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青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1478
颗粒名称: 第一章 青花
分类号: TQ174.72
页数: 8
页码: 173-180
摘要: 本章记述了景德镇瓷器青花的装饰工艺的介绍,共分为青釉青花、本釉青花、民窑青花三节。
关键词: 景德镇市 瓷器装饰 青花

内容

第一节 青釉青花
  景德镇青釉青花(传统青花)装饰成熟于元代。九江出土了延祐元年(1314)青花塔式皈依瓶,江西省博物馆藏有“至元戊寅”款四灵盖罐,景德镇出土了元至元戊寅(1276)青花釉里红楼阁式谷仓。元代中前期的青花呈色蓝中暗灰,从纹饰构图和绘画技巧来看颇具匠意。延祐已未年墓出土的青花灵塔盖罐,罐身二道弦纹将其器面装饰分成上、中、下三部分:器肩堆塑狮首和象首各一对,二兽首间,绘有复线如意朵云纹,四朵如意纹的间隙处,又绘有小云头一朵;器胸绘缠枝牡丹四朵,牡丹呈盛开状,在缠枝绿叶间绘有蓓蕾五个,其中四个作含苞待放状;器腹为八瓣仰莲,瓣内填饰蕉叶和蔓草纹,莲瓣下一道弦纹,把全器纹饰与器足分开;器盖上绘曲线构成荷叶叶脉。
  元代中晚期,景德镇青花烧造技术益精。“浮梁瓷局”监烧的青花瓷,以造型硕大、纹饰繁缛、,胎釉厚重而著称于世。它的色调青翠披离,浓处色如靛,并有深入胎骨发浅淡锡光铁锈瘢点,浅处为天蓝色。釉面白里泛青,光润透亮,其精巧绝伦的工艺制作和丰富多彩的装饰技法,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独具一格的特色。现存大英博物馆达维特基金会的元至正十一年(1351)铭刻的青花云龙象耳瓶,是元代景德镇成熟青花的典型器,也叫至正青花瓷。瓶身绘缠枝葡萄、蕉叶、飞凤、缠枝莲、海水、云龙、波涛、缠枝牡丹及杂宝、变形莲瓣等八层图案。
  元代海外贸易比较发达,青花瓷器大量销往西域伊斯兰教区,其青花瓷器具有典型的伊斯兰器形和图案风格。青花瓷器呈色鲜艳,制作工整,画工精细。瓶、罐有作八棱、六棱,有的器型带盖,盘子出现菱花口、圆口、折沿。装饰风格层次多、器画满,主次分明,浑为一体。纹饰分主纹和辅纹两类,瓶、罐的腹部和盘心为主要纹饰,有动、植物题材和杂宝、人物故事等。其它为辅助纹饰,有火焰、回纹、八宝、吉祥等,具有蒙藏喇嘛教鲜明的文化艺术风格。元青花深受喇嘛教的影响,它的装饰艺术有着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的深深印痕,并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风韵。
  明代洪武青花的造型、纹饰、技法都明显的带有元瓷遗风。其风格介于元至正和永乐青花瓷之间。纹饰方面:图案布局渐趋疏朗,基本以花卉为主,尤其多见扁菊纹;缠枝或折枝莲叶纹大都呈螺旋形,花叶明显缩小;出现五爪龙,但仍以四爪、三爪多见。民间青花绘画简练豪放,一笔点划。绘画题材广泛,如松竹梅兰、水藻、卷云、花卉、八宝、鱼螺等,盘碗内心多见草书福寿字。还有的器物一面绘青花,一面印花,这是元代遗风。青花色泽不如元代青花浓艳,多数青色灰暗。到了永乐、宣德时代,情况就发生了明显变化。在纹饰装饰技法上,从元代层次多、满画面的繁缛风格,向秀丽、典雅的风格发展;纹饰题材,更加丰富多彩。植物纹中的缠枝莲、牡丹、灵芝、月季,动物纹中的龙、凤、麒麟、海兽等都成为颇具时尚的选题,但最能体现这一时期青花成就和特征的,还是其独具魅力的青花呈色格调。由于当时官窑厂青花呈色剂多选用进口的“苏麻离青”(亦称苏泥勃青)料,此料由于含锰量低,就可以减少青色中的紫红色调,在适当的火候下,能烧成象宝石蓝一样的鲜艳色泽;又由于含铁量高,往往会在青花部分出现黑色斑点,这种自然形成的斑点和浓艳的青花色却又相映成趣,被视为无法模仿的永、宣青花瓷的成功之作。
  永乐、宣德两朝青花,在总的风格相同的前提下,又各具自己的特色。永乐青花瓷胎质细腻润滑,胎色洁白,胎薄体轻,器型规整,大器的细砂底有光滑温润之感;造型优美、俊秀,厚薄适度,釉面肥厚细腻,光润平净,纹饰纤细秀丽。宣德青花瓷造型敦厚、端庄,秀美规整,胎体较永乐时显得厚重,釉面亮青,有桔皮纹,纹饰豪放,笔法潇洒,青花色调更为凝重和晕散。
  宣德以后,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几乎不见有任何官款的瓷器传世。据《中国陶瓷史》记载,宣德八年(1433)决定烧造龙凤瓷器四十四万三千五百件(见御器厂大事年表),这样巨大的数量,在当时决非一、二年能完成。但二年以后,已是正统元年(1436),这些未烧造的瓷器,必然要继续烧造。正统六年,北京重建三殿工程告成,又“命造九龙九凤膳案诸器,既又造青龙白地花缸”。景泰五年五月“减饶州岁造瓷器三分之一”,天顺元年(1457)有委中官至景德镇烧造瓷器,天顺三年有原定烧造十三万三千余件,后工部奏减八万的记载。正统至天顺的30年间,景德镇御器厂制瓷活动并没有停止过,只是它烧造的瓷器,并不书写官款而已。
  成化窑瓷器具有秀丽、体轻、胎薄以及艺术上追求轻松情趣的意向,从而使青花艺术效果更接近中国画的艺术特点。成化青花除了少数早期制品仍沿用“苏麻离青”而带有黑斑外,在风格上和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相似。其大量而典型的产品,则是以青色淡雅而著称。由于“苏麻离青”料的断绝,成化官窑后期主要用的是产于江西饶州乐平县的“陂塘青”,也叫“平等青”。这种国产青料含铁量较少,因此不再出现宣德青花那种黑斑。由于经过精细加工,在适当的温度中能烧成柔和、清雅而又透彻的蓝色来。以传世的实物看,成化青花器的造型并不如宣德青花那么多样,但是精巧的小型实物却是这一时期突出的产品。在图案的装饰手法上,更趋向于轻松、愉快,如婀娜的花枝和活泼的婴戏图等。
  弘治朝是成化风格的继续。其选用的青花呈色剂兼用进口青料和国产青料,器物以盘、碗为主,在装饰图案中以莲池游龙最有特色。
  正德时期的青花生产亦多,青花呈色又比成化深浓,而成绩不及宣、成二窑。青料除瑞州产的“无名子”(也叫“石子青”)外,主要是用云南所产的回青(即“佛头青”)。回青发色青翠、明艳,于是烧制了不少有以回族文字的图案。这种回纹图案,也称回回青,绘画多为仙人、雅士、美女、婴戏及狮、鹤、鹿、花、鸟等,并装饰于盘碗底心。
  嘉靖、万历朝青花,器型较前代更为多样和富有生活情调。纹饰上,除了继承前代主要的题材外,道教题材如寿字、福字、“八卦”、“云鹤”等出现较多。此时青花仍选用进口回青料,其色泽呈现一种蓝中微紫的浓重、鲜艳的色调,它既没有永、宣青花之浓艳,也没有其特有黑色斑点,又与成化浅淡格调迥然有别,从而形成明代青花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明代末期,虽然青花质量日趋下降,但天启窑的青花作品亦间有精品,所绘花草图案、人物、山水小品,构图简洁清丽,寥寥数笔,生趣盎然。
  清代顺治朝,青花已有相当成就,所以有“顺治淡描美人,其衣带裙褶,飘飘然有凌云之气”的赞誉。然顺治在位时期不长,而且前有宣德、后有康熙精品对比,所以其名不著。
  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青花,以康熙朝最为突出。造型上盘、碗、壶类居多,纹饰图案以龙凤、松竹梅及各种花卉最常见。明代青花呈色,虽然也有浓淡不同的层次,但由于色调不多,分色层次模糊。而康熙青花“则完全由工匠们成熟地运用更多种浓淡不同的青料,有意识地造成多种不同深浅层次的色调。”同一种青花,由于它的浓淡不同,形成了色彩上完全不同的感受,甚至在一笔中也能分出不同的浓淡笔,故康熙青花瓷器有“青花五彩”之誉。这种层次分明的着色方法能更加运用自如地表现中国山水画远近、向背、阴阳的情致意景,给人以鲜蓝青翠、明艳净丽、娇翠欲滴的艺术效果。因此《饮流斋说瓷》称:“硬彩、青花均以康熙为极视”,其呈色效果所以能达到如此境界,是因为采用了国产珠明料所致。
  雍正、乾隆二朝青花器,造型上较之康熙更加丰富多彩,除了一部分沿袭前朝外,海棠花式、莲花式、瓜楞式、石榴式、柳条式等取材于自然界花果形态的造型大量出现,构成了这一时期青花造型艺术上的独特风格。但雍、乾两朝青花瓷并没有突破性成就,《陶雅》卷上说:“雍、乾两朝之青花盖远不抵康熙,然青花一类,康熙虽不及明清之浓艳者,亦可以独步本朝矣”。雍正年间比较突出的官窑青花是仿明成化和嘉靖的作品,但传世所见的以仿宣德青花器为多,仿宣德时的黑疵及釉下气泡方面都能十分相像。雍正青花色料呈色有蓝、浅蓝、青翠和晕散数种。乾隆青花瓷器呈色雅淡,画笔线条柔和,器面繁缛,细巧有余,浑厚不足。雍、乾青花用料据唐英《陶冶图说》记载:“青料,出浙江绍兴、金华二府所属诸山”。取其上青“顶圆子”,携至镇,专门的匠户精细加工后使用。
  嘉庆以后虽然青花瓷器生产逐渐走向衰落,但采用的青花珠明料使青花装饰焕然一新。当时碗青(氧化钴)由外传入,颜色太艳,且不耐久,经过艺人们的配合,用含有较高氧化钴的珠明料稍加舶来品的工业氧化钴,便使青花呈一异彩。《饮流斋说瓷》云:“近日仿康熙青花之品,亦有极精者,其蓝色竟能仿得七、八………”。在道光至光绪时,有少数青花精品可与清初青花媲美。如带耳棱角形瓶类器皿尤为突出,画面有人物、山水、麒麟、凤凰、喜字纹、诗文等,纹饰分布较满。
  民国时期,青花仿古成风,装饰堆迭、繁琐。但为数不多的青花艺术瓷风格独特,艺人王步,以工带写笔法绘青花山水、人物、花鸟,其笔力雄健,有浑厚苍老之气,青花渲染从浓到淡一次染成,不见笔痕。
  1949年后,青釉青花瓷装饰从内容到形式,出现了很多好作品。1954年设计的青花海棠图案中式餐、茶具以及其他陈列用器,在艺术表现上剔除了繁琐、堆迭的装饰方法,开创了清晰、秀丽、明朗的新形式,经国务院有关领导选定,交北京饭店管理,为国家领导人接待外宾宴请时专用。1959年建国10周年大庆之时,首都北京兴起的10大建筑工程,为装饰美化各厅堂、楼房内环境,都一致选定了幽靓、雅致、庄重、具有民族特色的景德镇青花瓷器。进入20世纪60年代,设计和生产了青花缠枝莲图案沿边,缠枝满花图案和散点式双梨花装饰的中餐具、茶杯、茶具、酒具等数十个品种,装饰手法简练、明快,纹样清新,发色青翠。不仅满足了人民大会堂、驻外使馆所选用,同时扩大在首都以至国内各大城市的宾馆、饭店所选用。
  应用传统青釉制作的仿古瓷,20世纪80年代以后更为风靡,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它尊重原作,从泥、釉、色料、造型、器面、款式等艺术效果都是根据不同的朝代、品种区别运用,从而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第二节 本釉青花
  20世纪60年代起,景德镇的瓷器烧成逐步由柴烧改为煤烧。为了适应烧成工艺,调整了坯釉配方和烧成工艺,使青花瓷釉在新的条件下仍然清彻透亮,这种混合釉保留了青釉青花的本色,拓宽了烧成范围,与80年代以后的油窑、气窑烧成气氛相适应。为了与传统的青釉青花相区别,故称它为本釉青花。由于工艺原因,传统青釉青花只在仿古瓷或特殊工艺上运用。
  本釉青花继承和发展了传统青花瓷“釉质白里泛青,青料发色青翠,装饰古朴典雅”的特色,釉和青料协调和谐,青花纹样有一种浸于水中和水乳交融的感觉,给人以舒适的质地美感。
  本釉青花料的呈色鲜丽而不显火气,沉着又不觉闷塞,色调层次丰富,线条清晰,有较好的艺术表现力,若与传统青花比较,确有艳丽稍过之感,但它不泛红、也不泛紫,与本釉白中泛微青的釉色配合,仍然是和谐统一的,同样有安静稳重、明净雅致的艺术效果。
  装饰技法上,除传统手工笔彩青花特种工艺品外,日用瓷均采用贴画结合的操作,为青花瓷大量生产开辟了广阔的途径。同时,充分运用青花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形式多样,仅正常生产的餐具画面就有16种之多,题材有山水人物,鸟禽走兽,花卉图案等。这些画面在表现手法上,不追求具体形象的自然主义如实的描写,而是设计者以自己对大自然的精神感受,在吸取传统精神时,赋予匠意的创造。装饰形式有满花和边花的,采用散点的、缠枝的、卷草的、团花的等图案结构形式,对器皿进行美的加工。无论哪种形式,都重视了装饰器皿的整体效果,注意了纹样形象的装饰性和形体美。许多画面在“青白相间”、“计青当白”的运用上是很有匠心的。“青白相间”在专业中称为“水路”处理,是青花的重要表现手段,最能体现青花瓷的装饰美,青色的纹样在微青白瓷的烘托下显得幽静可爱,微青白瓷在青色纹样辉映下更见滋润明亮。青花日用瓷装饰丰富多彩,有500多个花色品种。1979年景德镇市人民瓷厂生产的青花梧桐餐具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金牌奖,1984年又荣获德国莱比锡、捷克布尔诺、波兰波兹南国际博览会三枚金质奖。青花梧桐餐具是既保留了传统特点又具有现代特色的青花配套瓷典型品种,它由数十件乃至一百几十件大小不一、器型各异的瓷器装饰同一个山水画面配套组成。器型轻巧大方,轮廊秀丽匀整,线条工整细腻、色彩和谐诱人。“梧桐”是青花传统画的名称,是根据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诗意:“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转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廉暮卷西山雨”与江西八景中的章江门组合为一景逐渐演变而来。取名“梧桐”为呈吉祥之意,根据民间传说“梧桐引得凤凰来”的美句而定的。画面通过点、线、面的巧妙组合,对江南的园林风光作了理想的描绘:近处是石桥行人,花鸟树林,楼台亭阁,远处是层峦叠嶂、平波荡舟。如此湖光山色,确有“白波青峰非人间”的意境。艺人运用中国画散点透视法,把繁杂的景、物、人铺叙在一个画幅上,运用自如,恰到好处;布局合理,疏密适宜;层次分明,格外别致。画的边缘饰织锦图案,辅以吊珠图案装饰,中间衬以民间象征吉祥的“八宝”图案纹样,整个画面构思深邃,寓意深刻。优秀画面除“梧桐”外,还有芙蓉、海棠、满莲、敦煌、双龙、锦葵、金鱼等装饰,或丰满严谨,或挥洒自如,诗情画意,令人赏心悦目。青花陈设瓷装饰更益臻精美,《苏州园林》、《北京天坛》、《颐和园》、《桂林山水》、《庐山风景》、《四美图》、《史湘云酒醉芍药眠》等纹样的千件青花缸和万件或超万件青花瓶,画面生动韵致,料色层次清晰,装饰别具一格。
  20世纪70年代以后,本釉青花装饰在礼品瓷、展品瓷和内外销商品瓷等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成效。除了国家机关、人民大会堂和中国驻外一百多个使馆选用外,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宾馆、饭店甚至单位团体、家庭等几乎都有青花瓷器。更值得一提的是,青花瓷器在中国外交礼仪上,已成为国家珍贵礼品,在国际事务交往中,青花瓷器作为中国礼品赠送,更显示其珍贵性。每年礼品用量也逐年增加,除一般赠送的茶具、小花瓶、小酒杯以及其他品种外,作重要礼品的主件赠送也很多。如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周恩来总理送给他一套名贵青花餐具;1973年周恩来总理在接待澳大利亚总理时,赠送了64头青花梧桐中式餐具,英国《泰晤士报》刊登了一则消息:“中国领导人会见……用了著名景德镇的青花瓷器作为贵重礼品赠送”,作了高度评价。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国领导人多次出访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都以青花瓷器赠送。如1979年赠送日本天皇和首相福田的青花“梅花”五头文具;1983年赠送日本天皇裕仁的青花松鹤大件花瓶(现陈列天皇宫),受到日本高度评价;1983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访华时,中国又将一套金质奖青花梧桐餐具赠送。从1978年至1985年中国以青花瓷器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53个国家元首、总理等领导人,其中大部分是青花梧桐餐具,其次是青花装饰的艺术花瓶。
  第三节 民窑青花
  民窑青花的特点是以写意技法作画,用笔之流利豪放,点染之错落生动,勾勒用笔龙飞凤舞,信笔挥洒,如书狂草,而作品艺术效果,却能出神入化,令人百看不厌。纹样构图则简洁动人,富有情趣,往往寥寥数笔构成佳作。如画山水小景,仅两棵柳树,一个山坡,一条小溪,着笔不多,却把幽静秀丽的大自然美景,描写得意趣无穷;不少婴戏图中的小孩、五官发眉可以完全不着笔墨,只在圆圈上落浓料就是小孩的头部,几根线条即描出其四肢身躯,而一个个小孩的无限活力和天真活泼的形态却表现得维妙维肖,优美动人。在元、明、清时期,民窑青花瓷器是景德镇大量生产的普及商品瓷,为广大民众日常生活服务,不论城市、农村、内地、边疆,随处都可以见到那些民窑青花的碗、盘、钵、喜字坛、带盖罐、茶杯、酒壶、香炉、灯盏等,大家喜爱这种制作质朴、色调柔和、经济适用而又美观的瓷器,使它成为家喻户晓的日用品。
  据出土文物考证,明代的民间青花白釉带灰青式偏阴黄,釉层薄、亮、酷似青白釉,有的久后自然开细纹片。质精者口沿镶色釉,青花呈深靛青、凝聚处起黑褐色斑点,烧成后青料晕散,给人以浓艳、凝重感;勾、榻用笔,随意挥就,龙飞凤舞,如书狂草,纹样粗犷奔放,线条粗细变化明显,有疾速感。
  明代永乐、宣德、成化时期,御厂初建,明王朝极力维护官窑的统治地位,御器厂在制瓷业中占着优势,不仅用“拘获高匠”超经济的强制,占用当时最熟练的制瓷技术,而且实行把手工业编入“匠籍”劳役制。同时,用封建权势垄断优质原料。为了对青花等有色瓷的控制,正统三年(1438)“禁江西瓷器窑场烧造官样青花白地瓷器于各处货卖……违者正法处理,全家谪戌口外”。用此来窒息民间青花制瓷业的发展,尽管此期间民间青花制这时的民窑青花瓷虽绘画风格独具,但由于使用原料的局限性,胎质较粗、釉较乳浊,料色灰暗,工艺粗糙,装烧多涩圈迭或沙垫,极少精致作品,不及官窑青花精致细腻。
  弘治朝十八年(1505)不言窑事,嘉靖朝烧造瓷器质量下降。而民窑青花制瓷业却迅速发展并显著变化,不仅在数量上大大增加,达到点多面广,而且分布由明初分散在靠近原料燃料产地,而逐渐沿着东河,南河流域以及昌江的两翼向市区集中。出现了如著名的崔公窑、周(丹泉)窑等大规模的手工作坊。这些民窑作坊大都是雇佣劳动,小生产者日益变为工商业者。这种雇佣劳动比官窑使用劳役劳动生产率高,产品逐渐精进。当时的民间青花制瓷作坊除生产国内外市场的商品瓷外,还生产宫廷需要的“钦限”瓷和“官搭民烧”的精致青花瓷器,以及国外的特殊订瓷,如日本学者称为“芙蓉手”和欧洲人的纹章瓷之类。产品多样,制作日益精细。此期官、民青花制品并精,为“官民竞市”时期。
  万历中期至崇祯期。万历四十八年(1620)神宗死后遗诏:诏告天下,烧造等项,悉皆停止。景德镇御窑宣告停烧,此时民间青花制瓷业分布密集,生产活跃,“镇上用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其规模之大,出产之多是可以想见。据万历《歙志、货殖》记载:万历时景德镇就跻身于全国行商著名都会之列了。这与民间青花制瓷业的兴旺发达是分不开的。民间青花产品本身亦有精、粗之分,精瓷胎质细白坚致,器物一般通身施釉、釉层均匀光润白中泛青色,青花画面清晰,聚料成斑式流散之弊少见,可见其窑炉气氛及配方掌握恰当,尤为突出的是青花装饰完全突破历来传统模式,一反粗犷粗拙之风貌,大量出现“文人画”遗风,手法多以写意为主的抒情小品,清新透丽。如天启民窑的青花作品,所绘花草图案,或人物山水小品,构图简洁清丽,寥寥数笔,生趣盎然。在此期间,国内虽战乱频繁,消费不振,但国外对中国青花瓷器的需要达到高潮,被日本陶瓷界称之谓“古染付”、“祥瑞器”者,当是这个时期景德镇民间青花制瓷业的外销产品。这个时期是民窑胜于官窑时期。
  清康熙时期的民窑青花瓷色泽莹澈明净,色阶层次分明,它在艺术上形成了独具个性的时代特色,是景德镇民窑继明嘉靖、万历之后出现的又一个崭新天地。其成功和独到之处,就是在青花的分水技巧上,运用蓝色的色阶变化,充分描绘景物的阴阳反侧,疏落茂密,使画面产生丰富的层次,呈现一种节奏、立体感,达到明净、清朗、料分五色(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的艺术效果,所有这些,与当时作坊内科学的分工是分不开的,所谓“画者学画不学染,染者学染不学画”,这料染、画的分工,在一定程度上使青花彩绘技巧日臻精进。康熙时期的民窑绘画,不但广泛融汇了明代版画描图的艺术营养,用刚劲、细致的笔法勾线,对所表现的形象作夸张的加工,而且深受明末清初画家的影响,所绘纹样自有气度沉雄、明净清脱的效果,又不乏运笔出锋、细丽透逸的情趣。这时期所绘人物有唐人风度,特别是人物画的衣纹,往往遒劲而带方形;加上背景以树石、芭蕉之衬,简洁质朴,又显得苍古离奇。风拂衣动,使画中人物显示出一种潇洒自如的落落风度。总之,清康熙民窑青花瓷的装饰以质朴、情真、淳美见长。
  清末景德镇瓷器开始走下坡路,然而,只有民间青花还保持着清新、朴实的风格,生产长盛不衰。民间青花瓷器由于受成本的限制,在物质上和工艺制作上不如官窑瓷器,那么最能代表它的特点和成就的自然是它的装饰艺术,它以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特的审美内涵傲立于陶瓷艺术之林,成长为长盛不衰的陶瓷艺术奇葩。
  清代到民国时期,在民间青花中,灰可器瓷是一种倍受大众青睐,为民间广泛使用的瓷器品种,因瓷器釉面略泛灰青而得名,也叫“渣胎碗”。型制规格分为可大、可二、可工,可饭四种,无论是装菜、盛饭、喝茶、饮酒都适用,是被士大夫看成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下脚瓷,不屑一顾。之所以能相继生产数百年,就因为它具有适应广大民众的朴素的审美情趣,成为大众所欢迎的乡土艺术。灰可器的纹样装饰,在民间传说不一,有的说它像灵芝,有的说像茶花,有的说像秋苇、像蔷薇,还有的说像“刀”字,运用这种似与不似的纹样来装饰瓷器百看不厌,其味无穷。而装饰也在不断变化,如清代的谷嘴叶形是由元、明象形纹饰与意形文字演化过来的;民国时期的大刀形又是由清代的谷嘴叶形演化过来的。灰可器整体装饰注意纹样的间隔和连接,突出黑白穿插和对比效果,从而显示出郁郁葱葱、繁而不乱、繁中见细的美感。关于灰可器的来源,据传明代万历年间,安徽繁昌县柯家制瓷工匠来到景德镇,因人地两生,又缺资财,以坯坊中清出的下脚废料,做出粗瓷碗,信笔画上青花纹饰去烧,藉以卖钱糊口。他们虽流落景德镇,但念念不忘家乡,故在坯胎上绘画时,就以“柯”字为师,以作贞示,字越写越草,图也越画越脱形。这种由青花的粗细线条勾划点撇的抽象纹式,很少有人看得懂,然而柯家人却解读了其中之谜,说是传达了“惟有山茶编耐外,两坡蒹葭昨溯伊,东风且绊蔷薇住,青白无言告家翁”的游子情愫。因此,“灰可器”之名亦可称“徽柯器”。
  20世纪80年代,民窑青花装饰广泛应用于艺术陈设瓷,器型设计力求在发挥景瓷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而又力求避免受传统造型的老框框约束,为了使造型风格与民间青花风格相吻合,新设计的各种器型均以简炼、流畅、洒脱的线型构成,以外弧线为主体,以便能更好地突出民间青花的质朴自然美。画面设计是在保持传统民间青花装饰风格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并汲收彩陶纹样,敦煌壁画,汉砖纹样,写意国画、磁州窑装饰等姊妹艺术营养,使创作研制出来的纹饰能够给人一种自然生动、潇洒活泼的美感,既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又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故称之为写意青花。如野菊花、葡萄、金鱼、飞天人物、风景等纹饰的花瓶、各式台灯或大小陈设雕塑,均采用手工传统技术绘制,笔法熟练潇洒,布局疏密得体,料色深沉安定、釉面白中泛青。其中又以200件明珠台灯效果尤为突出,它的几何图案纹样吸收了彩陶装饰的营养,是在从人们审美情趣和生活需要出发,结合民间青花艺术加以发挥创造,设计制作出来的一种新品种,它造型稳重,纹样豪放,加上质朴的灯罩而构成了完美的整体。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景德镇千余年来的瓷业历史和现状,反映了景德镇瓷业的经济、文化和工艺,是第一部集景德镇瓷业资料之大全的专业地情资料性巨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