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图书馆
景德镇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景德镇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六章 彩绘原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1444
颗粒名称:
第六章 彩绘原料
分类号:
TQ174.4+5
页数:
14
页码:
75-88
摘要:
本章内容共七节,分别记述了景德镇瓷器原料的彩绘原料、着色原料、复合原料、助熔原料、古彩颜料、粉彩颜料、新彩颜料、调色剂和辅助料的介绍。
关键词:
景德镇市
瓷器
原料
彩绘
内容
第一节 着色原料
陶瓷彩绘原料是由发色元素和无色元素所组成的一种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组合的化合物包括其矿物质、无机盐的固体粉末。是着色剂和助熔剂(或釉料)相配合陶瓷坯或釉面着色,经一定的温度焙烧以后能保持原有的颜色特征。着色剂与少量低温熔剂相配合的,属于釉上颜料(俗称釉上彩);着色剂与少量坯釉料相配合的,属于釉下颜料(俗称釉下彩),若按照外观状态划分,又有固体颜料与液体颜料之别。
釉上彩颜料有传统的古彩颜料、粉彩颜料、新彩颜料以及现在的各种平印、丝网颜料,釉上颜料加入油等调配,通过手工彩绘或印花、贴花、刷花等各种装饰手段,让颜料附着在瓷釉表面,经700℃~850℃烤烧,即达到良好的装饰效果。釉上彩颜料具有许多优点,如色彩丰富、鲜艳夺目、色彩对比强,操作易于掌握,表现手法较广。其缺点是由于彩烧温度低,光泽较差,颜料与坯釉结合性不强,常有龟裂剥离现象,而且在配方中常用到含铅原料,如制法不当常带有铅渗出。颜料中的铅化合物也因长期与空气接触产生化学变化,使画面出现发蒙现象。
釉下彩起源于唐朝中期(618~907),当时的制品是把褐色、绿色颜料在瓷胎上绘成斑纹或花鸟,然后再施釉,烧后釉面平整,色调柔和。古代是利用自然矿物来着色,到了宋代,釉上彩技法被各地窑场吸收借鉴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宋室南迁,磁州窑的釉下彩绘随之传到景德镇,从而景德镇的釉下彩绘发展起来。
陶瓷彩绘颜料分为釉上、釉下颜料两大类。釉上颜料主要由色剂和熔剂组成,它的熔融温度较低,约在700℃~850℃之间。色剂包括着色金属氧化物(由单一或两个以上氧化物组成)、着色硅酸盐、硅铝酸盐、铝酸盐、铬酸盐、铁酸盐等,它们在颜料中形成固溶体或混悬体。熔剂为低熔融温度的玻璃体,为碱金属硅酸盐玻璃、硼酸盐、硅酸铝玻璃或硅酸铅玻璃。由于色剂及合成着色矿物的温度较高,在低温中不能熔融,必须混加这些低温熔剂作媒介来降低颜料的熔融温度,并使之牢固地附着于瓷面上。釉上彩的彩烧温度低,许多陶瓷颜料都可采用,故其色彩极其丰富。
釉下颜料是一种熔融温度较高的固体颜料,它由色剂和母体矿物(如氧化铝、石英、高岭土、长石等)经1250℃以上的高温煅烧而成。用于瓷器的彩烧温度一般在1280℃~1350℃之间。要求能抵抗釉药的化学作用和火焰气氛的变化,保持色彩呈色稳定,鲜艳不变。通常釉下彩所用的颜料为:红色的锰红与金红;黄色的锑锡黄与锌钛黄;绿色的青松绿与草绿;蓝色的海碧与海蓝;黑色的鲜黑与艳黑;灰色的钒灰与银灰;褐色的金褐茶与茶色。
制造彩绘原料的着色化学物大部份和高低温色釉的呈色化学物相同,其着色原料如下:
钴 用钴着色的化合物有一氧化钴(CoO)、四氧化三钴(Co₂O4)、三氧化二钴(CO₂O₃)、硫酸钴(CoSO4.7H₂O)、碳酸钴(CoCO₂),古代多采用天然钴土矿为原料,因产地及组成不一,差异较大,过去曾用过景德镇附近产的土(青)料、江西上高、丰城、吉安产的无名异、赣州的青料以及浙青及云南珠明料等。钴的发色能力很强,甚至在0.00001的浓度也能获得较明显的颜色,钻的化合物常用来制造蓝色、青色和黑色的着色剂。
锰 锰化合物有氧化锰(有多种类型:MnO₂、MO₂、Mn₂O7、Mn₂O₂和Mn?O4)、碳酸锰(MnCO₂)。主要用来制造棕色、茶色、黑色、紫色和粉红色陶瓷颜料。
铬 铬化合物有三氧化二铬(Cr₂O₂)和重铬酸钾(K₂Cr2O7)。常用来制造绿色、黄色、红色、褐色和黑色陶瓷颜料。
铁 常用的铁化合物有氧化铁(有FeO、Fe2O₃、Fe3O4三种型式)、硫酸亚铁(FeSO4·7H?0)、硝酸铁[Fe(NO₂)₂.9H₂O]、氯化铁(FeCl₂.6H₂O)等。主要用来制造赤色、赭色、茶色和黑色陶瓷颜料。
钒 钒化合物有五氧化二钒(V₂O5)、钒酸铵(NH4VO₂)。可配制黄色(俗称钒黄)、蓝绿色(钒蓝)颜料。
镉 镉化合物有碳酸镉(CdCO₂)和硫化镉(CdS),主要用来制造镉黄和硒镉红颜料。由硫化镉和硒化镉组成的固熔体是十分鲜艳的红色颜料色剂。
锑 锑是一种银灰色的柔软金属,中国是世界上最大产地。清康熙时,在釉上彩料中加入锑化合物,可制成艳丽的黄色,如加以铁分便近于橙色,如随着铁分的增减便可配制出浇黄、蛋黄、鹅黄、蜜蜡黄等颜色。
砷 砷化合物白信石(AS₂O₃)俗称砒霜。学名氧化亚砷(亚砷酸酐),天然矿物,含氧化砷达99%以上,白色无定性固体,有剧毒。可配制釉的着色剂、乳浊剂、助熔剂。清康熙时的釉上彩料大多引入了砷,用它配入铅熔块,硝酸钾(牙硝)等熔剂中,制成一种白色粉末。由于它烧成后呈乳白色玻璃状,故俗称“玻璃白”,简称“玻白”,用它和其他彩料描绘在瓷器上,给人“彩之有粉”,粉润清逸的美感,因之称“粉彩”。 金金(Au)系一种具有特殊的发亮的鲜黄色金属,光泽强而质软,展延性大,可拉成极细的丝(用1克金可以拉成长度为2000米的金属丝),锤成极薄的片。比重为19.3,熔点为1063℃,在空气中很稳定,溶于王水和氰化钠或氰化钾溶液中。不溶于酸,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用金来装饰陶瓷,四川曾出土用漆粘贴金箔的唐墓俑,宋定窑和建窑作品上也有用漆粘贴金箔的瓷器。到明代更盛行贴金,而清代则改用金粉代替金箔。金粉又称本金或枯赤,其彩绘方法是将金粉用胶水调和,再用笔描绘于瓷釉表面,于700℃~800℃下彩烧,金就能烧牢在釉面上,然后用玛瑙笔,没有棱角的石英棒或稻壳等磨擦其表面使其发光,这种方法叫做描金。关于金粉的制备和使用方法,据文献记载,将金子磨碎,溶于橡胶水中,然后掺入铅粉,金子与铅粉的配比为30:3。这种直接用金粉描绘瓷器的方法,由于工艺复杂且耗金量比较大,故在古代亦只用于比较高级的瓷器。现代已不用这种方法,改用液态金,俗称“金水”。
金水也称亮金,是一种金的树脂酸盐。据传是1830年由法国人居恩(Kuhn)所发明。将黄金用王水(浓盐酸和浓硝酸)溶解制金胶,然后用硝化树脂液、硫化油,溶解油兑配稀释,并兑入适量的铑—铬—铋液即成为瓷用金水。金水的优点是耗金量低,使用方便,其外观比描金更显得富丽堂皇,缺点是较易磨损。20世纪50年代,由于科技进步,金水形成系列,有各种不同含金量的亮光金水、无光金水、亮青金、亮铂金、亮钯金等品种。
金在颜料中多用来制造桃红色、玛瑙红、宝石红等。用金作主要着色剂的红彩最早见之于清康熙年间的珐琅彩上,金红的色调和胭脂相近,故又称胭脂红。在外观上它和铜红、铁红迥然不同。金红的着色机理和铜红一样,也是胶体着色。金红于康熙二十年(1682)从西洋传入景德镇,故又叫“西洋红”。
银(Ag) 除了天然银矿外,大多是以化合物形态存在。有氧化银(Ag₂0)和高氧化银(AgO),银的熔点为960℃,比重为10.49,被用来配制金红颜料和亮白银水。
铱(Ir) 铱的熔点为2454℃,比重22.65,细粉状铱在空气中加热时可得到铱氧化物和不稳定形态的混合物,铱氧化物可配制黑色和灰色颜料,呈色极强,因成本高,多用于高级陶瓷装饰。
铌(Nb) 属稀有金属之列,在自然界中铌铁矿和钽铁矿是铌的主要矿石。纯净铌的熔点为2500℃,密度为8.4~8.58,铌能生成多种氧化物、五氧化二铌(NB₂O5)多用来制造黄色或褐色颜料。
铑(Rh) 系一种银色光泽金属,稍带淡蓝色,熔点为1960℃,密度为12.41。
钯(Pd) 系一种银白色金属,熔点为1552℃,密度为11.9,具有特殊的化学活泼性,能溶于硝酸和硫酸。
第二节 复合原料
青矾 即一般常用的硫酸亚铁(FeSO4.7H₂O),为浅绿色结晶,易溶于水。因长期暴露于空气中易失去结晶水,表面生成黄色皮膜,变为硫酸铁Fe₂(SO4)₃。景德镇过去制造颜料的厂商为了便于保管,往往将青矾晒干或烘干,然后贮存备用。
矾红 中国最古老的釉上红色彩料、宋红彩、成化斗彩、万历康熙时的五彩,都是以矾红作为红色彩料,不过由于原料的纯度、制作工艺及烤烧温度等各种条件不尽同,矾红可以呈现多种的色调,从深浓的枣红色到较淡的橙红色,大抵明代的矾红多偏向枣红,而清代以后则多偏带有橙味的砖红色。制造矾红的原料:将青矾放在铁锅或坩埚内加热,除去结晶水制成无水硫酸亚铁,然后粉碎过筛,成为细小粉末,再置于广口铁锅或耐火坩埚中,以烤烧釉上彩的温度进行煅烧,并注意不停地搅拌,使之均匀受热,并不时取出样品与预先选择最好的标本色泽对比,当达到一致时,便可取出投入清水中充分洗涤,以除去其中之杂质灰尘及可溶性盐类,然后烘干即成生矾红。将生矾红加水磨细淘洗并弃除粉渣,再行干燥称量,往其中加适量的铅粉即成矾红色料。
小豆茶 是一种以铁着色的釉上色料,色调较矾红为深,通常为暗砖红色,它是用铅丹、石英、硼酸、氧化锌、氧化铁共熔后,再外加适量氧化铁混合,磨细成微带紫味的暗红色粉末备用。
红黄 是一种具橙色的铬红颜料,其制法是将重铬酸钾与醋酸铅相化合,生成黄色铬酸铅,然后再加入苛性钠,加热煮沸即得红色的碱式铬酸铅(2PbO.PbCrO4)。在其中加入适量的助熔剂,充分混匀磨细即成为橙红色的红黄颜料。
锡黄 一种釉上颜料,由铅丹、石英、硝酸钾、氧化锡共同置于耐火坩埚中熔融,然后倾入冷水中骤冷,经过粉碎磨细成黄色粉末状备用。
薄黄 一种釉上颜料,用铅丹、硼酸、石英、氧化锑、氧化锌、氧化锡共放在耐火坩埚内以800℃左右温度熔融,并倾入冷水中骤冷,然后球磨过筛备用。
第三节 助熔原料
钠化合物
碳酸钠(Na₂CO₃) 俗称苏打粉,是陶瓷颜料、釉料常用的碱性原料,熔点850℃。硼砂(Na₂O·2B₂O₃.10H₂O) 是极强的媒熔剂,它与着色剂一起加热,有利于增强颜料的光泽和硬度。
钠长石(Na₂O·A1₂O₃·6SiO₂) 天然的钠长石常含有少量钙长石互熔物,外观多呈白色,有时也呈黄绿、红色或灰色,比重2.605、化学成份SiO₂68.7%,Al2O₃19.50%,Na₂O11.80%,熔融温度范围1120℃~1250℃。
钾化合物
碳酸钾(K₂CO₃) 白色结晶体,在空气中极易吸潮,熔点890℃,在颜料中的作用与碳酸钠相似,化学性能比钠活泼。硝酸钾(KNO₃) 俗称硝石、牙硝,为白色透明六方棱柱状结晶体或粉末,比重2.109,溶于水,甘油,稀乙醇。钾长石(K₂0·Al2O₃.6SiO₂) 外观为肉色、灰黄色,比重2.56,化学组成为SiO₂64.70%,Al2O₃18.40%,K₂O16.90%,钾长石具有相当大的熔融范围,高温熔融后成为乳白色玻璃体而不结晶。
锂化合物
碳酸锂(Li₂CO₃) 白色结晶物,微溶于水,熔点比相应的钾、钠要低些,且与这两者形成低共溶物。在硅酸盐中的助熔能力极强,对增强瓷釉或颜料的热稳定性能有着特殊的意义。 锂辉石(LiO·Al2O₃.4SiO₂) 外观呈浅灰,常带浅绿黄绿、浅紫色,比重为3.13~3.20,锂辉石具有极强的助熔作用,引入少量的Li2O有利于改善制品的热稳定性。
钙化合物 钙的化合物是广泛使用的原料,它能增强制品的抗水、抗无机酸侵蚀和降低热膨胀系数,钙化合物对绿色颜料呈色有利,对金红颜料会带来紫色。
碳酸钙(CaCO₃) 天然产的有石灰石矿,储量丰富,质地纯净,熔点约为2570℃,加热至760℃分解。
方解石、大理石 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两者均有大型矿床,常含有镁、铁、锰、锌等杂质,外观通常有白色,较不纯的为暗灰色、黄褐色,在熔块中有利于降低熔融温度和提高光泽度。
白垩 呈细末土状,产于海洋处,是微小的生物残骸积累而成。
白云石(CaCO₃·MgCO₃) 天然矿物,颜色一般呈浅灰色,常带有浅黄褐色杂质,比重2.8~2.9,熔点2500℃~2900℃,理论成分为CaO占30.4%,MgO占21.7%,CO₂占47.9%,白云石是瓷釉或颜料助熔剂宝贵原料,有利于提高制品的光泽和热稳定性。
氟化钙(CaF₂) 既用作乳浊剂,又可用作强熔剂,能增强光泽,对绿色颜料显色有利。
锌化合物
氧化锌(ZnO) 系白色无定型粉末,比重5.4~5.7,熔点1260℃,锌对蓝色、绿色的呈色有利,若用量过多,则使熔融物具有耐火性、粘度变大和导致析晶。
铅化合物 在釉上颜料的制造中,铅化合物是广为采用的原料之一。它极易与二氧化硅、氧化硼相化合,促进制品的熔融。铅化合物在硅酸盐熔体中均匀分散,使颜料具有良好的光泽和硬度,对颜料发色有利,其缺点是有毒性。
氧化铅(PbO) 俗称密佗僧,有黄色和红色两种,性质上差异很大,当温度低于450~500℃时的PbO为红色,比重为9.27,为正方形晶体,当温度高于500℃时的PbO为黄色,比重为8.70,为斜方形晶体。两种型态的PbO熔点均为879℃,如PbO在还原介质中加热时,则生成PB₂O,是黑色无定形物质,比重为8.340
铅丹(Pb₃O4)俗称红丹,是一种红黄色结晶物,比重9.09,当PbO在氧气充分的情况下经350℃~450℃长时间加热,则生成Pb₃040
铅白[2PbCO₃·Pb(OH)2] 俗称铅粉,白色粉末,由于质纯、颗粒细和易于悬浮,被广泛采用。
硅酸铅 淡黄色颗粒状结晶物,把铅和硅石加工而成,其成分是:PbO约85%,SiO₂15%,以代替铅丹,防止污染环境,并提高产品质量。
镁化合物
碳酸镁(MgCO₃) 白色菱白晶体,比重3.307,在350℃分解,溶于酸和二氧化碳水溶液。
氧化镁(MgO) 俗称苦土,白色立方晶体,比重3.5,溶于酸和铵盐,引入氧化镁,在低温时有耐火性,有助熔作用,并有利于颜料发色。
硼化合物
硼酸(H₂BO₃) 是光亮的鳞片状细小结晶物,用手触摸有滑腻感,稍溶于水,加热后生成氧化硼(B₂O₃)和水。
硼砂(Na₂B4O7.10H₂O) 是白色结晶物,易溶于水,加热至350℃~400℃时分解生成无水硼酸钠(NaBO₂)和游离的氧化硼(B₂O₃)。
硼酐(B₂O₃) 不仅是陶瓷颜料的助熔剂,还常被用作某些颜料着色剂的高温烧成催化剂,并有利着色剂的发色、显色,呈色稳定并增强光泽。
第四节 古彩颜料
古彩又称“硬彩”,是中国传统的一种釉上装饰。它的前身是宋“红绿彩”和“大明五彩”,元枢府有五彩金,至明永乐(1403~1424)制作始盛,花样渐多。明成化(1465~1486)五彩为最有名。至清康熙(1662~1721)花纹颜色更为丰富,为古彩最盛时期。
古彩颜料都是国产天然原料以传统方法配制而成,其原料种类不多,配制过程也较简单,古彩颜料主要由颜料和调色油(水)组成,色料调配分油调和水调两种,油调有乳香油、松香油、嫩香油、樟脑油、煤油等。水调分清水和胶水两种,胶水系用牛胶、桃胶配制。古彩系用生料、矾红勾线,只用矾红深浅洗色,其他均以透明色平填。其彩烧温度为800℃~850℃,古彩特点为“颜色甚微浓,微微突起。”颜色鲜明透底,线条有力,色彩对比强烈,色泽耐久不变,特别是矾红使用年代愈长,则愈红亮。
第五节 粉彩颜料
粉彩颜料是在古彩色料配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采用了熔块的配制过程,原料有所增加。清康熙时,采用了玻璃白一类不透明的“粉”颜色,使画面彩之有粉,粉润清新的感觉,故名“粉彩”。粉彩颜料是由色剂原料和熔剂原料组成。熔剂是一种含钾硅酸铅块,不含硼,其化学结构是(0.9~0.8)PbO/(0.13~0.12)K₂O)(2.9~2.3)SiO₂,在钾硅酸盐铅玻璃中,配加适当的金属氧化物(着色剂)可得到各种色调的粉彩颜料。粉彩颜料烤烧温度一般在780℃~850℃,烤烧时流动性差。属粉彩的各种颜料可互相调配成多种中间色调。这种颜料多适用于手工彩绘。粉彩颜料装饰在瓷面上,颜色明亮、粉润柔和,色彩丰富、绚丽雅致,立体感强、遮盖力大,绘画工笔、写意俱全。粉彩颜料的基本色料系用颜料行或工厂科学配制出售。
出厂的颜料是“生颜料”,还不能直接用来填粉彩,必须经过研磨、配制,才能与水、油调和,融成一体。生颜料“火气”盛,单调刺眼,比如粉大绿加点赭石、雪白则绿的丰富,优雅;生赭石放点古紫就沉着,好看。
根据各种颜料的性质用途,可以分为三大类:1.透明颜料:其性质就像玻璃一样,烤烧后能透出底色,下面的料底又可衬托上面的颜料更有内彩,因为这一类颜料是复盖在生料底上,故又叫“复盖色料”。有雪白、粉大绿、粉苦绿、水绿、赭色、粉古紫、淡翠和熔剂等。2.不透明的粉质颜料:这类颜料基本上含玻璃白成份,粉质感较强,仅作单线平涂用,不以复盖线条,只能在轮廓内充填,而且要求填得均匀,有一定的厚度故又叫“充填色料”,有粉翡翠、松绿、粉黄、宫粉、淡翠、雪景玻璃白、地皮黑料、地皮麻料、地皮绿、辣椒红等颜料。3.洗染颜料:这一类颜料是填色颜料的精华,比较贵重,用量少,用得薄,该类颜料呈色敏感,一般不单独使用,多用在玻璃白上洗染,有茄花、广翠、净大绿、净苦绿、豆绿、麻黄、广翠、淡黄、净黄、青灰、淡翠等。
第六节 新彩颜料
新彩系清朝受国外影响产生和发展的一种釉上装饰方法,最初阶段新彩使用的颜料绝大部分是进口的,以后才逐步由国内生产,故称为“洋彩”,其颜料亦称“洋彩颜料”。
新彩颜料以各种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与各种硅酸盐溶剂配,经过熔块炼制而成。它色彩丰富、品种繁多,发色稳定,色彩可相互调配,表现力强,彩烧前后,色相变化不大,易于掌握,经780℃~800℃烤烧后画面光亮。
新彩颜料的应用配色,有的和一般绘画配色一样,如洋红加海碧能成紫色;有的不一样,如洋红加艳黑成紫色;有的则不能调配,为红黄、西赤、麻色等颜料一般呈色很弱,若靠近旁色或调入它色,烤烧后则失色。
应用颜料配色
西洋红(75%)+海碧(25%)=紫色
玛瑙红(80%)+海碧(20%)=深紫色
西洋赤(70%)+艳黑(25%)=赭色
红黄(75%)+小豆茶(25%)=深红色
苦绿(75%)+薄黄(25%)=浅绿色
大绿(80%)+艳黑(20%)=深绿色
海碧(70%)+艳黑(30%)=深灰色
大绿(50%)+海碧(35%)+艳黑(15%)=皮色
生矾红(10%)+溶剂(70%)+艳黑(20%)=小豆茶
红黄(70%)+浓黄(30%)=桔黄色
第七节 调色剂和辅助料
乳香油,用乳香(枫树脂)加水蒸馏而成,为绘瓷调色主要油料之一。性质柔润,有一定粘性,不容易干,且不会影响颜料呈色。它分老、嫩油两种:老油粘性强、浓度大,多用于调料;嫩油粘性弱、浓度稀,多用于彩绘配合老油打料及洗染油颜色用。
松香油 用松香(松树脂)加水蒸馏而成,价格比乳香油便宜,其粘性较大,容易干结,新彩和普通粉彩颜料调色常用它,但高级粉彩不宜用。松香油还可加入煤油,经过加热混合而成为嫩油,供彩绘用之。
樟脑油 用樟树脂炼制,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至红棕色的油状液体,溶于乙醇和醚,有强烈樟脑气味,系高灰份物质,挥发性强,容易干,画新彩时用它榻色,易使油料发开、运笔轻松,并且画后很快就干。画粉彩时则少用,有时用来润发干笔或擦净固结残料或修改删改画面废线条,也可稀释金水或电光水绘瓷,并与酒精配成混合溶液用于薄膜花纸粘贴,但切不可与乳香油混在一起。
煤油 无粘性,挥发性强,不单独使用。常用来调和老油,使老油变嫩,容易化开,也可用来化开干涸的料笔。
胶水料 系颜料水调材料,用牛胶加清水(配比:干牛胶40%,清水60%)蒸溶化后,沉淀去渣,加入颜料而成。胶水调配颜料粘性较强,易干结,且价格便宜。古彩和普通粉彩也常用胶水调料。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景德镇千余年来的瓷业历史和现状,反映了景德镇瓷业的经济、文化和工艺,是第一部集景德镇瓷业资料之大全的专业地情资料性巨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