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图书馆
景德镇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景德镇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名镇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1420
颗粒名称:
名镇篇
分类号:
K921.56
页数:
4
摘要:
本节记述了景德镇的设立、更名、以及陶瓷历史文化、城市发展的情况介绍。
关键词:
景德镇市
综述
城镇
内容
景德镇始名新平镇,设于东晋永昌二年(323年)。新平镇又名昌南镇、陶阳镇。其时,正是中国白瓷刚刚出现的时期。
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易昌南镇为景德镇。始遣官制瓷贡京师,刻“景德”年号于器,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
北宋时期,由于景德镇优质的瓷石和较高水平的烧造工艺,所产瓷器光致茂美,独具“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特色。且瓷业已开始由乡村工业向都市工业转变,窑场和人口渐渐向镇上迁移,镇街区已初具规模,成为一方之业陶都会。因而与铅山县的河口镇、清江县的樟树镇、新建县的吴城镇并称江西四大名镇。
明代初期,景德镇以外的各大窑场日趋衰落,惟龙泉青釉瓷明初仍大量烧造,但已无法和景德镇瓷匹敌。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州产……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至嘉靖年间,景德镇人口“主客无虑十万余”;“本镇统辖浮梁县里仁、长香等都居民,与(饶州府)所属鄱阳、余干、德兴、乐平、安仁、万年及南昌、都昌等县杂聚,窑业佣工为生”,人数约万余人。此时,景德镇已与广东的佛山镇、湖北的汉口镇、河南的朱仙镇合称中国四大名镇。
明万历时期,景德镇“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炸天,夜令人不能寝。戏呼之曰四时雷电镇”。在万历后期,已每日佣工不下数万人,成为“天下窑器所聚”。当时的镇区范围与街区的格局已和近代的相差无几。它标志着景德镇已由一个乡村陶瓷工业完全过渡到一个专一经营瓷业的手工业城市;由一个主要产瓷区上升为全国瓷业的中心。此时,景德镇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历史最悠久、风格最专一的中国瓷业都会。
景德镇境域古时立于群山之中,中部独起一峰,秦朝名立马山,唐代称珠山。城市的源起和发展是以珠山为中心,以瓷业生产地为标志,从北向南、由高及低(由东向西)扩展,发展的阶段与速度与瓷业发展同理同步。据《景德镇市地名志》记载:唐代珠山脚下的彭家弄、程家上巷、迎祥弄、老罗汉肚等已形成弄巷,童关栅门至御厂为小街。宋代是景德镇街巷大量形成的时期,现莲社北路以西,御窑厂以东的大片弄巷几乎都形成于宋代。元代城市建设发展迟缓,一直至明代初期。明中期至清代,城市规模急速向南推进,形成和陶阳十三里长街(前街)并行的十二里长街(后街)。同时,街区向西面沿河地带延伸,又派生了许多下弄、下巷。至近代,已形成四山、八坞、九条半街、十八巷,一百零八条弄,城市面积十平方公里。这些弄巷起源大部分都和瓷业有关,直接命名的有瓷器街、龙缸弄、窑弄、黄家洲等,以明清时期一十八省外乡人到此业瓷、经商的会馆命名的地名也很多,据调查,前街43条弄堂以会馆命名的就占25条。
镇区是建立在窑业堆积上的一座城市,镇上的房屋是窑砖砌墙铺地,镇区河段的河床是匣片渣饼铺成,镇区的街道里弄布局更是为便利瓷业生产活动而精心设置。镇内主街道前街和后街平行于河道,南北贯通。后街两侧地势高,无水害,建筑以窑厂、坯坊为主;前街两侧地势低,时有水患,建筑以红店、瓷行、颜料店、商铺、民居等为主。自窑厂、坯坊、瓷行、红店到河岸码头,是经上弄,过下弄,直达码头的单线运输。明清瓷业盛期,镇上的二三十万瓷业人口在繁忙,大规模的运输活动被五十余条上、下弄贯通的弄堂运输线分解消化,使繁忙拥挤的生产活动变得极为有序。
“草鞋码头”是伴随着中国瓷都·景德镇光辉历史走过来的一个响亮的名称。外人、外行不解其意,视为脏、乱,然而,它却是承托起景德镇走向繁荣、兴旺的工具和生产组织制度。景德镇五方杂居,生活习俗各异,但瓷业生产上却发展、形成了许多适应当时条件的习俗,“草鞋”即是其中一例。草鞋,柔软、防滑、廉价,适宜坡地泥地行走,是瓷业工人的劳动用品,一般由老板发给。除红店业、瓷商、窑户和圆器老板、画坯师傅等极少数工种、身份外,其他各行业、工种人员都穿草鞋。窑厂各工种穿草鞋,河岸码头的肩夫穿草鞋,里弄街道扛坯、挑瓷器的穿草鞋,坯坊的工人穿草鞋,全城满目赤脚草鞋攒动,悄无声息,不能不令人叹为奇观。“草鞋”又是琢器行业生产组织的名称和综合计量单位。“一双草鞋”由若干利坯、做坯、印坯、打杂等固定人数组成,其中包含了每日生产制品数量,老板应给的工值,生产成本、利润、福利待遇等。草鞋制度使生产上各工种人数搭配合理,利于“一条龙”生产,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人积极性,同时给生产管理带来极大便利。就如琢器行业中综合计量单位“件”一样,只要确定一个制品的件数,制品的尺寸、工时、工值、价值等都同时体现出来了。“草鞋”在景德镇陶瓷历史发展中功不可没,“草鞋码头”之称是对景德镇兴旺发达的一种历史见证,是对瓷业工人智慧的一种赞美,是景德镇精神的一种体现。
景德镇陶瓷文化发达,自古及今,众多文人墨客及陶瓷制作工艺家都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唐有柳宗元代人写的《进瓷器状》;宋有蒋祈写的《陶记》(一说著于元代);明有王宗沐写的《江西省大志·陶书》和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陶埏》;清有佚名作者所写《南窑笔记》,唐英著《陶冶图编次》,朱琰著《陶说》,蓝浦、郑廷桂著《景德镇陶录》;民国时期有郭葆昌的《瓷器概说》、江思清撰的《景德镇瓷业史》、黎浩亭编撰的《景德镇陶瓷概况》、向焯编撰的《景德镇陶业纪事》等。历代《浮梁县志》均设专篇记载景德镇陶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1963年有江西轻工业厅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编著的《中国的瓷器》,1982年有中国硅酸盐学会编的《中国陶瓷史》。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的刘新园所著瓷器考古文章,已被国外报刊登载,其本人曾多次赴国外讲学。
景德镇五代以来的陶瓷历史文化遗存遍布城乡,计约3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湖田古瓷窑遗址,从五代至明万历年间,延续烧造七百余年。其历代窑业堆积分布极广、规模庞大,为中国陶瓷史和世界陶瓷史上的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陶瓷历史文化宝库,是景德镇众多窑址中最具代表性的窑址。该窑址在《陶记》、《南窑笔记》、《陶说》、《景德镇陶录》等古文献中均有记载,它是研究中国陶瓷发展史、陶瓷工艺史和陶瓷外贸史,特别是研究景德镇陶瓷史和城市经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文化遗址。
中国是瓷器之国,景德镇是中国的瓷都。自宋元以来,景德镇青白瓷和青花瓷等大量运销世界各地,极受欢迎,誉满海外。宋代,景德镇瓷器通过广州、泉州商港,通达海外五十余国。最早贩运到欧州的瓷器,卖价几乎与黄金重量相等。元代瓷器运销全世界,景德镇的青花瓷沿着“丝绸之路”已较多销往阿拉伯地区。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时,带去大批中国瓷器,景德镇瓷器随着销往东南亚及西方诸国,远至东非海岸和尼罗河畔。海上贸易通道形成以后,景德镇与海外的联系更加密切起来,荷兰、葡萄牙、日本、俄国等国大量贩运景德镇瓷器。长期频繁使用的海上贸易路线因瓷器运载量大而被冠为海上“陶瓷之路”。从“丝绸之路”到“陶瓷之路”,景德镇瓷器在数量和金额上都居全国之首,成为世界上魅力巨大的一种商品,同时,对东、西方文化艺术产生极大的影响。目前,世界上众多的文博馆(院)都珍藏有景德镇瓷器,而且在很多国家都发掘出景德镇青白瓷和青花瓷的瓷片。在许多的海底沉船中更是打捞出大量的完整的景德镇古瓷。景德镇陶瓷文化遍及世界各地。至今,景德镇瓷器仍被作为国家礼品瓷赠与友好国家。景德镇灿烂的陶瓷文化是世界人民的财富,景德镇的陶瓷文明史是世界文明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1949年至1985年,经过36年的建设,景德镇已是旧貌换新颜。从单一的日用、陈设瓷生产,发展到建筑瓷、卫生瓷、工业瓷、电子瓷、电瓷、特种陶瓷等门类,景德镇还开拓了新的工业领域。拥有直升机制造、汽车制造、家用冰箱、药品、电子元器件等生产行业,是江西省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和重点机械工业基地之一,是全国最大、最完整的陶瓷工业生产基地。景德镇已成为一座新型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颁布的王牌旅游景点之一,被国家批准为甲类对外开放地区。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景德镇千余年来的瓷业历史和现状,反映了景德镇瓷业的经济、文化和工艺,是第一部集景德镇瓷业资料之大全的专业地情资料性巨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