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粮油储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四卷》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1297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粮油储运
分类号: F724.756
页数: 7
页码: 364-370
摘要: 本章记述的是景德镇市粮油储运包括仓库建设、调拨运输、储藏管理情况。
关键词: 景德镇市 粮油 储运

内容

第一节 仓库建设
  民国24年(1935年),浮梁县在城区珠山建县仓1座22廒。25年,东山寺(莲花塘附近)建仓一座。直到1949年3月,全县只有简易仓、破旧祠庙仓或民房仓共30余座,总容量仅900多万斤。
  新中国建立后,市、县人民政府重视粮仓建设,粮仓建设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3年,在国民经济尚未恢复,国家财政还很困难的情况下,1950年,浮梁县投资在马鞍山建房式仓1座,容量186万斤,在旧城建简易仓1座,容量200万斤。1951年,在马鞍山建房式仓1座,容量142万斤。1953年,在市区十八拐建简易仓2座,容量280万斤。加上公、私营加工厂仓容量220万斤,租借民房做仓,容量565万斤,市区总仓容量1665万斤。农村有粮仓37座。容量1127万斤。其时,国库粮仓仍感不足,所以不得将部分粮食委托乡政府和供销社代保管。第二阶段,1954~1965年,这个时期(主要是50年代),在市区太白园、小港嘴和里村共建苏式仓15座,容量3960万斤。因仓墙矮、跨度大,称为“苏式矮胖仓”。农村也同时建了一批苏式仓。此外,还建了部分简易仓。在小港嘴建大小钢板油罐各2座,容量60万斤。第三阶段,1966~1978年,共建房式仓50座,总容量7126万斤。其间在1972年以前,适应战略要求,把“靠山荫蔽”作为建仓选点的前提,在南安大路程、三龙杨家店、储田曲阿里、蛟坛乌田、江村柏林、峙滩梅湖、西湖桃墅、枫树山等处建仓9座,总容量1170万斤,皆因偏僻,调运不便,致使无粮或少有粮食储存而成为“死角仓”,有的已被拆迁,有的报批改作他用。同时根据北方经验,共建土园仓20座,总容量65.5万斤。因南方雨水多,土园仓被雨水侵蚀容易损坏和倒塌,不利于储粮,后被淘汰。经总结经验教训,粮仓建设贯彻“必须符合粮源充足,交通方便,适当集中,调度灵活”的原则。这个阶段农村建仓较多,容量小,每座仓在100万斤至200万斤。仓型有所改进,为便于农民倒粮,部分仓建有天桥。但天桥也有上仓高,桥下易霉粮的缺陷。第四阶段,1979~1985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联产承包使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向国家提供的商品粮逐年增多,粮仓建设随之加速,7年共建房式仓34座,总容量5850万斤,建钢板油罐10个,总容量96万斤。同时,改造顶升苏式矮胖仓6座,提高墙身2.03米,单仓增加容量100万斤,共增仓容量600万斤。至1985年,全市共有粮仓129座,建筑面积57358平方米,总容量20111万斤;钢板油罐14座,总容量156万斤。
  第二节 调拨运输
  解放初期,粮食调运主要是确保军需供应。并按供给制向机关工作人员供给粮食。
  1953年,贯彻中央关于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的决议规定,市粮食部门开始建立集中统一的粮油调拨制度,对全市粮油实行统一调拨。
  计划调拨 粮油调拨计划的内容包括品种、数量和调拨对象。调拨计划实行分级管理,分别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或粮食部)和省、地、县粮食局编制。编制粮油调拨计划的原则是: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先中央、后地方”,“保证重点,照顾一般”,“好粮外调”,“统一调拨,合理运输”的原则,做到数量、’品种准确,流向合理。调拨计划分年度、季度、月度3种。市粮食局每月下旬召开计划会,综合粮油购、销、调、存和加工情况,提出下年度或下月度粮油调拨计划建议数,于下月上旬参加省粮食局“粮油调拨计划汇编会”,并与调出方就品种、数量和粮点具体商定,经省粮食局下达指令性计划,交由调出调入双方执行。景德镇是缺粮区,城市粮食供应大部份靠外地调入。1959〜1961年,粮食紧张,调粮十分困能。市内粮食库存处于边调入边供应的“应急状态”。为保证全市人民的粮食计划供应,市长尹明亲自指挥抓调粮,维持市场供应。
  1953年至1985年,从外县、外省调入贸易粮23.2亿斤,调入油脂5746万斤,保证了市场供应。
  粮油运输 新中国建立前,景德镇粮商经营的粮食,来自鄱阳、乐平、余干、万年和当地农村,或由农民用土车(独轮车)推来,或用船运。郊区农民则用肩挑。
  新中国建立初期,粮食运输主要靠木船和土车。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汽车运粮逐渐增加,但运费较高。为减少运输费用,50〜60年代,从九江调入面粉,鄱阳调进食油,改陆路为水运,节约运费50%。并报经中央粮食部批准,将乐平调祁门省间调拨的粮食改调景德镇市,可缩短运输里程100公里,以20公里计算,每万斤可节约运费20元。60年代,每年要调运70〜120万斤,80年代,每年调运500万斤,为国家节约大量运力和运费。
  1963年,根据江西省粮食厅指示,实行粮油运输“六定”(定品种、定数量、定点、定线、定运输工具、定费用)定额管理办法。当年调入贸易粮4183.1万斤,完成计划的114.61%。减少费用开支8.3万元。
  50年代起,市内粮油运输按库——厂——站或库——站的线路运输。粮站之间,按既定的路线,就近拨付粮油,采用就车就船就厂就站装卸粮油的措施,避免市区内粮油迂回倒运。力求原粮(或油料)一次进厂,成品粮(或油脂)直接卸粮站,尽可能减少二次搬运。1974年统计,“四就”装卸,减少粮油运输量1.64万吨,节约运费3.18万元。1974年,跨界运粮297万斤,直接送市554万斤。皖赣铁路通车后,由九江、南昌调入的面粉改由上海调入,改公路运输为铁路运输,每年减少运费开支18万元。
  1964年4月,成立景德镇市粮食局汽车队。1970年4月与商业汽车队合并,1972年10月分开,恢复粮食局汽车队。1978年,推行经济责任制,实行单车核算,年完成货运量3.66万吨,盈利6万多元。1980年更新车辆,汽车由38辆减到18辆,吨位由150.6吨减到96吨,年完成货运量4.94万吨,盈利12.82万元。1985年,该队拥有汽车25辆,职工86人,固定资产147.33万元。年完成货运量8.46万吨,盈利48.37万元。
  70年代以来,为突击完成夏粮入库运输任务,每年夏粮入库前都要成立“景德镇市粮食征购运输指挥部”,由市长或主管副市长任总指挥,粮食、交通等有关部门领导为指挥部成员,下设办公室,负责动员和组织专业运输单位与社会车辆投入夏粮运输。并按车辆数将运粮任务分配到单位,逐日统计通报进度,便于各单位领导督促完成。1978年,参加夏粮入库运粮的汽车,每天多达200多辆,2个月完成运粮3.79万吨。
  第三节 储藏管理
  粮油保管 建国初期,粮仓潮湿破损,容量小,点多分散,储粮条件差,不便管理。中共市委、中共浮梁县委和市、县人民政府对此十分关注。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1954年,市粮食局从九江调来70万斤大豆,水份高达16%。中共市委决定,分到市属各机关翻晒,使这批高水份黄豆很快晒干,得到安全储存。十八拐新建粮库未建围墙,为保护粮库安全,当地政府和公安机关组织群众守仓护仓。市区由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居民干部和群众积极分子组织起来的护仓小组9个。农村组成50个护仓委员会或护仓小组,参加护仓的民兵达995人。同时,中共市委监察委员会,市人民检察院等机关,经常对粮食工作(包括储粮)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和处理。在粮库内部,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储粮安全。
  解放初,民房仓是用竹篾编囤皮打囤装粮,一囤粮最多装20~30万斤,数量小,通风散热快,发现问题易于处理。1954年以后,陆续建起新仓,粮堆高,散热慢,若入库粮质不好,则容易引起霉变和生虫。为确保库存粮食质量,粮库干部职工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保粮方针,采用3天一小检,7天一大检,半月一化验,危粮天天检的粮情测检制度。对粮食发热,生虫摸索出“扒沟通风、打井灌包、粮面揭顶、筛除虫害”的治理方法,保证储粮安全。1955年,二粮库一仓260万斤粮食,粮温高达38℃,全库职工奋战半个月,用人工筛完一仓粮,筛出稗子303公斤,虫灰1728公斤,消除了虫害与发热对储粮的威胁。1955年6月21日,出洪暴发,一粮库和附近5座民房仓,近40万斤存粮被水淹漫,200万斤粮食受到严重威胁。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积极组织干部群众抗洪抢险,粮库职工奋勇争先,昼夜抢运和翻晒,除损失荞麦2400斤外,其余均挽回损失。
  60年代,贯彻“以防为主,防治并举”的保粮方针,市粮食局1963年下发“为加强粮油安全保管工作的紧急通知”,1964年又转发“进一步开展灭鼠工作通知”。“文化大革命”期间,原来每年春秋两次进行的粮油普查,一度中断。70年代重新恢复粮油普查。1983年,粮食入库超过一亿斤,粮食收购入库工作突出问题是仓库不足,仓容缺额很大,市郊农村藏湾、鹅湖、天宝、渭水、寿安、南安、新平、古城、兴田、罗家、红沅、三龙12个粮管所,库容总量只有4000万斤,而库存粮食达3100万斤,空仓不到1000万斤。3500万斤入库秋粮储存问题,粮食部门上下动员,各粮管所和粮库多方设法,扩大收储能力,使仓库利载率提高到111.5%,市区粮库亦超储2529万斤。1984年,粮食大丰收,继续出现仓容紧张。除进一步扩大收储能力外,还采取“民代国储”和“预约入库”的临时办法,解决储粮问题。三粮库除提高仓库利载率外,1983年~1985年露天堆垛粮食3100多万斤。同时,该库进行了机械通风试验,取得明显效果,储粮温度由30.4℃~36.3℃降至4.8℃~10.7℃。上中下层粮温接近,整仓粮堆处于低温,抑制了虫霉的发展与危害,减少水份转移,增进储粮稳定性,有利于粮食保持原始品质。随着防治和科学保粮技术的发展,保粮方针由“以防为主,防治并举”发展为“以防为主,综合防治”。
  1952年,浮梁县粮食局调集53人,分7个小组,对全县9个粮库26个储粮点,存粮1935.84万斤进行普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1954年,全市粮食积极推广浙江余杭无虫粮仓经验,掀起学习热潮。1954~1955年,浮梁县粮食局所属仓库、粮管所创无虫粮仓32座,无霉粮仓40座,无鼠雀粮仓26座,无事故粮仓42座。市粮食局所属粮库,实现“四无”粮仓一座。
  文化大革命期间,“四无”粮仓活动中断,二粮库四仓房储存稻谷130多万斤,粮温高达40~50℃,最高60℃,40%的粮食发热开始变质。
  1974年,开展以改善仓储条件为内容的创“四无”活动。二粮库“三八”保管组在粮温高,虫子多时,日夜扒沟,打井通风,降低粮温,筛虫灭虫,,虫子由100头/公斤降到5头以下。西湖粮管所用南瓜丝,稻草堆尖诱杀灭虫,取得良好效果。1978年开展“三低”、“四无”保粮活动,“四无”粮仓由15座发展到55座,实现“四无”单位10个。1979年1月4日,经江西省粮油普查组鉴定,全市国家粮库90%储粮符合“四无”标准,第一次基本实现国家粮库“四无”市,获得江西省粮食局发给的“四无”市证书。198Q年1月,“四无”粮仓发展到83座,“四无”储粮8400多万斤,实现“四无”单位19个。
  1981年,有的单位一度放松了粮食保管,“四无”粮仓由上年的83座下降到42座,并发生了霉粮事故。新平粮管所红塔下仓库,储粮84万斤,保管不善,发生结露霉变,波及面96平方米,波及粮数9000多斤。事故发生以后,引起领导和保防人员的重视,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四无”粮仓活动,“四无”粮仓逐年回升。1983年,江西省粮油普查组检查鉴定,景德镇市一粮库、二粮库、三粮库、臧湾、三龙、南安、经公桥、峙滩、鹅湖、寿安、蛟潭粮管所等11个单位仓房64座,实现“四无”粮仓61座,占95.3%,储粮8900多万斤,占储粮总数的94%,被鉴定为“四无”单位。1984年,全市实现“四无”粮仓67座。1985年,应用机械通风和排风扇通风技术为创“四无”开辟了新的途径,经过通风保持低温储粮3148万斤。全市共实现“四无“粮仓98座,“四无”储粮14400多万斤。
  储备粮 民国24年(公元1935年),浮梁县城乡共有积谷21817石。25年又增积谷15621石,合计37438石,其中城区14766石,乡村22672石。掌管积谷的地主豪绅与国民党政府官僚互相勾结,贪污挪用,到30年,只剩积谷8333石。次年,增加到11800石(其中城区5740石,乡村6060石)。这些积谷又继续遭官僚地主蚕食逐年减少。
  解放后,在土地改革和反霸运动中,全县清出积谷20余万斤(约2000石)仅占原有积谷数的17%。人民政府对此很重视,县、区、乡都成立积谷保管委员会,建立制度,由乡负责收集、保管和发放。从1950年起,在春耕生产中为解决春荒,实行“春借秋还,不计利息”的原则,扶助贫苦农民度过春荒,对恢复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互助合作运动中,“积谷”改为“储备粮”,各乡村积谷转为社队集体储备粮。
  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以后,在完成国家征购任务的前提下,在留足“三留粮”的基础上,中共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教育群众坚持计划用粮,节约用粮,储粮备荒。做到“丰年多储,平年少储,条件好的多储,条件差的少储”。建立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谁储归谁,群众当家,民主管理,坚持无战不动,无荒不用,动用时要经群众同意,乡政府批准”的规定。储备粮保管做到推陈储新。每年春季以老粮预交一部分征购粮任务,预发一部分社员口粮,秋收时用新粮补上。
  在三年困难时期,储备粮所起的作用,深受群众欢迎,群众更踊跃储粮备荒,到1965年,全市农村集体粮食储备达377万斤。在“文化大革命”中,储备粮被随便动用,支多收少,储备数量下降,到1972年,农村储备粮只有131万斤。宣传贯彻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和“藏粮于民”的指示以后,农村储备粮得到恢复和发展。1977年,集体储备粮384万斤,比1965年增加1.86%。1980年,增加到3725万斤,比1977年增加8.7倍。1982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增产,一度出现“卖粮难”。为缓和仓容紧张,粮食部门改“国代民储”为“民代国储”,从此,农村集体储备粮退出国库。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民普遍建立起家庭储粮。
  虫霉防治 解放前,粮商经营粮食周转较快,储量很小。田粮处的粮食,主要是采取请当地有权势的人具结保管。因此,粮商和田粮处对粮食虫霉鼠等灾害均无配套防治措施。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粮食机构的建立和粮油业务的扩大,粮油防治检验技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低到高,不断发展。1950年浮梁县粮食局设一名防化员。1953年,市粮食局选派3人送江西省粮食厅举办的防化员培训班学习,培训后任兼职防化员。1954~1956年,市、县粮食局又选派人员赴江西省和上饶专区学习,培养防检人员。1956年,市粮食局有防化员6人。首次在二粮库一仓,对280万斤储存稻谷,用氯化钴熏蒸灭虫。从此,景德镇市储粮进入了使用化学药剂防治阶段。市内常见的蚀粮害虫有:玉米象、大谷盗、谷蠹、长角谷盗、锯谷盗、拟谷盗、锈赤扁谷盗、麦蛾。防治蚀粮害虫常用的化学药剂50年代主要是:氯化钴、溴甲烷、二氯化乙烯,喷洒防虫线使用六六六粉;60年代主要是:磷化钙、磷化锌加酸、敌敌畏,空仓消毒和喷洒防虫线使用林凡(高丙体六六六);70年代以来,主要是:磷酸铝、氯化钴、空仓消毒用敌敌畏和防虫磷。除化学药剂防治外,还有清洁卫生防治,物理机械防治,习性防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采用多项保粮新技术,并推广“三低”(低温、低氧、低药)保粮。80年代,应用机械通风低温储粮,并逐步发展为“负压式通风”。同时,粮情测检,采用电子测温。使保粮向科学保管“综合防治”发展。
  质量检验 解放前,田粮处征收公粮,粮商经营粮食,均靠感官检验,即眼看、鼻闻、口咬或手搓,误差大,不准确。
  新中国建立后,粮食部门设专职检验人员配置仪器。除初检继续以感官检验外,化验水份开始使用油蒸式水份测定器,该仪器以风箱烧木炭加热,后改为汽炉浇煤油加热,化验一次水份需要50分钟,粮样50克,称重使用戥子。1954年,改用油浴式水份测定器,化验水份的时间缩短到10分钟,粮样减到5克,比油蒸式进步。但仍有缺陷,主要是,粮食加热后容易爆掉,导致误差。1956年,用电烘箱代替了油浴式水份测定器,1%和1‰天平代替了戥子。此外,还有手磨砻、选筛等常用防治检验工具,可检测粮食的水份、杂质、虫害、出糙率和酸价等项目。1958年,市粮食局增置燧道式、德林克式水份测定器,万分之一天平,恒温箱等仪器,使检测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防检人员亦经多年培训与锻炼,水平随之提高,队伍继续扩大,到1965年,防检人员增加到19人,其中城市9人,农村10人。1982年4月20日,成立景德镇市粮油产品质量检验站。履行对全市粮油产品质量监督管理职能。为强化质量管理,各粮油专业公司设检验科(或化验科),各厂、库、所、站设专(兼)职检验员,形成三级检验网络。1985年,经江西省粮食局组织全省统一考核,全市粮食部门的防检人员共有64人分别取得防治证或检验证,其中,同时取得两证的33人,取得防治证的9人,取得检验证的22人。分布在5个粮油专业公司,3个粮库,3个粮油加工厂,21个粮油管理所,担负着粮油的防治和检验任务。市粮油质监站,各粮油专业公司和粮库都建立了化验室,有罗维朋比色计、恒温培养箱、微量测氮蒸溜器、单列八孔电水洛锅、万用电炉、四联电炉、101~1型鼓风干燥箱、电冰箱、显微镜、万分之一天平等精密仪器和先进的检测技术,能准确地按国家粮油标准,完成粮油收购、销售、调拨、储存、加工和出口的全部质检任务。
  粮油质量标准。解放初期,粮食质量执行江西省制定的标准。1956年执行粮食部颁发的原料标准。为做好验质工作,粮食部门从50年代起,在粮食收购入库时,做到“上社验质,就社整理,按质论价,优质优价”,既保证了入库粮油质量,又服务生产,方便群众。“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中断。1973年,恢复贯彻执行“按质论价”政策。1975年,城乡粮食部门保防人员为提高粮食原始品质,搞好产前产后服务,共帮助254个生产队进行选种除稗,筛选谷种129万斤,取得明显效果。当年征购入库粮食,上中等达95%以上,稗粒大幅度减少,寿安粮管所入库粮食,含稗率由上年每公斤一万余粒减少到5000余粒。1978年6月,粮食部门执行国家标准总局发布的稻谷、小麦、大豆、玉米、大米、小麦粉6种粮食的国家标准(试行),简称“国标”。早、糯、晚籼稻谷,原部颁标准为上、中、下三等,“国标”分为五等,出糙率最低指标,一等79%,二等77%,三等75%,四等73%,五等71%,杂质均为1%,水份早籼、籼糯13.5%,晚籼14%,色泽气味正常。同时贯彻国家标准计量局、卫生部、商业部等发布的《原粮卫生标准》、《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1979年7月,粮食部门执行花生果、花生仁、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精炼棉子油6种油脂油料国家标准(试行)。1980年,市粮食局对贯彻执行“国标”情况,进行入库粮食质与价的调查,调查结果:当年夏粮入库粮食3109万斤,各等粮混合均价每百斤11.66元,实付粮款均价每百斤11.73元。实付款高于混合均价每百斤0.07元。
  储存科研 解放以后,全市粮食工作战线的职工和科技人员,在粮食工作实践中,紧密结合实际,开展粮油科研,进行技术革新,取得丰硕成果。其中比较突出的成果有:陶瓷热湿敏电阻传感器、面袋净洗机、“三低”保粮、苏式仓改造顶升、油脂比色片、机械通风储粮等项。
  70年代初,开始硅酸盐陶瓷湿敏电阻器的研究。1982年,粮油储运公司接受市科委下达的《陶瓷湿敏电阻稳定性及生产技术的研究》项目。MSGI系列陶瓷湿敏电阻传感器是采用本地天然瓷土制成的新半导体“湿——阻”转换器件,适用于工业、农业、气象、仓库以及其他空气条件下的湿度检测和控制。1985年6月29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技术鉴定,中国计量科学院标准物质研究所、国家气象局科学院大气探测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和科技人员参加鉴定,一致认为:“这种陶瓷湿敏电阻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机械强度高,温湿度使用范围较宽,不需要加热清洗等特点。经过一年多的测试考核,性能基本稳定,元件达到了应用阶段”。
  油脂比色仪。1977年粮油储运公司在全国油脂标准化座谈会上,提出陶瓷油脂比色片设想。在江西省粮食厅支持下,粮油储运公司与瓷用化工厂联合进行油脂比色片的研制。1984年11月7日,商业部科技司、粮食储运局在景德镇召开鉴定会。参加鉴定会的有商业部谷物油脂研究所,南京粮食经济学院等粮食系统内外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经鉴定认为,油脂比色片适用于基层单位检验花生油、精炼棉籽油、菜籽油和大豆油4种油脂的色泽,并建议进行批量生产与试用。
  机械通风与负压式通风降温储粮。1982年,三粮库开始研究粮仓机械通风,经两年反复试验,取得满意效果。机械通风的粮仓,可较长时期处在低湿状态,能抑制虫霉的发展与危害,减少水份转移,增进储粮稳定性,延缓粮食品质陈化。在机械通风成功的基础上,1985年,进行粮仓负压式通风试验。粮仓负压式通风,是将仓库房门窗严格密封,利用安装在仓房壁墙上的轴流风机(排风扇)向仓外排风,使仓内粮堆上部空间形成负压,迫使仓外冷空气从仓底地糟进风口进入仓内并穿过粮堆,带走堆内一部分热量至上部空间,形成0.7~1.0毫巴的气压差,地糟进风口风速2.1~2.9米/秒,粮堆表面风速2.68~3.89毫米/秒,使储粮温度逐渐均匀下降,最终降到10℃左右,实现低温储藏。采用这种方法储存一年的早籼稻谷,长年巩固“四无”,粮食保持原始品质,没有劣变。在储粮和通风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降温效果与离心式风机相似。排风扇比离心式风机设备投资要节省70~80%,耗电量降低80~90%。江西省粮食局在景德镇召开技术鉴定会,江西省气象局、江西省粮油科研所等单位的专家和科技人员参加了鉴定,认为该项目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四卷

《景德镇市志-第四卷》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卷下限止于1985,记述了景德镇的计划志,统计志,物价志,标准计量志,工商行政管理志,财政志,税务志,金融志,审计志,交通运输志,邮电志,粮食志,商业志,对外贸易志,物资志,房地产管理志,环境保护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