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化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167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文化教育
分类号: G40-012
页数: 2
页码: 607-60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的文化教育,分别记述了扫盲教育和初、中级业余教育。
关键词: 景德镇市 文化教育 职工教育

内容

扫盲教育 景德镇民国时期曾办过一些夜校,开展平民识字教育。参加者中妇女居多,瓷业工人很少。1934年,江西省陶业管理局举办过瓷业工人训练班,在何家窊、厂前等4所小学中开设夜课,主要进行文化和抗日的形势教育。先后参加学习人数达1000余人。1939年,浮梁县指令各区督促保学要限期肃清本地区文盲,但无具体措施,并未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业余教育列入国家教育体制,扫盲教育迅速发展。1950年10月,成立市工人业余教育委员会,在紫阳中学、南洲、新安、筠阳、宏道等小学开办12个扫盲班,进行识字教育。参加学习的职工有400余人。其中陶瓷工人占80%以上。1951年冬,扫盲夜校成立,全市陶瓷工人参加学习者1000余人。扫盲专职教师和义务教师30余人。1952年,推广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全市成立了识字运动委员会,并提出“向文化进军”口号,号召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工人还要在文化上翻身。陶瓷行业出现了“千人教、万人学”的扫盲高潮。年终检查脱盲数近3000人。这次扫盲运动,对培养和造就陶瓷干部队伍,起着积极的启蒙作用。1955年,市成立扫盲协会,再一次掀起扫盲高潮。陶瓷行业组成联校,分班上课,重编了扫盲课本。教法上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设识字卡、挂识字牌、发识字手册,送字上门、送教上门。这年,瓷业职工参加文化学习的有4476人,比1954年增长32.93%。其中初小2271人、高小1096人、初中138人。当年共有19个工厂开办了职工厂校,充实了师资,至年底共有2494名职工摆脱了文盲或半文盲。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后,扫盲工作在全市统一推动下,还出现过数次高潮。至1985年,青壮年陶瓷工人的无盲率达100%。老年职工中的文盲、半文盲仅有极少数。
  初、中级业余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进行扫盲教育的同时,开展成人初级文化业余教育。1950年1月,市总工会、市文教科联合创办了职工业余文化学校。当年12月又创办了干部业余文化学校。有部分瓷业干部和工人参加以上2校的初小班、高小班学习。1952年,干校开设了初中班,职校开设了高小班。以后,在扫盲班取得成效基础上,许多脱盲职工纷纷进职校高小班学习。职校高小班已发展到95个,学员达5931人。其中瓷业工人占85%。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瓷厂由联营发展到公私合营,合作社由小型发展为大型。各瓷厂普遍成立了职教机构,配备了职教干部和教师。在职教内容上,再也不是单纯的文化教育,同时增进了技术教育的内容。在安排上每周学习4个晚上,其中3个晚上学文化,1个晚上学技术。陶瓷全行业有扫盲班、初小班、高小班3个层次。学初中和高中文化的,都参加到市业余干校学习。
  1958年,职工业余教育发展为红专学校。提倡“政治、技术、文化三结合。”各厂(矿)分年级、分层次组织干部、工人学习政治、文化、技术。每周安排4个晚上,1晚学政治、2晚学文化、1晚学技术。1960年,市红旗瓷厂红专学校被评为先进单位,出席全省、全国文教群英会,并由省教育厅批准为全省重点业余学校。“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瓷厂职工业余学校先后停办。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景德镇千余年来的瓷业历史和现状,反映了景德镇瓷业的经济、文化和工艺,是第一部集景德镇瓷业资料之大全的专业地情资料性巨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