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工业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1021
颗粒名称: 建筑材料工业志
分类号: F426.9
页数: 22
页码: 299-3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建材业的发展历程和建材企业的经济收入统计情况。
关键词: 景德镇市 建筑材料工业 工业经济

内容

建国前,景德镇市的建材业,只有几家手工操作的小型砖瓦窑和石灰窑,且多是农忙务农,农闲务工。1949年产值仅178万元。
  新中国成立后,兴建了一批建材企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建材企业初具规模。1985年,建材企业有68家,工业总产值(1980年不变价)7553万元。产品有砖瓦、砂石、石灰、水泥及水泥制品、建筑卫生陶瓷、钢门窗、大理石板材、新型装饰涂料等九大类共44个品种。其中“三角牌”釉面砖、“珠山牌”石棉瓦1981年和1985年被评为省优产品,“三角牌”釉面砖,在港澳市场被列为免检产品。
  第一章 屋面墙体材料生产
  第一节 砖瓦
  新中国成立前,景德镇使用的墙体材料,绝大部分是窑砖,城区至今还遗留不少窑砖建筑物。农村建房主要是用自产的青砖、土瓦。民国时期,在哪咤庙、河西等处有几家窑砖厂,采用“脚踩泥、手扣坯、土窑烧成”的落后工艺,按照陶瓷窑炉建筑所需生产,主要产品为23×8.5×3.5厘米窑砖。另外,还有几户农家办的砖瓦小作坊,生产片形青砖和小土瓦。近郊的茅家坂、大鸡头、韭菜园、湖田、里村有几座砖瓦窑,每座窑年产土瓦40万片、青砖1万块。当时镇上有6家砖瓦行从事砖瓦经营。
  红砖、机瓦 1951年,市公安局劳动改造队成立,队址设在里仁乡(今竟成乡)里村,从事砖瓦生产。1953年8月,在此基础上创办市人民机制砖瓦厂。1955年4月厂址迁至河西麻园岭,筹建年产1000万块红砖生产线。由于当时设备简陋,土源枯竭,从建厂到迁厂的一年多时间内,实际生产红砖283.2万块,机瓦3.3万片。1958年9月,厂址迁至东郊茅家坂,与砖瓦手工业联社合并,扩建为年产2200万块红砖生产作业线,新建28门轮窑1座,机制瓦车间1幢,安装“40型”砖机1台,并铺设了运输轨道。是年,生产红砖2202万块,机瓦142万片,产值72万元。1959年,产红砖2328.89万块,机瓦126万片,产值69万元。1960年,产红砖3035万块,机瓦198万片,产值94万元。
  为扩大红砖生产,1965年,在西郊丁家洲筹建砖瓦车间,新建28门轮窑1座,砖机房一幢,运输轨道一组,实现了机械掘土,矿车运输,机械成型,轮窑焙烧。1969年,又新建28门轮窑一座、新机房一幢。1971年,将28门轮窑扩建成38门窑轮,并建造了余热干燥室。1973年,利用煤渣生产内燃砖,既节约原料,又提高了产量质量。
  1973年,市人民砖瓦厂分为茅家坂砖瓦厂和吕蒙砖瓦厂。1977年,茅家坂厂区划拨给昌河机械厂,两厂再度合并,定名为景德镇市砖瓦厂。
  1979年,市砖瓦厂利用轮窑余热,在新窑建成余热干燥室和存土4000立方米的囤泥库2幢。1985年,红砖产量达到5433万块,比1978年增长35.49%。全厂占地面积26.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共有职工549人,工程技术人员9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09.41万元,总产值282万元;从1953年至1985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4124.24万元,上缴利税413.04万元。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兴起,红砖生产有了更快的发展。市属的蛟潭区、鹅湖区以及西郊垦殖场先后办起红砖厂。截至1985年底,全市有西垦、洪源、新平、宝石、朝阳、鱼山、三龙、吕蒙、王港、湘湖以及昌河机械厂等15家红砖厂,年产红砖14714万块。其中乡镇企业生产红砖9281万块,占全年红砖产量的62.67%。此外,还有农村个体户办、联户办的砖瓦窑,生产青砖、土瓦。据统计,1984年生产青砖3024万块,土瓦2442万片。
  灰砂硅酸盐砖 1981年,兴建景德镇市国营大岭垦殖场灰砂硅酸盐砖厂,系江西省唯一生产灰砂砖的厂家。设计年产能力为1000万块。主要设备有圆盘压砖机2台、蒸压釜1台、球磨机1台、工业锅炉1台,当年建成投产。产品为240×115×53毫米灰砂硅酸盐砖。灰砂硅酸盐砖系利用天然河砂及石灰经蒸压而成,外形美观,抗压强度高,可用作防潮层,是广泛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新型墙体材料。1982年投入批量生产,1983年7月4日,经市计委、标准局、农垦局等部门鉴定,其质量达到部颁JC153-74标准,标号为150号以上。经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市房地产管理局、昌河机械厂等单位试用,质量较好。至1985年,全厂有职工73人。占地面积8969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1286平方米。共生产灰砂砖1478万块。当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6.5万元,上交税金1.2万元。
  石棉水泥小波瓦 1971年,由市建筑材料厂开始用手工生产,日产石棉瓦10标张。1973年,将手工操作制瓦改为油压机生产,日产石棉瓦150标张。同年,江西省建材局拨款13万元、市城建局拨款3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到1978年,建成一条三网箱石棉瓦抄取法生产线,年产能力提高到40万标张。1981年,“珠山”牌石棉水泥小波瓦获江西省“优质产品”奖。1983年,生产石棉瓦40.2万标张,创建厂以来最高水平。1984年,经市经委组织有关部门对优质产品进行复查检测:横向抗折力达到182公斤,高于部标12公斤;纵向抗折力达到97.4公斤,高于部标27.4公斤;吸水率为20.1%,超部颁要求,连续5年被评为省优产品。由于该产品具有抗压强度高,覆盖面积大,重量轻、防火、施工简便等特点,受到用户好评。产品远销广东、四川、北京、上海、福建、安徽、江苏、浙江、河北、黑龙江等地。
  水泥煤渣瓦 此瓦系利用工业废料——煤渣按一定比例掺入水泥,经破碎、搅拌、成型、蒸养而成的新型屋面材料。1974年,市建筑材料厂为将市内工业废渣变废为宝,自筹资金就地取材,成功地试制了煤渣瓦。1977年,自筹资金7万元,对煤渣瓦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添置煤渣瓦主机1台,建造蒸汽房1幢。次年,建成一条年产煤渣瓦200万块生产线。1980年,定名为景德镇市水泥煤渣瓦厂,为市建材厂大集体企业。1985年,生产煤渣瓦202.17万块。
  1970年,景德镇市砂石厂综合利用石灰窑的二氧化碳废气,生产轻质碳酸钙,用手工生产石棉瓦。次年,改为油压机生产。1972年,试产水泥煤渣瓦成功。
  第二节 砂石石灰
  砂石 境内昌江流域砂石资源丰富。1950年,昌江河滩上采砂工只有5人,4条木船。1953年,成立运砂互助组,有51人从事砂石生产,分为4个小组。运砂木船增加到50多艘。1956年3月1日,以筛砂运砂互助组为基础,成立砂建社。9月1日,市城建局拨款5000元,收购入社船只。同时砂建社改名为景德镇市砂石供销处,由集体所有制转为国营。
  1957年,为满足基本建设需要,招收合同工120名。砂石生产由城区附近的昌江河滩扩展到上游的宝石、郭家洲、旧城及东河的高沙渡、王港、坑口等地。产品从单一的细砂发展到粗砂、绿豆砂、毛砂、中砂和2~4厘米的卵石等品种。同时,在李家坳、里村、紫云岩、黄泥头等地开采片石。4月1日,市砂石供销处接管建成石灰厂的石灰石开采业务。并添制破碎机1台,机动船1艘。次年,购置汽车1辆。
  1962年8月28日,砂石供销处改名为景德镇市砂石厂,有职工200余人。1966年,产砂8万立方米,片石15万立方米,石灰石4500立方米,产值112.5万元。销售额由1962年的48万元上升到88万元。1971年8月,研制成功20匹马力挖砂机,经西河口试车,效果良好,在王港砂场正式投入生产,日产砂120~150立方米,比手工生产提高工效30倍。至此砂石生产初步进入机械化生产。同年,市砂石厂综合利用石灰窑的废气,生产轻质碳酸钙、石棉瓦。改变了以前只生产砂石单一产品的局面。1972年,石棉瓦改为油压生产。景德镇市砂石厂亦发展成为综合性的建材生产企业。
  1976年1月13日,市革命委员会决定,撤销砂石厂,分别成立市砂石管理处和市建筑材料厂。市砂石管理处负责砂石生产管理;市建筑材料厂负责轻质碳酸钙、石棉瓦、煤渣瓦生产。
  1977年以后,乡镇企业和农村个体户纷纷投入砂石生产。据市乡镇企业局统计,1984年共产砂36.98万吨。
  石灰 景德镇市石灰生产历史悠久。寿安乡的朱溪曾用鸡窝窑生产石灰。城区的马鞍山、樊家井、小港嘴、里村以及大岭等地都有生产石灰的历史。据载,民国29年(1940)共有10多家石灰窑。同年,有10家石灰窑老板集资入股,组成全镇第一家石灰厂——共存石灰厂。35年,各股东散伙,共存石灰厂名存实亡。
  1950年,宁聚面等7家石灰窑协商联营,将共存石灰厂改名为大联生石灰厂。当年,产石灰1742吨。1951~1952年,浮梁军分区后勤部与大联生石灰厂合营,成立市建成石灰厂;浮梁县接管朱溪石灰窑,组成寿安石灰厂;新平供销社在大岭旧窑址,开办大岭石灰厂。1952年,3厂合计产石灰4613吨。1957年,市砂石供销处接管建成石灰厂采石业务,并在里村八卦山、李家坳两地新建石灰窑3座,形成年产3500吨的生产能力。1958年,寿安石灰厂改造两座旧窑,年生产能力提高2500吨。同年,竟成公社投资10万元,兴建年产石灰6000吨的竟成石灰水泥厂。景德镇市的石灰产量由年产4613吨,提高到1.32万吨。
  1978年,大岭石灰厂改革旧的烧窑方式,以立式烧灰法代替窝式烧灰法,提高了石灰产量。1981年,产石灰4236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队石灰生产蓬勃发展。官庄、汪家坞、新厂、东流等地相继办起石灰厂。1985年,全市共生产石灰16883吨,为1950年的9.69倍,比1978年增长28.32%。
  第二章 水泥及其制品生产
  第一节 水泥
  景德镇水泥厂 1958年7月,国家投资128.8万元,在东郊里村童街筹建水泥厂,设计年生产能力为5万吨。1959年7月建成投产,成为全市第一家水泥生产厂家。当年仅生产低标号(300#)普通硅酸盐水泥2256吨。1960年,省机械工业局投资50万元,配置成球筒等设备,生产有所发展,年产普通水泥9961吨,工业耐酸水泥400吨,创产值41.4万元,首次盈利9.07万元。至1962年底,累计生产普通水泥22713吨,耐酸水泥553.8吨,创工业总产值94.08万元。
  1964年,由于里村矿山资源不足,在距厂24公里的寿安乡仙槎建立主要原料石灰石基地。同时将成球系统由成球筒改为成球盘,实现了半机械化生产。是年,生产普通水泥1531吨,创产值62.8万元,盈利11.59万元。
  1966年,生产普通水泥2.74万吨,耐酸水泥1259.3吨,创产值157.65万元。但亏损28.12万元。次年,企业管理混乱,仅年产普通水泥1.64万吨,耐酸水泥1501.5吨。企业亏损33.5万元。
  1969年,市水泥厂为解决矿石运输困难,将仙槎石灰石包给地方铁路,厂内铺设运输专线,每年运输矿石14万吨,确保水泥生产的需要。生产普通水泥3.33吨,耐酸水泥2579吨,完成工业产值229.18万元。
  1973年,市水泥厂购置7号塑料风机2台,逐步完善防尘设施。
  1978~1980年,先后投资394万元,用于机械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将原来陈旧落后的两座土窑改造成机械化立窑,水泥熟料库由平库改建为立库,推料工序由体力输送改为全机械化输送。同时新建〓2.5×10米机械化立窑1座,生料圆库两座(容量300吨),120平方米的空压机房1栋,水泥库6座(总容量为3000吨),成品库1000平方米,石灰石圆库(容量500吨)1个,并对1、2号磨房进行更新改造及延伸厂内铁道。此举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入窑生料碳酸钙合格率亦由原来的33%提高到90%。
  1981年,市水泥厂拥有塔式机立窑1座、两棍半机械化立窑1座、四棍半机械化立窑1座、球磨机4台、烘干机1台、破碎机2台、反击破碎机l台、双嘴包装机1台以及生、熟料圆库和混合、碎石、水泥及散装圆库等。测验化验设备齐全,测算手段先进。研制出用泥灰岩生产水泥,获江西省技术进步三等奖。年产8.8万吨生产能力基本形成。
  1984年,散装水泥出厂45吨。1985年,散装水泥出厂215.5吨,比1984年增长3.8倍。
  1985年,市水泥厂有职工612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有54人。生产水泥标号由325上升到425、525号。生产普通水泥6.15万吨,耐酸水泥724吨,工业产值达375.70万元。累计生产普通水泥80.36万吨,耐酸水泥2.43万吨,累计创利税820.48万元。所产“昌江”牌普通硅酸盐水泥畅销不衰;“瓷都”牌水玻璃型水泥,除供应国内市场外,60年代初期曾出口至新加坡、泰国和香港地区。1984~1985年,两次荣获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的“经济效益先进单位”称号。1985~1986年,连获市人民政府授予的“经济效益先进单位”称号。
  柳家湾水泥厂 1980年7月,景德镇市柳家湾水泥厂成立。其前身为市瓷石矿水泥车间。有土立窑1座,雷蒙机2台,职工108人。产品为低标号普通水泥,主要用于人防工程。1981~1984年,共投资596.2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建成1号立窑提升机房、熟料圆库4座、水泥圆库6座、配电间、4号球磨机以及煤干石利用翻斗车及检验设备。完成技改项目:成球盘1台、200#罗茨鼓风机1台、新建化验室(包括设备)1幢面积200平方米、石灰石二级破碎和300吨圆库、300号提升机2台、130千瓦电动机1台、高低配电盘4台等,年产能力扩大为2万吨;后又扩建一条年产水泥4.4万吨生产作业线,并于1985年建成。生产水泥1.88万吨,水泥标号稳定在325和425号之间,工业产值达89.9万元。主要生产设备有:塔式机立窑1座、〓1.87×7米球磨机1台、〓1.5×5.7米小型球磨机2台、罗茨250#鼓风机1台、卧式破碎机1台、垂式破碎机1台以及生、熟料圆库和混合、碎石、水泥散装圆库等。化验检测设备齐全。防尘设施在全生产线10个粉尘点采用6种除尘设备闭封,其中有高压静电收尘,机械自动徊转反吹扁布袋防尘器,基本上达到“三废”排放标准。
  社办水泥厂 1971~1972年,社办水泥厂有竟成水泥厂和寿安水泥厂。竟成水泥厂年产量1200~1500吨,水泥标号达到400号,产品除供应本地外,还销往安徽省东至县。寿安水泥厂初建时,年产量仅500吨。1979年,达到1158吨。后因资金缺乏,加之无化验设备,于1981年自动停产。
  第二节 水泥制品
  产品 景德镇市水泥制品生产始于1963年。为配合昌江大桥建设,市城市建设局在太白园建立水泥制品厂,主要为昌江大桥制作附属构件。产品有人行道水泥平板、栏杆、涵管及少量水泥预制瓦等。并试制槽形板、混凝土槽条、楼梯踏步、小梁等。
  70年代初,水泥预制厂家增多,水泥制品逐渐增加,用于房屋建筑的产品有:大型屋面板、人字屋架、桁架、中孔板、低孔板、多孔板(有国标、沪标、赣标3种)、门窗框架、踏步、平板、花板、支架、过梁、水泥砌块、水泥煤渣砌块等;用于建筑附属构件和其他方面的产品有:涵管、落水管、水池、水缸、电杆等。
  企业 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预制厂初为市城建局创办,1966年4月,划归该公司改今名。1979年,进行技术改造,年设计能力为4200立方米。1985年,有职工636人,年产量2857.79立方米。工业产值56.12万元,实现利税7.47万元。
  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水泥预制厂 1970年,在昌江大桥西岸建立,设计能力为年产5500立方米。1975年,产量达到5000立方米。1985年,有职工79人,年产量2714立方米,创工业产值60.5万元。
  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建材预制厂 1978年创办,次年投产。设计能力为年产5900立方米。1985年,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建厂房,产量达到1454.4立方米。有职工270人,创工业产值33.77万元。
  市建筑服务公司水泥构件厂 1981年创办,厂址在新平乡洋湖村,隶属于市一建公司,设计年产能力6388立方米。1982年,全国建筑砌块协会吸收该厂为会员。除生产各种水泥构件外,主要产品为水泥煤渣砌块。1985年,产水泥煤渣砌块40万块,创工业产值25万元,实现利税4万元。
  先锋预制厂 属先锋垦殖场办企业,创建于1979年7月。设计能力1200立方米,除生产水泥构件外,还生产水泥电杆和水泥砌块。1985年,生产各种预制构件1100立方米,水泥砌块5000块,创工业产值13.5万元,利税1.5万元。
  第三章 陶瓷建材
  第一节 装饰材料
  釉面砖 釉面砖主要用于卫生间、盥洗间、浴室及厨房的内墙装饰。景德镇市的釉面砖生产,经历了从瓷质面砖(一次烧成)到精陶质釉面砖的发展过程。生产工艺几经变革:原料加工从湿法到干法再到湿法;从简单手工业操作到普遍采用雷蒙细磨、炕床干燥、轮碾打粉以及水轮碾细磨、喷雾干燥;成型从手工拍打到使用摩擦压力机或液压自动压砖机;烧成从倒焰煤窑一次烧成到倒焰煤窑二次烧成或隧道窑素烧、多孔道窑釉烧。品种从单一的白色到多色彩的釉面砖。
  1958年10月,景德镇建筑瓷厂(景德镇陶瓷厂前身)利用生产日用瓷的厂房、设备和手工生产工艺(手工挤压、拍打成型)试制瓷质面砖,年底试制成功,共生产出300平方米瓷质面砖。首次用于市人民委员会礼堂内墙装饰。但这种面砖釉面不光洁,外观装饰效果差。1960年,进行二次烧成釉面砖的试验,未获成功。到1962年,累计生产瓷质面砖9.57万平方米,此后停产。
  1963年下半年,景德镇建筑卫生瓷厂(景德镇陶瓷厂前称)决定,把釉面砖生产作为企业的发展方向,大规模开展精陶瓷质釉面砖的研制。11月,由生产科长带领13人去浙江温州西山面砖厂学习。次年1月,国家建筑工程部决定从沈阳陶瓷厂、咸阳陶瓷厂共调5名技术人员到景德镇建筑卫生瓷厂工作。与此同时,在市区周围和邻近地区寻找适宜制作釉面砖原料的矿藏,发现江西上铙县五府山的高岭土适合作釉面砖的主要原料。经地质勘探表明,五府山的高岭石矿储量可供大量开采。因此,该厂以上饶五府山的高岭土为主要原料配方,采用二次烧成工艺,经过277次釉面砖配方试验,精陶质釉面砖终于1964年10月试制成功。经检测各种经济技术指标分别达到:素烧合格率71.4%,釉烧合格率91.27%,一级品率37.03%,吸收率17.55%,热稳定性140C2次,160C1次,无开裂现象,公差正负一毫米。白度、光泽度均好。同年,国家投资21万元,建成一条年产5万平方米的釉面砖生产线,进行批量生产。
  1966年6月,经江西省计划委员会批准,将上饶县五府山高岭石矿划归景德镇陶瓷厂经营管理。
  1966~1968年,国家建材部共投资人民币300万元,基本建成一条年产60万平方米的釉面砖生产线。1966年,景德镇陶瓷厂生产的“三角”牌釉面砖,经上海出口公司鉴定,国家建材部批准,首次出口5500平方米。1968年,釉烧多孔道窑试验成功投入生产。并试制成半乳浊釉、花釉、结晶釉、理石釉等多种色釉面砖。1974年7月,对丝网印刷釉下彩、套板喷花等进行试验,取得成功。
  “文化大革命”期间,釉面砖生产发展缓慢,由于60万平方米的釉面砖生产线未能配套和完善,年产量未能达到设计能力。1967~1976年,有6年亏损,亏损额达477万余元。
  1973年3月,国家建设委员会建材工业局组织规划组、江西省建筑工程局、西北工业建筑设计院及唐山、沈阳等陶瓷厂专家对景德镇陶瓷厂进行技术改造规划。1975年,国家建材工业总局下达技术改造经费45万元,用于60万平方米生产线的填平补齐,重点是建造一条95米素烧隧道窑。1977年2月,素烧隧道窑建成投入使用。是年,景德镇陶瓷厂釉面砖产量64.07万平方米,首次达到年设计能力,使企业扭亏为盈。
  1978年6月,从意大利萨克米(SACMI)公司引进国内第一台PH550型液压自动压砖机。该机压力大,效率高,每小时可生产3600~4000片面砖生坯,相当于摩擦压砖机一台班(8小时)的产量。同时,又从该公司引进喷雾干燥塔的关键设备——高压泥浆泵2台。1979年11月,喷雾干燥塔调试成功,投入生产,提高了原料加工质量。1980年,釉烧合格率达到93.6%,比1979年提高11个百分点;素烧合格率达到92.93%,比1979年提高12.07个百分点;一级品产达到67.14%,比上年提高10.75个百分点。
  1981年,对原工业瓷车间进行改造。次年,改造成一条年产釉面砖80万平方米生产线,使当年釉面砖产量达到168.39万平方米,跃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同年,又从意大利引进一条自动施釉线。9月,建成一条以重油为燃料的70米釉烧隧道窑,投入使用。景德镇陶瓷厂生产的“三角”牌釉面砖,荣获江西省优质产品证书。
  1983年3月,规划已久的扩改建工程正式开工,国家建材局投资300万元,是建国以来国家对建筑陶瓷最多的一次投资。与此同时,景德镇陶瓷厂进行企业内部分配制度、人事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实行厂长负责制,取得生产和改建双丰收。1985年,釉面砖产量突破200万平方米,产品质量达到68.9%,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三角”牌釉面砖再次评为省优产品。连续两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六好”企业、国家建材局“经济效益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至1985年底,扩改工程主体工程基本完成,进入设备安装和调试阶段。改造后的景德镇陶瓷厂生产能力大为提高,釉面砖产量可达到年产240万平方米。
  1980年,景德镇市建筑园艺瓷厂由景德镇陶瓷厂扶持帮助,转为釉面砖生产。当年建成一条年产15万平方米的釉面砖生产线,并投入生产。改名为景德镇市面砖厂。次年,企业自筹资金19万元,添置釉面砖生产设备,当年生产釉面砖30.66万平方米。4月,市计委批准该厂扩改建设计方案。1982年,与湖北鄂州市长江窑炉建筑公司签订补偿贸易合同,筹资150万元,在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建成一条年产釉面砖80万平方米的生产线。1984年,景德镇市面砖厂荣获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展城镇集体经济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1985年,生产釉面砖100.5万平方米。上交税金142.2万元,实现利润127.82万元。
  1980年7月,市革命委员会批准鹅湖区属的景德镇市电器材料厂转产釉面砖,并更名为景德镇市鹅湖面砖厂。自筹资金72万元,于翌年8月建成一条年产釉面砖15万平方米的生产线。当年生产釉面砖5万平方米。同年,隶属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的景光釉面砖厂和隶属市工业局的景德镇市昌江面砖厂,通过自筹资金,分别新建和改建成年产15万平方米的釉面砖生产线。
  1981年1月,市计委批准成立景德镇市华昌瓷厂。利用市新华瓷厂迁建西郊而未迁的已建厂房和隧道窑等设施,企业自筹资金90万元,银行贷款66.87万元,总投资156.87万元,改建成一条年产80万平方米的釉面砖生产线。次年5月,建成投产。1983年5月,经过试产13个月,由于产品质量差,成本高,产量低而停产。至年底亏损169.4万元。1984年2月,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华昌瓷厂划归市建工建材公司。6月,更名为景德镇市建筑瓷厂。在景德镇陶瓷厂的扶持下,于9月恢复生产,生产釉面砖7.14万块。次年3月,改釉面砖商标“华昌”牌为“鲤鱼”牌,釉面砖生产得到长足发展。1985年,釉面砖产量达到52.3万平方米,成为建筑陶瓷重点企业。
  1984年,隶属昌江区的昌南瓷厂研制以煤砂石为主要原料生产釉面砖,取得进展。
  市砖瓦厂原以生产机制粘土砖为主,因近处土源枯竭,工厂处于半停工状态。1985年3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改产釉面砖,筹集资金进行扩建,设计方案为年产釉面砖80万平方米。改名为景德镇市陶瓷装饰材料厂。
  截至1985年,景德镇市釉面砖产量达到366万平方米,成为国内最大的釉面砖生产基地之一。景德镇陶瓷厂自1982年以来,釉面砖产量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出口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墙地砖 包括铺地砖、陶瓷锦砖(俗称马赛克)、外墙砖等。用于建筑物的地面和外墙装饰。
  景德镇市墙地砖生产始于1958年。是年,景德镇陶瓷厂在试制釉面砖同时,试制六角形地砖(即马赛克)成功。当时生产工艺是手工插坯成型,较为落后。1960年,正式将马赛克投入小批量生产。当年生产马赛克24682平方米。至1961年共生产41748平方米。后因效率低,质量差,消耗大而停产。1968年,奶黄色无釉彩色陶瓷外墙砖,在景德镇陶瓷厂试制成功,并投入生产。其产品主要用于湖南清水塘纪念馆和江西南昌“万岁馆”外墙装饰。1974年10月,国家建委、建材局根据基本建设需要,下达地砖生产计划,由于“文化大革命”,恢复地砖生产愿望未能实现。
  1978年,应新建景德镇宾馆之需要恢复地砖生产。至1980年,累计生产地砖34691平方米。此时,因忙于釉面砖扩建工程,把釉面砖生产作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地砖生产再次停产。
  1980年10月,景德镇市地砖厂成立,与市面砖厂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市面砖厂利用景德镇陶瓷厂的工艺和设备,从事地砖生产。1981年采用注浆成型工艺小批量生产立体形外墙砖。至1984年,累计生产地砖8.45万平方米。后也因集中力量大上釉面砖,而停止墙地砖生产。
  1982年,景德镇市工业瓷厂开始试制锦砖。次年,拼花锦砖试制成功,并成批投入生产。1983年,应景德镇火车站建设之需要,景德镇陶瓷厂、市面砖、市工业瓷厂协作,生产出一批外墙砖。1984年,市鹅湖面砖厂试制成功“陶瓷色釉浮雕地毡砖”。该产品中心图案为云龙和双龙戏珠,五福捧寿,四周饰以“万”字边,颇具民族传统特色,用于铺设庙宇、殿堂、亭阁,显得庄严肃穆。同年,还开发出红地砖,规格为108×108×6毫米。次年10月,该产品参加第一届全国发明展览会,设计人龚荣贵荣获国家发明奖证书。1986年10月31日,国家专利局授予专利权。
  1985年,市第二建筑公司所属的劳动服务站,试制锦砖成功。11月,市建筑建材公司批准成立景德镇市锦地砖厂。
  此外,1958年景德镇市第一中学校办工厂也开始马赛克生产。
  陶瓷壁画 景德镇市绘制的陶瓷壁画有面砖壁画、瓷砖壁画和瓷片镶嵌壁画三种。
  面砖壁画,用152×152×6毫米直角白色釉面砖为基底,使用新彩或粉彩颜料绘制,釉烧温度850℃左右,限于室内装饰。
  瓷砖壁画,用瓷质砖作基底,使用的彩绘颜料是釉上彩、釉中彩或高温釉彩。此种壁画,装饰适应范围广,可装饰于室内,也可装饰于室外,能经受酷暑或严寒天气的变化。
  瓷片镶嵌壁画,是用各种色釉瓷片或马赛克,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图稿进行镶嵌。画面以色块为主,可装饰于室内外。
  1977年,景德镇陶瓷厂美术研究室开始利用本厂生产的釉面砖绘制一些小型壁画,画幅一般为6~24片左右,用于家庭装饰。1979年,景德镇陶瓷厂首次为景德镇饭店绘制3平方米的《桂林山水》陶瓷壁画。接着,为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绘制6平方米的花鸟壁画——《百鸟朝凤》。不久,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祝大年为北京国际机场设计的大型陶瓷壁画《森林之歌》彩色稿,由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景德镇陶瓷学院以及市艺术瓷厂等有关单位24名艺人绘制。壁画宽21米,高3.3米,由3000多块釉面砖组成,镶嵌在北京国际机场。该画是当时我国最大的一幅陶瓷壁画。
  20世纪80年代,是陶瓷壁画兴旺时期。国内一些单位以及美国、法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向景德镇陶瓷厂订货。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陶瓷壁画设计中心、市民政局陶瓷壁画厂、市艺术瓷厂陶瓷壁画创作组、景德镇铁路中学“铁钟”陶瓷壁画厂相继建立。同时,在一些学校增设陶瓷壁画专业。
  1981年,景德镇陶瓷厂美术研究室杨子镜首创刷花陶瓷壁画。在继承传统中国画技法基础上,充分发挥刷花的特点,先绘出素描关系,然后利用刷花这一工艺进行施色,绘制出一种具有新特点的陶瓷壁画。同时,景德镇陶瓷厂根据陶瓷色釉相互渗透的原理,在素坯上制作壁画,经高温烧成,获得风格各异、别具一格的装饰效果。9月,全国建筑装饰艺术评比会在景德镇市召开,景德镇陶瓷厂美术室赵思福设计创作的陶瓷壁画《江南山区之晨》荣获第一名;色釉壁画《菊花》在景德镇新产品评比会获得第三名。杨子镜创作设计的刷花陶瓷壁画《牡丹凤凰》多次获奖。仅1981~1982年9月,景德镇陶瓷厂设计、创作的大、中、小型陶瓷壁画达156幅。一些有名望的陶瓷美术家设计、创作的大型陶瓷壁画有《十里春风》、《明月松间照》、《长江三峡》、《葛洲坝工程》、《群仙图》等。
  景德镇市绘制的陶瓷壁画,题材内容丰富,多以反映祖国山河名胜为主,有《桂林》、《庐山》、《黄山》、《泰山》、《长江三峡》、《万里长城》及一些名胜楼阁、风景园林等;其次为反映民俗、描绘吉祥的如《群仙》、《百鸟朝凤》、《松鹤延年》、《龙凤呈祥》、《八仙过海》等;其三为描绘一些历史性题材及花鸟虫鱼之类。
  第二节 卫生洁具
  陶瓷卫生洁具品种有:各式洗面器、坐便器、蹲便器、浴缸、高、低水箱等。具有表面光洁,易于冲洗,经久耐用等优点。适用于各类建筑作卫生设施。
  景德镇市生产现代陶瓷卫生洁具,始于1958年。在此之前,只生产少量的痰盂、尿壶。
  1958年10月,景德镇陶瓷厂根据日用陶瓷制作工艺,试制卫生瓷成功,但产量不多,当年生产合格的便器和洗面器8件。
  1960年3月,国家建工部派西北建筑设计院人员来景德镇陶瓷厂,帮助制定改造扩建规划,工程计划年产卫生瓷30万件;远景规划年产卫生瓷100万件。由于时值国民经济困难时期,未能付诸实现。至1962年下半年,共生产出洗面器、水箱、大小便器等6个品种,计8.39万件。即停止了卫生洁具陶瓷生产。
  1972年,景德镇陶瓷厂根据国家和省建材部门的要求,重新上马组织卫生洁具生产,并制定了《卫生陶瓷生产发展规划》。次年7月,向江西省建工局呈报《卫生陶瓷车间设计任务书》,要求投资200万元,扩建年产16万件卫生陶瓷车间。1974年2月,省建工局转报省计委,要求年内安排投资120万元,用于景德镇陶瓷厂扩建一个年产10万件的卫生陶瓷车间。此项计划也未能实现。
  1978年9月,国家计委在《景德镇陶瓷厂改扩建计划任务书》批复中,同意建设一条年产18万件卫生陶瓷生产线。1982年3月,国家计委批复,同意再建一条18万卫生陶瓷生产线。此项工程于1983年3月开工兴建。整个工程竣工后,景德镇陶瓷厂生产能力达到年产卫生瓷36万件,成为国内大型卫生陶瓷生产厂家之一。
  1985年,江西省计划委员会下达建设中国卫生洁具厂的计划项目。5月13日,市建筑工程建筑材料公司成立中国卫生洁具厂筹建处。8月24日,省计委批复《中国卫生洁具厂设计任务书》,确定建设规模为年产高级卫生洁具36万件,总投资2450万元。要求生产工艺主要选用国内成熟的工艺技术,部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同月,市计委致函委托西北建筑设计院承担中国洁具厂的初步设计任务。l0月21日,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由市建工建材公司、中国卫生洁具厂筹建处选派人员组成考察小组赴日本考察,学习高级卫生洁具的制作技术并洽谈引进设备等事项,为筹建工作打下了基础。
  第四章 木石金属质建材生产
  第一节 木质建材
  景德镇市木制建材产品有门窗、屋架、硬质纤维板、胶合板、拼花地板等。
  木门窗、屋架 1954年,成立市建筑工程公司木材预制厂,其前身为浮梁军分区锯板厂,属全民所有制企业。创建时,以手工制作门窗、屋架。次年,试制成功打眼机、起线机、开榫机、裁口机等,实现了刨料、裁口、起线、开榫、挖肩、凿匣6道工序连动化,使木门窗制作提高工效五倍。1961年以后,实现门窗制作机械化和半机械化,但木屋架制作仍为手工操作。1966年,成立独立的景德镇市木材加工厂。翌年,复归市建筑工程公司,名为市建筑工程公司木材综合厂。从1971年始,随着钢屋架、轻钢屋架的推广和应用,逐步淘汰了木屋架生产。同年5月,更名为市建材预制厂,第二次脱离市建筑工程公司。1973年底,复归市建筑工程公司,定名为景德镇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建材预制厂。1985年,有职工298人,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拥有机械设备152台,动力机械总功率923.5千瓦。产品除木门窗外,还有水泥木丝板、纤维板、元钉、铅丝及其他铁件加工等。
  硬质纤维板 是以木材的边皮废料和森林采伐后的枝桠,以及各种薪炭次料为原料,经过软化处理,纤维分离后重新交织而成。1961年,市建筑工程公司木材综合厂开始试产,购置了切片机、分离机、热压机、裁边机等设备。建成年产600吨纤维板生产线。1965年10月,正式投产。成为景德镇市第一家生产纤维板的厂家。产品注册商标为“昌江”牌,产品规格有120×60×4、120×60×8两种。投产时为一班制生产,年产200吨。1973年,改为三班制生产,年产量426吨。1978年达到557吨,1979年,生产597吨。产品销往九江、安徽、福建、广东、湖南、湖北等省、市。1980年,采用国内先进的“76”型新设备,设计能力达到年产纤维板2000吨。
  1975年,省计委批准投资300万元,筹建景德镇市木材厂,隶属江西省木材公司。由农林垦殖勘察设计院设计,市二建公司土建施工,于1980年5月建成,经林业部鉴定合格,正式投入生产。设计能力为年产纤维板2000吨。纤维板生产线采用国内先进的“76”型新型设备和先进工艺。1985年,有职工425人,占地面积17.282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原值742.1万元,生产纤维板2792吨,工产总产值167.5万元。1984年,下放市林业局管理。
  截至1985年,景德镇市纤维板产量达到3570.2吨。即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建材预制厂778.2吨,产品合格率达到99.19%;景德镇市木材厂2792吨,产品合格率82.26%。
  胶合板、拼花地板 是1979年以后发展起来的,原只有景德镇市木材厂一家生产拼花地板,其余均为乡镇企业。
  1982年,储田胶合板厂成立,隶属储田乡。从业人员165人,其中技术人员5人。当年,开始生产胶合板。1985年,产胶合板991立方米,工业产值984万元。
  福港乡拼花地板厂,有从业人员21人,其中技术人员3人。1985年,生产拼花板4000立方米,工业产值6.6万元。
  1984年,景德镇市胶合板产量857立方米,拼花地板1万立方米。
  第二节 石质建材
  大理石 景德镇市境内石材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据江西省地质矿产局九一六大队勘探,境内已发现近20个矿点,初步探明有开采价值的大理石总储量为2.6亿立方米。其中天保大理石矿区储量为6480.67万立方米。其中С级(可满足小型土法开采的矿山设计需要)储量为2243.17万立方米;D级(可作为矿山发展远景规划的依据)储量为423.5万立方米。
  天保大理石依其颜色花纹可分为四大类:(1)锦黑:从颜色看为灰黑色至纯黑色,磨光后为强度玻璃光泽,光滑如镜;从花纹看,局部含有翠绿及褐色、白色花纹。储量203.31万立方米,其中С级189.05万立方米;(2)虎皮花:其颜色为深灰色或浅灰色与白色条纹相间,形似虎皮。根据灰色的深浅,又可分为深虎皮和浅虎皮两小类。储量为1576.21万立方米,其中С级796.45万立方米(3)雪白花:矿石呈乳白色,磨光后呈强油脂光泽,晶莹明亮。结晶分粗晶、中晶两种。前者称“大雪花”,后者称“小雪花”。储量达3346.61万立方米,其中С级891.68万立方米;(4)汉白玉:矿石与雪花白界线不十分明显,其色为乳白色,杂质少,白度高,光泽为强油脂光泽,尤以结构细腻,色泽如玉为持征,是工艺美术雕刻的上等材料。储量达1336.54万立方米,其中С级365.99万立方米。
  1983年4月,天保乡筹建天保大理石工业公司。7月23日试产,次年1月,正式投产。主要设备有锯石机2台、5吨吊车1辆、液压切机1台、磨光机8台、120马力柴油机1台以及生活、生产运输车共5辆、75千瓦发电机组一套。拥有固定资产56万元,年生产能力为7000立方米,共有人员76人。主要生产大理石板材,兼营瓷用矿石,并生产大理石花盆、水浅、文具等工艺品。1985年,工业产值达16.7万元。产品行销13个省市。
  石膏装饰板 1983年,由市石膏制品厂开始生产。主要产品有:“三晶”牌光面板、有孔吸音板、浮雕图案装饰板、吊灯装饰板以及多种规格的内墙板。产品规格有600×600、500×500,400×400,300×300毫米。1985年,产量达9952.13平方米,工业产值49866元。
  第三节 金属建材
  钢门窗 1979年12月,成立景德镇市钢窗厂。其前身为市随机工具厂,与市减速机厂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属县以上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市机械工业局。
  1981年,正式投入实腹钢门窗批量生产。主要产品有:基本门窗94种,其中固定式基本窗26种,中悬式基本窗20种,平开式和上悬式基本窗38种,平开式基本门10种。由以上基本门窗组成综合窗共有931种、组合门窗共97种。百叶基本窗4种,组成组合窗共55种。1982年,在全省钢窗质量检查中,名列第四。1983年,全省钢窗行业质量检查,产品合格率为100%,优良品率为50%。名列全省同行业前茅。
  1981~1985年,共生产钢门窗44721.32平方米,产值达163.24万元。其中1985年122.54万平方米。
  元钉 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建材预制厂于1971年开始生产元钉。是年,自制平板制钉机1台,生产元钉11.55吨。1972~1973年,共生产元钉70.72吨。1974年1月,形成年产元钉360吨。以每年250吨的指令性计划产量列入国家生产,成为全省定点生产厂家之一。产品规格有8分之5"、4分之3"、1"、1又4分之1"、1又2分之1"、2"、2又2分之1"、3"、4"共9种。1985年,产量达到354.17吨。
  第五章 其它建材生产
  第一节 保温隔热材料
  随着陶瓷工业和其它工业的发展,耐火材料工业相应兴起。1956~1957年,共生产耐火砖2075吨。
  1958年,景德镇市陶瓷工业生产由柴窑改为煤窑,需要耐高温的优质耐火材料取代窑砖头。于是在全市开展勘探,探明马鞍山有矽石矿,经送样至省冶金工业研究所化验,各项理化指标都达到作为矽砖原料的要求。中共市委决定,将十八瓷厂、耐火砖厂、郊区耐火砖厂合并,成立景德镇市耐火材料厂。投资250万元,进行改扩建,设计年产能力为6万吨。7月,又将市卫星耐火材料厂并入,10月正式投产。至年底产量达到37994吨。耐火砖生产工序大部分为手工操作。经过1960年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机械化程度由1959年的7.8%提高到31.45%。主要产品为钢铁企业需要的矽砖和半矽砖。1960年,隶属关系由江西省冶金工业局改为市工业局。1961年,产品以适应陶瓷工业窑炉用的粘土质耐火砖为主。至1965年,年产量均在3000~9000吨之间。
  1979年,新增圆锥式、悬辊式雷蒙粉碎机、200吨自动压砖机、70吨、260吨和300吨摩擦压砖机等新型机械设备,机械化程度达95%以上,生产能力大为提高。产品由单一的粘土砖增加到高铝质耐火砖、轻质粘土高铝砖、铬渣砖、堇青石泡沫砖、耐火泥等,共分为标、普、特、异四大类计500多个型号。
  1982年,建成90米隧道窑一条。并先后在九江、安徽、南京等地建立信息网点。产品检测由原来采用部颁标准改为国家标准,并结合实际制定出271种产品型号,计量配备率达98%,产品折测率达到100%,合格率由85%提高到94%。
  1985年,市耐火材料厂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97.75万元。职工332人。生产耐火砖16085吨,劳动生产率为人均7305元,实现利润30.7万元。产品由主要为陶瓷工业服务,转向为冶金、石油、化工、机械、玻璃行业服务,销往四川、贵州、湖南、湖北、广东、福建、安徽、江苏等地。
  1984年,由市饲料公司与轻工部陶瓷研究所联合试制成功稻壳灰轻质保温砖,经省级技术鉴定认为,产品质量达到藻土保温砖国家标准(GB3996-83)的技术指标。具有外观洁白、重烧线收缩小,导热系数低等优点,属国内首创,可投入批量生产和列入“星火计划”。
  第二节 化工建材
  景德镇市生产的化工建筑材料有建筑涂料、胶水、胶泥和建筑塑料制品、玻璃钢制品。多是1980年以后发展起来的。
  建筑涂料胶水、胶泥 1979~1980年,景德镇市建筑材料厂与上海建筑科学研究所签订协议书,由上海建科所建材厂提供“801”胶、“803”内墙涂料、“777”地面涂料等的配方和工艺参数,建成厂房300平方米。1981年,筹集资金20万元,用于兴建年产各种涂料1000吨、防水胶400吨的生产车间,并于当年建成投产,生产出涂料239吨。1981~1985年,共生产涂料1706.77吨。该厂生产的聚氯乙稀胶泥,经国家鉴定为最好的防火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弹塑性、耐寒性、耐腐性和抗老化性能。适用于各种坡度的工业厂房和民房屋面防水和硫酸、盐酸、硝酸、氢氧化钠气体腐蚀的屋面工程,也可用于水渠、管道的接缝以及多层厂房和油管的接缝。为江西省独家经营,产品有“801”花鹿牌内墙涂料、“802”外墙涂料、“804”砂胶外墙涂料、“806”地面涂料等。
  1985年,生产涂料401.98吨,“803”胶水68吨,“804”砂胶14.3吨,“805”胶泥17995吨。
  1980年4月,景德镇市菱镁材料制品厂成立,属市第十一中学校办工厂,有职工30人。1983年10月,开始生产弹性塑料防水油膏,经省建筑科研所测试,符合部颁标准。年产量为100吨左右。1984年,投产的“803”防水涂料、“106”内墙涂料、“107”胶水,1985年9月,经市经委召集有关部门鉴定合格。
  1984年8月,市科技开发服务部扶持鱼山经联社,投资4万元,自筹资金6.3万元,购买0.4吨锅炉1台,0.5kw球磨机1台,不锈钢搅拌机1台,并兴建厂房,建成年产400吨的涂料生产作业线。1985年3月投产,生产“霓红”牌865-A型内墙涂料81吨。1985年因资金短缺,销路不畅而停产。
  建筑塑料制品 主要有塑料硬管、塑料地板。塑料硬管规格有4分和6分两种。1984年底,景德镇市建筑塑料制品厂建成。后因原料不足,塑料管试产后未能正式投产;塑料地板由于销路不佳,1985年9月,并入昌河飞机制造厂,生产微型汽车地板。
  玻璃钢制品 生产厂家有景德镇市玻璃钢厂,1984年建成投产,厂房建筑面积700平方米,产量1100块。1985年,达到6000块,产值3.2万元。隶属蛟潭区乡镇企业。
  峙滩玻璃钢厂,于1985年建成并正式投产。厂房建筑面积150平方米,有职工12人,技术人员2人。属峙滩乡乡镇企业。当年生产玻璃钢瓦2.5万立方米,产值7.5万元。
  第六章 经营管理
  第一节 企业管理
  新中国成立前,建材生产属于私营。60年代中期,以集体生产、合营为主。原材料和燃料靠国家计划分配,产品由国家包销。国家、企业、个人责权利关系不明,吃“大锅饭”,抑制着建材工业的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以来,建材工业在有计划地进行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的同时,进行改革,取得积极效果。
  从1981年开始,建材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把劳动者的经济责任和经济权力、经济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较好地处理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关系,提高了经济效益。景德镇陶瓷厂实行利润包干,超利分成,一定三年不变,生产年年上升,留利年年增多,职工奖金和福利年年有所提高;市面砖厂实行“超产计件”、“四定一奖”、“联产计酬”,超额计件工资和计时定额加奖励工资,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取得了优质、高产、效益好的效果。特别是1983年初,市建筑工程局同所属国营企业签订经济承包合同,把市里下达的各项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厂以后,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市砖瓦厂一举扭转连续9年亏损的局面。是年,被评为省市扭亏增盈先进单位。景德镇陶瓷厂、市水泥厂、市建材厂等先后被评为省市经济效益先进单位。
  1984年1月,市建工建材公司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制订颁发了《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有关问题暂行规定》和《关于扩大企业任免干部权限有关问题的通知》,在经济责任制、劳动工资、资金使用、人才招聘、产品开发、干部管理等方面放权,国营企业全面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促进了企业经济改革向纵深发展。
  1985年,景德镇市建材工业总产值7553万元,比1978年增长66.5%,平均每年递增13.66%。其中建工建材系统7家建材企业,完成工业产值3754.18万元,实现利税625.3万元,其创利税增长比例为全市工业之首。1979~1985年,上交利税每年递增44.34%,比1978年接近翻三番。
  第二节 职工队伍
  景德镇市建材工业从业人员,1952年只有726人。随着水泥工业、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和耐火保温材料工业的兴起,1960年增加到13234人。1961年,基建压缩,人员精减,有从业人员7892人。1985年末,有从业人员11939人,比1952年增长16.4倍。其中建工建材公司所属的建材企业职工7387人。
  80年代以来,市建工建材公司注重职工的文化教育,在建材企业中实行职教经费实报实销,配备职教干部14人,专职教师10人,兼职教师3人,专用校舍600多平方米。采取文化教育厂级办,技术培训三级办(即公司、厂、车间)的办法,对职工进行全员培训。截至1985年底,职工、干部报考参加“五大”(函大、电大、夜大、职大、业大)学习的有82人,
  中专学习的有12人;青壮年职工参加文化补习的有895人;职工企业一级至三级青工参加初级技术培训的有870人;短期脱产或脱产一年以上学习的有641人;全员培训职工干部1515人。开支职工教育经费计6万余元。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85年,分农牧渔业志、林业志、水利志、茶业志、蔬菜志、乡镇企业志、电力工业志、电子工业志、机械工业志、轻化工业志、建筑材料志、建筑业志、医药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