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燃料业经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155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燃料业经营
分类号: F427.56
页数: 17
页码: 261-277
摘要: 1
关键词: 景德镇 瓷器 燃料业 经营

内容

窑柴业经营
  窑柴行业概况 景德镇五代时的龙窑,窑背或两侧沿窑长度方向每隔1米左右开一排或一对投柴孔,焙烧时,将燃料投入窑内坯体垛之间的火道中燃烧。五代至宋,窑场逐渐增多,蒋祈在《陶记》中写道“景德镇陶,昔(注:指宋代)三百余座”。窑场增多,燃料消耗必然加大,《陶记》作者在文中写道:“山川脉络不能静于焚毁之余,而土风日以荡耶,‘一里窑,五里焦’之谚其龟鉴矣!”所谓“不能静于焚毁之余”者,当指过去自动护林、合理利用柴山的良好社会风气败坏了,被砍伐殆尽的柴山,连小树小草也不能幸免。元代,由于原有的龙窑不适宜釉的烧成,因而导致葫芦窑的出现。此种窑,窑体较小,容积不大,但由于装烧工艺的改变,能充分利用窑室内的高空增加装烧容量,可以节省耐火材料和焙烧费用,其时已发明了涩圈垒烧,采用这种方法窑烧与支圈复烧比较,竖向窑烧的密度更大,更能节省焙烧费用,借此也能缓和燃料紧张的矛盾。明代有官、民二种窑,民窑容量较官窑为大。“民窑青窑,制作阔大,每座容烧小器千余件,用柴八、九十扛,多者不过百扛。官民二窑蒿柴一之,埴器之。”
  清代《景德镇陶录》谓:“柴窑多细器,槎窑多烧粗器,前代厂制一窑兼烧,柴槎四六配烧,今悉搭民窑,分柴槎为二帮,故有柴窑槎窑之称。”清光绪三十三(1907年)年,景德镇,柴窑为60座,槎窑20座。烧窑次数每年月平均,不到4次。因此一年开窑期是9个月,烧窑数年平均32次~33次。一座窑一次的烧成额值1100元左右。这样,一窑一年产值约为36000元。(按担米2.5元计)燃料烧费是制造费用的2.5成。一座窑的烧成需松柴800余担,一担约为300文,也就需270元~280元,因此一座窑的产值相当于1100元。槎窑一次产值如果约400元,相当于1/3强的柴窑,20座槎窑一年的总产值为7座柴窑的产值。
  民国时期的柴窑,每次烧窑费柴约900余担,以瓷器重量同燃料消耗量比较,则燃料消耗非常低,每公斤瓷器只需2公斤~2.4公斤柴。窑柴为松木,由于松木有脂,而他木则否。曾有人试以他木代之,则瓷成熟时黝黑不亮,其光彩不逮松柴所烧瓷器。各柴窑厂,烧窑时非常节省,凡可少添柴时,都尽量少添;凡可不添柴时,都尽量不添,或利用热窑续烧。
  窑柴行是专为柴窑各窑场组织窑柴货源和调剂窑柴品种的行业。它是景德镇的柴窑所独有的特殊行业,故有人说,它是三百六十行以外的行业。由几家祁门人和都昌人开设的伙房演变而来。为了招揽柴客住宿,对柴客不收住宿费,只要交两担窑柴。有时还可代客商找主顾。民国初年,这种柴行已有40多家,并成为专门接待柴客住宿,为其找主顾卖窑柴的中介单位。此时他们只从买卖中提取佣金,不收窑柴。后来又出现了给柴客放账和亲自赴柴区判出锯柴的大柴行。有首民谣说:“窑柴行、窑柴行,两手空空可开张,只要运气好,一天可赚万担粮。”
  民国17年(1928)全镇经营窑柴的柴行共有88户。除柴行经营外,亦有由柴农或柴商直接将柴售给烧瓷厂家的。
  民国19年(1930)《景德镇陶业纪事》云:“镇中柴行,共九十余家,须诸银牙贴,方可营业。但有一业纪事帖而分设数行者,名曰租贴,出户运柴至镇,必须柴行之手,而转售于窑户。考其营业性质,乃贩卖所为,而非洋记所为,因窑户与山户直接关系故也。镇窑每年销费,约柴三百余万担,值洋百余万元云。烧窑全用松柴,镇中居民炊烧燃料、不能取用,惟杂木事业,乃可购取之,有保柴公所年为之监督焉。”
  窑柴的产地主要分在浮梁县东、南、西、北乡的水路通航地区,其次分布在波阳、乐平、余干、万年、婺源、祁门等县的水道通航地区。
  1949~1957年,景瓷生产所需的各种燃料均由当地和邻近县属地区供应。窑柴主要产区分布在浮梁,波阳两县有资源的山区。其次在邻近的乐平、万年、婺源、都昌县和安徽省的祁门县等地也组织生产。1956年,窑柴耗用量不断增加,原有7个县的窑柴不足供应,遂扩大到由2省、4地区计22个县生产供应。具体分布有江西省上饶地区的浮梁、乐平、波阳、万年、婺源、德兴、贵溪、东乡8县。九江地区有都昌、彭泽、湖口、安义4县。抚洲地区有崇仁、宜黄、金溪、资溪4县。吉安地区有吉安、吉水、峡江、新干4县。安徽省的祁门、至德2个县。至1957年出现了有史以来的窑柴生产高峰,年达472万担。
  木炭、杂柴,民国8年有炭行50余家。全年销量约需炭15~16万担,每担价约1元,共值15~16万元。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瓷彩烤花仍是红炉烧炼,其燃料主要是木炭(白炭)。由浮梁县群力木炭厂和县属兴田、金竹山、黄潭、峙滩、南安、经公桥、江村、蛟潭等乡村木炭厂生产供应。在资源困难时,曾在波阳谢家滩和九江地区调进。1962年后逐步改革为以煤烧锦炉代替木炭烧红炉,陶瓷生产用木炭亦随之淘汰。烧窑点火,铺炉需用的杂柴(俗称扛斤柴和千斤柴),来源于景德镇市各乡村的副业生产,自砍、自运,直接向瓷厂销售。1962年后,供应处每年只作年度计划的安排。
  窑柴采购 为三种形式;一种是供应处下属派出机构组织生产;二是供应处委托各地供销社就地设点代购;三是部分柴农运到山下,由供应处收购。
  窑柴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下山柴,即在山场伐木倒树,披除枝节,锯成长约7.2寸的段再劈成厚约5分的片,堆齐成码,待柴自然干燥后,由山夫直接挑(推)运到航运码头(或公路边)待运。另一种是放水柴,山场的生产工序与下山柴相同。由山夫挑运到有水源的溪边上澎澎(是堆的俗名称),一般距离1~2华里,每日可搬运10多担。澎有两种:根据河溪的宽狭面积而定,溪面较狭2处架设河澎,即用粗杂木数根架在架面的两岸如桥面上堆放窑柴名叫骑河澎;另一种是因溪面较宽,在溪的一边溪岸上亦用杂木铺底,面上堆放窑柴,名叫边澎。待春雨季节山水爆发开始放水柴时,将柴掷入边溪中,趁水势顺流而下,直至航运码头(或公路边)起柴关场,取捞上岸,重码并经自然干燥后,再逐批运输。
  窑柴传统的计量方法均以担为标准,使用的衡具是竹制夹兰,两夹兰为一大担。夹兰规格:上肩八字形,两边各0.95市尺,中肩两横空1.10市尺,底板165市尺,每担横断面积为0.056平方米。每大担窑柴体积为0.0718立方米。1949年4月前,市场销售以小担结算(每大担为1.5小担)。1949年4月,窑柴公司改为市场销售按大担计量结算。但在产地收购计量方法,为提高工作效率,采取以丈量方法进行。具体做法是,将已锯成的窑柴就地成码,用市尺丈量,计量单位为“棍”。具体有两种测量方法:一种是四八尺,即长度16.8市尺、高2.1市尺为一棍,每棍折六担。在浮梁县境内的产区均用此四八尺方法测量窑柴。另一种是二五尺,即长度20市尺,高度25市尺为一棍,每棍折九担,在外地各县产区均按二五尺方法进行测量。产地的价款和费用结算,均以棍为单位作为结算依据,并按折担标准折成担数入账。
  1949年后,窑柴公司报经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批准,制订了窑柴统一规格标准:窑柴杆长规格为七市寸二分,厚度不少于一寸五分(放水柴为便于干燥,不能少于一市寸),并严禁用杉木生产窑柴。窑柴运到市后,根据规格长短、厚薄、柴片大小、树种老嫩、柴身干湿、新陈状况等不同具体情况定为三等九级,即甲上、甲中、甲下、乙上、乙中、乙下、丙上、丙中、丙下。1964年后,为改为按甲、乙、丙三个等级验收结算。
  窑柴运输 50年代初期,窑柴在产地的搬运方法还是传统的肩挑、手推方式。按当时平均量计算,全年需搬运劳动日600多万个,等于2万名劳力全年搬运。
  经济恢复时期,由产地到景德镇市的窑柴运输,主要是水路。在浮梁县境内,航道仅有昌江河,跨祁门、浮梁、波阳3县。浮梁辖区分东河、南河、西河、建溪河、明溪河、杨村河、林村河等7条支流。支流沿线有若干码头(即窑柴发运起点);东河:从鹅湖、寒溪、庄湾、墩口、渭水、坑口、高沙渡等码头,至凤凰咀与昌江河合拢直达市区的航线长达42公里。南河:从双风桥、湘湖街和小南河的柳家湾、半路港等码头至西瓜洲合垅与鹅颈坦合垅到市区航线长达83公里。西河:从牌门石、南溪桥、炉埠头、炉口、石溪渡、三龙和西河支流的潘溪口、高桥、新港里、沙坝以及洗马桥、洪沅、鸣山庙等码头至景市西河口合拢,航线长达92公里。建溪河:自乌田、铁炉里、蛟潭、黄土坝和芹坑口、洪村、建溪港等码头与昌江河合拢,航线长达68公里。明溪河:从储田桥、曲阿里、引山、梅湖、明溪等码头,在明溪口与景祁河合垅至景市航线长达65公里。杨村河、从神坦、查村、小港口、勒功街、沦溪、石溪、沽演、龙潭、林村口、恒滩、流口等码头在杨村河口与浮祁河合垅到景市的航线长达89公里。林村河:从金家滩、浩峰、大江村、中洲、在林村口与杨村河合垅到景市的航线长达78公里。昌江河道上游各港支流的河床水位均有不同,为适应不同水位特点航行,各港有各自不同类型的船只,如东港船只可装载4吨,南港船装载3吨,西港船装载10吨,北港大扶艄船装载12吨,牙尾船装载5吨,还有昌江下游的小扶稍船装载8吨。来自都昌、乐平、余干等地的罗坦船装载10吨。由于装载量少、船只自然多。当时统计,水港小型木船有1300余艘。但此类木船只能航行本港各自支流,不可能航行大河或波阳湖。至于来自都昌、乐平、万年、波阳等地窑柴,有其本港不同类型的木船,通过波阳进人昌江河运到景市。至1953年,窑柴航运运输每吨为20担计量。但由于窑柴水份超吨,1954年经省航运局仲裁规定:4至7月份为洪水期,每吨为16担。8月至次年3月为枯水期,每吨为18担。此后,航运费均按此计量规定结算。
  20世纪50年代初期,窑柴供应面临产地的搬运劳力问题和远距离航运困难。对此采取了汛期放水柴的方法。1953年,修建了由洪沅至枧田全长16公里的第一条支线公路,使全部放水柴通过汽车直运到市。后又遇到国家能源紧缺,汽油供不应求,继又以木炭代汽油作为汽车燃料运窑柴。1955年,全市瓷业生产需要窑柴量增加到290万担,浮梁县本地的窑柴生产和运输能力仅能负荷120万担,供需相距甚大。采购开始伸向外地,使当年窑柴运输进口总量达到299万担,其中外地运输占59%,确保当年供应有余。1956年窑柴生产安排扩大到22个县后,出现了有史以来的窑柴生产高峰。1957年窑柴运输进口总量为472万担,其中浮梁县境内运输仅有127万担。德兴、金溪两县设有窑柴经理部,窑柴采购站自行组织生产,用抚州、德兴、鹰潭、余江、乐平等港的木帆船运输到景市的运量就有56万担。吉安、吉水、峡江、新干等县供销社代购的窑柴,供应处用赣江轮拖运到波阳中转驳运到景市的运量也有57万担。波阳、婺源、乐平等县在干线公路的运量达161万担,其他各县采购的窑柴,通过都昌、上饶、宜春等港运力的支援,承运量达70万担、在各方面的支持配合下,当年除确保历史最高用量348万担供应外,还储存130余万担。在当时为4个多月的储备,储量属历史最高纪录。在全省范围内,由于森林面积砍过于造,影响农业水土保持,为此江西省委决策加快以煤代柴试验步伐,之后,窑柴生产基本立足于本地生产为主。因此,1958年外地窑柴来源大部分压缩,当年运输进口量仅有177万担,而当年窑柴用量仍然需要313万担,除上年储备全部贴供外,本地生产需要增加大批劳力的问题又重新出现。随着大跃进公路化的兴起,在景市通往湖口、婺源、波阳等地公路主干线修复通车后,各农村简易支线公路相继诞生。在景市农村先后建成的公路有经公桥——西湖,经公桥——刘家;金家——前进;勒功——沧溪;储田——江村;曲阿里——兴田;新居——新园;蛟潭——胡宅;三龙——东港;景市——福港;继景市——瑶里公路建成,其支线又开辟了鹅湖——小沅;鹅湖——天宝;庄湾——府前等10多条简易公路。1959年,汽油供应十分紧张,公路运力锐减,影响陶瓷生产原燃料运输进口,于是采取汽车短运,航路接运的方法解决。以煤代柴开始巩固推广后,全年煤炭用量增加到87600吨,窑柴用量相应减少到205万担。1960年窑柴用量为213万担,全年运输进口量为240万担,其中:浮梁境内由于放水量超百万担,农村公路延伸进山区,大大减轻了搬运劳力,加快了运输周期等因素,运输进口量达200万担。外地采购运输进口量仅有40万担。此后,窑柴用量逐年减少,境内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航路运输为次。70年代后,窑柴供应量减少到20万担,基本上是公路运输,少量航运。
  窑柴经销 1951年,窑柴公司的成立取代了窑柴行商个体私营的经销结构,开始按瓷业生产需要,安排和管理窑柴经营市场。1953年的窑柴销售量仅有56万担,约占全市总供量的70%左右。1954年,国家初步对私营工商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从此,市场的窑柴经销基本得到统一。当年销售量已达199万担。1955年增加到290万担。由于窑柴属手工亚,又系季节性生产一般有在10月至次年3月砍伐搬运,4至9月运输的特点。同时制瓷烧炼最需要干柴(每窑需80%的干柴),雨水季节需干柴更多。因此,需要有相适应的储备量。据此特点,一方面扩充柴源,充实储备;另方面在经销形式上采取计划分配的原则,即根据各瓷厂当年的产瓷计划和实际耗用定额来安排当年的窑柴供应计划,根据每月的窑次计划,分配需要的窑柴数量。由于窑柴供量大,占地面积多(每万担散装柴需占地700平方米),如按商业性的批发环节全部仓销,则必然增加短运费用和陶瓷生产成本,而且还要增加仓容能力和管理费用。对此,供应处开始建立了河销调拨制度,凡航运到景市窑柴,由搬运起点(河边码头)直接运进瓷厂再办理相关手续。为使各瓷厂能够就近搬运窑柴,在市区河边的朱氏弄、斗富弄、彭家弄、毕家弄、程家窳、麻石弄、大黄家弄、戴家弄、千佛楼、玉路弄、刘家弄、花园弄设立了共12个起柴码头。由码头到柴窑角楼(存放窑柴的楼仓),近则300米,远则800米。年河销量约占总用量的70%,节约了大笔搬运费用,提高了经济效益。根据各瓷厂窑楼仓容满载仅能装容60万担,只有两个月的储备,还不能保证运输间隙时的生产需要,供应处又在市郊区的淘金岭、东风坦(现胜利器材厂厂址和生活区)、马鞍山等地设立露天堆柴场。如1957年末的储量达130余万担,其中淘金岭就堆放40多万担。
  煤炭经营
  原煤经营 1957年开始,随着景德镇陶瓷工业,窑炉改革的进行。在圆形煤窑的试烧过程中,大部分初期试验时,要求使用块煤,而当时又正值大跃进时期,煤源十分紧缺,采购十分困难。省、市计委首先安排了董家山煤矿的块煤计划。董家山矿位于婺源县的西南面,与景德镇南安乡交界,距市区33公里,运输方便,但因其矿的块煤产量难以满足煤窑试烧的需要,继又安排了萍乡高坑矿的块煤计划。由于萍乡至景市公路相距500公里,不可能长期依赖公路运输,经多方面联系后改由浙赣铁路运达南昌,然后由南昌航运到景市(或通过波阳中转运达景市)。为此,陶瓷原燃材料供应处开始在南昌,波阳设立了运输中转组,按月申报铁路车皮和航运计划,办理运输中转业务,及时将块煤运送到景市,满足了需要,使煤窑试烧进度得到顺利进行。煤窑烧炼试验成功后,煤炭用量随之扩大。1958年开始由省陆续安排江西省的钟家山矿、仙槎矿、天河矿、丰城矿的煤炭供应为主,其次是由中央安排贾汪矿的少量优质煤计划作补充。钟家山矿位于乐平县东面20华里的乐河南畔,从矿山至景市可由航路运输,洪水期航运可直达景市,枯水期则须在乐平县转运。为此,供应处在乐平设立了采购、运输中转组。该组一方面派员驻矿过磅验收煤炭,一方面在乐平县办理中转运输业务。矿至景市公路全程58公里,在当时汽油供应紧张时,仍然是以航运为主。仙槎矿,位于市寿安乡,距市区公路27公里,公路直达运输。天河矿,位于吉安县东南面,其运输方式,以小船驳运到吉安市赣江边的神岗山煤场,再由吉安轮拖运至波阳中转到景市。丰城矿系1958年新建煤矿,位于丰城县西南面,由矿至张家山铁路支线接通浙赣铁路主线,由浙赣铁路运输到南昌,再由南昌中转到(或波阳再转)景市。在大跃进期间,景瓷生产质量因受煤质影响,出现徘徊不稳定状况。为此,中央领导对景瓷生产十分重视,1962年,经周总理亲自批准,国家计委开始安排景瓷生产用淮南矿、大同矿、峰峰矿的优质煤炭计划,为景瓷生产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利条件。
  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煤烧瓷全面推广。1962年,全陶瓷系统已发展到倒焰式大型圆形煤窑124座,简易土煤气窑1座,彩绘烤花锦窑20座,成型煤烧烘房6537平方米。全年煤炭耗用量已达11.6万吨(窑柴年用量已压缩到90万担)。当年煤源仍然紧缺,供应处的煤炭原购仅完成8.5万吨,但运销各瓷厂已达11.4万吨,其中运用储备调剂2.9万吨,保持供应耗用基本平衡。
  1964年,为了统一地方煤炭的经营管理,确定属市地方的董家山矿,仙槎矿的煤炭由市煤建公司经营。凡市外采购进口的煤炭的仍由供应处经营,负责组织采购,中转运输和供应分配。由国家计委统计表安排,在原淮南矿、大同矿、峰峰矿的基础上,又补充扩大了淮北矿,大连矿、山东枣庄矿的煤炭供应。该三矿煤炭运输,均通过当地铁路直接运抵南昌,由南昌中转组转运到(或波阳转)景市。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供应处的经营业务处于瘫痪状态。1969年1月,供应处改为“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供应组。”当月上级决定:将煤炭交由景市煤建公司接管。南昌、乐平、裕溪口,九江的煤炭中转运输同时撤消。保留波阳、皇岗中转组,中转其他原材料物资。1969~1971年,瓷业生产用煤,均由市煤建公司供应。
  1972年,恢复江西省陶瓷工业原燃材料供应处。继又接管市煤建公司交来的市外采购进口的煤炭经营业务。煤炭来源仍然是以淮南矿、鸣山矿供应为主,同时恢复了乐平、裕溪口、九江设点中转运输。
  1980年11月,宁赣铁路的贵溪至景德镇段货运通车后,淮南矿、大同矿的煤炭均改变为铁路运输。同时,在历尧建设了铁路专线,成立了专业接运站,开辟了数万吨的储煤场,以适应煤炭卸货需要。改变运输方式后,彻底解决了20年来航运多环节中所存在的许多问题。随着煤炭运输方式的改变,供应形式亦相应由原以河销为主改变为仓销为主,计划分配给各瓷厂的煤炭大部分转向历尧煤场提货。1982年,继又增加了山西路安矿和江西省万山矿的煤炭供应。
  1985年6月,铁路宁赣线供运全面通车后,在京浦、陇海铁路线的物资,尤其是淮南煤炭,山西煤炭由原绕道改为顺道直达运输。
  焦炭经营 1964年瓷业公司成立后,一部分红炉采用焦炭代替木炭烧炼,供应处自此时开始经营焦炭。同时,陶瓷机械翻砂需用焦炭,全年用量为400余吨。焦炭的来源、有萍乡高坑矿、新余花鼓山矿、乐平鸣山矿。以后通过省计划安排,专门由湖南湘潭钢铁厂供应,该厂为炼钢而专业生产焦炭,质量最佳,在使用上因质纯可降低耗量20%左右。焦炭运输仍然是采用铁路运输,经浙赣线运到南昌,然后由南昌航运中转到景市。1969年1月,供应处体制改变为“陶瓷工业公司供应组”,在煤炭业务移交市煤建公司经营时,焦炭业务亦随之一并移交。70年代后,烤花红炉烧炼已全部被锦炉烧炼所代替,已不再使用焦炭。陶瓷机械加工、生产翻砂需用少量焦炭,仍由市燃料公司负责供应。
  重油经营 1976年,景德镇市以油烧瓷试烧成功后,陶瓷工业系统1978年~1984年先后共建成不同类型的油窑26座,其中烧炼瓷器的油烧隧道窑17座,油烧辊底烤花窑9座。隧道窑每座窑平均日用油量为6.1吨,辊底烤花窑每座窑平均日用油量为0.6吨,全年耗油量共达37500余吨。
  重油乃国家统配物资,由中央统一安排计划调拨。适用于陶瓷烧炼的重油为200号
  ~250号,重油主要由广东的茂名,浙江的镇海和九江炼油厂供应。茂名、镇海系采用铁路油罐专车运达景市历尧油站;九江炼油厂的运输,大部分由铁路直抵景市,少部分则由公路运输,直接调拨进瓷厂。
  重油的销售除少量公路运输直接调拨外,大部分通过历尧油站仓销。油站卸发油的设备俱全,卸发油系统备有3台4吨锅炉,保温发油时使用1台,火车罐油进库时启用2台,保持2公斤气压,同时可熔卸16只车罐,6个小时可使油温达到80度,并建有可储存5千吨重油的大油罐2只,还有一个能储存2千吨的地下油池以及2只100吨另位油罐。油站全年重油吞吐量可达7万吨。
  重油供应采取计划分配,按各用重油瓷厂的窑炉设备,消耗定额,核定计划,按时分配。在计划内重油来源不足的情况下,以求援来的部分计划外议价重油作补充,其分配原则,以各瓷厂用油的总量按比例供应。如有超消耗定额的用油部分,则全分配议价重油。陶瓷厂烧炼建筑瓷所需的重油,亦由中央另行直拨计划,由从供应处代办采购、运输,与同系统同等按计划供应。由于国家的能源往往难以满足各项生产的需要,在计划调拨、运输环节、资金周转等方面不平衡的因素经常存在,必须相应采取计划调控和节约能源的措施来缓解供需矛盾;在计划调控方面,首先要有适量储备作保证,有时正常备有两个月的重油存量待供,采、供、运相互协调;在节能方面,协助用户采取了现场管理方法,使计划分配基本平衡,保障了供应。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景德镇千余年来的瓷业历史和现状,反映了景德镇瓷业的经济、文化和工艺,是第一部集景德镇瓷业资料之大全的专业地情资料性巨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