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茶叶出口贸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四卷》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133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茶叶出口贸易
分类号: TS272.5
页数: 3
页码: 418-420
摘要: 本节记述的景德镇市茶叶出口贸易包括出口运输、出口创汇、景德镇市1950~1985年茶叶出口数量情况。
关键词: 景德镇市 茶叶 出口贸易

内容

出口运输 茶叶出口运输,唐以前多用马骡,宋代以后,大牲畜运输逐渐改为河运,浮梁境内生产的茶叶,由昌江入鄱阳湖,经九江至汉口,再北溯汉江转运到华北、西北各地。16世纪初叶,西方资本主义侵入中国后,西方各国大量输入中国茶叶,中国政府限定广州为唯一对外通商口岸。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清朝派遗“皇商”办理对外贸易,成立“十三行”,茶叶通过“十三行”大量出口,居出口货值第一位。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的30多年中。中国出口贸易,主要是对英国的茶叶贸易。当时,“当东印度公司与中国通商之时,义宁州、浮梁、武宁、铅山之茶,恒溯赣河之上,踰梅岭以入广州。”1842年,五口通商后,汉口市场衰落,红茶贸易中心遂转到上海。民国9年(1920年),先用小船(每船装60箱左右,船价18银元)由昌江运至饶州,再改用抚州大船,用小轮拖载,出鄱阳湖而达九江,抚船和拖轮运费,以每箱茶约0.5银元计。由江轮运至上海,每箱运费约1.1银元。以上运费,自景德镇到九江河段,归各茶号自理。由浔至沪,沿途报送手续、上下驳力、大轮运费,均归各放汇茶栈之九江分栈代办,茶叶出售时,由沪栈在售价内扣除,每13箱茶叶(折合一吨)扣除14元运杂费。以后法币贬值严重,以银元折算运费相差无几。25年,浙赣铁路告成,改由景德镇用汽车运至鹰潭,搭浙赣铁路火车运沪,2日可达。28年11月份起,由于或局紧张,交通阻塞,浮梁茶运到婺源集中,水陆并进,均由茶商和合作社自行办理。益战胜利后,恢复从鹰潭用火车运往上海的路线。
  1952年下半年,开始将陆运改为水运,由景德镇用小船沿昌江而下,再转向信江上溯达鹰潭用火车运沪。1960年下半年,改为江河联运制(内河与长江两航运公司联合运输),由景德镇用小船或汽车运到鄱阳,再由鄱阳转运九江上大轮。1982年,皖赣铁路正式通车后,次年下半年开始由景南站(历尧)直运上海外销。
  出口创汇 茶叶为国家主要大宗出口商品之一,历史上多为官办。民间经营茶叶始于汉代,正式外销则始于唐初。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浮梁“每岁出茶七百万驮(驮:唐代饼茶的计量单位,即饼茶一片),税十五万贯。”唐贞元九年始征茶税,以其十之一为税,每岁得钱四十万贯。当时浮梁(区划包括现在安徽省祁门县的西南乡)是全国的茶叶贸易中心地之一,约占全国的茶叶贸易量和税收额3/8。16世纪末,中国茶叶大量输入欧美市场。1828年后,为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而大量制作红茶,作为出口的主要商品。1887年前后,浮梁首先在西湖磻溪设茶号制作红茶,在国际市场上统称“祁红”工夫茶,行销欧美各国,名列世界三大高香茶之首,成为茶中的“群芳最”,是中国红茶的代表(美·威·乌克斯《茶叶全书》)。1915年,浮梁江村严台江资普先生经营的“天祥”茶号功夫茶,在美国旧金山获第一届巴拿马博览会金质奖章和奖状。北洋军阀时期,兴田乡的萃丰和昌华茶号的红茶,直运香港、九龙出售,每担售价纹银360两(十六两制),折合银洋504元。抗战期间,茶叶销路堵塞,茶叶价格贱如糟糠,产销一落千丈,至解放前夕,“浮梁的配额只有五千箱,本地茶商既无力收购,外埠客帮再也不敢问津”。红茶外销濒于奄奄一息。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发展出口商品,积极扶持和鼓励外销出口茶的生产。1950年始,由外贸系统的国营茶厂精制加工出口红茶,调拨给上海茶叶出口公司对外销售,即茶叶由国家统一收购,其外汇由国家兑换统一使用。1954年12月,全国茶叶生产会议公布,国家生产的红茶大部分出口外销,出口一吨红茶,可交换10吨钢材或20吨汽油。50年代,国内缺乏汽油和钢材,多以此为换汇标准。1956年12月,市人民代表大会宣布,本年全部茶叶出口产品可为国家换回钢材3336吨,折合拖拉机67台,喷气式飞机8架。当年出口红茶为6631担,折合钢材331.55吨,即一吨茶换回钢材10吨多。建国36年来,景德镇市为国家提供出口红茶33.62万担,每担出口红茶以125美元计算,共创外汇4200多万美元。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四卷

《景德镇市志-第四卷》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卷下限止于1985,记述了景德镇的计划志,统计志,物价志,标准计量志,工商行政管理志,财政志,税务志,金融志,审计志,交通运输志,邮电志,粮食志,商业志,对外贸易志,物资志,房地产管理志,环境保护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