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157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碗
分类号: TQ174.73
页数: 3
页码: 367-3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日用瓷中的大品种-碗,碗的主要品种有灰可器、兜碗(斗碗)、石榴碗、锅碗 、正德碗 、宫碗 、瑛碗 、荷叶碗、荷莲碗、盉碗、鸭碗 、汁斗等。
关键词: 日用瓷 景德镇

内容

碗是日用瓷中的大宗品种。据实物考察,景德镇的碗类生产始于晚唐,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碗的品种繁多,从用途看,有饭碗、汤碗、菜碗、茶碗、果碗等;从外形看,多为圆形,也有方形、椭圆形、多角形;从口沿看,有撇口、平口、荷口、莲口;从规格看,有品、顶、二、大、工、汤、饭、小饭、加大、三寸等系列。
  1949年后,碗类品种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有发展,至1985年,共有31个系列、107个品种。其主要品种有:
  灰可器 俗称渣胎碗,是景德镇最早生产的古老品种之一。清代乾隆年间,灰可器产量较大,此后一直生产。灰可器品种有灰可大、灰可二、灰可工,灰可饭4个类别,规格分别是:灰可大,口径16.6厘米,底径7.5厘米,外高6.9厘米,内径5.6厘米,重量6.9市两;灰可二口径14.1厘米,底径6.1厘米,外高6.3厘米,内径5厘米,重量4.4市两;灰可工,口径12.1厘米,底径5.5厘米,外高5.4厘米,内径4.3厘米,重量3.3市两;灰可饭口径1 1厘米,底径4.3厘米,外高5厘米,内径3.9厘米,重量3.1市两。
  兜碗(斗碗) 器型,撇口偏矮。其外高与口径一般为1∶3.175。规格按其口径大小,从5英寸~10英寸,分为6种型号。如:10英寸兜碗,又称特号斗碗,口径25.4厘米,底径12.3厘米,外高8厘米,内深6.8厘米,重量15市两。5英寸(5号)兜碗,口径12.7厘米,底径6.1厘米,外高4厘米,内深3.4厘米,重量3市两。
  石榴碗 形状似石榴花,为少数民族特需品种。造型撇口夸肚而略深,按其口径大小分为7种规格,依次名品碗、顶碗、贰碗、大碗、工碗、汤碗、饭碗。如石榴品碗(特号石榴碗),口径25.4厘米,底径1 1.5厘米,外高1 1.3厘米,内深8厘米,重量30市两。石榴饭碗(6号石榴碗),口径10.8厘米,底径4.9厘米,外高5.9厘米,内深4.5厘米,重量3.2市两。
  锅碗 亦称戈碗,器型似锅,直口半圆而坦。规格有锅三大、锅四大、锅工、锅汤。以三大数量为多。三大又按其外高分为全高锅三大、半高锅三大和普通锅三大3种型号。半高锅三大碗(3号半高锅碗),规格口径14.4厘米,底径5.8厘米,外高5.6厘米,内深4厘米,重量4.5市两。全高锅三大碗(3号高锅碗),规格口径14.4厘米,底径6厘米,外高6.5厘米,内深3.8厘米,重量4.7市两。
  正德碗 明正德年间始烧制,故称“正德碗”。“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称东方碗,后恢复其名,出口瓷称反口。其器型口沿外撇,腹部宽深。按其口径大小依次分品碗、顶碗、贰碗、大碗、工碗、汤碗、加大饭碗、饭碗、小饭碗9种规格。如正德品碗,口径25厘米,底径9.5厘米,外高10厘米,内深8.1厘米,重量19市两。正德小饭碗,口径10.8厘米,底径4厘米,外高4.9厘米,内深4厘米,重量2.1市两。
  宫碗 为皇宫用器,故称“宫碗”,创烧于明宣德时期。口沿微撇,腹部宽深,外观端重而又实用,多为青花。
  罗汉碗“文化大革命”时一度称立新碗,出口瓷称平口。器型略高、直口而肚部较丰满,形似罗汉的大肚而得名。其规格有大、工、汤、饭4种型号。如罗汉工碗(4号立新碗),口径12.7厘米,底径5.6厘米,外高6厘米,内深4.6厘米,重量4市两。罗汉饭碗(6号立新碗),口径10.2厘米,底径4.6厘米,外高5厘米,内深3.8厘米,重量2.5市两。其装饰以蓝连,青花、玲珑、贴花、新彩等品种为常见。
  瑛碗 亦名“高脚碗”,“文化大革命”时一度称向阳碗,后恢复其名。器型直口尖底,并有用手可抓住的高脚。规格从3英寸~9英寸(口径),分11种型号。如9英寸瑛碗(1号向阳碗),口径22.9厘米,底径11厘米,外高10.5厘米,内深8.3厘米,重量23市两。4英寸瑛饭碗(9号向阳碗),口径10.2厘米,底径5厘米,外高5.8厘米,内深4.9厘米,重量2.8市两。
  荷叶碗 形似荷叶而得名。造型撇口夸肚而体矮,边缘起伏,碗面坦张,像初出水的荷叶。按其口径大小,分品、顶、二、大、工、汤、饭等10种规格。如10英寸(特号)荷叶品碗,口径25.4厘米,底径11.7厘米,外高7.7厘米,内深6.3厘米,重量16市两。4英寸(8号)荷叶饭碗,口径10.2厘米,底径4.4厘米,外高3.6厘米,内深2.7厘米,重量3市两。
  荷莲碗 是维吾尔族喜爱的日用器皿。撇口夸肚,并有可用手握住的高脚,因形似莲蓬而得名。有大、工、汤3种规格,如荷莲大碗(3号荷莲碗),口径17.1厘米,底径8.4厘米,外高8.3厘米,内深6.4厘米,重量9市两。荷叶汤碗(5号荷莲碗),口径12.7厘米,底径5.8厘米,外高6.5厘米,内深5.3厘米,重量4.4市两。
  盖碗始于南朝,盖大于碗,清代为了品茶需要,大量制作盖碗,但一般盖小于碗。品种有木鱼盖碗、四方盖碗等。规格有大号、二号。大号木鱼盖碗(长)口径24.7厘米,底径21.4厘米;(宽)口径19.4厘米,底径17厘米;外高15.5厘米,内深12.6厘米,重量79市两。
  盉碗 明宣德年间始制,撇口,直壁折腹,腹下部突起两道弦纹,带圆顶盖,盖内与碗心的青花款识对铭。其装饰品种有青花、釉里红、红釉、青花红彩、蓝地白花及仿汝釉等。
  鸭碗 以椭圆形为多,故又称“椭圆形大碗”。它并不一定盛鸭,是常盛牛肉、土豆等荤、素菜的大菜碗,又称“素菜斗”,鸭碗一般作餐具配套品种使用。
  汁斗 又名“沙司船”、“酱汁斗”,是装调料的器皿。“汁斗”有二种形状,一种是扁长椭园形,两端尖,如元宝形斗,下连一椭圆形托盘,使用时用勺蘸酱汁到食物上;一种是椭圆形有流有把,似大奶缸的矮陶瓷器皿,使用时可端起,将酱汁倒在食物上。
  此外还有庆口碗、金菊碗、鲜花碗、水碗、皮碗、折边碗、苏联碗、金钟碗、庆兴碗、大众碗、欢春碗、四方碗、八角碗、博古碗等品种。每种之中,有品碗、顶碗、二碗、大碗、工碗、汤碗、饭碗或大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5英寸、6英寸、7英寸、8英寸、9英寸、10英寸等不同的规格。有青花、玲珑、色釉、新彩、粉彩等不同的装饰方法;有山水、人物、花鸟、珍禽瑞兽或各种图案不同的装饰画面。每一种碗中,一般都有几个甚至十几个不同规格的具体品种,若细化到按其装饰方法和装饰画面来划分,则有数以百计的具体产品名称。
  景德镇碗类造型丰富,其变化多在碗口上,碗口共有5种式样:直型口,碗口部向外呈斜直线的一种碗类,如罗汉碗、灰可器、蓝边锅碗、斗碗等;内曲线口,碗口采用曲线形式,如莲子碗、瑛碗等,碗口略向内敛;外曲线口,瓷业上称“法口”,它是在主体线即碗腹部的内曲线到口沿时线型又向外转的一种口型,这种口型秀丽而有韵味,如荷叶碗、鲜花碗、金钟碗、石榴碗等;折边口,是碗边向外,有明显的折痕;莲瓣口(葵瓣口),碗口沿边呈凹凸莲瓣或葵花瓣状,多为六瓣、八瓣、十瓣不等;此外还有锁口(敛口)碗等。碗口部边缘,根据需要有不同的形状,基本有圆、尖、方等几种结构形式。景德镇的碗类造型无论是明、清两代,或是现代生产的饭碗,其口部和底足部分的加工比较严格。碗足造型有矮足、高足和窝足3种式样。足圈部分比较厚,并保持一定的高度,故盛装饭和汤时,端拿起来不容易烫手,使用很方便。景德镇生产的碗类腹部多采用各种不同的内曲线组成造型,其形象饱满,容量相应比较大,如正德碗、窝式碗、罗汉碗等。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景德镇千余年来的瓷业历史和现状,反映了景德镇瓷业的经济、文化和工艺,是第一部集景德镇瓷业资料之大全的专业地情资料性巨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