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特殊造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153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特殊造型
分类号: TQ174.72
页数: 2
页码: 231-232
摘要: 本节介绍了景德镇瓷器薄胎瓷、镶器瓷的造型特点以及装饰方法。
关键词: 景德镇市 瓷器装饰 器形 造型

内容

薄胎 薄胎瓷俗称蛋壳瓷,是景德镇陶瓷艺术中蜚声中外的陈设珍品。它最薄的地方不到零点五毫米,以手托之,轻如浮云。薄而透明的瓷胎上纹样,隔着一层瓷胎看过去,就象云中的月影,雾中的青山,若隐若现,煞是好看。薄胎瓷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品种是薄胎碗,制作得好的从碗口、碗心到碗底,厚薄一致。映着光看去象万里无云的晴空那样匀净、明亮,上下一白,通体透亮,其技艺之高超真是巧夺天工。
  景德镇的薄胎瓷,有近千年的历史。北宋时,景德镇大量烧造的影青瓷,由于瓷化程度高,滋润透影,薄而轻巧。以“质薄腻”、“体薄而润”见称。到明代,则是名手辈出,据记载,永乐甜白脱胎和万历昊十九所制的卵幕杯,“薄如蝉翼”,映着光可以照见指纹。从此,薄胎工艺从一般制瓷工艺中分离出来,并且有了脱胎器、卵幕杯、流霞盏、皮蛋盅等专称。薄胎瓷已从影青瓷所普遍具有的“薄”,发展成一种专门的制作工艺了。清代康熙、雍正年间出品的白胎薄胎瓷器已经达到了薄得只见釉而不见胎的“真脱胎”的程度。
  薄胎瓷的器形,除碗、盘、碟、盅外,还有各种花瓶、文具、酒具、鱼缸、盖碗、皮灯等。最小的薄胎碗只有笔杆粗细,两个指节那么高矮。20世纪80年代,景德镇十多个大型瓷厂都成立了高级细瓷车间和试验组,不仅掌握了制作八角碗的技巧,而且在原料、工艺、技术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试验,使景德镇薄胎瓷生产有了新的发展,品种由十几种发展到四十多种,产量比1976年以前增加2倍。从只能制作高45厘米以下的薄胎花瓶,口径15厘米以内的薄胎碗,到烧制成功了高100厘米的薄胎花瓶和口径87厘米的薄胎碗,以及高59厘米的薄胎皮灯等各式大件产品,在薄度、光泽度、白度等方面,都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薄胎瓷的装饰,是根据胎瓷的造型应用釉下彩、釉上彩或雕刻等传统技法而设计的。近几年来,从画面的题材、内容、风格,以及装饰方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既有现代人物又有历史人物,既有山水画又有花鸟画,内容丰富,构图新颖,富有民族特点。景德镇市艺术瓷厂彩绘技艺人员为使薄胎瓷锦上添花,在粉彩装饰设计上突破框框,生产出许多新产品,比如效果极佳的双面彩绘,内外两层的装饰纹样,对着光看彩云追月隐约可见,像一曲优美动听的轻音乐,令人情意盎然。《游鱼》皮灯是艺人们精心创作的优秀新作品,他们根据皮灯的特点,别出匠心地运用双面彩绘的方法,在瓷壁内绘上淡淡的蓝、绿色,瓷壁内外两面画了数条栩栩如生的小鱼,当夜幕降临灯光亮时,皮灯通体犹如一池明净的湖水,鱼儿在不同深浅的水中悠悠自得,交叉穿行,好象活的一样。1983年艺术瓷厂生产的“景德镇”牌薄胎瓷在省优产品的基础上荣获国家银质奖。
  镶器 镶器产品多为陈设艺术瓷,是以泥块镶合成方型、棱型、扁型等有棱有角的异形器物。《景德镇陶瓷史稿》载:“瓶罍尊彝,都属琢器。其圆者如造圆器之法。其镶方棱角之坯,用布包泥,以平板压之成片,以刀裁之成段,用原泥调和粘合。”景德镇自产瓷以来就有镶器。宋代镶器产品很多,其中盖盒是较小的一种镶器,据《江西陶瓷史》记载,宋代盖盒用途很广,产量很大。有盛装妇女化妆品用的油盒、粉盒、黛盒,有盛装铜镜用的镜盒,亦有装药的药盒。”元代镶器有瓷枕、八棱玉壶套瓶、座梅瓶等。1972年出土的“至元四年”凌氏墓中的青白釉红楼阁式仓,仓楼为活动式,中有子母口而盖于仓上,四面正视均为四柱三音,底层前后各为二柱夹仓,分上、下三格,门为活动插板式。这座阁仓大都是镶合而成。明代镶器产品增多,如正统九年魏源基仿龙泉豆青釉烛台,正德六年徐琼妻墓仿龙泉豆青釉皈依瓶等,清代随着瓷器品种增加,镶器亦不断增加,仅瓶类产品就有六棱瓶、八棱瓶,四方瓶、扁六方瓶、天圆地方瓶、博古纹瓶等。民国仿古镶器较多。除瓶类外,有四方水浅、方形香熏炉、扁六角形凉墩等。1949年后镶器产品散见各瓷厂,小件大都被注浆工艺所取代。艺术瓷厂和建国瓷厂镶器艺人较为集中,生产出不少器型优美的镶器陈设瓷,如各种规格的四方瓶、水浅、花钵等。20世纪80年代,镶器产品又有新的发展。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景德镇千余年来的瓷业历史和现状,反映了景德镇瓷业的经济、文化和工艺,是第一部集景德镇瓷业资料之大全的专业地情资料性巨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