览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展览瓷等创作设计与绘制任务。在此期间,他为如期完成每项任务,动员老艺人归队,发挥各人专长起了重要作用,受到群众和领导的好评。1955年潘庸秉与中国陶瓷专家周仁、李家治等合作完成的科研任务有:《景德镇瓷器质量的改进和中间工场生产的试验》;与“青花大王”王步合作的《流动九桃青花斗彩》瓷器桌面,曾存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其它作品还有釉里红金鱼缸、兰釉堆雕鸡挂盘、天青云鹤新茶具等。这些作品,有的成批生产,有的作为国家礼品瓷,均得到较高评价。解放后潘庸秉先后担任景德镇市美协主席、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副所长、景德镇市人民委员会委员、《陶瓷美术》杂志编委会主编、省美协副主席、省人民代表及市政协委员,并被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国庆十周年时,被邀请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和晚宴,1960年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潘庸秉艺术志趣非常广泛,其创作题材花鸟、山水、人物、走兽、虫鱼等无不涉及,同时对书法、篆刻等颇有研究,其作品幽雅隽永,自成一格。在实际操作方面,他不仅能画能填能烧,而且善釉下装饰及色釉装饰。中日合编的《中国现代美术名鉴》对其从艺传略及代表作品已作专题评价。
  潘文锦自幼酷爱陶瓷,1936年就读于江西省立陶业学校,1949年在江西省立陶专任职。1954年进景德镇陶瓷研究所任技术员,担负中德技术合作搜集技术资料及选送样品的工作任务。当时技术资料尚散存于各技艺人员的脑海中。潘文锦以高度的责任感投身事业,经过100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终于把分散在几十位陶瓷技艺人员脑海中的颜色釉的配方、制作工艺、烧成技术等祖传秘密技术资料挖掘出来,整理成文字资料,圆满完成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1955年,被选送到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进修,重点学习陶瓷基础理论,各种物化测试方法。在周仁所长等专家的指导下,对青花料、颜色釉、颜色的配制等进行了重点试验,基本掌握中国元、明、清各历史时期青花特点及其呈色规律。
  1956年底,陶研所成立各专业研究小组,潘文锦被任命为色釉研究组负责人,专门从事色釉、青花料、釉上、釉下颜料的研究,同时担负辅导来景市学习色釉的国内外专业技术人员的任务。为了提高传统高温色釉的烧成合格率,简化传统配方及试验新品色釉,他将传统色釉的配方工艺和烧成等一系列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广泛征求老艺人的意见后,决定用科学方法进行配料,控制窑温,使豆青、影青、乌金、霁蓝、均红的烧成合格率分别由20%~30%,提高到60%~70%,郎红的烧成合格率由10%提高到50%。他还成功地简化了祭红、郎窑红等名贵品种的色釉配方,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烧成合格率。并采用土洋结合的方法,创制锌钛花釉,高温象牙釉、红灯芯绒釉等许多品种,为陶瓷颜色釉的发展拓宽了道路,并留下了许多名贵之作。
  潘文锦在进行色釉研究的同时,还针对当时情况的需要,对釉下的五彩颜料及适应各种要求的青花料进行了研究,1957年在缺少资料、设备、经费的情况下,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制出了海碧、天蓝、深绿、浅绿、深黄、浅黄、桃红、大红、深茶、浅茶、黑色、深灰等多种实用的釉下彩料,使当时的釉下彩产品试制得以顺利进行。在青花料的研究方面,研制出仿清康熙风格及色调一致的高级青花餐具的人工合成青花料。
  潘文锦从事研究工作,惜时如金,不知放弃了多少个节假日,星期天,甚至连除夕之夜也在试验现场度过,有一次他正在试验高白釉配方时,妻子喉部生瘤在南昌做手术,他托人前去照顾,自己一心扑在实验室。为了创新颜色釉,除不断实践之外,还坚持自学外语,笔译了有关原料、色釉方面资料。他写的《景德镇的青瓷》由于资料翔实,观点新颖,见解独特,被推荐为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会议论文。他写的《中德技术合作颜色釉总结》、《郎窑红的工艺探讨》、《明代几种突出色釉的工艺与特点》等数十万的文章亦被同行们视为宝贵的资料。《景德镇青花瓷的特点》一文还被香港大公报、文汇报转载,在海内外得到高度评价。
  其弟文复,1938年出生,1962年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后分配在市艺术瓷厂从事装饰研究,创制了高温色釉、粉彩和颜色釉综合装饰。1978年市政府授予他陶瓷美术家称号。他的代表作《金色桂林》300件梅瓶参加在上海举办的第二次全国陶瓷艺术展览,1978年获景德镇陶瓷美术作品评比一等奖。
  其子兆鸿,1948年出生,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艺术系。1981年入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工作。兆鸿多年来除致力于色釉的继承与发展外,并潜心写作,主要著作有《陶瓷三百问》、《景德镇的颜色釉》(第二作者)等专著及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的科普文章数十篇,其中《变色釉为什么会变色》获全国科普文章评比一等奖,其事迹及照片列入《全国科普名人录》中,他在工艺研究的科技成果有:变色釉、珍珠釉获全国陶瓷产品评比一、二等奖,多彩花釉、芝麻花釉等获得专家好评。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景德镇千余年来的瓷业历史和现状,反映了景德镇瓷业的经济、文化和工艺,是第一部集景德镇瓷业资料之大全的专业地情资料性巨著。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松茂
相关人物
王锡良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