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瓷器品种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1570
颗粒名称: 第五篇 瓷器品种篇
分类号: TQ174.7
页数: 63
页码: 367-42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的瓷器品种,分别记述了日用瓷品种、陈设瓷品种、工业用瓷品种、瓷器计量标准和名优瓷等。
关键词: 陶瓷工业 品种 景德镇

内容

第一章 日用瓷品种
  第一节 碗
  碗是日用瓷中的大宗品种。据实物考察,景德镇的碗类生产始于晚唐,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碗的品种繁多,从用途看,有饭碗、汤碗、菜碗、茶碗、果碗等;从外形看,多为圆形,也有方形、椭圆形、多角形;从口沿看,有撇口、平口、荷口、莲口;从规格看,有品、顶、二、大、工、汤、饭、小饭、加大、三寸等系列。
  1949年后,碗类品种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有发展,至1985年,共有31个系列、107个品种。其主要品种有:
  灰可器俗称渣胎碗,是景德镇最早生产的古老品种之一。清代乾隆年间,灰可器产量较大,此后一直生产。灰可器品种有灰可大、灰可二、灰可工,灰可饭4个类别,规格分别是:灰可大,口径16.6厘米,底径7.5厘米,外高6.9厘米,内径5.6厘米,重量6.9市两;灰可二口径14.1厘米,底径6.1厘米,外高6.3厘米,内径5厘米,重量4.4市两;灰可工,口径12.1厘米,底径5.5厘米,外高5.4厘米,内径4.3厘米,重量3.3市两;灰可饭口径1 1厘米,底径4.3厘米,外高5厘米,内径3.9厘米,重量3.1市两。
  兜碗(斗碗) 器型,撇口偏矮。其外高与口径一般为1∶3.175。规格按其口径大小,从5英寸~10英寸,分为6种型号。如:10英寸兜碗,又称特号斗碗,口径25.4厘米,底径12.3厘米,外高8厘米,内深6.8厘米,重量15市两。5英寸(5号)兜碗,口径12.7厘米,底径6.1厘米,外高4厘米,内深3.4厘米,重量3市两。
  石榴碗 形状似石榴花,为少数民族特需品种。造型撇口夸肚而略深,按其口径大小分为7种规格,依次名品碗、顶碗、贰碗、大碗、工碗、汤碗、饭碗。如石榴品碗(特号石榴碗),口径25.4厘米,底径1 1.5厘米,外高1 1.3厘米,内深8厘米,重量30市两。石榴饭碗(6号石榴碗),口径10.8厘米,底径4.9厘米,外高5.9厘米,内深4.5厘米,重量3.2市两。
  锅碗 亦称戈碗,器型似锅,直口半圆而坦。规格有锅三大、锅四大、锅工、锅汤。以三大数量为多。三大又按其外高分为全高锅三大、半高锅三大和普通锅三大3种型号。半高锅三大碗(3号半高锅碗),规格口径14.4厘米,底径5.8厘米,外高5.6厘米,内深4厘米,重量4.5市两。全高锅三大碗(3号高锅碗),规格口径14.4厘米,底径6厘米,外高6.5厘米,内深3.8厘米,重量4.7市两。
  正德碗 明正德年间始烧制,故称“正德碗”。“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称东方碗,后恢复其名,出口瓷称反口。其器型口沿外撇,腹部宽深。按其口径大小依次分品碗、顶碗、贰碗、大碗、工碗、汤碗、加大饭碗、饭碗、小饭碗9种规格。如正德品碗,口径25厘米,底径9.5厘米,外高10厘米,内深8.1厘米,重量19市两。正德小饭碗,口径10.8厘米,底径4厘米,外高4.9厘米,内深4厘米,重量2.1市两。
  宫碗 为皇宫用器,故称“宫碗”,创烧于明宣德时期。口沿微撇,腹部宽深,外观端重而又实用,多为青花。
  罗汉碗“文化大革命”时一度称立新碗,出口瓷称平口。器型略高、直口而肚部较丰满,形似罗汉的大肚而得名。其规格有大、工、汤、饭4种型号。如罗汉工碗(4号立新碗),口径12.7厘米,底径5.6厘米,外高6厘米,内深4.6厘米,重量4市两。罗汉饭碗(6号立新碗),口径10.2厘米,底径4.6厘米,外高5厘米,内深3.8厘米,重量2.5市两。其装饰以蓝连,青花、玲珑、贴花、新彩等品种为常见。
  瑛碗 亦名“高脚碗”,“文化大革命”时一度称向阳碗,后恢复其名。器型直口尖底,并有用手可抓住的高脚。规格从3英寸~9英寸(口径),分11种型号。如9英寸瑛碗(1号向阳碗),口径22.9厘米,底径11厘米,外高10.5厘米,内深8.3厘米,重量23市两。4英寸瑛饭碗(9号向阳碗),口径10.2厘米,底径5厘米,外高5.8厘米,内深4.9厘米,重量2.8市两。
  荷叶碗 形似荷叶而得名。造型撇口夸肚而体矮,边缘起伏,碗面坦张,像初出水的荷叶。按其口径大小,分品、顶、二、大、工、汤、饭等10种规格。如10英寸(特号)荷叶品碗,口径25.4厘米,底径11.7厘米,外高7.7厘米,内深6.3厘米,重量16市两。4英寸(8号)荷叶饭碗,口径10.2厘米,底径4.4厘米,外高3.6厘米,内深2.7厘米,重量3市两。
  荷莲碗 是维吾尔族喜爱的日用器皿。撇口夸肚,并有可用手握住的高脚,因形似莲蓬而得名。有大、工、汤3种规格,如荷莲大碗(3号荷莲碗),口径17.1厘米,底径8.4厘米,外高8.3厘米,内深6.4厘米,重量9市两。荷叶汤碗(5号荷莲碗),口径12.7厘米,底径5.8厘米,外高6.5厘米,内深5.3厘米,重量4.4市两。
  盖碗始于南朝,盖大于碗,清代为了品茶需要,大量制作盖碗,但一般盖小于碗。品种有木鱼盖碗、四方盖碗等。规格有大号、二号。大号木鱼盖碗(长)口径24.7厘米,底径21.4厘米;(宽)口径19.4厘米,底径17厘米;外高15.5厘米,内深12.6厘米,重量79市两。
  盉碗 明宣德年间始制,撇口,直壁折腹,腹下部突起两道弦纹,带圆顶盖,盖内与碗心的青花款识对铭。其装饰品种有青花、釉里红、红釉、青花红彩、蓝地白花及仿汝釉等。
  鸭碗 以椭圆形为多,故又称“椭圆形大碗”。它并不一定盛鸭,是常盛牛肉、土豆等荤、素菜的大菜碗,又称“素菜斗”,鸭碗一般作餐具配套品种使用。
  汁斗又名“沙司船”、“酱汁斗”,是装调料的器皿。“汁斗”有二种形状,一种是扁长椭园形,两端尖,如元宝形斗,下连一椭圆形托盘,使用时用勺蘸酱汁到食物上;一种是椭圆形有流有把,似大奶缸的矮陶瓷器皿,使用时可端起,将酱汁倒在食物上。
  此外还有庆口碗、金菊碗、鲜花碗、水碗、皮碗、折边碗、苏联碗、金钟碗、庆兴碗、大众碗、欢春碗、四方碗、八角碗、博古碗等品种。每种之中,有品碗、顶碗、二碗、大碗、工碗、汤碗、饭碗或大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5英寸、6英寸、7英寸、8英寸、9英寸、10英寸等不同的规格。有青花、玲珑、色釉、新彩、粉彩等不同的装饰方法;有山水、人物、花鸟、珍禽瑞兽或各种图案不同的装饰画面。每一种碗中,一般都有几个甚至十几个不同规格的具体品种,若细化到按其装饰方法和装饰画面来划分,则有数以百计的具体产品名称。
  景德镇碗类造型丰富,其变化多在碗口上,碗口共有5种式样:直型口,碗口部向外呈斜直线的一种碗类,如罗汉碗、灰可器、蓝边锅碗、斗碗等;内曲线口,碗口采用曲线形式,如莲子碗、瑛碗等,碗口略向内敛;外曲线口,瓷业上称“法口”,它是在主体线即碗腹部的内曲线到口沿时线型又向外转的一种口型,这种口型秀丽而有韵味,如荷叶碗、鲜花碗、金钟碗、石榴碗等;折边口,是碗边向外,有明显的折痕;莲瓣口(葵瓣口),碗口沿边呈凹凸莲瓣或葵花瓣状,多为六瓣、八瓣、十瓣不等;此外还有锁口(敛口)碗等。碗口部边缘,根据需要有不同的形状,基本有圆、尖、方等几种结构形式。景德镇的碗类造型无论是明、清两代,或是现代生产的饭碗,其口部和底足部分的加工比较严格。碗足造型有矮足、高足和窝足3种式样。足圈部分比较厚,并保持一定的高度,故盛装饭和汤时,端拿起来不容易烫手,使用很方便。景德镇生产的碗类腹部多采用各种不同的内曲线组成造型,其形象饱满,容量相应比较大,如正德碗、窝式碗、罗汉碗等。
  第二节 盘碟
  盘碟是日用瓷中的大宗产品,其中又以平盘、汤盘、托盘等为主要品种。盘碟类的器型主要特征为敞口、浅腹、平底或圈足,常见的有翻口斜壁形的底盘,直口弧腹短圈足盘,委角方盘、葵口瓣盘、折边盘、正德盘、锅式盘、荷口盘、异形盘和象形盘等。景德镇盘类生产始于五代。宋代代表器形有圆口盘、葵口折腹盘和青花釉里红装饰的大圆盘等;元代典型器形有折沿盘(折沿、圈足、砂底)、菱口大盘(口沿形似菱花状),莲瓣式盘等。明代器形品种更多更精致,如明成化烧制的“孔雀缘釉青花莲鱼纹盘”,高5.05厘米,口径23.5厘米,底径15.15厘米,盘底楷书“大明成化年制”款;宣德时期生产的“青花缠枝莲尺4折边盘”,高8厘米,口径40厘米,底径25.8厘米,其胎质细,沙底细如绸。瓷釉精细,釉面有一层桔皮坑,青色浓艳。大盘的底足浅,内底足作斜坡状;清代品种类别极为丰富,生产盘类7英寸、8英寸居多,超过一尺的较少。其器型以圆为主,也有方、椭圆各式,盘口有唇口、葵口、菱口、菊瓣口、莲瓣口、板沿各式,产品均以色釉和彩绘品种为常见,盘底书年款。
  1949年后,盘类传统产品继续生产,创新品种增多,用途上分有茶盘、果盘、鱼盘、鹅盘和合盘等种类;形状上分有斗沿、撇沿、正圆、椭圆之分;装饰上有粉彩、青花、玲珑、色釉不等,计有28个系列180个品种。
  折边盘 盘边有明显的折边,较平坦的称“浅折边”,深的称“深折边”。还有一种小折边的古“铜锣盘”一般作艺术彩绘盘。折边盘是用在段线组成,盘边和盘足部分主要采用直线,由腹部曲线边接这两直线。浅盘折边长与腹部短曲线以及足圈短直线成对比;深盘折边和腹部曲线距离基本相等,二线与足圈线形成对比;铜锣盘折边短线和足圈短线与腹部长曲线形成对比和节奏。
  平盘 造型浅平,有折边式与锅式之分,口沿一般多为圆形或荷口型、方型、品式、半浅式、翻边式、锅式等式样。规格一般采用英制,以5英寸~10英寸为常见。如:10英寸圆口平盘,口径25.4厘米,底径15.8厘米,外高2.3厘米,内深1.4厘米,重量11.5市两,5英寸圆口平盘口径12.7厘米,底径7.8厘米,外高1.2厘米,内深0.6厘米,重量2.2市两。
  汤盘 盘边翘角略高,式样有圆口、荷口等。规格有10英寸~5英寸不等。如10英英寸、二英寸半、无托等规格。
  异形盘 异形盘呈不规则造型。象形盘也是异形盘的一种,主要盘形模仿大自然界动植物等形象加工设计而成。如鱼形盘、叶形盘、果形盘等赏用结合的盘式。
  坝盘 亦称“高足盘”。盘面为浅锅形,口沿微外撇,盘心平坦,盘底附有空心喇叭状高脚,下端有直径较大的底盘相托,造型稳定灵巧。有大、中、小3种规格和9英寸~4英寸6种规格。如9英寸高脚水果盘(坝9英寸),口径25.4厘米,底径11厘米,外高10.3厘米,内深2.8厘米,坝高5.8厘米,重量25市两。4英寸高脚水果盘(坝4英寸)口径11.4厘米,底径5.2厘米,外高6.4厘米,内深1.1厘米,坝高4.4厘米,重量5市两。
  鱼盘 主要用来装鱼。椭圆形,有平坦阔边和锅型深凹两种造型,规格采用英制,18英寸~7英寸规格不等。式样有长鱼盘、宽鱼盘等,如:18英寸腰鱼盘(长)口径45.7厘米,底径32.9厘米,外高4厘米,内深3厘米,重量5.2市两;18英寸宽鱼盘,口径30.4厘米,底径19.2厘米。
  锅盘 平口深腹,盘边向上,平口、底平,造型饱满、稳定,容量大于同尺寸的其它盘类,规格采用英制。如5英寸锅盘,口径14厘米,底径7.6厘米,外高2.4厘米,内深1.5厘米,重量2.5市两。
  和合器 深腹,盘口突棱一周,附盖,可以防尘,又可保暖,规格采用英制,9英寸~5英寸不等。如:9英寸和合器底口径25.4厘米,底径13.5厘米,外高5.8厘米,内深4.5厘米,重量12.5市两。9英寸和合器盖口径23.5厘米,底径8厘米,外高6.4厘米,内深3.7厘米,重量12.5市两。
  赞盘 亦称拼盘,始于明代。由各种形状和数目不等的小盘拼凑而成,少者5个,多者达20多个,成圆形,四方、六方、八方或叶形,牡丹形、梅花形、莲花形、葵花形、菱花形等多种式样。以三彩、五彩器最为多见。
  盏托 亦称“茶托”、“茶盘”,是一种和茶盏、茶碗配套使用的托盘,始于南朝。盏托式样繁多,茶盘形圆似盘,盘中心有作为承托的凸起的圆圈(即托口),以承盏,边沿向上卷,中呈空心盏状,高圈足外撇,一盘托4~6只耳杯。茶托(碗托)一般较矮,口沿卷曲作荷叶形,茶碗则作花瓣形,加以釉色青翠。
  此外,还有茶盘、月心盘、鱼格盘、秋叶盘、鹅盘等种类。
  碟 碟与盘类同,其区别仅在规格大小,大者为盘,小者为碟,5英寸以上为盘,5英寸以下为碟。有圆形、葵瓣形、多角形、异形等式样。有四方格碟、围碟、三头牛油碟、月心碟、圆口碟、荷口碟、埃克碟、毛巾碟、香烟碟等品种。
  第三节 杯盅
  杯盅是一种饮茶、饮酒的容器。器型很多,形状各异,有撇盅口、直口、敛口,有附把、带盖、无盖、高足等品种。景德镇唐代就有茶杯,宋代品种有茶盏、托杯等。明代杯盎品种造型各异,有永乐制作的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饮酒用的鸡缸杯,有形呈斗状的方斗杯和胎质很薄的卵幕杯,还有各式高足杯及九龙公道杯等。清代品种更多,以直口深腹或浅腹,圈足,器腹附把,带盖或无盖的器型为常见。其中顺治朝的莲实之彩吸杯别具一格,该杯由莲实、莲叶、莲茎三部分组成,莲实与莲叶交互相莲状,莲茎细而中空,以口就茎吸流汁为饮,故名吸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茶杯、酒杯的品种发展到15个系列102个品种。金瓜茶杯、大矮水筒以及汉酒、令盅等传统产品继续生产。发展了金菊茶杯、玉兰茶杯和虎酒杯等新品种。1985年仍在生产的有金菊杯、玉兰杯、竹节杯、花兰杯、可口杯、可乐杯、正德杯、石榴杯、大矮杯、莲子杯、白玉杯、新梅杯、卫生杯、嗽口杯、直纹杯、银柱杯和中山水筒等品种。杯的造型有的有柄有盖,有的无柄无盖,容量规格为大、中、小3种。
  金钟杯 有盖,敞口,深腹,形如一口倒置的小形铜钟而得名。有大号、二号、三号等规格。如大号金钟,口径9.2厘米,底径6.4厘米,外高10.5厘米,内深9.6厘米,重量7.2市两。三号金钟杯,口径7.6厘米,底径5.1厘米,外高7.7厘米,内深8.6厘米,重量4.2市两。
  高足杯 又称马上杯、靶杯和高柄杯,饮茶、饮酒或盛装果实之用。始于元代,上为碗形,口微撇,深腹,下有柄,柄呈圆柱形或喇叭形和竹节形,近底处较丰满。还有杯体可旋转的高足转杯。其规格有大、二、小号。
  公道杯 是古代进贡皇上欣赏玩乐的装饰精致的工艺瓷,明朝时期盛制于景德镇。民国时期一度失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利用虹吸原理使公道杯重现艺坛。公道杯的中间有一块荷叶盘与下面的空心底座相连,盘的中心有5个空眼,直通下面的空心底座。如倒在上面杯子里的酒过满,酒就会通过那5只小空眼往下流到底,将杯子里的酒全部漏光。故将此种漏水杯称“公道杯”。九龙“公道杯”的通身绘有8条龙,再加上杯中一条雕塑而成的龙就构成了“九龙”,故取名“九龙杯”。
  饭贝 泡茶用杯。有2头庄饭贝,分大庄饭贝、二庄饭贝2种;3头马蹄贝,分饭贝、茶贝、参贝3种;3头正德贝,分工贝、汤贝、饭贝、参贝4种;3头车贝,分工贝、汤贝2种。如:正德工贝底口径13.6厘米,底径4.9厘米,外高5.9厘米,内深5厘米,重量3.8市两。正德工贝盖口径12.5厘米,底径4.5厘米,外高3.7厘米,内深1.6厘米,重量2.8市两。车工贝盖口径12.3厘米,底径4.6厘米,外高4.1厘米,内深1.9厘米,重量3.4市两。车工贝托口径17.1厘米,底径10.3厘米,外高2.9厘米,内深2厘米,重量4.5市两。
  马蹄杯 以形似倒置的马蹄而得名。明代制作,清代盛行,敞口、削腹,平底内凹。以回青、洒蓝、孔雀蓝、白釉等装饰品种为常见。马蹄杯口径7.6厘米,底径7.1厘米,外高8.9厘米,内深8.6厘米,重量4.2市两。
  耳杯 耳杯腹较浅,底较小,平面作椭圆形,两侧附新月形耳,常与托盘一起使用。
  奶缸 亦称奶盅,是咖啡具的配套中的一个品种,其形象一个大口杯,为了斟奶方便,附把,并在把手的对方特加一个U形嘴,奶盅器型较高,端起来不容易荡出奶,把手比壶把小,而大于杯子把,奶盅有加盖的,也有不加盖的。奶盅的品名一般以配套的咖啡具品名吻合。有银环奶盅、春笋奶盅、萌芽奶盅等品名,其规格有大号、小号。
  盅 与杯造型、特点一致,只是容量比杯小。习惯上一般大者为杯,小者为盅,大多数将无把杯称为盅。此种杯使用存放方便,饮茶后可以摞叠。有法口盅、大肚盅、江盅、可盅、汉令、石榴盅、玉兰盅、石榴令、玉兰令等多个品种。如:茶盅,器型较小,器身较深,器壁成斜直形,撇口,玉壁形碗足,器身小而轻巧,敞口浅腹。如正德茶盅口径9.2厘米,底径3.3厘米,外高4.3厘米,重量1.5市两。荷叶茶盅口径8.9厘米,底径3.5厘米,内深2.5厘米,重量1.9市两。
  第四节 壶
  壶是茶具、咖啡具的主体件,细颈的盛液汁,粗颈的盛粮食及其他物品,部分器物亦可作卫生用具。景德镇产壶始于五代,主要品种有执壶、注壶、龙首壶、凤首龙柄壶、龙柄凤头壶等。到宋代其品种有新的发展,如瓜棱壶、葫芦壶、温酒壶、提梁壶、狗头壶等。元代有四系扁壶、多穆壶等。明代有僧帽壶、梨壶、扁平大壶、鸡心壶、茄式壶等。清代,壶类品种更多,形状各异。民国时期经常生产的壶类有油壶、茶壶、酒壶、便壶等,壶的器型各异,有小口长颈,或大口短颈,圆腹或扁腹,平底,假圆足,圈足或附三足等形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到20个系列100多个品种。
  注子 古代盛酒器具。基本特征是在腹部的一侧按流,另一侧附柄,但各时期的器型不同,唐代中期多鼓腹,盘口短颈,短流,流作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宋代器身趋向瘦长,以瓜棱形为常见,流口和柄等高。
  执壶 又称端壶。中唐时期出现的一种盛酒或液汁的用具。腹部一侧安把柄,另一侧附流。中唐的执壶,喇叭口,短嘴,嘴外削成六角形;腹部硕大,把手宽扁,壶的重心在下部。晚唐执壶的形状存有明显的改变,颈部加高,嘴延长,孔加大,椭圆形腹上有4条内凹的直线,美观而实用。五代时流与口平,容易增大,壶底由唐代的平底改成圈足,壶身以椭圆形为多。宋代执壶,壶身多呈瓜棱形,流口及柄等高,柄较长,更为实用。元至明初的典型器以玉壶春瓶为壶身,流较宋代长,与壶口平行略向外倾斜,柄与流对称等高或稍低,器身有高大与矮小之分。明代嘉靖时期演变为长颈、扁腹、高圈足外撇。
  无柄壶 又称藏草壶。明代永乐烧制的青花瓷器,口外卷,细颈,圆腹,至足大展,呈喇叭状,上饰弦纹,器腹附细长流。
  扁壶 器腹扁而名,用于盛酒和装水。系直口扁圆腹,下装扁圆形圈足,腹部划花。元代景德镇烧制的四系小口扁壶,器型为小口、圆唇、圆肩、扁长方腹,平底,肩部的纹饰以龙、凤、麒麟、孔雀等为常见。出土于北京大都遗址的凤首扁壶系景德镇制造,是这个时代的特殊壶式之一,器身扁圆形,以凤头为流,凤尾卷起作柄,用青料在器腹口绘展翅飞翔的凤。扁壶现代仍继续生产,一般器型较小,为饮酒之用。
  卧壶 又称扁平大壶,明永乐年制。壶作圆形,一面鼓腹,一面砂底无釉,中心下陷有脐,两侧或凸起花朵,或双系活环为饰。一侧有流,小口,加盖。
  葫芦壶 宋代制,器身为葫芦形,短直的流贴附在下截圆腹上侧,另一侧有束带形曲柄。
  瓜棱壶 宋代始制。器身作瓜棱形,肩一侧有变曲的细长流,另一侧贴附扁形曲柄,造型秀丽动人,且形体变化较多。
  多穆壶 满蒙少数民族盛放乳汁的器皿,多见青白釉器,始于元代。器形如竹筒,于上半截出一流,顶略同僧帽,向流一边斜矮,向背一边峻高,器身有凸弦及装饰。清代景德镇仍有烧制,现代仍有仿制品,其装饰除茶叶末描金外,尚有素三彩等品种。
  提梁壶 始于宋,流行于明清,以肩部附提梁而名。器型浑圆,提梁壶无把,但肩部附有提梁,其中又分为活动提梁和固定提梁两种。活动提梁壶,壶体稳定、简朴。壶身以直筒型为主,其上部附加两个对称的瓷耳形环,用金属或藤质材料做活动提梁,便于在生产劳动中使用。固定提梁壶是用壶身的统一原料做提梁。提梁附加在壶体上部与壶体连结在一起烧成,成为统一体,可以提拿,这种提梁式柄是一种新的装饰方法,显得稳重而古雅。其缺点是工艺制作难度大,不好包装,提梁容易碰断、残缺。其规格20件~100件不等。如100件(1号)提梁壶,口径1 1.1厘米,底径18厘米,外高23.4厘米,内深21.5厘米,重量55市两。 20件(8号)提梁壶,口径6.8厘米,底径10.2厘米,外高12.3厘米,内深1 1.4厘米,重量10市两。
  梨壶 明洪武始见,壶身为梨形。永乐青花梨壶,圆口、矮颈、圆腹、弯流、曲把、矮圈足、尖顶盖。成化梨壶器身略长,盖面为拱顶。现代梨壶造型各异。
  方壶 清道光时产品。器身为长方梯形几何体,有流柄盖,造型典雅。
  龙首壶 以流作龙首而名,唐代制作,喇叭形口,鼓腹、平底、执柄,柄作龙尾状。从口沿经腹部至壶把,盘旋一条长龙,在壶的腹部,前后堆贴团花图案,左右堆贴团龙图案。
  竹节壶 又名“招子壶”,清乾隆时产品,以壶体似一截茅竹而得名,有盖和壶嘴,无柄。
  划字壶 清康熙时流行。壶体窄扁方棱,以福、禄、寿三字形分别组成,字划间透空,工艺精湛。
  盘口壶 口成盘形,底为平底或微内凹,上腹特大或腹部修长,肩部附双系。其演变趋势是通体由矮小发展到高大,盘口逐渐高起,颈由短到长,腹部由圆发展到椭圆。其种类有盘口长颈壶、盘口穿带壶等。
  卤壶 以盛卤汁而名。流行于明清,以明洪武、永乐、宣德制作最佳,壶式造型多样。其中器把呈竹节形的又称“竹节靶罩盖卤壶”,有红釉、杂釉彩、青花及白釉等制品。
  鼻烟壶 为少数民族多用。是装粉末烟料的小瓶,烟粉以鼻吸之,可避瘴气,是无嘴、把的小瓷壶,多为敛口。壶体多扁平、椭圆,也有圆形和浮雕形式的。口部壶塞为瓷质。有的在壶塞底部安装用软质材料(如象牙、骨质、塑料等)做的扁平长签,用以挑取烟粉。
  便壶 亦称“虎子”,卫生洁具,因其形似卧伏之虎而名。器形横成圆筒体,并有一向前凸出微翘的圆形口,背上装提梁。
  花浇 浇花用器,各个年代其造型不一。明永乐花浇颈长、腹圆、浇口圆形。宣德时花浇颈较短,腹稍扁,柄为宽带式。清雍正朝出现一种新造型,浇口作窄流,颈细且长,肩腹下饰为菊瓣纹,现代花浇器型规格较多。
  1950年后,景德镇壶类产品的式样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设计了许多新的壶类造型其品种繁多,除以上传统产品继续生产外,还发展了汽球壶、桃壶等许多新品种。现日常生产的有柿果壶、百合壶、西字壶、宜兴壶、元壶、金钟壶、长方壶、宝球壶、东风壶、莲子壶、玉带壶、鹰嘴壶、扎壶、枇杷壶、木瓜壶、花兰壶、宜兴壶、字壶(福字、寿字、喜字)、猫壶(立式、卧式)、狗壶(立式)等。这些壶有高、中、矮、扁、圆、方、楞和上大下小、上小下大,上下小、中间大,上下一样等各种形状的造型。规格是以“件”*、“合”、“号”来区分大小,“件”数最大的100件,最小的5件。“合”最大10合,最小合半。“号”数大的壶大,号数小的壶小。
  壶类造型有高、中、矮3种,通常以中、高型为多。其特点是使用时壶体重心与手接近,端起来轻松,壶体占桌面积小,壶身挺拔秀美、变化多。壶顶有有顶的、也有无顶的,壶盖有平盖、凹盖、截盖、压盖、大顶盖5种。壶盖直径一般在7毫米~8毫米左右,最大不超过虎口(即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壶嘴一般有直型和弯曲2种,直型嘴出水快,弯曲型嘴下部与壶体连结处较大,然后向上逐渐减细,呈S形管状,壶把起端壶作用,也可装饰美化壶体,近年来景德镇在壶把的造型设计上有独特的创新,除采用耳形把和倒耳把2种外,还设计了新颖别致的“3”字形把、“7”字形把和“9”字形把,增添了壶体外形美。
  第四节 壶
  壶是茶具、咖啡具的主体件,细颈的盛液汁,粗颈的盛粮食及其他物品,部分器物亦可作卫生用具。景德镇产壶始于五代,主要品种有执壶、注壶、龙首壶、凤首龙柄壶、龙柄凤头壶等。到宋代其品种有新的发展,如瓜棱壶、葫芦壶、温酒壶、提梁壶、狗头壶等。元代有四系扁壶、多穆壶等。明代有僧帽壶、梨壶、扁平大壶、鸡心壶、茄式壶等。清代,壶类品种更多,形状各异。民国时期经常生产的壶类有油壶、茶壶、酒壶、便壶等,壶的器型各异,有小口长颈,或大口短颈,圆腹或扁腹,平底,假圆足,圈足或附三足等形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到20个系列100多个品种。
  注子 古代盛酒器具。基本特征是在腹部的一侧按流,另一侧附柄,但各时期的器型不同,唐代中期多鼓腹,盘口短颈,短流,流作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宋代器身趋向瘦长,以瓜棱形为常见,流口和柄等高。
  执壶 又称端壶。中唐时期出现的一种盛酒或液汁的用具。腹部一侧安把柄,另一侧附流。中唐的执壶,喇叭口,短嘴,嘴外削成六角形;腹部硕大,把手宽扁,壶的重心在下部。晚唐执壶的形状存有明显的改变,颈部加高,嘴延长,孔加大,椭圆形腹上有4条内凹的直线,美观而实用。五代时流与口平,容易增大,壶底由唐代的平底改成圈足,壶身以椭圆形为多。宋代执壶,壶身多呈瓜棱形,流口及柄等高,柄较长,更为实用。元至明初的典型器以玉壶春瓶为壶身,流较宋代长,与壶口平行略向外倾斜,柄与流对称等高或稍低,器身有高大与矮小之分。明代嘉靖时期演变为长颈、扁腹、高圈足外撇。
  无柄壶 又称藏草壶。明代永乐烧制的青花瓷器,口外卷,细颈,圆腹,至足大展,呈喇叭状,上饰弦纹,器腹附细长流。
  扁壶 器腹扁而名,用于盛酒和装水。系直口扁圆腹,下装扁圆形圈足,腹部划花。元代景德镇烧制的四系小口扁壶,器型为小口、圆唇、圆肩、扁长方腹,平底,肩部的纹饰以龙、凤、麒麟、孔雀等为常见。出土于北京大都遗址的凤首扁壶系景德镇制造,是这个时代的特殊壶式之一,器身扁圆形,以凤头为流,凤尾卷起作柄,用青料在器腹口绘展翅飞翔的凤。扁壶现代仍继续生产,一般器型较小,为饮酒之用。
  卧壶 又称扁平大壶,明永乐年制。壶作圆形,一面鼓腹,一面砂底无釉,中心下陷有脐,两侧或凸起花朵,或双系活环为饰。一侧有流,小口,加盖。
  葫芦壶 宋代制,器身为葫芦形,短直的流贴附在下截圆腹上侧,另一侧有束带形曲柄。
  瓜棱壶 宋代始制。器身作瓜棱形,肩一侧有变曲的细长流,另一侧贴附扁形曲柄,造型秀丽动人,且形体变化较多。
  多穆壶 满蒙少数民族盛放乳汁的器皿,多见青白釉器,始于元代。器形如竹筒,于上半截出一流,顶略同僧帽,向流一边斜矮,向背一边峻高,器身有凸弦及装饰。清代景德镇仍有烧制,现代仍有仿制品,其装饰除茶叶末描金外,尚有素三彩等品种。
  提梁壶 始于宋,流行于明清,以肩部附提梁而名。器型浑圆,提梁壶无把,但肩部附有提梁,其中又分为活动提梁和固定提梁两种。活动提梁壶,壶体稳定、简朴。壶身以直筒型为主,其上部附加两个对称的瓷耳形环,用金属或藤质材料做活动提梁,便于在生产劳动中使用。固定提梁壶是用壶身的统一原料做提梁。提梁附加在壶体上部与壶体连结在一起烧成,成为统一体,可以提拿,这种提梁式柄是一种新的装饰方法,显得稳重而古雅。其缺点是工艺制作难度大,不好包装,提梁容易碰断、残缺。其规格20件~100件不等。如100件(1号)提梁壶,口径1 1.1厘米,底径18厘米,外高23.4厘米,内深21.5厘米,重量55市两。 20件(8号)提梁壶,口径6.8厘米,底径10.2厘米,外高12.3厘米,内深1 1.4厘米,重量10市两。
  梨壶 明洪武始见,壶身为梨形。永乐青花梨壶,圆口、矮颈、圆腹、弯流、曲把、矮圈足、尖顶盖。成化梨壶器身略长,盖面为拱顶。现代梨壶造型各异。
  方壶 清道光时产品。器身为长方梯形几何体,有流柄盖,造型典雅。
  龙首壶 以流作龙首而名,唐代制作,喇叭形口,鼓腹、平底、执柄,柄作龙尾状。从口沿经腹部至壶把,盘旋一条长龙,在壶的腹部,前后堆贴团花图案,左右堆贴团龙图案。
  竹节壶 又名“招子壶”,清乾隆时产品,以壶体似一截茅竹而得名,有盖和壶嘴,无柄。
  划字壶 清康熙时流行。壶体窄扁方棱,以福、禄、寿三字形分别组成,字划间透空,工艺精湛。
  盘口壶 口成盘形,底为平底或微内凹,上腹特大或腹部修长,肩部附双系。其演变趋势是通体由矮小发展到高大,盘口逐渐高起,颈由短到长,腹部由圆发展到椭圆。其种类有盘口长颈壶、盘口穿带壶等。
  卤壶 以盛卤汁而名。流行于明清,以明洪武、永乐、宣德制作最佳,壶式造型多样。其中器把呈竹节形的又称“竹节靶罩盖卤壶”,有红釉、杂釉彩、青花及白釉等制品。
  鼻烟壶 为少数民族多用。是装粉末烟料的小瓶,烟粉以鼻吸之,可避瘴气,是无嘴、把的小瓷壶,多为敛口。壶体多扁平、椭圆,也有圆形和浮雕形式的。口部壶塞为瓷质。有的在壶塞底部安装用软质材料(如象牙、骨质、塑料等)做的扁平长签,用以挑取烟粉。
  便壶 亦称“虎子”,卫生洁具,因其形似卧伏之虎而名。器形横成圆筒体,并有一向前凸出微翘的圆形口,背上装提梁。
  花浇 浇花用器,各个年代其造型不一。明永乐花浇颈长、腹圆、浇口圆形。宣德时花浇颈较短,腹稍扁,柄为宽带式。清雍正朝出现一种新造型,浇口作窄流,颈细且长,肩腹下饰为菊瓣纹,现代花浇器型规格较多。
  1950年后,景德镇壶类产品的式样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设计了许多新的壶类造型其品种繁多,除以上传统产品继续生产外,还发展了汽球壶、桃壶等许多新品种。现日常生产的有柿果壶、百合壶、西字壶、宜兴壶、元壶、金钟壶、长方壶、宝球壶、东风壶、莲子壶、玉带壶、鹰嘴壶、扎壶、枇杷壶、木瓜壶、花兰壶、宜兴壶、字壶(福字、寿字、喜字)、猫壶(立式、卧式)、狗壶(立式)等。这些壶有高、中、矮、扁、圆、方、楞和上大下小、上小下大,上下小、中间大,上下一样等各种形状的造型。规格是以“件”*、“合”、“号”来区分大小,“件”数最大的100件,最小的5件。“合”最大10合,最小合半。“号”数大的壶大,号数小的壶小。
  壶类造型有高、中、矮3种,通常以中、高型为多。其特点是使用时壶体重心与手接近,端起来轻松,壶体占桌面积小,壶身挺拔秀美、变化多。壶顶有有顶的、也有无顶的,壶盖有平盖、凹盖、截盖、压盖、大顶盖5种。壶盖直径一般在7毫米~8毫米左右,最大不超过虎口(即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壶嘴一般有直型和弯曲2种,直型嘴出水快,弯曲型嘴下部与壶体连结处较大,然后向上逐渐减细,呈S形管状,壶把起端壶作用,也可装饰美化壶体,近年来景德镇在壶把的造型设计上有独特的创新,除采用耳形把和倒耳把2种外,还设计了新颖别致的“3”字形把、“7”字形把和“9”字形把,增添了壶体外形美。
  第五节 匙
  匙即汤匙,又叫调羹、汤瓢,因其在生产时是用泥针顶住烧成,又叫针匙。1980年初试制成功一种不用泥针顶烧,柄上有一小孔的吊烧汤匙,由于它解决了背面无泥针脚,光滑无碍,颇受消费者欢迎,有的企业批量生产,尤其高档瓷以此品种配套。主要用作舀取食物。器型为椭圆形,有长形把柄,可以平放。一般按用途命名。如饭匙、汤匙、参匙。饭匙最大,参匙最小。汤匙有加大、加二、大号、2号、3号之分。如:加大调羹,口径5厘米,底径3.1厘米,外高1.5厘米,内深1.1厘米,柄长14厘米,重量0.76市两。大饭调羹口径8.1厘米,底径5.3厘米,外高2厘米,内深1.4厘米,柄长22厘米,重量3.8市两。参调羹(6号)口径3.1厘米,底径1.8厘米,外高0.8厘米,内深0.6厘米,柄长8.5厘米。重量0.16市两。匙有12个系列14个品种。
  第六节 汤锅饭古
  亦称“汤锅”,大型中西餐具的配件之一。多呈圆形,上大下小,有翻口厚边,有盖也有无盖品锅,两侧有把手,便于端动,有的盖沿有放匙的缺口,品锅共有6个系列20个品种。其中有的分大号、二号、三号、四号规格。一般容量在1800毫升左右。装饰上有青花、新彩、粉彩等。如1号品锅底径27厘米~5厘米,底径15.9厘米,外高9.2厘米,内深7.6厘米,重量25市两;1号品锅盖,口径24.8厘米,外高6.7厘米,重量12市两。4号品锅底口径21厘米,底径11.9厘米,外高7厘米,内深5.3厘米,重量13市两;4号品锅盖,口径18.8厘米,外高5.2厘米,重量6市两。
  饭古 器型有号大、二、三、四、五6种规格。大饭古的口径18.6厘米,底径13.7厘米,外高15.1厘米,内深14厘米,肚大21.3厘米,重量34市两。五号饭古口径10.9厘米,底径7.3厘米,外高8.8厘米,内深7.8厘米,肚大12.5厘米,重量9.4市两。
  第七节 坛罐
  坛、罐是一种盛器,其用途很广,既是实用品,又可作陈设瓷。坛、罐造型本属一类,容易混同,因此,没有准确的称呼。其造型特点均以圆形为主,饱满、粗犷,给人以浑厚、朴实之感。坛形体较大,高、宽的尺寸悬殊,口径、底径较小,便于存取物品和密封保管,多不加盖;罐形体比坛小,属矮型,高、宽尺寸相差不大,口径、底径较大,便于存取物品,一般有盖。坛、罐的器型多样,多以几何造型,圆型、多角形和自然形为主,有敛口深腹圆鼓,圆肩或折肩,有大口,短颈,深圆腹,有高领鼓腹,短颈鼓腹等,式样其底部均为平底或圈足,其肩部有单耳、双耳、三耳及无耳之类别。景德镇制坛、罐的历史较早,宋代有瓜棱罐、天字罐;元代有荷叶盖罐、直口罐、明代器型更多,有法轮式罐、壮罐、梅瓶罐、双耳罐、蟋蟀罐、鸟食罐等,清代生产品种,器型亦十分丰富,以彩绘和各种单色釉制品为常见。
  1949年后,坛、罐的生产品种既有传统产品,又有新的品种。坛有1 1个系列68个品种;罐有3个系列15个品种。在规格大小上,大者为坛,小者为罐。日常生产的品种主要有天字坛、冬瓜坛、宝珠坛、腰鼓坛、花鼓坛、花篮坛、鸡心坛、喜字坛、球磨坛、三系坛、四系坛、泡菜坛、饭古等,其中喜字坛、冬瓜坛、宝珠坛、饭古等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罐的种类亦很丰富,一般分为有盖和无盖两种,有盖的如将军罐、参罐、饭罐、药罐等,无盖的如鸟食罐、蟋蟀罐、水罐、油罐、盐罐和盛放糕点的糖罐等。坛、罐的装饰画面,明快简炼,别具风格,即带有传统色彩,又具民族特色,其釉面有青花、釉里红、粉彩、新花等,画面有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等。
  罐
  荷叶形盖罐 元代始作,因盖作荷叶形而名。器腹多压印竖条状纹,其盖沿的荷叶边曲线起伏平缓,纽较低。明宣德时,盖沿起伏较大,盖纽隆起,主要有彩绘和印花等饰。
  直口罐 是元青花瓷中常见的罐式,直口溜肩,肩以下渐广,至腹部最大处内收;平底,一般口径大于足径,也有口径与足径相等的,整个造型显得肥矮。
  壮罐 明宣德始制作,口底相当,腹颈略大,呈高筒状,釉面肥润,似有垂流,器身饰以青花海水锦纹,釉面平整。
  粥罐 始于康熙,通体矮圆,腹部两侧各置二系,可穿铜环,以便提携。
  将军罐 因器盖形似古代将军盔帽得名,始见于元代,以康熙生产最盛,至近现代仍生产。
  糖罐亦称糖缸,是咖啡具配件中的一个品种,主要用途装糖。其造型多样,一般与配套件中的壶相似。糖罐有2种型号,即有两个对称把手的糖罐,也有没有把的糖罐。糖罐的名称一般以配套的牌号或装饰称名,如春笋糖罐、异小莲糖罐、银环糖罐、青花玲珑糖罐等,糖罐的规格有大、有小,如大号琵琶糖罐口径7.2厘米,底径6.8厘米,外高12.3厘米,内深10.8厘米,肚大10.1厘米,重量8.1市两,容量550毫升。青花玲珑2号糖罐,口径4.7厘米,底径4.4厘米,外高7.8厘米,内深7.3厘米,肚大6.9厘米,重量3.4市两,容量180毫升。
  鸟食罐 养鸟喂食的小罐。器型十分丰富,有平底罐,也有尖底如鸡心状的吊罐,罐上均附有一双小瓷环,用它系挂在鸟笼上,小巧玲珑十分精致。景德镇的鸟食罐首见于明宣德青花器中,其器型有腰鼓、元宝和盂等式。除传统的品种外,还有水罐和粟罐。罐式有帽筒式、棋子式,小如银杏。如帽筒式鸟罐,口径3.2厘米,底径3.2厘米,外高5.4厘米,内深5厘米,重量0.55市两。棋子式鸟罐,口径3.4厘米,底径3.4厘米,外高1.8厘米,内深1.4厘米,重量0.2市两。其装饰有脂红、天青诸色等。
  蟋蟀罐 明代早期开始烧造。宣德时盛行鼓状造型,盖下凹,开贯钱形气孔。蟋蟀罐造型多样,方形、圆、扇面、梅花、瓜棱、葵瓣等各式皆备。
  坛
  天字坛 明代制瓷,因坛底用青花楷书“天”字款而名,其器形有大、小,高大者形如绍兴酒坛。其口大,短颈,肩浑圆,腹略收,平底。现景德镇生产的“天”字坛共有13种器型规格,最大的20英寸,最小的2.5英寸。如18英寸天字坛,口径14.5厘米,底径19厘米,外高39厘米,内深37.7厘米,肚大27厘米,重量88.8市两;坛盖,口径18.5厘米,外高1 1厘米,内深5.3厘米,重量15市两。最小的2.5英寸天字坛口径2.7厘米,底径3.5厘米,外高6.6厘米,内深4.8厘米,肚大4.6厘米,重量1.3市两。
  日月坛 清康熙时制品,因其凸圆形盖及腹之左右饰半圈形,恰似日月而名。器型为短颈,肩微鼓,腹至底渐内收,底内凹。
  宝珠坛 明成化始制,直口,平肩,圆腹下收,馒头形盖。
  鼓坛 清康熙始制,器似鼓形,敛口,无盖,器身上下部环凸对称乳钉装饰,坛身两侧贴塑兽面衔环铺首,产品延至今有腰鼓坛、花鼓坛等。其规格有10英寸~2英寸共9种规格,如8英寸花鼓坛,口径11厘米,底径10.6厘米,外高20.8厘米,内深18.9厘米,肚大17.1厘米,重量26.2市两。2英寸花鼓坛,口径4.5厘米,底径3.9厘米,外高6.5厘米,内深5.2厘米,重量1.5市两。
  冬瓜坛 因器身形似冬瓜而名。清道光新创器型,收口丰肩,器身呈高筒形,器有大、小,大器分有盖与无盖两种,小器均无盖,如大号冬瓜坛器型规格口径9.5厘米,底径12.7厘米,外高26.8厘米,内深25.2厘米,肚大22.6厘米,重量35市两。以粉彩器为常见,多以瓜碟和白菜等为饰。
  喜字坛 亦称青描坛,因器身均用青花描双喜字而名。是70年代以前结婚陪嫁必不可少的用瓷,形体饱满,器型规格有大、二、三、四种。大号喜字坛口径11.8厘米,底径18.7厘米,外高28.5厘米,肚大25.3厘米,重量60市两。四号喜字坛口径9厘米,底径13.7厘米,外高21.2厘米,肚大18.7厘米,重量29市两。
  第七节 坛罐
  坛、罐是一种盛器,其用途很广,既是实用品,又可作陈设瓷。坛、罐造型本属一类,容易混同,因此,没有准确的称呼。其造型特点均以圆形为主,饱满、粗犷,给人以浑厚、朴实之感。坛形体较大,高、宽的尺寸悬殊,口径、底径较小,便于存取物品和密封保管,多不加盖;罐形体比坛小,属矮型,高、宽尺寸相差不大,口径、底径较大,便于存取物品,一般有盖。坛、罐的器型多样,多以几何造型,圆型、多角形和自然形为主,有敛口深腹圆鼓,圆肩或折肩,有大口,短颈,深圆腹,有高领鼓腹,短颈鼓腹等,式样其底部均为平底或圈足,其肩部有单耳、双耳、三耳及无耳之类别。景德镇制坛、罐的历史较早,宋代有瓜棱罐、天字罐;元代有荷叶盖罐、直口罐、明代器型更多,有法轮式罐、壮罐、梅瓶罐、双耳罐、蟋蟀罐、鸟食罐等,清代生产品种,器型亦十分丰富,以彩绘和各种单色釉制品为常见。
  1949年后,坛、罐的生产品种既有传统产品,又有新的品种。坛有1 1个系列68个品种;罐有3个系列15个品种。在规格大小上,大者为坛,小者为罐。日常生产的品种主要有天字坛、冬瓜坛、宝珠坛、腰鼓坛、花鼓坛、花篮坛、鸡心坛、喜字坛、球磨坛、三系坛、四系坛、泡菜坛、饭古等,其中喜字坛、冬瓜坛、宝珠坛、饭古等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罐的种类亦很丰富,一般分为有盖和无盖两种,有盖的如将军罐、参罐、饭罐、药罐等,无盖的如鸟食罐、蟋蟀罐、水罐、油罐、盐罐和盛放糕点的糖罐等。坛、罐的装饰画面,明快简炼,别具风格,即带有传统色彩,又具民族特色,其釉面有青花、釉里红、粉彩、新花等,画面有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等。
  罐
  荷叶形盖罐 元代始作,因盖作荷叶形而名。器腹多压印竖条状纹,其盖沿的荷叶边曲线起伏平缓,纽较低。明宣德时,盖沿起伏较大,盖纽隆起,主要有彩绘和印花等饰。
  直口罐 是元青花瓷中常见的罐式,直口溜肩,肩以下渐广,至腹部最大处内收;平底,一般口径大于足径,也有口径与足径相等的,整个造型显得肥矮。
  壮罐 明宣德始制作,口底相当,腹颈略大,呈高筒状,釉面肥润,似有垂流,器身饰以青花海水锦纹,釉面平整。
  粥罐 始于康熙,通体矮圆,腹部两侧各置二系,可穿铜环,以便提携。
  将军罐 因器盖形似古代将军盔帽得名,始见于元代,以康熙生产最盛,至近现代仍生产。
  糖罐 亦称糖缸,是咖啡具配件中的一个品种,主要用途装糖。其造型多样,一般与配套件中的壶相似。糖罐有2种型号,即有两个对称把手的糖罐,也有没有把的糖罐。糖罐的名称一般以配套的牌号或装饰称名,如春笋糖罐、异小莲糖罐、银环糖罐、青花玲珑糖罐等,糖罐的规格有大、有小,如大号琵琶糖罐口径7.2厘米,底径6.8厘米,外高12.3厘米,内深10.8厘米,肚大10.1厘米,重量8.1市两,容量550毫升。青花玲珑2号糖罐,口径4.7厘米,底径4.4厘米,外高7.8厘米,内深7.3厘米,肚大6.9厘米,重量3.4市两,容量180毫升。
  鸟食罐 养鸟喂食的小罐。器型十分丰富,有平底罐,也有尖底如鸡心状的吊罐,罐上均附有一双小瓷环,用它系挂在鸟笼上,小巧玲珑十分精致。景德镇的鸟食罐首见于明宣德青花器中,其器型有腰鼓、元宝和盂等式。除传统的品种外,还有水罐和粟罐。罐式有帽筒式、棋子式,小如银杏。如帽筒式鸟罐,口径3.2厘米,底径3.2厘米,外高5.4厘米,内深5厘米,重量0.55市两。棋子式鸟罐,口径3.4厘米,底径3.4厘米,外高1.8厘米,内深1.4厘米,重量0.2市两。其装饰有脂红、天青诸色等。
  蟋蟀罐 明代早期开始烧造。宣德时盛行鼓状造型,盖下凹,开贯钱形气孔。蟋蟀罐造型多样,方形、圆、扇面、梅花、瓜棱、葵瓣等各式皆备。
  坛
  天字坛 明代制瓷,因坛底用青花楷书“天”字款而名,其器形有大、小,高大者形如绍兴酒坛。其口大,短颈,肩浑圆,腹略收,平底。现景德镇生产的“天”字坛共有13种器型规格,最大的20英寸,最小的2.5英寸。如18英寸天字坛,口径14.5厘米,底径19厘米,外高39厘米,内深37.7厘米,肚大27厘米,重量88.8市两;坛盖,口径18.5厘米,外高1 1厘米,内深5.3厘米,重量15市两。最小的2.5英寸天字坛口径2.7厘米,底径3.5厘米,外高6.6厘米,内深4.8厘米,肚大4.6厘米,重量1.3市两。
  日月坛 清康熙时制品,因其凸圆形盖及腹之左右饰半圈形,恰似日月而名。器型为短颈,肩微鼓,腹至底渐内收,底内凹。
  宝珠坛 明成化始制,直口,平肩,圆腹下收,馒头形盖。
  鼓坛 清康熙始制,器似鼓形,敛口,无盖,器身上下部环凸对称乳钉装饰,坛身两侧贴塑兽面衔环铺首,产品延至今有腰鼓坛、花鼓坛等。其规格有10英寸~2英寸共9种规格,如8英寸花鼓坛,口径11厘米,底径10.6厘米,外高20.8厘米,内深18.9厘米,肚大17.1厘米,重量26.2市两。2英寸花鼓坛,口径4.5厘米,底径3.9厘米,外高6.5厘米,内深5.2厘米,重量1.5市两。
  冬瓜坛 因器身形似冬瓜而名。清道光新创器型,收口丰肩,器身呈高筒形,器有大、小,大器分有盖与无盖两种,小器均无盖,如大号冬瓜坛器型规格口径9.5厘米,底径12.7厘米,外高26.8厘米,内深25.2厘米,肚大22.6厘米,重量35市两。以粉彩器为常见,多以瓜碟和白菜等为饰。
  喜字坛 亦称青描坛,因器身均用青花描双喜字而名。是70年代以前结婚陪嫁必不可少的用瓷,形体饱满,器型规格有大、二、三、四种。大号喜字坛口径11.8厘米,底径18.7厘米,外高28.5厘米,肚大25.3厘米,重量60市两。四号喜字坛口径9厘米,底径13.7厘米,外高21.2厘米,肚大18.7厘米,重量29市两。
  第八节 缸钵
  第八节 缸钵
  缸 其器型鼓腹,口大无颈,以敞口、深腹、平底、圆底或下附矮圈足器者为常见。景德镇生产缸的历史较早,宋代有盖缸,明、清时有龙缸,专供宫廷使用。因缸体积大,烧制难度很大,数量极少。1950年以后,缸的生产大有发展,有7个系列39个品种。如各种形状的鱼缸、莲子缸、钵鱼缸、烟灰缸等。体积有大有小,大型的达千件以上,小型的仅5件。
  龙缸 明代一种专供宫廷使用的瓷器,以绘龙纹而得名。大口,深腹,形体高大,器壁宽厚,故有大龙缸之称。明代瓷缸品种有青花双龙宝相花缸、青花云龙缸、青花四环戏潮水大缸和豆青色鱼缸等10余种。此物因体形重大,制作与烧造都极艰难,故而烧制需要高超的技艺。明嘉靖朝是其制作的鼎盛期,以后屡烧不成,直至清代雍正年在督陶官唐英的督理下,大龙缸才得以烧制成功。现藏上海博物馆的青釉刻花龙缸就是这个时期的不可多得的佳器,该缸高45.5厘米,口径40.6厘米,足径35.5厘米。敛口、圆腹、平底内凹。形制宏伟规整,其上用手工剔刻云龙纹祥,龙姿态矫健,云飘逸生动。内外施青釉,釉色青翠,呈色稳定,代表了中国青瓷烧制技术的最高水平。复建的“龙珠阁”中陈列着一件明代正统年间景德镇御器厂烧造的青花大龙缸,它的最大腹径为88.5厘米,口径71厘米,高74.5厘米,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瓷缸。
  莲子缸 缸分有盖或无盖两种,有三系、四系、六系和方系、圆系、条形系等区别。从肩至腹堆塑成凸起的丰肥莲瓣,八瓣和六瓣不等。莲瓣下露胎,底有圈足。它运用莲瓣这个富于装饰的题材,与器型巧妙结合,打破了一般缸的单调呆板的造型。其规格有1000件、800件、500件至30件不等。如1000件莲子缸(又称特1号莲子缸)口径67.2厘米,底径40.4厘米,外高61厘米,坝高66厘米。最小的30件(又称9号莲子缸)口径12.7厘米,底径7.4厘米,外高10.2厘米,内深8.9厘米,坝高12.5厘米,重量8.8市两。景德镇市曙光瓷厂生产的“玉乐”牌莲子缸,器型圆浑端庄,规格整齐统一,瓷质白里泛青,釉面光泽柔和,色泽一致。采用了古彩装饰方法,画面装饰明快高雅,富丽大方。
  鱼缸 鱼缸略小于龙缸,造型多样,主要有钵鱼缸、青花鱼缸两种产品。钵鱼缸最大的100件(亦称6号钵鱼缸),口径17.5厘米,底径14.9厘米,外高13.5厘米,内深12厘米,重量28.2市两。最小的30件(亦称8号钵鱼缸)口径6.7厘米,底径6.7厘米,外高9厘米,内深8厘米,重量7.5市两。青花鱼缸规格有大号青花鱼缸,口径29.5厘米,底径17.7厘米,外高27.7厘米,内深26.2厘米,肚大30厘米,重量105市两;二号青花缸,口径26.2厘米,底径16厘米,外高25厘米,内深23.7厘米,肚大26.5厘米,重量73市两。
  钵 主要品种有各种不同式样的花钵和盐钵、水钵、擂钵等。景德镇宋代开始生产花钵。花钵的形体多样,以圆形为主,还有四方形、六方形、八方形、海棠形和瓜棱形,以直线和曲线组合,主要变化在口、足部分。器型敛圆口,弧形深壁,底有二种,一为细砂平底,一为无釉线圈足环底,花钵常和花钵托盘配套使用。民国时期生产的品种有盖钵、花钵、擂钵等。1950年以后,花钵品种大量发展,生产的主要品种有马蹄花钵、石榴花钵、六方花钵、金钟花钵、四方花钵、八角花钵和各种擂钵、水钵等6个系列。花钵大的有300件,如300件金钟花钵器型规格,口径38.4厘米,底径20.7厘米,外高35.6厘米,重量180市两。与其配套的3号金钟花托(300件),口径40厘米,底径22.6厘米,外高7.6厘米,重量55市两。小的花钵10件,如10件六角方花钵(11号),口径11.2厘米,底径7.6厘米,外高7.9厘米,内深6.6厘米,重量4.8市两。与其配套的花托,口径11.3厘米,底径8.5厘米,外高2.6厘米,内深1.2厘米,重量3市两。
  花钵托盘 主要作用是承接钵内多余的水分,不致沾污台面,并保持一定的温度。它的形状如厚胎盘,多为铜锣盘式,体形结构多与钵体一致,成为统一的组合整体。
  水浅 水浅主要作假山和植物等盆景之托盘,故又称“景盆”,深水浅可养水仙花。水浅造型浅腹平底,均为矮型,口面阔大,式样有圆形、腰圆形、长方形、六角形等,规格有150件~50件不等,如150件圆水浅,口径30.5厘米,底径29厘米,外高11.7厘米,内深10.7厘米,重量80市两。150件长方水浅,长口径28.5厘米,底径26.3厘米,宽口径15.9厘米,底径14厘米,外高8.1厘米,内深5.8厘米,重量43市两。150件腰园水浅,长口径30.5厘米,宽口径22.3厘米,外高6.3厘米,内深4.7厘米,重量40市两。80件六方水浅,口径21厘米,底径14.3厘米,外高5.6厘米,内深4.2厘米,重量20市两。
  第九节 盆盒
  盆 生活用品之一。器型的基本特征为敞口、折沿、卷沿或宽板沿、浅腹或深腹、平底或圆底,底部无小孔。盆体大,容量大,宽厚的板沿便于拿物,与盘形的平底也很谐调。盆的种类有折沿盆、撇口盆、托座盆、海棠式盆等器形。
  折沿盆 初时造型为侈口,折沿、浅盘,凹底,颈腹部有简单纹饰。后侧多为唇。折沿盆式样很多,有圆形、八方形、葵瓣口形、梅花口形等。
  托座盆 盆下加座的造型为明代始创。器型均为侈口,带托座。式样有四方倭角式、海棠式、菱花式、葵花式、椭圆形等。
  海棠式盆 侈口,折沿,圆足,口沿至腹部呈规律性的海棠式曲线,造型优美。
  盒 生活用品之一。盒子在景德镇开始大量出现是在唐代,主要用来装药和装妇女化妆品,如敷面用的粉盒、画眉用的黛盒、抹唇用的朱红盒等。也可盛装各种香料。盒子的式样很多,唐代有高足方盒,宋代有莲瓣盒、菊瓣盒、八方盒、褐斑盒、菊瓣盒、瓜式盒等式样。另外还有一种子母盒,大盒中带3个小盒,可以把粉、黛、朱红等化妆品放在三小盒之内,用起来更为方便。辽代有南瓜状盒。明代盒子种类很多,有长条圆盒、银锭式盒、多层盒、方奁盒、长方式盒、棱形盒、方胜盒、曲尺式盒、分格圆盒、罐式盒等。清代有馔合,盒内分为几个盘格,以分别放置各种不同的食品。建国后景德镇生产的盒类更多,用途广泛,除上述产品的继续生产外,还有油盒、肥皂盒、手纸盒、火柴盒、印泥盒、盐盒、果盒、颜料盒等。
  盖盒 盛装各种香料及化妆品,也可装小件物品和首饰等高档装饰品。盒盖平顶,盖缘作弧形展开,然后下折成母口,盒身很浅,唇面平以承盖,内有子口,圈足外撇,盖面刻划牡丹和缠枝花卉,盖上配有精巧小雕塑或捏雕作装饰或顶纽。
  肥皂盒 盛装香皂、肥皂的瓷盒。式样有长、短、圆、方等,皂盒底部有小洞,起滤水之用。皂盒一般无盖,其装饰均以颜色釉为主,白色为常见。长肥皂盒口径为1 1.5厘米,底径10.9厘米,外高3.8厘米,内深2.8厘米,重量2.5市两。
  油盒盛放梳发用的油及颜料之器皿。器型主要根据实用的要求设计,有方、圆、扁等式样,并附盖。下半部如水盂,小口,油装在盒里拿动时不溢出。口径为7.5厘米,底径6厘米,外高5.2厘米,内深2.6厘米,坝高9.3厘米,重量3.7市两。
  第十一节 烟具
  烟具是根据用户需要而配备的一种实用品,其配具有烟缸、烟碟、烟盒(罐)、火柴架等,为了品种集中又好端拿,可加一托盘。烟具有几何形和雕塑形两种。
  烟缸 有口径、足圈、器身、边、插烟洞、放烟槽等部位。其造型以敛口、矮罐形为多。有三角形、方形、长方形、圆形、多角形等各种几何形状。有固定式、活动式和雕塑式等种类。活动式的烟缸身分上下两截,可以启开,以便倒灰和洗涤。雕塑式烟缸多以动物和鱼类等各种瓷雕设计而成。烟缸的规格根据器形而定,如三角形烟缸口径9.7厘米,底径8厘米,外高4.1厘米;内深3.4厘米,重量3.2市两。方烟形烟缸,口径8厘米,底径8.6厘米,外高4厘米,内深3.6厘米,重量4市两。圆烟缸口径9厘米,底径9厘米,外高4.1厘米,内深3.7厘米,重量3.5市两,装饰以青花、颜色釉为主。
  烟碟 烟缸的另一种形式,它的造型扁平,如碟状,有三角形、方形、长方形、多角形、圆形等各种几何形状。在烟碟转角处或适当部位设有放烟槽(也有无槽的)。碟上多用色釉或釉上彩装饰。
  烟盒 装香烟的瓷盒,直筒式。口径8厘米,外高11.7厘米,内深7.5厘米,重量5.6市两。
  火柴架 置放火柴盒之用,成四方形状,其口径5.1厘米,底径5.2厘米,外高5.2厘米,内深4.6厘米,重量1.3市两。
  第十二节 文具
  水盂 文房用具,用来盛砚水。形如小罐、附盖,其形有方、圆、高、矮。唐代开始制作,宋代以后更为盛行。以清、乾隆年间景德镇烧制的天蓝、豆青、祭红制品为珍贵。上海博物馆藏有康熙景德镇制品“釉里红花卉纹水盂”,高6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4.8厘米。通体饰纹样四组,其间用青花弦纹间隔,外口沿绘莲花,肩部饰卷草,腹部主题纹样为四团花,胫部画蕉叶纹,系采用线描钩勒法绘画。图案线条纤细活泼,釉里红呈色鲜艳明亮。
  水注 原名砚滴,文房用具,以贮砚水之用。水注和水盂功能相同,所不同的是采用小壶形式贮水。壶容量不大,一般是几何型小壶,器形有方、圆、立瓜、卧瓜、双桃、莲房、苇叶、茄壶、牧童、卧牛、蟾蜍式、器身附流和小孔。明代景德镇水注制品器形有桃注、石榴注、双瓜注、双鸳注等。现代仍继续生产。
  笔洗 文房用具,主要用来盛水清洗毛笔。其形似盆,浅腹,底部无小孔。式样有鼓灯、海棠、长方、六角等式,品种有圆洗、三足洗、折沿洗、桃式洗、葵瓣洗、单柄洗等。如明正德制品“素三彩海蟾纹洗”,高10.7厘米,口径23.7厘米,洗边缘刻“正德年制”楷书,是罕见的珍品。
  笔筒 文房用具,主要用来置笔。明末清初大量烧制,康、雍、乾三朝最佳。顺治、康熙时有撇口笔筒和口径较大的直筒笔筒,又称“笔海”,乾隆后多见仿竹和刻雕笔筒。现代,小号笔筒还用来装钢笔、圆珠笔、铅笔等书画工具,式样以圆筒形和方形为主,也有其他变化的几何形体,其规格大小按笔的长短而定。上海博物馆藏清雍正景德镇制品“粉彩人物图笔筒”,高13.3厘米,口径17.4厘米,底径17.17厘米。口径相若,矮圈足,内底心凹面一圈无釉,通体绘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与众诗友“春夜宴桃李园”的故事,画面生动,胎质细腻,色彩艳美柔和。
  笔架 亦称“笔搁”,其形如群山起伏,故又称“笔架山”。瓷质笔架,用来搁笔,使毛笔有规律地排列,不致滚动而沾污台面和纸张。一般笔架有三峰、五峰、七峰不等。有时利用起伏的波浪或竹节组成笔架,始见于宋元影青瓷,历代均有制作。
  笔管 明万历年始制,其形呈细圆柱形。笔管上端略粗,有2个小孔,孔中供穿线用,使毛笔用完洗干净后,可吊挂起来保管。笔管下端较大,呈半圆形,空心状,供嵌装毛笔头用。用青花盘龙、蕉叶、缠枝莲作装饰,花面装饰古朴典雅。
  笔船 盛放毛笔的文房用具,多作长方形,口沿外撇,圈足,内设笔搁,有盖。明代万历朝以五彩为多,至清代则以粉彩和单色彩为常见,器物上均有朝代款识。
  手枕 文房用具,主要用途:书、画时供枕、搁手臂之用,以防汁滴在画上,同时避免手粘起纸来,造成不应有的麻烦。式样以腰圆形为主,左右两端往上稍翘起,中间成凹形状。
  印泥盒 又称印池,文房用具,以盛印泥而名。形式不一,以扁圆矮小形为主,内盛印泥处甚平浅。
  色碟 主要用于盛放国画颜料,其形式有分格式和摞叠式两种。分格式,外形似一有盖的大果盒,盒内按需要分成数格或十数格,其成形复杂,占桌面积较大。摞叠式,利用单独的小色碟组合而成,其数量可按需要决定,不用时摞叠在一起,使用时再铺开,比较灵活,占桌面积不大。
  墨床 是放置墨条用的床形小瓷台,一般不常用。
  镇纸 在书画时用来压纸的瓷块。形以长条或长方块为多,上面有诗词或铭文、格言,花样甚多,也有利用动物形象做成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造型镇纸。
  瓷砚 亦称墨池,多作绘画或朱墨研磨之用。其器型一般为方、圆形,也有附加雕刻花纹式,圆盘下附三足或多足,砚面平坦无釉,以利研磨,砚面高出水槽。其品种有长方砚、圈足砚、镂空圈足砚等。
  画轴头 文房用具,主要作用是将画轴头插入书画卷的地头轴杆中,以防挂在墙上时,书法、画卷往上卷起,起平衡往下拉平的作用,又可作装饰之物。形状是上大下小,空心柱体。规格:口径21毫米,外高43毫米,内深38毫米,重量一市两。
  第十二节 文具
  水盂 文房用具,用来盛砚水。形如小罐、附盖,其形有方、圆、高、矮。唐代开始制作,宋代以后更为盛行。以清、乾隆年间景德镇烧制的天蓝、豆青、祭红制品为珍贵。上海博物馆藏有康熙景德镇制品“釉里红花卉纹水盂”,高6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4.8厘米。通体饰纹样四组,其间用青花弦纹间隔,外口沿绘莲花,肩部饰卷草,腹部主题纹样为四团花,胫部画蕉叶纹,系采用线描钩勒法绘画。图案线条纤细活泼,釉里红呈色鲜艳明亮。
  水注 原名砚滴,文房用具,以贮砚水之用。水注和水盂功能相同,所不同的是采用小壶形式贮水。壶容量不大,一般是几何型小壶,器形有方、圆、立瓜、卧瓜、双桃、莲房、苇叶、茄壶、牧童、卧牛、蟾蜍式、器身附流和小孔。明代景德镇水注制品器形有桃注、石榴注、双瓜注、双鸳注等。现代仍继续生产。
  笔洗 文房用具,主要用来盛水清洗毛笔。其形似盆,浅腹,底部无小孔。式样有鼓灯、海棠、长方、六角等式,品种有圆洗、三足洗、折沿洗、桃式洗、葵瓣洗、单柄洗等。如明正德制品“素三彩海蟾纹洗”,高10.7厘米,口径23.7厘米,洗边缘刻“正德年制”楷书,是罕见的珍品。
  笔筒 文房用具,主要用来置笔。明末清初大量烧制,康、雍、乾三朝最佳。顺治、康熙时有撇口笔筒和口径较大的直筒笔筒,又称“笔海”,乾隆后多见仿竹和刻雕笔筒。现代,小号笔筒还用来装钢笔、圆珠笔、铅笔等书画工具,式样以圆筒形和方形为主,也有其他变化的几何形体,其规格大小按笔的长短而定。上海博物馆藏清雍正景德镇制品“粉彩人物图笔筒”,高13.3厘米,口径17.4厘米,底径17.17厘米。口径相若,矮圈足,内底心凹面一圈无釉,通体绘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与众诗友“春夜宴桃李园”的故事,画面生动,胎质细腻,色彩艳美柔和。
  笔架 亦称“笔搁”,其形如群山起伏,故又称“笔架山”。瓷质笔架,用来搁笔,使毛笔有规律地排列,不致滚动而沾污台面和纸张。一般笔架有三峰、五峰、七峰不等。有时利用起伏的波浪或竹节组成笔架,始见于宋元影青瓷,历代均有制作。
  笔管 明万历年始制,其形呈细圆柱形。笔管上端略粗,有2个小孔,孔中供穿线用,使毛笔用完洗干净后,可吊挂起来保管。笔管下端较大,呈半圆形,空心状,供嵌装毛笔头用。用青花盘龙、蕉叶、缠枝莲作装饰,花面装饰古朴典雅。
  笔船 盛放毛笔的文房用具,多作长方形,口沿外撇,圈足,内设笔搁,有盖。明代万历朝以五彩为多,至清代则以粉彩和单色彩为常见,器物上均有朝代款识。
  手枕 文房用具,主要用途:书、画时供枕、搁手臂之用,以防汁滴在画上,同时避免手粘起纸来,造成不应有的麻烦。式样以腰圆形为主,左右两端往上稍翘起,中间成凹形状。
  印泥盒 又称印池,文房用具,以盛印泥而名。形式不一,以扁圆矮小形为主,内盛印泥处甚平浅。
  色碟 主要用于盛放国画颜料,其形式有分格式和摞叠式两种。分格式,外形似一有盖的大果盒,盒内按需要分成数格或十数格,其成形复杂,占桌面积较大。摞叠式,利用单独的小色碟组合而成,其数量可按需要决定,不用时摞叠在一起,使用时再铺开,比较灵活,占桌面积不大。
  墨床 是放置墨条用的床形小瓷台,一般不常用。
  镇纸 在书画时用来压纸的瓷块。形以长条或长方块为多,上面有诗词或铭文、格言,花样甚多,也有利用动物形象做成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造型镇纸。
  瓷砚 亦称墨池,多作绘画或朱墨研磨之用。其器型一般为方、圆形,也有附加雕刻花纹式,圆盘下附三足或多足,砚面平坦无釉,以利研磨,砚面高出水槽。其品种有长方砚、圈足砚、镂空圈足砚等。
  画轴头 文房用具,主要作用是将画轴头插入书画卷的地头轴杆中,以防挂在墙上时,书法、画卷往上卷起,起平衡往下拉平的作用,又可作装饰之物。形状是上大下小,空心柱体。规格:口径21毫米,外高43毫米,内深38毫米,重量一市两。
  第十三节 配套瓷
  餐具 成套的用餐器皿,即将碗、盘、碟、匙等按需要和习惯组配成件数不同的成套瓷器,品种齐全,采取整体造型统一的格式,其装饰花纹和釉色也都相同。景德镇这种配套瓷,始于五代。宋代称“筵具”,以后又叫“宴具”、“桌器”。如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烧造御供的桌器1340桌,每桌计27件,计酒碟5件,果碟5件,菜碟5件,碗5件,盏碟3件,茶盅、酒盏、渣斗、醋注各1件。民国时期称“桌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餐具的需要骤增,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生产量成倍增长,餐具的组合日益丰富,其种类有中餐具和西餐具。一般常见的有个人用餐具、家用餐具、餐厅用餐具、宴会用餐具。其配件数有92头、64头、54头、45头、36头、24头、20头等,件数多的达200件以上。必要时还可以根据客户所提出的品种,件数另行组合配成。
  中餐具 根据不同对象和不同场合可分为4类:1.个人用餐具(饭具),一般配用饭碗,3英寸碟和调羹(3头饭具),有3头饭具加汤碗(4头),也有1碗1勺、1个英寸盘的,这是成套餐具的基础餐厅餐具,是分桌进餐,有8人或10人一席。除个人专用碗、勺外,有4菜一汤和8菜一汤等,均有汤锅,并按菜数配盘。4.宴会用餐具宴会餐具和餐厅餐具基本相同,主要有固定的配套标准和考究的造型,以及适应的装饰花纹。
  92头中餐具 配件有14英寸鱼盘1块,10英寸平盘4块,9英寸平盘4块,5英寸盘12块,3英寸碟12块,圆托12块,加大饭碗12只,茶盅12块,荷叶顶碗4只,荷叶二碗4只,大饭匙2根,加大针匙12根,二号品锅1只。
  64头中餐具 配件有12英寸鱼盘1块、10英寸平盘1块、8英寸平盘4块、8英寸汤盘4块、荷叶二碗4只、品锅1只、大饭匙1支、加大针匙10根、5英寸盘8块、汤碗10只、3英寸碟10块、高脚酒杯10只。
  54头中餐具 配件有尺二鱼盘1块、8英寸汤盘6块、8英寸平盘4块、10英寸平盘1块、汤碗10只、3英寸碟10块、针匙10根、石榴令盅10只、二号品锅1只、大饭匙1根。
  49头民族餐具 根据少数民族的生活特点进行设计的,全套餐具共由饭碗、汤碗、石榴饭碗、石榴汤碗等组成。
  45头中餐具 配件有杯碟8合、10英寸平盘8块、7英寸平盘8块、7英寸斗碗8个、9英寸斗碗1个、12英寸鱼盘1块、糖缸1个、奶盅1个。
  饭具 是餐厅和家庭饮食理想的器皿,其种类有6头(件)饭具、3头饭具、2头饭具。
  6头饭具 配汤碗1只、小饭碗1只、茶盅1只、3英寸碟1块、圆托1块。
  3头饭具 汤碗1只、3英寸碟1块、加大或加二针匙1根。龙凤呈祥(又名龙凤戏珠)3头饭具,色彩光亮,具有民族风格,是新婚夫妇理想的吉祥礼品,其品种有黄光边、白金边等。
  2头饭具 配汤碗1只、加大或加二针匙1根。
  西餐具 根据国外市场用瓷情况进行设计,一般西餐具造型较固定,主要更新变化在杯、碟、糖缸、壶等品种上。由于西餐主、副食除少量的饮料等液体食品外,很少有带汤汁的,且热食较少。因此,配套器皿大都为盘类,而且多属浅式平盘,足圈也较中餐具低,其配套品种中分个人专用(分食)、共食器皿两类。个人专用器皿有:餐盘、汤盘、面包盘、沙拉子碗或沙拉盘等。共同器皿有咖啡壶、糖缸、汤锅、汁斗、素菜斗(鸭碗)、椭圆形长盘等。以92头、57头、45头、20头、5头为多。配套品种除壶、杯、碟、汁头、汤锅、餐盘等专用外,其他品种大小尺寸的选用按习惯和需要选择,较灵活,并不固定。
  92头西餐具 其配件有:扁壶1把,糖缸1只,奶盅1只,375杯碟12合,7英寸平盘12块,9英寸平盘12块,10英寸平盘12块,6英寸汤盘12块,12英寸鱼盘1块,16英寸鱼盘1块,鸭碗1只,计汁斗1只,品锅1只。
  45头西餐具 配件有:10.5英寸平盘8块,8英寸平盘8块,7.5英寸斗碗8个,杯碟8合,14英寸鱼盘1块,斗碗1个,奶盅1个,糖缸1个。
  20头西餐具 配杯碟4套、7英寸或8英寸平盘4块、7英寸或8英寸汤盘4块。
  5头餐具 配杯碟一套,7英寸或8英寸平盘一块,7英寸斗碗或8英寸汤盘一只。
  茶具 古代饮茶用具,因时代不同而有茶碗、盏托、壶、盖碗等种类。少数民族习饮酥油茶、奶茶,则用马蹄饭具、罗汉碗等。随着人民的爱好和生活需要,以及成形工艺的改革,逐渐形成了专门茶具。其器皿为壶、茶杯和水杯等。茶具的造型别致,品种繁多,配套色泽一致,清洁卫生。根据使用需要可分为单件茶具和配套茶具两大类。单件品种有单杯碟、盖水杯、盖杯托、茶碗、茶盅、盖碗、茶壶等。单杯是组合茶具的基本品种,它可以独立存在,又可与其他茶壶组合起来使用,较灵活。配套茶具有由壶、杯、托碟3个品种组成,件数多以4人、6人计算。有13头、10头、9头、7头、6头、3头等种类。
  13头茶具 配茶壶1把、杯6只、碟6块。
  10头茶具 配茶壶1把、壶托盘1块、耳盅4只、碟4块。
  9头茶具 配茶壶1把、耳盅4只、碟4块。
  7头茶具 配茶壶1把、杯6只或茶壶1把、托盘1块、托碗1只、杯4只。
  6头大茶具 配茶壶1把、耳盅4只、大茶盘1块。
  6头小茶具 配5件壶1把、石榴令盅或玉兰令盅4只、小腰圆型茶盘1块。
  酒具 古代,景德镇酒具一般有执壶、注子、注盌和酒令杯。现代酒具造型别致轻盈典雅,酒壶壶身较高,多作瓜棱形,嘴和柄渐增长。酒壶造型一般为颈部细长,口部呈喇叭形,腹部下坠似天球瓶。这种壶体以直线和曲线相对比的线型组成,直线并非纯直,略向外弧,球体不是正圆,腹部呈直线,两线之间以弧线相接过渡;壶底又与撇开底足相接,两侧分别安有细长弯曲的壶嘴与秀长的把手,成为协调统一体,造型十分灵巧精致。因其口小少变形,腹部收易成形,造型结构合理,使用时由于壶体重心下移,重心集中在下部,十分稳固。一般容量150毫升~250毫升,根据壶身造型,酒杯造型常采用高脚式酒杯,其容量多在25毫升~35毫升。一般常见的品种有1 1头酒具和12头酒具。酒具品种主要有:
  温酒壶 酒具。流行于宋代,由莲瓣形大碗和执壶组成,用时将执壶置於碗内,碗内盛热水以温酒。
  无把酒壶 酒壶形为平底小口壶,无把,装酒后放于热水中温烫后取用。
  爵 古代酒器,敞口,有流有尾或有流无尾,细腰带〓,圆底或平底三锥状足为常见,也有粗腰鼓腰,圆底,口流两侧附加泥钉与敛口,折肩、细腰、袋状足及敞口带柱,有流有尾,圆底带〓的式样。
  酒令杯 饮酒时助兴的取乐用具,敛口小足碗形,其内复如一钟形器,底部杯碗接触处开4个弧形小孔,钟形器,上部开口,内伫立1人,往碗内注酒,酒从孔内流入钟形器,人像浮起,顺液体转动,以视人之向背作行酒令之用。清代有青花、素三彩等制品,现代有仿古瓷制品。其形有八角杯式,杯内附小罐,小罐内作人形。
  注子、注盌 是一组盛酒温酒的用具,五代已盛行。使用时将注子置于注碗中,注碗内盛热水可以温酒。
  喇叭形酒具 喇叭形瓶式酒壶,无嘴、无把,口部撇开呈漏斗状,酒杯采用矮形敞口小圆杯,温酒时可置于壶口上做临时壶盖,起保温作用,使用时取下盛酒。由于酒具造型简单,体形瘦小,放置、携带、取用方便,酒馆、家庭常备用。
  瓶式酒具 用双曲线组成的瓶式色釉小酒具。使用时可备多件,互相轮流温酒斟饮。此物制作考究,常敷以各种色釉,十分精致,能增加饮酒气氛,平时又可陈列观赏。
  12头酒具酒壶1把、平脚酒杯10只、托盘1块。
  11头酒具 配酒壶1把、高脚酒杯10只。
  咖啡具 适用于宾馆、餐厅、茶馆、咖啡馆及家庭,是冷热饮料的理想用具,造型新颖别致,色彩淡雅清新。配件除壶和杯、碟外,还配以糖缸、奶杯,也有配上点心盘(面包盘)和果盘。饮用咖啡因对浓淡要求不同,所以按容量大小分为一般型和小型两种,有单件和配套两个品种。单件品种有单杯碟、小单杯碟、牛奶杯。配套品种有咖啡壶、咖啡杯、杯托、糖缸、奶杯、点心盘、水果盘。配套件数一般以6人或12人计算。杯子一般用容量为200毫升~300毫升,壶的容量取决于带几个杯子和所用杯子的大小。咖啡具的品种常见的有22头咖啡具和15头咖啡具。
  22头咖啡具 配咖啡壶1把、糖缸1只、奶杯1只、杯6只、碟6只、7英寸平盘6块、10英寸平盘1块。
  15头咖啡具 配咖啡壶1把、糖缸1只、奶盅1只、杯6只、碟6只。
  第二章 陈设瓷品种
  第一节 平板瓷画
  瓷板画 景德镇的瓷板画明代即有制作,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十分流行,以青花、粉彩为常见,纹饰有山水、人物、花卉、鸟、瓜果、群仙、博古图等,当时的青花瓷板画曾运销欧洲各地。瓷板画器型长方不一,大都是2尺以下的长方形,也有镶嵌在家具上的各种形状小块。用同等大小瓷画镶嵌在精制的木框内,由数块用绞链连接可制作成屏风为遮挡装饰之用。一般用于宾馆、酒廊,小屏风可作家庭陈设品。其装饰以粉彩为主,画面以山水、人物、花卉鸟虫为常见。
  1949年后,镶嵌在各种家具上的瓷板画已少见了,但长方形,尤其是大型瓷板画制作较多,形状规格广泛,装饰也很丰富。组成形式有独幅式、中堂式、四块条幅屏风式,还可以根据用户需要用瓷板进行任意大小规格的组合。在表现形式上,有釉下、釉上以及综合装饰等;技法有工笔、写意等;在题材上有以传统神话故事为内容的人物画,有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山水画及一些名胜楼阁,风景园林等;有反映民俗、描绘吉祥的群仙、百鸟朝凤、松鹤延年、龙凤呈祥、八仙过海等;有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的肖像画以及花鸟虫鱼之类等。
  陈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西厅内的2块高达3米的瓷板画和10块瓷板圆桌面,就是由景德镇市东风瓷厂制成的瓷板。艺术瓷厂是瓷板画生产最多的单位,所产瓷板画有单幅、中堂式、四块条幅屏风式等种。
  瓷板画作为一种陈设艺术瓷,具有收藏和观赏价值,历来兴盛不衰,一些国营、集体、乡镇瓷厂及陶瓷科研单位乃至个体作坊均有制作,其规格有4寸到36寸不等,共计3个系列29个品种。
  瓷壁画 瓷壁画是以白色釉面砖为基底绘制上彩,经烤花烧成的一种艺术品。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创制发展起来的新品种。1959年,第一幅瓷壁画《漓江春色》由建国瓷厂制作成功,该壁画宽17米,高5米,采用了近100种颜色釉瓷片镶嵌而成,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墙壁上,宏伟壮观。1977年,景德镇市陶瓷厂美术研究室开始利用釉面砖绘制小型壁画,面砖一般为6~24片左右,用于家庭装饰。1979年8月,由省陶瓷工业公司组织美术人员为北京国际机场制作了,画幅面积约100平方米的大型陶瓷壁画《森林之歌》,该壁画宽21米,高3.3米,由3000多块瓷板组成,安装在北京国际机场餐厅西墙。1981年,景德镇陶瓷厂美术研究室首创刷花瓷砖壁画,即在继承传统中国画技法基础上,充分发挥刷花的特点,先绘出素描,然后利用刷花这一工艺进行施色,绘制出一种具有新特点的瓷壁画,如刷花瓷壁画《牡丹凤凰》等。同年利用陶瓷色釉相互渗透的原理,在素坯上制作壁画,经高温烧成,获得风格各异,别具一格的装饰效果,当年,色釉壁画《菊花》被选参加全国建筑陶瓷装饰艺术评比会。1981年至1982年,景德镇陶瓷美术家先后创作了一批大型陶瓷壁画,如《十里春风》、《明月松间照》、《长江三峡》、《葛州坝工程》、《群仙图》等大、中、小型瓷壁画共150余幅。
  瓷板像 明代,一些外国人来景德镇订制纹章瓷,将乘坐的海船图、人物名画、自己画像绘制在瓷板或瓷盘上,成为瓷板画最早的雏形。清代瓷板画渐多,其中不乏人物肖像。清末民初,照像术渐传开,以照片为底图,利用九宫格放缩,在瓷板上画像的专业艺人开始出现,遂形成一个行业。民国时期主要是在瓷板上画肖像,瓷板以0.8尺~1.2尺的规格为常见,颜色有多种色彩,以黑白为主。1949年后,一些人在扁平的挂盘上画肖像,圆盘有6厘米~33厘米不等。“文化大革命”期间,兴起了用圆形微凸的高白釉瓷板或画、或贴花,制作毛主席像章以及工农兵形像的像章。同期出现了彩色瓷板像,且生产量非常大。
  自近代至1985年,瓷板像一直以平板长方形为主流,画像行业发展也较稳定。
  瓷盘画 又名彩盘,有挂盘、座盘之分。瓷盘画是在瓷盘内,绘制各种题材的画面,悬挂于厅室中,或镶嵌在墙壁和物体内,或安装架脚陈设在台桌上,以供观赏,增添雅趣。该项产品建国前生产不多,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广,现日常生产的挂盘有10多种规格的品种。其装饰画面主要是动、植物以及刻划人物各种性格形象的肖像等。 1981年5月,由景德镇市宇宙瓷厂设计、试制的《红楼梦》十二金钗艺术系列彩盘,于1985年10月投产,产品由12块8寸平盘组成,分别为《红楼梦》十二金钗画面。彩盘器型秀丽美观,釉面光润平整,保持和发扬了中国瓷器的传统特色,产品由美国布莱德福特彩盘交换中心独家经销。彩虹釉艺术瓷盘是1983年景德镇市建国瓷厂研制成功的新型稀土高温彩釉装饰,有金属折射光泽,色彩柔和,配上新彩、粉彩或用T80邮票花纸装饰,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艺术价值。
  第二节 瓶尊
  瓶 陈设欣赏的艺术品,部分品种也具有实用性。据有关资料记载“古代瓶壶,本为汲器,以后用作贮藏物品,唐时用作贮酒,以后并用作插花。”瓶的形状多变,凡是口小腹大的称为瓶,腹大口小相近的称尊,口大腹小的称为花瓶,或花插,特别小的花觚称为渣斗,除近现代古玩市场沿袭这种称谓外,现代统称花瓶。器型的变化大多表现在口、颈与腹部。其器型特征大体上分两类:一类是瓶体修长秀美;一类是瓶体短颈稳重。
  1949年5月以后,瓶类生产在继承传统品种的基础上发展,所产的瓶类小的仅5件,大的有万件、超万件,计有35个系列331个品种。此外,花瓶还朝多功能性发展,花瓶还可改成或制作成别致的台灯,各类比赛的奖杯等。
  柳叶瓶 始于康熙年间,是宫廷内的陈设品,器型瘦削似柳叶而名,敝口、削肩、至足益小。1959年9月,景德镇市新平瓷厂制作的万件柳叶瓶,瓶身高达8.8尺,口径1.7尺,用青花装饰“鸳鸯戏莲”大型画面,采用青花釉里红斗彩的方法设计并绘画的,具有精细、美观、大方的民族特色。
  天球瓶 明代始作,宣德年间较为流行,小口、直径、上阔下敛,砂底微凹,圆腹似球而名,多作青花,似海水云龙纹为贵。除青花外,尚有青花釉里红、釉里红及粉彩等品种。如200件天球瓶,口径9厘米,底径15厘米,外高48.3厘米,内深46.3厘米,肚大27.5厘米,重量85市两。5件天球瓶,口径1.6厘米,底径3厘米,外高10.2厘米,内深9.6厘米,肚大5.4厘米,重量1.5市两。
  美人肩瓶 清雍正时创制,颈与胫均苗条,口与足相等,腹稍巨,肩部弯折处似美人之肩而名。器型大小不一,以彩瓷和铜红釉等制品为常见。如300件美人肩瓶,口径19.7厘米,底径17.5厘米,外高61厘米,内深58.8厘米,肚大23.8厘米,重量140市两。10件美人肩瓶,口径4.7厘米,底径4厘米,外高14厘米,内深13.4厘米,肚大6.7厘米,重量3.5市两。
  梅瓶宋代瓶式,因口小只能插梅枝得名。其形小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圈足。宋时称“径瓶”,作盛酒的用具。元代继承宋制,只是肩部丰满,除圆形外,尚有八角形制品。明、清器型从瘦长秀丽演变为肥矮丰硕,并由日用瓷转变为陈设瓷。元代景德镇制品“蓝釉白龙纹梅瓶”,高43.8厘米,小口、短颈、丰肩,腹下部收敛,胫微撇,通体高温蓝釉,盘绕白龙一条,蓝白相映,鲜艳夺目,属元代传世佳品。又有明永乐年制的“青花瑞果纹梅瓶”,高28.7厘米,口径5厘米,肚大18.1厘米,底径11.5厘米,瓶体造型丰满,质坚实,釉莹亮,似白玉,白里闪青,足内无釉。瓶的上层画青花莲瓣纹,中层是瑞果纹,下层画蕉叶纹,笔意潇洒、流畅,发色深厚,料色透入釉骨,是一件明代永乐宫窑产品的代表之作。现代生产的梅瓶规格较多,如80件梅瓶,口径6.5厘米,底径9.2厘米,外高28厘米,内深24.7厘米,肚大14厘米,重量17.5市两。
  观音瓶 亦称观音尊。清代康熙年间创制。器型有大、小二种,大可二尺余,小者仅数寸。口侈、颈短、肩宽,自肩以下逐渐收敛,至底外撇,以单色釉和青花人物制品为多见。葫芦瓶宋代始作,小口、短颈,瓶身由两截粘合成为上小下大的束腰式葫芦而名。葫芦瓶的变化较多,有四方、六方、八方、上圆下方和多棱形等等,品种有青花、五彩、五彩描金和各种单色釉等。如明嘉靖景德镇制品“黄釉红彩缠枝莲纹葫芦瓶”,瓶高45.1厘米,口径5.1厘米,足径13.4厘米,瓶体呈葫芦形,器型高大,形制规整。
  瓜棱瓶 宋代始作,因瓶腹由凹凸的弧线组成似瓜棱式的形体而得名。其造型多撇口,直颈,长圆瓜棱形腹,圈足呈花瓣式外撇,瓶体秀丽灵巧。
  油锤瓶 清代始作,小口细长颈,肩部斜垂,阔腹,腹下圈足,极似过去榨油作坊的油锤而名,以粉彩、青花、釉里红制品为常见。如100件油锤捶瓶,口径9.8厘米,底径11.2厘米,外高33厘米,内深30.4厘米,肚大18厘米,重量40市两。
  胆式瓶 宋代始作,因形如挂着的苦胆而得名。直口、细长颈、削肩,肩以下渐硕,腹下半部丰满。胆式瓶有二种造型,一为口和颈呈八字形斜至肩部、腹部;另一种器身上部呈圆筒状,腹稍鼓,圈足较高。有郎窑红、天蓝、珊瑚红、孔雀绿、炉均、青花等品种。
  扁肚瓶 敝口、长颈、扁肚,其上半部施红釉,利用红釉的流淌在口沿下呈现变化的青白色至艳红色,下部以黑釉为基调,衬托绚丽的红色。在颈部和肩、腹部红釉与黑釉之间,交错着一道自然流畅的青绿色,给人以朝气蓬勃、欣欣向荣之感,故名“三阳开泰”。三阳开泰瓶是景德镇现代颜色釉名贵品种之一,被誉为“瓷中瑰宝”。规格有5件~300件不等。
  扁瓶小口、长颈、扁圆腹。明宣德景德镇制品“青花海水龙纹扁瓶”,高45.8厘米,口径8.1厘米,足径14.8厘米,颈部饰白地青花卷枝花和缠枝莲纹,腹部主题纹样为青花留白海水龙纹,制样、绘画无一不精。
  玉壶春瓶 撇口、细颈、圆腹、圈足,以变化的弧线构成柔和、匀称的瓶体。明永乐景德镇制品“青花折枝花果纹瓶”,高30.5厘米,口径7.8厘米,腹18.65厘米,足径10.8厘米。造型一改元代玉壶春瓶浑厚且秀长的风格,显得轻盈而稳定。
  洗口瓶 以瓶口似浅洗而得名。器型大体有3种,洗口、直颈、垂圆腹、圈足;洗口、直颈、折户、筒式腹;浅圈足和洗口、长颈、扁圆腹、圈足,通体有数道弦纹装饰。
  棒锤瓶以形似洗衣用的棒锤而得名。器型有硬棒锤、软棒锤之分。硬棒锤大小不一,口有凸边一道,颈较长,耸肩,身如截筒,自肩至底以微小弧度,近以垂直而下,极像棒锤,有青花、五彩、洒金、描金、五彩开光各种;软棒锤与硬棒锤相仿,除凸边口沿外,尚有口外侈束颈,溜肩,下筒形腹,腹下略收,足尖圆滑的式样,青花、五彩均有之。
  琮式瓶 圆口、方身、圈足,口大小相若,器体四面以凸起的横直线纹为饰。以青花、单色釉为常见。
  塔式盖瓶 元代始制,盖呈多级塔式。如元代景德镇制品“青花塔式盖瓶”,通高42.2厘米,肩部贴塑狮首、象首各一对,盖面绘荷叶叶脉纹,盖纽作七级塔式。
  藏草瓶 亦称“甘露瓶”,清代朝廷赐给西藏僧侣的特别器皿,用以插草供佛故得名。器形口直而长,颈有两截,中凸起,圆腹束胫,至足大展。
  橄榄瓶 又称“橄榄尊”。宋代已有制作,撇口、短颈,口底大小相若,腹部微凸,形似橄榄而得名,以粉彩、青花、单色釉为饰。
  四方倭角瓶 明宣德年间始制,唇口,直颈饰以双耳兽耳,方腹折角呈八楞锤状,深圈足外撇,内台阶式底。规格大小不一,以青花、粉彩制品为多。
  尊 瓶式之一,习惯上将器型高大,口底相若的瓷瓶称为尊。尊在古代是宫廷陈设用
  瓷,也可灌酒、筛酒,以后瓶壶品种繁多,尊便失去了实用器皿的作用。尊的品种式样繁多,有络子尊、花尊、观音尊、凤尾尊、象腿尊、孛荠尊等。
  络子尊 形似绍兴酒坛,口微侈,短颈,圆腹,平底,器身下半截堆贴绳圈纹,如包络之状而名。器形有大有小,以豆青等单色釉制品为主。
  孛荠尊 颈长而微粗,扁圆腹,形如孛荠而名。品种丰富,以郎窑红、祭红、天蓝等单色釉制品为多。
  萝卜尊 又称莱菔尊,其形似萝卜,故名。小口、细颈、宽肩、长腹,以豇豆红制品为最佳,是清代宫廷之珍品。
  摇铃尊 清康熙年间流行器,小口,细长颈与长颈马蹲尊相似,腹部稍瘦微长,极似摇铃而名,以青花釉里红制品为多。
  双龙尊 盛器,亦作陈设瓷,因口沿至肩有2条对称的双龙柄而名。长颈、盘口、鼓腹,除双龙柄外,尚有三龙柄的,器身常有宝相花、铺首等堆贴的装饰,有茶叶末等制品。
  双螭尊 仿唐双龙尊造型,器有大小、洗口、长颈、长圆腹、对称的弯曲形二螭首衔接器口,螭尾连于腹部。有青花、天蓝、粉青、茶叶末釉等品种。
   牛头尊 口巨无颈,直下至肩,腹下部丰满,旁多有双系,形极似牛头而名。多青花、粉彩制品,腹部以百鹿图、渔樵耕织图及缠枝花卉纹为常见,其中绘百鹿图的器皿边又称“百鹿尊”。
  凤尾尊 又称凤尾瓶,因腹下部至底足向外散开,略同凤尾而名。器身高大,腰腹圆鼓,口外撇,有青花、五彩、三彩、描金等品种。
  无档尊 明永乐烧制,胎薄体轻,上下直通,呈桶状,器身写有阿拉伯文。以青花器为常见。
  石榴尊 器型划为六瓣形,似石榴果而名。唇口外卷,短颈硕腹,圈足外撇,内台阶式底。有天青、豆青、天蓝等单色釉及釉里红制品。
  灯笼尊 流行于清乾隆间,敝口、短颈,自肩至足直下,形似灯笼而得名。以青花、釉里红、粉彩、炉钧等品种为常见。
  除以上产品外,瓶类品种还有花篮瓶、鱼尾瓶、冬瓜瓶、爆竹瓶、法口瓶、宝字瓶、佛手瓶、阔口瓶、新梅瓶、松鹤瓶、天圆地方瓶、扁肚瓶、立新瓶、大井花瓶、大肚花篮瓶、前进瓶、四蛟瓶、蒜头瓶、玉米瓶、葡萄瓶、金钟瓶、长颈方瓶、六角瓶、四角瓶等品种。同时还有各式仿古的大小瓶尊,如永耳瓶、凤头瓶、花尊和象腿尊等。与瓶相类似的品种还有玉米、青菜等形状的各式花插。
  第三节 薄胎瓷
  薄胎瓷属景德镇的特种工艺瓷,又名“脱胎器”、“蛋壳”瓷,是誉贯古今的传统产品之一。始于北宋的影青瓷,制品滋润透影、薄而轻巧。明代的“卵幕杯”薄如蝉翼。清代的“纯乎见釉,几乎不见胎骨”的“真脱胎”,都是景德镇薄胎瓷的历史代表作品。1949年10月后,景德镇制作薄胎瓷技术有新的发展,产品大而且薄,托在手上轻如浮云,瓷质“薄如纸”。
  薄胎瓷有12个系列上千个品种。有些品种不仅是欣赏价值较高的艺术品,而且是实用价值珍贵的高级日用细瓷。如灯具、茶具、酒具等品种,产品的薄度、透明度、白度等均超过历史最好水平。景德镇艺术瓷厂制成一只特大薄胎粉彩斗笠碗,口径87厘米,打破了景德镇薄胎碗口径78厘米的最高记录。其瓷质晶莹如玉,内外绘以“百碟图”,99只彩碟翩翩起舞,内外图案合一,丝毫不差。碗底心绘以“孔雀开屏图”。红星瓷厂生产的薄胎大皮灯,红旗瓷厂生产的薄胎碗、薄胎皮灯、挂盘等陈设瓷均有很高水平。产品远销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国际友人赞为“天上才有的珍品”,其制作技艺被誉为“神技”。
  第四节 雕塑瓷
  景德镇的瓷器雕塑,历史悠久。据记载,隋朝就有狮、象大兽的制作。唐、宋时期,丰富和提高了瓷佣、瓷马的雕塑技艺。元代,所制瓷雕雄健、豪放、凝重。明代,发明了适合瓷雕加彩的五彩颜色,在塑造技巧上也逐渐由简朴到精致,因而出现了许多优秀雕塑。清代雕塑大都沿用明代制作方法,以雕瓷插屏、镂空转心瓶等为精品。1949年10月后,景德镇瓷雕产品有几百种系列,近万个品种。
  人物瓷雕
  《天女散花》属1980年创新产品,并批量生产。它取材佛界维摩室中一绝美天女散花各菩萨及弟子身上是否坠落,凭此检验他们的道行深、浅程度之故事,后演化引伸谓春到人间美景。作品则通过圆雕天女、捏雕花朵、镂雕宝篮等创作手法精心塑造,将仙女大胆改成身进花篮的神彩飘逸新形象。其规格尺寸有20英寸~50英寸,装饰即选影青釉高温烧成,又加点彩描金低温烤花,尤显独具特色。一尊高50英寸的大型《天女散花》,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西厅陈设。
  《五子罗汉》 原名称《全家福》,属圆雕代表作之一。系景德镇独创且至今畅销不衰的传统产品。规格有6英寸~28英寸,装饰有青花、简彩、重工粉彩等。
  《三星》 所谓“三星”,是指西晋“福星”-石崇,唐朝“禄星”-郭子仪(又称“天官”),寿星一说指民间盛传的长寿名人-彭祖或称“南极仙翁”。作品圆雕、捏雕等手法,将福星华巾锦服,仪宇翩翩;禄星懦雅藏刚毅神态,不失王候风范;寿星执杖桃捧,龙钟老态各自塑造出来。规格尺寸有8英寸~50英寸,装饰有粉彩、描金、简彩、青花等。
  《和合二仙》 1956年创新并大量生产。作品巧用圆、捏雕手法塑造,两者均为蓬头笑面状,一手持荷花、一手捧着圆盒,取谐音表示“和偕合好”之意,以图吉利。规格有10英寸~30英寸,装饰用粉彩或新彩。1980年2月,中央领导邓颖超访问泰国时,曾将一尊《和合二仙》赠送泰王太后。
  《站鳌滴水观音》 1978年创新且大批量生产。作品巧用圆、捏、镂综合技法,将民间传说的“观音”女神与背顶大地的鳌鱼首次合成站鳌形象,其构思奇巧、颇具神韵。规格有8英寸~33英寸,装饰有新彩镶金、影青釉点彩诸种,1982年,产品被选做电影《滴水观音》的主道具。
  《飞天》 1982年创作生产。作品集圆、捏、镂工艺为一体,精心巧作佛教称作香音之神的天女欲飞造型,飘扬飞舞的飘带回环而成,天女、花筛、花卉设置都恰到妙处。规格高30英寸,影青釉、点彩装饰,体现“局部艳丽华贵,总体清新淡雅”之锦上添花效果。国家外交部已将《飞天》瓷雕作品列为国礼瓷。
  《水浒一百零八将》 1983年首创且批量投产。作品取材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以圆雕技法为主,掺和镂、浮雕塑造成。高20英寸的108位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人物,重工粉彩填画,选配40多种颜料装饰烤花。气势雄伟,洋洋壮观,国外展销时引起轰动。
  《三顾茅庐》 1982年创作生产。作品取材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刘备三请诸葛亮的故事,巧妙运用圆雕手法逼真地刻划出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不同心态表情。这套作品高7英寸,短仅5英寸,色釉加彩装饰。
  《雷锋》 1964年首创生产。作品以圆雕手法逼真生动地塑造了当代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光辉形象。规格高50厘米,为半身塑像,保持瓷胎白净素雅装饰特征。中国美术馆收藏。
  《披纱少女》 50年代创作,并批量投产。作品采用圆、镂雕手法,非常巧妙地塑造了一位天真活泼、娇稚可爱的现代小姑娘形象,外加头饰细致网络的绢纱披巾,显得格外别致俊美。规格高60厘米,简彩装饰,逗人喜爱,且有文章称之为“一次超过世界艺术水平的成功创作”。
  《小孩放爆竹》 50年代创作生产。作品采用圆、捏雕手法,将喜迎新春来临、欲燃爆竹的小男孩欣悦心态生动地表现出来,充满了生活情趣。规格长11英寸,粉彩装饰,产品投放市场颇得赞誉,且选送参加1955年全国首次陶瓷展览会展出。
  《微型人物》 1983年创作且批量投产。作品使用圆雕和捏雕手法,创作品即有小罗汉、小寿星、小童子、小仕女;又有体现国外风味的小圣诞老人、小天使、小捧花姑娘、小洋人驯犬等神态各异的古今、中外人物,其造型生动,富有浪漫感,规格高2英寸左右,高温色釉装饰。
  动物瓷雕
  《金鸡报晓》 创作于1977年,作品采用简练的圆雕创新手法,夸张了鸡的报晓雄姿,格外让人醒目。规格高8英寸,名贵花釉装饰。
  《鹰》 1984年创作且批量投产。作品通过圆雕技法,抓住鹰的眼神、羽毛等特征突出鹰的矫捷、锐利、苍劲。尺寸有10英寸~30英寸,采用简彩装饰。
  《六鹤同春》 1978年创作生产。作品集圆雕、捏雕为一体,造型简练优美,6只不同姿态的白鹤转绕古松,或啄或苔,或支翅如轮,或翻然似翼,富有情趣,生动逼真,栩栩如生。作品规格长28英寸,松树针加用高温淡绿釉装饰,鹤则选白胎本色配简彩使之清新悦目,显示出春意盎然的美妙境界。1979年,邓小平出访泰国时,曾将此作品送给泰国国王。
  《唐马》 1983年创作并批量投产。作品用圆雕创作手法,把唐马奔腾飞跃的动态塑造得形象逼真。作品规格高17英寸,单用无光黑釉高温装饰,使“马”显得更加古朴深沉。次年参加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景德镇艺术瓷展览”时,颇得中外观众的高度赞赏。
  《双鹿电子台灯钟座》 1982年创作生产。作品采用圆雕手法,加配电子钟后,体现了“陈设瓷适用化”的特点,巧妙选用花釉装饰,构成了母子鹿与钟的和谐美。作品高11英寸。
  《八小卷毛猫》 1958年创作并大批生产。作品采用圆雕技法,造型简练,姿态各异,生动逗人喜爱。作品高3英寸,数种颜色装饰。当年投产,在国际市场上,受到赞扬并吸引英国商人订货。
  《听曲熊猫》 1982年创作生产。作品采用圆雕制作手法,夸张地塑造了五小猫静听大熊猫拉手风琴的各自不同姿态,形像栩栩如生。作品高3.5英寸,矮为2英寸,窑彩描金装饰。
  植物瓷雕
  《螳螂菊花筛》 1984年创作生产。作品以镂雕为主,捏雕配合,把筛、螳螂、菊花塑造得逼真且耐人寻味。筛的直径达1 1英寸,选配高温色釉装饰,堪称镂、捏雕杰作。 1985年,选送在日本茨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参展。
  漆板大型装饰画 1979年创作生产。作品在捏、堆雕基础上,掺和镶嵌技法等,取材春、夏、秋、冬四季不同景物,配上适合画面题材的珍禽异鸟制成“孔雀牡丹”、“松鹤延年”、“锦鸡菊花”、“紫绶梅花”一组瓷雕,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作品分4块,各长为1.6米,选用多种高温色釉装饰,在探索瓷雕艺术出新的表现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陈列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西厅,富有江西地方特色。
  《竹菊》 1983年创作生产。作品采用捏、镂雕表现手法,精心塑造出挺拔向上的竹节、含苞怒放的菊花,二者搭配自然和谐。高15英寸,高温色釉装饰,1985年选送参加在日本茨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
  《花筛》 1980年创作并批量生产。作品采用捏、镂雕技法,展现了含苞欲放的花卉及树叶、瓷筛,极为生动、细致、精巧。规格有4英寸~12英寸,花卉、树叶选用多种高温色釉装饰。
  《盆景树、花》 1981年创作且批量生产。作品巧借捏、镂雕手法,使树、花形象逼真并恰巧与盆融为新的“盆景”。规格高17英寸、矮6英寸,选用数种高温色釉装饰。
  象生瓷 象生瓷自陈朝起就有制作,清乾隆时期品种丰富,大量烧制。常见品种有胡桃、莲子、慈菇、花生果、藕、枣、粟、石榴、凤梨、蟹、海螺、花生等各种象生瓷。制作精巧、形象逼真。其规格尺寸不大,均属小件品。
  综合瓷雕
  《龙舟》 该作品属传统品种之一,作品采用捏、镂、镶、塑等综合技法制成,被誉达到“技参造化之功,巧夺天工之妙”的水平。规格有长1.2米至0.2米不等,装饰普遍借用瓷胎本身的白净素雅色。1978年选送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西厅陈列的《龙舟》系景德镇市雕塑瓷厂创新生产的;现存景德镇陶瓷馆的《龙舟》系50年代制作,龙船高56厘米、长120厘米、宽30厘米,船上安插了153个各族人民的形象,人物大小不过二三厘米,五官清晰,表情丰富,比例适宜,动态各异,以此歌颂社会主义繁荣昌盛,龙的传人空前团结。20年代徐顺元首创的第一条《龙舟》,选送参加1932年美国“芝加哥国际博览会”且获奖。
  《塔》 属传统品种之一,作品采用镂雕多层技法塑成,给人以逼真耐看之感。规格有高1米,矮5英寸;装饰或借瓷胎本身的自然白色,或用高温色釉。据史载:1910年,清朝政府在南京举办“南洋第一次劝业会”时,景德镇送展的一尊《塔》价值“一千五百金”。
  《花篮》 1977年为毛主席纪念堂而制作,花篮高177厘米,直径105厘米,重108公斤,花篮上缀有各种瓷花760余朵,该花篮曾荣获纪念堂指挥部表彰。
  第六节 瓷乐器
  瓷瓯 国内首创的新型旋律打击乐。1985年由景德镇市歌舞团研制成功。瓷瓯的外形呈梯形,造型小巧,是由景德镇市光明瓷厂生产的青花玲珑瓷盘做的。42块大小不等,厚薄不一的瓷盘排列组成42个音,按中国古代六律六吕律制设计,排列密集规整,音域达十七度。它的音色独特,高音区清脆明亮,低音区宽厚雄浑。不但能演奏慢的,五声的;而且能演奏快速的,七声的;甚至半音阶,转调的;二声部的也能演奏。
  云锣 用瓷土烧制成的打击乐。清代景德镇制作。瓷器云锣,中间有凹形的9个小圆铜板,铜板根据厚薄组成不同的音阶,用棒槌敲打,便发出优美动听的音乐。
  瓷腰鼓 唐代的一种瓷乐器。瓷腰鼓中间较细,两头粗圆,蒙上皮可以拍击演奏。它通体长59厘米,有7道突棱,是分段制作后粘接起来留下的痕迹。
  碗琴 现代的一种打击乐器,是由许多汤碗、饭碗及小酒杯组成的。最高音用小酒盅,最低音用大海碗,而且配上瓷盘和匙子,然后用筷子有节奏地敲打起来,它便会发出清脆悦耳的音乐。
  埙 是一种古老的吹奏乐器。其形象梨,空腹,有3个~12个音孔,不仅能准确地吹奏全部半音,还能任意转调,演奏变化半音,而且其音域也有十孔埙的九度扩展到十度。它的特点是孔多,音域宽,音色圆润。不同音色,大小不一的瓷埙排列一起,能像乐队一样演奏出和谐的乐章。
  瓷哨 一种能发出音响的小玩具,在不同小动物和小人物的瓷雕上,留一个小洞,其内身空心,可装水,放在嘴中吹笛,能发出奇妙的声音,尤如森林中的百灵鸟吟唱,优美动听。景德镇清代就有瓷哨的制作,现代品种繁多,造型各异,一般作旅游纪念瓷,有的还可作舞台道具。
  瓷箫 一种吹奏乐器,瓷管上有10个小孔,通过10个小孔吹奏能发出优美的声音。
  第七节 纪念瓷
  纪念章 在大小不等的长方形、圆形等不同形状的瓷块上填画伟人像片,佩戴在胸前或悬挂在大厅内,起尊仰及纪念之功能。“文化大革命”期间,景德镇市各大瓷厂均烧制毛主席纪念章和忠字牌,其数量之多,难以统计,仅1968年9月28日,在举行“毛主席像章赠送仪式”上分赠市属农村各社场的毛主席像章就有88000枚。
  瓷质胸花 是一种陶瓷装饰品。既能美化人民生活,又具有纪念意义,是赠送亲朋好友的最佳礼品。产品采用捏雕和复制相结合的加工成型方法制作而成。美观大方,新颖艳丽,造型精巧逼真,制作精细,品种式样繁多。其种类有月季、牡丹、菊花、腊梅等30多种。
  瓷质项链 系陶瓷装饰品,其形状仿珍珠项链,成颗粒状,以各种颜色釉为装饰。
  瓷质鸡心 便于携带的小件旅品,也是生日纪念物。其种类有十二生肖、佛像、各种动物等吉祥物。配戴胸前,既作为吉祥信物,也可起装饰美化之功能。
  瓷质戒指 民国时期,用小瓷块晒像制成椭圆形、或桃子形,镶嵌在金、银戒指上,起纪念、装饰之功能。
  第八节 瓷凳、瓷枕
  瓷凳 又称坐墩、绣凳、凉墩,其形如鼓,故又有鼓凳之称。瓷凳既是精湛的艺术陈设瓷,又能在居室中使用,夏天乘坐凉爽舒适,是宾馆、饭店和家庭的常备佳品。景德镇市生产瓷凳的历史很长,宋代在王室偏殿中就有蕊花坐墩。明代有镂空花纹填五彩坐墩和青花白地水裂纹坐墩。清代,民国时期继续生产。1949年10月以后,瓷凳的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凉墩造型饱满,典雅大方,规格整齐统一,瓷质白里泛青,釉面光润柔和,色泽一致,外观装饰有青花、堆花、粉彩、古彩,画面有山水、人物、花鸟等,尤以粉彩山水著称。其规格有100件、150件、200件、300件等品种。如300件凉墩,口径29.9厘米,底径29.2厘米,外高46.4厘米,肚大36.8厘米,重量320市两。
  瓷枕 主要用作寝具同时也用以避邪,行旅、按脉及随葬等等。瓷枕主要是釉下绘、刻、划、剔、印等白瓷枕和青釉、黑釉枕。造型最初为箱形枕和兽枕两大系统。后来又从中派生出“建筑枕”、“人形枕”。景德镇市瓷枕的制作很早,唐代有纹胎花枕和豹头枕、龙枕、虎枕等兽头枕。宋代生产的影青瓷枕光洁无瑕、被称为“玉枕”。 1949年10月以后,瓷枕的生产既继承古代的造型,又有新的创作佳品,其主要形状有长方形、腰圆形、云头形、花瓣形、鸡心形、八方形、椭圆形、银锭形、人像形、兽形等。
  人形枕 人形枕有孩儿枕与卧女枕两种。孩儿枕寓意宜男,亦有两种。一式以卧童作枕座,手执灵芝或荷叶为枕面。如宋代青白瓷中的荷叶枕,全器为一童子侧卧榻上,双手执一荷叶,荷叶边沿向上翻卷为枕面,童子神态自然,维妙维肖。另一式是卧孩作枕体,背脊为枕面的像形枕,设计巧妙,造型优美,堪称精品。卧女枕造型略似童子枕,以横卧妇女为座,上置枕面,其造型是一女左手撑面侧卧,右手抱浮雕莲瓣枕面,人物形体媚秀,神态温柔娴静。
  兽枕 均以龙、虎、狮、牛等兽作枕座,上置枕面。古代将枕作兽状用以避邪,又称避邪枕。景德镇北宋年间所制的“青白龙虎枕”,该枕一面是以横卧的虎身为座,另一面以横卧的龙身为座,上置枕面,枕高5英寸,长4英寸,宽3英寸~4英寸,其造型别致,是罕见的艺术珍品。
  箱形枕 由枕面、枕底及枕墙粘合成形的中空体。以长方形为主,也有轮花形、圆梳形、腰圆形、椭圆形、如意头形、扇面形、多角形、扁瓢形等各式枕。
  建筑枕 从箱形枕分化出来的枕式,以建筑物作为枕座,上置枕面。元代,景德镇烧制的青白釉建筑枕,采用镂雕工艺,塑造宫殿、戏棚等含有故事情节的枕座。如元代景德镇瓷制品青白釉广寒宫枕,高13.3厘米~15.2厘米,横32厘米。枕面为海棠曲线花瓣形,其上刻划锦纹,枕体塑成广寒宫殿式样,四周满饰串珠纹,并围以护殿栏杆,大殿内嫦娥居中,前有玉兔捣药及仕女等形象,釉色青白。
  第九节 祭奉瓷
  香炉 祭祀用器,器型丰富,有三足、四足、五足、葱管足、香耳、鼓钉、莲瓣、奁形、八卦及仿青铜鬲、鼎等式样。有冲耳、圆腹、三足鼎式大炉。其装饰以青花、粉彩、三彩及各种
  单色釉为主。
  筒式炉 始烧于宋,以炉身作筒状而名。明成化时,炉身为鼓形,并饰以鼓钉纹。炉多深,清代以后出现无足筒式炉。近现代仍有烧制。
  三足炉 祭祀用器。明万历景德镇制品“黄釉紫彩双耳中足炉”,炉身通高17.5厘米,口径15.8厘米,直口圈底,双耳、三蟠螭倒立成足,螭身巧妙地成为炉腹上的堆塑装饰,炉身施黄釉,三蟠螭及两耳为紫彩,部分饰彩,造型古朴稳定,釉彩索静典雅。现代仍有三足炉的生产,其装饰一般以颜色釉为常见。
  鼎式炉 鼎式炉在景德镇初见于宋代,多仿商周鼎样式,立耳、直腹、柱足。器身两侧有对称长方形耳,炉耳有小孔,腹部饰以火焰纹,附三足。其装饰以青花、粉彩及单色釉为常见。
  鬲式炉 始于宋代,圆口,三空心足,器体较扁,足呈垂乳状,鬲式炉两侧附虎耳。其装饰以单色釉为常见。
  曲足炉 炉身折口,短颈,无耳,鼓腹,平底,足小而矮,外伸如S形。其装饰以粉彩、单色釉为主。
  熏炉 亦称香熏,卫生用具,也可作熏香之用。炉身大,底有圈足或三矮足,器腹镂不圆孔,焚烟可以从器身镂孔飘出,有青花、五彩、粉彩等品种。
  方耳座式炉 明景泰年间烧造的一种青花小香炉,直口,方耳,炉耳呈扁圆形。
  狮纽盖四足炉 明万历炉式,炉体棱角分明,四足呈弧曲状,盖有狮纽。
  供奉瓷
  五供 佛或死者灵台前的供器,由一个香炉,一对烛台和一对花觚(瓶)组成。始见于明万历,清乾隆和道光时较为流行,现代仍有烧制。有青花胭脂红、粉彩制品。
  佛供 佛前供品,流行于乾隆嘉庆年间,一般由底座和供物二部份组成。底座呈觚形、莲花柱形或宝瓶形,底座上的供物有吉祥、三牌供养等,多作粉彩,底书年款。现代,佛供多以佛教和道教色彩的雕像占一定的比例。如:三星、坐莲观音、送子观音、滴水观音、天公、济公、钟馗、大肚罗汉、五子罗汉等。
  净瓶 佛前供器,一说为佛家净水器。流行于唐宋。瘦长腹,上部有直立的细长圆管、肩部一侧附上翘的短流,也有配以龙头流的。
  甘露瓶 清代朝廷赐给西藏僧侣的特别器皿,用以插草供佛,故又叫“藏草瓶”。口直而长,颈有两截,中凸起,圆腹束径,至足大展。
  第十节 殡葬用瓷
  魂瓶 明瓶,古代陪葬器,一般都成对地陪葬。其器型特征为瘦长腹,细长颈,有沿直口或蒜头状口,附盖,器身多堆贴装饰,除龟、马、立俑、十二生肖俑外,尚有颈部堆塑龙和太阳或虎和月亮,故又有“生肖器”和“龙虎瓶”之称,产品一般是青白釉。
  蟠龙瓶 陪葬器皿,流行于宋元时期,瓶的颈、肩处堆塑一条蟠曲舞动的龙而得名。瓶体有筒式多级塔式。
  谷仓 也称“丧葬罐”、“谷仓罐”、“谷仓坛”,是一种专为死者储藏粮食的明器。造型和装饰极为复杂,以罐为主体,罐口以上堆塑人物、鸟兽、楼阙和百戏等,故又有“青釉堆塑楼阙人物瓷坛”之称,罐腹上印贴各种图像,部分器物上堆塑龟铁碑全名,多见划写的阴文,记载制造年月、产地及吉祥文字。
  瓷俑 以人或动物形象雕塑而成的陪葬品,分人物俑和动物俑两大类。人物俑以武士俑、骑俑、歌舞俑、文人俑为著名。动物俑,十二种生肖动物为一套,设计多样,有人物俑带生肖动物,也有人身生肖动物头形。多见于宋代影青瓷。
  尸枕 葬具。一般将日常用的瓷枕兼作尸枕,也有专为死者用的,其尺寸要比日常用枕短小,枕上绘有符咒,系为死者驱鬼所用。
  瓷棺 专装死人骨灰的器皿,形如木制棺材,但器形较小,造型规格一般长30厘米,高20厘米,宽7厘米,内深12厘米,有青花、青花粉彩、粉彩、霁蓝描金、雕花、黑金釉、镀金等品种。
  瓷质骨灰盒 专装死人骨灰的丧葬品,形如宫殿,瓷质骨灰盒长25厘米,高27厘米,宽19厘米,内深18厘米,其装饰一般以粉彩为主。
  第三章 工业用瓷品种
  第一节 电子陶瓷
  结构陶瓷 结构陶瓷是景德镇市生产电子陶瓷最早的产品之一,始于1965年,主要生产厂家为景华无线电器材厂(国营第九九九厂)。主要品种有滑石瓷、被银瓷、高铝瓷。该产品不仅产量稳定,品种规格也有所发展。除原有滑石瓷、75%氧化铝瓷件,包括板、座、骨架、瓷轴等外,1966年,开始生产真空管内的多孔高铝瓷件和代云母瓷片,1973年开始生产95%氧化铝瓷件,次年开始生产99AL203微带基片。1982年,生产调谐配套的瓷柱电容器。
  高铝瓷 高铝瓷共有二种型号:95%氧化铝陶瓷和75%氧化铝陶瓷。1971年试制,1973年生产定型,年产175万件。95%氧化铝陶瓷零件主要用于电真空器件、发射管、大小坩埚、绝缘板、电容器等。主要特点是:致密度高,白度,表面粗糙度好,产品金属化联结强度高,可根据用户需要生产具有良好吸潮性能的多孔性氧化铝瓷件及各种几何尺寸的产品。75%氧化铝陶瓷零件主要用于无线电装置器件,电真空器件,厚膜混合集成电路基片,石油化工耐酸泵等。主要特点是:机械强度高,耐化腐蚀性能好,可根据要求对产品进行金属化,并生产出各种几何形状的产品。
  滑石瓷零件 滑石瓷零件1955年试制,1965年生产定型,年产量900万件。主要用于各种电器无线电设备,特点是:绝缘性好,无粉化现象,可根据需要对产品进行金属化。并生产各种几何形状的产品。共有几百个型号、规格。
  被银陶瓷零件 被银陶瓷零件于1955年试制,1965年生产定型,年产量195万件,主要用于各种无线电设备,高频通讯设备,仪器、仪表、电视和高频头等。共有几十个型号规格。被银瓷件由于采用釉银浆打底,性能稳定可靠,机械强度高,绝缘性、联结性、可焊性好,几何形状多样化,金属化后附着力强。景德镇市景华瓷厂是当时国内唯一生产被银线圈厂家。
  压电陶瓷 压电陶瓷是景德镇市最早生产的电子陶瓷产品之一。1965年景华无线电器材厂开始试制中频滤波器,并在国内首先建立中间试验生产线,1969年投入大量生产。开始只为硅两瓦机配套,后来又为多路载波通讯机配套,生产高可靠性的低频(40千赫~172千赫),中频(2520千赫~612千赫),高频(1.116千赫~1.612兆赫及13.2兆赫)滤波器。1979年试制压电蜂鸣片电子发声元件。1982年开始为电视机配套大量生产6.5兆赫陶瓷滤波器,陶瓷鉴频器,陶瓷陷波器,1984年引进村田生产线,其质量、品种和数量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陶瓷滤波器 陶瓷滤波器有高频、中频、低频3类30个品种。主要品种LT420千赫压电陶瓷滤波器是12路、300路、960路载波机用40千赫~3200千赫压电陶瓷滤波器系列中的一种。1965年开始试制,1969年投产,1981年获电子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1982年获国家银质奖。其特点是稳定性好,选择性、可靠性高。
  LT6.5MB压电陶瓷滤波器是电视机用LT4.5MB~6.742MB压电陶瓷滤波器系列中的一种。1978年试制,1981年7月生产定型,1984年获江西省优质产品称号,1985年获电子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主要特点:体积小可靠性高,选择性好,无需频率调整。该产品采用村田生产线生产,年产2000万只。
  LT10.7MA5型压电陶瓷滤波器是调频收录机用LT10.7MA5~LT10.7MS3压电陶瓷滤波器系列中的一种。1981年开始试制。其特点:选择性、可靠性好,体积小。该产品年产1800万只。
  陶瓷陷波器 XT压电陶瓷陷波器采用日本村田引进的生产线,1978年试制,1981年生产定型,年产1800万只。共有14种型号规格。主要品种XT6.5MB压电陶瓷陷波器系列中的一种。产品体积小,可靠性好,无需调整,1984年获江西省优质产品称号,1985年获电子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陶瓷鉴频器 JT陶瓷鉴频器采用日本村田引进线生产,1978年试制,1981年7月生产定型,年产45万只,共有15种型号规格。主要品种JT6.5MC压电陶瓷鉴频器是电视机用JT4.5MC~6.742MC压电陶瓷鉴频器系列中的一种。1984年获江西省优质产品称号,1985年获电子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其特点:体积小,可靠性、鉴频灵敏度高,无需调整。
  陶瓷蜂鸣片 FT压电陶瓷蜂鸣片为电子发声元件,1975年试制,1980年正式投产,1983年年产量1000万只。主要供外贸出口。品种规格有?20、?27和全电极、反馈电极等。投产后至1985年底已生产4600万件,其中90%以上外销。品种特点频响好,可靠性高,体积小。主要品种FT-27T-41B1型压电陶瓷蜂鸣片是多种报警发声器用FT-10T-FT-41T;FT-106-FT-41G压电陶瓷蜂鸣片系列中的一种。1982年该品种获电子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1983年获国家银质奖。
  陶瓷谐振器 XZT455B型压电陶瓷谐振器是电子设备摇控用XZT76THZ~30MHZ系列谐振器中的一种,1983年研制,1985年投产。其特点是:体积小,无需频率调整,可靠性好。
  介质陶瓷 介质陶瓷是全国首例品种,始产于1955年,主要品种有低、中、高压瓷介电容,介质陶瓷微调电容器。为714、713、750等单位的无线电通讯配套。随着军用通讯装备向集成化、小型化发展。产品的品种、型号亦有了变化,如圆片、管形、密封等瓷介电容器或转产或停产、改产。从1982年起,主要生产?5和彩电用?7小型微调电容器。?5在全国属首例产品。
  介质陶瓷微调电容器 是电视机、通讯机等电子设备用CCW12-3~CCW4型系列产品中的一种。其特点是体积小、可靠性高,容量误差小。规格有CCW7-Z型主要技术指标为:(1)容量范围2/7、3/10等;(2)电容温度系数0±300PPm/℃;(3)Q值:10mMZ≥300,100mMHZ≥200;(4)使用环境温度零下55℃~85℃,该品种年产1000万只。
  瓷柱电容器 金三角蚌瓷柱电容器是电视机高频头用CC1~CC6型瓷柱电容器系列中的一种,用于电视机CHF频段机械调谐器上,起支撑和电容补偿作用。其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容量小,损耗低,可焊性、耐焊性好。联结强度高,1980年试制,1984年定型,同年投产。1985年获江西省优质产品奖。规格有CC6型。CT81-2千伏型低损耗、中高压瓷介电容器是电视机等而耐压电子设备用CT81-500伏~CT81-10千伏,CC81-500伏~CC81-10千伏型中高压瓷介电容器系列中的一种,其特点体积小,耐压高,损耗小。该系列产品年产1500万件。
  第二节 电工陶瓷
  景德镇市的电瓷工业,最早启建于1946年春季,当初只能生产一小部分低压布线用的先令、夹板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景德镇市的电瓷工业产品已从低压发展到高压、超高压产品;从用途来看,已从单一的布线用瓷夹板发展到高、低压输电线路用瓷绝缘子和高、低压电站电器用瓷绝缘子。
  高压电瓷
  高压线路瓷绝缘子 高压线路瓷绝缘子包括针式绝缘子、盘形悬式绝缘子、瓷横担绝缘子,共有8个类型17个型号123个品种,产品产量由50年代的几十吨发展到80年代年产2000吨以上。
  针式绝缘子 高压线路针式绝缘子用于高压架空输配电力线路起绝缘和支持固定导线用。适用于周围环境温度为零下40℃至40℃,海拔不超过1000米。试制、投产于1956年,到1958年形成批量生产。1985年,其PQ1-10高压线路针式瓷绝缘子获江西省优质产品奖,产品销售全国各省、市、地区并出口伊朗、伊拉克、泰国等地区。
  盘形悬式瓷绝缘子 高压线路盘形悬式绝缘子作用于高压架空输配电力线路悬垂串中起悬挂,张紧导线并超绝缘的作用,适用于额定电压高于1000伏,频率不超过100赫,周围环境温度应在零下40℃至40℃之间。品种试制投产于50年代中期,50年代末期形成大批量生产。共4个型号21个品种。
  瓷横担绝缘子 适用于三相电力系统标准电压35千伏及以下、频率不超过100赫,海拔不超过1000米的高压架空电力线路中绝缘和支持导线用,安排地点环境温度为零下40℃至40℃,安装方式为水平式(边相用)和直立式(顶相用)两种。1978年已批量生产。1982年35千伏全瓷式瓷横担绝缘子获江西省优秀产品奖。该品种有2个型号共35个品种。
  蝴蝶形绝缘子 适用于周围环境温度为零下40℃至40℃,海拔不超过1000米,1千伏及以上高压架空电力线路终端,耐张和转角杆上作绝缘和固定导线用。1982年产量达780吨,品种为1个型号8个品种。
  架空电力线路用拉紧绝缘子 用于工频交流或直流架空电力线路中电杆拉线或张紧导线和绝缘用。可分为蛋形、四角和八角三种。该产品投产于1954年,80年代初,年产量达500吨以上,产品销售全国各省、市地区,出口澳大利亚、伊朗、伊拉克、泰国等32个国家和地区。
  瓷拉棒绝缘子 用于在10千伏及10千伏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上的转角杆上,作为绝缘和悬挂导线用。70年代初批量生产。
  铁道棒型瓷绝缘子 电气化铁道用棒形瓷绝缘子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作接触导线绝缘和固定导线,适用于工频单相25千伏,海拔不超过1000米,环境温度:零下40℃至40℃。按使用场所和连接方式分为腕臂支撑和隧道悬挂,定位两类。1985年小批量生产,有4个型号14个品种。
  高压线路柱式绝缘子 高压线路柱式是用于高压架空输配电力线路起绝缘和支持,固定导线用,其适用于海拔不超过1000米,周围环境温度为零下40℃至40℃,主要是出口泰国、印尼等国家,现已形成批量生产,型号2个,品种9个。
  电站电器类绝缘子 1960年以前产品额定电压较低(通常产品在35千伏以下,部分产品达到额定电压60千伏,极少数产品等级达110千伏)最好年产量也只有1500吨左右。70年代中期,大部分品种等级额定电压达到了110千伏,1978年产量6000多吨。主要产品规格有6个,品种达245个。到1982年公司已研制出500千伏超高压耐污型高强度棒式支柱瓷绝缘子元件,属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受到国家科委、计委、冶金部、财政部的联合表彰和国务院重大装备办公室的嘉奖。
  高压支柱瓷绝缘子 该产品适用于额定电压高于1000伏,频率不大于100赫的交流系统中运行的电力设备和装置上的户内和户外用。安装地点环境温度在零下40℃至40℃之间,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米。耐污型户外棒式支柱瓷绝缘子适用于污秽等级Ⅱ级及以上。
  高压支柱瓷起步于1958年,1982年产量达4200吨。产品型号有12个,品种120个。1984年获省优奖,省科研二等奖。 1983年省优秀科技奖和科技进步奖。 ZSW-220/400棒式支柱绝缘子1985年获省新产品奖。 ZSW-220/8耐污加强棒式支柱绝缘子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科委、机械部和行业科技进步奖。 ZS-220/400棒式支柱绝缘子获景市科技进步奖、省新产品奖。
  跌落式支柱瓷绝缘子 跌落式支柱瓷绝缘子是用于6千伏-11千伏高压跌开式熔断器及配电装置上的绝缘元件。1956年开发的高压瓷。产品销售全国各省、市地区。
  高压电器瓷套 高压电器瓷套生产始于1958年,有4种类型不到30个产品,大多数产品电压等级都在35千伏及以下,1978年投产的电压等级达110千伏的较大的高压电器瓷套,年产量1000吨左右。DWS-11008少油断路器瓷套于1984年获江西省优质产品奖称号,1985年又获机械部优质产品奖称号。产品共12个型号54个品种。
  高压穿墙瓷套管 套管可分为带铝导体、铜导体及不带导体(母线式)的3种类型。1956年开始试制投产。1978年产量达820吨。该产品主要有8个型号共41个品种。
  电气除尘器用绝缘子 产品开发设计于1964年,1972年产量540吨。分为瓷转轴绝缘子,支柱绝缘子,支持瓷套及管墙套管,主要产品有4个型号12个品种。主要出口泰国、印尼和西欧等国家和地区。
  35千伏及以下变压器瓷套 结构型式有对夹式、穿缆式和导杆式3种,该品种生产于1958年,1978年产量1000吨左右,产品有5个型号36个品种。
  低压电瓷
  低压架空电力线路瓷绝缘子 用于工频或直流电压为1000伏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中作绝缘和固定导线用。它包括低压线路针式绝缘子、低压线路蝶式绝缘子和低压线路轴式绝缘子,低压架空电力线路绝缘子。产品设计于1954年,盛产于50~60年代,1963年产低压电瓷1831.80吨,年产量达1300多吨,产品型号有3个,品种有13个。低压布线用绝缘子 用于工频交流或直流电压为1000伏以下户内配电线路中作绝缘和固定导线用。它包括低压布线用鼓形绝缘子,低压布线用瓷夹板,低压布线用瓷套。该产品是企业建厂期的产品,设计制造于1946年,年产量约100吨左右,1963年产电瓷约300吨,产品型号有6个,品种有31个。
  电车线路用绝缘子 用于电车线路或吊车滑触线路上作绝缘及固定导电部分用,该产品1954年设计制造,产品共2个型号,4个品种。
  低压电器用瓷件 是用于电压等级在1000伏及以下的绝缘元件,其主要产品有开启式负荷开关瓷件,封闭式负荷开关瓷件,瓷插式熔断器瓷件、螺旋式熔断器瓷件、封闭管式熔断瓷件和保安器瓷件等。产品生产始于1948年,共35个品种。
  电瓷杂件 1946年设计生产。主要有拉杆绝缘子、小支柱绝缘子,电瓷杂件。产品有瓷吊线盒,开关板瓷座等共11个品种。
  第三节 建筑瓷
  景德镇元代生产过白瓷瓦,明洪武时生产涵管、瓷瓦及蓝地白花瓷砖。瓷瓦凸面无釉,凹面一端施黑褐釉,一端用黑褐色料书写文字。明嘉靖年间生产过拜砖,永乐皇宫曾用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白瓷砖铺地,永乐十年十月十三日(1412),永乐帝为纪念朱元璋和马皇后,在南京兴建报恩寺琉璃塔,塔的“外墙用最精洁之白瓷砖砌成”。“此砖作转折形”,“长十寸又十分之五,宽六寸又十分之六,厚一寸又十分之五英寸,折处宽一寸又十分之五,厚二寸又十分之三英寸”、“莹洁凝滑,纯系瓷质”。此类瓷砖皆来自景德镇御窑厂烧造。清代生产彩色瓷瓦。
  1949年10月以后,建筑陶瓷产品迅速发展,产品也由单一的白色釉面砖发展到多品种、多规格的内墙砖、外墙砖、铺地砖、琉璃瓦及各种工业用瓷。产品不仅畅销于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而且还远销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墙地砖 主要以釉面砖、外墙砖、陶瓷锦砖为大宗产品。釉面砖的规格有150×150×5毫米、152×152×5毫米、108×108×5毫米、203×203×7毫米,这些规格又分小圆边、直角边、一面圆、二面圆等。除白色面砖外还有柠檬黄、天蓝、苹果绿、黑色、天青、粉红等,色釉中还有结晶釉、花釉及大理石釉等,丝网印刷图案砖则有160余种。另外,还有釉面砖配件:压顶条、压顶阳角、压顶阴角、阳角条、阴角条、阳三角、阴三角等。陶瓷锦砖又称马赛克,主要有绿小方拼白切角、绿小方拼斑点切角、蓝小方拼白长方板、点大方、切角、绿小方、蓝小方、白小方、白小方拼白切角、白六角等10种,规格均为305毫米×305毫米×4.5毫米地砖还有红地砖、浮雕地毯砖等。
  釉面砖 景德镇市瓷质釉面砖的生产始于1958年,主要生产厂家为景德镇陶瓷厂。从1958年~1985年,经过近30年的建设,釉面砖的生产由手工小批量制作瓷质面砖开始,发展到机械化、现代化大规模地生产。产品从单一的150毫米×150毫米×5毫米白色砖发展到各种色釉砖、花釉砖、图案砖,立体砖等品种和152毫米×152毫米×5毫米、108毫米×108毫米×5毫米、203毫米×203毫米×7毫米等规格的精陶质釉面砖;从独家企业生产发展到分属各区、局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数家企业。釉面砖产量持续大速度增长,生产工艺、技术水平不断创新和提高。
  三角牌釉面砖 1966年由景德镇陶瓷厂设计、生产。同年,国家建材部批准“三角”牌釉面砖出口,当年首次出口5500平方米。主要用途除凹凸体砖用于外墙装饰外,均用于室内墙面装饰。不仅适用于一般餐厅、理发室、医院、厨房、食品商店等,其中图案砖和大小面砖壁画,还适用于高级建筑室内装饰。其特点吸水率适中,光洁度好,耐酸、碱性能强,使用周期长。规格有203毫米×203毫米×7.5毫米,152毫米×152毫米×6毫米,108毫米×108毫米×5毫米,200毫米×100毫米×7.5毫米。主要技术参数:吸水率为19.27%,抗曲折强度为185.29公斤/平方厘米,白度达82.3,耐急冷急热测试性能150℃至19℃(±1℃)一次不裂。1980年“三角”牌釉面砖成为香港市场的免检产品,1981年和1985年获江西省优质产品奖。1985年,“三角”牌釉面砖产量达201.38万平方米。
  小花牌釉面砖 1980年景德镇市面砖厂生产。广泛用于各类建筑的室内、外装饰。其特点美观大方、清洁卫生,擦洗方便、釉面整洁、光亮晶莹,色泽柔和、永不褪色;耐酸、碱性能强,防腐性能好;光洁度好;使用周期长、经济实惠,是其它装饰材料无法取代的高级建设装饰材料。规格有152毫米×152毫米×5毫米(小圆边),108毫米×108毫米×5毫米(小圆边)白、彩色面砖与152毫米×152毫米×5毫米釉面砖配套使用的阴阳角条、压顶线,108毫米×108毫米×5毫米立体白、釉色砖。主要技术参数:产品几何尺寸标准,坯体洁白、背纹清正;耐急冷急热测试性能150℃至19℃(±1℃)一次不裂,吸水率20.75%,抗折强度为183.83公斤/平方厘米,白度80.4。
  鲤鱼牌釉面砖 1984年由景德镇市建筑瓷厂生产,主要用于建筑物内墙装饰。其特点:表面平整、釉面光洁、耐火防水、抗腐蚀,热稳定性好,清洁卫生,装饰美观,易于清洗,规格有152毫米×152毫米×5毫米。主要技术参数:吸水率18.8%,热稳定性在150℃~20℃水中热交换一次不裂,白度82,抗折强度175公斤/平方厘米。
  鹅湖牌釉面砖 1981年由景德镇市鹅湖面砖厂设计、生产。主要有白釉面砖、青花釉面砖、双色立体釉面砖等品种。产品适用于各大饭店、宾馆、会议厅、厂矿办公楼、卫生间、厨房及现代化家庭住宅的室内装饰。白釉面砖釉面光滑、光彩照人、洁白无瑕;青花釉面砖具有白地蓝花,釉面泽亮,古色古香,无铅无毒,经久耐用,永不褪色;双色立体釉面砖具有立体感强,线条清晰,独特新颖并且有壁画效果。规格有152毫米×152毫米×5毫米。
  美星牌釉面砖 由景德镇市昌南瓷厂生产。主要用于建筑物内外墙装饰。产品物理性能达到釉面砖国家标准,具有耐酸、耐碱、抗冻、强度好等特点,深色釉面砖光亮如镜、色泽艳丽,柔色釉面砖淡雅洁新,典朴明快。装饰美观新颖,粘贴性能好,无剥落现象。规格有108毫米×108毫米×5毫米平面砖、108毫米×108毫米×6.5毫米立体砖,152毫米×152毫米×5毫米平面砖。主要技术参数:吸水率﹤22%,热稳定性在室内水温130℃至±20℃下热水交换无龟裂,抗弯曲强度170公斤/平方厘米,耐碱度0.13克/平方厘米,抗冻性零下180℃,冻融15次循环无破损。
  美星牌彩色釉面砖 是景德镇市昌南瓷厂独特产品,该产品生产技术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进行推广,美星牌彩色釉面砖是现代化建筑和美化家庭环境的新型内外墙装饰材料,具有耐酸、耐碱、抗冻、强度高、粘贴性能好,深色釉面光如镜,色泽艳丽,柔色釉淡雅洁新,典朴明快,并根据用户需要拼贴各种图案。规格有108毫米×108毫米×5毫米平面釉面砖,108毫米×108毫米×5毫米立体釉面砖,152毫米×152毫米×5毫米平面釉面砖,152毫米×152毫米×10毫米立体釉面砖。主要技术参数:吸水率﹤22%;热稳定性130℃至±2℃交换一次无龟裂;抗弯曲强度170公斤/平方厘米;耐酸性0.37克/平方厘米;抗冻性15℃,冻融15次循环无破损。
  外墙砖 是用于建筑物外墙的炻质建筑饰砖。有各种规格,最常见的为200毫米×100毫米×(8~10)毫米和150毫米×75毫米×(8~10)毫米的长方形制品。有带釉和不带釉两种。带釉外墙砖砖面施多种装饰釉。它具有强度高、防潮、抗冻、易于清洗、釉面抗急冷急热性能良好等特点,因此既适用于外墙面,也可用于内墙和地面装饰。
  锦砖 亦称马赛克。50年代大量生产,60年代停产。其形状为正6边形,规格为有白釉及彩釉各色。为了施工铺贴方便,将马赛克铺贴在牛皮纸上形成色彩丰富的拼合图案,再粘贴在水泥面上,待干后掀开牛皮纸即可。小块状纸片大多数是18毫米×18毫米×2毫米和48毫米×48毫米的方块,还有为了砌图案而制成各种几何形状的异形砖块。主要用于铺筑公共建筑、实验室、工厂、居民住宅等处的地面。
  第四节 卫生瓷
  景德镇古近代卫生瓷类品种较少,常见的有夜壶、盆洗、唾壶等。真正开始试制生产卫生瓷系列品种是50年代后期。1958年,开始试制现代化卫生洁具,当年生产出合格品8件,主要品种有便器和洗面器。以后不断开发新品种,至1962年开发出脸盆、水箱、大小便器等6个种类,合计83899件,1978年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卫生陶瓷的市场需要量日益增大,景德镇市生产卫生陶瓷不断趋向高档豪华式。最畅销的高档豪华奥希德和百拿马两种系列共12种产品。有旋涡虹吸式连体坐便器,奥希德坐便器,百拿马坐便器,奥希德立式洗面器,百拿马立式洗面器,奥希德妇洗器、小便器等。其颜色主要有白、杏、青、果绿、玛瑙红等。
  夜壶 景德镇最早的卫生瓷品种当属虎子,民间称为夜壶、尿壶,是老人或病人在家小解专用。虎子流行于汉代,民间一直都有少量制作。20世纪70年代后遂绝。
  匜盥器 盛于元代,明清仍有烧造。形为浅盆式,一边带流,流下装饰小圆系,平底,有青白釉、釉里红、青花等装饰。
  唾壶 现代称痰盂,以青瓷为多,亦有黑瓷及白瓷等制品。器型为大口,圆球腹,高圈足,扁圆腹,平底或假圈足,有的还配以盖和托盘。
  小便器 其式样有斗式、落地式。斗式小便器,其承纳尿的部分为斗状容器,固定安装于地面的合适高度上。落地式小便器的背部弯曲成弧形,可以为使用者形成一个分隔间,它有与整体连在一起的地面通水道,当落地式小便器成排安装时,在每个小便器之间都设置有遮蔽板。
  蹲便器 加长的斗状式,这种便器的顶部边缘安装在地平面上或靠近地平面,以便使用者必须采取蹲的姿势。
  坐便器 该坐便器与冲水装置和建筑物排水系统连接,其种类有抽吸式坐便器,儿童用坐便器,冲落式坐便器,虹吸式连体坐便器等。
  水箱 一种固定不动的瓷制存水容器,容器中的水处于常压下,水的供应通常是通过浮阀来进行控制。其品种有冲洗水箱、自动冲洗水箱、大便器冲洗水箱、双级冲洗水箱、槽式冲洗水箱。“冲洗水箱”内装有能快速排走其中所有存水的装置,它与卫生设备相连接,用于冲刷净卫生设备,同时将卫生设备中存有的东西冲入排水设施中去。“自动冲洗水箱”,它是依靠虹吸作用按照一定的时间隔放出其中所存的水,放水的时间间隔取决于水箱中的进水速度。“大便器冲水箱”可以分为高位水箱,低位水箱或联结式水箱,主要冲刷大便器用。
  洗面盆 它有一废水边接头,并且通过管道供水。其式样有直角型、半圆型,品种有带支架式、倾翻式、梳妆台式、深水式、浅水式等。带支架的洗面器用柱形支座支承在地面上的洗面器。倾翻式洗面器安装在柜轴上的一种洗面器,它能依靠倾翻来倒空其中的水。梳妆台洗面器专门安装在梳妆台上的一种洗面器,或者它就是梳妆台的一部分,位于其顶部。
  第五节 其他工业用瓷
  景德镇市的工业陶瓷除电子陶瓷、电工陶瓷有专业生产厂家外,其他产品均无专业厂家生产,多为应一时之需,没有形成规模。但所涉及产品众多,有沼气灯头、热风管、纺织瓷、熔断管、陶瓷波纹板、高铝瓷喷沙嘴、耐酸瓷砖、球磨坛、瓷手、炉管、可控硅瓷环、防弹衣瓷片等。
  纺织瓷 系纺织工业中的小件用瓷,如瓷元宝、线筒、纱筒等。民国时期景德镇开始生产纺织瓷,产量极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产量也不多,现在景德镇市曙光瓷厂和一些民营小厂仍在生产该项产品。
  喷沙嘴 系铁路桥梁工程、化工防腐工程、机械制造工程中的重要机械零件,安装在喷沙机上作为耐磨具,1972年试制生产。该项产品以氧化铝为主要原料,经适当加工压成坚实坯体,再经高温烧结而试制成高铝陶瓷喷沙嘴,经实际使用,其寿命一般为5.5小时~30小时(视规格不同而异)。
  耐酸瓷 有耐酸瓷缸、发酵缸、蒸镏塔、耐酸瓷砖等品种,1958年开始试制,经测定,抗蚀性为99.74%,达到国际标准水平(国际抗蚀标准为98.86%)。
  球磨坛 始制于民国时期,直桶状,壁厚,大小规格不一。内置球磨子和欲粉碎的物料,靠手旋转带动球磨磨碎物体,后改电动,是中小规模制釉的主要工具,各瓷厂和制瓷作坊普遍使用。
  沙芯 主要用于化工、卫生工业作饮料和制剂过滤之用。
  瓷手 用于制造薄膜手套的模型。一种直型医用手套瓷模及全麻花纹手套瓷模,该产品是利用陶瓷手模代替钢质手模的一种新型产品。具有耐酸、耐碱、耐腐蚀、热稳定性好,吸水率小等特点。系国内乳胶行业先进的模具。
  第四章 瓷器计量标准
  第一节 产品计量
  景德镇市瓷业工人在千余年的瓷器生产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一套手工制作的、简单的、合理的,景德镇制瓷行业特有的计量方法。其类型可分为产品基本单位、产品规格单位、产品产销计量单位。
  产品基本单位 是对单件陶瓷产品的称谓,因品种而异。如:碗类、品锅类、杯盅类、坛罐类、凉墩等均以“只”为单位;瓶类、针匙类均以“根”;盘碟类均以“块”;壶类均以“把”;和合具、马蹄饭贝均以“合”;缸类均以“口”;箭筒、筷子筒、牙签筒等均以“支”;雕塑类均为“尊”;餐具、饭具、茶具、咖啡具、酒具、文具等配套瓷均以“套”为单位,配入套具内的各类瓷品每件又称“件”、“头”;台灯为“盏”等。
  产品规格单位 景德镇传统的瓷器规格单位之一“件”,是景德镇琢器类瓷器大小和成瓷难易的综合性计量单位。瓷器产品按大部位的外直径、口径、底径、腹径、肩、外高、空心高、内深、重量、容量等测算其规格大小,在琢器类某些品种中,如瓶、缸、壶、箭筒、痰盂、皮灯、水浅、文具等,均用“件”作为计量单位,1966年曾以“号”取代“件”,70年代又恢复“件”的计算方法。景德镇瓷器产品规格的计量单位按照历来情况,一般有几种不同的计量方式:
  1、碗类,是按照大小次序排列划分为品碗、顶碗、贰碗(又叫二大碗)、大碗(又叫三大碗)、工碗(又叫公碗或宫碗)、汤碗、饭碗;也可用英制“英寸”为单位,3英寸~10英寸不等。
  2、壶、瓶、缸、钵、凉墩、箭筒等品种均是以“件”(象征容量大小的单位)为单位,根据外高、肚大器型规格分为:如瓶类、直身瓶、鱼尾瓶、花蓝瓶、美人肩瓶、宝字瓶等的件数,是以瓶的高度来计量,而腹径大的天球瓶、大肚花篮瓶在件数相同是必须降低其高度,一般腹径越大其高度越低,如50件宝字瓶,腹径4.2英寸,高20英寸,而50件的罗汉瓶,腹径5.3英寸,高却只有7英寸。缸类产品的件数主要是从其口径大小来衡量;壶类产品的件数主要是从其同一品种的容量来衡量。琢器中其他产品规格的件数都是以瓶、缸、壶的大小赋予相应的件数,配套的产品,象“文具”,是几件瓷器的组合,它的件数就是以较大的笔筒为标准,其他如花插、印合、笔洗、小罐都按笔筒一样的件数规定它的件数,其规格大小一般有超万件、万件、千件、500件、400件、300件、200件、150件、100件、80件、60件、50件、30件、20件、10件、5件、双件、单件等。新式壶和仿制壶类是以“合”(每合容量200CC)为单位,以大小次序排列划分为10合~2合、合半等。
  3、其它品种,如:针匙、品锅、饭贝、坛类、皮碗等,按照大小次序排列,划分为大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等。盘的大小,现仍以英寸为计算标准。
  4、凡是没有大小之分单一品类,就不加规格单位,直呼品名。如:莲子耳盅、胡椒筒等。
  5、雕塑瓷、碗盘类,是按照英寸口径大小次序排列划分为18英寸、16英寸、14英寸、12英寸、10英寸、9英寸、8英寸、7英寸、6.5英寸、5.5英寸、5英寸、4.5英寸、4英寸、3.5英寸、3英寸等。
  产品产销计量单位 古代景德镇运送御瓷,以“桶”为运量单位,近代瓷器产量和运量单位均以下河“担”计量,并分不同品种以“2、4、6、8”件为一担。景德镇瓷器品种繁多,造型复杂,而且大小悬殊,圆器口径小的1.2英寸、大的2.3尺,琢器高度低的2.3英寸、高的3.4尺。要把这些器型复杂,大小悬殊的瓷器,完好无损的运往各地,就需要按一定数量和方法,包装成件,才便于挑运和装船,配车。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统一的计量标准,即每一类别的瓷器或配套瓷要多少个才成为一个包装单位。
  一仝 计算碗类、盘碟类、针匙类等产品产量的单位。10只为一仝,如一仝碗(10只),二仝盘子(20只),以此类推。
  一套 计算配套瓷的计量单位,如餐具、酒具、咖啡具、文具等,一套餐具有92头、64头、54头、45头、34头、24头不等,一套茶具有12头、9头、6头不等。
  一箱 指用纸箱包装日用瓷或陈设瓷,按纸箱的大小的产品规格的不同,其包装的数量不一。一般统一规格的纸箱可装不同大小规格的碗类30只~120只,鱼盘18块~50块,壶类12把~120把,大茶具8套,小茶具36套,22头咖啡具4套等。
  一支草指用稻草捆包的日用瓷,亦可称一帮、一包、一捆。其包装的数量根据稻草长短和产品规格的大小,其数量也不一。一般一支草内含3仝~5仝(30只~50只)碗、盘碟,100件桥梁壶6把,2号桃顶水筒32只,加大针匙1200只(又分为2切,每切600只)包装好的瓷器,再按支、帮、包、捆、箱大致重量,划分2、4、6、8件来计算,确定下河担每担的件数为100市斤左右。如锅三大碗6支为1担(每支为36只),罗汉汤碗8支为1担(每支为50只),100件桥梁壶4帮为1把(每帮为6把)。
  景德镇市对陶瓷生产量,购销量的统计,一直延用这种计量标准进行折算。到60年代初,愈来愈感到折担计量比较复杂,工作量很大,且易发生差错,而中央和省下达计划指标,都是自然件,即瓷器个体为单位。为适应不同要求,1961年,曾经采取对内按景市统一担标准计量,对外则采用自然件,每担折算为300件,与实际的自然件差异很大。如1担锅三大碗6支只有216件,1担罗汉汤碗8支有400件,1担加大针匙2切却有1200件。因此,从1963年起,对内外统一改用自然件计量。如碗1只,盘、碟1块,壶1把,杯盅1只,针匙1根,饭古1个……均为1件。54头中餐具则为54件等。
  第二节 产品标准
  产品等级产品质量分级标准是生产部门出售产品和商业部门收购商品时,鉴别产品质量、分等定级以及按质论价的依据。瓷器产品质量有产品的内在质量,外观质量、造型规格和彩绘质量。前三者主要体现在胎瓷上,后者体现在花面上。其传统办法是根据技术工人(选瓷、汇色)的经验和肉眼观察胎瓷,检查其色面是否存在缺点,造型是否符合规格,是否变形,声音是否清脆,大小厚薄是否适当等等。根据各个等级允许存在缺陷的范围来确定等级。花面则要看颜料配制与炉火温度是否恰到好处,色彩是否均匀调和,线条是否分明有力,颜色是否鲜艳、剥落,笔法是否工整,设计布局是否谐和,绘制是否精良,彩色是否发裂等等。这些是否和允许的范围,构成了传统的质量标准。在生产过程中,经过很长历史时期的实践,不断形成、完善了一整套传统的和现代的瓷器质量管理办法和标准。
  传统胎瓷质量标准 传统的分级标准是将产品胎瓷分为七大部分从产品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上规定了其等级标准。
  “脱胎” 属细瓷圆器如碗、盘等,通常分为7个等级,即青、正色、次色、正脚、次脚、爽脚与下脚、炭山。
  “二白釉”、“常白釉” 瓷质稍次于“脱胎”的瓷器,通常分为8个等级,即青、正色、次色、正脚、黄脚与次脚、口脚、下脚、炭山。
  “青釉” 为7个等级,即青、四色、正脚、黄脚与次脚、口脚与爽脚、下脚、炭山。
  “灰可器” 质量较粗的圆器碗,分为8个等级,即青、三色、红顺与米色、次顺与白色爽脚、正脚、毛堧与大脚、炭山。
  “琢器”、“大件”、“雕塑”包括壶、杯、大缸、大瓶、人物、禽兽等细瓷产品,分为7个等级,即青、正色、次色、正脚、次脚与黄脚、下脚与爽脚、炭山。
  “粗青花、粗蓝边、圆琢器” 包括鱼缸、鱼古盘、桥梁壶、令盅等,分为5个等级,即青、四色与三色、正脚与黄脚、下脚、炭山。
  “针匙” 分为6个等级,即青、正色、次色、正脚与黄脚、次脚与下脚及爽脚、炭山。
  产品分级标准 1953年简单划分4个彩花类别和两大类胎瓷品质差价。1954年10月,全面系统地统一品质差价比例和范围。将胎瓷归纳为12个类型,明确各类型的级差和所辖范围,取消旧的“青、正色……炭山”等名称,改为“特、一、二、三、四、五、六等”新的名称。改进后一般只有7个等级,最高8个,少的5个,均包括等外品即旧的炭山。1956年8月,经过实践,对改进后的7个等级,仍感过细、复杂、不利于进出仓、堆码、保管等经营管理,经工商协商同意,将7个等级标准化为5个等级标准,并更改名称为“特、甲、乙、丙级和级外”。又经一年多的实践,各地反映不一,多数认为简化后虽有利于经营,但不利于提高质量,1958年5月,按景德镇市工业交通局颁发的“景德镇瓷器等级外观标准”,将5个等级改为6个等级,名称改为“一、二、三、四、五等和等外”。即通常所称的“5等6级”。1961年6月,景德镇市陶瓷生产主管部门,遵照轻工业部日用工业品分等级的通知,景德镇日用瓷器统一规定为“正品、副品、次品”三个等级标准。实施以后,由于陶瓷与其他工业品不同,各瓷厂产品优劣程度悬殊,销售后销地和消费者反映突出,认为先买占便宜,后买就吃亏,等于无形中提升等级,变相提价。这次变更,由于不符合实际,1964年2月15日改用“4等5级”新标准。1964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颁布了日用细瓷器《部标准》和日用陶瓷器检验方法。1965年,江西省轻化工业厅又颁布了日用普通瓷器《企业标准》和日用粗瓷器《企业标准》。从此,景德镇瓷器纳入了全国同行业统一的质量管理标准。
  日用细瓷器《部标准》规定:按产品外观质量分为4个等级,即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四级品。并规定了各等级允许缺陷的范围和程度,每件产品在分级允许范围的缺陷,不得超过的种数:一级4种、二级5种、三级6种、四级8种。同时规定这些缺陷不得密集在一起。
  日用普通瓷器《企业标准》规定:按产品外观质量分为3个等级,即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规定了各等级产品所允许的外观范围、程度以及不能超过的项数:一级5项、二级6项、三级7项,青花产品各级可加1项,但不得密集在一处。
  日用粗瓷器《企业标准》规定:本标准适用于坛、壶、盘、碗、鱼缸、渣斗等6种粗瓷器。产品外观质量,分为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同一产品分级允许的缺陷,一级品不得超过5种,二级品不得超过6种,三级品不得超过7种,并不得密集在一处。
  以后陆续颁布了一些标准。1966年1月执行的日用青花、玲珑、紫金龙细瓷器《企业标准》,陈设瓷器《企业标准》。1975年12月实施的雕塑瓷器《企业标准》。1980年2月试行的部颁《高级日用瓷器产品质量试行标准》增加了特级、优级。1983年由市标准局批准发布了景德镇市《内销瓷器稻草包装标准》。这些都使瓷器质量标准的检验、管理,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
  器型规格标准 1957年上半年,景德镇市工业交通局会同陶瓷批发站、陶瓷出口公司,组织技术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对名目繁多的陶瓷产品器型规格、分行业、分产品类别进行比较、鉴定,普遍测定了产品重量、内深、外高、口径、容量,并按照圆器、琢器、注浆、雕镶4大类制订了1130多种陶瓷规格标准,陶瓷产品规格基本统一起来。1965~1980年又先后制定各级产品规格标准和检验方法。
  赣Q/128-65江西省日用普通瓷标准,按产品的型式和用途分为碗类、盘、碟类、壶类、杯类、其它类各类,按产品的规格分为大、中、小型。其规格分为大、中、小型。其规格范围是:碗类口径大型在175毫米以上、中型在111毫米~174毫米、小型127毫米以下。盘碟类口径大型在225毫米以阿上、中型在128毫米~224毫米、小型在127毫米以下。杯类口径中型在60毫米以上、小型在59毫米以下。壶类容量在1.3升以上、中型在0.7升~1.29升、小型0.7升以下。其它类,空心器皿视其外形相似,以碗或壶的规格确定大、中、小型;扁平器物按盘碟划分。其技术要求产品的口径尺寸规格允许有+2%或-1.5%的公差。
  赣Q/QB3-65江西省日用青花、玲珑、紫金龙的细瓷器标准,按产品的形式和用途分为五类;按产品的规格分为特型、大型、中型、小型。其型号规格:碗类口径特型110毫米以下。盘碟类口径特型351毫米以上、大型225毫米~350毫米、中型128毫米~224毫米、小型127毫米以下。杯类口径中型60毫米以上、小型59毫米以下包括各式调羹。其它器物类,空心器物视其外形相似的情况,按碗或壶类的规格确定型式;扁平器物按盘碟类的规格确定型式。其技术要求,产品口径在60毫米以上的尺寸规格,允许+1.5%或-1%的公差。口径在59毫米以下的允许在±2%公差。
  赣Q/QB1-65江西省陈设瓷标准,按产品形式为缸、瓶、坛、盘和瓷板等四类,按产品的规格分为特型、大型、中型、小型。其型号规格是:瓶类、缸类(花钵、箭筒、凉墩)特型号300件以上,大型150件~200件,中型50件~100件,小型30件以下。盘类(包括挂盘、元盘、瓷板、皮碗等)为尺四以上盘、瓷板、大二号皮碗以上产品为特型;尺二盘、瓷板、3号~5号皮碗为大型,8英寸~12英寸挂盘瓷板满尺圆盘为中型;7寸以下挂盘、瓷板等为小型。坛类(包括天字坛,宝珠坛等)18英寸以上为特型;12英寸~16英寸为大型;8英寸~10英寸为中型;7英寸以下为小型。其技术要求产品口径在400毫米以上的允许有+1%或-0.5%的公差。口径300毫米~390毫米允许有+1.2%或-0.8%的公差,口径150毫米~290毫米允许有+1.5%或-1.9%的公差。口径140毫米以下的,允许有+2%或-1.5%的公差。
  赣Q/TS4-75江西省雕塑瓷器标准按产品形式分为人物、动物、花鸟、山水等四类,按产品的规格分为大、中、小型,其型号规格、人物、动物、花鸟、山水等规格均一致。特型为51厘米以上,大型30厘米~50厘米,中型16厘米~30厘米,小型15厘米以下。各型号一般以厘米高度计算,必要时可以按产品宽度计量。
  此外,1982年市标准局批准发布了《薄胎瓷器器规格标准》。1983年市标准局批准发布了《景德镇市四项传统瓷器标准》。
  第五章 名优瓷
  第一节 礼品瓷
  景德镇市是座著名于世的古老制瓷名城,其生产的瓷器具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特点,瓷器大量销往国内外市场,国际友人对景德镇瓷器视如珍宝,尤其是国家外事活动中已成为国家领导人与各国互访的珍贵礼品。
  第二节 名优产品
  第二节 名优产品
  获产品国际金奖(4项)
  1984年 人民瓷厂“长青”牌青花梧桐45头西餐具,先后荣获民主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捷克布尔诺15届消费品国际博览会、波兰波兹南56届国际博览会金奖。
  1986年光明瓷厂“玩玉”牌青花玲珑清香45头西餐具荣获民主德国莱比锡博览会金奖。获国家优质奖产品(9项)获产品金质奖(5项)
  1979年人民瓷厂“长青”牌青花瓷器
  1980年 艺术瓷厂“福寿”牌粉彩瓷器
  1981年 光明瓷厂、红光瓷厂“玩玉”牌青花玲珑瓷器
  1984年 人民瓷厂“长青”牌青花梧桐餐、茶具(重评)红光瓷厂、光明瓷厂“玩玉”牌青花玲珑餐、茶具(重评)
  获银质奖产品(4项)
  1979年建国瓷厂“珠光”牌高温色釉陈设瓷
  1983年艺术瓷厂“景德镇”牌薄胎瓷
  1984年宇宙瓷厂“高岭”牌45头西餐具
  1985年人民瓷厂“长青”牌青花影青餐具
  获部优质奖产品(42项)
  1979年
  光明瓷厂 “玩玉”牌青花玲珑瓷
  艺术瓷厂 “福寿”牌粉彩瓷茶餐具
  1980年
  宇宙瓷厂 “高岭”牌45头西餐具
  红旗瓷厂 “玉花”牌釉下彩中餐具
  雕塑瓷厂 “散花”牌传统人物瓷雕
  1983年
  玉风瓷厂 “玉风”牌旋纹茶具
  为民瓷厂 “高美”牌金菊盖杯
  红星瓷厂 “玉燕”牌皮灯、壁灯
  景兴瓷厂 “磬声”牌青花薄胎瓷
  曙光瓷厂 “玉乐”牌莲子缸
  陶瓷馆“泥宝”牌仿古瓷
  新华瓷厂 “彩云”牌民族用瓷
  1985年
  人民瓷厂 “长青”牌青花影青餐具
  红星瓷厂 “飞鹤”牌新彩54头中餐具
  艺术瓷厂 “福寿”牌粉彩瓷版画
  新华瓷厂 “彩云”牌青花49头民族餐具
  竟雕瓷厂 “百花”牌71厘米(23寸)大寿星
  竟雕瓷厂 “万花”牌200件古彩人物花瓶
  竟雕瓷厂25厘米(10寸)粉彩洋莲象背台灯
  竟雕瓷厂 “万花”牌71厘米(28寸)麻姑献寿
  竟雕瓷厂 “万花”牌(28寸)寿星
  竟红瓷厂 “竟红”牌24厘米青花山水薄胎碗
  为民瓷厂 “高美”牌54头中餐具
  新华瓷厂 “彩云”牌民族用瓷
  立新瓷厂 “锦绣”牌红西斗方92头餐具
  红卫瓷厂 “金鸡”牌绿万寿15头咖啡具
  胜利瓷厂 “牡丹”牌料地万花92头咖啡具
  胜利瓷厂“牡丹”牌料地万花22头咖啡具
  红星瓷厂 “玉燕”牌5086花45头餐具
  建国瓷厂 “珠光”牌钧红300件金鱼缸
  建国瓷厂 “珠光”牌钧红300件凉墩
  建国瓷厂 “珠光”牌色釉影青旅馆用瓷
  曙光瓷厂 “玉乐”牌300件粉彩凉墩曙光瓷厂 “玉乐”牌300件粉彩青花箭筒
  曙光瓷厂 “玉乐”牌150件~500件青花粉彩缸
  曙光瓷厂 “玉乐”牌50件~150件粉彩青花花钵
  艺术瓷厂 “景德镇”牌瓷质壁画
  艺术瓷厂 “景德镇”牌8英寸~18英寸挂盘
  艺术瓷厂 “景德镇”牌3件~300件皮灯 艺术瓷厂 “景德镇”牌各式薄胎花瓶
  艺术瓷厂 “福寿”牌50件~100件花钵
  艺术瓷厂 “福寿”牌各式粉彩花瓶
  获江西省优质奖产品(83项)
  1979年
  红光瓷厂 “玩玉”牌青花玲珑三头饭具
  1980年
  红星瓷厂 “龙珠阁”牌30头白兰金镶玉餐具
  红旗瓷厂 “玉花”牌釉下彩92头中餐具
  新光瓷厂 “福寿”牌粉彩红万寿22头茶具、92头餐具
  宇宙瓷厂 “高岭”牌45头凤凰西餐具
  宇宙瓷厂 “龙珠阁”牌金地洋叶梨花西餐具
  雕塑瓷厂 “散花”牌雕塑瓷
  1981年
  艺术瓷厂 “景德镇”牌薄胎瓷
  新华瓷厂“彩云”牌民族用瓷
  红星瓷厂“玉燕”牌新彩45头西餐具
  红卫瓷厂 “金鸡”牌绿万寿15头扁茶具
  胜利瓷厂 “牡丹”牌料地万花92头餐具
  1982年
  为民瓷厂 “高美”牌20头六可新彩餐具
  景兴瓷厂 “磬声”牌新彩正德餐、饭具
  立新瓷厂 “锦绣”牌红西洋燕斗方翎毛92头中餐具
  1983年
  宇宙瓷厂“高岭”牌宇春、嘉顿茶具
  为民瓷厂“高美”牌金菊茶杯
  玉风瓷厂 “玉风”牌茶、咖啡具
  玉风瓷厂 “玉风”牌旋纹52头配套餐具
  艺术瓷厂 “双喜”牌金地开光龙凤茶具
  景兴瓷厂 “磬声”牌青花薄胎陈设瓷
  1984年
  红光瓷厂 “玩玉”牌青花玲珑3头饭具
  景兴瓷厂 “磬声”牌和合具
  雕塑瓷厂 “散花”牌A型青花传统瓷雕
  东风瓷厂 “金雀”牌大饭鼓
  青花文具厂 “景龙”牌陈设瓷器
  人民瓷厂 景清风秋54头中餐具
  红卫瓷厂 “金鸡”牌红万寿92头中餐具
  宇宙瓷厂 (百合)20头西餐具
  宇宙瓷厂 (白莲)22头茶具
  宇宙瓷厂 84-18型组合餐茶具
  东风瓷厂 “高岭”牌84型45头西餐具
  东风瓷厂 40公分菊花口薄胎瓷
  东风瓷厂 特大号落地皮灯
  东风瓷厂 6产砂新婚用瓷
  光明瓷厂 青花玲珑15头咖啡具
  红光瓷厂 青花玲珑15头咖啡具
  红光瓷厂 青花玲珑6头提梁茶具
  新华瓷厂 青花斗彩49头民族餐具
  人民瓷厂 青花“云头”中厚胎餐具
  雕塑瓷厂 合金镀装饰雕塑瓷
  建国瓷厂 彩虹釉艺术瓷盘
  玉风瓷厂 “玉风”牌异型挂盘
  红星瓷厂 57头水晶刻花西餐具
  1985年
  红旗瓷厂 “玉花”牌釉下彩54头中餐具
  向阳瓷厂 “景玉”牌粉彩白底穿花茶、咖啡具
  胜利瓷厂“ 牡丹”牌粉彩料地茶、咖啡具
  东方红瓷厂 “百花”牌红双喜6头茶具
  跃进瓷厂 “红艳”牌黄双龙茶、咖啡具
  青花文具厂 “景龙”牌青花六头文具
  青花文具厂 “景龙”牌青花双龙6头文具
  青花文具厂 “景龙”牌青花高白釉5头画具
  青花文具厂 “景龙”牌青花高白釉11头酒具
  东方美术厂 “百花”牌红双喜6头大茶具
  东风瓷厂 “金雀”牌喜鹊梅50件乔良壶
  东风瓷厂 “ 金雀”牌高白釉青花茶杯
  东风瓷厂 “远航”牌薄胎皮灯
  为民瓷厂 金边加彩坐盘
  为民瓷厂 金菊茶杯
  红星瓷厂 “玉燕”牌金边蓝菊花高白釉茶杯
  光明瓷厂 “玩玉”牌青花玲珑马蹄饭杯
  景兴瓷厂 “磬声”牌5寸~6寸庆兴碗
  青花文具厂 “景龙”牌青花高白釉6头文具
  青花文具厂 “景龙”牌青花11头酒具
  跃进瓷厂 “红艳”牌黄双龙22头扁咖啡具
  胜利瓷厂 “牡丹”牌料地万花9头中餐具
  胜利瓷厂 料地万花饭具
  红卫瓷厂 喜龙凤54头中餐具
  跃进瓷厂 红双龙大矮茶杯
  立新瓷厂 白地杂花六头大茶具
  昌虹瓷厂 红万寿6头大茶咖啡具
  东方美术厂 16英寸填画三星
  胜利瓷厂 黄地五龙穿西15头咖啡具
  全国陶瓷质量行业评比中获轻工业部优胜奖产品
  1983年无锡召开评比会获奖产品(41项)
  玉风瓷厂 “玉风”牌粉地金花22头玉风茶
  具(釉上彩茶咖具、全国第1名)
  玉风瓷厂 贴花旋纹9头茶具
  宇宙瓷厂 “高岭”牌茶咖啡具
  红卫瓷厂 “金鸡”牌粉彩万寿茶咖具
  艺术瓷厂 “又喜”牌金地开光六头茶具
  为民瓷厂 “高美”牌贴花金菊茶杯(盖杯、全国第1名)
  建国瓷厂 “珠光”牌羽毛花釉扁肚瓶(花瓶、全国第1名)
  建国瓷厂 “珠光”牌凤凰衣釉100件醉仙瓶
  建国瓷厂 “珠光”牌郎红100件月光瓶
  建国瓷厂 “珠光”牌三阳开泰扁肚瓶
  建国瓷厂 “珠光”牌茶叶末80件小口方肩瓶
  建国瓷厂“珠光”牌玫瑰紫50件斛桶瓶
  建国瓷厂 “珠光牌”均红150件芭蕉瓶
  建国瓷厂 “珠光”牌里红七狮双耳小口花篮瓶
  建国瓷厂 “珠光”牌影青刻花100件转心瓶
  建国瓷厂 “珠光”牌豆青刻花纹片200件转心瓶
  建国瓷厂 “珠光”牌彩虹釉100件双蚩耳瓶
  艺术瓷厂 “福寿”牌古彩冬瓜瓶
  艺术瓷厂 “福寿”牌粉彩雪景200件莲子瓶
  艺术瓷厂 “福寿”牌古彩山水400件莲子瓶
  艺术瓷厂 “万年青”牌青花人物500件木瓜瓶
  雕塑瓷厂 “散花”牌金鸡报晓瓷雕
  雕塑瓷厂 “散花”牌影青淡彩唐代仕女(人物雕塑、全国第1名)
  雕塑瓷厂 “散花”牌影青淡彩春讯
  雕塑瓷厂 “散花”牌16英寸三星
  雕塑瓷厂 “散花”牌五子罗汉
  雕塑瓷厂 “散花”牌站鳌滴水观音
  艺术瓷厂 “景德镇”牌粉彩薄胎28厘米碗(特艺、全国第1名)
  艺术瓷厂 “景德镇”牌薄胎青花斗彩33厘米斗笠碗
  红星瓷厂 “玉燕”牌刻花500件皮灯
  景兴瓷厂 “罄声”牌青花薄胎16公分碗
  光明瓷厂 “玩玉”牌青花玲珑吊灯
  人民瓷厂 “万年青”牌青花洛神24寸圆盘
  艺术瓷厂 “福寿”牌粉彩24寸长条瓷板画(全国第1名)
  艺术瓷厂 “福寿”牌粉彩32寸大瓷板画
  陶瓷馆“泥宝”牌仿元青花瓷复制品
  建国瓷厂 “珠光”牌均红金钟花钵
  建国瓷厂 “珠光”牌青花釉里红凉趸
  曙光瓷厂 “玉乐”牌粉彩山水500件莲子缸
  人民瓷厂 “万年青”牌青花五头文具
  人民瓷厂 “万年青”牌青花500件莲子缸
  1984年长沙召开评比会获奖产品(10项)
  人民瓷厂 “长青”牌青花梧桐45头西餐具
  光明瓷厂 “玩玉”牌青花玲珑45头西餐具
  光明瓷厂 “玩玉”牌青花玲珑22头咖啡具
  光明瓷厂 “玩玉”牌青花玲珑15头咖啡具
  红光瓷厂 “玩玉”牌青花玲珑45头西餐具
  红光瓷厂 “玩玉”牌青花玲珑15头咖啡具
  人民瓷厂 “长青”牌青花梧桐15头咖啡具
  建国瓷厂 “珠山”牌祭蓝描金9头茶具
  为民瓷厂 “高美”牌45头西餐具
  宇宙瓷厂 “高岭”牌45头西餐具
  1985年宜兴召开评比会获奖产品(19项)
  红星瓷厂 “玉燕”牌54头中餐具
  人民瓷厂 “万年青”牌57头影青凤凰中餐具
  光明瓷厂 “玩玉”牌54头青花玲珑餐具
  红光瓷厂 “玩玉”牌54头青花玲珑餐具
  宇宙瓷厂 “高岭”牌54头中餐具
  为民瓷厂 “高美”牌54头金边彩花中餐具
  建国瓷厂 “珠光”牌均红大金鱼缸
  建国瓷厂 “珠光”牌均红凉趸
  曙光瓷厂 “玉乐”牌粉彩山水凉趸
  艺术瓷厂 “福寿”牌凉趸
  艺术瓷厂 “福寿”牌雪景图
  艺术瓷厂 “福寿”牌西厢记
  艺术瓷厂 “福寿”牌周总理像
  景德镇美术研究所 明珠瓶式台灯
  景德镇美术研究所光明瓶台灯
  景德镇美术研究所联珠瓶台灯
  景德镇美术研究所 色釉玉柱瓶台灯
  建国瓷厂珠光牌高温色台灯
  景德镇美术研究所 琵琶瓶式台灯
  景德镇市电子陶瓷获奖产品
  1981年
  300路载波机用陶瓷滤波器 部优
  20、27铜压电陶瓷蜂鸣片 部优
  1982年
  300路载波机用陶瓷滤波器 国家银质奖
  300路载波机用陶瓷滤波器 省优
  20、27铜压电陶瓷蜂鸣片 省优
  1983年
  27铜压电陶瓷蜂鸣片 国家银质奖
  37MC声表面波滤波器 国家经委金龙奖
  37MH2声表面波滤波器 省优
  1984年
  JT6.5MD陶瓷鉴频器 省优
  CC6瓷柱电容器 省优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景德镇千余年来的瓷业历史和现状,反映了景德镇瓷业的经济、文化和工艺,是第一部集景德镇瓷业资料之大全的专业地情资料性巨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