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一般造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153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一般造型
分类号: TQ174.72
页数: 3
页码: 229-231
摘要: 本节介绍了景德镇五代、元代、明代、清代瓷器造型艺术的特征及造型变化。
关键词: 景德镇市 瓷器装饰 器形 造型

内容

瓷器造型艺术属于立体造型艺术,是有容积的形体。五代制作的碗盘盏,有唇口、五瓣花口、腹壁刻以内凹直线、器形呈莲叶状,器壁稍斜直,平底宽边,大圈足,底足中心有脐状凸起。宋代瓷器品种多,而每一类器物又有多种多样的形式,瓶类修长秀美者居多,钵类前期的敛口变为敞口,器身多折肩,钵形有比较显著的变化,瓜棱壶体形多变,有仿金银器式样烧制的,肩一侧有弯曲细长流,另一侧贴附扁形曲柄,婀娜窈窕的形体美丽动人;葫芦式壶,宋代创新壶式,特点是葫芦做器身,短直的流贴附在下截圆腹上侧,另一侧在两截壶体间有束带形曲柄相连;瓜棱罐多广口、短颈、腹部丰满整体圆浑厚。童子荷叶枕,设计巧妙,一童子侧卧于榻上,双手持一荷叶,荷叶边缘翻卷作枕面,童子神态自然、维妙维肖。盖盒形体较小而扁,有圆形、六瓣花形、十八瓣花形、菊瓣形、扁平形、石榴形、竹节形或八棱形,盒底露胎。北宋碗一般多为高圈足、斜腹壁。少数为矮圈足、弧腹壁。
  元代瓷器在造型上既有传统的宋代遗风,又有创新的时代特征。元瓷的造型显得格外浑厚、古拙、雄伟、挺拔。以大瓶、大罐、大碗为多,同时也生产胎质细腻,体薄透光、玲珑别致的小件瓷。罐底部较小,整个器型显得上大下小;梅瓶口沿平坦,底部较丰满,一般不带盖;杯壶以玉壶春为壶身,流贴在腹上,壶口较小,盖扣其上;高足杯口微撇,近底处较满,承以上小下大的竹节式高足,四系小口扁壶以青花釉里红为多,折沿盘分菱花式与圆口式两类,圈足、砂底;匜的基本形制为线式,一边带流,流下装饰小圆系、平底,传世有青白瓷、青花、釉里红匜。
  明代的盘、碗、罐、壶等器型同元代是一样的。玉壶春瓶、梅瓶、板壶、高足杯等,基本上保留元代的造型,但因便于实用,又不断有些变形。盘、碗的圈足放得较宽,而且逐渐改变了元代大多数圈足内壁无釉的制作;高足杯由元代足部较直,垂直而有站不稳的感觉,而改为足部外撇。宣德时期有一种“宫碗”,足沿外撇,腹部宽深,实用而又显得庄重。这种造型世代相传,至正德时期更为普遍,有“正德碗”之称。
  清代瓷器造型,日用器皿大都沿用历代传统的式样,但在官窑器中仿古的风气非常盛行,有仿商、周时代青铜器式样的,也有仿宋、明瓷器造型的,康熙的瓶类形制多变,其中凡是口小腹大的称为花觚或花插,特别小的花觚称为渣斗。在瓶类中一种口有双边,颈较细而短、瓶身直如截筒,其形好像一个棒槌,俗称棒槌瓶,棒槌瓶青花、五彩和霁蓝描金都有,一般是民窑器。口颈细瘦、瓶腹鼓圆如油锤形的俗称油锤瓶,青花、五彩、单色釉各品种都有。口及颈部适中而器身呈规整方形的方瓶,制作工整,是康熙时期的特殊品种。在杯、碗一类器皿中,康熙时期的金钟杯,如同一只倒置的小形铜钟。笠式碗的器形犹如倒放的笠帽。雍正时期的瓷器造型,比起康熙时期,则又有一些变化,很多器物的造型,都是取材于自然界的花果形态,如海棠花式、莲蓬式、瓜楞式、石榴式、柳条式、菊瓣式等等。乾隆时期的瓷器造型,比雍正时期更为繁多。天球瓶、葫芦瓶、牛头尊等极为普遍。瓷制和各种文房用具,其品种之多和制作之精,都超越了以前任何时期。其它像如意、龙头带钩、香薰等过去的玉雕制品,也做成粉彩瓷器。愈来愈别出心裁的陈设品也不断出现。乾隆时期的瓷器,除了器形多样外,瓶类往往附饰双耳,有螭耳、象耳、鹿耳、羊耳等各种的?耳,其中尤以螭耳为多。清末至民国时期,景德镇瓷器品种逐渐减少,造型没有多大变化。
  1949年以后,瓷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至1985年,有13个大类232个系列1682个品种,其中大部分是在传统造型基础上提高和创新。
  景德镇瓷器造型千变万化,瓷器品种名称五花八门,将它们归类划分不外乎以形象、用途和意义来命名。
  1.以形命名
  动物:鱼尾瓶、凤尾瓶、马蹄瓶、鸡心盅、蝴蝶品锅、鱼篓瓶等。
  植物:柳叶瓶、梅瓶、大蒜瓶、芭蕉瓶、苹果壶、石榴壶、莲蓬壶、葫芦瓶、青果壶、石榴碗、荷叶碗、莲子碗、金瓜茶杯、东瓜坛、玉兰盅等。
  形状:罗汉碗、金钟碗、斗笠碗、腰鼓壶、汽球壶、琵琶壶、桥梁壶、鹰嘴壶、天球瓶、胆瓶、花兰瓶、宝珠坛等。
  2.以意命名
  年代:正德碗、乾隆瓶。
  专业:人大茶杯。
  人名:中山盖杯、太白酒具、太白坛。
  地区:苏联碗、英碗。
  寓意:康乐碗、萌芽壶、裕丰壶、如意杯、民会杯、芝兰杯、卫生茶杯、喜字坛、玉壶春等。
  3.以用途命名
  用途:啤酒杯、瓦卡杯、鸡蛋盅、鱼盘、参罐、凉趸、衣勾、鸟食罐等。
  大小:锅三大、锅四大、二缸盅、三缸盅、三合壶、四合壶等。
  4.与画面结合命名
  瓷器产品造型和画面是分不开的,有些名称除用造型名称而外,还结合画面一并命名。常见的有:松竹梅纹盖罐、八仙祝寿纹盌、斗彩菊蝶纹盘、五彩雉鸡牡丹纹瓶、粉彩人物鹿纹梅瓶、青花加彩十二月花卉纹酒杯。
  第二节 特殊造型
  薄胎 薄胎瓷俗称蛋壳瓷,是景德镇陶瓷艺术中蜚声中外的陈设珍品。它最薄的地方不到零点五毫米,以手托之,轻如浮云。薄而透明的瓷胎上纹样,隔着一层瓷胎看过去,就象云中的月影,雾中的青山,若隐若现,煞是好看。薄胎瓷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品种是薄胎碗,制作得好的从碗口、碗心到碗底,厚薄一致。映着光看去象万里无云的晴空那样匀净、明亮,上下一白,通体透亮,其技艺之高超真是巧夺天工。
  景德镇的薄胎瓷,有近千年的历史。北宋时,景德镇大量烧造的影青瓷,由于瓷化程度高,滋润透影,薄而轻巧。以“质薄腻”、“体薄而润”见称。到明代,则是名手辈出,据记载,永乐甜白脱胎和万历昊十九所制的卵幕杯,“薄如蝉翼”,映着光可以照见指纹。从此,薄胎工艺从一般制瓷工艺中分离出来,并且有了脱胎器、卵幕杯、流霞盏、皮蛋盅等专称。薄胎瓷已从影青瓷所普遍具有的“薄”,发展成一种专门的制作工艺了。清代康熙、雍正年间出品的白胎薄胎瓷器已经达到了薄得只见釉而不见胎的“真脱胎”的程度。
  薄胎瓷的器形,除碗、盘、碟、盅外,还有各种花瓶、文具、酒具、鱼缸、盖碗、皮灯等。最小的薄胎碗只有笔杆粗细,两个指节那么高矮。20世纪80年代,景德镇十多个大型瓷厂都成立了高级细瓷车间和试验组,不仅掌握了制作八角碗的技巧,而且在原料、工艺、技术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试验,使景德镇薄胎瓷生产有了新的发展,品种由十几种发展到四十多种,产量比1976年以前增加2倍。从只能制作高45厘米以下的薄胎花瓶,口径15厘米以内的薄胎碗,到烧制成功了高100厘米的薄胎花瓶和口径87厘米的薄胎碗,以及高59厘米的薄胎皮灯等各式大件产品,在薄度、光泽度、白度等方面,都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薄胎瓷的装饰,是根据胎瓷的造型应用釉下彩、釉上彩或雕刻等传统技法而设计的。近几年来,从画面的题材、内容、风格,以及装饰方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既有现代人物又有历史人物,既有山水画又有花鸟画,内容丰富,构图新颖,富有民族特点。景德镇市艺术瓷厂彩绘技艺人员为使薄胎瓷锦上添花,在粉彩装饰设计上突破框框,生产出许多新产品,比如效果极佳的双面彩绘,内外两层的装饰纹样,对着光看彩云追月隐约可见,像一曲优美动听的轻音乐,令人情意盎然。《游鱼》皮灯是艺人们精心创作的优秀新作品,他们根据皮灯的特点,别出匠心地运用双面彩绘的方法,在瓷壁内绘上淡淡的蓝、绿色,瓷壁内外两面画了数条栩栩如生的小鱼,当夜幕降临灯光亮时,皮灯通体犹如一池明净的湖水,鱼儿在不同深浅的水中悠悠自得,交叉穿行,好象活的一样。1983年艺术瓷厂生产的“景德镇”牌薄胎瓷在省优产品的基础上荣获国家银质奖。
  镶器 镶器产品多为陈设艺术瓷,是以泥块镶合成方型、棱型、扁型等有棱有角的异形器物。《景德镇陶瓷史稿》载:“瓶罍尊彝,都属琢器。其圆者如造圆器之法。其镶方棱角之坯,用布包泥,以平板压之成片,以刀裁之成段,用原泥调和粘合。”景德镇自产瓷以来就有镶器。宋代镶器产品很多,其中盖盒是较小的一种镶器,据《江西陶瓷史》记载,宋代盖盒用途很广,产量很大。有盛装妇女化妆品用的油盒、粉盒、黛盒,有盛装铜镜用的镜盒,亦有装药的药盒。”元代镶器有瓷枕、八棱玉壶套瓶、座梅瓶等。1972年出土的“至元四年”凌氏墓中的青白釉红楼阁式仓,仓楼为活动式,中有子母口而盖于仓上,四面正视均为四柱三音,底层前后各为二柱夹仓,分上、下三格,门为活动插板式。这座阁仓大都是镶合而成。明代镶器产品增多,如正统九年魏源基仿龙泉豆青釉烛台,正德六年徐琼妻墓仿龙泉豆青釉皈依瓶等,清代随着瓷器品种增加,镶器亦不断增加,仅瓶类产品就有六棱瓶、八棱瓶,四方瓶、扁六方瓶、天圆地方瓶、博古纹瓶等。民国仿古镶器较多。除瓶类外,有四方水浅、方形香熏炉、扁六角形凉墩等。1949年后镶器产品散见各瓷厂,小件大都被注浆工艺所取代。艺术瓷厂和建国瓷厂镶器艺人较为集中,生产出不少器型优美的镶器陈设瓷,如各种规格的四方瓶、水浅、花钵等。20世纪80年代,镶器产品又有新的发展。
  第三节 陶艺
  陶艺是用现代审美观念,采用可塑性很强的土质,直接手工成型或用一定科学手段辅助成型,经火焰烧成后形成一种硬性的,永不变质的陶艺作品。它是从泥土中享受自然的回归,人性的回归,另以此来抵制机械文明给生活带来的乏味和人性的变化。
  陶艺本属民间艺术,它根植民间的土壤,来自民间,用于民间。景德镇民间青花的坯胎,就是采用含铁质较高的下脚料,使用一种单纯和青料彩绘,有料有笔,层次分明,在单纯中见真情,从素雅中见含蓄,再加上使用白里泛青的石灰釉,一次高温烧成,画面青白相映,晶莹透彻,“娇翠欲滴”,互为渗透,有浑然一体的效果。可是景德镇民间陶艺由于受到宫廷艺术的冲击,文人艺术的冲击,现代工业的冲击,对它的生存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些手工技艺被淘汰了。时代在前进,当代艺术呈现为多元化的审美取向,人们呼唤着刚健、自然,以至粗旷的作品出现,也就意味着时代在呼唤陶瓷艺术现代形态的形成。20世纪80年代,景德镇陶瓷学院和陶瓷研究所以及部分瓷厂技艺人员创作了一大批陶艺作品,其中不少受到国内外行家的好评。为了推动现代陶艺发展,陶瓷学院、瓷校开设了现代陶艺课程。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景德镇千余年来的瓷业历史和现状,反映了景德镇瓷业的经济、文化和工艺,是第一部集景德镇瓷业资料之大全的专业地情资料性巨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