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公路运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四卷》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126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公路运输
分类号: F542
页数: 8
页码: 302-309
摘要: 本节记述的景德镇市公路运输包括装卸搬运、机动车运输等情况。
关键词: 景德镇市 公路运输 货运输量

内容

装卸搬运
  驿运 为官府经办,多为人、畜力运输。驿运工具有扁担、箩筐、土车、畜力车等。驿递的物体主要有御瓷、公文、粮食、食盐等。据资料记载,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浮梁县境设有县前、广平、大演、长林、肥湾、兰田、彭车、官桥、藤溪、神坛、勒功、小惟、大惟等13个铺递。
  明代解运御瓷,主要靠人力挑或抬,据史料记载: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陆运扛资、箱费亦有规定。解运工具,无不具备。解运人夫,由饶州七县供役,由解官领头,站官率领。其中有护解兵,有各种匠作。在中途有时临时雇请短扛工,扛到建德池州县交递。
  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经由德兴县香屯铺,乐平县万山铺接递德兴、乐平、浮梁3县公文和驿运食盐,乐平每年运食淮盐10446引(清初定每引200斤),浮梁每年运食淮盐7171引。民国22年(1933),皖南驿运站设专职交通员2人,运输路线达浮梁、都昌、星子、湖口、彭泽、九江等地,名曰“浮九线”。29年,江西省政府成立驿运管理处,下设吉安、宁都、赣州、樟树、南城、上饶、浮梁总段,段以下各县设驿运站。30年,浮梁文化驿运支站成立,34年10月,浮梁驿运支站移交国民党浮梁县党部。31年,浮梁文化驿运支站筹辟上饶至浮梁长达150公里的运输路线。同年,浮梁、婺源和安徽的驿运路线上利用土车进行省际联运。
  肩运 指用挑、抬、扛、背的方法运输。从事肩运职业者旧称挑夫。民国时期,景德镇挑运瓷器有两种挑夫:一为“挑驳”,专事由瓷器行挑运瓷器下河装船;二为“把庄”,专事由瓷厂挑运瓷器至瓷器行,非把庄挑夫不得挑运,民国17年(1928)全镇有把庄150户,2000余名挑夫。
  民国37年(1948)4月8日,吉安帮、南昌帮、河西搬运所联合组成浮梁县肩挑码头联席职业工会。至1949年上半年,镇区搬运业分为两大行帮:一是箩行,内分南昌、吉安两帮,南昌帮从斗富弄起下至促垄桥、前街、后街;吉安帮从斗富弄起上至观音阁。南、吉两帮势力最大,独揽米、豆、麦、铜、铁、铅等货物。二是散子店,内分上窑柴组、下窑柴组、杂柴组、土车组。“散子店”人数多,势力小,以挑运瓷器为主,兼挑窑柴、杂柴等货物,搬运地段在彭家弄至黄家洲一带。
  车运 主要指用独轮车、畜力车、大板车运输。从古至今,以独轮车、大板车使用面最广,时间最长。
  手推独轮车俗称“鸡公车”,古近代为木轮,解放后逐步改为胶轮。明、清以来,境内城乡使用广泛,30年代,特别是抗日期间发展较快较多,平原地区路途较远的客、货运输,大都使用手推独轮车。1951年,市搬运公司购制了100辆独轮车。1958年,市区有独轮车1398辆,1959年增加到4980辆,其中人民公社3969辆。1960年减少到300辆,1958年以后,城区和近郊的独轮车逐渐被大板车所取代。
  牛、骡车运输出现于50年代,兴于60年代,一般用于稍远距离的物资运输。1953年,市区有3辆畜力车。1959年,市区有219辆。同年,人民公社试验牛车列车化运输,一头牛拖4~5辆双轮板车,节约了大量畜力和人力,提高了运输量。1961年,市搬运公司买了20匹骡马搞马车运输,减轻了搬运强度,提高了运输效率。
  大板车是市区装卸、搬运和短距离运输的重要工具。1952年,市搬运公司开始用板车运输,但板车数量很少,至1956年只27辆。1958年,大量使用大板车运输,当年有双轮板车1499辆。随着民间运输企业的发展和外地板车的流入,1963年有板车2336辆,1979年增加到10595辆(其中外来的1744辆),至1985年板车达到18730辆(其中外来板车1946辆)。
  据统计,1949年,市区货物搬运量6.67万吨。1951年1月1日,市搬运公司正式成立。市政府规定,凡肩挑物资,上下船物资,一律由市搬运公司搬运。1956年,先后成立昌江、珠山搬运社和太白园搬运大队,共有职工2200人。同年,市港口装卸搬运工人540人,日装卸物资5400吨。市区货物搬运量39.63万吨。1958年,通过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创造和改进了许多搬运,装卸工具,其中有双轮循环装卸车、吊车和装卸平台,均比人力提高工效5倍。60年代开始,已发展到使用脚踏三轮车、机动三轮车从事短途运输。并相继成立了珠山区运输站和景南区运输公司。1965年,年物资搬运量已达63.22万吨。1977年10月,市起重安装公司成立。1979年10月,市搬运公司成立。至此,形成了市区4大短途运输和搬运装卸行业。1983年,市区共有专业搬运、装卸职工3806人。其中景德镇港口装卸工150人,市城区各车站装卸工180人,驻厂矿装卸工377人,余为流动装卸、搬运工。1985年,货物搬运量已达157.28万吨。
  客运 马运始于元朝,盛于清代。清朝后期,在邓家岭、汪家街、苏家弄、半边街、五王庙等地先后设有5家马行,每家有马3~4匹。至解放前夕,全镇有马行6家,马90匹,旅客租用以里计费,由马夫牵马而行,远途需有人作保。骑马、运货既方便,又便宜,从景德镇到都昌只需银元3元(包括马夫工资在内)。
  清末,景德镇有7家轿行,分布在厂前3家、汪家街3家、旧城1家,各有4~5乘轿。轿子有官轿、桃花桥、二花桥、兜子轿4种,均系竹、木结构。官轿系4人抬,一般不走长途,只在城内运客,主要供官府、豪绅乘坐和富贵人家租用接客;桃花轿有三层顶,分4人抬和3人抬两种,主要用于接新娘子。富贵人家接客多用4人抬花轿,一般人家租用3人抬(前2人,后1人)花轿,俗称“虎头蛇尾”花轿;二花轿有4人和2人抬之别,一般瓷商都乘二花轿;兜子轿上有篷,轿内有竹靠椅,竹椅垫有毯布,一般都是2人抬,坐、靠舒适,既跑短途,也跑长途,价格便宜,乘客无门第贵贱之分。解放初,轿运消失。
  民国18年(1929)景德镇出现自用人力车(东洋车)。24年,泗王庙成立东洋车会,会头24人,开始经营人力车运输,多为南昌籍人拉车。中渡口、里市渡、南门头、十八桥、麻石弄、厂前、苏家弄等处设有停车点。解放前夕,全镇有人力车80辆,是当时镇内客运的主要交通工具。
  机动车运输
  客运 民国23年(1934年)8月1日,江西公路处景德镇车场成立,首次开通了南昌与景德镇的过往汽车客运。27年,上饶运输段浮梁车站在河西建立,办理客货运输。28年,东乡至万年县公路中断,浮梁县道管理处无力经营客运业务,商请皖南养路处在经公桥、景德镇设立汽车站,开办屯溪至景德镇的客运班车。35年,交通部第二运输处南昌分处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管理站,办理南昌、景德镇、屯溪之间的过往客车运输。35~37年,景德镇兴华路(今公园路)开设了6家汽车运输商行,他们以货运为主,兼营客运业务。37年1月30日,正式开办了浮梁与屯溪的过往班车,客、货兼运。
  解放后,长途客运发展迅速。1956年,正式运行境内区间客班车,至1985年,绝大部分都是跨区和省际客运,每日要同3个省、11个市、43个县、区、乡通行班车。专业单位运行总班次150个。班次总里程9295.7公里。
  1949年,仅南张1条跨区客运线路,开行南昌至景德镇班车,50~60年代,逐渐开通至鹰潭、都昌、凰冈、抚州等地班车,80年代,3个主要的客运专业单位运行班次70个,里程4059公里,其中省汽运景德镇公司运行61个班次,通达28个市、县和地区,里程3197公里;市汽运公司3个班次,通达2县1地区,里程277公里;公共汽车公司6个班次,通达2个市、县4个地区。景德镇至乐平两地专业汽运部门车站双方往返班次有16个,每隔1小时有1趟班车。
  1956年开始有区间客运,1957年以后区间客运大有发展,至1985年,客车沿线停靠,乡乡设站,村村(行政村)有点。2个汽运专业单位运行班次达70个,班次里程达1406.7公里。其中省汽运景德镇公司开行30个班次,运行15个乡村,里程800公里;市公交汽车公司开行40个班次,运行16个乡村,里程606.7公里。
  50年代以前,只有浮屯1条省际客运线。1983年以后,逐年开辟省际线路,客运增多,主要由省汽运景德镇公司营运。1985年,省际客运班次11个,通向上海、南京、杭州、安庆等11个大中城市,总里程3918公里。
  1978年以后,旅游客运逐年发展。从1983年6月4日起,省汽运景德镇公司每日有1班客车至黄山,隔日1班旅游车至庐山,还开辟了庐山、龙宫洞等地的临时租车业务;市公共汽车公司专设出租汽车9辆,可租用至全国各地。开辟了景德镇至庐山、黄山、杭州、苏州等地旅游运输,年客运量3.7万人次。
  景德镇市城区客运主要是指珠山区范围内的客运,由市公共汽车公司和部分单位的通勤车运行。1955年,城区仅1辆木炭“老爷客车”在十八桥~新厂1条线路上运行,1984年,有70辆大客车,1985年有3条线路(不含开行外县市和郊区线路),即:服装一厂~黄泥头,盐业公司~丁家洲,广场~铁路南站。运行班次221个,运行站点27个,总里程31.6公里。
  1984年2月,珠山运输公司购进机动三轮车15辆,经营短途旅客运输,年客运量7000人次,为旅客免费搬运行李万件以上。
  为减缓市城区客运高峰期的车辆紧张,补充城区客运线路和车辆的不足,市外事办公室、昌河飞机制造厂、宇宙瓷厂、六0二所等59个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自备大、中型交通通勤车166辆、5883个座位,主要在沿河东路、珠山东路、珠山西路、广场北路、广场南路、马鞍山路等6条城区道路沿线定班次、定时间运行。由市交警支队划定停靠点82个,其中停靠点最多的是沿河东路,有31个点,56辆车停靠;最少的是马鞍山路,有11个点,22辆车停靠。
  景德镇汽车站是县以上长途客、货汽车运输一等站。民国后期至50年代,景德镇汽车站设在河西兴华路,面积不到200平方米。1959年9月1日,国家拨款21万元,在昌江大桥西端新风路建新站,1963年9月16日竣工启用。车站占地面积9905平方米,站房建筑面积3150平方米。1984年,蛟潭、鱼山、河西、经公桥、鹅湖、市珠山6地设有三等站,在黄坛、西湖等乡设有12个代办站。
  公共汽车站设在市城区和近郊,一般在700米到1公里设1个站。1984年3月,市城区一、三路公共汽车站沿线单位在附近站点建设候车廊31个,共长206米。远郊农村的站点,一般都设在沿线的乡(镇)政府或行政村所在地,两站间距不等。
  货运 景德镇市区运出的大宗物资主要有瓷器、茶叶、木材和煤炭等,运往的主要地区东达浙江、福建;南至广东、广西;西到湖南、湖北;北往安徽、江苏。运进的大宗物资主要有来自江苏、浙江、上海、南昌等地的金属材料、机械设备、机电产品、五金交电、轻化材料、化肥农药、日用百货、烟酒杂品;上饶、抚州、星子、余江等地的瓷土;九江方向的石油;淮南的煤炭;安徽、湖南、湖北、福建等省的土产杂品和农副产品。运进物资占物资流动总量的73%。
  民国时期,景德镇的汽车货运都是跨区运输,车辆和货运量少。1953~1956年,随着洪枧、景三、东董3条县道修成,市郊汽车货运开始。同年6月,江西省汽车运输总公司景德镇公司首次开办景德镇至弋阳零担货运班车,5日1班,开行不久即停驶。60年代以后,主要由省办和市办2家汽运公司从事货运。1980年10月以后零担货运业务复兴,线路、网点增加,有跨区线路和省际线路、班次40个,运行地点16处,运行里程57274公里。80年代,出现有路大家跑、有货大家运,多渠道、多层次的货运格局,有区间、跨区、跨省货运和零担货运,还有铁路、公路联运,有国营、集体、个体经营货运。
  社会车辆营运,有国营、集体和个体户三种营运业务。
  民国35年(1946),景德镇兴华路(今公园路)开设大业汽车运输行。同年9月,兴华路开设万福汽车行,36年2月17日,浮梁华南汽车联运行在兴华路开业。同年7月30日,屯溪万福汽车总行、泰生永运输总行在兴华路开设浮梁联合分行。37年3月,天一汽车运输商行在兴华路开设。35年,景德镇第一次出现民营汽车运输业。陈鹤清购道奇牌货车从事货运,至1948年,有民营汽车运输户3个、汽车三辆经营货运。
  1950~1952年,民营汽车增多,先后有15人从事民营汽车运输。在此期间,陈鹤清、李春江、李文彬和浮梁地专机关、景德镇市政府的8辆货车在兴华路成立浮梁专区汽车联营处。1952年,浮梁专区汽车联营处撤销,由陈鹤清等5人的5辆汽车组成市民营汽车联营处。同年,王云龙等5人、5车加入,货车增至10辆。1954年,撤销民营处,成立私营汽车队。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时,车队公私合营,进入浮梁汽车运输中心站,私营汽车运输业暂告结束。
  1978年以后,社会汽车运输队(户)发展很快,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至1985年,市区156个运输企业中,有汽车货运企业48个,货车366辆;个体汽车专业户23户,有汽车23辆,其中18辆经营货运,5辆经营客运,年货运量3.5万吨,客运量8.3万人㳄;机关团体,厂矿企事业单位有59个汽车队,拥有货车684辆,2666.5吨位,以自货自运为主,兼营社会运输业务;还有个体运输户的486辆拖拉机和677辆机动三轮车经营货运。社会车辆运力超过交通部门专业汽车运力8.1倍。
  20~50年代,景德镇的汽车全是国外进口车辆,以“道奇”、“雪佛兰”、“万国”、“尼生”等车型为多。1957年3月11日,购进第一批解放牌汽车23辆,以后进口的旧车逐渐淘汰。60年代,汽运运力小,市政府规定30%的货车保城市人民生活,60%的货车保陶瓷工业生产,10%的货车灵活掌握机动使用。为了挖掘运输潜力,1961年,市汽运公司12辆木炭车,有70%实现了汽车运输拖挂化,其中2辆实现了一车双挂,载运量提高1倍。1965年,市区货车完好率为79%,客车完好率为81.7%。70年代,景德镇建立汽车制造厂,3吨位的井岗山牌汽车大量涌现。1974年,省汽运景德镇办事处28辆客车中,完好的只有19辆,46辆货车完好的只有17辆。社会车辆陈旧,只有一半可行驶。1976年,市区货车完好率降至52.2%,客车完好率仅72%。80年代公路交通流量大,据市交通局1983年调查,货车每年平均递增13.83%;又据1982年和1983年测定,南张公路每昼夜通过汽车2000车次,其中官庄至西河桥段达2473车次,景湖公路每昼夜通过汽车1400车次,景白公路每昼夜通过汽车1069车次,其他县道公路日流量200~500车次。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四卷

《景德镇市志-第四卷》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卷下限止于1985,记述了景德镇的计划志,统计志,物价志,标准计量志,工商行政管理志,财政志,税务志,金融志,审计志,交通运输志,邮电志,粮食志,商业志,对外贸易志,物资志,房地产管理志,环境保护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