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装饰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1659
颗粒名称: 第四节 装饰技术
分类号: TQ174.74
页数: 9
页码: 550-55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的陶瓷装饰技术,分别记述了彩绘技术、色釉装饰技术。
关键词: 景德镇市 陶瓷 装饰技术

内容

宋代采用影青釉与刻花并用的装饰技术,元代浮梁瓷局的青花、釉里红瓷器,使景德镇瓷器迅速以彩绘技术领先于全国。明清时期,逐步形成景德镇瓷器丰富多采的装饰技术。
  彩绘技术
  釉下彩绘技术 元代中期,官府制瓷机构浮梁瓷局大量烧造青花瓷器。青花瓷器是一种以含氧化钴的矿物为彩料,经高温还原焰烧成的釉下彩绘瓷器,因而钴料运用技术、釉下彩绘技术和还原焰烧成技术便构成了青花瓷器的3个基本工艺要素,也是生产青花瓷器的工艺基础。
  青花装饰技术 青花瓷器是中国最富有民族特点的瓷器品种,其特点是着色力强,烧成范围宽,呈色稳定,无铅镉毒害,装饰效果好,成为景德镇瓷器装饰技法的主流。由于时尚、技法、钴料来源等方面的差异,各历史时期的青花装饰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元代青花气势磅礴,讲求大效果而不拘于细微末节,同时也表现出初期青花那种料性生疏,浓淡层次少,料色不匀,笔痕明显的特点,其时所用青料主要从中东伊斯兰教区引进。明代永乐、宣德时期,青花采用波斯湾地区(旧传在波斯,但今伊朗境内并不产青料,很可能在今叙利亚附近。)出产的“苏麻离青”料,因其氧化锰含量较低,故烧成青花色泽如兰宝石鲜艳,又因其氧化铁含量较高,还原焰烧成后在青花部位往往出现错落有致的黑色斑点,与浓艳的青花相映成趣,成为难以模仿的艺术效果。成化官窑后期主要采用乐平县出产的陂塘青(亦称平等青),青花色调柔和,淡雅而透澈,是成化青花的典型风格,成化青花最大的技术成就,在于创立了渲染技术,俗称分水,使青花更具国画中水墨画的风韵。正德青花以浓中带灰的色泽为主要特征,所用青料为上高县产的石子青,简称石青(俗称无名子)。嘉靖青花蓝中微泛红紫,用料则以回青和石子青配合使用,此时的景德镇制瓷工匠不仅熟练掌握了恰当的青花料配制比例,而且对不同配比青料的发色规律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康熙青花独到之处在于分水技法的成熟与提高,工匠以分水技法运用兰色的色阶变化,充分描绘景物的阴阳向背,疏落茂密,使画面产生层次丰富、明净清朗的效果,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和立体感,而其时画与染的分工,则表明景德镇陶瓷商品生产发达和青花彩绘技术的成熟。民国以后,被誉为景德镇青花大王的艺人王步(1898~1968)则以娴熟的分水技术和深厚绘画功底,把青花与水墨画充分融合,在青花渲染方面颇多独创。他晚年作大片荷叶,能用青料从浓到淡一次染成,不见细碎笔迹,极似高手泼墨。
  1955年,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所长周仁,技术人员李家治,轻工业部硅酸盐工业管理局李国祯、赖泮林和景德镇陶瓷研究所技术人员潘文锦等,从分析明、清两朝青花色料的化学成分入手,率先使用钴土矿、矾土和工业氧化钴为原料,研制出可与传统青花相媲美的青花色料样品,解决了当时青花料来源困难及质量不高等问题,开创了人工合成青花料的道路。从此,各生产厂家参照这一技术路线,根据各自生产的品种,胎料配方和烧成制度,研制出与之相适应青花的色料新配方。20世纪70年代以后,为适应煤窑烧成青花瓷的需要,陶瓷技术人员又开发了相应的青花料配方,且能人为地控制色泽变化,使青花色调既富传统特点,又能长期保证基本稳定一致。其配制工艺也从旧时的人工拣选、研乳,改为工效高、细度标准的球磨、筛分等机械操作,特别是隧道窑焙烧青花瓷的推广和能源的升级换代,对青花瓷釉料的配制加以改造,使青花发色清晰明朗,釉面洁白光润,同时又保持了传统青花釉的特色。
  20世纪50年代,瓷业工人创造出印花、贴花、喷花工艺,并迅速应用于实践。1965~1966年,市红光瓷厂杨玉生等研制成功L414型青花画线机和L620型滚边机,不仅工效提高,而且质量稳定,在陶瓷装饰技术中首次采用机械操作,属国内首创。1957年由市第四瓷厂(市宇宙瓷厂前身)和市瓷用原料化学工厂的技术人员研制成功釉下青花贴花纸,采用贴花新工艺比手工彩绘提高工效50倍,且画面整齐,线条清晰。
  1976年,市人民瓷厂余金林等革新一台DT400-2型青花花纸印刷机,配合制版技术的提高,该机能将青花的“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五种不同浓淡的料水一次印刷成功,在色调上达到“料分五色”的效果。1980年,市新华瓷厂沈杰等5人研制成功青花感光制版带水全贴花工艺获省技术改进三等奖。同年,瓷用化工厂李仁发等3人研制成功丝网印刷釉下青花花纸,把青花花纸的制作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获1980年度江西省优秀科技成果四等奖。 1979年,市人民瓷厂长青牌青花瓷器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金奖。1984年,人民瓷厂青花梧桐餐具分别在民主德国莱比锡春季博览会,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第十五届国际博览会,波兰波兹南第十六届国际博览会连获3枚金质奖章,成为全国陶瓷行业中获金奖最多,获奖规格最高的产品。
  1984年,市人民瓷厂刘书阁、袁迪中、秦豹生等把传统的青花和影青的艺术特色相结合,开发成功具有独特风格的青花影青瓷,其色料配方,制作技术均有所突破,属国内首创。该品种采用贴花工艺生产,操作方便,青花和影青色彩协调,互相衬托,装饰效果强。1985年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
  釉里红呈色技术 釉里红是名贵的釉下彩装饰品种,首创于元代浮梁瓷局,它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坯体上描绘各种纹样,然后施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后,在釉里透出红色的纹样。元代瓷工还将其与青花一起装饰,称青花釉里红,其特点是既有青花的沉静安定,又增添了釉里红的浑厚明丽,丰富了色彩效果,构成了庄重高雅的艺术风格,是景德镇釉下彩绘瓷器中最名贵的一种。由于烧成控制技术不成熟,元代釉里红多呈紫、紫灰或灰黑色,至明宣德年间烧造出色鲜红的釉里红,但为数不多,烧成极难控制,历代呈色纯正的釉里红合格率甚低,往往百里挑几,制品也多为纹样简练的小中型品种。至民国时期,这一珍贵技艺已濒于失传。1954年8月,景德镇陶瓷研究所成立以后,陶研所重新组织失散的老艺人对传统色釉进行恢复试制研究工作,并按老艺人蔡昌书提供的配方烧成釉里红,但呈色不够稳定。1956年陶研所组织人员,从原料分析到烧成制度进行深入研究,逐步摸清釉里红的呈色规律,通过改进配方和制作工艺,烧制出较为稳定的釉里红产品。1965年,陶研所派出技术人员到市建国瓷厂推广,经过10多年的实践和改进,使釉里红呈色合格率由历史上的25~3%提高到30%。
  釉下五彩绘制技术 釉下五彩(亦称窑彩)这种装饰技术始于唐代长沙窑,是湖南陶瓷之传统品种。20世纪50年代,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开始研制,并派员赴湖南学习釉下五彩生产技术,带回一批色基进行试制生产。20世纪60年代初,市红旗瓷厂开始批量生产釉下五彩瓷,起初采用手工绘制,逐步改为喷花、印花、贴花等多种方法。20世纪60年代开始采用铜板印线条花纸贴花。20世纪70年代,市红旗瓷厂研制成釉下五彩丝网花纸,解决了制版工艺和色料粘合剂的问题,且便于操作,促使工效大幅度提高,生产品种也得以齐全,成为全省制作国家用瓷、内外销瓷中的一个优秀品种。
  釉上彩绘技术 是在陶瓷釉面上用低温颜料进行装饰,并在750~850℃的温度中彩烧,使画面牢固附着于釉面的方法。元代窑场偶有釉上彩瓷烧造,但为数极少。明洪武年间窑场亦有少量釉上红彩瓷器。釉上彩绘的大量烧造始于明中期的景德镇御窑厂,但均与釉下青花相结合,其时的釉上色彩已有6种以上。至嘉靖、万历两朝,釉上彩比例明显加大,成为釉上彩绘瓷器的新阶段,史称万历五彩或青花五彩。清代是釉上彩绘装饰飞速发展时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康熙五彩和雍正粉彩。
  康熙五彩(亦称古彩、硬彩)多为民窑器,其最重要的突破在于发明了釉上蓝色和黑色的颜料,致使单线平涂的画面线条刚劲有力,色彩对比强烈,改变了明代以来釉下,釉上相结合的方式。康熙五彩的出现,表明含铅彩料的发展到此时已经完备了。康熙时期还利用国外进口的珐琅彩料,加彩于精细白瓷上,烧制出颜色丰富,素净雅致且易于工艺控制的珐琅彩瓷器。康熙晚期,御窑厂参照珐琅彩的制作工艺,把含氧化砷的玻璃料掺入含铅的彩料中,使烤烧后的色泽变得粉润柔和,具有立体感,创造出一种新的粉彩装饰技术。雍正六年(1728)二月,自制“珐琅料”成功,促进了粉彩的发展。粉彩瓷的研制成功,是陶瓷装饰史上的伟大创举。雍正年间,御窑厂工匠又以艳墨和矾红为颜料,创烧成功幽雅朴素,颇具水墨画效果的墨彩装饰,成为继粉彩之后景德镇又一富地方特色的釉上彩。清朝末期,御窑厂工匠利用国外釉上彩颜料调以油质画于瓷胎,形成景德镇陶瓷釉上彩绘装饰的新方法,即新彩(又称洋彩),其特点是色调丰富,清新明快且易于操作。民国时期,省陶瓷专科学校师生将彩料通过刻有纹样的套板刷涂到瓷胎上形成画面,创造出刷花装饰工艺。
  1952年,成立印花厂(市瓷用原料化学工厂前身),根据瓷器造型之需要制造各种贴花纸,从此贴花装饰开始逐步取代手工彩绘而成为日用瓷釉上彩绘的主要手段,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适应规模化生产。1956年9月,市瓷用化工厂研制成功移花花纸并应用于彩绘生产,进一步简化了贴花操作,且质量稳定。1964年,市瓷用化工厂又试制成功薄膜花纸,经陶瓷研究所试用效果显著,具有操作方便,烧成画面光亮度好,花纹清晰,色彩鲜艳的特点。1979年,市瓷用化工厂于山涧、江怀礼等研制成功丝网印刷新材料,使丝印花纸大量应用于陶瓷生产,当年获省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
  1953年4月,瓷业公司职工魏忠汉、查鹏实验成功彩瓷用黄金水,并开始取代进口黄金水。1957年3月27日,轻工业部硅酸盐管理局在景德镇组织召开瓷用金水鉴定会,认为景德镇生产的金水色泽和牢固度均达到国际质量要求。1958年市瓷用化工厂制造成功的蓝电光水质量超过英国同类产品并可与美国当时的129号蓝电光水媲美。1959年6月,该厂金水车间又制成磨光金水,更增加了黄金装饰的光亮度。当年,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吴成仁、陈庆长研制成功腐蚀金装饰技术,具有纹样突出如浮雕的效果,是金水装饰的一种新方法。
  1959年6月,景德镇陶瓷研究所老艺人刘雨岑根据中国画点没骨法,结合陶瓷彩绘上的特殊技能,独创水点粉彩的装饰新技法,创作“水点桃花”的艺术作品,即在瓷器上根据花卉需要,画上薄薄的水玻白,待干后再用水点染洋红,因而使桃花色彩更为娇艳,生动自然,堪称一绝。1960年2月,市艺术瓷厂章仕保把景泰蓝的金线条装饰运用到瓷器粉彩装饰中,创造出平面金线粉彩新装饰。
  1980年市瓷用化工厂工程师韦鸿端等研制成功腐蚀金贴花纸,提高了装饰工效。
  陶瓷釉上彩绘装饰在彩绘后仍需进行烤烧,使颜色牢固地附着于瓷器釉面上,古时以木炭围烧。清末至民国时期始形成圆形木炭烤花炉,炉内装有匣钵,匣内盛瓷,匣外四周以木炭加热烤烧。20世纪50年代,开始采用烧煤烤花窑(锦窑)。1957年12月,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副所长舒信伟、技术员胡由之等和工艺美术合作工厂研制第一条单道煤烧弹子隧道锦窑代替圆炉烤烧粉彩瓷成功,不仅质量稳定,且燃料费仅为园炉的1/4,实现了烤花连续操作。1958年,景德镇各瓷厂全面推广隧道锦窑。1960年市红星瓷厂熊义兴等将单道锦窑改为双道锦窑,提高产量一倍。1972年12月26日,全省第一条油烧隧道锦窑在市新华瓷厂试烧成功,不仅质量提高,而且节约劳动力一半以上。20世纪70年代末,轻工业部陶研所科技人员结合“釉中彩”科研项目,自行设计试验成功“高温快速烧成电热隧道窑”用于烤烧釉中彩,具有占地面积小、功率较小、热效率较高、温差较小、调节温度灵活等特点,能满足釉中彩的高温快烧工艺的需求,便于机械化和连续化生产。1980年,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工程师樊蒲、於石生、黄伯美等7人设计出TCYG32-1型油烧辊道窑,并于1981年10月在市宇宙瓷厂投产。该窑彩烧质量好、产量高、工艺性能稳定、劳动强度低、节约能源,达到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是全国一流的新型彩烧窑炉。并获198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斗彩装饰技术 20世纪80年代初在明代御窑厂的考古发掘中,于明初宣德地层中出土了少量青花红彩瓷残片。这种釉下青花和釉上红彩相结合的装饰方法开创了青花斗彩这一陶瓷装饰的大门类。成化年间斗彩瓷器的釉上色彩一般都有三四种,多则达六种以上,所施色彩的特征亦极鲜明,彩绘技术亦颇精湛,出现了许多精品,史称“成化斗彩”。
  清朝以后,随着釉上彩瓷的迅速崛起,斗彩装饰日渐衰减。至民国时期,斗彩装饰一般常用于掩盖青花装饰的部分缺陷。
  1953年,制作了一批斗彩瓷作为国家用瓷,受到各方面的赞赏,此后斗彩装饰迅速恢复,并成为景德镇陶瓷重要的传统装饰手法之一,斗彩的形式由单纯的青花斗古彩和斗粉彩发展成为多种方式,其中较为典型的有青花玲珑斗彩等。1985年10月,市新华瓷厂生产的“彩云”牌青花斗彩八宝洋莲49头藏族餐具获国家民委、轻工业部颁发的全国少数民族用品优质产品奖。
  刻印划技术 在青花出现以前,它几乎是唯一的瓷器装饰手法。景德镇的刻印划装饰,始于北宋早期,至北宋中后期和南宋早期大为风行,元代以后,随着青花彩绘技法的出现和盛行,刻印划装饰工艺便渐渐为青花所取代,而成为一种辅助装饰技法。
  北宋初中期,景德镇独创影青瓷,其装饰技法有刻、剔、印数法。由于其釉色略青,釉层透明度、高温流动性亦好,因而在烧成过程中流动的釉质沉积于坯体花纹凹处,使此处釉层较厚,呈色较深,而其它平面则釉层较薄,呈色也较淡。色泽上的对比使刻印花纹表现出较强的立体感,并与挺拔秀丽的造型和光致茂美的釉层巧妙地结合成完美和谐的整体,颇具玉器之风采,故有饶玉之称,艺术价值极高。宋人所谓的“青白花瓷”和“青花白瓷”便是指这种刻印花纹的青白瓷。
  元代刻划花纹仍承宋制。根据记载和出土物的发现,有小足印花碗、绣花碗、暗花碗,其底有“枢府”二字款瓷碗暗花则极精细。枢府器的胎质、釉色、制作工艺都比较精湛,名噪一时,成为元代的独特产品。
  1952年5月5日,市建国瓷业公司第五次创造出新产品——细瓷绿地描金和平鸽餐具。
  20世纪60年代初,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王希怀创青釉刻虾装饰,方法是在坯胎上先刻凹下的虾子纹样,然后填入青釉,并用颜色加眼睛及头部深色处,最后旋釉烧成,展示虾子游于水中,被陶瓷美术界视为成功之作。
  1980年,市红星瓷厂美术研究人员罗晓涛等在继承景德镇制瓷传统的基础上,综合影青刻花与玲珑之长,创制出高白釉水晶刻花500件皮灯,该灯高58厘米,肚径30厘米,厚度仅2.5毫米。该产品是在坯胎上刻出凹凸相间的纹样,用透明的玉青釉填满刻好的花纹,然后将整个坯胎施一层白釉,再入窑经1300℃左右烧成,成瓷后,纹饰与胎釉融为一体,在灯光透射时,花纹清晰透明,典雅沉静,有清新明快的美感,似如水晶,广受好评。1980年该产品获轻工业部和全国工艺美术协会颁发的陶瓷美术设计奖。
  玲珑工艺 又称“米通”,或“米孔花”(RicePatternrn),用它装饰的瓷器,叫做玲珑瓷,系景德镇传统名瓷之一。特点是瓷质精巧致密,纹样简洁大方,玲珑通明透亮,无铅毒,不褪色。数百年来,一直誉满中华,蜚声国际。
  玲珑瓷是在镂孔技术和配釉工艺的发展中而产生的。从龙山文化典型代表的黑陶上有镂孔装饰到宋代景德镇透明的影青釉填满孔眼的残片,是玲珑瓷产生、发展的一条脉络。还有人认为,玲珑瓷系宋代曾烧造一种镂空的“香熏炉”,由于偶然窑温过高,瓷釉流动将洞眼填平而使人们得到启发创制出玲珑瓷。从明代永乐至成化年间(1403~1487),玲珑瓷的制作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清康熙、乾隆年间(1662~1795),御窑厂把它作为一种名贵的瓷器进行仿制,并发展为玲珑与青花结合装饰于一体的青花玲珑瓷,后又进一步在青花玲珑瓷上增加釉上彩装饰,成为青花玲珑加彩瓷。
  制作玲珑纹样的工艺,1957年前,均为纯手工作业,即在干透了的坯体上,用小型铁刀一个一个地钻镂成米粒状通洞,组成一定的图案纹样,然后用笔蘸特制的玲珑釉,将洞孔一遍又一遍地逐个填满,接着又要将孔外多余的釉浆用刀旋削干净,最后坯体周身施以青白釉入窑经高温还原焰烧成,操作十分繁复,工效甚低。
  1958~1960年,市陶瓷合作工厂(市红光瓷厂前身)工人黄禄寿,市红星瓷厂工人余柏德等研制成功玲珑打眼器,从此彻底改变了旧时手工操作的繁复工序,为大批量生产玲珑瓷打下了基础。
  1981年,市光明瓷厂和市红光瓷厂生产的玩玉牌青花玲珑瓷器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光明瓷厂王宗涛、李金球、刘文龙设计的玩玉牌45头清香西餐具,以它新颖美观的装饰工艺和古今相融的独创风格,赢得了国外人士的高度赞赏。 1983年,市艺术瓷厂工艺美术设计师潘文复、田慧棣应用稀土元素研制成功“五彩玲珑”,使玲珑釉由单一的碧绿色发展到有红黄兰等多种色彩的装饰。随着镂雕技术的精进,玲珑眼也出由单一的米粒状发展成园、尖、扁、线、弯曲等多种形式,把玲珑纹样雕成各种花鸟、水浪等图案,进一步丰富了玲珑装饰的艺术效果。
  雕塑技术 陈至德元年(583)景德镇曾为京城建康(今南京)烧造过大型“陶础”,为营建宫殿的柱脚。隋大业中(605~618)还制作过狮象大兽二座,奉于显仁宫。不过那时烧成温度低,制品吸水率高,强度差、均属陶塑阶段。
  由陶塑到瓷塑,其间经过唐、五代,至北宋早期,景德镇已烧制成功不少影青釉瓷雕品种,有供陈列观赏的小玩具、专作供奉的观世音佛象和殉葬皿器,还有实用性很强的日用品及捏贴在其上的小动物、花果等象生瓷件,特别是捏花套台,镂空熏炉的制作成功,标志着此时已熟练地掌握捏雕,镂雕和浮雕的综合运用技法。
  元代是景德镇制瓷技术改革创新时期,高岭土的开发利用,解决了在高温烧成下瓷器变形的问题,一大批气势磅礴的大型产品相继出现。如1955年在北京西城区出土的瓷雕影青观音,高66厘米,体态匀称端庄,神情温雅慈祥。考古分析其制作方法是:先用瓷泥捏制出形体轮廓,再用刀具精工细雕,璎珞飘带则是预制好用泥浆粘上去的,施影青釉经高温一次烧成,较理想地达到和谐统一,清新雅致的艺术效果。1979年,南朝鲜在木浦海底沉船里捞获的,以一位斜倚的妇女形象支撑着底部瓷枕的景德镇瓷雕作品是件难得的精品,被美国专家赞叹为“沉宝中的无价之宝”。
  明代景德镇首创瓷雕与彩绘相结合的新工艺,从而增强制品的艺术感染力,并凭加彩的新优势在全国瓷雕产区独树一帜。传世产品有青釉青花加彩坐狮人、铜红釉独角兽、珐兰釉关帝、五彩童象以及加彩五子罗汉等。尤其是五子罗汉,形象传神、笑口常开、色彩丰富,引人进入祥和喜悦的精神世界,是明代新创的优秀品种之一,至今仍畅销不衰。
  清代在吸收前期制瓷技艺经验的基础上,又创造了不少出类拔萃的精品,产品题材广泛,有素三彩瓷猫(身内可点燃蜡烛或油灯,晚间猫的双目能发出洞明的亮光以恐吓老鼠),有零部件能灵活转动的镂雕转心瓶、转颈瓶,有粉彩瓷雕鹦鹉、五彩钟馗瓷雕等,无论是造型结构或装饰色彩都十分精巧协调。
  清末至民国,圆雕技法在吸取西方雕塑优点的基础上又有创新,人物塑造在衣纹、人体方面,改变了以往单调的做法,新作送子观音瓷雕,整体造型更为生动姣丽。
  著名的瓷雕艺人游泽长,创制出不少以神话故事、历史人物等题材内容的瓷雕精品,且技艺上又有新的突破。另外,他对制作工具也有所革新,例如改木“压扒”为弹性更好的竹压扒,一直为后人采用至今。
  民国年间,景德镇出名的瓷雕艺人曾龙升、徐顺元等人,他们各有所长、技艺昭著。曾龙升创作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巨型瓷质塑像,造型传神逼真;徐顺元创制的一尺多长的龙舟瓷雕,精湛别致,曾轰动一时,均于民国21年(1932)选送美国参加当年举办的“芝加哥国际博览会”并获奖。
  20世纪20~30年代还出现一批反映当时社会现象的瓷雕新作,如“蚕食”无情地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野心,“木兰从军”反映了人民立志抗敌的正义呼声,“和尚背尼姑”则对封建礼教作了大胆的讽刺。雕塑瓷制作工艺的重大改革,则是改泥模印坯为石膏模具复制,提高了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20世纪50年代,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和景德镇陶瓷学院相继成立,加强了制瓷科研人材培训工作,1957年又成立了专产瓷雕的景德镇市雕塑瓷厂。通过联合攻关,首创模印与注浆、挤浆与堆浆结合使用的新工艺,克服了瓷雕细致部分粗细难以一致的困难,并提高生产工效1倍~3倍。同时,几何透视学、生理解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和运用,促使艺术表现形式更为新颖传神与逼真。20世纪60年代初,景德镇陶瓷研究所何念琪以非常巧妙的镂雕特技,创制加彩披纱少女成功,该作品塑造了一个天真活泼、娇雅可爱的小姑娘,披上细致网络的绢纱头巾,显得格外俊美可爱。陶瓷学院周国桢教授创作的陶瓷雕塑“动物大军”,采用夸张变形的造型和颜色釉装饰的巧妙配合,把动物的内涵升华到了一个新高度。1961年部陶研所艺术室集体创作的大龙船,长120厘米、宽30厘米、高56厘米,由龙座、主仓、楼亭台阁、小舢板和153个小人物组成;采用印坯、圆雕、镶雕、镂空、捏雕等各种技法,可谓集景德镇瓷雕传统技艺之大成。1977年轻工业部陶研所又创作了一件史无前例的大花篮,高117厘米,直径105厘米,重108公斤,花篮上缀有各种瓷花760余朵。市雕塑瓷厂创制的六鹤同春瓷雕,造型生动优美,釉色晶莹郁葱,显示出春意盎然的美妙境界,1979年被选作国家礼品瓷赠送给泰国国王。1983年,市雕塑瓷厂技艺人员集体创作大型古典人物瓷雕群像“水浒一百零八将”,也是以传统圆雕技法为主,掺合镂、浮雕等表现艺术塑造,加配粉彩填画装饰而成,属国内首创。该瓷雕群像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星宿气势雄伟,洋洋壮观;精巧玲珑,古朴典雅,是瓷雕艺坛上一束芳香远溢的奇葩,被新加坡报界誉为“再现水浒英雄好汉之作”。当年该厂科技人员熊钢如、肖公锋、黄小琪等试制成功氮化钛仿金镀瓷雕。该产品采用磁控溅射真空离子镀膜技术,使镀层与瓷件结合非常牢固,具有耐磨、耐腐蚀性优良的特点,呈色与18K金相似,用它装饰不同造型的瓷雕,镀膜色泽均匀,金光璀灿,为陶瓷装饰开辟了一条新路,1985年获江西省优秀新产品奖。
  色釉装饰技术
  颜色釉技术宋代景德镇集各地名窑之大成,利用当地天然矿物制釉,以高温还原焰烧制成功似白而青、晶莹润彻的影青釉瓷器成为一代名品。元代,瓷工以含铜、钴等元素的矿物,先后烧制出釉里红、铜红釉和祭兰釉。明宣德年间御窑厂烧制成功红沉鲜润的祭红釉,成为陶瓷史上极负盛名的高温铜红釉新品种,嘉靖年间仿制的法华釉颇具特色,外地法华系用陶胎,而景德镇制法系用瓷胎,是工艺和质量上的重大改革。明中叶以后,制成以黄、绿、紫三色釉装饰的“素三彩”瓷器。它是在高温(1280℃~1320℃)素烧的瓷胎上施以含铁、铜、锰矿物为着色剂的低温色釉瓷,釉烧温度850℃~900℃,制品精良,釉色光润鲜艳,开创了制瓷史上高温素烧低温釉烧的新方法。清康熙四十四至四十五年(1705~1706)江西巡抚郎廷极督陶期间,仿造明宣德祭红、制成鲜如牛血的红釉,称郎窑红,成为高温铜红釉中又一名贵新品种。之后,瓷工又新创豇豆红(美人醉)、窑变花釉、茶叶末等名贵色釉瓷。至清代上半期,颜色釉品种如群星灿烂、五光十色,绚丽多姿,独具风格,成为享誉世界的优秀瓷种之一。清末至民国,列强侵华,大批洋瓷在中国倾销,景德镇瓷业一蹶不振,艺人流离失所,至1949年,许多名贵色釉品种,濒于失传。 1954年8月,景德镇陶瓷研究所为完成中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技术合作资料任务,把一批从事颜色釉的老艺人从四面八方集中到该所来,开展名贵颜色釉的恢复研制工作,为做好老艺人的配料,上釉、装窑等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所抽调了一批有文化知识的年轻干部,成立色釉资料组,由张凤岐所长指导,具体工作由戴粹新、潘文锦等人负责;同时又将老艺人配釉时所用的各种矿物原料,分别取样,送到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进行全面分析。即恢复成功祭红、郎窑红、玫瑰紫、美人醉、宋钧花釉、窑变花釉、钧红釉、天青釉、豆青釉、影青釉、龙泉釉、霁兰釉、乌金釉、茶叶末釉、法华三彩釉等19种高温颜色釉名贵品种。并将各种釉料的化学组成,制作工艺,进行科学总结,写成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景德镇传统颜色釉工艺技术资料汇编》。
  1956年,为把传统色釉配制工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景德镇陶瓷研究所成立了色釉研制组,通过系统试验,探明了影响铜红釉质量的几个关键因素。在改进配方和烧成工艺的基础上,使祭红、郎窑红等铜红釉品种的质量逐步获得稳定和提高。对影青、豆青、龙泉等色釉,也做了较多的试验。1958年终以氧化铁代替紫金土、龙泉石等天然原料为着色剂,配制成功从浅到深的各种铁青系统的颜色釉,同时用氧化铁代替乌金土、赭石等天然矿物,配制乌金釉取得良好效果。由于化工原料比天然矿物原料所含成分纯正,所配制的色釉质量都比较高。1958~1959年,又先后使用氧化钛、氧化铬、氧化锰、氧化镍等化工原料为主配成的色基,配制成象牙黄、淡绿、锌钛花釉、丁香紫、翠绿、火焰红、孔雀花釉、虎毛釉、枣泥釉、碧绿、蓝灰、天蓝、锰红、珐紫、海青、桂花黄、金星釉等几十种新高温色釉。与此同时,色釉老艺人余一龙、涂宜鑫二人还恢复与新创果绿、鱼子绿、金星绿、辣椒红、茄皮紫、晕炉均、素炉均、金星黄、鹦哥绿、松绿、湖绿、瓜绿、苹果绿、翡绿、鸡油黄、淡黄、菜花黄、淡茄、葡萄紫等30余种在红炉内以800℃~900℃烧成的低温颜色釉。至1959年10月,景德镇装饰陶瓷的高低温颜色釉品种达100余种,广泛应用于日用瓷、陈设瓷、卫生瓷及建筑瓷的艺术装饰,居国内领先水平。同年12月14日,景德镇陶研所配制成功纯正高温黑釉,成品率高达90%以上。
  20世纪60年代,景德镇陶瓷研究所杨文宪等在省内率先研制成功硅酸锌结晶釉,用它装饰的花瓶,釉面呈现较大的扇状、球状或花朵状的晶花。
  20世纪70年代初,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以氧化铁为着色剂,以动物骨灰为辅料配制成功一种新色釉——铁红釉,该釉在深沉的海参棕的底色上,布有桔红色的圆形或条状花纹,主要装饰花瓶、动物瓷雕。
  1979年,市建国瓷厂工程师邓希平,在总结前人配制郎窑红色釉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基础釉配方和工艺方法,研制成功大件郎窑红釉新配方。这种釉高温粘度适当,对烧成温度、气氛适应性强,与坯体结合好,适合装饰大、中、小型产品。其色鲜如牛血,光可鉴人,质量超过历史水平。当年生产的郎窑红釉300件美人肩瓶,被选作国家领导人出访美、日等国的礼品。该成果获198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同年,市建国瓷厂生产的三阳开泰、祭红、钧红等色釉质量超历史。“珠光”牌高温颜色釉陈设瓷,于当年9月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与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在研究铁红釉的显微结构时,第一次在现代瓷釉中发现液相分离现象,并确立液相分离理论,改进铁红釉制备工艺,使批量生产质量进一步提高,该项研究成果获1980年度省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2年,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工程师赵达峰,在中国古代陶瓷科学技术第一届国际讨论会上,首次提出铜红釉的呈色机理不是单一的金属态铜的胶体着色,而是CuO、Cu20、Cu2+、Cu等状态铜的共同结果,不同色层存在着不同阶态铜化学物的平衡,从而丰富了铜红釉机理研究的内容。
  1983年1月,市建国瓷厂色釉组张秋发研制成功一种窑变新色釉——火焰兰花釉,其底釉呈色以橙红和紫红为主,火焰以亮兰色为主,整个釉面宛如一簇簇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怒放。当年5月,一支150件火焰兰花釉长颈扁肚瓶,在全国陶瓷美术设计评比会上获三等奖。同年秋季,该厂工程师邓希平利用稀土元素——氧化铈(CeO2)研究成功彩虹釉,用它装饰的瓷盘,在高温烧成下,从瓷盘边缘到中心能自然形成黄、橙、红、白、紫等多种彩环,釉面光洁度高,色调柔和淡雅,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被誉为“罕世珍品”。1985年获轻工业部优秀新产品奖。
  1984年秋,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中试所工程师康禄星、张荔荔、周振海以氧化钕(Nd2O3)为着色剂研制成功紫罗蓝变色釉,制品釉面在太阳光下呈紫罗蓝色,在萤光灯下变为淡蓝色,该研究成果获1984年度江西省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5年,市雕塑瓷厂采用长石釉为基础釉,添加经还原焰煅烧的氧化钕色剂,成瓷变色效应更为理想,在自然光下呈紫兰色,日光灯下呈天兰色,白炽玉灯下呈紫红色,高压汞灯下呈兰绿色,高压钠灯下泛橙红色。用这种釉装饰的滴水观音瓷雕,1985年在北京国际稀土博览会上誉为珍品,同年获江西省优秀新产品奖。以后又获得首届全国轻工业博览会金奖。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景德镇千余年来的瓷业历史和现状,反映了景德镇瓷业的经济、文化和工艺,是第一部集景德镇瓷业资料之大全的专业地情资料性巨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