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瓷器贸易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1608
颗粒名称: 第六篇 瓷器贸易篇
分类号: TQ174
页数: 46
页码: 429-47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的瓷器贸易,其中包括贸易机构、销售市场、销售方式、销售效益等。
关键词: 瓷器 礼品瓷 景德镇市

内容

第一章 贸易机构
  第一节 管理机构
  景德镇历代民窑的产品销售和客商来镇采购,乃属民间贸易,官府只是监督、协调、征税。明清时期有了行会,有关统一行情等事宜,皆由行会制定章程统一执行。民国时期,在行会中往往由巨商进行不同程度的操纵垄断,所定的章程也往往不是共同执守的法规。
  1950年5月,成立国营景德镇市瓷业公司,实行计划收购,计划销售,并加强私营陶瓷商贩的领导管理。国营景德镇市瓷业公司业务上直接受中国贸易公司江西省贸易公司领导,担负景德镇瓷器收购、国内销售和调拨出口任务,并帮助景德镇恢复瓷业,扶助生产。
  1955年,景德镇市瓷业公司改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直接管理,因为总社在景德镇设陶瓷批发站,名称亦改为中华全国供销总社景德镇陶瓷批发站,负责国内外陶瓷购销的管理与经营。1957年,外销陶瓷划归中国土产出口公司领导,景德镇陶瓷即分为内外销两个公司。内销陶瓷批发站直接受全国供销总社管理,外销则另设中国土产出口公司景德镇市公司,直接受省外贸局和全国土产出口公司领导。
  1958年,景德镇陶瓷批发站与中国土产出口公司景德镇市公司两家合并,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内外销兼营。1962年两家分立。同时,陶批站改由江西省商业厅领导,名称改为江西省商业厅景德镇陶瓷公司。外销亦改名为中国土产出口公司江西省陶瓷出口公司。1965年江西省陶瓷出口公司改由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领导,公司名称改为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江西省陶瓷分公司。
  1969年,景德镇市内外销两家公司再次合并。合并后名称为江西省陶瓷销售公司,兼营内外销售业务。1972年再次分开,出口业务划出,另设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江西省陶瓷分公司(1977年改属中国工艺品公司),仍属江西省陶瓷销售公司统一领导,直至1979年4月,两家公司才正式分开。江西省陶瓷销售公司定为景瓷内销的专业经营机构,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江西省分公司景德镇支公司,则为景瓷出口的专业管理经营机构。自此,内销、出口业务分开管理、经营。上述两家公司在各自的主管全国性专业公司领导下,接受和分配的年度计划,向工业部门分配落实生产计划,承担陶瓷价格倒挂,组织收购,并向外销口岸公司调拨产品,向内销地区发运瓷器。按此种“条”、“块”关系,景德镇市内、外销售机构的设置和资金来源,景瓷的产、销计划等业务工作,都属“条条”管理;党务、人事和行政等工作,则属中共景德镇市委和市人民政府主管。
  第二节 经销机构
  官窑所产瓷器经检选后上供,次品则就地销毁、掩埋。明代隆庆、万历年间(1567~1619),御厂亦行次色变卖,以“省费息民”,其后恢复原状。清代雍正朝(1723~1735),因“监造之员以此项瓷器何无解交之例,随散贮厂署,听人匠使用,破损遗失,致烧成之器皿与原造之坯胎所有数目俱无从查核”,造成极大的浪费。雍正六年(1728),唐英协理御窑厂后,才将次色御货,“于每年大运之时一并呈进,交贮内府,有可以变价者即在京变价,有可供赏赐者即留赏赐,自雍正八年至十三年,除上供15万件外,尚剩下20万件上下,大都成为市场上的商品。乾隆七年,得乾隆帝谕旨:“嗣后脚货不必来京,即在本地变价。”次色变价,使产品中的50%投入市场,御窑厂既生产又经营。清宣统二年(1910),成立了江西瓷业公司,内官督办改为商办。公司除完成烧造外,尚能生产商品瓷,在九江、汉口等处,设立发行所,营业亦颇盛。“后因民元光复,九江与汉口分销处以兵事影响,损失十余万金,以致元气大伤”。“民国8年、9年,景德镇瓷业公司渐次扩大,于艰难缔造之中,粗能立足”。当时公司分为工场与发行两个部分,后因营业额仅七八万元,因前亏累太多,难以为计。民国8年(1919)由程业洪邀集程姓同宗,组成天佑华瓷业公司,开始由于品种多,式样新,生意兴隆。1939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政局动乱,加上股东之间分崩离析,各怀异志,营业日趋下降。
  景德镇市瓷业公司 1950年5月,在浮梁专区贸易公司陶瓷部的基础上,正式成立浮梁专区贸易公司国营景德镇市瓷业公司,担负景德镇陶瓷的收购、国内销售和调拨出口业务。同年10月,划归江西省土产公司直接领导。公司随之改名为中国土产公司江西省公司景德镇瓷业公司。当年年底有职工46人,下设南京、苏州两个推销组。
  1951年3月,江西省土产公司并入省商业厅,故景德镇市瓷业公司复归浮梁专区贸易公司领导。原设的南京、苏州两个推销组合为南京货栈。
  1952年3月,景德镇市瓷业公司接受市窑柴公司、市信托公司和原料(瓷用)部业务。同年10月景德镇市瓷业公司更名为江西省贸易公司景德镇市瓷业公司,由江西省贸易公司直接领导。同时将南京货栈改为南京办事处,并在天津、中南、西南和广州设立推销点。至1954年,公司收购量占全市日用瓷生产量的比重,由1952年的39.22%上升到76.42%。当年年底,公司工作人员已增至167人。
  1955年9月,江西省贸易公司景德镇市瓷业公司改为景德镇陶瓷批发站。
  1958年7月,为贯彻中央关于紧缩机构的指示精神,景德镇陶瓷批发站与江西省陶瓷出口公司合并为江西省景德镇瓷业公司,由江西省商业厅领导。1960年5月,更名为江西省商业厅景德镇陶瓷公司。1962年11月,复改为景德镇陶瓷批发站。
  景德镇陶瓷批发站 1955年9月,根据中央关于国营商业与供销合作商业地区分工和商品分工原则,陶瓷经销业务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统一经营。景德镇瓷业公司划归供销社系统管理,因而改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景德镇陶瓷批发站,隶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景德镇陶瓷批发站系总社设在全国主要陶瓷产地的三个一级批发站之一,担负着平衡全国陶瓷市场,对各省、市、自治区二级陶瓷批发站实行计划调拨,并负责陶瓷外销和供应出口任务。1956年,批发站收购量达22911万件*,占全市日用瓷总产量的93.15%。当年年底批发站有工作人员291人。
  1957年秋,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决定,将景德镇陶瓷批发站移交地方经营。1958年1月,正式改为江西省供销合作社景德镇陶瓷批发站,成为二级站。其任务基本未变,仍按总社计划分别和各省、市、自治区批发站保持按合同或协议供应景德镇陶瓷产品。
  同年7月,江西省供销合作社景德镇陶瓷批发站与江西省陶瓷出口公司合并为江西省景德镇市瓷业公司。
  1962年11月,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国企分工的决定,复改为江西省供销合作社景德镇陶瓷批发站,担负景德镇陶瓷内销经营业务.。
  1969年1月,景德镇市瓷业公司正式并入新组建的江西省陶瓷销售公司。
  江西省陶瓷销售公司 1968年12月,景德镇市革命委员会决定,将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江西省陶瓷分公司与江西省供销合作社景德镇陶瓷批发站合并,成立江西省陶瓷销售公司,隶属于景德镇市商业局,兼营陶瓷内销与外贸业务。1969年1月,正式启用新印鉴,开展陶瓷经销业务。
  1973年3月,景德镇市革命委员会根据江西省革命委员会《关于改进商业管理体制的通知》精神,将江西省陶瓷销售公司从市商业局划出,改由江西省商业局土产杂品公司管理,专营陶瓷内销业务。
  江西省陶瓷销售公司设在景德镇市,在经营景德镇瓷器内销方面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公司销售网络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与全国175个二级批发站、427个三级批发站、50个批发部、3个专营商建立长期供销关系。并在北京、沈阳、重庆、武汉、襄樊、蚌埠、镇江、南通、苏州9个大中城市建立联合经销点。联合北京、天津、上海等16个大中城市的18个经营单位建立起景德镇陶瓷市场信息网,及时反馈全国各地对景瓷的需求变化情况和消费者意见。1979年,公司恢复了中断10多年之久的一年一度的“景瓷全国订货会”,为生产部门及早安排生产、为销地经营部门及早安排市场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公司年销售量为1亿件左右,占景德镇市日用瓷总产量的1/3,占全市日用瓷总销量的1/2;年创利润100万元左右。
  公司设有业务科、储运科、财务科、统计科、信息科等10多个职能科室,设有营业部、储运经理部、生活用品经营部、景玉经销部和瓷器友谊商品部等5个经营部门,共有职工335人。其中有一批具有30多年专业工龄,精通陶瓷购、销、储、运业务的经营骨干。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5人,中专、高中文化程度的278人。固定资产原值6013万元;仓库总面积26.893万平方米,营业用房12.44万平方米。
  江西省陶瓷进出口公司 1949年以后,景德镇市陶瓷出口贸易与日俱增。1956年前,出口业务先后由浮梁专区贸易公司陶瓷部、景德镇市瓷业公司、景德镇陶瓷批发站兼营。
  1956年3月,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根据景德镇瓷器出口业务发展需要,决定设立中国土产出口公司景德镇市公司,系以专营景德镇出口陶瓷为主的外贸企业。公司设在景德镇市,受当地商业行政部门及省土产出口公司的双重领导。嗣后,中共景德镇市委决定,将景德镇陶瓷批发站经营的外销瓷业务划归中国土产出口景德镇市公司经营,调拨广州公司出口。对原有的出口包装车间及部份科室人员同时划归市公司。并设立6个职能科室,共有干部职工272人。
  1957年6月,为适应陶瓷出口工作需要,中国土产出口公司景德镇市公司更名为中国土产出口公司江西省陶瓷出口公司,负责江西省的陶瓷出口业务,受江西省外贸局和总公司双重领导,并从同年7月1日起,在财务和业务上的往来与总公司直接挂钩。
  1958年7月,为贯彻中央紧缩机构号召,中国土产出口公司江西省陶瓷出口公司与江西省供销合作社景德镇陶瓷批发站合并为江西省景德镇市瓷业公司。因为出口业务与出口总公司、广州口岸公司有密切联系以及外贸出口业务特殊性,因而保留中国土产出口公司江西省陶瓷出口公司的名称,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由江西省商业厅统一领导。公司下设秘书、人事、保卫、财务会计、计划统计、商情特价、内销业务、出口业务、货源组织、储运等科室,人员总数219人。
  1962年8月,为便于经营管理,加强专业公司核算,根据江西省商业厅和景德镇市人民委员会通知精神,与江西省商业厅景德镇陶瓷公司实行中国土产出口公司江西省陶瓷出口公司实行分开经营,分开办公,两块牌子、两套人马,统一领导。
  1964年2月,江西省外贸局、江西省商业厅联合通知,江西省陶瓷出口公司划归省外贸局直接领导。
  1965年4月,省外贸局“关于统一外贸企业机构名称的通知”,改江西省陶瓷出口公司为中国土产进出口公司江西省陶瓷分公司。同年8月,江西省对外贸易局决定将中国土产进出口公司江西省陶瓷分公司改为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江西省陶瓷分公司。
  同年4月,江西省外贸局为尽快恢复景德镇市瓷器在国际市场地位,不断开拓新的市场,为国家多创外汇。经报请外贸部批复、江西省人委同意,在上海市设立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上海市陶瓷分公司。分公司实为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江西省陶瓷分公司的分支机构,受上海市外贸局和江西省外贸局双重领导,专营江西陶瓷,直接对外自营出口。人员编制40人。
  1968年12月,景德镇市革命委员会研究决定,将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江西省陶瓷分公司与景德镇陶瓷批发站合并为江西省陶瓷销售公司,属景德镇市商业局领导,陶瓷业务内外兼营。
  1968年以后,陶瓷出口商品列为轻工业品。因此,全国出口陶瓷统改由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经营。1972年11月,为搞好陶瓷出口,为国家多创外汇,景德镇市革命委员会决定恢复陶瓷外贸经营机构,定名为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江西省陶瓷分公司与江西省陶瓷销售公司实行两块牌子,统一领导。
  1973年3月,为便于组织商品生产,保证外贸出口和市场供应,景德镇市革委会根据省革命委员会《关于改进商业管理体制的通知》,明确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江西省陶瓷分公司隶属江西省外贸局管理。
  1977年10月,江西省根据外贸部同意江西陶瓷从1978年1月起,开始自营出口的批复精神,决定了省级公司的设置。嗣后,景德镇市革委会、江西省外贸局先后发出通知,将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江西省陶瓷分公司改为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江西省分公司景德镇市陶瓷支公司。陶瓷支公司与陶瓷销售公司分开办公。1979年4月,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江西省分公司景德镇市陶瓷支公司与省陶瓷销售公司正式分开,各自经营。同年,景德镇市对外贸易局成立,景德镇市外贸局与陶瓷支公司合署办公,两块牌子,统一领导。
  1979年11月14日,江西省革命委员会以赣发(79)216号文件批复,同意成立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江西省陶瓷分公司,负责全省陶瓷进出口业务,省陶瓷分公司由省外贸局、景德镇市双重领导。自1980年1月1日起,获得自营出口权。公司下设8个职能科室,并在南昌设立业务部。
  1980年10月,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江西省陶瓷分公司和景德镇市对外贸易局分设为两个独立的局级单位,进出口公司负责陶瓷进出口业务。除陶瓷外,其他商品的进出口业务,均由市对外贸易局负责经营。
  江西省陶瓷进出口公司设有传统瓷、新花瓷、特艺瓷、合资开发、进口业务、商情样品宣传、包装材料、综合计划、财务、管理等科室和包装材料厂、仓储运输部等下属部门,并在上海设立储运站,在广州外贸中心设立长期展馆,在深圳设立外贸商品窗口。1982年铺设铁路专线,并兴建日吞吐量为10车皮货物的站台仓库。从仓库装车可直接发运到上海、深圳、大连等海关口岸。
  1985年公司职工314人,其中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50人,为适应外贸业务需要,公司通过各种渠道,吸收和培养了一大批既懂外语,又熟悉业务并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骨干力量。1985年固定资产901万元,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仓库群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
  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经销公司 1984年7月,由原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国家用瓷办公室、销售科和陶瓷加工服务部合并组成。名为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经销部,1985年更名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经销公司,隶属于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是以经销陶瓷为主,兼营陶瓷彩绘加工和陶瓷包装装饰材料,实行独立核算的全民所有制供销企业。其具体任务:1.负责进行市场调节,联络各地客户及省陶瓷工业公司所属产瓷厂家,广拓经营渠道,促进工贸团结。2.大力发展国内外各大中城镇、通商口岸的多渠道的联营、展销贸易;3.安排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的礼品瓷,中央各部、委,省、市领导外事活动的纪念品瓷;4.组织推荐各瓷厂产品参加世界性博览会;5.举办国内、外展览会;6.承办国家宾馆、饭店用瓷和建筑、卫生陶瓷。
  经销公司设礼展、出口、国家用瓷、内销、储运、旅游等8科7室和1个门市部及1个彩绘加工厂。共有干部职工472人。拥有货备储运仓库7000平方米,流动资金500万元,年销售额2600万元。1985年,经销公司出口展销贸易,先后进入北美,东、西欧,东亚,东南亚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内销、订货业务遍及全国各地,并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宁波、贵阳、靖江、武汉、厦门、深圳等地设立陶瓷联营分公司。
  第二章 销售市场
  第一节 国内市场
  华东市场 宋代,景德镇陶瓷已在华东地区销售。据宋汪肩吾《昌江风土记》载:镇民将烧造的瓷器托人运到吴越一带出售。南宋临安有出售景瓷的店铺。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亦画有瓷器店铺。从浙江、安徽、上海、江苏、福建等出土的青白瓷器证明,景德镇瓷器宋时已在华东地区广为销售。靖康以后,中国北方和中原地区皆已沦陷,王室南迁临安,由于南方安定,经济条件较好,交通方便,瓷器的销售市场也就转到南方。南京便成了景瓷内销的重点市场。
  元代,长江上游一带地区的瓷器市场更有发展。据蒋祈《陶记》所载:“浙之东西,器尚青白。”“盘之马蹄、槟榔;盂之莲花,耍角;碗、碟之绣花、银绣、蒲唇、弄弦之类,此江、浙、福建之所利。……两淮所宜,大率皆江广闽浙澄泽之余。”这些记载,说明当时华东各地对景瓷及其品种的销售情况。
  明代,长江下游的景瓷市场更广,明代景德镇瓷器出土最多,最丰富的有江苏的南京、苏州、扬州、镇江,安徽的黟县、祁门、屯溪。还有福建、浙江等省出土了景德镇瓷器,证实了当时的华东各地是景瓷的销售市场。
  清代早、中期,景德镇瓷器国内销售市场更为活跃,其销量和市场网点都超过明代。晚清,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之后,洋瓷大量拥入国内,四处倾销。景德镇在华东各地的瓷器销量大受影响,但美术陈设瓷和仿古瓷仍在华东地区享有很高声誉,尤其是上海和南京市场更为活跃。
  民国时期,景瓷在华东地区的市场仍较广阔,全国来景购瓷的帮口,共有26个,其中运销长江下游地区帮口就14个,所销品种,上海、南京、杭州一带多为中上等细瓷,其他各地,多为一般日用瓷。民国25年(1936),据江西省对瓷器销售调查,上海、南京,占总量的18%,宁波、杭州占9%,芜湖占3%,福建占3%,总共占33%。
  1950年,成立浮梁专区贸易公司国营景德镇瓷业公司后,装载了40多船瓷器,约1万余担,去长江下游作探试性推销。先在南京设立中心推销小组,向南京、镇江、芜湖等地销售。接着又在无锡设立另一个中心推销小组,开展对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等地销售。同时,还与上海土产公司建立了瓷器调拨业务关系。通过一系列拓展市场活动,景德镇瓷器在长江下游各地开辟了新的贸易渠道,建立了批发、调拨和代销等业务关系,传统的销售市场得到恢复。当年年底,华东各省市的销售量达22.9万担*,每担折合瓷器200件。1951年,为便于及时发运华东各地的瓷器,瓷业公司将南京的推销点改为货栈。1952年3月,南京货栈改为办事处。同年底,华东各省、市景瓷销量达28.05万担,比上年增长23%,占全国内销总量42万余担的60%多。尤其是江苏恢复更快,全年销量达13万余担,占全国内销总量30%。1953年,由于销售机构的加强,华东各省、市的瓷器销售量不断增大,需求品种也不断增加。上海人喜爱金边、金地彩饰的各类瓷器;城市顾客需要细瓷琢器和脱胎等瓷器;一般地方较普遍地需要新彩、洋金,贴花的碗、壶、缸、罐之类瓷器,如蓝边、锦边罗汉式、宫式和灰可二等碗类,10件~50件桥梁、西字、宜兴(式)等壶类和冬瓜坛、双喜坛,青花和彩绘饭古等。景德镇根据各地顾客的喜好,不断增加畅销产品,满足了各地市场的需求。1959年,“大跃进”所造成的影响全面显露出来,景德镇日用瓷减产,华东各省市减销,全年销量仅15.2万担,比1958年下降50%。经过几年调整之后,又逐渐恢复发展,至1965年,华东地区销售量3139.07万件,占全国内销总量8899万件的30%以上。后几年销售一直保持在占全国内销点量的40%左右。至1985年,华东地区销量2788万件,仍占全国内销总量近30%。
  从1949~1985年,华东地区销量最大的是上海、江苏,年销售量都在800万件以上;其次是安徽,年销售量500万件以上;再次就是浙江,年销售量200万件以上;较少的是山东、福建,年销售量在100万件上下。所销品种,上海、江苏以较高档的餐、茶具和陈设瓷为主,安徽、浙江等地对一般瓷器需求较多。
  中南市场 景德镇地处中南,故景德镇瓷器在中南地区贸易的历史较早。汉代生产的粗瓷,在江西及其附近地区供老百姓日常使用。自朝廷诏瓷进御之后,昌南镇瓷器名扬天下,《中国伟大的发明——瓷器》一书中,就有景瓷在南方贸易的记载。宋代,景瓷在中南地区的销售市场广阔。据考古资料介绍: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江西出土的宋代青白瓷较多,说明当时景瓷已销往中南各地。另据《昌江风土记》介绍:宋代景德镇瓷器,曾在荆、襄各地销售,在湖北等地也占有销售市场。元代,《陶记》载:景德镇的鱼水碗、高足碗和海眼碟、雪花碟等瓷器在湖、广等地行销。据考古资料介绍:元代的影青、青花、枢府瓷,在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的墓葬中均有出土,可见证元代景瓷在中南地区的广阔市场。明代,景瓷在中南的市场发展更广。《江西通志》曾有“南至交趾,所需器,皆取于景德镇”的记载。另外,从墓葬、遗址中出土的明代景德镇瓷,江西、广西、湖北、广东、湖南等省都有,且数量较多。清代早中期,景瓷在中南地区的市场繁荣,四方商贾,萃聚于镇,全国各地常驻景德镇采购瓷器的商人共分八帮。其中荆、广二帮实力和采购数量都比较大,各地销售市场都很活跃。晚清和民国时期,舶来瓷充斥市场,景瓷在中南地区的销售,曾受到一定影响,但采购景瓷商人仍遍布全国各地,全国来景购瓷者按地区分共有二十六帮。民国8年出版的《景德镇陶业纪事》一书曾记:“粤省与洋商接近,所销瓷器均须上品……荆襄诸地,则粗细各半,而以二白釉及鲜花器为大宗焉”。民国18年出版的《江西陶瓷沿革》中称:“在上述各帮(26帮)中,前五、六年以广帮销售数为最大,后则逐渐减少。至近二年,普通瓷器,潮州亦有出产,销数顿减少一半有奇;又有醴陵瓷器,近来产额增加,故汉口以上之销路,多为所占。”民国17年的销路,以天津帮为最大,广帮次之。民国36年,中南各省、市共销瓷器18.5万担,约占全国内销总量的1/4。所销瓷器,大多为脱胎、四大器、灰可器、二白釉等日用瓷和部分美术陈设瓷。
  1950年,景德镇市瓷业公司成立初,与汉口建立了陶瓷销售业务关系,并与汉口附近地区建立了代销等业务。接着又派员去广州等地联系,以促进南方地区贸易的恢复、扩大。当年年底,湖北的销量达3.44万担,连同广州、江西等中南各省的销量共8.05万担,约占全国内销总数3264万担的1/4。为扩大中南地区的销售市场,1952年,瓷业公司在汉口和广州分别设立销售组,直接向汉口、广州一带地区进行批发、零售。1953年,瓷业公司把设在汉口的销售组改为办事处,用来办理中南地区的景瓷批发和调拨等工作。至1958年,中南市场的销售额达18.98万担,为建国以来最高的一年,约占全国内销总量75.3万担的1/4。并超过民国36年中南市场销售最高的一年。以后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曾有过二次起落。至1976年,中南地区销量2917万件,占全国内销总量6759万件的40%多。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地兴办的地方陶瓷企业如雨后春笋。
  1949~1985年,仅江西省就有2/3的县办起了陶瓷工厂,生产各种陶瓷,景瓷的内销受到一定影响。但由于销售机构稳定,市场调查和市场信息等工作不断加强,销售渠道增加,至1985年,中南地区销量仍达2349万件,约占全国内销总量的22%。
  1949~1985年,中南地区的销售总量约占全国内销总量的1/4。但分省比较,则以湖北、江西两省销量最多,年销量都在1000万件以上;广东省为200万件以上;河南省为100万件以上;广西、湖北两省则在100万件上下。所销瓷器,华南以粉彩等陈设瓷居多,而华中则品种较多,青花、贴花,粉彩装饰的碗、盘、杯、碟和餐具、套具等日用瓷较畅销。20世纪80年代以后,高档陈设艺术瓷销售较多,如薄胎瓷中的花瓶、皮灯,雕塑瓷中的罗汉、观音等等,都有一定数量的需求。
  华北市场 唐代,景德镇窑民陶玉,霍仲初,曾于武德年间,载运瓷器入关销售,并向朝廷进贡。于是,景瓷在北方的声誉大著。宋代的景德镇瓷器“著行海内”。江西文学家曾巩之族兄,曾贩运江西瓷器至北方销售。北宋汴京设有专门出售景瓷的商店。另外,从河北、陕西、内蒙古等地出土墓葬和遗存的青白瓷,也可以证明当时景瓷已销往北方。南宋,北方沦陷,市场失去。元代,全国统一,北方市场不仅全部恢复,并且还有新的发展。明代,据《江西通志》记载:“自燕云而北,所需瓷器,皆取于景德镇。”另据考古资料介绍:从北京、天津、山西、河北、陕西等地出土的青花、影青、枢府等瓷器,数量丰富。清代早中期,景瓷在华北的市场更为宽阔。道光以后的近百年来洋瓷逐渐进入市场,但景德镇的美术瓷和仿古瓷,仍享有很高声誉,拥有很大市场。北京古瓷市场最盛,市肆中经营古瓷著名的店家有尚古斋、尚德堂、永珍斋、瑞珍斋、海王村、延清堂等。清末民初时,华北各地来景德镇购买瓷器的有天津帮、粮帮等,专门购运瓷器去北京、天津等地出售。民国18年前后,天津帮购瓷数额列全国26帮之首。所销品种据《景德镇陶业纪事》载:“津沽商人,多销琢器”。陕地则“粗细各半”。1950年,国营景德镇瓷业公司与北京、天津等地进行贸易联系,积极恢复销售关系。不久,北京、天津等地或派人来景采买,或以函、电方式托购。不到一年时间,华北各地销售市场都得到恢复。年底,销量达1.14万担,占全国内销总量的3.6%。1951年,景德镇瓷业公司参加了天津贸易公司经理联系会,在会上,通过宣传、介绍景德镇瓷器恢复和发展状况,当场就与有关单位签订了订瓷合同。年底,华北地区瓷器销量达1.64万担。占全国内销总量4.6%。比上年增长40%多。1953年,瓷业公司在天津设立推销点,直接经营批发、调拨等业务。至1957年,华北地区的销售量达6.12万担,占全国内销总量的49.1%,比1950年增长5倍多。60~70年代,有过二次起落现象,景德镇日用瓷减产,但对华北的北京、天津两大城市所需的6头茶具、罗汉汤碗、茶壶等品种瓷器,还是保证供应。进入80年代,按照改革、开放总要求,经济逐步转为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虽然与华北地区陶瓷工业产地有竞争,但景德镇陶瓷在华北各地的销售形势仍然较好。1985年华北各省、市的总销量为729万件,约占全国内销总量10600万件的7%,比1979年增长10%以上。
  1949~1985年,华北各省、市陶瓷销售市场的总销量,基本上接近全国内销总量的10%。但分省比较,北京市、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销量较好,年销量都在200万件以上;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次之,年销量皆在100万件以上。所销品种,大多为青花和青花玲珑装饰的碗、盘、杯、壶等日用瓷,也有部分艺术陈设瓷。
  西南市场 宋代景德镇瓷器销往西南各地。四川墓葬出土瓷器中,有景德镇宋代影青瓷和元代的青花、枢府釉瓷。云南墓葬出土瓷器中,也有元代的青花、枢府、影青瓷。另据蒋祈《陶记》介绍:四川“器尚青白”。明《江西通志》说:“景德镇瓷器……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清代早中期,《陶录》称,景瓷国内市场“利通十数省、四方商贾,萃聚于斯”。此中所指的“十数省”和“四方”,包括西南诸省。晚清和民国时期,各地来景购瓷的二十六个帮口中,购运瓷器去长江上游和四川等地销售的有四帮。
  1950年,景德镇瓷业公司与重庆一带地区建立了代销等业务关系,当年在四川省销出瓷器355担,贵州销瓷2担,云南、西藏尚未沟通。1951年,随着大西南的解放和社会秩序的逐步稳定,云南、贵州瓷器市场也开始发展,全年在西南地区销售瓷器分别为:四川692担,云南44担,贵州18担,共754担。1952年,四川市场发展较快,西藏也销出了部分瓷器,西南地区全年共销售瓷器5101担,比上年增长7倍。1953年,景德镇瓷业公司一方面在重庆设立推销组,另方面增加西南地区所需的主销品种,进一步开辟销售市场。以后西南市场的贸易形势迅速发展,销量逐年增多,至1957年,西南各省、自治区的销售总量达5.59万担,占全国内销总量66.6万担的8.4%,比1951年增长70多倍。“大跃进”时期和“文化大革命”中生产和销售量低落。1978年以后,坚持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政策,各地陶瓷工业都在兴起,其产品由满足当地城乡需要逐渐向省外发展。四川本地办起了瓷厂,生产日用瓷器,湖南等地瓷器也进入西南等地,影响了景瓷在西南各省的销售市场。虽然如此,景瓷在西南还是受到人们的喜爱。1984年,西南市场共销景瓷2982万件,约占全国内销总量1/4以上,其中四川省销量为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之冠。
  1949~1985年,西南市场的销量不稳定,曾有时高时低现象,但从各省比较,四川省最好,年销量在1000万件以上,与湖北、江西三省并居全国之首;贵州、云南两省次之,年销量在200万件以上;西藏自治区则在100万件上下。主销品种有各式彩饰水筒和大矮水筒,蓝边和花边锅三大、罗汉汤碗、饭碗,粉彩石榴汤碗、饭碗,加大、加二针匙、饭具,受西南人民欢迎的双龙、八宝、五狮、皮球等画面的瓷器造型、图案迎合藏民习俗爱好的特制西藏用瓷。
  东北市场 宋代,曾在东北辽宁的墓葬出土遗存中发现宋代的青白瓷。元明以后,“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之产地。”“自燕云而北,所需瓷器,皆取于景德镇。”景德镇瓷器已大量销往东北地区。清代,全国各地来景采购瓷器的商人,按其籍贯分成帮别,前有八帮,后有二十六帮。其中辽宁帮、关东帮的运销地区是东北三省。自“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入东北,东北三省已成了日本瓷器的倾销市场。民国36年,江西省统计处实地调查,来景德镇的购瓷帮别总数是二十五帮,其帮名和运销地点与以前的二十六帮均有变化。东北市场的辽宁、关东二帮减少,而运销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帮别却大为增加。
  1950年,景德镇市瓷业公司派员前往东北地区进行业务联系,部分市场初步恢复,当年销售瓷器98担。1951年,中国土产公司全国经理会在天津召开,景德镇市瓷业公司借此机会,介绍了景瓷的恢复和发展情况。会后,东北地区一些营销瓷器单位,或多或少地都与景德镇瓷业公司签订购销景瓷的协议、合约或成交合同。通过这次会议,景瓷已进一步进入东北市场,特别是东北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或派员,或以函、电来景购买瓷器。当年年底,东北市场销售的瓷器达1.26万担,比1950年增长120多倍。1952年,东北地区召开物资交流大会,景德镇瓷业公司以雄厚的瓷器货源,参加了交流大会,与东北各地签订了一批供销合同、合约和协议。通过交流大会,东北市场进一步发展,销售瓷器数量不断增多。至1957年,东北地区销售总量4.54万担,为全国内销总量66.6万担的7%,比1951年销量增长3倍。“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销售数量有过一些起落,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经济实行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政策,陶瓷生产厂家自销率不断增加,营销单位所经营品种和自行选购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而通过商业贸易计划渠道的销售相应减少。尽管如此,通过商业陶瓷内销公司经销的销量还是不少。1984年,东北三省市场陶瓷销量仍达1018万件,约占全国内销总量11452万件的9%。
  1949~1985年,东北市场的年销量在全国内销总量中居中间偏低状态,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年销量都在200万件以上,比四川、湖北、江西、上海、江苏、安徽等省少,比西藏、青海、福建、山东、广西等省多。所销品种以青花盘、碗、茶具、蓝边汤碗和蓝边大碗为主,城市也有少量陈设美术瓷。
  西北市场 在西北新疆等地墓葬中曾出土元代景德镇的青花、枢府瓷器。
  民国时期,甘肃曾有一家瓷商,专门驻景购瓷,运销甘肃一带地区。民国36年,先后采购灰可器5000担运往甘肃销售。
  1950年,景德镇市瓷业公司向全国各地联系购销瓷器业务之后,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先后派人或函电联系购买景瓷。当年共销出2163担。1951年,购销4222担,比上年翻了一倍。此后由于中央对少数民族的关怀重视,对全国各少数民族的用瓷,作为一项国策,特需供应。
  少数民族地区市场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历代以来,各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低下,交通闭塞,运输靠人挑、马驮、骆驼运,商品流通十分落后。景德镇瓷器进入少数民族地区,主要靠商贩经销,马和骆驼载运,破损严重,价格昂贵,曾出现过一只碗换一头羊的情况,少数民族人民,既喜爱景瓷,但又买不起景瓷。1949年5月后,党和政府对待少数民族的特需供应,十分重视,把它当作一项国策,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切实做好。因此,做好民族用瓷供应工作,已成为陶瓷生产、供销部门义不容辞的任务。1950年,景德镇瓷业公司成立后,与各少数民族地区联系供销瓷器业务,青海、新疆派人前来采购,当年购销景瓷602担,次年又购销2579担。1952年后,随着民族地区民主改革的深入,供销合作社普遍建立,商品流通也得到进一步发展,青海、西藏、新疆3个自治区当年购销瓷器6690担。1953年,以上3区购销瓷器7846担。1954年,购销瓷器21413担,比1952年增长3倍。以后连续多年,景德镇市对民族用瓷始终是保证供给。在三年困难时期,景瓷减产,但对民族地区需要,还是尽量供给。1962年,新疆、青海等地销售瓷器13568担。“文化大革命”期间,一方面因受动乱影响,另方面是陶瓷出口任务扩大的压力,致使民族用瓷的生产受到影响。至1972年,连西藏需要的石榴碗,也无法供应。
  1973年,国家轻工部、商业部在广西桂林,召开少数民族特需用品会议。会上确定全国供应民族的特需产品81种,其中景德镇瓷器就有石榴汤碗、石榴饭碗、矮子石榴汤碗、三头马蹄饭贝、大肚盅、法口盅、法口饭碗、玉形饭碗、罗汉汤碗、气球壶10个品种。要求景德镇除供应新疆、宁夏、西藏、内蒙古、青海之外,并增加云南、贵州、四川、甘肃、吉林、辽宁、黑龙江7省内民族地区的供应。1974年,轻工部、商业部和全国供销总社还相继地召开了两次民族用品供应会议,使民族用瓷的生产、供应步入稳定、正常。至1982年,各少数民族的用瓷,销售总额达735万件。1985年,随着陶瓷市场的逐步放开,计划安排停止,民族用瓷亦转为自由选购。
  国家用瓷供应 唐宋以来,封建王朝中的宫廷用瓷、答贡和赏赍瓷,遣派使节出国赠送的礼品用瓷等,皆由朝廷钦命景德镇特制。元代王朝,不仅命制上述用瓷,还命景德镇生产枢府釉瓷,专供枢密院使用。明清以来,凡朝廷所需用瓷则统由御窑专门烧造。民国时期,政府需要高档用瓷,亦命景德镇组织制造。
  1953年,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提议创制新中国的国家用瓷与国家礼品瓷。1956年7月,景德镇成立国家用瓷制作委员会,组织各瓷厂生产125016件国家定瓷。9月完成第一批。经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专家周仁以及有关技术人员鉴定后,运往北京。以后,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国际交往不断扩大,全国各大城市的外宾馆用瓷,中国驻外100多个大使馆用瓷,国家领导人出访的礼品瓷,都要求由景德镇承制。专门负责组织生产的国家用瓷办公室已成为省陶瓷工业公司下属的常设机构,从20世纪60年代初一直延续下来。其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外交部、驻外使馆、领事馆、国宾馆(钓鱼台)、人民大会堂、文化部、外经部、中央军委、中南海、外国驻华使馆、领事馆及各大城市的宾馆等。凡上述单位需要瓷器,由中央办公厅或国务院办公厅直接下达,或由需要单位直接来景定制。数量虽然不是很大,但要求都是高档瓷器。至1985年,省陶瓷工业公司每年都要生产一定数量的国家用瓷。平均年销售金额都在400万元以上。
  第二节 国外市场
  亚洲市场 唐代,中国瓷器通过民间贸易,在东南亚市场广为出现。
  宋王朝建立后,注重对外贸易,实施“来远人、通远物”的商业政策,并专门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太祖开宝四年(971)在广州设立市舶司,稍后又在杭州、明州设立市舶司。哲宗元祜二年(1087)再在泉州设立市舶司。此外,还设立不少港口,遣派使臣开拓海外贸易,奖励海外贸易,开辟海航,海外贸易大为扩展,促使制瓷业蓬勃发展。全国各地名窑林立,特别是景德镇独创青白瓷(影青瓷)器之后,地位空前提高,销路愈来愈广。据南宋人赵汝适在《诸蕃志》中介绍:中国瓷器已销往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特别记述番商不惜代价作“青白瓷交易”。宋代,景德镇瓷器出口的国家有日本、朝鲜、菲律宾、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尤其是日本青白瓷出土地点,就有四十个县以上,朝鲜则遍及南北各地。
  元代,景瓷在东南亚市场比宋代更有发展。元王朝统一中国后,向海外传谕:“往来互市,各从所欲”。并在上海浦口设立市舶司,景德镇瓷器可以沿昌江、鄱湖,转长江,达上海,比宋代转泉州、广州方便,对景德镇发展外贸极为有利。据《中国伟大的发明——瓷器》一书介绍: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元朝远销瓷器以景德镇瓷器为主。”元人汪大渊《夷岛志略》载:景德镇生产的青白釉瓷器,以贸易方式输出,所到的地区有:琉球、三岛、古城、彭坑、古艺丹、罗卫、东津、爪哇、旧港、班率、天竺、文老古、班达里、甘理里等。上述地区,分别属于今日的日本、菲律宾、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另一方面,从打捞出中国沉船中的瓷器和出土器物证明,元代瓷器出口数量多,贸易发达。1976~1977年,在韩国新安海底打捞出中国沉船,经考证:这艘沉船是由中国往日本的贸易商船,时间约在元至元三年~泰定二年(1310~1325),共打捞出瓷器6463件,其中景德镇生产的影青瓷和卵白釉瓷(枢府瓷)有2283件。同时,从东南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出土器物中,大量发现元代景德镇输出的青白瓷和卵白釉瓷,其中还有菲律宾在景德镇定做的瓷器。
  明代,景德镇青花瓷和青白釉瓷,广泛销往亚洲各国,据《星槎胜览》、《瀛涯胜览》和《西洋番国志》三部史籍记载,明代景德镇瓷器已在东南亚地区广泛销售。如喇叭刺(今印度恒河入口处)、琉球、苏禄和三岛(今菲律宾)、大嘴南(印度)、阿丹(今也门)、三佛齐(今印度)、满刺加(今马六甲)、龙牙扉角(今马来西亚半岛)等30多个国家地区。日本是推销以景德镇为主的中国瓷器贸易国。据《出岛兰馆日记》载:“日本宽永十八年(明崇祯十四年)六月二十一日,一艘由郑兰龙派去的中国海船,内装瓷器一千四百四十七件;同年七月十日,从福州出发的一艘小船,装着瓷器二千七百件;十月十七日大小海船九十七艘驶入长崎码头,共载瓷器二万余件。自宋以来,菲律宾一直是以景德镇瓷器为主的中国瓷器贸易据点,自销和转口量很大。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沿途经过东南亚各国,贸易往来就更加频繁。
  清代早期,因战乱关系,景德镇瓷器外销贸易曾一度受到影响。康熙二十三年(1684)海禁开放之后,浙江、福建、广东一带沿海地区船只,纷纷出海贸易,瓷器便大规模地外销。东南亚的爪哇、苏门答腊等地,皆是景德镇瓷器的重要市场。清代末期,从《江西通志稿》所载数字亦可看出景瓷出口量多。咸丰十一年(1861)输出量9848担,同治三年(1864)输出量46178担,这些江西瓷器中主要就是景德镇瓷器,出口市场,主要就是东南亚。
  民国时期出口量也较大,最高年有789000担,最低年63587担,销往地区大多是东南亚市场。
  20世纪50年代初期,景瓷出口贸易市场,除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外,主要是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再就是通过香港、澳门等地区转口。1958年,调拨出口至东南亚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的陶瓷,占年出口量的54%。1960年调拨出口东南亚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瓷器,占年出口量的30.58%。1965年,经外贸部和华东外贸局批准,江西省陶瓷出口公司在上海市设立“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上海市陶瓷分公司”,自营景瓷出口,扩展对国外的贸易。在上海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从1965~1968年,销往亚洲的国家和地区由17个增到21个,出口陶瓷数额由年销777万件(头),增到年销3016万件,换汇金额由年创汇64.86万美元,增加到年创汇226.86万美元。
  70年代初,联合国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与东南亚各国贸易关系发展很快,1975年,景瓷出口亚洲各国和地区22个,瓷器出口量为4926.40万件,创汇金额809.21万美元。至1980年,景瓷在亚洲地区出口量5469万件,占景瓷年外销总量9305.25万件的58.8%,创汇1647.94万美元,占景瓷年创汇总额2815万美元的58.8%,比1966年增长了6倍。
  1980年,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江西省陶瓷分公司正式享受自营出口权,直接经营对外的出口业务。亚洲地区的贸易形势大好。从1981~1986年的6年间,出口亚洲瓷器总量为29499.24万件,平均每年出口瓷器4916.54万件。6年共创汇8297万美元,平均每年创汇1382.83万美元,其中1981年出口亚洲的陶瓷总量6221.47万件,创汇1870.42万美元,为建国以来亚洲市场陶瓷出口和创汇的最高年。亚洲市场,景瓷出口国家和地区有:蒙古、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菲律宾、尼泊尔、孟加拉国、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人民共和国、伊拉克、黎巴嫩、约旦、土耳其、塞浦路斯、新喀里多尼亚。在上述国家和地区中,销量达5000万件的有伊拉克,2000万件以上的有伊朗和阿曼,1000万件以上的有新加坡、日本、巴基斯坦,800万件上下的有蒙古、马来西亚、文莱和黎巴嫩。
  非洲市场非洲北部一些地区曾出土景德镇宋代的青白釉瓷片。埃及的福斯塔特,是10世纪以后在东非海岸相继兴起的重要伊斯兰城邦之一。1912年出土的宋代景德镇青白瓷有青釉、刻花和印花三种,其中有刻花碗、刻花茶碗、涡纹梅瓶、刻纹篦点纹碗。苏丹的哈布、肯尼亚的马林迪和坦桑尼亚、索马里等地出土的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片很多,尤其是非洲东海沿岸港口、城市或岛屿的青花瓷片更多,仅在坦桑尼亚海岸发现元代瓷片的遗址就有46处。东非基尔瓦,1958~1965年出土的景德镇青花瓷有元代碗沿残片,明初连珠纹口沿残片,晚明瓷盘残片,晚明小碗口沿残片,晚明麒麟纹碗残片,晚明碗沿残片,晚明外壁锦棱纹碗残片。同时,基尔瓦岛上的“大房子”与“清真寺”遗址出土的有元代凤、牡丹、变形莲瓣纹,断为二块的瓶片,大片上有缠枝牡丹与变形莲瓣纹,小片有凤尾残部。尚有元代缠纭花纹罐片、多角形罐片。明代早期的有宝杵纹碗底残片、瓷瓶残片。明代中期折枝梅纹碗,花卉凤纹盘,明代晚期人物瓷盘底残片,还有青白瓷和缸胎瓷罐残片。明代出版的《星槎胜览》和《瀛涯胜览》记载:明代青花瓷,广泛传到非洲东海沿岸等地。清代,从非洲埃及的福斯特遗址、索马里、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扎伊尔、赞比亚、马拉维、博茨瓦纳、马达加斯加和南非等地,都发现大量的青花瓷器。证实明清的景德镇瓷器已广泛销往非洲。
  20世纪50年代初,对非洲市场的景瓷贸易尚未恢复。1958年后,通过全国供销总社调拨出口瓷器中,仅有少数销往非洲。60年代后,由于中国与苏联的关系破裂,陶瓷出口贸易转向世界其他国家市场。1965年,江西省陶瓷出口公司在上海市设立陶瓷分公司,自营出口,景瓷出口非洲市场的数量则较多。据统计资料表明:1965~1968年和1972~1975年8年间,共向非洲出口瓷器5812.83万件,平均年出口量726.7万件。创汇金额456.46万美元,占全国陶瓷外销总额5194.9万美元的8.8%。平均年创汇金额58.1万美元。
  景瓷出口的非洲国家和地区有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加纳、苏丹、索马里、刚果(布)、突尼斯、尼日利亚、利比亚、乌干达、毛里求斯、肯尼亚、坦桑尼亚、塞内加尔、利比里亚、萨拉勒窝内、加蓬、几内亚、喀麦隆、赞比亚20个国家和地区。向非洲出口瓷器,以青花玲珑和新彩杯碟等产品居多。
  1978年后,江西省陶瓷出口公司经营体制改革,1980年正式享受出口经营权,直接对外贸易,向非洲地区的出口贸易较前更加发展。1980~1986年共向非洲出口瓷器4138.96万件,创汇金额785.16万美元,平均年出口量591.28万件,年创金额11.21万美元。出口国家和地区有卢森堡、毛里塔尼亚、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塞内加尔、象牙海岸、加纳、多哥、尼日利亚、吉布提、肯尼亚、卢旺达、布隆迪、扎伊尔、加蓬、毛里求斯、利比亚、突尼斯、留尼汪岛、加那利群岛、休达、坦桑尼亚、苏丹、喀麦隆等26个。以上国家和地区的分别销量,据1980~1986年统计:累计销量在1000万件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有阿尔及利亚和苏丹,其他均为100~200万件,30~50万件不等。
  欧洲市场 从国外欧洲许多国家出土的瓷片证明,景德镇瓷器宋代已出口东欧。元代,通过东南亚和西亚的一些国家转口贸易,景瓷大量进入欧洲,引起了欧洲国家的中、上层社会人士购买景瓷的浓厚兴趣。明代,欧洲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德国、瑞典、丹麦、奥地利、俄罗斯等,先后来到中国,直接在广州、厦门等地进行陶瓷贸易。最先到达中国的是葡萄牙航海家科尔沙利等人。他们于明正德九年(1514)买去景德镇的五彩瓷器10万件,运回葡萄牙,全欧洲买主都向那里集中争购;里斯本则流行两个柄的大碗,上面铭记公元1541年;后来西班牙也以菲律宾为据点收购中国瓷器(大多数是景德镇瓷器)。西班牙仅皇宫中就藏有3000多件。嘉靖三十三年(1554)葡萄牙侵占澳门后,从澳门收购景瓷到欧洲各处销售。万历二十年(1592),荷兰设立东印度公司,不久,便成为欧洲陶瓷贸易领袖。据不完全统计,从万历三十年到清代初期,共购去景瓷1011万件。从此,景德镇瓷器在欧洲大为流行。清代,康熙二十三年(1684)海禁开放之后,欧洲英国、法国、丹麦继荷兰之后,相继设立东印度公司,并经清廷允许在广州设立分公司,收购瓷器。俄国也派船到广州,通过海路与中国做生意,购运去俄的瓷器大多是景德镇的青花、粉彩和古彩瓷。清代外销瓷有相当一部分是按照订货合同,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要而特地生产的,特别是欧洲市场,《景德镇陶录》说:“洋器,专售外洋者,商多粤东人,贩去与洋鬼子载市,式多奇巧,岁无定样。”所谓“岁无定样”,也就是每生产的种类、造型、装饰都要根据欧洲市场的不同需要而特制,如以1700年需求单为例,列有鱼缸,附有垫盆的腌菜缸、盐瓶、表糊杯、长颈瓶;由六只、八只、十只、甚至二十九只以及更多的小盒组成的梳妆用具;大口水盒、茶盘、茶叶罐和其它东西。荷兰东印度公司和定货单位一起附来木制的样品,甚至特地做了陶器的样品和画样,要求照样制作。为提供国外顾客选货方便,广州方面还特制一批样盘,盘的边框四等分,每1/4的地方各施以不同的彩饰、花纹以供外人选定。
  纹章瓷开始于16世纪的明代。大约在17世纪后期,纹章图案的瓷器大为盛行,1974年出版的《中国纹章瓷》一书收集了2000件左右的纹章瓷,从康熙三十四年开始,几乎每年都有。
  康熙三十九年(1700)以后10年内,每年约有100万件中国瓷器,其中大多数是青花瓷器;乾隆十五年(1750)后的五年内,大约有1100万件瓷器,从中国运到瑞典。
  根据丹麦东印度公司的资料,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三艘丹麦商船运载的中国瓷器清单上主要有:23克饮料杯6008件、咖啡杯149337件、茶杯307318件、白脱盘804件、汤碟10448件、午餐碟29289件、小盘5333件、船形的碟(放酱油或调味料)322件、早餐具486套、茶具522套、咖啡具28套、牛奶罐748件、茶壶3928件、痰盂117件,各种瓷塑57件。清代末期,对欧洲的陶瓷出口与清代早、中期出口数量相比,极不稳定,时高时低,起落之间竟达10倍左右。民国时期,对欧洲的陶瓷贸易,虽有一定比重,仍处于时高时低状态。
  20世纪50年代初期,景德镇陶瓷出口的贸易市场,主要是苏联和东欧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出口苏联等国家的陶瓷数量占出口总额的70%左右。1958年,向苏联等国出口的陶瓷占出口总额69.42%。连续10年,所占比重都很大。进入60年代以后,景瓷出口东欧市场的数量急剧减少。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陶瓷市场减少之后,景瓷即转向社会主义国家以外的国家开辟市场。1965年,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江西省陶瓷出口公司在上海设立分公司,自营出口。1971年,景德镇陶瓷贸易市场有新的发展。1965~1968年和1972~1975年8年间共向欧洲出口的国家和地区15个,出口瓷器数量725533万件,创汇金额939.23万美元。平均年出口量906.91万件,平均年创汇金额117.41万美元。民主德国、捷克和波兰使用卢布记账的出口瓷器447642件,创汇金额48263卢布。
  1978年以后,实行政策开放,经国家外贸部批准,江西省陶瓷出口公司从1980年开始享受出口经营权,直接对外贸易。景德镇陶瓷对外出口贸易又有新的发展,从1978~1985年,景瓷共向欧洲出口瓷器16459.69万件,创汇金额4880.37万美元,平均年出口瓷器2057.46万件,年创汇金额610.05万美元。出口国家和地区有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英国、丹麦、荷兰、瑞典、挪威、瑞士、奥地利、马尔他、西班牙、南斯拉夫、爱尔兰、罗马尼亚、苏联、波兰、匈牙利、捷克、保加利亚、东德、希腊、冰岛25个。其中出口瓷器在2000万件上下的国家有匈牙利、意大利、波兰;1000万件上下的国家有西德、荷兰、捷克、比利时;500万件左右的国家有西班牙、英国,其他皆在100~200或数十万件不等。
  美洲市场 景德镇瓷器出口美洲市场的历史比亚、非、欧三洲市场较晚。明代和清代初期,美洲人民使用的景瓷,都是从欧洲进口。到18世纪初,美国商船才到广州,购去许多名贵的景德镇瓷器,从此揭开了美国直接进行景瓷贸易的历史。乾隆四十九年(1784),第一艘美国商船“中国皇后”从纽约开到广州,运去中国瓷器906担。乾隆五十一年(1786)“中国皇后”号再度来到广州,又运载了大量瓷器而去,其中大多是青花瓷器,也有少量的观音像、宝塔等瓷雕。接着美国各城市商人都遣派商船到广州进行贸易。“广州”号、“伟大的土耳其”号、“阿伦斯”号、“亚洲”号、“美国”号、“声望”号等商船都纷纷驶到广州,运去茶杯、茶具、咖啡杯、咖啡壶、午餐具等青花瓷器。嘉庆元年(1796)美商船运去的瓷器占载运货物量的15%,嘉庆二十三年(1818)瓷器从载运货物量中增加到24%。美国驶入广州港的商船,从嘉庆九年到十四年,总数达154艘。运去的景德镇瓷器,除传统产品和装饰之外,还有很多按美商要求对色彩、画面、题材进行装饰的订瓷。这些瓷器有用英文书写“EHD”的青花午餐具、早餐具、花瓶;有用金边描绘的青花小宝塔瓷雕;有描绘美国各式船舶和医院画面等青花盘、碗;还有描绘雄鹰、女神和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肖像等纹章瓷。在美洲市场上,对墨西哥、巴西等国家瓷器贸易也较频繁。19世纪至20世纪初,墨商、巴商经常以银圆(当时中国称其银圆为“鹰洋”、“墨洋”)作为流动货币,直接交换瓷器。清末和民国时期,由于洋瓷的倾入和政局不稳,景德镇生产受到影响,出口美洲瓷器时而增加,时而减少,但仿古瓷和美术陈设瓷仍有一定数量出口美洲各国。
  1958年,通过国家调拨,有少量瓷器进入美洲市场。20世纪60年代,景瓷外贸市场转向美洲市场,出口北美洲的加拿大、南美洲的圭亚那和拉丁美洲的特立尼达等地,此外还出口古巴。70年代,中美建交后,美洲市场有所发展,出口国家和地区有: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墨西哥、巴拿马、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尼加拉瓜、牙买加、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圭亚那、特立尼达等。1978年后景瓷向美洲出口的国家和地区还增加了秘鲁、智利和哥斯达黎加等。1978~1985年,景瓷共向美洲市场出口瓷器5916.46万件,创汇金额247.33美元。在美洲市场上出口数量较多的国家地区是美国、加拿大。1978~1985年8年间,共向美国出口景瓷2875.157万件,向加拿大出口477.61万件,其他国家除古巴外数量一般较少。
  大洋洲市场 《中国陶瓷史》一书中记载:“自清初至鸦片战争,中国瓷器不仅保持了明代在东南亚的市场。北方沙俄帝国也曾在我国定烧各种瓷器,美洲、非洲、澳洲各国都通过各种渠道购买中国瓷器。”其他未见有景瓷销往大洋洲的记载。清末和民国时期,大洋洲国家和地区所需瓷器,皆系通过美洲、南亚和欧洲等地转销,与景德镇却未直接发生陶瓷贸易关系。
  20世纪50年代,景德镇与大洋洲诸多国家尚无陶瓷贸易往来。直至60年代以后,景瓷把外贸市场转向世界各大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从此,传统市场不断恢复,新市场不断发展,大洋洲一些国家开始与景德镇直接发生瓷器贸易关系。1965年购买景瓷的只有新几内亚一个国家,1966年有2个国家,以后逐步增多,至1985年发展到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几内亚、斐济、瓦努阿图、新赫里布底群岛、新厄里多尼亚等10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广州等口岸公司调拨和江西省陶瓷出口公司自营出口以及广交会的贸易成交,总共向大洋洲国家和地区出口的陶瓷总量计305.84万件,换汇金额308.614万美元。其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销量较多。
  第三章 销售方式
  第一节 内销方式
  瓷商采购 景德镇瓷业经营作坊者,大都为小业主,资本微薄、生产规模狭小,多数只能顾产,无力外销。正如:“景德镇的制瓷者,既无调查以为制造标准,又无发行所以昭信用。货制于家,不能自运,贩卖之权,全操诸外埠商人之手。”这些销售瓷器的外埠商人,有全国各地经营瓷器的店商,有批发商,有水客行商,还有肩扛担挑的小贩、小商。他们亲自或派人来镇购买,经过短期落行或长期坐庄采办,再运往销地出售。洪迈的《夷坚志》说:“鄱阳萸岗民黄廿七,作小商贾。绍兴元年(1131)到景德镇贩瓷器,过湖口,往岳庙烧香。”说明宋时个体小商贩的贩运活动已很活跃。如同书中所说:“饶州市民张霖,居德化桥下,贩易陶器,积以成家。”元代蒋祈《陶记》中有“窑火既歇,商争取售”的记载。明代亦有“四方商贾,咸聚于斯”的介绍。明末清初,全国各地有常驻景德镇采购瓷器的商人,他们按籍贯按销地划分共有八帮。其中以宁、绍、关、广四帮实力最大,其他如行商、水客和小商、小贩很多,来去频繁,无数可计。民国时期,各地常驻景德镇贩卖瓷器的商人计二十六帮:
  天津帮,主销天津。
  广东帮,主销广东、广西、南洋、美国。
  关东、奉天二帮(有的资料称辽宁帮),主销东北三省。
  同庆、黄麻、孝咸、马口、三邑、良子、同信7帮,主销汉口,汉口以北、长江上下游及芜湖、苏州等地。
  湖南帮,主销湖南。
  河南帮,主销河南。
  过山、宁绍二帮,主销上海、浙江。
  川湖帮,主销四川、苏州。
  桐城、金斗二帮,主销安徽、广东、新加坡。
  粮帮,主销北京。
  扬州帮,主销扬州。
  南昌、丰西、九江、内河、古南、康山六帮,主销江西各地和长江上下游及南京、汉口。
  上述各帮中,民国10年前后,以广东帮销数为最大,后因潮州出产瓷器,普通瓷器的销路几为所代。而运销香港、南洋的细瓷,又为日本瓷及玻璃器所排斥,所以广东帮的瓷器销数逐渐下减。至民国17年,又以天津帮销数为最大。民国36年,上述二十六帮有所变更,从帮数上看,只有25帮;从地区帮名看,天津、奉天、关东、黄麻、同信、扬州等都没有了。增加了江苏、四川、河北、金陵、甘肃等帮。二十五帮共有瓷商402家,其中以同庆、马口、江苏三帮商人为最多。
   各帮瓷商采购瓷器时,通常是先行落行,然后直接到制瓷厂家(包括红店——彩绘厂)购买或定制。按约定时间由瓷行把庄工人到制瓷厂家(窑户)将瓷器挑至瓷行,由瓷行看色工人按所购瓷器等第验收,不够等第的退换,换后以纸张包裹,再由茭草工人按规定捆扎,该用稻草捆扎的茭草,该用篾皮缠绕的打络,该用木箱盛装的装箱,最后联系运输,由专门搬运瓷器的工人挑运上车或上船启运。此种方式,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夕。
   计划调拨 1949年5月至1950年,主要由浮梁专署贸易公司收购瓷器,扶持陶瓷行业,使之尽快复工,并在邻近地区以瓷器交换粮食再以粮食交换制瓷原料。1951年,以分销、代销、批发、零售等形式面向全国推销瓷器,开辟陶瓷市场,疏通传统的流通渠道。1953年,陶瓷逐步被纳入全国计划轨道,初为三类商品,后国务院规定为二类商品,实行全国性产、供、销的统一计划。1955年开始,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每年召开全国各省、市陶瓷批发企业会议,下达生产收购、销售计划,这种计划称为指定性计划。景德镇陶瓷批发站按此计划向各省、市、自治区分期分批地调拨发运瓷器。除在全国统一下达的销售计划外,各省、市、自治区供销企业如需另增或特需某一品种陶瓷,经来人或来函、来电商定后,景德镇陶瓷批发站亦按商定协议调拨发运。以上两种调拨方式,是景德镇瓷器内销的主要方式。20世纪50年代以后,每年全国内销的总销量,大都属调拨到各销地的数字。这种方式一直实行到1978年。1979年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一、二类商品逐步放开,景瓷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3年后,再转为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调拨的数额,随着计划调节比例相应地减少。
  订货会 1954年,经中央同意,省政府主持,在景德镇召开了景德镇市陶瓷专业会议。参加这次会的有全国各省土产贸易系统及省内各专区贸易公司和合作社代表;有京、津、沪、汉、广等市的出口公司代表;有东北、西北等地各销瓷地区代表,这次会还请了国家计委、中央地方工业部、轻工业部和中南局等上级单位指导。这次订货会进一步密切了与全国各销地的联系,签订了1955年的瓷器供销合同或协议书,促进了“以销定产,按产定销”的原则进一步贯彻执行。1956年,景德镇召开第二次全国瓷器产销会议。以后形成景德镇每年的例会。1968年,因“文化大革命”干扰,此种形式会议停止。1979年,中断了12年的订货会又在景德镇召开。会上签订供销合同179份,订货8049万件。这次订货会推动了产、供、销关系的进一步加强,日用瓷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并把景德镇内销日用瓷订货会,作为今后每年召开一次的例会固定下来。1982年,根据江西省供销社要求,扩大了日用瓷的经营范围,把建筑瓷、卫生瓷、旅游瓷、园林用瓷和陈设瓷等都列入日用瓷范围统一经营,购、销业务进一步扩大。从1979年恢复订货会开始至1985年,连续8年,供销合同有效率达80%以上,销往全国各地的内销日用瓷总量每年都超过1亿件。
  展览展销 历代以来,景德镇陶瓷在国内没有举办过展览展销。1949年5月后,为了向国内人民传播陶瓷文化、艺术,增进全国人民对景德镇瓷器的了解,曾多次以大量的产品在全国各大城市展出,通过展览、展销,既起到了形象直观的广告作用,又促进了销售贸易的发展,还宣传了陶瓷文化。1950年1月,景德镇挑选了3060件优秀陶瓷产品,参加江西省举办的首次工、农业展览会,历时33天,获得省领导和省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1953年,又组织一批瓷器,去北京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向全国推荐青花瓷和粉彩中绘水点桃花的瓷器。1954年,北京举办出国工艺美术展览会的预展,景德镇瓷器参加预展,观众对景德镇瓷器反映强烈,一致认为景德镇“有新东西”、“既朴素、又实用”。1955年,全国第一次陶展览会在北京故宫保和殿举办。展览会上陈列着来自全国17个省、市,40个地区的陶瓷展品2000余件,其中景德镇有1200余件,占展品2/3。同年,景德镇在南昌市革命烈士纪念堂举办江西景德镇陶瓷美术展览会,展出陈设瓷、日用瓷2300余件(套),观众达5万余人,其中湖南省还专门组织参观团前来参观。北京、上海、武汉等地观众在留言簿上写:“百闻不如一见,景德镇瓷器真是名不虚传”。1956年,再次在南昌市革命烈士纪念堂举办景德镇陶瓷美术展览会,展出不同造型、不同画面的釉彩、粉彩、古彩、青花和雕塑等品种瓷器2500余件(套)。1957年,为适应全国市场的需要,景德镇在市人民文化宫举办新产品、造型、规格、画面展览会,展出景市陶瓷工人创制出的新造型、新画面、新包装2000余种。1958年,上海博物馆、景德镇陶瓷馆在上海博物馆联合举办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展览会。展出釉上彩、釉下彩、颜色釉和雕塑瓷器2000余件。1959年,景德镇在北京故宫慈宁宫举办汇报展览,展出各种新产品1500余件,其中有超国际标准的高白釉瓷,有千件(规格)大龙缸,有各种各样造型和装饰的茶具等。
  1965年,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景德镇瓷器展览,展出产品500多个品种,计3000余件,共接待观众10万余人。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朱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杨明轩,全国政协委员会副主席蔡廷锴、许德珩、李德全,中共中央机关和国务院各部委负责人等领导先后参观了展览。展出期间,还接待了朝鲜、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苏联、蒙古、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古巴、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西班牙、芬兰、瑞典、瑞士、丹麦、印度、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批外国朋友。《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10家新闻单位作了高度评价的报导。1973年,在北京举办景德镇瓷器展览,展出产品3000多件。观众达28万余人,其中国外观众2200余人。1978年,在北京北海公园团城举办了景德镇瓷器展览,展出产品4000余件,接待观众30余万人,首都各新闻单位均发表了消息和报导,介绍景德镇瓷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的情况,中央电视台拍摄了彩色电视纪录片。新华社等单位将拍摄的照片向国外宣传。1984年,在北京举办景德镇瓷器赴京汇报展览,展出地点以首都中国美术馆为主,并在王府井大街工艺美术服务部,前门大街景德镇瓷器服务公司同时展出。展出产品有新造型、新画面、新材料、新组合的瓷器1000余个品种。展品和展销产品100多万件(套),接待观众50余万人。展出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胡乔木,全国政协副主席康克清、杨成武、肖华、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等领导参加了开幕式并参观了展览。胡乔木还挥笔题了“琳琅满目”四字,康克清为展览会开幕式剪彩。参加开幕式和参观的还有国家计委、轻工业部和江西省、景德镇市有关领导及中外经济界人士、常驻首都的中外记者、驻华使节、商务代表等300余人。
  网点销售 据清代中期出版的《陶录》介绍,景德镇市区中,有瓷器街和黄家洲二处零售市场。“黄家洲……为小本商摆瓷摊一大聚场也。遍地皆瓷器摊,任来往乡俗零买,不拘同口个数。……瓷器街颇宽广,约长二三百武,距黄家洲地半里余。街两旁皆瓷店张列,无器不有,悉零收贩户,整治摆售,亦有精、粗、上、中、下之分”。近代,景德镇在外地也开始设销售网点。宣统二年成立的官商合办的江西省瓷业公司曾在上海、武汉、九江三地设立发行所。民国后期,私营陶瓷企业主余昭华,曾在上海等地设点售卖瓷器,并在浙江萧山设立景德镇瓷器店。
  1955年,景德镇瓷业公司在景德镇闹市公馆岑大街,组建第一个国营陶瓷专业零售点——景德镇市第一瓷器门市部(后易地更名“瓷器友谊商店”)。接着又在南门头增设第二瓷器门市部,专门经营粗瓷。通过上述两个门市部,以满足城乡人民和过往人员的需要。1956年,第二门市部撤销。1958年,第一门市部因火灾停业。
  1958年,景德镇陶瓷批发站在珠山中路新建国营景德镇瓷器门市部,后易名“瓷器友谊商店”。门市部规模、设备、装饰和商品陈列,都具有当时的一流水平,成为景市对国外、国内接待参观和供应瓷器的一大窗口。国家领导人朱德、康克清、董必武、郭沫若等来景视察工作时,都曾到此门市部参观。1968年,在景市中山南路设立国营景德镇市第二门市部。1971年,在东郊设立国营景德镇东郊瓷器门市部。1985年,火车站通车后,又在火车站设立国营火车站瓷器门市部。
  除上述国营零售门市的设立外,景德镇瓷器销售单位还先后在市区、市郊设立许多集体性质的零售网点,这些网点有景玉瓷器总店,还有戴家弄、小黄家弄、十八桥、中渡口等17个瓷器门市部和合作商店。
  1978年以后,景德镇陶瓷生产部门先后在市城区设点销售。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组建陶瓷经销公司,并在市区中心设立陶瓷门市部。陶瓷工业公司所属各瓷厂,也纷纷在厂区附近设立瓷器经销部或门市部。
  在外地,景德镇瓷业公司于1962年在北京前门大街设立景德镇艺术瓷器服务部,后改由省陶瓷工业公司经营,直至1985年。1965年,市陶瓷批发站在九江设立瓷器经营部。1982年以来,省陶瓷工业公司先后在国内与上海、深圳、珠海、成都、南京、汕头、厦门联营设立销售网点。各生产瓷厂也自行挂钩与大中城市、沿海开放城市、著名旅游胜地的公司、商店联营设立陶瓷专店或专柜,通过增加销售渠道,扩大了景德镇瓷器的销售量。同时,景德镇在各地的声誉、影响更加扩大。
  厂家自销 自20世纪50年代实行计划生产以来,景德镇陶瓷工业部门,产品均由销售部门特约包销,或全面包销。计划不足或销售存在缺口的计划外产品,则由工业部门的生产厂家自行销售,但数量不大,所占内销总量比例不高。如1957~1958年,自销量是零。1972年,自销量也只占总销量的8.4%。1978年以后,随着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政策的实行,生产瓷厂逐步由生产型转轨为生产经营型,由关门做生意转变到开门做生意,自销量不断增大。1978年,江西省陶瓷出口公司和江西省陶瓷销售公司两家收购瓷器总量为生产总量的87.01%,生产厂家自销总量只占13%。至1985年,陶瓷出口和陶瓷内销两大公司的收购总额只占2/3,生产瓷厂的自销总量却上升到1/3。1985年以后,陶瓷市场全部开放,内销公司购销数量大幅下降,生产瓷厂的自销量则大幅上升。
  第二节 外销方式
  调拨出口 历代以来,景瓷出口外销,大多属民间贸易,官府监督、限制,稽征税收。民国时期,景德镇大宗瓷器输出国外,主要是通过瓷商进行出口贸易,其中,广东帮是出口瓷器的大帮。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对外贸易控制,迅速建立国营对外贸易机构。景德镇的陶瓷出口机构,三十七年中,不论其名称是景德镇土产出口公司瓷业公司,还是江西省陶瓷出口公司,都属外贸体制中的分支机构,都必须执行国家外贸专业总公司下达的年度收购、调拨计划,为总公司或口岸公司组织货源,按计划向口岸公司调拨、发运出口瓷
  器。
  1949~1965年7月,景德镇曾向3个出口公司按计划调拨瓷器出口外销。50年代初期,向武汉(中南区)、上海调拨瓷器出口,后又向广州口岸公司调拨,其中以向广州调拨为主。1960年前后,对资本主义国家地区出口的瓷器,都是通过调拨广州口岸公司,经香港转口外销。先后17年间共向上述3个口岸公司调拨出口瓷器40511万件,调拨出口创汇金额3687万美元。
  1968年8月,景瓷向上海调拨,由上海口岸公司经营出口。1969年5月,景瓷改向广州调拨,由广州口岸公司经营出口。1972年,景瓷仍改向上海口岸公司出口。从此,景德镇瓷器又重新向上海调拨。至1977年底,反复变更调拨口岸三次,先向上海口岸调拨出口瓷器1558万件,后向广州口岸调拨出口瓷器17613万件,再向上海口岸调拨56281万件。1968~1977年调拨瓷器总数占1949~1985年调拨出口总数的46.62%。创汇金额达7954万美元。
  1978年1月,江西省工艺品进出口分公司获得自营出口权。景德镇陶瓷又向江西调拨,由江西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经营出口。至1979年底,共向江西调拨出口瓷器14311万件,创汇金额2692万美元。以后,随着外贸体制和外贸政策的不断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不断向市场经济发展,调拨出口的方式,逐步减少,逐步转向自营。
  记账出口 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当时历史环境下,景瓷的外销对象主要是苏联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其具体贸易方式是由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与对方国家签订以货易货的贸易合同,再下达景德镇按合同的品种和数量,组织生产,调拨发运,最后由中艺总公司与对方结账。此种方式称之为记账贸易。
  50年代,上述记账出口贸易所占外销出口的比重很大,约占景瓷总出口量的70%o其中1958年,苏联第一批贸易订瓷83102箱,创汇金额680多万卢布。
  60年代,与苏联及东欧的记账贸易额下降,1962年已降至100万卢布。与波兰、民主德国、捷克、古巴等国的贸易,1965~1968年只出口193.26万件瓷器,创汇金额15.14万美元(古巴是美元结账)和6.13万卢布。
  1973年后,中苏贸易有所恢复。据省陶瓷出口公司统计,1978~1985年,景德镇市共出口记账瓷器64997万件,创汇18852万美元。记账贸易国家有苏联、波兰、匈牙利、捷克、民主德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古巴、蒙古。其中向波兰、捷克和匈牙利出口的数字较大。
  自营出口 景德镇陶瓷自营出口,根据国家外贸统一政策,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有过几种不同的自营情况。20世纪60年代,景瓷主要市场的苏联及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贸易减少。1965年8月,经国家经贸部和华东外贸局批准,在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上海市陶瓷分公司中,设立江西省陶瓷出口公司的分支机构,名曰江西省陶瓷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自营出口,扩展景瓷在世界各地的市场,开展自营业务,当年陶瓷外销市场扩展到46个国家和地区。次年增到60个。1967年再增到72个,其中亚洲25个、非洲24个、欧洲15个、美洲4个、大洋洲4个。三年来共出口陶瓷10678万件,创汇767万美元。1967年底,江西陶瓷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被上海市“文攻武卫”群众组织“查封”,被迫停止了自营出口的业务。
  1980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设在景德镇的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江西省陶瓷分公司经上级批准,从1980年1月1日,正式享受自营出口权,直接经营对外的出口业务。该公司把握市场信息,积极开辟市场,先后同美国的天山、纽柯、米卡莎等公司和布莱普得福特彩盘中心开展陶瓷出口贸易,接受大批量订单。米卡莎公司向宇宙瓷厂订的餐具,由1000套增加到6000套;纽柯公司向为民瓷厂成交的20头六可餐具8万套;45头六可餐具3万套,金额达128万美元,为景瓷进入美国市场迈开了一大步。从1980~1985年,对外资信可靠,业务成交活跃,货源供应充裕,仓库发运及时,共出口景瓷47095.08万件,创汇15160万美元。出口国家和地区112个。其中,亚洲32个、非洲25个、欧洲30个、美洲18个、大洋洲7个。
  交易会出口 中国出口商品,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召开全国性的商品交易会。1959年,在广州商品出口交易会上,景瓷订货额占全国陶瓷订货总额的27%,国外销售市场达58个国家和地区。1980年前,省公司没有自营出口权,对外成交只能由总公司或口岸公司洽谈并签订合同,然后按合同组织生产、交货。1980年省陶瓷公司开始自营,第一次独立自主地参加广州第47届春交会,会上先后与68个国家和地区洽谈贸易。景瓷成交额达1814万美元。居全国陶瓷成交首位。1980~1985年,在广交会上共出口景瓷24145万件,创汇11797万美元。平均每年在广交会出口景瓷4024万件,年创汇1966万美元。
  此外,还参加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举办的出口商品小型交易会,广交朋友、增进了解,与各客商广泛发展贸易关系。
  展览展销 宋、元以来,景德镇曾以多种方式向海外销售瓷器。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曾带去许多瓷器,郑和的随从费信所著《星槎胜览》载,瓷器贸易的地方有:青花白瓷器三处:锡兰山、古里、天方;青白花瓷器六处:暹罗、柯枝、忽鲁谟斯、榜葛刺、大?喃南、阿丹;青白花瓷器四处:旧港、满刺加、苏门答腊、龙牙犀角;瓷器十处:花面、刺撤、三岛、苏禄、佐法儿、竹步、木骨都束、溜洋、卜刺哇、阿鲁;大小瓷器一处:旧港;瓷碗三处:淡洋、吉里地闷、琉球;青碗一处:交栏山。清末民初,景德镇瓷器多次参加世界博览会。清宣统二年(1911),参加比利时万国博览会;民国元年(1912)参加法国万国博览会;民国8年参加日本大正博览会;民国10年,参加美国巴拿马博览会;民国11年参加南洋劝业会;民国22年,参加美国芝加哥国际博览会等。每次都有参展的景瓷获奖。其中徐播生瓷雕《龙船》、王大凡绘制的瓷板画《富贵寿考》均获一等大金牌奖。
  1949年后,景德镇市开拓国际瓷器市场,曾在众多国家和地区举办展览展销。1953年,参加苏联、保加利亚、瑞典、德意志、蒙古等国的展览;1954年,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出国展览会》赴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印度、叙利亚等14国展览;1955年,分别参加德意志、蒙古、朝鲜、瑞士、法国、英国等国展览;1959年,分别参加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和阿根廷、叙利亚的展览;1960年,先后在摩洛哥、阿富汗、伊拉克、巴西等11个国家和地区展览。20世纪60年代以后,还参加新中国经济建设成就展览,到埃塞俄比亚、肯尼亚、法国等国展出。精美的景德镇瓷器,备受国际友人的称赞。80年代以后,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景德镇瓷器分别在日本、新加坡、科威特、泰国、意大利、联邦德国、美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尤其是1981年后,在日本高岛屋等地连续举办3次江西工艺美术景德镇陶瓷展览,声势和规模都很宏大,名噪一时。其中第一次在东京、横滨、大阪、京都4大城市展出,历时20天,展出景瓷24725件,展销成交金额53万美元。
  在直接赴国外展览的同时,并在香港等地向国外举办景瓷展览,第一次是1980年7月在香港九龙举办的中国景德镇、汕头陶瓷展销会。这次展销会,历时23天,参观人数19.8万余人次,景德镇陶瓷出口成交378万港元。展销期间,港澳有关公司和商号纷纷联合登报道贺,香港各报均以通栏醒目标题撰文报道介绍,并刊登大量实物照片。通过港、澳对国外宣传,景德镇市瓷器知名度大大提高。以后还在港澳等地举办过多次展览,其中有景德镇瓷展,有景德镇艺术瓷展,有景德镇瓷器名人名作展等。
  1980年以后,国外展览展销和在香港展览展销的成交金额达1484.52万美元(日元、港元不包括在内)。
  其他方式出口 景德镇市瓷器外销出口广开渠道,采取过许多其他办法。
  组织私营瓷商运销香港转口。1951年,由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封锁禁运,在当时国内还有私营经济存在的情况下,遵照对外贸易政策,及时加强对私营出口商的领导和管理,组织他们通过国营外贸机构向外推销。据景德镇行商工会统计,1953年上半年,运销香港转口的景瓷达253担,折合8万件。同年下半年,运销转口数量增多,转口香港的景瓷,约值300万港币,为1949年5月以来组织私营出口商向香港运销转口的最高峰。1954年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进展,这些私营出口商分别与瓷厂联营,即停止出口运销业务。
  请客商进来,到国外考察推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景德镇外贸部门曾邀请并多次接待过国外各地客商来景考察、订货。据江西省陶瓷出口公司统计,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共接待来景客商160批计473人次。随着改革开放发展,景德镇陶瓷工业部门纷纷走出国门,参观国外的陶瓷状况,考察陶瓷市场,先后到过日本、英国、美国、新加坡、科威特、约旦、西德、安哥拉、南斯拉夫、意大利、泰国、东德和捷克等国家。1979~1985年,先后有36批计236人次出国考察市场,其中有人还在国外带回一定数量的瓷器订单,返景后积极组织生产。如曙光瓷厂的千件(规格)大缸,雕塑瓷厂的1.2米以上的大件三星等产品等。出国人员参观考察回来之后,写出书面考察报告,省陶瓷工业公司根据其报告的价值情况,有的印发各瓷厂参考,有的召开大型会议介绍。
  出国推销。1980年后,江西省陶瓷出口公司曾组织推销小组出国推销瓷器。推销组成员携带陶瓷品种、式样,先后到过15个国家和地区,共推销成交1884.59万美元。
  函电成交。为方便国外客商老主顾,1980年后,江西省陶瓷出口公司广泛开展函电成交业务。至1985年,函电成交总额达8391.11万美元。
  第三节 瓷器运销
  唐代,景德镇瓷器经由“丝绸之路”和海外贸易,流传到阿拉伯、非洲、埃及和罗马帝国。
  两宋期间,瓷器是当时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据《宋会要辑稿》载有:“大食、左罗、阇婆、占城、勃泥、麻逸、三佛齐、宾同龙、沙里、丹流眉,并通贸易,市易香药等物。”两宋对外贸易是唐代市舶贸易继续,通商范围和贸易数量上都大大超过了唐代,南宋尤为鼎盛。
  宋开宝四年(971)在广州设市舶司,后来又在明州、杭州置司,但仍以广州为首。景德镇瓷器在南宋已有了欧洲的市场,南宋之后,荷兰人到泉州,贩运瓷器到欧洲,价值与黄金重量相等,且有供不应求之势。中国广东商人看见了这个厚利,就到景德镇贩运瓷器到欧洲和西方诸国,除大食外,瓷器到了南毗国(印度西岸)和最远的层拨国(非洲之桑西已)《诸番志》载:“南毗国在西南之极,用荷池缬绢、瓷器、大黄为货。”在东方,日本也需要中国香药和茶碗,日人成寻入宋时,宋神宗询以日本须用汉地何物?成寻对以香药、茶碗为其主要者。景德镇瓷器在那时已大量运往日本。 宋元时期,中国海外贸易,从福建泉州、广州、宁波等地大量流入世界各国。但出口欧洲瓷器大多为阿拉伯人垄断,通过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等地,辗转出口到罗马。意大利威尼斯城是当时中国瓷销售中心。
  元代瓷器出口路径,俱由印度转运,然后达于欧洲和非洲。《岛夷志》载:“甘埋国(四世纪到十六世纪印度大商埠)居西南洋之地,与佛朗近。所有木提、琥珀之类,均产自佛朗国,来商贩子西洋返,易去货丁香、豆蔻、苏杭丝绸、青白花器瓷瓶、铁条;以胡椒载运而返。”青白花器,则是景德镇所产的“色白花青”的瓷器。 明代,郑和七次出使西洋,每次均携带大量的中国瓷器。郑和航行的最远处,到达了非洲东海岸,景德镇瓷器也随之到埃及。
  明万历四十二年(1604),荷兰东印度公司一艘从爪哇的巴达姆港返国的商船“克尔德兰”号载着碗、碟、杯、盘等瓷器计69059件。明末朝廷派往日本去的海船,内有瓷器1447件。同年7月10日,运往日本的瓷器有27000件。同年10月17日,大小船只97艘驶入长崎码头,共载瓷器2万件。
  清代,欧亚海运大通,《竹园陶说》:“海运之福,西商之来中国,先至澳门,后则逐趋广州。清代中叶,海舶云集,商务繁盛。欧土重华瓷,找商人投其所好,乃于景德镇烧造白器,运至粤垣,另雇工匠,仿照西洋画法,加以彩绘。于珠江南岸之河南,开炉烘染,制成彩器,然后售之西商”。
  清代以前,景德镇瓷器外运一般是用小木帆船由昌江运到饶州(今鄱阳县城),然后上大船转运,从鄱阳湖入长江,出东海,运往世界各地。另一条路线,从景德镇启航由昌江进鄱阳湖入赣江,溯赣江而上,穿越江西与广东交界的大庾岭、越过广东九江的险滩,顺北江而下,到达广州出海。
  内销瓷和宫廷用瓷,亦大多为水路运输,也有走陆路的。明代解运御器,曾经用陆路运输过很长一段时间,运输方法是人挑、肩扛、车载。清代解运御器均以水路,瓷器用桶装置,每岁秋冬二季雇船夫运送。民国元年至21年(1912~1932),景德镇通过水路运出的瓷器总量为31082万件,1949年水路运输量220万件,1950~1960年,瓷器仍以水运为主,共计146800万件。但1960年由1958年的29995万件下降到10402万件。1961年以后,瓷器外运绝大部分改由陆路汽车运输,水路运输逐年下降。此时的昌江已经完成作为运输主线的历史使命,被四通八达的公路和铁道运输取代。
  第四章 销售效益
  第一节 价格
  明代以前,记载景德镇瓷器价格的史料甚少,据《皇明条法事类纂》载:“成化十四年,浮梁人方敏“凑银六百两,买得青白花边碗、碟、盆、盏等项磁器共二千八百个”,私运到广东出海贸易。平均每个0.21两,按成化年间江西米价以2.5钱一石计,每件折米八斗五升余。又据《明代后期景德镇制瓷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对明代后期青花钟折算,一千件青花钟的生产费用约为十三两,青花钟一件银一分五厘,一千件青花钟值十五两。清同治《个祥云集》账本记有:1873年售出炉寸20795仝*,结银1465.414两,按每两1700文计,折钱2491文,按每石米2500文计,折米996.7536石。其中上等炉七寸1796.5仝,占27%,炉五寸3549仝,占25%。1874年售出炉寸17327.5仝,售银1181.143两,折钱2007943文,折米803.18石,其中上等炉七寸948仝,占22%,炉五寸2692仝,占21%。两年平均,每年售出炉寸19061仝,售银1323.4785两,折米899.96538石,其中上等炉寸占25%,炉五寸占23%,与提浮率占20%,大致相符。
  民国年间,《景德镇陶瓷史稿》云:“虽然景德镇瓷器,在客观条件上受到种种限制,但一般的价格,却并不比其他各地的瓷器高昂,相反地,景德镇瓷器还是以价廉物美著称。如民国时期,‘仍以青花、五彩、炉均、胭脂红等,尚有可观。其价格之便宜,殊堪惊异。如可装入六、七岁小孩的绘青,花五彩金鱼缸,只卖二三十元。若日用的食器类,如良好青花大碗一个,只售一角四五分……至于下等瓷,如过江瓷器,货虽劣,价颇廉,故人多乐购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景德镇瓷器品种丰富,花色繁多,在价格上曾存在不少比价不合理的现象。如胎瓷有的品种利润较高,有的则还不够成本。在彩瓷价格上,粉彩技术高,操作复杂,价格却很低;洋彩,尤其是粗洋彩操作简单,彩价反高。为解决上述问题,景德镇市先后对陶瓷物价进行了多次调整。
  1953年4月,瓷业公司针对瓷器市场发生的部分牌市差价幅度过大的严重脱节的现象,提出调整部分瓷器收购价,并报请市政府批复同意。这次收购牌价调整为青白胎三大每仝(高)1.50元、(低)1.35元,青白胎加贰针匙每仝(高)0.21元、(低)0.18元,金边各花10件壶每把(高)0.2元、(低)0.19元。 1954年,是瓷器价格改革的重要年份,瓷器价格经历了从个别品种等级差价与价格的调整到全面整顿的过程。5月4日调整了日用粗瓷——可器的等级差价,将五等色面调一等品价格的为60%,六等调为一等品价格的40%,七等调为一等品价格的20%。为了支持瓷器生产的发展和提高生产积极性,在不变动销售牌价的原则上,将大部分瓷器品种调拔价于6月14日调升了10%,同时整顿了8个品种的销售价。为了进一步扭转价格上的不合理现象,10月25日在对市场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整理了瓷器价格。整理的情况是:灰可器降低了20%,外可降低了3%至4%,第一、第二类金边新花也大大降低,其中个别品种则由于过去胎价或彩价不合理的调高了,第三类金边新花与过去接近,第四类金边新花、第五类金边加彩比过去稍高,第六类乙级普通粉彩保持原有水平,第七类粉彩已逐步调高,同时把贴花划分开来,价格比过去有所降低。在瓷器购销差价方面也作了调整,由过去的6.9%降低为5.69%,基本上使价格趋向合理。
  1955年,从贯彻稳定物价的原则出发,除少数品种如灰可器的等级差价、包装费收费标准,根据市场和成本情况作了合理调整外,绝大多数品种均维持了1954年的水平。为适应国家出口需要,于11月份在销价不变的原则下,合理调整了主要粉彩、新彩(七类粉彩,二、三类新花)彩价,进一步扭转了出口瓷彩价中苦乐不均现象。
  1956年,先后制定147个新产品的购销价。3月份对有些偏高偏低不合理的颜色釉瓷价在详细核算成本的情况下,进行了调整,同时还将出口粉彩瓷作了适当变动。为了扩大推销,减少积压,照顾到生产的实际困难,5月1日将灰可二、锅三大等品种的销价在购价未予调低的情况下,先行下调5%~10%。将本地产金水价格下调8%。
  1957年,上半年瓷器收购平均提高5%,销价未动。5月20日为适应景市市场行情变化,将供应本市市场灰可器批发价调高11%~15%左右,批零差价由20%调为18%,使景市粗瓷供应紧张得以缓和。从鼓励生产出发,7月8日起将瓷器出厂价总水平平均提高60%,批发价则维持原有水平不变。从8月16日起取消过去规定的合作社系统1%调拨优待,一律按批发价执行。
  1960年,根据会计核算年报,景德镇10个大型瓷厂共计亏损347.35万元,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原燃料价格上涨。1961年为使景德镇日用瓷工业能获得适当的积累或者保本不致亏损,景德镇将日用瓷所有品种出厂价格的总水平,在1960年的基础上调高了11%,同时,调整了瓷器等级差价。
  1962年,仍然是原燃材料涨价的因素,陶瓷出口发生很大亏损,亏损率高达19.6%。为鼓励扩大出口生产的积极性,在不影响国内市场的前提下,景德镇决定从5月1日起,将由陶瓷出口公司收购的正品瓷在原出厂价的基础上,平均提高30%。副、次品价格不变。
  根据对外贸易部、轻工业部的指示,从1962年7月1日起,景德镇再次调整了出口陶瓷产品出厂价格,将9类产品、59个品种、157个规格的瓷器出厂价格平均调高28.1%。经过5月和7月的两次调整,景德镇出口日用瓷的出厂价格一年之内提高了66.53%。
  1962年10月,根据原燃料价格上升和国内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景德镇内销日用瓷的出厂价格相应作了调整,将10个传统产品的65个规格平均调高了28.08%。经过1961年1月和1962年10月的2次调整,景德镇内销日用瓷的出厂价和批发价都大幅度地提高。与1957年相比,景德镇25个主要陶瓷产品的出厂价,以1957年为100%的话,调高幅度最大的达253.66%,调高幅度最小的为123.5%,平均调高了1倍。25个主要产品的批发价,随着出厂价格的上升而调高。如以1957年为100%,到1962年,调高幅度最大的达233.28%,调高幅度最小的为106.1%,一般也都提高了1倍左右。
  1963年9月18日,江西省批复同意自9月1日起,景德镇日用瓷出厂价格的总水平平均降低8.8%。其中:细瓷碗类下降14.92%;粗瓷碗类下降20.89%;杯盅类下降0.16%;杂品类下降9.44%;雕塑瓷产品价格总水平下降7.11%。其中:灯台、小玩具等下降29.2%,“新人物”下降21.34%,“古典人物”提高10.5%,“飞禽走兽”提高2.45%。
  市场销售价也作了相应调整:景德镇市批发价按出厂价加2%计算,零售价按批发价加15%计算。各地区批发价按景德镇市批发价加包装费及合理流转路线的运转费外,另加6%的综合差率为各地批发价;零售价按批发价加13%计算。成套瓷器如餐具、茶具等,按调整后各零件价格总和加10%计算。
  1964年10月,为扩大景德镇瓷器的销路,同时解决出口瓷的三、四级品及等外品的转内销问题,促进景德镇陶瓷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江西省物价委员会批文同意,从10月1日起,将景德镇内销日用瓷的出厂价格平均调低6.18%,出口转内销的三、四级品及等外品的出厂价格平均调低45.32%。内销日用瓷的销售价格,根据出厂价格的调拨综合差由2%调整为3%,即景德镇市批发价按出厂价加3%计算,零售价按批发价加15%计算。省内各地的批发价,按景德镇市调拨价加包装费外,另加8%的综合差率(不包括运杂费)计算,零售价按批发价加15%计算。
  1965年,为进一步促进景德镇陶瓷工业生产的发展,扩大销售,经省人民委员会和省物价委员会同意,景德镇两次大幅度地调低景德镇陶瓷产品的出厂价格和批发价,调低总幅度为25.3%。
  同年4月25日,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批文同意将景德镇日用瓷的出厂价格自4月1日起,平均调低15.01%,内外贸的调拨价也同时相应调低。8月15日,江西省物价委员会决定再次降低景德镇日用瓷66个品种的出厂价格。日用瓷出厂价格平均调低9%,后又改为调低12.11%,以一级品计算,其中碗类调低32.16%,盘类调低12.3%,盅类调低42.6%,省内外市场销售价格也相应作了调整。
  第二节 创收
  景德镇陶瓷销售总值,历代无全面、准确的记载。一些书刊偶有登载,亦无资料出处,难以考证。但从多方面印证,可以分出大致情况。民国22年1月23日《申报》所载:“民国16年以前,平均总值,约1000万元。”民国17年,江西省建设厅调查:“当时瓷器价值为660余万元”。民国19年,省统计处对景瓷销区调查:江西等地100余万元,江苏、上海等地90余万元,河北、北平等地60余万元,浙江等地50余万元,湖北等地70余万元,安徽等地20余万元,四川等地20余万元,福建等地20余万元,广东、香港等地70余万元,湖南等地30余万元,美国纽约10余万元,南洋群岛20万元~30万元,总共570余万元。民国21年,江西陶务局调查:“当时瓷器价值处于560余万元状态。”根据上述资料:民国时期的瓷器销售效益,每年500余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景德镇市政府根据陶瓷生产是微利工业的情况,要求销售部门以支持发展生产,推动销售,扩大市场占有率,满足城乡人民生活和国际市场需要为指导思想。从1963~1985年先后实行购销价格倒挂2%、3%、4%的低批发差率。保持了陶瓷的工业微利和商业微利。
  第三节 创汇
  据《江西瓷业之根本问题》一文提到:“有清乾隆,瓷业特盛时代,景德镇瓷器输出总值亦曾达六、七千万元。”民国时期,《申报》载:“民国16年以前,镇瓷出口,每年约四、五百万元”。民国19年调查,景瓷从广东、香港等地出口价值100余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景德镇陶瓷外销贸易创汇发展的总趋势是迅速的,但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创汇效益,亦有着曲折起落现象。1949年创外汇20万美元,1953年创汇仅1万美元。以后,恢复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市场,创汇效益又逐年提高。1958年创汇金额达559万美元。60年代以后,由于中苏关系及国内“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创汇效益受到影响。70年代初期好转,1972年创汇金额达1394万美元,1979年创汇额超过2622万美元。1982年,年创汇超过3000万美元。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景德镇千余年来的瓷业历史和现状,反映了景德镇瓷业的经济、文化和工艺,是第一部集景德镇瓷业资料之大全的专业地情资料性巨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