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雨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1011
颗粒名称: 第十一节 雨具
分类号: F426.8
页数: 2
页码: 289-29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雨伞的发明和雨伞厂的发展历程经济收入情况。
关键词: 景德镇市 轻化工业 雨具

内容

解放前人们防雨工具主要是竹骨油纸伞和斗笠。农民多用斗笠和蓑衣。景德镇从事雨具生产手工艺人共有24户45人,以油纸伞为唯一产品。较著名的雨伞店有:王春发在中渡口开的春发伞店,饶冬生在公和圃旁边开的裕昌隆伞店,朱川义在石狮埠开的正兴伞店。城乡有不少从事生产斗笠和蓑衣的个体手工业。
  1953年,有10多名雨伞工人在何家窊租房80多平方米,成立雨伞生产自救厂。1956年,雨伞生产自救厂改为雨伞生产合作社,职工30人,在占家上弄租房400多平方米作厂房,年产油纸伞2000把。
  1960年,雨伞生产合作社同竹藤厂合并,成立竹藤雨具厂。雨伞社迁入河西韭菜园的竹藤厂内,成为雨具车间,除生产油纸伞外,还生产少量斗笠,职工110人。1961年,雨具车间从竹藤雨具厂分开,在何家窊成立雨具厂。1963年迁至里市渡。1964年,恢复雨伞生产合作社。1969年,雨伞生产合作社又和花篾厂(原竹藤厂)合并,但生产场所未动。在占家弄办公,设2个生产车间,一个在石狮埠租房200多平方米,另一个在位于万兴楼的原木炭厂200平方米的厂房内进行生产。在生产油纸伞的同时,开始生产少量油布伞。
  1974年,产竹骨油布伞6.5万把,基本淘汰了竹骨油纸伞。1975年,“瓷城”牌雨伞,经过穿筒子、油伞、蒙伞面、折伞、光面子等五、六道严格工序,确保了产品质量,颇受好评。产品除供应当地市民外,每年还销往广东、浙江、上海、湖北等省市3万把。1979年,又开发钢骨油布伞,年产竹骨油布伞和钢骨油布伞18万把。
  1979年,雨伞厂在河西新风路5号购地2000平方米,建厂房1000平方米。迁入新厂址后,自筹资金购买4台冲床、1台车床和1台刨床,自制了一些雨伞生产机具,使钻眼、胶边等工序初步使用机器生产。新产品钢骨青布晴雨伞完全替代了老产品竹骨油布伞。产品商标“瓷城”牌改为“葵花”牌。1979年,在江西省轻工业行业评比会上,“葵花”牌晴雨伞获全省质量第一名。1980年,经中共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大庆式先进企业,并获省人民政府嘉奖。
  1981年,转产钢骨尼龙伞。1982年,又增加缩节尼龙伞。1983年,再次获全省同行业产品质量评比第一名。1985年,技改投资10万元。引进上海制伞骨生产作业线,用机械化生产自开折叠伞。1985年,全厂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厂房1000平方米,职工140人,主要设备除制伞骨生产作业线外,还有10余台车床、刨床、冲床、氧焊机等,固定资产60万元。雨伞产品发展到尼龙伞、手开折伞、自动折伞、海滩旅游遮阳伞等五大产品系列30多个规格,年产值81.8万元,销售额76.79万元,利税5.85万元。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85年,分农牧渔业志、林业志、水利志、茶业志、蔬菜志、乡镇企业志、电力工业志、电子工业志、机械工业志、轻化工业志、建筑材料志、建筑业志、医药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