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计划实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四卷》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1099
颗粒名称: 第三章 计划实施
分类号: F127.56
页数: 4
页码: 8-11
摘要: 本文介绍了景德镇市五年计划的实施情况,其中包括检查监督、指标调整、实施结果等情况。
关键词: 景德镇 计划实施 国民经济

内容

第一节 检查监督
  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的方法主要有4种:一是定期报表跟踪检查监督。包括综合部门全面报表及职能部门的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等。为保证数字的准确性,防止报表多乱和数出多门。计委协同有关部门,在深入1~3个单位,对上报数字抽查的基本上,对统计数字的质量进行全面大检查,以维护计划的严肃性。二是召开计划工作座谈会,多以每年7~8月间,通报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下半年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计划的意见,以此监督计划的实施。三是召开生产调度会,对计划实施中的重点,如煤、电、运、物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形成会议纪要,提出措施,做到合理调度,监督到位。四是参于和指导,对计划执行进行检查后,分类排队,对重点、难点问题,组织计委干部深入现场,实地研究、调度、指导,与主管部门共同监督计划实施,并从实际出发,对部分计划进行合理调整。
  除上述常采用的四种主要方法外,每年还适时召开全市计划工作会。会后,随即组织力量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计划执行单位措施是否可行、有力。在计划运行中,主要调查分析计划完成情况、问题、教训、意见、办法等。以及计划执行中重大课题,开展典型调查,有数据、有分析、有措施。1965年,市计委就木本粮油生产情况、钢材、木材、水泥分配使用及存在问题、基建占用未用土地使用情况等写出的典型调查报告,不仅及时如实地反映了有关情况与问题,而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较好地发挥了检查监督与指导作用。“六五”期间,开始建立并逐步完善采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等,对计划执行进行有效的监控,促使计划的执行落到实处。
  第二节 指标调整
  “二五”期间,在“大跃进”高指标、急于求成,“左”的思想支配下,计划指标脱离实际,经济萎缩,使国民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对此,不得不在1961年和1962年对国民经济主要计划指标进行调整。1963~1965年,继续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进一步做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工作。除降低主要计划指标外,并采取果断措施,关闭企业4个,合并3个,将国营转为集体10个。陶瓷工业由原来十大瓷厂,调整为15个瓷厂。城乡公社工业企业由1961年的120个调整到33个。1962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额334万元。比1961年下降三分之一。农村人民公社由18个调整为21个,生产大队由129个调整为219个,生产队由829个调整为1863个。全市精减职工16375人。1965年,职工人数比1961年在职工数减少26.29%。通过调整工业生产指标及企业、人民公社规模,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压缩集团购买力,减少职工和城市人口,加强对农业的支援等一系列措施。失调的比例关系得到理顺,国民经济转向良性循环轨道,各部门关系,在新的基础上较好协调,使工农业生产开始回升和发展。1963~1965年,总投资额达4950.58万元。工农业生产全面完成年计划指标。粮食产量连年增长,1963年比上年增长9.23%,1964年比1963年增长6.83%,1965年比1964年增长9.23%。
  全市社会总产值达18718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完成12147万元,比1962年增长26.7%,日用陶瓷工业产值为6902万元,比1962年增长45.1%。
  第三节 实施结果
  “一五”期间,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计划规定的基本任务和各项指标,基本完成或超额完成,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12945万元,工业总产值达9684万元,地方工业总产值,超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所规定指标的21.99%。陶瓷工业完成4068万元,超过“一五”计划指标的34.67%、陶瓷产品产量达87万担。农业总产值达3261万元。粮食总产量1052万斤;蔬菜产量完成1616万斤,保证了全市人民日常生活需要。全市人均购买力比1952年增长40.54%。1953~1957年,累计投资1651.9万元,超额31.83%,完成原定计划。其中地方系统投资合计达959.7万元,超过计划规定指标的111.13%。
  “二五”期间,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农社化运动打乱了正常计划秩序,1961年,对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作了调整,使主要比例关系得到理顺。1962年,粮食总产量达1.07亿斤;油脂63.7万斤,比上年增长58%;生猪存栏数4.4万头,比上年增长4.3%。耕牛、家禽、水产都比上年有很大增长。全市工业总产值完成7090万元,其中陶瓷工业产值完成4499万元,为计划的113.54%,12种主要产品都超额完成当年计划。全市财政收入完成1619万元。为计划的108.4%,比上年增长18%。
  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恰逢“文化大革命”,没有正式编制全市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其实际情况是,197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为2.06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4028万元,比1965年增长31.05%,年均递增5.6%。工业总产值1.59亿元,比1965年递增43.21%,年均递增7.5%。财政收入2783万元,比1965年增长29.59%,年均递增5.3%。
  “四五”计划实施曲折。前两年经济稳步发展,然后步伐减慢,甚至停顿。1975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完成2.61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907万元,比1970年减少7.15%,年均递减1.5%。工业总产值2.2亿元,比1970年增长37.62%,年均递增6.9%。财政收入2193万元,比1970年减少21.2%,年均递减4.7%。
  “五五”计划分为二阶段实施,1977〜1978年,国民经济徘徊前进。1979年,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工农业生产保持每年8%以上的增长速度。1980年,固定资产投资4027万元,其中技术改造完成2015万元,市工业总产值完成3.74亿元。日用瓷产量达283亿件,釉面砖为136万平方米,电子民用整机10。部,水泥4.9万吨,外贸收入总值完成1.07亿元,出口瓷1.1亿件,农业总产值达5396万元。商业、财政、人民生活均较好地完成计划。
  “六五”计划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是建国以来形势很好的时期。工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8.5%,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0.76%,财政收入年递增7.3%,1985年,社会总产值达120118万元,国民收入51393万元,工农业总产值比1984年增长14.75%;工业总产值比1984年增长18.73%;财政收入达1.14亿元,比1984年增长24.43%。全市每个社会劳动者提供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583元,比1980年增加400元,增长39%。市区人均收入为902元,比1980年增收402元,增长80.3%。农业总产值达13168万元,比1980年增长56.7%,平均年递增9.4%,快于同期全省年递增8.7%的速度。主要农产品有较大增长。“六五”期间,全市文教事业费支出10100万元。1985年,财政支出2740万元,比1980年增长103%,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980年的27.80%上升到29.3%;职工工资总额为23242万元,比1980年增长45.61%;职工平均工资为978元,比1980年增长14.62%;市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87元;城乡人民储蓄存款金额为7801万元,比1980年增长300%。对外开放有所突破.城建环保、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较大进展。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四卷

《景德镇市志-第四卷》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卷下限止于1985,记述了景德镇的计划志,统计志,物价志,标准计量志,工商行政管理志,财政志,税务志,金融志,审计志,交通运输志,邮电志,粮食志,商业志,对外贸易志,物资志,房地产管理志,环境保护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