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计划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四卷》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109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计划管理
分类号: D630.1
页数: 2
页码: 3-4
摘要: 本文介绍了景德镇市在50~60年代初期至1984年计划管理体制的变化。
关键词: 景德镇 计划志 市志

内容

景德镇市在50~60年代初期,开始有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计划工作主要是调查研究、收集整理资料,着力编制景德镇市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保证基本建设,其项目投资占总投资的62.38%。中央及省直接投资基本建设645万元,实行直接计划和间接计划相结合,使全市社会主义经济成份逐步取得领导地位。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全市直接计划范围日益扩大。“大跃进”时期(1958~1960年),对计划管理体制进行变革,扩大地方在基本建设中投入的财力、物力、劳动力等方面的计划分配权力,地方计划组织逐步形成体系。当时,提出“工业生产规划五年完成,农业十年规划一年实现”的口号,全市大搞以瓷代钢,提出采用瓷器制造造纸机、制糖机、酒精蒸镏塔、硫酸塔等大型机器。动员一切人力、设备、材料等优先保证耐火砖生产,以供省里“钢铁元帅”需要和支援外省。各项经济计划指标,一提再提,建设项目全面铺开上马,大大超过原定计划规模和要求,严重破坏了国民经济计划合理比例,削弱了农业,挤掉了轻工业,造成市场供应紧张。
  1961~1965年,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计划管理权限上收,遵照农、轻、重为序的安排原则,坚持市域经济以陶瓷为中心的地区特点,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调整的主要内容是,工业生产指标及企业和人民公社规模等。同时压缩基本建设投资和工业用瓷指标,加强计划经济和财政经营管理。
  “文化大革命”期间,实行“由下而上,上下结合,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计划管理,计划指标更迭频繁,计划工作受到严重影响,第三个五年计划(草)未能得到有效实放,全市工业总产值损失1.2亿元,日用瓷减产1.3亿件,质量下降,倒退7年。1974~1976年,计划上交利润5200万元,实际倒吃国家补助2000多万元。
  1979年,计划管理体制开始进行新探索,把正确处理国家、地方、企业、个人的关系,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减少指令性指标,增加指导性指标,重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农业计划因地制宜安排。1982年,国民经济计划扩充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1984年12月,国家计委颁发“关于改进计划工作的若干规定”,全市计划管理采取8项重大改革:(1)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2)控制基本建设;(3)基建投资拨改货;(4)调整物资分配办法,保重点基建、技改、科研;(5)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转到技术改造和改建扩建上来等;(6)粮食计划收贮按倒三、七计价,其余放开;(7)全民所有制新增加人数,试行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8)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财政收入计划实现。实行7个转变:(1)计划工作重点转到编制中、长期计划和研究发展战略上来;(2)计划管理从求细求全转到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放活上来;(3)建设转到以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改建、扩建上来;(4)把对外开放,内引外联作为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5)充分重视大力发展城乡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6)自觉依据价值规律;(7)把编制经济计划转到经济同社会发展计划相结合上来。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四卷

《景德镇市志-第四卷》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卷下限止于1985,记述了景德镇的计划志,统计志,物价志,标准计量志,工商行政管理志,财政志,税务志,金融志,审计志,交通运输志,邮电志,粮食志,商业志,对外贸易志,物资志,房地产管理志,环境保护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