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1416
颗粒名称: 综述
分类号: K921.56
页数: 19
摘要: 本篇记述了景德镇市的水土资源、瓷政、窑火、风流以及景德镇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 景德镇市 瓷器业 综述

内容

水土篇
  景德镇市域在中元古代(距今约10亿~14亿年)浸没在一片汪洋大海中,至燕山运动(距今约1亿~5亿年)发生,曾两度从海洋中隆起,演绎了一出真实的沧海桑田之变。伟大的地质运动造就了景德镇市域东北高、西南低,形如筲箕的中低山丘陵地貌;形成了状如叶脉的山川河流;积聚了丰富多样的瓷土矿藏;构成了一个瓷业生产所需的全部天然资源供给系统。景德镇市区地处北纬29°10’、东经117°15’,系中亚热带湿润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历年年平均气温17.1℃,历年年平均无霜期248天,历年年平均降水量1763.5毫米,历年年平均日照1968小时,气候对自然植被生长、水路运输、水力利用以及瓷业生产甚为有利。
  境内水系分布均匀,非常发达。主流昌江从北到南贯穿境内中部,大小河流50多条汇集昌江,构成一个通达各乡村的极为便利的水上运输网络。上游的瓷土、窑柴、木炭可顺流而下,直抵景德镇;镇上的运瓷船只又可顺昌江而下,经鄱阳湖,入长江,通达各地。境内水源充足,主河道昌江平均坡降0.458‰。东河流域是各种瓷土矿的主要产地,其上游瑶里山势陡峭,森林茂密,涧泉溪流密布,水流落差大,水力资源被充分用于瓷土生产。在明清两代瓷业旺盛期,仅瑶里及周边地区就装有水碓三千余支。沿东河至昌江入口凤凰咀,沿途近百里都装有水碓。南河流域是古今各种瓷土矿的集中产地,历史上瓷业最盛时有水碓二千余支。虽然20世纪50年代瓷石粉碎工作被雷蒙机取代,但由于水碓粉碎的瓷土性能好、成本低,至今仍有少量水碓在作业。水碓粉碎瓷石的历史已近二千年,它的广泛使用给古近代瓷土生产带来极大的便利,最沉重的工作被水力机械轻而易举地承担,满足了景德镇历史上的瓷土供应。
  景德镇自古就称“竹木之乡”,其辖县浮梁之名即取“浮木为梁”之意。良好的气候和中低山丘陵地貌非常适宜植被的生长。境内木本植物计95科350种,马尾松是其中的优势种群。松木锯成的窑柴烧瓷,火焰长、温度高,是烧瓷窑的理想燃料。景德镇瓷器之所以品质好、产量高,与燃料松木密切相关,尤其是在明代以前,多半只需就地取材,节省了运费,提高了与其他窑场的竞争力。
  景德镇市域蕴藏着丰富的瓷业原料资源,品种达40余种,其中瓷石矿和高岭土矿藏量最大,出露面积一百多平方公里。其矿脉还延伸至邻县,最长的达500公里。南河流域、东河流域是瓷土矿大面积出露的地方,宋代及其以前,此地表面瓷石矿体是充分风化的白色粉状体,钾、钠含量低,含铁量甚微,土质极优。景德镇先人在原矿产地依山筑窑,傍水建碓厂,在南方所有窑场中用单一瓷石最早烧造出白色的精美瓷器青白瓷(影青瓷)。五代时,白瓷的白度已达70%。其时,在南方青瓷还普通盛行的情况下,境内的原料优势已经显现,一个高起点、高质地、高产量、高工艺的景德镇在北宋开始崛起,一代清秀淡雅的景德镇青白瓷在南北众多名窑的激烈竞争中已跻身名窑行列。然而,上层优质瓷石越来越少,南宋时出现了原料危机。直至元代,景德镇高岭土的发现和使用,挽救了滑坡的瓷业,迎来了元代瓷业的繁荣。瓷石中掺入少量高岭土,可以烧造出更大、更复杂的器形,中、下层瓷石都可以制瓷,这种发现与发明在中国乃至世界瓷业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而为明、清时期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岭土的使用,是元代景德镇瓷业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景德镇对世界陶瓷科技的一个巨大贡献。
  境内及其邻近各县都蕴藏着大量的高岭土、瓷石和耐火土等瓷用原料,矿点共有169处之多。蕴藏量也极为丰富,仅经批准的生产控制储量和远景储量共有3434万吨。按1983年的瓷土耗用量计算,能用400年左右。
  《景德镇陶录》说:景德镇“水土宜陶”。这个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被古人充分的认识和科学的使用,是景德镇瓷业高位起点、快速崛起、稳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因素。
  瓷政篇
  唐武德二年(619年),镇钟秀里人陶玉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武德四年(621年),因镇器土惟白壤,体稍薄,色素润,佳者莹缜如玉,遂诏镇民霍仲初、陶玉等制器进御,并在昌南镇设立瓷窑博易务,设官监榷。
  北宋景德镇元年(1004年),易昌南镇为景德镇。景德年间,真宗命进御瓷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其器尤光致茂美,当时各地争相仿效,景德镇之名遂蜚声海内外。其时,在景德镇置监镇一名,以奉御董造。据清唐英《陶政示谕稿》载:景德镇“御窑自宋景德中”。婺源《嵩峡齐氏宗谱》说:“护公字咸英,……仁宗景祐三年丙子,以春秋明经请浙江举入仕。初任景德镇窑丞,九载无失。”印证了北宋初景德镇设置了御窑。这时的瓷器产地主要在东河流域、南河流域及镇区。作为农村副业的瓷业已开始与农业分离,专业制瓷的手工业者不断增加,瓷业内部分工扩大,人员不断向镇区集中。至宋代晚期,瓷器产地则以湖田和镇区为主,瓷窑最盛时约三百余座。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在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有大使、副使各一员。又更景德镇税课局监镇为提领。泰定年间(1324~1327年),由本路总管监陶,皆有命则供,无命时止课税而已。故当时只有民窑非常兴盛。当有命进供时,各御器内皆作枢府字号,由民窑烧造,从贡器中千中选十,百中挑一。那时民窑已是小商品生产范畴,实行了宾主搭烧制度。窑税则是在“兴烧之际,按籍纳金”,税率按“瓷窑旧例,二八抽分办课”。
  明洪武二年(1369年),“设厂制陶以供尚方之用”。洪武三十五年(即建文四年)改陶厂为御器厂,钦命中官一员,特董烧造。厂内施行的是轮班进役制度。永乐、宣德、成化时期,御器厂“拘获高匠”,把手工业者编入匠籍,并垄断了优质的原料。正统年间,官府对民窑烧造的御窑品种进行了极严厉的限禁。正统三年(1438年),“禁江西瓷器窑场烧造官样青花白地瓷器于各处货卖,违者正法处死,全家谪戍关外”。十一年,又禁私造白地青花瓷等。其结果导致官窑极精而民窑多粗糙。成化年间,民窑突破了官府烧造青花的禁令,弘治后官窑渐衰。嘉靖朝,朝廷对御厂严格治理,严厉处置了数批督陶不办、管理不善的官员。在此期间,民营窑场突破官府的种种禁限,快速发展起来,数量激增,产品逐渐精进,形成了“官民竞市”、官民青花并精的局面。同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这个时期,御厂实施“官搭民烧”制度,御瓷分散到民营窑中烧炼,占用最好的窑位,使民窑“历年赔〓”。官搭民烧制度客观上促进了民窑烧造技艺的改进与创新。万历十二年(1584年),改匠役制为雇佣制,工匠的积极性和技术较好地发挥出来,官、民窑进一步发展。由于明政权日趋腐败和封建官营手工业的特点,御器厂的积弊始终得不到解决。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巡按方河监委厂事,督陶期间,作威作福,无恶不作,引起民愤,陶工和镇民火焚了御厂门场;二十七年(1599年),太监潘相兼理窑务,迫使窑工童宾投火而死。“景德之民,欲食其肉”,引起全镇民变。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神宗遗诏:“诏告天下,烧造等项,悉皆停止。”景德镇御厂宣告停烧。但御厂的烧造活动并未停止,瓷器产量已大为减少。天启、崇祯时期,国力衰竭,已顾不及御厂生产。
  清兵于顺治二年(1645年)定饶州。同年,清廷颁布了废除匠籍的诏令。十一年(1654年),在明代御器厂的基础上扩建窑厂,并奉旨烧造龙缸,未成。十六年(1659年)奉旨烧造栏板,未成。次年,停止烧造。“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逆煽乱,景镇民居被毁,而窑基尽圮。大定后,烧造无从”。十九年(1680年),清政权已稳定。九月,奉旨烧造御器。二十年二月,工部郎中臧应选驻御窑厂督造。此后,御窑厂投入正常生产。“立厂之初,一应派累,当官旧弊全行革除”,开始实施雇役工匠制度。此时,凡工价物料均以本地窑民雇工价格惯例办理,按工给值、按价支偿,久之已成定规,全镇的工匠铺户相对稳定。官搭民烧办法这时已成定制,对民窑的限制已宽松多了,民窑得到恢复并迅速发展起来,臧窑也名著一时。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郎廷极巡抚江西,专烧窑制,器皆精美,世称郎窑。康熙晚期,御厂的官吏对工匠及民窑骚扰、勒索,施以苛政,导致“去年罢市且三日,窑户十或逃八九”。雍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已全面稳定地实施了雇役制度。建立了瓷务清册制度、窑工银的专项保证、次色御器的变价、官搭民烧等项稳定政策,御窑厂和民窑蓬勃发展起来。景德镇已是“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余万,靡不籍瓷资生”。雍正四年(1726年),年希尧以内务府总管奉命督理淮安板闸关,兼景德镇御窑厂总理,时称年窑。同年十月,唐英以内务府员外郎奉命驻厂协理瓷务,年希尧仍为总理,日常烧造由唐英主持。乾隆元(1736年),唐英总理窑务,在他先后榷陶的二十余年内,深入、稳定地施行雇役制度,注意烧造成本核算;注重研究提高烧造工艺技术。刻苦学习,锐意创新;注重“赏勤儆怠,矜老恤孤”,调动工匠的积极性;注重御厂和窑民的关系,在窑户、商铺间公平买卖,不以当官科派扰民。这些举措调动了工匠和窑民的积极性,刺激了官民窑的烧造工艺技术和创新能力,使得唐英榷陶期间,瓷器花式奇巧,质地精美,把御窑厂的陶瓷制作工艺技术推向巅峰,成为中国古代陶瓷史上的集大成者。民窑在这宽松的环境下投入竞争,所造瓷器益精,烧造数量很大,同样成为中国古代民窑史上最辉煌的时代。
  清代御窑厂事实上具有对景德镇瓷业的管理职能,在瓷业中处支配地位。但是,御窑厂和民窑之间向单纯经济关系转化,民窑是自行经营又作为御厂补充和延伸的部分,同时还是御窑的竞争对手,民窑有较大的独立性,御窑的支配地位已失去了技术基础。清代地方官府也注意维持景德镇地方瓷业人口的稳定和瓷业的繁荣。乾隆五十四(1789年),知县何浩呈文强调景德镇不宜设关征瓷税。同治年间,南康府呈文说:“民窑既尽,官窑从何烧造?此理易明。且景德镇靠窑谋生者不止数十万人,一经歇业,此辈从何安置,其祸不可胜言。”地方政府的政策,无疑对景德镇民窑瓷业的繁荣起到了维护作用。清咸丰五年(1855年),太平军与清兵周旋于浮梁地区。同年御窑停止烧造。同治五年(1866年),景德镇几经战事之后,李鸿章筹银十三万两,由署监督蔡锦青就御窑旧址重建堂舍七十二间,兴复御窑。所有督陶事务,由九江关监督遥领。同治十三年(1874年)开始烧造御器。光绪二年(1876年)六月,镇上陶工为争取白米饭实行大罢工。官府扣压为首数人而导致万余陶工暴动,攻打了县署,释放了囚犯。至光绪二十年(1894年),景德镇瓷业仍处在恢复阶段。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江西巡抚奏请开办景德镇瓷器公司,三十一年曾制定瓷工章程。宣统二年(1910年)正式成立江西瓷业公司,为官商合办。公司分两厂,本厂在景德镇,用旧法生产,初期生意兴旺;分厂设饶州,用新法制瓷,成为现代制瓷业的开端。民国5年(1916年),袁世凯在复辟帝制中,委派庶务司长郭葆昌为陶务署监督,烧造“洪宪”帝号瓷器。民国18年(1929年)景德镇设陶务局,31年(1942年)迁南昌。次年成立江西陶业管理局,杜重远任局长。杜氏对景德镇瓷业深入调查后,对当局大声疾呼:“实业当局,各方领袖,急起设法,速谋补救,勿使此千年国粹而淹没沉沦,则幸甚矣。”又采取了一系列改革陶瓷工业的措施,使景德镇一度活跃起来。但是,由于国民党政府腐败,瓷业改良旋即失败。1939年11月和次年春,日军飞机多次轰炸景德镇,窑厂、坯房被毁,全镇瓷窑仅剩33座。在连年的战乱中,景德镇已是元气大伤。
  1949年5月,景德镇市工商管理局内设陶瓷科,直接管理生产。同月,成立国营景德镇市瓷业公司,公司业务上直属江西省贸易公司领导,实行计划收购,计划销售。1953年成立景德镇市陶瓷生产管理局,管理全市公私合营企业陶瓷生产任务。同年,推行计划管理制度。1956年,该局易名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具有行政领导和企业管理的双重职能。在此期间,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合作化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树立了国营瓷业的优势,企业内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1958年,景德镇市陶瓷工业局成立。同年,陶瓷企业全部转为地方国营瓷厂。计划管理体制也由“条条”为主转为“块块”为主。1959年,强调党委书记一长制。1961年始,景德镇市按照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陶瓷经济进行了重大调整。1964年10月撤销市陶瓷工业局,成立江西省瓷业公司。至1965年,摆脱了“大跃进”造成的困境。
  “文化大革命”初期,陶瓷企业内部陷于瘫痪,各项规章制度遭到废弃。1968年,省瓷业公司改名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同年12月,公司革命委员会成立,各陶瓷企业建起了厂革命委员会“一元化”领导班子。此后陶瓷研究所、陶瓷学院和陶瓷教育研究单位被拆掉,13个大瓷厂被转产,远东第一流的现代化景德镇瓷厂被砍掉,工程技术人员被下放,四个瓷石矿被划走。到1976年,陶瓷品种由1000多种减少到400余种,质量下降到一级品率只有20%多,全系统企业亏损达1300多万元,景德镇陶瓷工业受到严重破坏。同期,景德镇瓷器内销与外贸严重受挫。1970年,景德镇陶瓷工业系统的销售机构全部撤销,各企业不得自销产品。景瓷出口量大量减少,致使韩国和台湾的陶瓷工业趁机而上,迅速挤占了大量国际市场。
  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景德镇陶瓷工业出现了转机,陶瓷行业为建立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进行了初步整顿。1978年,陶瓷企业全面实行奖励工资制,一些集体、个体的瓷业生产厂(户)也纷纷发展起来。1979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景德镇陶瓷工业进一步实行全面大调整,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同年,恢复了中断12年的内销瓷订货会。经过三年调整,产品质量提高,内销瓷扩销,出口创汇上升,利税逐年增长。1982年,景德镇陶瓷行业开展了企业的全面整顿工作,企业领导班子逐步实行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大型企业推行厂部和车间两级核算。1983年,中共景德镇市委作出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部署。1984年,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制定了《关于陶瓷系统当前经济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实施意见》,以扩大企业自主权。同年8月,中共市委、市政府在七个陶瓷企业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1985年,江西省陶瓷公司继续修改、深化了以效益为中心、以质量为重点的经济承包责任制,涉及职工3.5万人,占系统内总人数的90%。同时,厂长(经理)负责制已扩大到28户陶瓷企业。
  窑火篇
  景德镇市域烧造瓷器的历史,从“新平冶陶,始于汉世”至北宋初期,历经了九百余年的创始阶段。一经北宋青白瓷(影青瓷)问世,它凭借天时、地利、人才优势,依靠不断地革新技术、发明创造、创新品种,取得了全国瓷业的主导地位。尽管历尽艰难曲折,但她都能冲破阻力,发展生产力,调整品种结构,创制新品花色,开拓新的贸易市场,使熊熊的窑火燃烧至今,千年不断。
  《江西通志》载:“陈至德元年(583年),陈后主大建宫殿于建康,诏新平以陶础贡,巧而弗坚,再制不堪用,乃止。”《景德镇陶录》载:新平“镇陶自陈以来名天下。”从史书记述看出,境内陈朝烧造瓷器技术已相当不错,制作精巧,国内知名。但烧造大件的技术不成熟,火度低,未能瓷化。隋朝大业中(605~616年),始作狮象大兽二座,奉于显仁宫。显然,当时烧造难度高的大件瓷器技术初步成熟。唐武德中,瓷器开始以窑作专称。时有陶窑,以白土制造,器体稍薄,色素润,称为假玉器。又有霍窑,色素白,质薄,佳者莹缜如玉。瓷质已达到似玉般的白润,工艺技术已能做成薄胎。被朝廷选中,下诏陶、霍二窑进御,遂昌南镇瓷名天下。唐柳宗元为饶州刺史元崔所作的“进瓷器状”(唐元和八年,即813年)中说:“并艺精埏埴,制合规模。禀至德之陶薰,自无苦窳;合太和以融结,克保坚贞。且无瓦釜之呜,是称土铏之德。”意为比陈至德时期的烧造技术进步了,已能完全掌握火候,能烧出不似陶器的真正瓷质器物。景德镇境域在唐代是江西唯一烧造瓷器的地方,既要烧造民用瓷,又要制瓷进御,其规模绝不会小,其产量定不会少,否则,何以镇瓷名天下?唐代,境内较成熟的烧造技术为宋代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代时,虽不见于文字记载,但南河流域大量的五代窑业堆积可以看出,景德镇境内窑场仍继续烧造。当时,采用支钉叠烧法裸烧,所造瓷器很规范,质薄。其中白瓷胎质细密,透光度好,胎体白度70%,品种以碗盘为主,兼有少量壶类。五代窑业堆积中以白瓷为主,兼有少量青瓷。
  宋代,南北窑场众多,竞争激烈,名窑辈出,各种独具风格的名瓷风靡天下。景德镇凭借成熟的烧造工艺技术和优质的瓷土等条件,于宋初成功地创制出一种清淡高雅的影青瓷(青白瓷)。青白瓷瓷质极薄,釉似白而青,暗雕花纹,内外都可以映见。在花纹边上只现一点淡青色,余皆白色,故称影青、映青、隐青或罩青。其坯、釉、刻花配合完美,似冰肌玉骨,人称“饶玉”,真正达到光致茂美的艺术效果。从瓷质、成本等方面比较,青白瓷已超过定窑、龙泉窑,集中地体现了宋代的制瓷水平,从而在当时异军突起,一举成为国内外青睐的名瓷品种。随着国内外对青白瓷的需求越来越大,境内的烧造规模也迅速扩大,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青白瓷瓷窑体系。历经宋、元两代,青白瓷一直盛烧不衰。宋代成型、装烧、装饰诸方面工艺技术进一步发展,尤其是掌握了强还原焰控制方法,使得域内含铁量稍高的瓷土在还原焰中能烧出精美的青白瓷,极大地增强了与其他窑系的抗争能力,成为景德镇在北宋崛起的一个重要技术因素。影青瓷的白度、透光度很高,已接近现代细瓷标准,瓷器由半透明釉发展到半透明胎,代表了中国制瓷技术方面质的飞跃。此后,在影青瓷这个品种基础上发展了大量的新品种,其中有不少为制作难度高的琢器类。如国内外出土的宋代影青执壶、注子、瓷枕、香薰、瓷雕、谷仓等。说明了宋代成型工艺技术已朝多样化发展。除用拉坯过范方法成型外,还有镶接、雕、镂、刻等复杂的成型技术。而且分工细致、专业,是元、明时期圆器、琢器二大业类的初始阶段,证明了自宋以来,景德镇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元代影青瓷虽然继续生产,但是上层优质瓷土将尽,自南宋后期产生的原料危机严重威胁景德镇瓷业发展。然而,高岭土的发现和二元配方的使用,使景德镇瓷土资源又极大的丰富起来。二元配方使坯泥的性能更加卓越,可以烧制更大型、更复杂的瓷器,给景德镇窑火的持续和瓷业的发展带来强大的生机,也给中国和世界的制瓷技术带来伟大的变革。元代瓷器有碗、盏、盘、碟、盂钵、洗、瓶、炉等类型,其器物多刻划花纹,其印花、划花、雕花承袭宋制;仿均窑红紫、定窑粉定,多有成就。还有戗金、法华三彩、五色花等装饰技法。元代景德镇青花的烧造成功,是瓷业上的又一个巨大成就,在中国瓷业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青花的艺术效果和使用价值有许多独到的优点,是中国瓷器最优秀的品种之一,古今中外,深受人们的喜爱。自它出现的那时起至今,市场从未停止过对它的需求,青花瓷的生产亦至今历数百年而不衰。青花是用含钴的色料在坯上作画,又以浅淡不同的青料分数层分水(填色),罩以灰釉烧成。烧成后呈深浅不同蓝色,线条自然流畅,略有晕散,颇具水墨画特点,艺术价值很高。它取代了元代以前的刻、划、印等装饰技法,一举成为中国瓷器的装饰主流,开辟了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的新途径。尽管元代还有云南等地窑场生产少量青花瓷,但是景德镇青花瓷以其优良的品质一枝独秀。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又一重要的创制。釉里红是釉下彩,极难烧制,必须要高超的配制釉里红色料的技术和精熟的烧窑技术才能成功。其时,人们把鲜艳的青花和红艳高雅的釉里红综合装饰在瓷器上,红、蓝二色相互衬托,和谐高雅,成为又一名贵瓷种。青花、釉里红、卵白釉等色釉产?和二元配方的使用,标志着元代工艺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它铺奠了景德镇通向瓷业黄金时代之路。
  景德镇域内自陈朝烧造陶础贡京师起,至明代初已近800年。在这期间,中国历史上的名窑遂个兴起,名噪一时,但多数时间不长,又一个个衰落、淘汰。入明以后,钧窑、龙泉窑、磁州窑等系的瓷器,已无法与景德镇的青花、彩瓷、颜色釉瓷相匹敌,它们或停止生产,或走向衰落。“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景德镇已是天下窑器所聚。景德镇的瓷工们积累了世世代代的丰富烧造技艺,兼收并蓄历代各地名窑之长,加以发展提高。又有元代高岭土的发现与使用以及青花瓷的创制,给明代瓷业注入了旺盛的生命力。大量民窑快速崛起,粗细兼备。更有在景德镇设立的御窑厂,集中了最优秀的工匠,独占优质瓷土与青料,烧造瓷器不计工本,产出了最精最美的瓷器,展现了中国当时最高制瓷工艺水平。明代景德镇制瓷工序分工极细,一件瓷器,从原料到成瓷,要经过七十二道工序,高度的工序专业化使产品非常精细。又有景德镇独创的蛋形窑,使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景德镇于是以绝对的优势从全国各大名窑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成为全国的瓷业中心。
  明代景德镇有御窑、民窑,在各个时期都在不断地继承、发展、创新,并各具特色。
  洪武窑是御器厂初期的瓷器,其主要是釉里红器取得一定成就。永乐、宣德时期是明代青花器生产的鼎盛时期,有中国青花的黄金时代之称。青花瓷器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丰富、纹饰优美。其宝石蓝一样的鲜艳色泽,水墨画一样的晕散效果,间以自然形成的黑斑,它们相映成趣,被视为无法模仿的永、宣瓷器的成功之作。祭红瓷器(鲜红)是永、宣窑的又一重要发明,是中国瓷业史上第一次烧成的色调纯正的红釉瓷器。永乐时还创制著名的甜白瓷。宣德朝开创了青花五彩瓷器的烧制,为成化斗彩开辟了通路。其他有蓝釉、黄釉、孔雀绿等品种都取得创造性的成就。正统、景泰、天顺三朝是朝野动荡的时代,御瓷烧造情况还有待于今后发现。成化、弘治、正德三朝继承了前朝的传统,又有新的变化,形成独自的特点。成化朝最重要的成就是斗彩的烧制成功。斗彩制品胎薄体轻,釉脂莹润,彩色鲜艳,画面清逸。其鸡缸杯、高士杯、天字罐等均为绝代精品,获得了极高评价。代表弘治水平的是黄釉瓷器,釉色淡雅娇嫩,称为娇黄,又称浇黄。又有弘治、正德时期的素三彩,色彩素雅,不用红色,是明代彩瓷中的佳品。正德时期的孔雀绿瓷器较多,十分名贵。还有在花卉中书写了阿拉伯文的青花器在当时盛行。嘉靖、隆庆、万历时期的青花蓝中泛紫,浓重鲜艳。其中嘉靖青花器在明清之际曾得到较高评价。这三朝制作的五彩瓷器有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种,生产量大,开创了彩瓷制作的新局面,成为中国彩瓷历史上的又一新阶段。这个时期,烧造大型器物的工艺技术进一步提高,已能烧造大龙缸、大花瓶等大件瓷器。天启、崇祯时期国力衰竭,社会动荡,景德镇御器厂基本处于停产歇业状态,所烧制瓷器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明代景德镇民窑发展很快,产品不及御器厂,但产量巨大。“自燕云而北,南交趾,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皆取于景德镇”。其中不乏高级产品。万历年间出现官民竞市的局面,有官窑不如民窑之势。民窑的图案纹饰自然豪放,充满着生活气息,别具一格。景德镇御器厂受朝廷直接影响,有时停烧歇业,但民窑的烧造是为了谋生,故除兵事影响之外,民窑窑火一直不断,规模往往很大。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景德镇御窑厂和民窑无论是技术、品种、花色、质量、产量都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进入到古代陶瓷史上的极盛时期,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黄金时代。
  清代全国的大窑场仍然很多,但是,代表当时中国瓷业的仍然是景德镇。
  臧窑(1681~1688年)是指督陶官臧应选在景德镇御窑厂督造的瓷器。《景德镇陶录》载:“康熙年臧窑,厂器也,为督陶官臧应选所造。土埴腻,质莹薄,诸色兼备。有蛇皮绿、鳝鱼黄、吉翠、黄斑点四种尤佳。其浇黄、浇紫、浇绿、吹红、吹绿者亦美。”臧窑的主要成就是单色釉品种,代表了康熙前期的瓷器制作水平。还有青花、五彩、素三彩等均极精巧。
  郎窑(1705~1712年)的最大成就是仿明宣德红釉烧成著名的郎窑红瓷器;仿成化的斗彩和白釉脱胎瓷器都极为成功,代表了康熙晚期景德镇瓷器制作水平。康熙时期瓷器胎质缜密,釉质细润,瓷器品种增多,器物图案题材广泛,民窑生产量相当大。康熙青花和硬彩(五彩)代表了清代的瓷器制作工艺水平。当时最大的突破是发明了釉上蓝彩和黑彩,同时在五彩中加金彩。康熙朝瓷业的又一重大贡献是发明了粉彩,还创烧了一种极为富丽华贵的黑釉器名为乌金釉。此外,还有釉里红、胭脂红、珊瑚红、紫金釉等品种。
  年窑代表了雍正朝的瓷器制作水平。《景德镇陶录》称:“雍正年年窑,厂器也,督理淮安报闸关年希尧营镇厂窑务,选料奉造,极其精雅……琢器多卵色,圆器莹素如银,皆兼青彩,或描锥暗花玲珑诸巧样,仿古创新,实基于此。”此时粉彩盛行,已发展成熟,且制之精巧,达到空前绝伦的地步。
  唐窑是乾隆时期的代表。唐窑的成就极其巨大,它把中国极盛时期的瓷业推向了巅峰。唐窑彩瓷和单色釉瓷的制作,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极高水平。尤为突出的是工艺奇巧,鬼斧神工,不可思议的奇异作品层出不穷,令人叹为观止。乾隆时期瓷器品种繁多,新奇的器物不可胜数,竭尽奇思妙想之能事。制瓷工艺中的象生瓷、转心瓶、转颈瓶、交泰瓶,各色釉大花瓶等高超工艺制品大为盛行,这标志着景德镇制瓷工艺技术已达到高超绝伦的境地。唐窑“仿肖古名窑诸器,无不媲美;仿各种名釉,无不巧合;萃工呈能,无不盛备;又新制洋紫、法青、抹银、彩水墨、洋乌金、珐琅画法、洋彩乌金、黑地白花、黑地描金、天蓝、窑变等釉色器皿。土则白壤而埴,体则厚薄惟腻,厂窑至此,集大成矣。”乾隆以后,较之盛期瓷业呈现衰落之势,但也取得一定成就。
  道光窑的主要成就是以小件瓷品为最著。其中以蟋蟀罐、鼻烟壶为最好。文具类的制作也有独到之处。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机器制造的洋瓷倾销到国内,普通瓷器已无力与洋瓷抗争,景德镇瓷适时调节,奋力发展惟手工才能制作的仿古瓷、美术瓷,坚持与机制洋瓷抗争,保持了中国瓷器在国际上的美誉,显示了景德镇潜在的实力。
  同治、光绪间的瓷器以仿古为特点,虽说是仿古,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是一种新的创作。仿古以光绪朝为多,袭历朝之形式,无所不仿。
  清末民初,景德镇创造出最高的仿古成绩,尤其是颜色釉,专家也难辨真伪。其中仿豇豆红最精,仿绿色以假乱真,仿蓝色最有成效,仿白色几似乾隆年代产品。彩绘方面又仿康熙青花、仿雍正料款、仿乾隆五彩。不仅仿釉色花面,连瓷质都仿造得足以鱼目混珠。景德镇雄厚的技术实力从仿古中得到体现。景德镇瓷器在1910年比利时万国博览会、1911年法国万国博览会、1914年日本大正博览会、1915年美国巴拿马博览会均获得一等大金牌奖。从烧造工艺技术方面来看,景德镇瓷工比古人毫不逊色。清末,景德镇雕塑名家辈出,在捏雕、锥拱之外,尚有反瓷和白色浮瓷、立体雕塑,还新创了刻像、瓷板相、印像新品种。
  民国时期,江西瓷业公司开始了电力用瓷、化学用瓷、卫生瓷的制作,其质量较其他产瓷区毫不逊色。这些新的瓷种因抗日战争影响未能推广,但是景德镇瓷器的品种已扩大了范围。
  1950年以来,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日用瓷由普通瓷、粗瓷向细瓷、高级细瓷发展,由单件向成套发展。瓷器质量大大提高,一级品率由1952年的41.12%提高到1982年的63.6%。传统的青花、青花玲珑、古彩、粉彩、颜色釉、薄胎等瓷都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并随着景德镇陶瓷工艺的技术进步,增添了新的光彩。
  青花瓷品种从过去以单件为主转变为以成套为主;青花料和青花釉配制技术由经验型转为按理化成分配制,创制了适合柴、煤、油窑烧成的各种青花料和青花釉,使产品配套率大大提高。在装饰上更多地吸取了中国写意画的构图、笔法,以淋漓酣畅的料色,使画面表现得极为生动韵致。1984年,市人民瓷厂生产的青花梧桐45头西餐具分别在民主德国的莱比锡、捷克的布尔诺、波兰的波兹南三个国际博览会上连获三枚国际金牌,在美国市场被誉为“王牌产品”。
  玲珑瓷也逐渐向成套瓷发展。已经使用新的工艺技术配制玲珑瓷,使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合格率大大提高。近年来还研制成功了青花宝珠式玲珑餐具和彩色玲珑瓷。青花玲珑45头餐具在美国市场畅销。
  颜色釉也有了新的发展,传统名釉“祭红”、“郎窑红”、“三阳开泰”、“钧红”等业已恢复,由于用新的科学方法配料,大大提高了名贵颜色釉的质量,成本降低,许多颜色釉产品已赶上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现在颜色釉有红釉系列、青釉系列、篮釉系列、黑釉系列等。此外,还有各种窑变花釉。1985年以来创新了大件郎窑红、凤凰衣和羽毛花釉,并有颜色釉综合装饰和色釉大型瓷壁画。颜色釉成套餐茶具也开始问世。
  景德镇粉彩、古彩逐渐扬弃了某些陈旧的、繁琐的图案,增加了具有时代气息的内容,新创了“落地粉彩”和“墨彩描金”技法。产品品种也不断增多,发展了新颖别致的成套中西餐具。近年来,在降低粉彩瓷的铅溶出量方面,做了大量的科研工作,研制了新型低铅耐酸粉彩颜料;采用了制品表面处理新技术;借鉴和吸收日本先进技术和经验,结合景德镇的实际,研制大截面新型辊底烤花窑。这些科研成果至使粉彩瓷、新花瓷的铅、镉溶出达到或低于国际标准。
  薄胎瓷制作工艺已从生产100件的花瓶提升到能生产300件以上的大型薄胎瓶,500件水晶刻花皮灯以及口径26厘米的薄胎碗;发展创新了粉彩薄胎瓷、青花瓷、青花玲珑瓷、色泥薄胎瓷等,许多产品的薄度、透明度、白度等方面都超过了历史最好水平。
  其他传统产品如雕塑瓷、特种工艺瓷、仿古瓷也是如此。
  1978年以来,景德镇广泛地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生产高档成套瓷,实物质量基本达到高标准。为景德镇拓宽瓷器外贸市场打开了一条新路子。
  景德镇日用陶瓷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道路上快速发展,传统产品也不断增多,景德镇瓷器产品现有13个大类、200多个系列、1000多种器型、2500多种花面,其中80%以上是传统瓷。在40项优质产品中,传统瓷占73%。在全国陶瓷行业质量评比中,景德镇瓷器夺得7个第一,传统瓷就占5个。实践证明这条路开创了景德镇陶瓷新局面,为“景德镇”这块金字招牌增添了光辉。
  名镇篇
  景德镇始名新平镇,设于东晋永昌二年(323年)。新平镇又名昌南镇、陶阳镇。其时,正是中国白瓷刚刚出现的时期。
  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易昌南镇为景德镇。始遣官制瓷贡京师,刻“景德”年号于器,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
  北宋时期,由于景德镇优质的瓷石和较高水平的烧造工艺,所产瓷器光致茂美,独具“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特色。且瓷业已开始由乡村工业向都市工业转变,窑场和人口渐渐向镇上迁移,镇街区已初具规模,成为一方之业陶都会。因而与铅山县的河口镇、清江县的樟树镇、新建县的吴城镇并称江西四大名镇。
  明代初期,景德镇以外的各大窑场日趋衰落,惟龙泉青釉瓷明初仍大量烧造,但已无法和景德镇瓷匹敌。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州产……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至嘉靖年间,景德镇人口“主客无虑十万余”;“本镇统辖浮梁县里仁、长香等都居民,与(饶州府)所属鄱阳、余干、德兴、乐平、安仁、万年及南昌、都昌等县杂聚,窑业佣工为生”,人数约万余人。此时,景德镇已与广东的佛山镇、湖北的汉口镇、河南的朱仙镇合称中国四大名镇。
  明万历时期,景德镇“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炸天,夜令人不能寝。戏呼之曰四时雷电镇”。在万历后期,已每日佣工不下数万人,成为“天下窑器所聚”。当时的镇区范围与街区的格局已和近代的相差无几。它标志着景德镇已由一个乡村陶瓷工业完全过渡到一个专一经营瓷业的手工业城市;由一个主要产瓷区上升为全国瓷业的中心。此时,景德镇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历史最悠久、风格最专一的中国瓷业都会。
  景德镇境域古时立于群山之中,中部独起一峰,秦朝名立马山,唐代称珠山。城市的源起和发展是以珠山为中心,以瓷业生产地为标志,从北向南、由高及低(由东向西)扩展,发展的阶段与速度与瓷业发展同理同步。据《景德镇市地名志》记载:唐代珠山脚下的彭家弄、程家上巷、迎祥弄、老罗汉肚等已形成弄巷,童关栅门至御厂为小街。宋代是景德镇街巷大量形成的时期,现莲社北路以西,御窑厂以东的大片弄巷几乎都形成于宋代。元代城市建设发展迟缓,一直至明代初期。明中期至清代,城市规模急速向南推进,形成和陶阳十三里长街(前街)并行的十二里长街(后街)。同时,街区向西面沿河地带延伸,又派生了许多下弄、下巷。至近代,已形成四山、八坞、九条半街、十八巷,一百零八条弄,城市面积十平方公里。这些弄巷起源大部分都和瓷业有关,直接命名的有瓷器街、龙缸弄、窑弄、黄家洲等,以明清时期一十八省外乡人到此业瓷、经商的会馆命名的地名也很多,据调查,前街43条弄堂以会馆命名的就占25条。
  镇区是建立在窑业堆积上的一座城市,镇上的房屋是窑砖砌墙铺地,镇区河段的河床是匣片渣饼铺成,镇区的街道里弄布局更是为便利瓷业生产活动而精心设置。镇内主街道前街和后街平行于河道,南北贯通。后街两侧地势高,无水害,建筑以窑厂、坯坊为主;前街两侧地势低,时有水患,建筑以红店、瓷行、颜料店、商铺、民居等为主。自窑厂、坯坊、瓷行、红店到河岸码头,是经上弄,过下弄,直达码头的单线运输。明清瓷业盛期,镇上的二三十万瓷业人口在繁忙,大规模的运输活动被五十余条上、下弄贯通的弄堂运输线分解消化,使繁忙拥挤的生产活动变得极为有序。
  “草鞋码头”是伴随着中国瓷都·景德镇光辉历史走过来的一个响亮的名称。外人、外行不解其意,视为脏、乱,然而,它却是承托起景德镇走向繁荣、兴旺的工具和生产组织制度。景德镇五方杂居,生活习俗各异,但瓷业生产上却发展、形成了许多适应当时条件的习俗,“草鞋”即是其中一例。草鞋,柔软、防滑、廉价,适宜坡地泥地行走,是瓷业工人的劳动用品,一般由老板发给。除红店业、瓷商、窑户和圆器老板、画坯师傅等极少数工种、身份外,其他各行业、工种人员都穿草鞋。窑厂各工种穿草鞋,河岸码头的肩夫穿草鞋,里弄街道扛坯、挑瓷器的穿草鞋,坯坊的工人穿草鞋,全城满目赤脚草鞋攒动,悄无声息,不能不令人叹为奇观。“草鞋”又是琢器行业生产组织的名称和综合计量单位。“一双草鞋”由若干利坯、做坯、印坯、打杂等固定人数组成,其中包含了每日生产制品数量,老板应给的工值,生产成本、利润、福利待遇等。草鞋制度使生产上各工种人数搭配合理,利于“一条龙”生产,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人积极性,同时给生产管理带来极大便利。就如琢器行业中综合计量单位“件”一样,只要确定一个制品的件数,制品的尺寸、工时、工值、价值等都同时体现出来了。“草鞋”在景德镇陶瓷历史发展中功不可没,“草鞋码头”之称是对景德镇兴旺发达的一种历史见证,是对瓷业工人智慧的一种赞美,是景德镇精神的一种体现。
  景德镇陶瓷文化发达,自古及今,众多文人墨客及陶瓷制作工艺家都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唐有柳宗元代人写的《进瓷器状》;宋有蒋祈写的《陶记》(一说著于元代);明有王宗沐写的《江西省大志·陶书》和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陶埏》;清有佚名作者所写《南窑笔记》,唐英著《陶冶图编次》,朱琰著《陶说》,蓝浦、郑廷桂著《景德镇陶录》;民国时期有郭葆昌的《瓷器概说》、江思清撰的《景德镇瓷业史》、黎浩亭编撰的《景德镇陶瓷概况》、向焯编撰的《景德镇陶业纪事》等。历代《浮梁县志》均设专篇记载景德镇陶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1963年有江西轻工业厅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编著的《中国的瓷器》,1982年有中国硅酸盐学会编的《中国陶瓷史》。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的刘新园所著瓷器考古文章,已被国外报刊登载,其本人曾多次赴国外讲学。
  景德镇五代以来的陶瓷历史文化遗存遍布城乡,计约3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湖田古瓷窑遗址,从五代至明万历年间,延续烧造七百余年。其历代窑业堆积分布极广、规模庞大,为中国陶瓷史和世界陶瓷史上的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陶瓷历史文化宝库,是景德镇众多窑址中最具代表性的窑址。该窑址在《陶记》、《南窑笔记》、《陶说》、《景德镇陶录》等古文献中均有记载,它是研究中国陶瓷发展史、陶瓷工艺史和陶瓷外贸史,特别是研究景德镇陶瓷史和城市经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文化遗址。
  中国是瓷器之国,景德镇是中国的瓷都。自宋元以来,景德镇青白瓷和青花瓷等大量运销世界各地,极受欢迎,誉满海外。宋代,景德镇瓷器通过广州、泉州商港,通达海外五十余国。最早贩运到欧州的瓷器,卖价几乎与黄金重量相等。元代瓷器运销全世界,景德镇的青花瓷沿着“丝绸之路”已较多销往阿拉伯地区。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时,带去大批中国瓷器,景德镇瓷器随着销往东南亚及西方诸国,远至东非海岸和尼罗河畔。海上贸易通道形成以后,景德镇与海外的联系更加密切起来,荷兰、葡萄牙、日本、俄国等国大量贩运景德镇瓷器。长期频繁使用的海上贸易路线因瓷器运载量大而被冠为海上“陶瓷之路”。从“丝绸之路”到“陶瓷之路”,景德镇瓷器在数量和金额上都居全国之首,成为世界上魅力巨大的一种商品,同时,对东、西方文化艺术产生极大的影响。目前,世界上众多的文博馆(院)都珍藏有景德镇瓷器,而且在很多国家都发掘出景德镇青白瓷和青花瓷的瓷片。在许多的海底沉船中更是打捞出大量的完整的景德镇古瓷。景德镇陶瓷文化遍及世界各地。至今,景德镇瓷器仍被作为国家礼品瓷赠与友好国家。景德镇灿烂的陶瓷文化是世界人民的财富,景德镇的陶瓷文明史是世界文明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1949年至1985年,经过36年的建设,景德镇已是旧貌换新颜。从单一的日用、陈设瓷生产,发展到建筑瓷、卫生瓷、工业瓷、电子瓷、电瓷、特种陶瓷等门类,景德镇还开拓了新的工业领域。拥有直升机制造、汽车制造、家用冰箱、药品、电子元器件等生产行业,是江西省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和重点机械工业基地之一,是全国最大、最完整的陶瓷工业生产基地。景德镇已成为一座新型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颁布的王牌旅游景点之一,被国家批准为甲类对外开放地区。
  风流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景德镇市在中共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超越古人的振兴创业之举。至1985年,瓷业从衰落中复苏,在科技上进步,于竞争中发展,有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陶瓷工业蓬勃发展 1949年5月~1957年,中共市委和市人民政府采取失业救济、生产自救、疏通供销环节等系列有效措施,整治民国时期留下的瓷业创伤,迅速恢复了瓷业生产;树立国营瓷业的优势,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合作化和全行业公私合营;逐步进行了成型工艺改革,首次采用煤柴合烧方法等,1957年试制大型倒焰煤窑成功。1953~1957年底,产量年平均递增31.6%。1957年日用瓷产量2.76亿件、电瓷2976吨、产值6680万元,为历史最高水平。景德镇瓷业已在恢复的基础上向前发展。
  1958~1965年窑炉改革获得成功。1958年全市倒焰煤窑达一百多座,1965年试制隧道煤窑成功。这期间,发展了建筑瓷、电瓷、化学用瓷、纺织用瓷、瓷模具等工业用瓷器类。三年困难时期,日用瓷产量下降,1961年仅7304万件,其中出口瓷3137万件。再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陶瓷工业曾一度处于困境。从1962年8月起,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各项工作都进行调整,陶瓷工业生产逐步回升。当年,日用瓷产量达1.06亿件,其中出口瓷3137万件。到1965年,日用瓷量达1.74亿件,其中出口瓷8002万件。这期间,实行了计件工资制度,在生产上实现了成型流水作业线、双刀压坯机、循环双管施釉机等1460个新技术、新工艺项目,陶瓷工业又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1966年到1976年的1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景德镇陶瓷工业、教育、科研遭受到严重破坏,损失甚大。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之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景德镇市委、市政府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方针,到1985年,日用瓷产值2.17亿元,产量2.89亿件,其中出口1亿件,居全国首位。旅游瓷、仿古瓷、民族用瓷的产品有很大发展,并且有一批名优产品获得国际金奖和国内金奖、银奖。陶瓷工业系统的利税总额由1976年的负461万元上升到1985年的3589万元。建筑卫生和工业用瓷都在生机勃勃地向前发展。1985年,全市釉面砖总量产达386.2万平方米,为1956年的10倍。工业用瓷包括电瓷、电子陶瓷、纺织瓷、砂蕊、蜂窝瓷、耐酸瓷、瓷模具等都有很快的发展。特种陶瓷广泛应用于机械、医学、电子、光学、航空、航天等领域。全市生产高技术陶瓷的企业有7家,技术力量强,设备条件好,检测手段齐全,许多产品在全国居领先地位,有的还属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因而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并以很快的速度发展起来。景德镇瓷业重新振兴,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1949~1985年,景德镇陶瓷工业已经起了根本的变化。民国时期遗存的2493个小作坊已经演变成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的大瓷厂;过去单一的日用瓷生产已发展为日用品瓷、建筑瓷、卫生瓷、工业瓷、高级技术陶瓷等多门类的瓷业生产;过去分散的服务性行业生产,现在已建设成为一个包括原料勘探、矿山开采、陶瓷机械、耐火材料、石膏模具、陶瓷匣钵、瓷用化工、窑炉安装、瓷器包装等协作配套的系列生产;并把单一的陶瓷生产经营,发展成为包括生产、流通、科研、设计、文化、教育、考古、旅游在内的完整的陶瓷产业体系。产品不但遍销国内市场,而且享誉世界,行销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陶瓷科技不断进步 景德镇陶瓷科学技术按照自己的特点,走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之路,在变革中得到发展。
  总结传统陶瓷工艺 解放初,为了挽救即将失传的陶瓷品种和瓷器制作工艺技术,以便继承和发展景德镇陶瓷传统工艺,开始着手总结景德镇陶瓷传统工艺。1953年,景德镇通过承担“建国瓷”的制作任务,与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轻工部上海工业试验所、中央工艺美院等单位的科研与美术设计人员一道,对景德镇地区的瓷土原料、坯釉配方、烧成操作和装饰技艺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总结、研究和试制,开创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之路。
  1954年,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再次与中国科学冶金陶瓷研究所、轻工部硅酸盐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对景德镇的历代瓷器及制瓷工艺进行理化测试、调查总结和试制,并获得了三项成果。一是恢复了停产几十年的优良传统颜色釉瓷十余种;二是对各种原料成分作出了科学分析和鉴定;三是总结了白瓷坯釉、青花和釉里红色料、釉上彩色料和熔剂等配方与制造工艺。以后又对景德镇陶瓷生产所用的原料矿物类型、工艺性能,制瓷工艺和清初瓷器的性能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景德镇传统陶瓷工艺的科学总结挽救了即将失传的瓷器品种和瓷器制作工艺。同年,景德镇还先后与民主德国、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专家协作,对景德镇陶瓷传统窑炉、成型工艺、装饰方法进行了全面技术总结。从而为继承和发展景德镇的传统瓷器品种和工艺奠定了基础。
  传统工艺、设备变革 景德镇传统的蛋形窑以松柴为燃料,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已不适应现代化生产。景德镇从1953年开始,共投资2424万元,对以煤代柴的柴窑进行改造。1956年第一座倒焰煤窑试制成功。至1965年,景德镇用了13年,基本上实现了以煤代柴的技术转变。当年,有倒焰窑131座,用煤烧瓷数占当年日用瓷总产量的70%。1966年至1976年,共投资1307万元,着重改间歇煤窑为隧道煤窑。到1975年,景德镇建成隧道窑18条,隧道窑烧瓷数量占全市日用瓷总产量的54%。随后,煤烧隧道窑又向油窑方向发展,1976年,宇宙和光明两瓷厂的油烧隧道窑投产,窑青质量由80%提高到95%。到1983年,景德镇各瓷厂已有31条隧道窑,其中15条烧煤、16条烧油。并有9条隧道窑装上了余热锅炉,3条隧道窑采用马费式预热空气装置利用余热。
  成型工艺、设备的变革 景德镇陶瓷成型工艺、设备随着窑炉的变革也进行了相应的变革与提高。首先,研制了新的石灰釉、混合釉、长石釉及坯料系列配方,淘汰了传统的坯釉料配制工艺及配方,以适应煤窑烧炼。其次,陶瓷原料的粉碎、精制和坯、釉料的制备,已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连续化生产。陶瓷成型从过去的手工拉坯过渡到单刀辘轳压坯、双刀压坯和滚压成型;注浆成型也从手工倒浆发展为压力注浆、真空脱泡注浆等,成型方法有旋压、阴模滚压、阳模滚压、塑性挤压等多种。还有挖坯机、摘坝机、双管施釉机等等。干燥工序采用小汽流风盒喷射新工艺以代替落后的箱式烘房和坑道烘房。新中国成立以来,景德镇分批从日本、英国和西德等国引进一批批先进的陶瓷工艺设备,使景瓷传统工艺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技术改造成就辉煌 新中国成立以来,景德镇日用陶瓷工业经过36年来的建设和改造,技术有很大进步,生产有很大发展,平均每年递增9.7%。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陶瓷工业生产基地和科技中心。
  1949~1952年,集中力量恢复经济。从1953年开始有少量技术改造。到1985年止,30多年来的技术改造总投资共计12513万元。其中技改措施拨款7663万元、银行贷款4299万元、自筹551万元。景德镇日用陶瓷工业的技术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1953~1966年,进行了以煤代柴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共投资2424万元,其中技措拨款1924万元、银行贷款500万元。这一时期,从上海迁建了生产颜料花纸的瓷用化工厂,从铁工厂的基础上改建了陶瓷机械厂,迁建了建国瓷广的分厂(后改称宇宙瓷厂),改建了耐火材料厂、匣钵厂,建设了采用雷蒙机粉碎的市瓷土厂、浮南瓷土矿、大洲瓷土矿。所有这些技术改造,促进了景德镇瓷业快速发展。开始全面建设的17年中,平均每年以递增12%速度向前发展。使1966年的年产值达到6593万元,年产值达到17390件,出口瓷6147万件,出口换汇514万美元,年利润173万元,年税收460万元。
  1967~1976年,进行了窑炉隧道化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共投资1307万元,其中技措拨款1043万元、银行贷款264万元。在此期间,景德镇陶瓷技术改造取得很大成效。但由于遭到“文化大革命”十年的破坏,日用陶瓷生产能力损失达7000多万件。一个投资2729万元、年产2700万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远东为第一大的景德镇瓷厂被砍掉了。13家瓷厂被强行分家转产。14万平方米的厂房被调走。各种陶瓷专业机械设备被调出234台。5000余名职工被强行转业改行,数百名工程技术和美术设计人员被下放和复员,许多产品被扣上“封资修”的罪名不能生产,日用瓷年产量最低降至11529万件(1968年),比历史最好水平25587万件减产54.9%,1976年的日用瓷一级品率下降到仅28.3%。这一年陶瓷系统亏损达1298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贯彻了国民经济的调整方针,景德镇按照自己的特点,实施了以推广提高产品质量、改变产品结构、节约能源的新工艺、新技术为重点的技术改造。1977~1985年以新工艺新技术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共投资8683万元,其中技措拨款4597万元、银行贷款3535万元、自筹551万元。
  这一期间的技术改造主要完成的工程有十大项,其中主要有:重点改进了人民、宇宙、景兴三个瓷厂;采用小汽流风盒喷射新工艺。改进了36条链式成型作业线;建设了历尧油站;新建了新型辊底烤花窑11条;从国外引进了先进设备55台(套);改造了15.9万平方米的厂房。九年来的技术改造量大、效率高,技改投资为过去27年投资总和3431万元的2.3倍,使景瓷生产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下迅速恢复过来。到1980年,陶瓷系统的产量、产值、一级品率、工业积累等四个主要指标都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通过技术引进、出国考察、国内调查、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景瓷的工艺特点,进行技术改造,使景德镇制瓷工艺设备和技术达到80年代国内外先进水平,这些新技术在全国陶瓷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生产效益居全国之首 经过三十多年来的技术改造,促进了景德镇日用陶瓷工业的大发展,物产能力大提高。1985年年产日用瓷28942万件,为1949年6350万件的4.5倍,比1952年增长19920万件;市场日益扩大。1985年出口瓷达到7489万件,先后远销五大洲104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瓷换汇总额达到2005万美元,为解放初(20万美元)的100倍;内销瓷也有较大增长,从1949年的6115万件、增长到18921万件,增长两倍,产品质量不断改进。1950年以来,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日用瓷由普通瓷、粗瓷向细瓷、高档瓷发展;由单件向套具的方向发展。一级品率由1952年的40.12%增长到1985年的50.5%。具有民族特色、技艺精湛的传统瓷都得到了继承和发扬,有些失传的得到恢复。陈设瓷中的众多新品种都超过了历史水平;经济效益显著提高。1949年至1985年,景德镇陶瓷工业系统为国家积累资金44476万元(其中利润16604万元、税收27872万元),为同期国家对陶瓷系统的技措拨款(7663万元)的5.8倍。陶瓷系统一年积累水平从240万元(1953年)上升至3850万元(1985年),增长了15倍,万元产值耗标准煤(不含电)由1977年16.27吨下降至1985年12吨,下降26%。
  四大指标名列全国前茅 在全国六大产瓷区中优质产品获得金牌、银牌奖数以景德镇最多。1979~1985年的全国产品质量评比中获得五块金牌和四块银牌,获得金牌奖的是人民瓷厂的长青牌青花梧桐餐具二块、艺术瓷厂福寿牌粉彩瓷、光明瓷厂和红光瓷厂玩玉牌青花玲珑瓷二块。获得银质奖的有建国瓷厂的珠光牌高温色釉,艺术瓷厂的景德镇牌薄胎瓷。宇宙瓷厂高岭牌新花西餐具,人民瓷厂影青凤牡餐具。1984年,人民瓷厂的青花梧桐餐具先后在民主德国莱比赐、捷克布尔诺、波兰波兹南的博览会上连获三块金牌。一个产品能够连续在这样多的国际博览会上获金牌奖,在我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国际上也是少有的。
  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提供的产值名列全国同行业的前茅。根据1983年建设银行的调查,江西景德镇14个瓷厂1982年的固定资产原值为7616万元。同年提供产量11434万元,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平均提供产值150元,居全国六个主要产瓷区的首位。1982年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提供的产值,全国平均为94.5元,江西为82元。说明景德镇陶瓷这个指标与江西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是先进的。
  每件出口瓷平均换汇额逐年提高,由1977年的19美分上升至1985年的28美分,连续几年居全国首位。
  出口瓷平均每一美元的换汇成本逐年下降。由1977年的3.42元下降至1984年的3.25元,全国其他五大产瓷区,平均每一美元的换汇本都在3.88元以上。从1977~1985年的出口陶瓷换汇情况表明:景德镇出口瓷每一美元的换汇成本比全国平均水平约低—元左右,景瓷平均一年为国家节约收购资金约2400万元。景德镇1977~1985年出口瓷换取外汇总计为2.1196亿美元。仅此一项就为国家节约收购资金达2.1752亿元。
  全国最大、配套最完整的陶瓷产业体系 景德镇陶瓷工业是从零星分散的手工业作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0年景德镇陶瓷工业有2493户、从业人员15900人,其中私营企业836户、个体手工业1654户、手工业社1户、国营2户。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将这些私营作坊和个体户逐步改造成为手工业合作社、画瓷社和公私合营厂,以后又进一步调整为15个大瓷厂,其中国营11个、大集体4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集体、小集体企业又有较大发展,到1985年止,景德镇日用陶瓷工业和直接为瓷业服务的企业共有139户、5.4万余人。其中:省陶瓷工业公司直接管辖的工业企业共有44户,内含国营大瓷厂12户、集体瓷厂21户(含市属集体5户)、瓷土矿山5户、陶瓷机械1户、辅助材料工业4户、窑建企业1户,另有科研教育等事业单位5户。公司系统共有职工4.2万余人,固定资产原值由1977年的7251万元上升到1985年的13993万元。
  景德镇经过36年的大力建设,已由一个单一手工生产瓷器的地区发展到全国最大、最完整的陶瓷工业基地。同时,拥有部属陶瓷研究所、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省陶瓷研究所、陶瓷工业设计院、陶瓷职工大学、陶瓷学校、陶瓷馆、陶瓷历史博览区、地质队、《景德镇陶瓷》杂志社等科技、文化、旅游单位,进而形成全国唯一集陶瓷生产、贸易、科研、教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规模最大、配套最完整的现代陶瓷产业体系。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景德镇千余年来的瓷业历史和现状,反映了景德镇瓷业的经济、文化和工艺,是第一部集景德镇瓷业资料之大全的专业地情资料性巨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