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坯体干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1463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坯体干燥
分类号: TQ174.6+2
页数: 3
页码: 127-129
摘要: 本节记述了景德镇瓷器制作坯体干燥方法的介绍,分述了传统干燥、烘房干燥、作业线干燥、高频电干燥等作业线的介绍。
关键词: 景德镇市 机压成型 坯体干燥

内容

传统干燥 景德镇坯体传统干燥方法是以日晒和风干为主,以烘房防冻、防潮为辅。蒋祈《陶记》谓:“至若冬,泥冻脆不可以烧,坯陶既就不复易操,乃有火房。”
  景德镇传统制坯的烘房,从已掌握的资料来看,一般认为是出现在明代。据文献记载:“景德镇明代已成了全国制瓷中心,瓷业手工业生产发达,当时制瓷分工有“过手七十二”之称,大作坊集中出现。”从传统制瓷作坊正间坐北朝南朝向来看,日照时间长,利于晒坯,光线好,且冬暖夏凉,同时这种朝向是根据传统工艺要求和景德镇地区气候特点而定的。坯房正间采取座北朝南或南稍偏东,并且北墙不开窗。由此既可受惠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又可在冬季避西北风袭击;同时,在夏季太阳偏高时,避免强烈的西晒,和在冬季太阳偏低时,使室内受更长的时间日照。因正间是作坊的主体,许多工种密集其中,各工种都有一定量待制坯周转,而且流转的坯体干湿度,必须掌握,如印坯工种,打杂工必须掌握坯体的干湿度,一般普通坯体整坯时含水率20%~22%,大件19%~20%左右,保持坯体在湿式状态下作业,才能适应印坯、利坯工种操作,使坯体有效地进行自然干燥。另外制瓷作坊,采取庭院式建造,可为自然干燥创造日照条件。
  制瓷作坊内各种坯架,由于是木结构的屋身,上面施以两坡(人字形)屋顶,而木结构则是采用穿斗式的木构架,再以连系杆并连两组木构架形成空间,这样可借自然通风,晾干坯体,以弥补雨天不能晒坯的不足。这种利用木构架上部连系杆构成的坯架,设在内院的架称晒架,这是作坊用作自然干燥的场地,有晒场之称,为使内院不受建筑物的遮挡。正间屋与庭间屋之间不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且庭间屋应略低矮,这样,内院南北日照间距,一般相当于正间进深。恰好一年四季,无论在那个季节,整个内院都可以满足日照时间的正常要求,内院对全作坊来说,是采光通风的主要条件。传统制瓷作坊的建筑形式的特点和工艺布局,两者都多少存在着坯体制造过程中的干燥方法,由明而清,一直沿用不衰,尽管明清是景德镇瓷业生产兴盛时期,仍然很相适应。所以清代乾隆《浮梁县志·陶政志》中称:“窑干、坯干、柴干,则少拍裂沉暗之患。土细、料细、工夫细,则无粗糙污滓之患”。《陶说》作者朱琰总结造瓷经验时说:“要保证成品精好,必须三干三细,还要火候均匀。”《江西通志》以此主论:“造坯彩画,始条理也,入窑火候,终条理也。”
  民国时期的坯体干燥方法,仍然是按工序间转换进行。新作的湿坯,因为要整形便利,往往使之慢干燥,故无论何瓷厂,都有防燥室的设备,其构造多半在作坊之一隅,用砖或板围闭之,在里面则装设板架,以安置坯板。在晴天有太阳晒的时候,则移在太阳中晒干,否则听其自然,因此无干燥装置之设备。但在三、四月雨季,瓷厂作坊常常有坯无可容之势,而冬天往往冻坯,所以景德镇的瓷业生产,在旧历腊月就停工,来春三月方始兴工,其原因就是在此。
  坯间的名称,有多种称谓:如“焙房”、“蔽间”、“防燥室”。《陶记》中的“火房”,是否属于此种。现根据多种称谓的原文将其说法抄录如下:
  1.培房:为藏坯之所,上有培楼,为工人寝卧之处。
  2.室内还设有储坯间(俗称蔽间),坯间内设有木质坯架,夏季坯胎存放于坯间内,可以防止坯胎干燥过快而开裂;冬季坯胎存放在坯间内,可以防止坯冻坏;雨季或冬季,在坯架下面放置若干盆炭火,可以加快坯胎干燥速度。
  3.为了保持坯体在特定的湿式状态下作业,适应印坯、利坯工种操作,使坯体有效地能在冬季防冻,夏季控制过干,因而,在临近做坯、印坯、利坯工位处,筑设有不通风的坯间,以作储备湿坯之用。
  4.其时的景德镇为了克服重重困难,除采用上述的复烧方法之外,还设置过火房。《陶记》谓:“至若冬泥冻脆不可以烧,坯陶既就不复易操,乃有“火房”。由于“火房”的设置,进行湿作业的工匠已不受季节的限制。把坯房变成暖室让工人操作,还不见诸明清记载,可见当时的市场对瓷器的需求何等迫切!”。
  根据上述情况看,传统制瓷作坊内的坯间,是否是宋元时期“火房”的沿用?因历代记载不连续,故难以明确。
  20世纪50年代沿袭民国时期的坯体干燥方法,即晴天靠日晒,阴天靠风吹,雨季、冬季靠炭烘。烘坯的方法一般为:先将燃着的木炭分别置于若干个匣钵内,然后将它们放入存坯间的地上,再把门关紧。每当火势减弱了,须及时添加木炭。
  烘房干燥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各制瓷工厂普遍使用坑道式烘房进行干燥。所谓坑道式,就是在存坯间的地面挖砌若干条热气通道,分别通往存坯间外面的两端的燃烧炉和烟囱。这种烘房以煤炭作为燃料,燃烧时,炉中的热气和煤烟通过坑道从烟囱排出,坑道中的热量则散发于坯间内。据统计,在景德镇市区范围内还有160余条。此类烘房热效率只有15%左右,年耗原煤3.4万余吨,一年共排放烟尘7000余吨,二氧化硫27200多公斤,是属于景德镇市区大气层主要污染源之一。
  20世纪60年代,一些瓷厂改用箱式烘房进行干燥,以后各大瓷厂又逐步采用了蒸汽烘房,链式烘房进行干燥。到80年代后期,全市各大瓷厂已拥有蒸汽烘房56组、链式作业线36条。其中链式烘房只适合于碗、盘、杯、碟之类大宗产品的生产,而瓶、壶、雕塑等产品仍须使用箱式烘房进行干燥。
  作业线干燥 1978年,红星瓷厂建成一条陶瓷成型快速干燥作业线。这条作业线联接切泥、压坯、捧模、干燥、倒坯5个工序,采用电子程序控制,液压传动新技术,全部自动操作。厂房面积比原来节约3/4,成型速度提高3倍,干燥时间由原来的24小时,缩短到20分钟。为实现陶瓷生产自动化,高速发展陶瓷生产开辟了新的途径。
  高频电干燥 1977年,景德镇电瓷厂研制成功的高频电干燥的一台高频电烘房,它是利用介质在高频电场中的发热原理,将电瓷坯件放置在高频电场中,使之自行发热,蒸发水份,以达到烘干的目的。通过试烘,这台高频烘房在4小时内就能烘干11万伏大瓷套管坯体20只,而且质量很好,没有发现一个开裂。过去景德镇电瓷厂生产的大瓷套管坯件是用蒸汽烘房烘干,通常需96小时才能烘干。同样数量的坯件利用高频干燥只需蒸汽房干燥的1/20的时间,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链式干燥 1965年,景德镇瓷厂在捷克专家的帮助设计下,建成链式干燥器与机械成型机配套、在省内率先实现成型、干燥一条龙作业。这种干燥器装有链轮与链条,链条上带有吊篮、干燥器的入口连成型机。带坯模型随链条在干燥器内运动的同时进行坯体干燥,直到链条运行到出口处,取出坯体,放入另一链式干燥器,空模型仍然留在吊篮上返回到入口处,供成型时重复取用。链式干燥器的热源使用锅炉蒸汽或隧道窑冷却带抽出的余热,热效率高、劳动条件好、强度低,为全省日用瓷生产的连续化作出样板。
  20世纪70年代初,市宇宙瓷厂安装了一条带有磁性脱模装置的链式干燥器,在盘类成型班组使用,用机械脱模代替人工脱模。
  1980~1981年,市陶瓷机械厂工程师朱开暖在原景德镇瓷厂链式干燥器的基础上,设计成TCG1132盘碗链式干燥器,干燥温度均匀,适用性强。1981年下半年首先在市宇宙瓷厂使用,其干坯速度由原来坑道式烘房的24小时,缩短到3小时。至1985年底,市各瓷厂使用链式干燥器36台。
  推板干燥 “六五”计划时期,景德镇市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华风瓷厂,在成熟可靠,力求先进的设计原则指导下,大胆开拓,对注浆设备,进行尝试性探索,采用推板传送方法,设计了ZX33注浆干燥线。该设备于1982年初完成设计,经制造安装、调试,1985年正式投产。
  推板干燥是利用推力把载负有成型坯的石膏模的载板,在水平设置的导轨上,间歇推移等距离位置,进行对位喷风,强化干燥,并在各设定工位,协调完成生产过程的作业线。干燥供热是由回风管道、风机、空气加热器、送风管道、喷咀、排湿管道组成。干燥箱内的热空气经热湿交换后除部分排至室外,绝大部分热空气经回风管继续循环使用,然后掺入一定的新鲜空气混合,经送风机入空气加热器加热到所需要温度,空气加热器内的饱和蒸汽绝对压力为4公斤/平方厘米,具有一定温度的干燥气流由送风管经喷咀以15米/秒的风速向模坯中心喷入,沿着坯壁排出,喷咀口径为30毫米,箱内风温控制在50℃左右,经59.7分钟的干燥坯体即可脱模。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景德镇千余年来的瓷业历史和现状,反映了景德镇瓷业的经济、文化和工艺,是第一部集景德镇瓷业资料之大全的专业地情资料性巨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