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综合装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1520
颗粒名称: 第十一章 综合装饰
分类号: TQ174.72
页数: 5
页码: 222-226
摘要: 本章记述了景德镇瓷器装饰工艺综合装饰的介绍,共分为青花斗彩、颜色釉加彩、色釉堆刻花、影青青花、铁骨泥秋纹器、珐花彩、珊瑚描金、开光八节内容。
关键词: 景德镇市 瓷器装饰 综合装饰

内容

第一节 青花斗彩
  青花斗彩始于明代青花盛行、五彩兴起之时,宣德朝开始把釉下青花与釉上矾红彩融为一炉。即在青花纹饰中留出兽形、龙形等白釉色地,再填矾红彩;或用红彩作地,来衬托青花兽形纹饰。这种釉下青花与釉上红彩相结合的装饰技法,发展成为成化朝的斗彩装饰工艺。历史上著名的明成化时期的斗彩,是成熟和较为普遍地烧制了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色相结合的产品。由于是釉下青花与釉上色彩互相争奇斗艳,故谓之“斗彩”。在这一阶段的彩瓷中,青花是构成整个图案的决定性主色,在以青花勾好图案的轮廓线,釉上色彩按青花规定的范围填入,或者先用青花画好图案的一部分,釉上再着色画色彩的部分,甚至有的图案,基本上由青花表现,釉上只略加点缀色彩。所以尽管成化斗彩的釉上色鲜艳,但从整个装饰风格与嘉靖、万历的彩瓷和清代康熙五彩比较来看,以疏雅为成化彩瓷的风格,这正是釉上釉下相互争奇斗艳的特点。历经弘治、正德两朝,发展成为彩瓷史上又一新阶段的嘉靖、万历青花五彩瓷品。有的文献上也称“五彩”是青花和釉上五彩相结合的产品,严格地说也是属于斗彩范围。它的工艺也是先画青花部分后画釉上部分,分二次烧成。不过这个时期青花五彩的纹样,不以青花的蓝色作决定整个画面的主导色彩,而是作为其中的一种颜色来处理。即需要蓝色的时候,就以釉下青花来代用。清代,康熙时期虽仿制过斗彩瓷器,但多数产品不及成化的精致,至雍正时期所仿制的斗彩瓷器非常成功,它还引用了胭脂红(洋红)等新的色料,增加色彩品种,同时在画法上和制作工艺上也有不少的改进和创新。清末以后斗彩工艺却无所创新。斗彩中一般以青花斗古彩的形式较多,也有青花斗粉彩,青花斗釉下彩的,1980年以后,斗彩发展,出现了结合其它各种装饰,如新花、金彩等,不少斗彩还应用色釉或色釉刻花做边饰。
  第二节 颜色釉加彩
  釉上彩绘 是一种利用纹片釉及其它色釉的特殊效果,用纹片釉或淡色釉(青釉系的釉较多)作地,在釉上用新彩颜料进行彩绘的一种装饰形式。如画人物、山水及花鸟等都有一种良好的艺术效果。
  色釉描金 这种方法是在高温颜色釉瓷胎上用金水(或本金)描绘图案纹样的边饰,它在深色调的色釉上装饰效果较好,如在乌金釉、霁蓝釉上描金等。
  色釉粉彩 是艺术瓷厂在20世纪80年代研制成功的新产品,它在高温色釉瓷胎上加绘粉彩,由于颜色釉和粉彩颜色的色度差别较大,更衬出粉彩纹样的抚媚娇润和纤秀,既保持了颜色釉的特有风格,又拓宽了粉彩瓷的艺术视野。
  色釉青花 以紫金釉为地,青花绘制龙纹称之“紫金龙”。工艺程序是:在坯体上用青花画好纹样,再用薄纸剪成一定的形状将青花部分遮盖住,然后蘸紫金釉,待干后掀掉盖纸,在青花部位填以青花釉,即可入窑烧成。
  色泥加彩 工艺特点是将呈色剂加入泥料中,然后施釉烧成,一般以粉红色、紫罗兰色为多。加彩形式有釉下加窑彩及釉上描金和加墨彩等。
  第三节 色釉堆刻花
  色釉堆花是在坯体表面上,用笔蘸取同性质的泥浆或用手将泥料填出各种纹样,花纹凸出坯面,具有浮雕装饰的效果。目前大量生产已采用特制的花纹模版将白釉浆转贴于坯体,且往往和颜色釉结合运用,以增强装饰的色彩效果。
  色釉刻花是传统刻划花与颜色釉相结合的一种装饰方法,这类装饰形式较多,技法也复杂。基本的工艺方法是,按设计要求先在坯胎上刻划纹样,然后分别施各种高温色釉,入窑烧成。有的采用把刻好纹样的坯胎入窑烧成石胎,再施低温色釉入炉烧成,这类装饰比较有影响的形式有浇黄三彩、素三彩等。
  第四节 影青青花
  元代,影青刻花结合青花的装饰就开始运用。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70厘米高的六方盖梅瓶,纹样以青花画水纹为地,刻花白龙在蓝色水波上翻滚,很有气势,它采用的工艺就是影青青花。由于这种产品都用手工刻花,费工费时产量少,多用于陈设瓷和高档日用瓷。1982年,景德镇市人民瓷厂的技艺人员研制出一种以贴代刻的新工艺,大大的提高了产量。这种工艺是将纹样仿照刻划花的刀法用影青釉包制成贴花纸,和青花花纸同时贴于坯体上,形成影青和青花相结合的产品。这批青花影青餐具、茶具、咖啡具等日用瓷,幽静雅致的青花,晶莹剔透的暗刻花与白中泛青的影青色釉互相衬托,交相辉映,深受人们喜爱。1984年,省、市和省陶瓷工业公司有关领导、专家参加的技术鉴定会认为:“运用现代技术发展传统产品,将传统青花和影青刻花的装饰手法结合在一起,具有独创性,有独特的艺术效果,是升级换代上高档的新产品,属国内首创”。并指出“该产品密切结合生产实际,适应多品种、大批量的要求。”同年,影青青花58头餐具,1984年荣获轻工业部江西省优质产品称号,1985年又获得国家银质奖。
  第五节 铁骨泥秋纹器
  铁骨泥是一种以钴、锰、铁为着色剂,烧成后呈现深褐色或黑色的装饰材料,一般用青花色料的残渣稍加配制后使用。它常和纹片釉配合使用,多将铁骨泥材料运用在一个装饰带上,通身施白纹片釉,口填镶紫金釉边,简称“秋纹器”。这种装饰以古朴典雅见长。它的操作程序是在坯胎上将纹片釉和铁骨泥分别施在设计要求的部位,镶好紫金口,然后入窑烧成;有些产品在涂布铁骨泥的部分还刻上装饰纹样,出窑后用墨水涂于瓷面,洗净即成。制作秋纹器的瓷胎应厚一些,以避免成瓷的釉面龟裂时,将瓷胎拉裂而损伤瓷器。单独施用铁骨泥的常与雕刻纹样相配合,追求稳重朴实的韵味。铁骨泥上不能沾釉,沾釉就不能得到理想的色调,而会出现闪蓝。
  铁骨泥秋纹器的加彩,已形成批量生产的有加青花和加古彩的两种,分别称为“青花秋纹器”和“古彩秋纹器”又叫“秋纹青花”、“秋纹古彩”。
  第六节 珐花彩
  “珐花”也叫“珐华”,它是在琉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特殊装饰效果和民族风格的装饰方法。景德镇在明嘉靖前后仿制珐华器。它的工艺方法是在修好的坯胎上,先刻花纹图案线条,然后用笔醮与坯胎相同的泥浆,在轮廓线上堆成均匀的凸线条,入窑烧成石胎,再按图样要求填成各种色彩的珐花釉,在900℃~1100℃的窑温中烧成。珐花釉以紫、绿、蓝为主,黄、白色次之。在工艺上有刻花的石胎上喷涂单一的蓝色或绿色的,这种产品习惯上称为“珐翠”或“珐绿”。
  第七节 珊瑚描金
  它是用矾红和金作主要装饰材料。“矾红”是中国传统的以氧化铁为显色剂的釉上彩料,也称铁红。宋代以后釉上彩使用的红大部份是这种颜料。珊瑚描金的工艺方法是:“矾红”料用油搓好,也有用胶水调料的,均匀地涂在瓷胎上,然后用丝棉球轻轻地拍匀,称为“拍色”,修整后入炉焙烧。矾红发色的色调,与颜料的细度,焙烧温度的高低,时间的长短都有直接的关系,彩料愈细润色料愈鲜艳;温度和时间掌握恰当,色调显的鲜艳;温度高和焙烤时间长,有可能使颜色闪黄。红底烧成后,用金水在底色上描画,重又入炉焙烧,即成珊瑚描金产品。这种产品给人华贵热闹的感受。民国时期多为喜庆婚嫁的用品。
  第八节 开光
  “开光”是陶瓷装饰中的一种艺术组织形式,也叫“开堂子”、“开斗方”。它的特点是:在一个器皿上将装饰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以圆、方、长、菱、扇等形状的内绘纹样为主体,另一部分是以上述形状的外部为底,衬托主体纹样;也有以器皿装饰部位为主体,其余的为衬托部分,如瓶类的口颈、底足及盘类的口边等,这两部份采用二种或多种不同形式的装饰材料,构成一个综合装饰的产品。在运用青花、粉古彩装饰产品时也有“开光”手法,但它是以艺术结构的组成形式出现的,不属于综合装饰的归类范围。综合装饰开光的形式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色釉开光 是开光形式中使用较多的一种。它以每各种颜色釉作地,主体纹样用釉上彩或釉下彩。由于在同一器皿上要施两种不同工艺要求的釉(主体纹样一般施白釉),因此在施釉时要进行一些技术处理,才能达到要求,如在两种釉的衔接处,堆一道凸起的泥浆坎;施釉时贴纸盖住不需施釉部位等。
  青花开光 以青花作地,在堂子内的主体纹样用釉上彩或釉下彩进行绘制。这种开光只须施一次釉,即青花釉,按青花瓷的工艺制作烧成。然后按选用彩绘形式的工艺进行加工。在进行青花开光时,也可采用斗彩的形式,即在进行主体纹样彩绘的同时,对青花地进行深加工,使开光外的纹样更趋丰富。
  釉上彩开光 这是一种釉上彩的综合装饰形式,它是以粉、古彩作主体纹样,其它釉上彩作地形成开光,开光外的纹样地色有金地、电光地、珊瑚金地、腐蚀金地等等,深受城乡欢迎的金地龙凤茶具以其富丽堂皇的装饰,销路经久不衰。
  综合装饰中还有:青花玲珑加彩(见第二章第四节)和青花釉里红(见第三章第二节)。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景德镇千余年来的瓷业历史和现状,反映了景德镇瓷业的经济、文化和工艺,是第一部集景德镇瓷业资料之大全的专业地情资料性巨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