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陶瓷建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1028
颗粒名称: 第三章 陶瓷建材
分类号: F426.9
页数: 6
页码: 306-3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陶瓷建材行业的具体情况,主要介绍结装饰材料、卫生洁具等。
关键词: 景德镇市 建筑材料工业 陶瓷建材

内容

第一节 装饰材料
  釉面砖 釉面砖主要用于卫生间、盥洗间、浴室及厨房的内墙装饰。景德镇市的釉面砖生产,经历了从瓷质面砖(一次烧成)到精陶质釉面砖的发展过程。生产工艺几经变革:原料加工从湿法到干法再到湿法;从简单手工业操作到普遍采用雷蒙细磨、炕床干燥、轮碾打粉以及水轮碾细磨、喷雾干燥;成型从手工拍打到使用摩擦压力机或液压自动压砖机;烧成从倒焰煤窑一次烧成到倒焰煤窑二次烧成或隧道窑素烧、多孔道窑釉烧。品种从单一的白色到多色彩的釉面砖。
  1958年10月,景德镇建筑瓷厂(景德镇陶瓷厂前身)利用生产日用瓷的厂房、设备和手工生产工艺(手工挤压、拍打成型)试制瓷质面砖,年底试制成功,共生产出300平方米瓷质面砖。首次用于市人民委员会礼堂内墙装饰。但这种面砖釉面不光洁,外观装饰效果差。1960年,进行二次烧成釉面砖的试验,未获成功。到1962年,累计生产瓷质面砖9.57万平方米,此后停产。
  1963年下半年,景德镇建筑卫生瓷厂(景德镇陶瓷厂前称)决定,把釉面砖生产作为企业的发展方向,大规模开展精陶瓷质釉面砖的研制。11月,由生产科长带领13人去浙江温州西山面砖厂学习。次年1月,国家建筑工程部决定从沈阳陶瓷厂、咸阳陶瓷厂共调5名技术人员到景德镇建筑卫生瓷厂工作。与此同时,在市区周围和邻近地区寻找适宜制作釉面砖原料的矿藏,发现江西上铙县五府山的高岭土适合作釉面砖的主要原料。经地质勘探表明,五府山的高岭石矿储量可供大量开采。因此,该厂以上饶五府山的高岭土为主要原料配方,采用二次烧成工艺,经过277次釉面砖配方试验,精陶质釉面砖终于1964年10月试制成功。经检测各种经济技术指标分别达到:素烧合格率71.4%,釉烧合格率91.27%,一级品率37.03%,吸收率17.55%,热稳定性140C2次,160C1次,无开裂现象,公差正负一毫米。白度、光泽度均好。同年,国家投资21万元,建成一条年产5万平方米的釉面砖生产线,进行批量生产。
  1966年6月,经江西省计划委员会批准,将上饶县五府山高岭石矿划归景德镇陶瓷厂经营管理。
  1966~1968年,国家建材部共投资人民币300万元,基本建成一条年产60万平方米的釉面砖生产线。1966年,景德镇陶瓷厂生产的“三角”牌釉面砖,经上海出口公司鉴定,国家建材部批准,首次出口5500平方米。1968年,釉烧多孔道窑试验成功投入生产。并试制成半乳浊釉、花釉、结晶釉、理石釉等多种色釉面砖。1974年7月,对丝网印刷釉下彩、套板喷花等进行试验,取得成功。
  “文化大革命”期间,釉面砖生产发展缓慢,由于60万平方米的釉面砖生产线未能配套和完善,年产量未能达到设计能力。1967~1976年,有6年亏损,亏损额达477万余元。
  1973年3月,国家建设委员会建材工业局组织规划组、江西省建筑工程局、西北工业建筑设计院及唐山、沈阳等陶瓷厂专家对景德镇陶瓷厂进行技术改造规划。1975年,国家建材工业总局下达技术改造经费45万元,用于60万平方米生产线的填平补齐,重点是建造一条95米素烧隧道窑。1977年2月,素烧隧道窑建成投入使用。是年,景德镇陶瓷厂釉面砖产量64.07万平方米,首次达到年设计能力,使企业扭亏为盈。
  1978年6月,从意大利萨克米(SACMI)公司引进国内第一台PH550型液压自动压砖机。该机压力大,效率高,每小时可生产3600~4000片面砖生坯,相当于摩擦压砖机一台班(8小时)的产量。同时,又从该公司引进喷雾干燥塔的关键设备——高压泥浆泵2台。1979年11月,喷雾干燥塔调试成功,投入生产,提高了原料加工质量。1980年,釉烧合格率达到93.6%,比1979年提高11个百分点;素烧合格率达到92.93%,比1979年提高12.07个百分点;一级品产达到67.14%,比上年提高10.75个百分点。
  1981年,对原工业瓷车间进行改造。次年,改造成一条年产釉面砖80万平方米生产线,使当年釉面砖产量达到168.39万平方米,跃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同年,又从意大利引进一条自动施釉线。9月,建成一条以重油为燃料的70米釉烧隧道窑,投入使用。景德镇陶瓷厂生产的“三角”牌釉面砖,荣获江西省优质产品证书。
  1983年3月,规划已久的扩改建工程正式开工,国家建材局投资300万元,是建国以来国家对建筑陶瓷最多的一次投资。与此同时,景德镇陶瓷厂进行企业内部分配制度、人事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实行厂长负责制,取得生产和改建双丰收。1985年,釉面砖产量突破200万平方米,产品质量达到68.9%,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三角”牌釉面砖再次评为省优产品。连续两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六好”企业、国家建材局“经济效益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至1985年底,扩改工程主体工程基本完成,进入设备安装和调试阶段。改造后的景德镇陶瓷厂生产能力大为提高,釉面砖产量可达到年产240万平方米。
  1980年,景德镇市建筑园艺瓷厂由景德镇陶瓷厂扶持帮助,转为釉面砖生产。当年建成一条年产15万平方米的釉面砖生产线,并投入生产。改名为景德镇市面砖厂。次年,企业自筹资金19万元,添置釉面砖生产设备,当年生产釉面砖30.66万平方米。4月,市计委批准该厂扩改建设计方案。1982年,与湖北鄂州市长江窑炉建筑公司签订补偿贸易合同,筹资150万元,在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建成一条年产釉面砖80万平方米的生产线。1984年,景德镇市面砖厂荣获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展城镇集体经济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1985年,生产釉面砖100.5万平方米。上交税金142.2万元,实现利润127.82万元。
  1980年7月,市革命委员会批准鹅湖区属的景德镇市电器材料厂转产釉面砖,并更名为景德镇市鹅湖面砖厂。自筹资金72万元,于翌年8月建成一条年产釉面砖15万平方米的生产线。当年生产釉面砖5万平方米。同年,隶属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的景光釉面砖厂和隶属市工业局的景德镇市昌江面砖厂,通过自筹资金,分别新建和改建成年产15万平方米的釉面砖生产线。
  1981年1月,市计委批准成立景德镇市华昌瓷厂。利用市新华瓷厂迁建西郊而未迁的已建厂房和隧道窑等设施,企业自筹资金90万元,银行贷款66.87万元,总投资156.87万元,改建成一条年产80万平方米的釉面砖生产线。次年5月,建成投产。1983年5月,经过试产13个月,由于产品质量差,成本高,产量低而停产。至年底亏损169.4万元。1984年2月,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华昌瓷厂划归市建工建材公司。6月,更名为景德镇市建筑瓷厂。在景德镇陶瓷厂的扶持下,于9月恢复生产,生产釉面砖7.14万块。次年3月,改釉面砖商标“华昌”牌为“鲤鱼”牌,釉面砖生产得到长足发展。1985年,釉面砖产量达到52.3万平方米,成为建筑陶瓷重点企业。
  1984年,隶属昌江区的昌南瓷厂研制以煤砂石为主要原料生产釉面砖,取得进展。
  市砖瓦厂原以生产机制粘土砖为主,因近处土源枯竭,工厂处于半停工状态。1985年3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改产釉面砖,筹集资金进行扩建,设计方案为年产釉面砖80万平方米。改名为景德镇市陶瓷装饰材料厂。
  截至1985年,景德镇市釉面砖产量达到366万平方米,成为国内最大的釉面砖生产基地之一。景德镇陶瓷厂自1982年以来,釉面砖产量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出口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墙地砖 包括铺地砖、陶瓷锦砖(俗称马赛克)、外墙砖等。用于建筑物的地面和外墙装饰。
  景德镇市墙地砖生产始于1958年。是年,景德镇陶瓷厂在试制釉面砖同时,试制六角形地砖(即马赛克)成功。当时生产工艺是手工插坯成型,较为落后。1960年,正式将马赛克投入小批量生产。当年生产马赛克24682平方米。至1961年共生产41748平方米。后因效率低,质量差,消耗大而停产。1968年,奶黄色无釉彩色陶瓷外墙砖,在景德镇陶瓷厂试制成功,并投入生产。其产品主要用于湖南清水塘纪念馆和江西南昌“万岁馆”外墙装饰。1974年10月,国家建委、建材局根据基本建设需要,下达地砖生产计划,由于“文化大革命”,恢复地砖生产愿望未能实现。
  1978年,应新建景德镇宾馆之需要恢复地砖生产。至1980年,累计生产地砖34691平方米。此时,因忙于釉面砖扩建工程,把釉面砖生产作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地砖生产再次停产。
  1980年10月,景德镇市地砖厂成立,与市面砖厂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市面砖厂利用景德镇陶瓷厂的工艺和设备,从事地砖生产。1981年采用注浆成型工艺小批量生产立体形外墙砖。至1984年,累计生产地砖8.45万平方米。后也因集中力量大上釉面砖,而停止墙地砖生产。
  1982年,景德镇市工业瓷厂开始试制锦砖。次年,拼花锦砖试制成功,并成批投入生产。1983年,应景德镇火车站建设之需要,景德镇陶瓷厂、市面砖、市工业瓷厂协作,生产出一批外墙砖。1984年,市鹅湖面砖厂试制成功“陶瓷色釉浮雕地毡砖”。该产品中心图案为云龙和双龙戏珠,五福捧寿,四周饰以“万”字边,颇具民族传统特色,用于铺设庙宇、殿堂、亭阁,显得庄严肃穆。同年,还开发出红地砖,规格为108×108×6毫米。次年10月,该产品参加第一届全国发明展览会,设计人龚荣贵荣获国家发明奖证书。1986年10月31日,国家专利局授予专利权。
  1985年,市第二建筑公司所属的劳动服务站,试制锦砖成功。11月,市建筑建材公司批准成立景德镇市锦地砖厂。
  此外,1958年景德镇市第一中学校办工厂也开始马赛克生产。
  陶瓷壁画 景德镇市绘制的陶瓷壁画有面砖壁画、瓷砖壁画和瓷片镶嵌壁画三种。
  面砖壁画,用152×152×6毫米直角白色釉面砖为基底,使用新彩或粉彩颜料绘制,釉烧温度850℃左右,限于室内装饰。
  瓷砖壁画,用瓷质砖作基底,使用的彩绘颜料是釉上彩、釉中彩或高温釉彩。此种壁画,装饰适应范围广,可装饰于室内,也可装饰于室外,能经受酷暑或严寒天气的变化。
  瓷片镶嵌壁画,是用各种色釉瓷片或马赛克,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图稿进行镶嵌。画面以色块为主,可装饰于室内外。
  1977年,景德镇陶瓷厂美术研究室开始利用本厂生产的釉面砖绘制一些小型壁画,画幅一般为6~24片左右,用于家庭装饰。1979年,景德镇陶瓷厂首次为景德镇饭店绘制3平方米的《桂林山水》陶瓷壁画。接着,为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绘制6平方米的花鸟壁画——《百鸟朝凤》。不久,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祝大年为北京国际机场设计的大型陶瓷壁画《森林之歌》彩色稿,由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景德镇陶瓷学院以及市艺术瓷厂等有关单位24名艺人绘制。壁画宽21米,高3.3米,由3000多块釉面砖组成,镶嵌在北京国际机场。该画是当时我国最大的一幅陶瓷壁画。
  20世纪80年代,是陶瓷壁画兴旺时期。国内一些单位以及美国、法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向景德镇陶瓷厂订货。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陶瓷壁画设计中心、市民政局陶瓷壁画厂、市艺术瓷厂陶瓷壁画创作组、景德镇铁路中学“铁钟”陶瓷壁画厂相继建立。同时,在一些学校增设陶瓷壁画专业。
  1981年,景德镇陶瓷厂美术研究室杨子镜首创刷花陶瓷壁画。在继承传统中国画技法基础上,充分发挥刷花的特点,先绘出素描关系,然后利用刷花这一工艺进行施色,绘制出一种具有新特点的陶瓷壁画。同时,景德镇陶瓷厂根据陶瓷色釉相互渗透的原理,在素坯上制作壁画,经高温烧成,获得风格各异、别具一格的装饰效果。9月,全国建筑装饰艺术评比会在景德镇市召开,景德镇陶瓷厂美术室赵思福设计创作的陶瓷壁画《江南山区之晨》荣获第一名;色釉壁画《菊花》在景德镇新产品评比会获得第三名。杨子镜创作设计的刷花陶瓷壁画《牡丹凤凰》多次获奖。仅1981~1982年9月,景德镇陶瓷厂设计、创作的大、中、小型陶瓷壁画达156幅。一些有名望的陶瓷美术家设计、创作的大型陶瓷壁画有《十里春风》、《明月松间照》、《长江三峡》、《葛洲坝工程》、《群仙图》等。
  景德镇市绘制的陶瓷壁画,题材内容丰富,多以反映祖国山河名胜为主,有《桂林》、《庐山》、《黄山》、《泰山》、《长江三峡》、《万里长城》及一些名胜楼阁、风景园林等;其次为反映民俗、描绘吉祥的如《群仙》、《百鸟朝凤》、《松鹤延年》、《龙凤呈祥》、《八仙过海》等;其三为描绘一些历史性题材及花鸟虫鱼之类。
  第二节 卫生洁具
  陶瓷卫生洁具品种有:各式洗面器、坐便器、蹲便器、浴缸、高、低水箱等。具有表面光洁,易于冲洗,经久耐用等优点。适用于各类建筑作卫生设施。
  景德镇市生产现代陶瓷卫生洁具,始于1958年。在此之前,只生产少量的痰盂、尿壶。
  1958年10月,景德镇陶瓷厂根据日用陶瓷制作工艺,试制卫生瓷成功,但产量不多,当年生产合格的便器和洗面器8件。
  1960年3月,国家建工部派西北建筑设计院人员来景德镇陶瓷厂,帮助制定改造扩建规划,工程计划年产卫生瓷30万件;远景规划年产卫生瓷100万件。由于时值国民经济困难时期,未能付诸实现。至1962年下半年,共生产出洗面器、水箱、大小便器等6个品种,计8.39万件。即停止了卫生洁具陶瓷生产。
  1972年,景德镇陶瓷厂根据国家和省建材部门的要求,重新上马组织卫生洁具生产,并制定了《卫生陶瓷生产发展规划》。次年7月,向江西省建工局呈报《卫生陶瓷车间设计任务书》,要求投资200万元,扩建年产16万件卫生陶瓷车间。1974年2月,省建工局转报省计委,要求年内安排投资120万元,用于景德镇陶瓷厂扩建一个年产10万件的卫生陶瓷车间。此项计划也未能实现。
  1978年9月,国家计委在《景德镇陶瓷厂改扩建计划任务书》批复中,同意建设一条年产18万件卫生陶瓷生产线。1982年3月,国家计委批复,同意再建一条18万卫生陶瓷生产线。此项工程于1983年3月开工兴建。整个工程竣工后,景德镇陶瓷厂生产能力达到年产卫生瓷36万件,成为国内大型卫生陶瓷生产厂家之一。
  1985年,江西省计划委员会下达建设中国卫生洁具厂的计划项目。5月13日,市建筑工程建筑材料公司成立中国卫生洁具厂筹建处。8月24日,省计委批复《中国卫生洁具厂设计任务书》,确定建设规模为年产高级卫生洁具36万件,总投资2450万元。要求生产工艺主要选用国内成熟的工艺技术,部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同月,市计委致函委托西北建筑设计院承担中国洁具厂的初步设计任务。l0月21日,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由市建工建材公司、中国卫生洁具厂筹建处选派人员组成考察小组赴日本考察,学习高级卫生洁具的制作技术并洽谈引进设备等事项,为筹建工作打下了基础。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85年,分农牧渔业志、林业志、水利志、茶业志、蔬菜志、乡镇企业志、电力工业志、电子工业志、机械工业志、轻化工业志、建筑材料志、建筑业志、医药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