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 陶瓷教育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1668
颗粒名称: 第九篇 陶瓷教育篇
分类号: TQ174-092
页数: 19
页码: 597-61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的陶瓷教育情况,包括陶瓷专业院校教育、瓷业职业教育、瓷业职工教育、制瓷技艺传承。
关键词: 景德镇市 陶瓷教育 陶瓷

内容

第一章 陶瓷专业院校教育
  第一节 景仰书院
  景仰书院创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据《浮梁县志》(乾隆版)载:“乾隆四十一年,监生沈大振等输田六十二亩、捐银二百余两。”“侯世爵、林大荣等捐银四百七十余两。”经当时驻镇饶州府同知兴圣纪的同意和督办,将景德镇江家坞的净土庵改建为景仰书院。这是现今已知景德镇最早时期的陶瓷专科教育书院。
  景仰书院注重陶瓷技艺方面的教学,由此得到兼管窑务的驻镇同知的重视,批准并亲自督办,将其设在景德镇瓷器生产的中心区域,这是当时景德镇镇区唯一的一所书院。
  嘉庆二十一年(1816),饶州府驻镇同知和浮梁县令刘丙募捐扩建景仰书院,镇上著名的大窑户陶成、陶庆二帮会捐赠巨资。《景德镇陶歌》作者龚〓曾记曰:“窑户陶成、陶庆二会创有书院曰:景仰书院。余曾代刘侯(知县刘丙)作记。”在雄厚资金的资助下,景仰书院陶瓷专科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日趋鲜明,影响也越来越大。
  景仰书院使用的教师规格甚高,嘉庆二十年(1815),知县刘丙启用著名陶瓷史学家、《景德镇陶录》的编纂补辑者——郑廷桂执教。《景德镇陶录序》(刘丙)写道:“郑廷桂,余始至邑观风所得士也。招馆东轩,课余次儿学。”刘丙扩建景仰书院后,又聘请郑廷桂到书院“延课子弟。”
  景仰书院大量吸收景德镇陶瓷界的子弟入学深造。《景德镇陶歌》记载:“陶成子弟集昌南,书院崇开一坐谈。”景仰书院还规定:凡“考取生徒,发给膏火,由军厅经理。”“膏火”即发给学生的津贴费。“军厅”即驻镇饶州府同知。按照当时的制度,在一般的书院和学校中,“诸生中贫乏无力者,酌给薪水,各省由府州县董理,酌给膏火。”但是,由于景仰书院属于陶瓷专科职业教育,所以,入学学生不论家境贫富,一律享受生活补贴。补贴经费的掌管和发放,由当时兼管窑务的驻镇饶州府同知及其景德镇分司衙门办理。景仰书院在教学内容设置上,陶瓷专科技艺教育方面占了很大比重。龚〓在《景德镇陶歌》中有明确记载:“坯甈早消甄士日,满窑和气足清酣。”诗中的“坯”和“甈”系指陶瓷成型工艺技术,“甄士”指鉴别、选拔人才。显然,诗句描述的是:景仰书院的学员在陶瓷技艺学业结束后,在窑厂实习和被选拔录用时相聚的情谊。
  景仰书院的规模在道光版《浮梁县志》中可见一斑,据载,经刘丙扩建后的景仰书院内有“照堂五间,讲堂五间,后楼屋三间,左右厢房共计六间,院外偏左屋三间”(见后图)。另外,邓传安《邑侯刘克斋卓荐北上序》中谈到刘克斋(即刘丙)任浮梁县令期间时的教育成绩时说:“课士延致数百人。”而刘丙主持浮梁县政事期间的教育基地则是景仰书院。由此可见,当时景仰书院规模颇大。
  景仰书院持续时间很长。它自乾隆四十一年(1776)开始创办,中经嘉庆王朝,直到道光年间,延续50多年后仍然兴而不衰。正因为如此,道光四年(1824)新任饶州府驻镇同知继德署和钮士元以及知县乔溎上任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重修景仰书院。景仰书院于咸丰年间烧毁。光绪年间在镇东门头重建。
  景仰书院创建以来,在造就景德镇陶技瓷艺人材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二节 中国陶业学堂
  清宣统二年(1910),由江西、安徽、江苏、湖北、直隶(河北)5省集资,在景德镇创建官商合办的江西瓷业公司,创办人康达(字特璋,祁门人)。公司设本厂、分厂为两处,本厂设在景德镇,仍用旧法烧制瓷器,以维持营业;分厂设在鄱阳城内高门,以便实验改良制造。其原因是“景德镇之制瓷者,己则守成法不可改,而复怵于一经改良,将立被淘汰,而无所啖饭,势且出于合群抵制之一途,故迁地以避之。”在分厂处附建了一所中国陶业学堂,拟用机械制瓷、煤窑烧瓷等,便于学生到厂观摩、实习。这是景德镇近代第一所正规培训人才的陶瓷专业学校,堂长徐凤钧,教导主任张浩。张是在日本学习窑业的归国留学生、新建人。学堂的宗旨是培养“明白学理,精进技术之人才。”开办时设专科1班,艺徒1班。专科招15岁以上高小毕业生(或同等学历),学制三年。艺徒招初小文化的12岁以上少年,学制五年。学生来源由集资创办公司的五省推荐。课程按新法制瓷流程设置。
  次年,辛亥革命后,五省集资经费来源中断,鄱阳分厂停办。民国元年(1912),学堂与公司分离即改为省立,名称更改为江西省立饶州陶业学校,张浩任校长。教学内容广泛采用新的制瓷技术,试烧煤窑,推广石膏模型及刷花技法。任专业课教师的有张浩和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宜丰人邹如圭教授等,还有从日本聘请来的技师指导实习。该校虽然与瓷业公司分立,但公司仍享有技术成果优先使用权,学校在制瓷技术上以及瓷器装饰上的一些成就,必须先由瓷业公司采用,然后才可以推广。校长张浩是学窑业的日本留学生,他在原饶州分厂的基础上开始试烧煤窑,从解决耐火砖问题开始到建筑窑体,几经试验,砌成了一座十个火门倒焰式煤窑,这是为景德镇改进瓷业生产而建的第一座煤窑。1913年,留日学生邹如圭回国后,协助张浩成功地试烧了煤窑。
  第三节 江西省乙种工业学校
  民国4年(1915),江西省立饶州陶业学校改为江西省甲种工业学校。为便于实地练习、观摩,民国5年(1916)经省批准,在景德镇设立分校,校名为江西省立乙种工业学校,校址在毕家上弄原御窑部分房屋中。校长由甲种工业学校校长张浩兼任,校务主任汤有光。乙校的任务除接纳甲校学生实习外,并独立招生办学。当年向安徽、浙江、江西招收初小或高小学生100余名。先设饰瓷科,继设成瓷科,学制三年。课程设置有普通文化课、专业课和生产实习,各占三分之一。专业教师大多是景德镇的陶瓷美术家。其中有徐京丹、程宗瑜、周小松等。教学内容注重基础知识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学生入学半年,即以三分之一时间参加生产实践,创造产值。为便于实习,学校附设原料精制、成型、烧炼、彩绘全套工艺的工厂,并依照在饶州试烧成功的煤窑设计,在景德镇也建立了一座规模较小的倒焰式煤窑,这是在景德镇首次建造、试烧煤窑。学校独立办学期间,毕业生被各地争相聘用,也有的就地安置。
  1924年,学校停办。
  第四节 江西省立陶瓷职业学校
  1931年9月创办,始名浮梁县立饰瓷科初级职业学校。校长冯渊,校址附于绍文小学内(今市委大院)。成立初,招收高小毕业生1个班,10余人,学制三年。1932年,改名为浮梁县立陶瓷初级职业学校。后又复名为饰瓷科初级职业学校,校址借原江西陶务局局址(现景德镇宾馆)。1933年,学校有3个年级,43名学生,13名教师。1934年冬,学校迁回绍文小学校内。当年,首届毕业生11人,秋季又招收29人,在籍学生共60余人,以浮梁籍学生居多。
  学生入学,不收学费,每人每学期缴杂费2元,图书资料费1元,学生自治会费0.45元,制服费3.5元。
  课程设置分普通学科、饰瓷专业学科和实习课。专业课程有素描和国画山水、人物、花鸟及图案等。在时间安排上注重操作实践,一年级实习时间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二年级占二分之一;三年级占三分之二。学校附设有彩绘厂,为学生实习场所。在校先后任教的有方云峰、汪野亭、毕伯涛、张志汤、程意亭等绘瓷名家。
  1935年,景德镇立中学与浮梁县立饰瓷科初级职业学校合并,遂改名浮梁县立陶瓷科初级职业学校,校址迁莲花塘(现在中共市委院内)。在校学生173余人,教职员23人。专业设置在原有饰瓷科基础上增设成瓷科,开设圆器、琢器、雕塑、练泥和烧炼等有关课程。并从外地购进发动机、辘轳车及粉碎设备,增设制瓷实习工厂,还建煤窑1座,试验用煤烧瓷。后因抗日战争,学校没有逐年招生,其规模时大时小,人数亦时少时多。
  1944年,江西省立陶业学校从萍乡迁来与浮梁县立陶瓷科初级职业学校合并,校名遂改为江西省立陶瓷职业学校。1948年在陶职基础上成立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陶瓷职业学校即改为陶专附属。1949年5月,市教育局接管省立陶业专科学校(汪璠任校长)。1951年,陶专附属三年制陶瓷工程招生30名学生,陶瓷美术招生20名。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陶专学生被调往外地,其附属陶职保留,另立校名为景德镇窑业学校。1954年,窑业学校亦被调整,学生110余人全部并入第一机械工业部湖南湘潭电器制造学校。
  第五节 陶业人员养成所
  民国24年(1935)1月,经省批准成立陶业人员养成所,校址在莲花塘。养成所的所长由陶业管理局局长杜重远兼任。其办学宗旨是:培养既具有近代思想,又初步懂得近代制瓷工艺的振兴陶瓷实业人才,以改良江西陶瓷工业。学制一年,开设课科目有:文化基础课有国文,英、俄、日文任选1科;陶瓷工艺课有陶瓷总论、陶瓷分论、筑窑、图画、汇色、工场调查;普通基础课有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公司法、法制等科。此外还有田径和球类等体育运动。为便于实习,设有实习工厂。养成所招生对象为18岁~25岁的初中或高中毕业学生,大多来自上海、南昌、景德镇三地,计划招收80名,实到73人。养成所学生的费用,包括给养、服装完全由养成所供给,每人每月的预算为法币12元(当时地方小学教师月薪仅12元)。养成所的教师有张浩、邹如圭、程伯卿、王丰亭等陶瓷界知名人士,并聘有上海来的国文教师王仲文、从苏联回国的俄文教师黄乃强等。养成所的教学方法,既重理论知识,又重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组织学生担任管理局主办的工人训练所的训练员,按地段分别向各行业工人讲文化课、技术课、讲抗日救亡的道理,还组织学生经常到管理局主办的厂前露天广场(现市政府大楼)演讲和演出文艺节目。这些爱国的演讲、抗日歌声和进步话剧,对唤起陶瓷工人和群众的觉悟,激发他们的抗日救国热情,起到了很大作用。 1935年下半年,杜重远因《新生周报》1篇文章的问题,被上海反动当局指责为“妨害邦交”致审判入狱,养成所也因此受到各方面压力。次年初春,养成所毕业的学生本可以分配到瓷业各方为振兴瓷业服务,但由于专员酆景福借口没有计划、无法安排,结果使那些学生不得不流散到四面八方,现在能知去向的有胡明(原名胡明芳,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张三桂(后名张云樵,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浮梁地委书记、南昌市市长)、潘炯乐(先去延安,后受派去新四军,现离休在北京)、李清泉(原随陈毅将军去新四军,曾为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潘文伟(建国后为景德镇陶瓷高级工程师、全国政协委员)等。
  第六节 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
  1944年,按省国民政府决定:江西省立陶业学校与浮梁县立陶瓷职业学校合并。该校从萍乡迁来后,学校即改名为江西省立陶瓷职业学校(简称陶职)。1946年9月,为适应抗战胜利后陶瓷发展的需要,经省国民政府批准,在陶职基础上增设大专班。招收高中毕业生23人,学制二年;招收初中毕业生9人,学制五年。大专班为陶瓷工程科,以后增设陶瓷美术专科班,学制五年,前三年同职业班待遇,后二年享受大专班待遇。陶职初中班分成瓷科和饰瓷科。1948年5月,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即成立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原陶职改为附属)。由省教育厅直接领导。校长汪璠,江西乐平县人,留学日本学习窑业。校址仍设原地(莲花塘今中共市委院内)。1948年下半年,二年制大专班毕业以后未招生,集中精力办好五年制大专班。当时有三个年级三个班,学生100余人。同时招收初中班学员。
  1949年4月,景德镇解放。5月,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接管该校,由浮梁地区专员公署领导。接管时,市人民政府仅在该校原有机构和课程上作了一些改造就继续教学。当时有专科班5个、学生66人,中职班6个、学生114人,教职员55人。课程设置:工程科设高等数学、物理学、工程力学、陶瓷学、化学、窑炉学、陶瓷机械学、陶瓷原料学、中国陶瓷工艺史等;艺术科设素描、国画、青花、粉彩、新彩、图案等。学校管理方面根据民主治校原则,制定《校务委员会组织规程》,由校务正副主任、教务、总务主任和师生代表组成校务委员会,讨论决定校内重大事项。当年,浮梁专署拨款兴建教学大楼、实习厂房各1幢,并添置原料精制设备和机械制瓷辘轳车。
  1952年上半年,陶专改由中南行政区领导。下半年,全国高等院系调整,陶专的艺术专业并入南昌大学艺术系(今江西师大);次年,2月11日,经中央批准,省立陶业专科学校改为中等技术学校,名为江西省景德镇窑业学校。陶专的工程专业有学生36人,除三年级6人办理毕业外,一、二年级学生均并往华南工学院续读,陶专仅保留中专部。1954年1月31日,景德镇窑业学校并入第一机械工业部湖南湘潭电器制造学校。
  第七节 江西省陶瓷美术技艺学校
  景德镇1949年前遗留下来的陶专及其附设中专在调整中先后并往外地,致使一个制瓷技艺精湛、瓷器名闻世界的瓷都却没有一所培养人才的学校。中央有关领导和部门以及省市党政领导都深感有创建一所陶瓷专业学校的必要。1955年11月6日,中央文化部投资,帮助景德镇创办景德镇陶瓷美术技艺学校开学。校址在陶院现址。培养目标是:面向全国,培养中级陶瓷美术技艺人才,学制三年。开办初,吴钟祥任校长,不久调市委宣传部,即由王文镳继任。学校设釉上彩、釉下彩、雕塑3个专业。当年在景德镇招生70余人,加上湖南、福建和石湾、唐山等省、市保送的20余人,共104人,11月开学。第二年招收100余人。专业课由中央美术学院直接分配丁千、施于人、毛龙汲、周时图等毕业生到校任教。另从景德镇各瓷厂选调余翰青、聂杏生、曾龙升、魏荣生、杨秦川等一批陶瓷艺人参加教学。
  1957年4月3日,经中央文化部批准,景德镇陶瓷美术技艺学校正式改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对象的文化程度改为初中毕业生。
  1958年1月,江西省人民委员会决定:中央轻工业厅主办的江西省轻工业学校陶瓷专业班师生由南昌迁景德镇,与陶瓷美术技艺学校合并。有学生210人、教职员13人,于5月份抵达。合并后,校名即改为江西省陶瓷学校。
  同年8月,景德镇在江西省陶瓷学校基础上创办陶瓷学院。原陶瓷学校的学生,该毕业的毕业,毕业后,愿工作的分配到景德镇及全国各产瓷区。要求深造的即编入陶院大学班学习。其他学生则由陶院办附设中专继续学习。
  第八节 景德镇陶瓷学院
  1958年1月18日,经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江西省轻工业学校的陶瓷专业班与景德镇陶瓷美术技艺学校合并成立江西陶瓷学校。同年5月,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向省呈报,在景德镇陶瓷美术技艺学校、江西省轻工学校陶瓷专业班和景德镇陶瓷工人技术学校3校合并基础上,创办景德镇陶瓷学院。同年6月28日,省人民委员会会议决定,将江西陶瓷学校改为景德镇陶瓷学院,该院暂设陶瓷工程系、陶瓷艺术科、系。中共景德镇市委书记赵渊兼任院长并开始筹办,校址湖田。10月20日,景德镇陶瓷学院成立并举行开学典礼。对上述三校400余名学生采取办中专方法实行“过渡”。属轮训性质的技工学校停办。属正规培养的艺校和轻工学校学生,应毕业的毕业,分配工作;毕业后要求深造的则编入大学继续学习。其他皆为中专学生。再招学制三年的初中毕业生190人,学制五年的高小毕业生150人。办到中专毕业为止;对3校教师,皆并入陶院,将按其学历资历统筹使用;对三校校舍,利用原艺校、轻校校舍,安排中专学生。利用技校校舍作办公室、美术系教室。另增建工程系教室、宿舍、食堂等平房。至此学院初具规模。9月,招收本科生150人,10月20日开学典礼。 学院创办初期,由景德镇市领导。1959年划归省轻工业厅领导。1978年改为中央轻工业部属院校。由中央轻工业部与江西省双重领导,以中央轻工业部为主。
  学院创办初期,设陶瓷工程和陶瓷美术两个系,学制均为四年。陶瓷工程系设陶瓷工艺制造专业、陶瓷烧炼专业;陶瓷美术系设陶瓷彩绘专业、陶瓷雕塑专业。开学不久,国家向学院下达培养国外留学生和实习生的任务,先后接纳越南、波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等国留学生或实习生32名。其中越南留学生学习时间为1年半,波兰、罗马尼亚等国留学生实习时间为半年。1959年,中共江西省委决定,景德镇建筑工程学院并入陶瓷学院,陶院增加建筑工程系,设陶瓷窑炉建筑专业。1960年,建筑工程系并入武汉测绘学院。至1961年开办的三年间,为罗马尼亚、波兰、越南及福建、广东、浙江等省培训了108名研究生或实习生。1963年,原留下的中专学生先后毕业,陶院已完成“过渡”任务,中专部宣告撤销。全院集中力量办好本科教育。 1966年,在校学生达800余人。有教职工310人,其中专职教师91人(副教授5人,讲师15人,教员45人,助教26人)。附属工厂工人150人。在任教师中,学者、专家有胡献雅、张志汤、段茂发、余翰青、魏荣生、聂杏生等,兼职教师中专家有王步、曾龙升等。从建校至1968年,学院共输送毕业学生1454人。其中大学本科毕业生618人、中专毕业生773人。
  1968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景德镇陶瓷学院被迫撤销,校舍被占用,历代名瓷和各种工艺美术品等实物资料2000余件以及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损失殆尽,损失150余万元。教职员工大部分下放农村。
  1975年12月12日,中共江西省委转发国务院《关于恢复景德镇陶瓷学院的通知》。陶院着手恢复,原校址已被恢复后的瓷校所用,于是仍采取初办时的“过渡”方法,将瓷校学生转入中专部,培养至毕业为止。复校后,除恢复陶瓷美术、陶瓷工程2个系的3个专业外,增设陶瓷机械系机械设计和制造专业。当年招收工农兵学员147人。学制皆为四年。1977年,学院招收工农兵学生,仍设陶瓷工程、陶瓷美术和陶瓷机械3个系的4个专业。学制皆为三年。1978年,恢复全国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本科学制仍为四年。1982年,国务院批准陶院为授学士学位的高等学校。1984年,美术系招生,其专业加试及考务工作,由江西师范大学代招改为陶院自设考试,独立进行。1985年,为适应干部“四化”建设的需要,学院增设企业管理系,下设工业管理工程专业和干部专修科。学制分别为三年、二年。工程系增设热能工程专业,学制三年。并在陶瓷美术系的雕塑和设计专业中招收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
  学院遵循教育三个面向精神,在教学质量方面,从指导思想、教学实习计划大纲,到实习教材建设、实习成绩评定,作出了一系列规定。将外语课列为每学期的考试课程,并增设50%的周学时,学生外语基础明显加强。在全省高校外语四级、六级考试中,陶院学生的通过率名列前茅。在引进竞争机制中,陶院实行浮动学制。入学2年后的专科学生、成绩总分前列者(前10%左右),可以升入对口或相近的本科学习,修完本科专业规定课程并经考试合格,按本科生分配;本科生学习2年后,成绩总分在后列(后10%左右)且累计有4门课程补考者,安排加学1年专业课程,并按专科学生分配。在教学实习中陶院还充分发挥陶瓷生产基地办学的优势,注重实践性环境教育。使学生在动手能力方面普遍加强。毕业生分配以后,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
  学院的办学条件,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好转,逐步得到改善,师资队伍得到扩充和加强。至1966年,有教职员工310人,其中教师91人,附属工厂150人;图书馆藏书10万余册,教学所需各种仪器、设备达150万元(“文化大革命”中损失殆尽)。学院复办后,1978~1988年期间,轻工业部拨给学院基本建设资金共1594万元,新建美术系教学大楼,工程、机械系教学大楼,机械系实验大楼,大型阶梯教室,体育馆、大礼堂、食堂、浴室和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扩建图书馆。新增建筑面积达47437平方米。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新建400米跑道的运动场,占地面积18公顷,同时购置了不少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建立供教学、实验、测试用的电教室、电镜室、计算机室、语音室和各种分析化验室、试验室、研究室,以及用于学生实习的陶瓷、金工、美术等3个实验工厂。新增图书资料20万册。同期,学院建立了专业实验室、研究室、美术创作工作室、科技情报室、科技文献检索室以及科技开发中心、美术创作中心,编辑出版《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报》、《高等教育研究》和《陶瓷学院报》。科学研究、美术创作及学术交流活动日益活跃。学院已同华南化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留学、讲学、展览等方式先后与日本、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有关院校、科研单位进行学术交流。
  1985年,学院有教授2人、副教授8人、讲师70人、教员85人、助教43人。另外还从国内各产瓷区和重点院、校中聘请了一批企业家和著名的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
  第九节 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学校
  1965年6月,市陶瓷工业局与市总工会经省、市批准,创办了景德镇陶瓷职业学校。校址在马鞍山今电机厂旧址,校长徐荣生。当年招收初中毕业生200人。学制三年,设原料、成型、烧成和瓷用化工4个专业,每专业1个班。1968年学校被迫撤销,师生下放农村。1973年,经省批准恢复。由省轻工业厅主办、陶瓷工业公司代管。校名为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学校。校址在陶院旧址,校长徐荣生,当年招收初中毕业生200人。1975年,陶院恢复,因陶校占用了陶院旧址,经省、市决定,陶校并入陶院。
  1979年9月,经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和陶瓷工业公司请求,省政府批准,于1980年9月18日恢复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学校,隶属省轻工业厅,校址在新厂,校长孙本礼。学校面向全省、兼顾全国,招收学生300人,学制3年。设有陶瓷工艺、陶瓷管理、陶瓷热工、陶瓷装饰材料4个专业。以后增设陶瓷机械、建筑工程2个专业,共6个专业,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84人。教职员工101人,其中专任教师56人,此外还有兼任教师8人。1981年增设轻工业企业管理专业,学制改为四年。学校占地面积4.07公顷,建有教学楼、理化实验楼、图书馆和从原料、成型到烧成、彩绘的实习工厂。还有陶瓷材料、陶瓷原料检测、自动化仪表、电工、物理、岩石矿物、分析化学、普通化学、微型计算机等9个实验室,可承担110多项实验。
  第二章 瓷业职业教育
  第一节 陶瓷职业班
  1914年,黄炎培来景考察教育之后,市内有些中、小学也先后办起了职业教育。1915年,竟成小学办陶瓷职业补习班,招收初小毕业学生近20名。学习内容以画瓷板像、刷花、雕塑为主。1916年,模范小学校长江起鹏在都帮内集资1000银元,在模范小学校内创办景德镇乙种工业学校,学校仅设窑业科一个班,招收初小毕业学生30余人。课程有饰瓷和雕削及文化课。每天上课八节,上午实习,下午上文化课,晚上自修。由于政府不支持,经费困难,当年寒假停办。1924年,时敏小学办饰瓷班,聘请陶瓷美术名家汪野亭、詹福庆为专业教师。1931年,女子公学办陶瓷美术职业班。1934年,景德镇立中学办饰瓷科职业班,有学生37人。这是景德镇创办的第一个初中级的职业班。学习内容以陶瓷美术为主,聘请陶瓷美术名家张志汤、毕伯涛为专业教师。1935年,饰瓷科职业班并入浮梁县立饰瓷职业学校。
  1944年春,杨晓瑚(时浮梁县县长王伯恭的夫人)从窑户、红店老板处筹得一笔资金,开办了浮梁私立国瓷艺术专修学校,杨自任校长,委任方云峰为校务。校址在江西陶业管理局内。
  学校初设初级、高级两个班,分别招收高小和初中生。入学者100余人,初级班仅2人。其中有外地寄宿生,有一部分半工半读生,多为红店子弟慕名而来。任教教师有刘雨岑、张志汤、毕伯涛、毕渊明筹名家。
  学校因经费困难,仅开办一年就停办了,其学生或转入师范,或转入浮梁县立陶职就读。
  1956年6月,江西省工业技术学校在景德镇市设陶瓷班。1958年该班与陶瓷美术技艺学校合并。
  1964年,贯彻“两种劳动、两种教育”的指示,创办一批半工半读的职业学校。次年9月,设立景德镇瓷业职业学校,校址解放桥,有4个班共200名学生,专任教师12人。景华瓷件厂办有景华工读技校一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半工(农)半读制度被视为资产阶
  级的“双轨制”,1968年随同中等专业学校全部砍掉。
  1978年以来,遵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学校根据景市陶瓷生产的发展和稳定人民生活需要的精神,在部分普通中学中先后办起了各种专业职业班。1983年,普通完中景德镇市第六中学,创办了陶瓷职业班。至1985年开办陶瓷职业班的有建筑中学、六中职业班、八中职业班、雕塑瓷厂、红星瓷厂、红旗瓷厂、电瓷电器厂、景陶瓷厂、光明瓷厂、人民瓷厂等单位。
  第二节 东方艺术专科学校
  1948年,原府治饶州所辖七县旅景同乡会,利用其公产在饶州会馆(今市第三小学)创办东方艺术专科学校(名号虽为专科,实则中等职业学校性质)。校长吴仁敬,教导主任程品珍,美术专业教师有刘雨岑、余翰青等人。1949年春季,招收高小毕业以上学生80余人正式开学。设陶瓷美术专业,有教职工16人。4月景德镇解放,经市人民政府核准,东方艺术学校校名不变,继续办下去。1950年,因经费无着,生员太少,呈准停办。
  第三节 景德镇市技工学校
  1956年9月,为适应陶瓷生产向机械化发展的形势要求,需要迅速培养出一支机械制瓷工人队伍,景德镇办起了陶瓷工人技术学校。校址设在新厂,校长倪文治。学校的任务是:用当时最新式的陶瓷机械和最先进的制瓷技术轮训各瓷厂的青工。按精制原料、产品成形和烧成3个工序设立专业。学生来源由各瓷厂输送,3个月1期,每期200人左右。为便于理论联系实际,学校除了理论教学外,还创办了1个全部使用机械制瓷的实习工厂。学生结业回去,大多是生产上的革新能手和管理上的骨干,如余略尧、秦红生、罗迈生、张水贵等人都是当年技校的学生。1958年停办。其校址、人员、设备并入陶院。
  1978年,创办景德镇市技工学校,当年招生200人,由市工业局主管。校长胡由基,副校长翁顺东。办学宗旨以培养陶瓷技工为主,兼顾培养市属其他行业的技工。开创之初,曾与陶瓷公司合办,教学班设在各有关瓷厂内。珠山大桥西路南侧校舍建成之后,学生全部集中,即与陶瓷公司分开。 技校的招生和专业设置,按国家劳动计划实行定向招生。学校规模原定450人。随着技工教育的发展,1983年定为1000人。招生对象为应届高、初中毕业生(后改为初中毕业生)。学制,高中毕业生两年,初中毕业生三年。课程设有文化课、技术理论课和生产实习课,方法为半工半读。至1985年,全校在籍学生1005人。教职工有99人。其中专任教师36人,生产实习教师6人,另聘有关工厂技术人员32人为兼课教师。学校占地面积2.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820平方米。
  第四节 陶瓷美术学校 1958年,市艺术瓷厂组成后,因考虑到陶瓷彩绘队伍后继缺人问题,经党委决定创办1所陶瓷美术学校,培训一批绘瓷能手。厂党委副书记张松涛兼校长,杨修明为副校长。校址设在薛家坞。同年8、9月间,向社会招收近200名高小毕业和初中肄业学生,10月开学。按古彩、粉彩等彩绘种类设置专业,并由厂内各彩绘种类的美术家、美术师兼课。学校采取半工半读方法,以绘瓷实践为主。1961年,这批学生毕业后,充实到市艺术瓷厂各车间,成为彩绘技艺人员中的中坚力量。
  第三章 瓷业职工教育
  第一节 文化教育
  扫盲教育 景德镇民国时期曾办过一些夜校,开展平民识字教育。参加者中妇女居多,瓷业工人很少。1934年,江西省陶业管理局举办过瓷业工人训练班,在何家窊、厂前等4所小学中开设夜课,主要进行文化和抗日的形势教育。先后参加学习人数达1000余人。1939年,浮梁县指令各区督促保学要限期肃清本地区文盲,但无具体措施,并未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业余教育列入国家教育体制,扫盲教育迅速发展。1950年10月,成立市工人业余教育委员会,在紫阳中学、南洲、新安、筠阳、宏道等小学开办12个扫盲班,进行识字教育。参加学习的职工有400余人。其中陶瓷工人占80%以上。1951年冬,扫盲夜校成立,全市陶瓷工人参加学习者1000余人。扫盲专职教师和义务教师30余人。1952年,推广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全市成立了识字运动委员会,并提出“向文化进军”口号,号召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工人还要在文化上翻身。陶瓷行业出现了“千人教、万人学”的扫盲高潮。年终检查脱盲数近3000人。这次扫盲运动,对培养和造就陶瓷干部队伍,起着积极的启蒙作用。1955年,市成立扫盲协会,再一次掀起扫盲高潮。陶瓷行业组成联校,分班上课,重编了扫盲课本。教法上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设识字卡、挂识字牌、发识字手册,送字上门、送教上门。这年,瓷业职工参加文化学习的有4476人,比1954年增长32.93%。其中初小2271人、高小1096人、初中138人。当年共有19个工厂开办了职工厂校,充实了师资,至年底共有2494名职工摆脱了文盲或半文盲。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后,扫盲工作在全市统一推动下,还出现过数次高潮。至1985年,青壮年陶瓷工人的无盲率达100%。老年职工中的文盲、半文盲仅有极少数。
  初、中级业余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进行扫盲教育的同时,开展成人初级文化业余教育。1950年1月,市总工会、市文教科联合创办了职工业余文化学校。当年12月又创办了干部业余文化学校。有部分瓷业干部和工人参加以上2校的初小班、高小班学习。1952年,干校开设了初中班,职校开设了高小班。以后,在扫盲班取得成效基础上,许多脱盲职工纷纷进职校高小班学习。职校高小班已发展到95个,学员达5931人。其中瓷业工人占85%。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瓷厂由联营发展到公私合营,合作社由小型发展为大型。各瓷厂普遍成立了职教机构,配备了职教干部和教师。在职教内容上,再也不是单纯的文化教育,同时增进了技术教育的内容。在安排上每周学习4个晚上,其中3个晚上学文化,1个晚上学技术。陶瓷全行业有扫盲班、初小班、高小班3个层次。学初中和高中文化的,都参加到市业余干校学习。
  1958年,职工业余教育发展为红专学校。提倡“政治、技术、文化三结合。”各厂(矿)分年级、分层次组织干部、工人学习政治、文化、技术。每周安排4个晚上,1晚学政治、2晚学文化、1晚学技术。1960年,市红旗瓷厂红专学校被评为先进单位,出席全省、全国文教群英会,并由省教育厅批准为全省重点业余学校。“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瓷厂职工业余学校先后停办。
  第二节 工艺技术教育
  全员培训 1978年,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的决定》的要求,省陶瓷工业公司成立职工教育委员会,设立教育科。各厂矿也重新建立机构,抽调人员,对干部、工人进行全员培训。上下动手、陶瓷系统职教工作重新焕发生机。各厂矿有的恢复了文化技术教育;有的开展了以质量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教育;有的学习和推广日本TQC活动(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公司则组织厂级、科级和专业干部轮训。1979~1985年,公司先后选派202人次厂级领导干部参加部、省和有关部门举办的轮训班,学习企业管理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公司本身还组织厂矿领导轮流学习《邓小平文选》和《国营企业经理、厂长考试大纲》等材料,共轮训厂级干部884人次;组织厂矿中层干部轮训班,学习企业管理等方面知识。共轮训科长和车间书记、主任2331人次;组织各类专业干部轮训班,学习财务、统计、劳动工资、质量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共轮训1034人。这些培训,对于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改善干部队伍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结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据“六五”时期初期统计,省陶瓷工业公司系统国有企业有职工34716人,文化结构为,文盲占8.1%,小学占40.7%;初中32.21%;高中和中专占18.06%;大学只占0.96%。至1985年,据25户厂矿统计,全员培训对象27047人,已培训24866人,占应培训人数91.94%。比“六五”时期初期,文盲减少4.36%,小学减少10.16%,初中增加8.0%,高中与中专增加5.14%,大学增加0.66%。
  文化技术双补 “文化大革命”以来,陶瓷系统不少职工退休,让其子女进厂顶替。为提高这些青工的综合素质,各厂主办各种文化技术补习。1984年,国家教委、国家劳动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青壮年职工文化、技术补课的通知》(简称“双补”)。要求全国各地对有初中毕业文凭而没有初中毕业实际水平、从事技术工作有技术等级而没有相应的应知、应会实际技术能力的青壮年职工进行文化、技术补课。按此精神、陶瓷系统有1万余名职工属“双补”对象。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组织下属厂矿开展文化补课工作,并以此作为企业整顿验收标准之一。至下半年,各厂办起了文化补课班100余个,聘请专、兼职教师220余人。1985年继续补课。当年7月,在一小、二小、七小、六小、四小、十二小和二中、五中8个考场举行第一次考试。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理化、史地4种。参加考试职工近万名。这次考试合格人数仅50%多一点。对不合格者继续再补。之后,还举办过4次考试,总合格人数达70%以上。
  1985年10月,在文化补课考试合格的基础上,再向青壮年职工进行“应知”、“应会”的技术补课。至1986年,经过多次考试,90%以上青壮年职工达3级技工水平。对文化、技术考试合格者,由省陶瓷工业公司发给省轻工业厅颁发的文化、技术补课合格证书。
  岗位培训 岗位培训有两种。一种是新工人进厂之后,厂劳工部门将其集中组织起来进行为期一周(有的长达1月)的培训。先组织他们按工艺流程参观生产,然后分课节向他们讲解各工种的《应知应会》知识和《操作规程》。集训之后,即分配到各有关车间、班组去向老工人、向生产实际学习。
  另一种岗位培训是按职工所在岗位进行培养、提高的集训。80年代中期,省陶瓷工业公司在检查全系统生产质量时发现,各生产班组中的质量观念和质量措施普遍不够有力,即举办3期全系统班组长培训班,轮训各厂班组长。类似此种培训班,公司和瓷厂每年都要举办几次。如选瓷员、质检员、窑炉长、质管员等岗,先后都进行了培训,都取到较好的效果。
  新技术新工艺培训20世纪50年代,景德镇陶瓷行业开始学习机械制瓷,红星瓷厂首先组织一批青工集中培训。这批受过培训的青工在全厂“双革”(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中起到了带头和推动作用。1954年,陶瓷试验研究所训练了艺训班学员11名,技术班学员30名,并为市第四陶瓷生产合作社训练机械制瓷学员20名,为于都瓷厂培训了学员6名。1955年又开办了低温釉的训练班,训练技术工人31名。接着又开办了低温颜色釉训练班,训练工人27名。总计前后共训练了技术人员134名、陶瓷美术人员256人。1957年,景市开始筹建当时属世界第一流水平的景德镇瓷厂,并派出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管理干部等7人赴捷克斯洛伐克学习隧道窑等现代先进工艺技术和管理,为期1年。类似此种学习,省陶瓷工业公司和陶研所等单位组织较多。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举办过新产品试制、TQC质量管理、等静压成形技术、陶瓷装饰颜料配制、陶瓷坯釉料配制、陶瓷能源管理与节能技术,中国古陶瓷研究,高新陶瓷技术开发、陶瓷窑炉技术、陶瓷原料矿物工程、陶瓷市场营销等多种专题的学习。
  第三节 瓷业高级人才培育
  1978年,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创办“七·二一”工人大学。1980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名称为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1982年,教育部备案。学校为适应陶瓷领域对各方面人才的需要,采取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模的办学方针,实行长期与短期相结合、脱产与业余相结合,融学历教育、继续工程教育和岗位职务培训为一体。创办初期,因陋就简,先后在艺术瓷厂、陶机二厂、部陶研所分别办起了陶瓷美术设计、陶瓷机械和陶瓷工艺3个专业班,共103人。这些学生来源,由景德镇瓷业各单位输送,经考试录取入学。全脱产学习,学制3年。1982年下年,定校址于莲花山,由省陶瓷工业公筹集经费动工兴建。次年,各厂分校学生集中到新校舍上课。并招了一批新生,增设陶瓷热工专业。1984年,职大被列为轻工业部全国协作代培定点学校。从这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当年即经统考录取山东、广东、黑龙江、新疆等13个省、自治区学生78人。与此同时,职大还结合电视教育,开办电大土建、财会、党政、企业管理4个教学班。
  1984年,按全国、全省党校培训干部规划,职大还接受了为陶瓷工业公司开办党校中专的任务。当年增设党政干部专修班,招收40人。培养目标中专,全脱产学习、学制2年。课程按省委党校统一要求设置。次年又招收1个班。
  从1984年开始,职大还受国家轻工业部、省轻工业厅和省陶瓷工业公司委托,举办各种专业培训班,代培各种岗位职务人员,如全国轻工系统出口陶瓷设计进修班,全国轻工系统陶瓷窑炉与检测技术进修班,陶瓷成型技术研讨班、陶瓷包装装璜进修班等。
  1985年,增办并与瓷都业余大学联办企业管理、文秘、财会、党政干部专修等5个业余大专班。
  第四章 制瓷技艺传授
  第一节 家庭传艺 家庭传艺是一种传统的、广泛的、延续至今的传艺方式。宋以前,没有或很少有规模较大、人手较多的生产工场,从事陶瓷的生产者,绝大多数是家庭手工业。其制瓷技艺是由夫教妻、父教子,一边学习、一边生产,在家中做,在家中学。《世说新语》中所载的丈夫做坯、妻子画坯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例。元明以后,陶瓷业出现了较大的工场,虽有请工人、带徒弟情况,然小手工业者还是多数,家庭传授仍是主要渠道。一般技艺不外传,有些特种技术更为神秘,只传儿子,不传别人。元代的〓(音銮,景德镇陶瓷行业使用的俗字)窑业(即建造烧瓷窑炉职业),只有魏姓一家世专其技,世传其业。到清代中叶,才由一个都昌姓余的师徒偷偷地学走了(也有说是魏家一姓余的女婿学到了)。至此,建窑业就增加了一家余姓的。之后,魏姓的只有二个师傅,他们各有一个儿子。儿子艺未学成,二名师傅先后死去,余姓一家即独专其业了。余姓人比魏姓的人开明,他们传子侄,也传宗族,一直至20世纪50年代。景德镇的窑建工人仍以余姓居多,其他行业关键性的技术岗位如烧窑业中柴窑的把庄也是如此。在瞬息万变的瓷器烧成过程中,一窑瓷器烧得好坏,完全决定在把庄师傅手中。能专此技的,原籍都昌冯、余、江、曹等姓师傅都有。但最多的属余姓,而余姓中又以原籍都昌南峰乡彦湾村、升阳村人为最。彦湾村人中有名余恂兰的把庄师傅,技术高超,烧窑户老板争相聘用。民国后期,曾在同一时期担任六座柴窑把庄(通常,把庄是一人一窑)。其侄子余昌代在余恂兰的培养下,也成为柴窑把庄,1952年余恂兰叔侄继续受聘把庄。余恂兰一个人同时担任四座柴窑把庄,余昌代受裕民瓷厂等厂社聘用,也同时担任四座柴窑把庄。1958年市艺术瓷厂组建起来时,全厂有七座柴窑,厂党政领导研究决定,七座柴窑聘任余昌代一人把庄。由于余昌代技术过硬,认真负责,因此七座窑的倒窑事故少,烧成质量高,余昌代连年被评为省市劳模和先进生产者。1960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在全省群英会上授于余昌代为热工工程师。
  第二节 带子传艺
  带子传艺是景德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挽救特种传统技艺而专辟的传艺渠道。景德镇制瓷技艺,有些高超而神秘,多不传与外人。1949年5月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传统技艺的继承与发展,对有一技之长特种技艺人员关怀备至,聘请进厂,优遇礼待,有效地激发了技艺人员为新中国陶瓷工业服务的爱国热情,因而许多传统陶瓷能够生产,一些失传品种亦得到恢复。“文化大革命”期间,传统名瓷停产,老艺人被迫改行,许多特种工艺濒于失传。1973年后,传统名瓷逐步恢复生产,一些从事传统技艺的老艺人、老工人年已老迈,技艺后继乏人状况严重。1976年,中共景德镇市委根据国务院[1973]46号《关于允许老艺人带子女进厂随父学艺》的文件精神,决定由市劳动部门给招生指标,在市内招收一批特种技艺职工子女进厂,分别安排在青花、古彩、粉彩、颜色釉、雕塑、雕镶、薄胎、仿古等特种工艺岗位上随父学艺,以继承和发扬景德镇传统陶瓷的特种技艺。这批小艺徒进厂时,大多是13岁~16岁。在学习中成长迅速,有些在1~2年内就出了成果。其中学颜色釉的几名艺徒,进厂半年左右,就掌握了颜色釉的配方。一年后,大多数可以独立配制均红、郎窑红、乌金釉和三阳开泰等10多个品种的颜色釉。1979年,获全国轻工业产品银质奖的高温色釉瓷中,就有不少是出自这些新秀之手。当年,陶瓷美术家曾山东的儿子曾继荣创作的大型瓷雕《牛郎织女》和《骑马关公》,在广交会上展出之后,外商竞相订购。
  第三节 收徒传艺
  景德镇瓷业,自宋代瓷器品种增多和工艺分工细致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陶瓷行业中全部或部分雇佣工人生产的私人企业逐渐发展起来,并一代代地延续。这些被雇佣的瓷业工人,也都是一代一代地由拜师学徒承袭下来。他们学徒的情况,由于陶瓷行业较多,要求不一,因而各有不同。在历史上要求最严的是装小器学徒。明清时,装小器带徒行规是每三年开一次禁,招收一批徒工,招收以后又封禁,谁也不能带徒。这行规至清末和民国时期就只是形式而已,民国时期学徒情况,据调查资料记述如下:
  带徒制度一般有老板带徒与工人带徒两种。大小器匣钵、雕塑、彩绘、针匙等业都是老板带徒。老板即是师傅;圆器各业和琢器粉定等业,皆由各工种的工人带徒,带者即是师傅。
  学徒性别一般均限于男性,仅彩绘业、针匙业及圆器中的画坯等工种吸收少数女徒工。
  学徒年龄各业各工种不同。习惯上学徒年龄多在十二岁以上,二十岁以下。以十五岁左右为最多。琢器业学做坯者须十五六岁。学利坯者十二三岁即可。学草鞋者(淘泥、挑水、挑运匣钵、装坯),因工作劳动强度大,须要二十岁左右方可。圆器业学做坯、利坯,十二三岁即可。学印坯、刹合坯者,因要捧坯上架,须要十五六岁者方能胜任。学打杂者,因劳动强度大,必须二十岁左右,始能克任其劳。学装大、小器坯和学大、小器做匣、利匣,都须要二十岁左右方才适合。
  学徒文化程度一般不受限制。因为陶瓷生产分工较细,大多数工种操作不复杂,只须学习一段时间就可以独立操作,边做边学,边做边熟练,没有文化并不影响学艺。所以瓷业学徒,除学习窑户家中管事(包括选瓷)和窑厂中的管事者略须识字以外,其他各业都不受文化限制。
  学徒年限根据各工种的难易程度而定。最少者一年,最多者六年。一般情况三年者居多。学粉定做坯须时六年,学雕塑和粉定利坯须时五年。学圆器各工种和彩绘,一般都是三年。但学琢器中的“草鞋”和圆器中的打杂,都只须一年。
  学徒待遇各有不同。除由老板或师傅供给伙食外,按年给与津贴,民国后期因为币值变动剧烈所以工资都是按大米计算,1947年时,徒工年龄较大者,每年给米2担,小者给米1.5担。行业不同津贴也各有异,脱胎业徒工,第一年津贴白米1担,第二年2担,第三年2.5担;二白釉业学徒待遇,第一二年津贴办法与脱胎相同,第三年可得其应得工资的80%,其余20%由师傅收用。
  学徒期满出师,徒弟须请酒1席或2席,这种酒宴名曰出师酒以酬师劳。同时兼有向公众表示身份作用,便于求职或受雇。
  1949年4月后,徒工制度没有了,统一由政府劳动部门招收,然后分配到各瓷厂。进厂后不叫徒工,叫新工人。新工人按工种跟班学习,跟班劳动,到能够独立操作时,即顶岗生产。工资亦按国家统一规定等级发给。改革开放以后,私有企业和个体瓷户都能自由聘请工人,亦能自由招收徒弟。时间和待遇由双方协商而定。
  1983年12月,省陶瓷工业公司针对手工艺陶瓷产品走俏市场,但手工传统生产的技术人员却日益减少的情况,制定并实施了加紧培训陶瓷手工技术力量,请有技艺的老师傅传艺带徒的措施。挑选了一批身体健康,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热爱这一行业的青年,精选了一批在职或退休的老师傅,采取在带徒传艺上可以父传子、自找对象、组织推荐三结合的办法,尤其是大力提倡父传子的师徒结构模式。为了鼓励收徒并带好徒弟,单位采取带徒补帖的方法:在职老师傅带一名徒弟,由单位补帖6元至8元作为带徒津贴;退休工人带徒,按原工资级别补满工资。带徒津帖只限于带徒期间,带徒期满后随即取消。学艺青年在学艺期间每月发给生活费18元至24元,其他一切待遇均同本厂劳动服务站其他就业青年同等享受。学艺青年的生活费和老师傅带徒津贴由大厂负担。工资基金指标可在各厂劳动服务站工资指标中增加,由各厂劳动服务站按月专项列出,报公司劳动就业办公室审批。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景德镇千余年来的瓷业历史和现状,反映了景德镇瓷业的经济、文化和工艺,是第一部集景德镇瓷业资料之大全的专业地情资料性巨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