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家庭传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167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家庭传艺
分类号: G78
页数: 1
页码: 6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的制瓷家庭传艺,家庭传艺是一种传统的、广泛的、延续至今的传艺方式。
关键词: 景德镇市 瓷业 高级人才 培育

内容

家庭传艺是一种传统的、广泛的、延续至今的传艺方式。宋以前,没有或很少有规模较大、人手较多的生产工场,从事陶瓷的生产者,绝大多数是家庭手工业。其制瓷技艺是由夫教妻、父教子,一边学习、一边生产,在家中做,在家中学。《世说新语》中所载的丈夫做坯、妻子画坯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例。元明以后,陶瓷业出现了较大的工场,虽有请工人、带徒弟情况,然小手工业者还是多数,家庭传授仍是主要渠道。一般技艺不外传,有些特种技术更为神秘,只传儿子,不传别人。元代的〓(音銮,景德镇陶瓷行业使用的俗字)窑业(即建造烧瓷窑炉职业),只有魏姓一家世专其技,世传其业。到清代中叶,才由一个都昌姓余的师徒偷偷地学走了(也有说是魏家一姓余的女婿学到了)。至此,建窑业就增加了一家余姓的。之后,魏姓的只有二个师傅,他们各有一个儿子。儿子艺未学成,二名师傅先后死去,余姓一家即独专其业了。余姓人比魏姓的人开明,他们传子侄,也传宗族,一直至20世纪50年代。景德镇的窑建工人仍以余姓居多,其他行业关键性的技术岗位如烧窑业中柴窑的把庄也是如此。在瞬息万变的瓷器烧成过程中,一窑瓷器烧得好坏,完全决定在把庄师傅手中。能专此技的,原籍都昌冯、余、江、曹等姓师傅都有。但最多的属余姓,而余姓中又以原籍都昌南峰乡彦湾村、升阳村人为最。彦湾村人中有名余恂兰的把庄师傅,技术高超,烧窑户老板争相聘用。民国后期,曾在同一时期担任六座柴窑把庄(通常,把庄是一人一窑)。其侄子余昌代在余恂兰的培养下,也成为柴窑把庄,1952年余恂兰叔侄继续受聘把庄。余恂兰一个人同时担任四座柴窑把庄,余昌代受裕民瓷厂等厂社聘用,也同时担任四座柴窑把庄。1958年市艺术瓷厂组建起来时,全厂有七座柴窑,厂党政领导研究决定,七座柴窑聘任余昌代一人把庄。由于余昌代技术过硬,认真负责,因此七座窑的倒窑事故少,烧成质量高,余昌代连年被评为省市劳模和先进生产者。1960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在全省群英会上授于余昌代为热工工程师。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景德镇千余年来的瓷业历史和现状,反映了景德镇瓷业的经济、文化和工艺,是第一部集景德镇瓷业资料之大全的专业地情资料性巨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