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水路运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四卷》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125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水路运输
分类号: F550.7
页数: 8
页码: 280-287
摘要: 本章记述的是景德镇市水路运输包括运输组织、运输工具、旅客运输、货物运输等情况。
关键词: 景德镇市 水路运输 货运运输

内容

运输组织 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至民国3年(1914),水上运输业务由鄱、祁、浮、都4帮把持。后来,该四帮公所改为六帮公所,之后又扩大为十八保(即十八帮)。民国19年(1930)9月24日,景德镇船帮客商联合会成立。20年9月24日,船行商业同业公会成立,有团体会员15个。23年,景德镇船帮曾一度改为驿运站。27年,景德镇下河客船以船民籍贯为划保单位,分别成立21个保。28年,船帮有都昌、乐平、鄱阳、余江、余干、南昌、广昌、浮梁、祁门、抚州10个帮,共有各种木帆船3250只。29年,景德镇各船帮联合组织航业同业公会筹备处。32年,景德镇船帮发展到12个,其中上河8个,下河4个。
  民国年间,景德镇先后开业的私营船行有黄泰来、刘生盛、吴信昌、陈箕源、吴义昌、郭万发、肖万昌、谢德顺、余顺泰、龙安、熊裕新、胡开泰、义安、冯荣华、济运、查利盛、永顺德、胜利、王信通、新兴、李德顺、江永安23家。
  1949年11月1日,景德镇市航运办事处成立,将21家旧船行改编为12个中队、36个分队。次年10月,再改为大组、分组、小组。1951年,航运办事处将解放初分散的1户1船或1户2船的个体船民进行编组、编队。昌江上游及其各支流编为北港船、东港船、婺源剽子船、鸦尾船、西港船6个大队,由浮梁航运站调配;昌江下游及其支流浮南河编为南港船、扶梢船、罗荡船、南昌船、抚州船、竹筏运输6个大队,由航运办事处调配。1952年,景德镇设立私营群力轮船公司营业所,办理轮船客运业务。1953年1月13日,景德镇港2025艘船编为12个船队、189个行政组。10月24日~11月13日,相继建立4个港籍委员会和水上治安保卫委员会。1954年7月,景德镇市水上区、航运管理处、船民协会等共同组成社改工作组,试办互助组和合作社,建立运输互助组231个。共有各种木帆船2040艘,载重量13515吨,入组船只1555艘,载重量9460吨。未经组织起来的485艘单干船,多属半农半运的农副船只。1955年1月,建立景德镇市第一木帆船运输合作社——新华社。1956年,在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先后成立建民、光明、华光、群新、胜建、瓷城、友爱、红星、日升等木帆船运输合作社和竹筏、砂石、渔业合作社等12个初级社,入社船只1418艘,共9541吨位,社员2255人。1957年2月,水上合作社经过清理整顿,只剩下10个木帆船运输合作社。后来10个初级社并为2个高级木帆船运输合作社。1959年1月18日,2个高级木帆船运输合作社合并成立“景德镇市航运公司”。对外是地方国营,对内为昌江运输大队集体所有制。1961年2月,市航运公司与景德镇市航运管理处合并成立景德镇市港务处。次年4月15日恢复市航运公司,但仍与港务处合署办公,1964年,航运公司与港务处分开,港务处改为港务局,1970年,航运公司与港务局再次合并为“景德镇市航运管理站”,两块牌子,一套人马。1972年改为“景德镇市航运分局”。1979年,航运公司从航运分局分出,但具体业务仍由航运分局代管。
  运输工具
  竹筏 由大毛竹12根编成一排,长方形,上下两层,首翘尾齐,一支扁木安在筏后操纵方向。是浅水运输工具,多用于昌江上游。每条只需1人驾驶,顺水流放,逆水拉纤,1949年,境内有竹筏134条。1951年有竹筏234条。1957年2月,竹筏社转入德兴县管理。
  木帆船 境内船舶行驶航道不同,船型各异,载重量不等。民国时期主要船型有:东港船、西港船、南港船、扶稍船、鸦尾船、罗荡船、刁子船等。行驶昌江上游及其各支流的船舶,以撑篙为主,逆水行船都要拉纤,如果没有拉纤地段,就成群结帮抬船,顺水行船以橹掌握方向;行驶昌江下游的船舶,大多用舵掌握方向,顺风时,挂帆行驶,遇到逆风或过滩时,船工涉水推船或用浆、橹划行。
  木帆船又分无帆船和有帆船两种:无帆船主要有鸦尾船、小扶稍船、东港船、北港船等。
  鸦尾船头尖肚宽,船尾翘起,形似簸箕口,杉木帮、板薄钉稀,吃水浅,载量小,大船不超出5吨,1人驾驶,是景德镇港的“门户船”。明代开始使用,至今仍存。
  小扶稍船船型同鸦尾船相似,体积稍大,无桅,板薄钉稀,吃水浅,载重量不超过10吨。70年代初,因支流航道淤浅,航行困难被淘汰。
  东港船、西港船、南港船、北港船也是各港的“门户船”,其船型均同鸦尾船相似,船体稍大,吃水浅,适应滩河浅水行驶。60年代搞船舶机械化,这类船型被逐渐淘汰。
  有帆的船主要有罗荡船、刁子船、大扶稍船等。
  罗荡船、刁子船船型大体相似,船头船尾两头尖翘起,船狭身长,舱板高,杂木底,竹叶篷,前舱设有桅杆,载重量最小的10~20吨,最大的50~60吨,航行阻力小,驾驶方便灵活,可张帆行驶。这类船常年行驶在昌江下游,70年代,由于小型机动船的发展而被逐渐淘汰。
  大扶稍船首尾较高,船宽,底成弧型而向下,后船设有桅杆,船尾有橹或舵操纵方向,稳定性好,适合浅水滩河航行,载重量10〜20吨,70年代以前,多为景德镇运输窑柴、瓷土、稻草,以后被逐渐淘汰。
  境内还有来自外地的沙排子船、麻雀子船、贬咀船、得化船、倒划子船、乌龟子船、巴斗船、刁子船、横板船、土苟船、铲子船、抚船等类船型。
  轮驳船1963年3月,市航运公司利用旧船装配1艘30千瓦的拖轮,一次能拖挂30条罗荡船,同年4月又试制了1艘60千瓦的拖轮。从此,小型机动船逐年发展。1971年,共有机动船51艘、计652吨。1983年12月,购进1艘载重80吨级的钢质机驳船,抗风力4〜5级,可载各种散装、成包物资。1984年开始,又自筹资金和贷款50多万元,全面改造现有船舶,把小吨位、小马力的“四小”船舶逐渐改造、更新为较大吨位和马力的机动船。同时还先后购进6艘大吨位的钢质机动船。至1985年,木帆船有7艘计69吨位;轮驳船有15艘,载重量799吨。
  1969〜1983年,社会机动船日益增多。据景德镇船舶监理所1983年统计,共有机动船9艘,其中拖轮5艘,213千瓦;轮渡4艘计106吨,520千瓦,226客位。
  旅客运输
  长途客运 清代,景德镇至鄱阳由“饶划”(木帆船)专营载客,舟中可坐六七人,每人需银元一元多,逆行而上,两日可达。赴都昌、余干、贵溪等地的旅客则临时招雇民船,开船时间、上下港点、膳食供应及运价皆可面议。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江西省私营轮船公司小客轮由南昌行经鄱阳至景德镇,停靠戴家弄(即十八渡)码头载客。各支流航道的客运仍靠民船。民国26〜34年(1937〜1945),都昌县南峰、周溪两乡的民船不定期来景德镇载客装货,由景德镇至都昌顺风顺水3〜5天可达,逆风逆水或 枯水季节需7〜10天。
  1949年,南昌私营群力轮船公司鄱阳分公司在景德镇设立营业所,办理客运业务。设有鄱阳与景德镇两地往来航班,每天有“群明号”、“群发号”、“群华号”3艘客轮对开,每船每次能载客50人1。950年,省航运公司景德镇分公司“饶滨号”汽轮拖带无座位客班船开航南昌至景德镇航班,在市城区彭家弄码头停靠。1951年,浮梁专区航运局鄱阳办事处调用2艘小客轮,对开鄱阳至景德镇航班,每船每次能载客50人。1953年又增添1艘“援朝号”小客轮航行。1955年,“群华号”客轮在市区发生海事后停航,“群明号”、“群发号”客轮至1956年公私合营后停航。1958年,随着波阳到景德镇航线客运量增加,上饶专区航运局将“钢复号”、“胜利号”、“成功号”、“海工号”等7艘小客轮改造成“瓷都1号”和“瓷都2号”大客轮开行。该船每小时航速15公里以上,每艘载客100多人。同年,客运量达2.78万人。1961年,客运量上升到5.15万人。1962年,凰岗至景德镇38公里航道枯水期水位低浅,航行困难,遂由每日对开航班改为季节性航班或不定期航班,客运量逐年下降,年客运量仅1.2万人。1965年6月,上饶港务局在景德镇南门头设立客轮售票处,办理客运业务,“文化大革命”期间停航。1981年4月14日,上饶航运局恢复景德镇至波阳对开客轮航班,由景德镇航运分局代办客运业务,每天上午7时开航,当天下午2时半抵达波阳。1982年后,有波阳古县渡、鸳鸯岭、太阳埠等地个体户和联户的26艘木质机动船往返景德镇至古县渡、鸳鸯岭、太阳埠、凰岗、站鱼山一带装货兼营载客,每日客运量100〜200人。至1985年,此类船只发展到15艘。
  渡运 境内有64处人力渡,渡运主要工具是划子,每只载客近30人。1979年共有划子23只,经营者为个体、厂矿和农业队。机运渡有3处,渡船有木质、钢质2种,吨位均在60吨以下,40千瓦,每船每次可渡160人。
  货物运输 景德镇市水路货运,从古至今,以瓷器及其原料、燃料为主,木竹、茶叶、粮食、百货等次之。进口大于出口。
  筏运 民国时期,景德镇木材行和外地木材商从祁门、婺源和浮梁西北山乡采购木材,扎成条排,待雨季河道水位较高时,从昌江上游以及支流放运至景德镇销售或转运鄱阳、余干、都昌、江苏、安徽等地。解放后,从浮梁酉乡放运的木排停靠三闾庙;从婺源放运的木排停靠里村;从祁门和浮梁北乡放运的木排停靠四图里。50〜60年代,市区木材平均年成交约3〜4万立方米;70年代,平均每年约5~10万立方米,主要由水路扎排放运。80年代初,皖赣铁路通车后,放运来市区的木排逐渐减少,至1985年,只有市木材公司和安徽省林业厅驻景德镇市办事处木材转运站两家有少量的木排放运。
  船运 明代以前,陶瓷外运都是用小木帆船运到饶州(今波阳县)后转运,明代初设御器厂,御瓷皆从水路解运达京(指南京)。清代解运的御瓷用桶装置,每岁秋冬二季,雇船夫解运,每年约600余桶,计2.9万余件。民国元年〜21年(1912〜1932),通过水路运出的瓷器总量为155.41万担,平均每年运出7.40万担。
  1949年,瓷器水路运输量220万件。1950〜1960年,瓷器运输仍以水运为主,通过船舶运输的瓷器共计14.68亿件,平均每年运输1.3349亿件。其中:1950年运送瓷器858万件,折合33.8983万担;1958年,瓷器外运量增至2.9953亿件。60年代,公路运输蓬勃发展,水路瓷器运量逐年下降,1960年下降到1.0402亿件。1961年以后,瓷器外运绝大部分改从陆路运输。
  《景德镇陶瓷史料》记载:民国8〜16年(1919〜1927),浮梁东乡和南乡一带每年出产瓷土、釉果2250万块和灰釉7000余担,均由东河、南河、西河转昌江水运至景德镇。星子、余干、余江、贵溪、鄱阳、祁门等地年产各种瓷土1700万块,分别由祁门的阊江和饶河转昌江运入景德镇。
  1949~1953年,市区各瓷土矿生产的瓷土每年平均为4940吨。1954〜1956年,平均年产瓷王335万吨,这些瓷土绝大部分由水路运至景德镇。1963年以后,瓷土运输绝大部分改水运为陆运。
  据《江西经济问题》记载:民国3年(1914)以前,每年由各地船运至景德镇的松、槎柴达650万担。17年,运入松柴299万多担。25年,外地运进窑柴303万担,37年,运进窑柴193.6万担。1950年,运进窑柴166.31万担。1951年,运进窑柴220万担。1957年,从外地共运进窑柴400多万担。70年代,开始以煤代柴,以油代柴,运进窑柴逐渐减少至10万担左右。
  浮梁、婺源、祁门等地盛产茶叶,绝大多数由昌江外运出口。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产茶叶3万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茶叶产量6万担,均由昌江船运出境。民国时期,茶叶产量下降,运量减少。民国23年(1934),茶叶运量15000担。25年;茶叶外运出口3.35万箱。37年,年运量只有0.5万箱。
  解放后,茶叶外运出口量逐年增加。1953年,茶叶水运出口3020担,到1960年上升到9560担。以后茶叶逐渐改为陆运,至80年代,茶叶全部陆运。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四卷

《景德镇市志-第四卷》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卷下限止于1985,记述了景德镇的计划志,统计志,物价志,标准计量志,工商行政管理志,财政志,税务志,金融志,审计志,交通运输志,邮电志,粮食志,商业志,对外贸易志,物资志,房地产管理志,环境保护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