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手工制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146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手工制胎
分类号: TQ174.6+2
页数: 5
页码: 117-121
摘要: 本节记述了景德镇瓷器制作中,粗制、精修两种手工制胎方法的详细介绍。
关键词: 景德镇市 瓷器 制作 手工制胎

内容

粗制 景德镇瓷器手工制作方法,源于制陶手工艺,据《景德镇陶录》载:“水土宜陶,土人多业此”,同时在卷五中又称:“陈至德元年(583)诏镇以陶础贡建康(今江苏南京)”,说明当时景德镇制陶就以制作大件而著称。据专业人员考证认为,陶器的拉坯成型有两种:一是泥条盘筑法和手捏法,泥条盘筑法都是在陶车上进行的,且多是采用慢轮盘筑较大的器物。手捏法是新石器时代以来传统而简单的成型法,一般多用在小型器物成型上。近年出土的唐代带铭青瓷碾,也属大件成型制作。
  著于宋元时期的蒋祈《陶记》,对景德镇制瓷的手工成型有着较为明确的记载:“利坯、车坯、釉坯之有其法。”在生产时条理井然,分工明确,各专一行。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提到手工成型时称:“凡造瓷坯有两种:一曰印器。如方圆不等瓷瓶、炉、盒之类。先以黄泥塑成模印,或两破或两截,变成囫囵,然后埏白泥印成……一曰圆器,凡大小亿万杯盘之类乃生活日用必需……凡造杯盘无有定形模式,以两手捧泥盔冒之上,旋盘使转,拇指剪去甲,按定泥底,就大指薄旋而上,即成一杯碗之形”。前者称模型制坯(旧属雕镶业),后者称陶车制坯(徒手成形)。明末方以智的《陶雅》谓:“……四罗六罗,景德镇碗碟式地。即此以推,器不一式。而式之同者,必贵画一,有模子以定其规制,有轮车以使之整齐。条理之始,精密如此。”何谓“四罗六罗”。据《陶说》注释中称:“指口径四寸或六寸而有折边的深碗、盘。到了清代,据唐英奉旨恭编的《陶冶图编次》称:“器之制不一,方瓣棱角者,则有刁镶印削之作,圆器就轮车拉坯,盘、碗、钟、碟等器,大小分二作。大者主一尺至二三尺,小者主一尺以下。车如木盘,下设机轴,俾旋转无滞,则所拉之坯,无厚薄偏侧之患。故用木作,随时整治。又有泥作,抟泥融结,置车盘。拉坯者坐车架,用一竹杖拨车走轮。双手按泥,随其手法之屈伸收放,以定圆器款式”。
  琢器造坯,瓶罍尊彝,皆名琢器。其圆者,如造圆器之法,“用轮车拉坯。其镶方棱角之坯,用布包泥,以平板压之成片,以刀裁之成段,用原泥调和粘合”。又《事物绀珠》说:“窑器方为难。方何以难也?出火后,多倾欹坼裂之患,无疵者尠。造坯之始,当角者廉之,当折者挫之,当合者弥缝之。隐曲之处,虑其不和,上下前后左右,虑其不均,故曰方为难。若圆器浑成,故由手法之准,而车己当人力之大半,不如方棱之全资手人巧也”。
  民国时期,仍是手工制胎,各种瓷器之成型,除雕镶工塑像及针匙之制作不用陶车外,其余如圆器、琢器等造坯,都全靠陶车。共所用之陶车,都系手动陶车,构造简单,就是用一圆板,中间置一圆木轴,一头插入地下,一头顶着圆板,圆板厚为二寸,大小不完全相同,使用时,将泥团搁在圆板上之中央,手拿一棒,按在圆板上推动,圆板就旋之而转;同时用手沾水压泥团,复又扶起,使泥团固定、居中,匀柔数次之后,再拉出一个喇叭口,然后以指头等使之成形,于是源源而长成为各种圆形物,工夫极为便捷。其坯体做成以后,则用手指紧掐坯器之底端,到坯土断开后,就可栽坯在料板上。至于作大器物,须用托板,当其用手切除时,坯器底端还剩有少量的坯土,取下时即搁在一长约八九尺,宽仅三寸之板上,再送到坯厂的坯架上。
  20世纪50年代初期,景德镇沿袭传统的成型方法。拉坯前首先要熟悉所用的原料收缩率,依据大小品种和不同器型予以放尺,从水坯到干燥,包括修坯到烧成的横直收缩,一般应放大20%-25%,同时要准备拉坯工具,如竹片、瓷片、卡钳等。
  拉坯泥团由打杂工捏练成泥鼓备用,再用双手握棒逆时针方向搅动辘轳车盘,使车盘快速旋转,然后将泥鼓栽在转盘中心。必须对准中心拍紧,拍规正,蘸以少量水份,两手拾指并拢捏泥团周围,使其规正。泥鼓拉规正后,两手揉泥团徐徐反复拉高,两臂不能摇摆,而双手和手指掌握切不可用力过紧过松,必须用力均匀随轳辘转速均匀拉起,如果用力过紧最容易使泥团拉成螺旋喇叭翻口缺陷,也易导致泥料颗粒分布不匀,收缩不匀,产品烧成后往往发生变形及运迹现象。
  拉坯用水不宜过多,否则泥团因水过多,造成泥团软塌下沉歪曲。拉坯不论圆器、琢器品种,都要估计所拉品种的需泥量,要靠双手捏制测定。要估计每个泥团能拉几个坯件,如做大件缸、瓶,每件需要3个~4个泥团,以后必须按一定标准捏拉成型,否则拉出来的毛坯必然大小不一,厚薄不匀。要随时注意品种图样的成型曲线,测定口径、肚径、高度,尺寸准确后再放在板上。凡拉好之坯,逐个放稳,小形坯直接放入板上。大件坯必须在拉坯前用圆匣饼(或圆木板)放在轳辘车上,泥团投在匣饼中心再行拉捏,完成后,在轳辘上端起,由打杂工逐个以铁丝贴底锯开,放置地上或温坯间缓慢干燥,必须轻放、稳放、防止震动变形。
  琢器拉坯分大小品种和各种器型,如瓶、缸、杯、盘,有的一次拉成粗坯,有的分二节或三节拉成粗坯。圆器拉坯品种都是一次拉成,如盅、碟、碗、杯等粗坯。拉坯后,将瓷片在坯胎内部刮光滑和定型。拉坯时如果转速过快,双手掌握泥团很难控制,易导致泥料弯曲而倒塌,过慢泥团不易均匀拉起。
  精修 唐代青瓷碾、碗、罐,仅经轳辘车简单平削,形成大而平实的假圈足,青瓷罐亦平底。五代时的青瓷与白瓷,经湿泥拉坯成型、过范、修坯、剐足等工序。
  宋代景德镇瓷器制作工艺精巧,在整个宋代时期,已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制作工艺。南宋晚期,湖田窑场开始烧制的褐胎黑釉茶碗、折边部位加工得更薄。北宋中期的杯子壁薄如纸,口沿几乎达到金属质量,同样精细的底足也被加高,几乎形成高足碗。宋代影青瓷中的薄壁制品,可谓景德镇早期薄胎瓷。蒋祈《陶记》谓:“利坯、车坯、釉坯之有其法”。正是说明了这种工艺过程。
  北宋中期,湖田、南市街、柳家湾、小坞里等窑场。出土的器胎出现了明显的等距旋纹,因而得知,成型方法是先拉出毛坯,待毛坯干燥后再用铁刀旋削。这时的器物比五代和宋早期的器物更加薄腻、规整。由于景德镇瓷用原料的特殊性(可塑性弱),普遍应用旋坯成型。至宋中期,景德镇地区形成了以拉坯为辅,旋坯为主的成型特点。
  坯体精修,据《陶雅》云:“元以前,瓷无旋坯之器,但以竹刀旋之而已”。竹器与铁器之比,那竹器之作,自然失之光平。其制作精巧之至,从永乐时期开始只是半脱胎,到成化时期,其薄的程度达到了几乎脱胎的地步。脱胎的制作,从配方、拉坯、修坯、上釉到装窑烧成,都有一整套的技术要领和工艺要求,修坯是其中最艰难、细致、最关紧要的一环。脱胎的修坯一般要经过粗修、细修定型、粘接、修去接头余泥并修整外形、荡内釉,然后精修成坯并施外釉。在修坯过程中,坯体在利脑上取下装上,反复近十次之多,才能将二、三毫米厚的粗坯修到蛋壳一样薄的程度。在修坯的关键时刻,少一刀则嫌过厚,多一刀则坯破器废,其制作工艺难度,由此可见一斑。明代隆庆、万历时期的民窑的“蛋皮”式白瓷,也能达到脱胎的程度。这一时期,制作日巧,无物不有。正如《陶雅》说:“官窑坯体晾干,经过一年后再用车旋薄上釉,干了再上。有漏釉的地方,碾去再上釉,然后窑烧,因此釉水厚如堆脂,不易损裂。这种做法是民窑所办不到的。”
  清代瓷器品式不一,规格多样。或圆、或方、或多边、或削边、或高或矮、或撇口或收口,琢器有方圆棱角之殊。圆器也有许多品类,若无模子就不能划一,模子不一定要和原样相合,不过尺寸大小很难计算。生坯,泥松性浮,经火以后,松的泥变紧了,浮的泥结实了。一尺长的坯,烧炼成瓷就变成了七、八寸。制造坯的标准,要先定模子,一件瓷器的坯,若不经过几次修理,成品的尺寸规格就难以合乎要求。所以工人掌握火候和泥性的规律,才能计算加减模子的尺度。能掌握这种高度技术的能工巧匠,景德镇只不过三两人。圆器拉成的坯稍干以后,覆套在模子上,用手按压拍打,求其周正和密切的结合,才从模子退下来。晾干以后,再把坯旋削整齐。“圆器旋坯,用模子以定形和尺寸的大小,但求其光平,必用旋车,所以有旋坯操作。旋坯之车形与拉坯车相似,唯中心立一木桩,桩视坯粗细,其领浑圆,包以丝棉,恐损坏坯胎。将坯扣合桩上,拨轮转旋,用刀旋削,则器之里外得光平,其式款粗细,关乎旋手之高下,故旋匠为紧要之工。剐足一行,因拉坯之时,下足留一泥把,长二三寸,便于把握,以画坯吹釉,俟吹、画工竣,始旋其柄,剐足写款。”
  民国时期,御窑不存,但民窑技术很是精进,器坯拉成后,待干度适宜时,须要压紧,并为整齐其形态,故用模型印之,所以叫做印坯。其模型为生土所作,并另有制造模型之专业。坯印过后,外面还是粗糙,故必须经过利坯。圆器利坯主要用蝴蝶刀(铁质,状以蝴蝶得名),琢器利坯主要用板刀和条刀,刀为铁质,其规格大小、宽窄、厚薄各异。可照所制物品之形状,随时用咬钳弯曲,使之适合于刳削之用。其坯之厚薄,则以手指弹之,依其响声而定之;圆器则以手探摩而定之。圆器外面经过利削之后,则须施釉于表面,此种工作叫作刹合坯。上釉后,须要刳削底部这叫作剐坯。剐坯之后,坯面再有小孔,又须补整,这叫作补水。其方法即用湿毛笔刷摩,或以头发干擦之,使坯胎整密滑润,此都限于陶车制坯之法。
  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保留传统制作工艺基础上,操作上更加缜密。因品种不同,圆、琢两类精修方法各有不同,圆器泥坯在干燥适宜时,即开始印坯。方法是将经过刷水的坯复于模上,用木板拍打坯底,使之紧固,然后双手揉整底具,再用双手拍打坯体外壁,边拍边转动,至坯体的内形与模型完全吻合,即可脱模。待坯体晾干后,须按上法再印一次。印坯的作用主要有二:一是可以把变形的泥坯印平整;二是可以使规格、形状不一的泥坯统一到一个规格,一种形状上来。泥坯印好后,还须经过利坯,利坯又称修坯,其操作顺序大致为:上陶车,启动车盘,待转速达到要求时,将坯件复放于利脑上,并使其定准位置。然后用坯刀将坯底圈足部分利出一凸起的柄,再按坯体的曲线运刀,利出坯体外部造型,此为粗修。粗修后,须进行捺水,荡内釉,稍干后再进行精修。精修后的坯胎,要求形态标准,刀路均匀平整,厚薄得当。坯体施好内外釉后,即进行剐坯。剐坯是专修泥坯的底部,陶车快速旋转后,即将坯底朝上,置于利脑定位后,先用剐坯刀把坯底柄切平,底坝规格达标后,再剐出(底足边沿),稍后镂剐底部内腔,最后滚圆坝沿,要求坝沿如同灯芯草,底坝下肩要透明。
  琢器利坯,先用刀将坯体拍紧,以防制品裂底(俗称水拆)待整好后的坯胎干至一定程度时,即进行利坯。以利花瓶为例,其制作顺序一般为:上陶车,先用搅车棍将车启动,待车盘转速达到要求时,将瓶颈置于利脑上,定死位,用坯刀分别将其上、下、内、外利修削至所需之高、低、大、小、厚、薄及形状,取下放于一旁,再利瓶底、瓶身,方法与利瓶颈同。瓶身利好后,将瓶下端朝上置于利脑上,接着用瓷瓢舀上泥浆,淋适量泥浆于瓶身接头处,将瓶底下端朝上,用手轻轻将其扇死定位,再用坯刀将接头处修平,接着将已粘接好的坯体取出,换成下端朝上,用坯刀伸入瓶内,将接头处修平。瓶颈的利法与瓶身同。在整个利坯过程中,要多次启动车盘,使其不停地旋转,利坯时要屏住呼吸,为测定所利坯体的厚薄,还须时时用手指弹击坯体,并细心听其发出的响声,从响声大小来判断坯体各部位的厚薄。利薄胎时,除采用上述方法外,还可采用毛笔蘸水由坯胎的口沿直线滴流而来的方法来观察坯体的厚薄,如若坯体上显出水迹均匀,说明坯体各部位厚薄一致;反之,坯体显现出的水迹就有显有暗,这即说明坯体各部位厚薄不一致,须进一步精修。
  20世纪60年代,景德镇机械制瓷的兴起发展,但传统手工操作技巧,仍然显示出它的优势。
  凡是成型后,坯件经过干燥、修坯,都要逐个补水,使其表面光洁,尤其是传统手工修坯产品,表面呈细小刀丝痕迹,或附着坯粉和尘埃,有的嵌有杂物,必须剔除补之。如果不经过补水的坯件,施釉后不但表面不平整光滑,而且同坯上积有粉尘,很容易导致麻点,针孔,剥釉等缺陷,补水是施釉前的一个重要工序。
  手工圆器产品,内部一般采用水笔旋洗法,外部经过粗修、精修、亦用水笔旋转补之。
  手工琢器产品,补水比较精细,用毛笔有规律,一笔一笔由上而下补之,而笔上所含水分不宜过涌,每补一次必须洗去笔上积存,达到坯体光洁无气孔、无泥浆水迹。
  补水工具分大、中、小号毛笔(专制补水笔),依据品种采用不同型号补水笔,使用以前的水笔必须放入浓度大的泥釉浆中充分浸透7天,最好时间更长一点,使其笔毛软柔好用,否则笔硬,容易脱落。水笔初用,由于笔尖处笔毛长短不一,必须用力稍许切平,有利于用笔补坯。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景德镇千余年来的瓷业历史和现状,反映了景德镇瓷业的经济、文化和工艺,是第一部集景德镇瓷业资料之大全的专业地情资料性巨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