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行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1000
颗粒名称: 第二章 行业
分类号: F426.8
页数: 22
页码: 270-29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轻化工行业的具体情况,其中主要介绍了瓷用毛笔制造、瓷用化工、五金制造、皮革 皮件、木竹器具、服装 鞋帽 针织、造纸 包装、印刷等。
关键词: 景德镇市 轻化工业 工业经济

内容

第一节 瓷用毛笔制造
  景德镇市以产瓷闻名中外,随着瓷业的兴盛,瓷用毛笔应运而生。据资料记载,景德镇制作瓷用毛笔始于明代,盛于清代。它是毛笔中的一个分支,属毛笔行业中杂笔类,专供制瓷、画瓷之用。分为青花笔、制瓷笔、彩绘笔、瓷用排笔四大类,演变成颇具特色的行业。
  明代,朝廷在景德镇珠山开办御器厂。宣德年间(1426~1435),瓷用毛笔作坊迁至厂前街(即御器厂所在地),初步形成制笔规模。产品分为补水笔、撩水笔两种。随着青花瓷的出现,新增了釉下彩青花笔。嘉靖、万历年间(1522~1620),五彩、矾红描金、清华三彩等瓷器相继问世,瓷用毛笔又开发釉上彩画瓷笔。
  历史上,瓷用毛笔的生产艺人大都来自毛笔之乡——江西临川县,尤以临川县李家渡人居多。以家庭手工业作坊为主。至民国38年(1949)4月,景德镇市从事瓷用毛笔生产的作坊共有15户15人。位于厂前街的林文堂、紫兴堂两家均有近百年的制笔史,位于汪家街的仁兴堂笔店,影响也颇深。这几家制笔店的业主被陶瓷艺人誉为画笔专家。他们制作的瓷用毛笔,均选用山兔毛的透爪峰、盖爪峰、足爪峰等高档原料,生产工艺和配料方法属于世代秘传,质地首屈一指。近代的陶瓷美术界的“珠山八友”王琦、王太凡、刘雨岑、徐仲南等以及陶瓷名家毕渊明、余文囊、赵惠明都与林文堂、紫兴堂笔店交往甚深,是两家笔店的固定主顾。陶瓷美术家刘雨岑说:“工欲善其事,也要利其器。我们的成就是和他们制作的上等瓷用画笔分不开的。”
  1950年,瓷用毛笔行业组成松散型大组,由仁兴堂的老板盛义泉任组长。1954年5月,由盛义泉、邓云龙牵头成立瓷用毛笔生产合作小组,共有16人参加,以汪家街的仁兴堂笔店60多平方米的房子为生产场所。1956年,经市手工业联社批准,合作小组转为毛笔生产合作社,在麻石弄口(中山路404号)购置三层楼房一幢,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作为厂房,职工增至20人,年产值10余万元。1959年,转为地方国营。1962年,复为大集体。1962年下半年,毛笔生产合作社改名为瓷用毛笔厂,在马鞍山购地1000多平方米,新建二层楼厂房一幢。1963年,又新建二层楼厂房一幢,建筑面积共1000多平方米,职工增至90人,年产值14.32万元。1964年底,瓷用毛笔厂为了提高制笔技术,派4人赴上海学习自动化制笔技术。他们返市后,自行设计、制造整毛机5台、冲边机1台、打眼机4台、切杆机1台,瓷用毛笔生产走上半机械化,结束了手工业制作的历史。
  1977年,市瓷用毛笔厂生产的瓷用毛笔荣获江西省轻工产品优质奖。1978年,市瓷用毛笔厂被评为景德镇市大庆式先进单位。1980年,“瓷城”牌料半画笔荣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奖。
  至1985年,瓷用毛笔品种发展成为粉彩、新彩、油彩、贴花、刷花、青花、成型、机制等9个系列124个品种。年产量达到56万支,工业产值30万元。其产品除供应景德镇市各瓷厂外,还销往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24家瓷厂,并出口东南亚等国。
  第二节 瓷用化工
  1953年以前,景德镇市没有现代瓷用化学工厂,只有几家设备简陋的私营粉颜料手工业生产小作坊,陶瓷彩绘所需的金水和颜料的大多依靠外地供应。为适应陶瓷工业迅速发展的需要,1953年1月,国营景德镇瓷业公司组织力量,进行金水研制。4月20日,经过两个多月的试制,获得成功,生产出第一瓶金水。是年,组建景德镇市瓷用原料化学工厂。当时,以生产“合作”牌金水为主,同时生产少量的氧化钴。1957年,经中央地方工业部批准,将上海私营国华贴花厂迁入该厂;同年,市陶瓷美术工艺社花纸工艺部分和公私合营颜料厂、手工业颜料生产合作社,相继并入。次年,上海公私合营鸿丰贴花印刷厂迁入市瓷用原料化学工厂,并从上海凹版公司和五四二厂选调技术人员,充实技术力量。至此,经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为地方国营企业。选址市东郊新厂建厂后,设有金水、颜料、花纸胶印、纸张加工、制版和机械维修5个车间,成为国内唯一的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机械化生产程度较高的陶瓷化工生产厂家。
  1980年以后,陶瓷市场变化较大,竞争激烈,陶瓷化工装饰材料供过于求。面对新形势,市瓷用原料化学工厂一方面组织技术人员走访用户,服务上门召开业务座谈会,进行市场调查;另方面从内部管理入手,进行改革,形成以经营为中心的管理体系。同时,注重技术革新和新产品的开发,先后研制成“磨光金水”、“亮白银水”、“移花膜贴花纸”、“80118#白颜料”等17个新产品,分别荣获轻工业部和省、市科技成果奖。其中“80118#白颜料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质量达到英国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1985年,市瓷用原料化学工厂在“立足本市、面向全国,争取出口”的办厂思想指导下,产金水6.5万瓶,颜料74吨,花纸2.021万张,实现产销两旺,取得经济效益超历史的好成绩。
  第三节 五金制造
  解放前,景德镇五金制品业主要是铜、铁匠开办的传统家庭小作坊,为居民加工或修补日常生活用具,以及为瓷业配套生产简单的铁器工具。“一个师傅一个店、带儿作徒苦一年”,生产工艺落后。据统计,解放初期,从事铁业的有32户91人;从事白铁业的有14户17人;从事铜器业的有14户26人;从事坯刀业的有4户17人。
  从事铜器业的以南昌人为主,主要分布在市麻石弄一带.有以打制大小铜壶为主的铜壶店;有专为各种茶壶配制壶环的壶环店;有打制箱角、箱搭、蚊帐钩为主的花铜店;以及修理各种锁类、铜具、铁制器具的修理店,共有14家20多人。较为有名气的店有打制铜壶的“万宝记”、“焦源茂”,打制壶环的“万木水”、“李世乡”店等。从事刀剪业的以安徽太平籍人为主,有7家14人,都集中在市斗富弄一带。其它白铁、铁器等店业则分散面较广,从业人员籍贯复杂。
  1953年,市人民政府成立个体劳动者协会,有些铜店的长工和走街串巷的“铜匠担子”率先参加,并有专门打制壶环的10多人首先成立壶环销售小组,统一向瓷厂或居民销售、配制壶环。1954年5月1日,销售小组改为壶环生产合作社,由社员凑钱在斗富弄购买面积约300平方米的油盐店作为生产场所,职工有30多人,年产壶环10多万副。同时,开白铁店的10多名从业人员由喻绍航牵头,在十八桥(现中华南路392号)成立瓷业工具小组,以喻绍航租用的40平方米的店面为场所,生产瓷业生产所需的白铁工具和白铁生活日用器具。
  1956年,壶环社改名为铜器社,瓷业工具小组转为白铁社。各壶环店、刀剪店的人员自带150元的股金(有的以工具、材料充当)加入铜器社。主要产品壶环由烧红锻打改进为翻砂,产量有较大提高。白铁社借用市手工业联社80元钱起家,将喻绍航家的店面买下用作办公和生产,并在陈家岭、朱氏弄口、汪家街、董家岭等四地各设一个白铁门市部。同年,在里市渡分别成立60多人的铁器社,以翻砂为主的20多人的锅炉社,以及麻石弄的车辆社,陈家街的衡器社等。
  1958年初,铜器社、锅炉社合并,成立五金修配厂。修配厂在市三角井购房近1000平方米作车间,再加上铁器社和锅炉社在里市渡的500平方米的厂房,共有厂房1500平方米。时逢景德镇市机械学校撤销,30名学生分配进厂,全厂共有职工300多人。企业购买车床10台、刨床2台、钻床5台,生产小型车床以及机械修理,兼产壶环、铜壶、剪刀等日用小五金产品。当年生产小型车床10余台,年产值50多万元,是景德镇市最早生产车床的单位。年底,市手管局局长叶银调市机械厂工作,将五金修配厂的车床、刨床、钻床等设备、原材料和230多名技术员和技术工人调到机械厂,五金修配厂又改名为铜器社,剩下70多名人员和两台旧车床,改产剪刀、铜器日用器具等传统产品。
  1959年底,市联社实行手工业归队,铜器社与白铁社、车辆社、衡器社、橡胶小组合并,成立五金机械厂,有职工354人。厂部设在斗富弄的老铜器社内,在戴家弄设有一个金工车间,生产台虎钳、轴承、小型钻床、大板车闸头及小五金日用品等产品。另外,在马鞍山设有一个车辆修理部,十八桥原白铁社改为白铁车间。1960年11月,五金机械厂划归市商业局管理,改名轻工机械厂。由商业局安排,全厂除门市部及白铁车间外,搬入曙光瓷厂的窑包车间内。
  1961年底,市人民委员会决定分社,轻工机械厂被撤销,划分为小五金社、车辆社、剪刀社、白铁社、铁器社、锅炉社、衡器社、橡胶小组等7个社(组),归市手工业联社管理。1962年,剪刀社并入小五金社,社址在斗富弄,有5台冲床、2台车床、共2万多元资产,仍以生产壶环为主要产品,但其材料由铜质改为铁质镶铜。
  1970年,小五金社划归景北区管理,改厂名为景德镇市五金厂。景北区将韭菜园13号约3000平方米土地拨给五金厂,在此建厂房两幢,共200多平方米。1971年,全厂迁至新厂房,斗富弄的老厂房由景北区拨给竹藤厂。1972年,又复归市手管局管理。此时,五金厂由单一的壶环产品发展为民用剪,旅行剪、水嘴及各铝制日用品等多种产品,有110多名职工。年产值56万元。
  1976年,企业产品销路不畅,到1978年,累计亏损22.76万元,欠债60多万元,固定资产只有25万元,年产值40多万元,企业陷入困境。
  1979年,市二轻局工作组进驻五金厂,调整了领导班子。新领导班子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实行改革,将包月工资改为计件工资,在全市率先打破“大锅饭”,制订了10章50条规章制度,促进全厂职工降低原材料消耗和提高产品质量;另方面努力扩大产品销路,1979年下半年与上海文化教育用品进出口公司挂钩,由沪文教用品公司包销各种旅行剪,从此企业冲出低谷走向发展。1981年,生产“海鸥”牌旅行剪101万把,其中出口80多万把。产品不但出口美国、加拿大、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还销往北京、天津、江苏、四川、湖南、广东、广西等1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84年,企业“提高海鸥折剪出口率”成果,在全省第五次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表会上获优秀成果奖,厂QCT小组获江西省经委、省质量管理协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
  到1985年止,生产旅行剪401万把,其中出口320万把。开发的新产品铜质水嘴在华东区测试会上获二等奖,并获江西省人民政府优秀产品奖。年产水嘴3.51万只,全年产值208.59万元,利税12.4万元,职工265人,人均劳动生产率7870元。全厂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厂房面积共有5000平方米,设有金工、冲压、打磨、镀铬4个车间,有40台冲床、9台车床、2台刨床、20台泡光水砂机,1台300吨磨察压力机等主要设备,固定资产原值91.3万元,净值47.9万元,流动资金104.4万元。
  金属结构厂由白铁社发展而来。1961年,白铁社有46人从轻工机械厂划出,分得1台30年代产的旧车床,除十八桥门市部外,还分得戴家弄390平方米的厂房。以生产、加工白铁生活日用品和瓷用白铁工具为主,年产值12.8万元。从1964年起,白铁社承接全市瓷业防尘大型通风管道配套的生产业务,但进口的白铁材料严重短缺,企业“找米下锅”,成立三个革新小组,搞技术革新,用国产黑白铁板替代进口白铁,采用木炭烧化的办法自搞镀锌,并购电焊机1台,发展电焊,开发了1.5至2毫米的厚白铁板产品。
  1960年,白铁社在市马鞍山买地1000多平方米。建二层楼房一幢,使用面积800平方米。1961年,迁入新厂址,并添置车床1台,牛头床1台,20吨冲床1台等设备。
  1970年,白铁社改名板金白铁厂。年底,景德镇市搞汽车大会战,次年,会战指挥部将汽车的水箱、油箱、消声器的生产任务分给板金白铁厂,并拨款3万元,用于考察、学习和添置设备。并完成样品生产,后因省不下下拨所需钢材而停产下马。
  1978年,江西省第二轻工业厅将白铁厂定为冰箱生产厂家,无息贷款11万,市里贷款12万元,建厂房两幢共700平方米,购汽车1辆,卷板机1台及一些辅助设备。当年生产出50立升、72立升、150立升三种规格的“四方牌”冰箱20台。1979年,经江西省二轻厅、市经委、卫生局联合鉴定,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批准批量生产。冰箱样品于1979年在北京和南昌展销,但销路不佳,又因缺乏资金引进不了专用生产线而停产下马。1980年,企业计划上洗衣机产品,购进一批洗衣机配件组装50台洗衣机,也因缺乏资金下马。
  1985年,板金白铁厂改名金属结构厂,经市劳动人事局和省劳动人事厅批准,生产第一、第二类压力容器,贷款42万元,生产反应容器、校热容器、分离容器等产品。截止年底,全厂有职工123人,其中技术人员11人,厂区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厂房10幢总面积6600平方米,有一套理化设备、1套机械性能设备、1台卷板机和1台夹板机、11合电焊机及冲床、车床等主要设备。固定资产43万元,流动资金65.7万元。主要产品除试制的新产品外,以加工生产采暖通风管道、除尘设备、金属构件压力容器为主,年产值91万元,销售额62万元,利税7.2万元。
  1978年4月,市二轻局为安排城镇待业青年,在市西郊老虎山成立第二五金厂。厂区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厂房2幢共400平方米,职工67人,以生产各种童车为主要产品。1979年,生产各种童车1500辆,年产值4.26万元,销售额4万元,全员生产率617元。1980年,因童车销路不佳而下马,40名职工转入纤维纸品厂,27人调进服务总社搞车辆维修。
  1974年4月,在市戴家弄40号成立二轻机械铸造厂,将原属板金白铁厂的278平方米的车间拨给作厂房,职工16人,有车床2台,生产制米机上的米刀、球阀和机械加工。1975年产值达3.7万元。1976年初,市革命委员会要求机械厂铸造人民生活需要的铁锅,拨给银曙路3号850平方米的厂房一幢。1977年职工增加到56人,产铁锅9万口,年产值9万元。
  1978年,生铁锅销路不畅,企业亏损3万元。次年6月,市二轻局派工作组进厂整顿。工作组认为企业产品不对路,前途不大,报二轻局撤销。12月调走职工20人,但仍有36人安排不了,决定暂时保留该厂。
  后在厂负责人戴进泉领导下,企业认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1980年,亏损由3万元减到1万元。1981年盈亏持平。1983年,改产陶瓷机械,年产值13万元,基本还清欠债。到1985年,职工增至56人。年产值17万元,企业扭亏为盈。
  第四节 皮革皮件
  30年代中期,景德镇出现少量的外地流进的皮革制品,毕家弄下弄有六、七家钉鞋店,生产牛皮帮子、鞋底钉钉的钉鞋。雨胶鞋出现后,钉鞋店逐步减少,解放后自然消失。40年代初,制作布鞋的鞋店开始从南昌购进皮革,生产少量皮鞋。到解放初期,有方家弄口的吉祥皮鞋店、九福皮鞋兼文具店,公馆岭的三益皮鞋店、宏新鞋店、麻石弄口的发顺皮鞋店、毕家弄口的徐和记鞋店、陈源源鞋店等,以生产皮鞋为主、兼产布鞋的作坊,有的作坊年产皮鞋600多双。同时,还有5家从事硝皮制革,为各皮鞋店提供部份制革原料的皮坊店。主要有河西老汽车站的占胜炎皮坊店,西河桥头的雷铁南皮坊店、万年街的邵陋南皮坊店等。主要从业人员有17人。从解放初到1985年,经过30多年发展,皮革及革制品业成为景德镇市轻化工业中规模较大的行业之一,有皮革厂、革制品厂、帆布皮件厂等企业。全行业有职工544人,年产值422.7万元,固定资产218.8万元,利税67.88万元。
  皮革厂1954年7月,由敖长根、冯细菊等13人,每人自带人民币50元为股金,成立景德镇市皮革工业第一个集体组织即皮革合作小组,在江家弄口租房作为生产场地。1955年初,从南昌请来魏元林、熊金根两位师傅,帮助改进皮鞋样式和质量;下半年,皮鞋生产合作小组改为皮鞋生产合作社,人员增至29人。合作社在陈家岭上弄又租房20多平方米扩大生产。1956年,迁入租赁位于斗富弄的祁门会馆。
  是年,经江西省外贸局组织出口1000多双皮鞋到苏联、冰岛等国,出口量居全省第二位。1957年,手工业工会将老弄口上弄中英大药房(有420多平方米)转让给合作社。同时,在河西油榨道买地2亩,建生产车间。
  1958年,皮鞋生产合作社改名为皮革制品合作社,有职工44人,除生产皮鞋外,增加了制革新产品,年产值20多万元,由于狠抓产品质量,在皮鞋生产的画邦、复邦、车邦、下料、钳邦、拉条、合掌、外灌、钉根、整理等十余套工序上实行单价核算、工号登记、工序专项质检的管理办法,确保了产品质量。北京、天津鞋帽公司和鞍山百货公司都同合作社签有长年供销合同,每年销往外地皮鞋5000多双,仍然供不应求。鞍山钢铁厂有七、八名工人写信到合作社索购皮鞋。
  1958年11月,布鞋合作社因失火导致停产,市手管局决定将布鞋社并入皮革制品合作社。1959年1月,两社合并,成立景德镇市皮革制鞋工厂,并转为地方全民所有制企业。全厂160人,分为皮鞋、皮件、布鞋3个车间和橡胶工段。年底,荣获由江西省省长邵式平签署的省先进企业奖。1960年,销往苏联的皮鞋达3000多双。1961年10月,市皮革制鞋工厂由全民所有制转为集体合作工厂,更名为皮革合作工厂。1963年,年产值达25万元,利润2.3万元,固定资产13.3万元,流动资金10.3万元。
  1965年下半年,皮革工业作为景德镇市新兴工业,由市人民政府安排,皮革合作工厂在老鸦滩建设新厂,在荒山野岭平整土地1.1万平方米,新建生产厂房4幢,共1600多平方米。派出6人到上海华胜制鞋厂学习,并从该厂购买1台旧剖皮机、1台旧磨革机和削皮机等设备。从1966年下半年开始分批迁入新厂址,采取边基建边试产,做到基建生产两不误,实现产值22万元,利润5000元。1967年,全厂迁入新址,职工190人。
  1970年,皮革合作工厂撤并,布鞋车间30多人并入服装鞋帽厂,皮件车间80多人并入毛笔厂,橡胶工段并入红光瓷厂,留下的制革车间改名制革厂,划归工业局管理。1973年,皮件车间与毛笔厂分开,成立皮件厂,生产劳动保护手套,并出口到西欧,年出口量达6万打。1974年,制革厂复归市二轻局管理。
  1975年,制革厂、皮件厂及橡胶工段重新合并,成立景德镇市皮革厂。从上海购进新设备炼膏机、制皮机、削皮机各1台,扩建厂房3000多平方米,生产各种男女皮鞋200多万双,以及包箱、包带、劳保手套等,年产值200多万元。1978年,劳保手套获得江西省质量评比优胜奖,并获得出口质量免检,出口量达26多万双。1978、1979年两次获得江西省“大庆式先进企业”称号。
  1984年,市皮革厂同江西省皮塑公司联营,成立皮塑公司联营厂。联营厂同皮革厂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管理。皮塑公司投资20万元,购进新型剖皮机1台、削皮机1台,并拨给进口矾皮革给联营厂作生产材料。1985年,皮革厂投资25万元参加江西省皮革联营股份公司,由联营公司负责产品销售。同时,向银行贷款80万元,新建二层楼厂房一幢,楼内安装自动电梯。
  1985年底,有职工420人,全厂占地2.5万平方米,厂房总面积7000平方米,有削皮机3台,剖皮机4台、炼膏机2台、烫皮机2台、磨皮机2台、打光机1台、振动拉软机1台、干燥机1台等主要设备,固定资产200万元,生产各种男女棉、单皮鞋、工业用明膏、皮革、皮件等产品。年产值400万元,利税60万元。
  革制品厂于1984年8月成立,以解决皮革厂职工子女待业问题,厂址在东一路168号。到1985年,有职工57人,年产皮鞋1.4万双。兼产劳动保护用品、皮包、车辆坐垫等各种皮件和帆布制品,工业产值18.4万元,利税2万元。
  帆布皮件厂1956年,由10多名做石碱的工人在中山路成立日用杂品社。1970年,改名日用杂品厂,生产石碱、玻璃滴管、鞋刷等产品,租用中山北路43号130平方米的房子做车间。1972年,改称帆布皮件厂,改产皮件制品。1984年增加新产品多味瓜子。到1985年,有职工67人,年产值43万元,利税5.8万元,固定资产8000万元。
  第五节 木竹器具
  景德镇市地处山区,竹木资源丰富,有“大松十里几多围”,“毛竹编篱松径遮”之说。使景德镇市木竹制品行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据1955年统计,从事家具业的有204户298人,从事造船业的有28户68人,制作手推车的有11户17人,制作篾蓬的有12户30人,制作木瓷箱的有25户46人,制作寿坊的有19户23人,制作花篾的有119户205人,制作瓷篾的有22户47人,制作竹椅的有22户34人,制作竹筒的有7户9人,制作筛箩的有4户7人,共计473户784人。
  木器具 1951年,20多名木制业的个体老板与市人民政府合作,在戴家弄成立华新公私联营厂。1954年,又有30名木制业的工人自己凑股金200元(或以工具、材料充当),在当铺弄成立第一木器合作社,将当铺弄的200多平方米的瓷器行买下作生产场所。华新公司联营厂随即改名第二木器生产合作社。同年,另有10多名木制业工人在程家巷成立木器小组,制造木瓷箱的20多名工人在麻石弄成立木箱生产合作社。
  1955年合作化高潮,全市木制行业的从业人员全部组织起来,成立木器生产合作社,有职工720人。随即将麻石弄的木箱社改为第一车间,当铺弄的第一木器合作社和程家巷的木器小组合并为第二车间,戴家弄的第二木器生产合作社为第三车间。1957年,第一车间从麻石弄迁至韦陀桥。1958年,市人民政府在违陀桥划拨土地2万多平方米给木器生产合作社,新建厂房1万平方米,各车间全部迁入新厂房。改名为市木器合作工厂,转入地方国营。是年,开展技术革新,专门成立金工车间,研制和维修生产家具的机械设备。先后研制出自动打眼机,自动刨板机等设备10余台,生产能力大为提高。7月,木器社社员陆荣发与市郊区农业社社员张能谟,经过一个月的试制,研制成“联合收割机”和“五用”播种机。经郊区农业社试验鉴定,联合收割机比手工割禾提高工效6倍,机内装有6把镰刀,只需两个半劳动力就可使用。“五用播种机”,结构简单,效率高,它综合了开沟、下种、下灰、扒土、滚土5道工序,一次就可完成,比手工操作提高工效12倍。当年实现产值200多万元。1959年,木器合作工厂调出103名技术工人到市第一建筑公司,支援城市建设。1960年,木器合作工厂改名木制厂。1962年,市人民政府对企业实行大调整,合作工厂由大化小,先后有油漆、寿坊、车辆、圆木以及造船、瓷箱从木制厂分离出去,分别成立油漆社、寿坊社、车辆社、圆木社和木器小组。随后造船社划归路桥局,瓷箱社划归陶瓷销售公司。
  1968年,油漆社、木器小组、圆木社、车辆社、寿枋社又陆续划回木制厂,合并后职工490人,由地方国营企业复为大集体企业。1973年,木制厂生产的折椅(亦叫沙滩椅)、活动餐桌(可以拉成长桌、缩成短桌、扩成圆桌、折成弯桌),从上海口岸出口销往国外。1976年,出口木折椅2.5万把、活动餐桌2000张。出口总值25.25万元。1977年,上海外贸公司将家具出口业务转给江西九江口岸,因出口产品利润太低而转产以民用家具为主。
  1978年,木制厂正式定名为景德镇市家具厂,将柜式家具改进为板式新式家具,并生产部分钢制家具。板式组合家具流线舒畅,整体感强,具有豪华、轻巧、容量大等特点,畅销上海、广州、厦门、南昌等市,仅上海每年销售1000套,仍供不应求,甚至出现排队定购局面。1980年,江西省二轻厅组织全省家具行业200多名代表来市家具厂开现场会,在全省推广板式组合新式家具。同年,上海市二轻局同家具厂签订补偿贸易协定:由上海市二轻局向家具厂提供30万元生产资金,家具厂每年向上海提供价值6万元的板式组合家具抵偿贷款,从而产量大增。1981年,产值141.86万元。
  该厂新设计的板式组合家具,1985年获江西省轻工业厅优质产品奖、全国行业评比奖及华东家具评比三等奖。
  1985年,为促进家具行业进一步发展,市人民政府批准向市家具厂提供45万元贷款、省二轻厅贷款10万元,购买板式家具自动化流水生产线。次年,流水生产线正式投产。截止1985年底,市家具厂有职工404人,技术人员3人,年产值160.3万元,利税15.59万元。全厂占地面积42678平方米,有厂房11幢,建筑面积共12587平方米,有4台打眼机、10台刨板机、1台长锯钢板机和一条自动化流水生产线等主要设备,固定资产达477万元。
  竹器具 景德镇市竹制行业按不同品种分为花篾、瓷篾、篾篷、篾缆、竹筒、水筒、蒸笼、雨伞等十个系列,从业人员达300多人。
  建国前,城区十八桥和南门头有用篾扎纸糊的方式生产灯笼的灯笼店2家,经销的灯笼有大、小、长圆形、扁圆形,红、白、兰、绿等不同颜色,规格大小不一。凡户家有喜庆、丧事、小孩玩的都可定制,根据顾客要求制作。灯笼上书有“喜”、“奠”和商号字样。民国时期,城区里弄没有路灯照明,市民晚上出门使用灯笼点上蜡烛作照明用。浮梁四乡及邻县农民每年春节都购灯笼以增加喜庆气氛。建国后,灯笼店走上合作化道路,自然消失。
  1955年7月,编制瓷篮的100多名工人在富商弄成立瓷篮生产合作社,从事瓷篾制作的180多工人在吊脚楼成立瓷篾生产合作社。年底又有50多名从事花篾的工人在黄家洲成立花篾业务组。以上两社一组都是各从业人员从自己家里挤出空地进行生产,没有统一的场地。1956年1月,由李金华等人召集筹备瓷篾合作社,瓷篮合作社、花篾业务组以及篾篷、水筒业的部分从业人员共200多人,在富商下弄(今名富强弄)成立篾器生产合作社,各人仍在各自家里从事生产,但生产所需原材料及产品,均由社里统一提供和销售。
  1957年下半年,城区所有从事竹制行业人员均加入集体生产行列,成立竹藤厂,有职工800多人。按照工人所居住的地段分为:里市渡为一车间,黄家洲为二车间,戴家弄为三车间,马鞍山为四车间,厂部在麻石弄租房办公。同时,市人民政府在河西韭菜园划拨100亩土地给竹藤厂作厂址,厂里在此搭设两个约300平方米的简易篾篷作厂房,10名年青人组成瓷篮青年组首先进驻新厂址,生产电瓷篮。1958年6月,篾工曹达思、江古镜、余昭明等集体研制“双用破篾机”成功,取代了手工破篾。经鉴定比手工破篾提高工效53倍。8月23日,江西省篾器行业在景召开技术革新现场会,省轻工业厅李树元处长到会与出席会议代表观摩了现场表演。当年产值达115.2万元,每个工人按自己所创产值总数的44%、45%或50%(按不同产品确定)领取工资。
  1960年,雨具生产合作社并入竹藤厂,竹藤厂因此改名为竹藤雨具厂。1961年10月,雨具、篾篷、瓷篮、瓷篾、竹椅、藤具、蒸笼等行业又从竹藤雨具厂分离,分别成立雨具社、篾篷社、瓷篮社、竹椅社、藤具社和蒸笼小组。企业又改名花篾合作工厂,全厂100多人全部搬入河西韭菜园篾蓬厂房内,以生产谷箩、晒垫、土箕等农具为主,兼产为瓷器包装用的篾垫,篾片等篾器产品。
  1964年后,农民多改用水泥地面晒粮,晒垫、谷箩等农具没有销路,企业改产凉席,从宜春市购进1台破篾机,并仿照破篾机自制了分丝机、掀篾机、重坯机等10多台设备,招收新工人108人。1965年,派4人去浙江学习凉席竹编技术,当年生产凉席1万多床。是年底,江西省二轻厅沈厅长亲自参加在厂里召开的现场会,将凉席列为出口产品。市长尹明亦经常到厂察看凉席生产进展情况。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批判凉席是资产阶级的享乐产品,被勒令停产,企业新招收的108名工人调出花篾厂,充实到有关瓷业单位。企业重新生产谷箩、土箕等农具,交市土产公司包销。1969年,雨具合作社再次并入花篾厂,成为花篾厂的雨具车间。1971年,又分出去单独成立雨具厂。
  1970年,花篾划归景北区管理。企业根据谷箩销路不好的情况,决定改产竹编工艺品。1971年1月,派3人去浙江嵊县学习竹编技术,2月,生产出2件竹编瓷梅瓶样品,样品由江西省外贸公司转到福建省外贸公司。4月15日,福建省外贸公司将竹编瓷梅瓶样品送广州春季交易会参展,外商一次订货7万多元。企业招收40名工人,组织批量生产。1971年下半年,花篾厂又将竹编熊猫瓷花瓶、雪梅瓶、150件花篮瓶送广州秋季交易会参展,订购额达40多万元。
  1972年,花篾厂复归市二轻局管理,建厂房一幢,于1973年竣工。1974年,改名为竹编工艺厂。1976年贷款16万元,购买冲床、车床、刨床、钻床等设备10余台。在生产竹工艺品的同时,开发了套筒板手、瓷闸保险等新产品。但新产品质量不高销路不好,第二年停产,造成企业损失10余万元。
  1980年7月,市二轻局将第一服装厂的人造革车间并入竹编工艺厂,工艺厂抽调12人充实人造革车间,成立景德镇市第三塑料厂。三塑厂同竹编工艺厂实行“两块招牌一套人马”管理。1985年底,竹编工艺厂有职工30人(不含充实到三塑厂的人员),以生产各种竹编工艺品为主,年产值12万元,其中出口6万元,利税3万元,厂房面积500多平方米,有破篾机,掀篾机各一台,固定资产15.3万元。
  此外,1961年从竹藤雨具厂分离出来的竹椅社、藤具社、瓷篮社、篾篷社、蒸笼小组等于1969年合并成立竹藤厂,厂部在方家弄,职工68人,生产场所仍以各自家庭为主。1970年下放景北区,由花篾厂代管,1972年,独立成厂,直属二轻局管理,购买斗富弄500平方米的二层楼作厂房,职工80人。
  1978年,竹藤厂分出50人在河西老虎山建立市氧化颜料厂,原竹藤厂改为氧化颜料厂竹藤车间。以生产和修理竹、藤椅、竹床等竹制家具为主。至1985年,有职工30人,年产值10余万元,创利税1.8万元。
  氧化颜料厂1983年开始生产氧化铁红、氧化铁黄,年产量400吨。1985年,有职工82人,年产值60万元。是年,向巴基斯坦等国出口氧化铁红80吨。
  第六节 服装 鞋帽 针织
  服装 历史上,景德镇服装缝纫行业全靠手工缝制。30年代初,开始使用脚踏缝纫机。生产形式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来料加工或上门服务。1955年统计,城区有个体缝纫店386户,从业人员617人。
  建国初期,各缝衣店以所在街道为基础,建立松散型缝衣组,由大家推举各自的大组长,负责协调行业间的业务关系,调解矛盾,传达政府有关通知。1952年,在人民政府鼓励下,有近20名各缝纫店雇佣的缝纫工人脱离手工业主,自带缝纫机15台,成立服装工厂。在老弄口租用公房100多平方米作厂房。1953年下半年,缝衣工人和少数小手工业主共50人,自带缝纫机35台,在程家巷组建服装第一缝纫合作社。1954年2月,又有闲散的缝纫工近50人在占家弄组建服装第二缝纫合作社。1956年,服装工厂,缝纫第一、二合作社合并,成立景德镇市服装生产合作社,吸收了一些私营缝纫店老板参加,有职工近400人,社址在财神弄(今再生弄)。凡入社者需带股金100元(可用缝纫机、案板折价充当),集中缝纫机300多台。
  1957年,搞“三自一包”,企业实行自负盈亏,先后有近200人离社自己开服装店单干。1958年“化大社为小社”,按地段分为:一社(南门头到斗富弄之间);二社(斗富弄以上);三社(南门头、东门头、十八桥、麻石弄一带);四社(麻石弄到戴家弄之间);五社(戴家弄以下)。下半年,5个社又重新组合,成立景德镇市被服厂,厂址在斗富弄。1960年,被服厂撤销,复为一至五社。1966年,市手管局又将五社以外的缝纫个体户组织成立六社(南门头以下范围)、七社(南门头以上)。
  1969年12月,7个服装合作社又分别合并:即一、二、七社共180多人在程家巷成立服装生产第一合作社;三、四、五、六社在五间头下弄12号成立服装生产第二合作社。共200多人。1970年,服装一社划归景北区管理,改名被服人革厂,除生产、加工服装外,还生产少量人造革。服装二社划归景南区管理,因皮革制品厂的布鞋车间划入,二社因此改名为鞋帽帆布厂,实行以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生产草帽、礼帽、各式布鞋、少量塑料制品等产品。1971年,鞋帽帆布厂改名为服装鞋帽厂,增加服装加工。1972年下半年,市手工业管理局恢复,两社又复归市手管局管理,被服人革厂改名服装一厂,办公地点在哲四巷,车间设在斗富弄和戴家弄,服装鞋帽厂改名服装二厂、厂址仍在五间头。
  70年代初,国家标准局、轻工部为解决人民“做衣难、买衣难”问题,号召发展成衣生产,同时根据国情科学地制定了“服装统一号型”,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景德镇市服装行业的发展,两个服装厂由上门服务、门市来料加工的传统生产方式,发展为成批生产各式服装和生产劳动保护用品。服装一厂生产的“瓷都”牌各式衬衣曾一度供不应求,并且从1973年开始,承接上海服装公司的出口生产任务,当年生产6万条合格出口裤子。1974年成为江西省服装出口的定点企业。
  1979年,服装一厂自筹资金8550元在珠山西路购地8亩,并贷款35万元,建成生产大楼一幢,总面积2404平方米。1982年9月,迁入新址。1983年,派出21名技术工人赴日本歧埠市研修服装加工技术;同时,从香港引进全省第一流重磅洗水服装设备,出口服装质量迅速提高。1984年,荣获江西省商检局质量优胜单位,并获得上海口岸出口免检证书。至1985年,全厂有职工320人。分设裁剪、缝制、洗水、整烫包装4个车间。有进价11万美元的洗水设备1套、50瓦发电机1台、蒸气发热机5台,以及各种缝纫设备75台。拥有固定资产170万元,可年产牛仔系列及单、夹、棉各式服装18万件,年产值867.7万元,利润12万元。获得江西省服装进出口公司供货先进单位。
  市服装二厂从1979年开始,承接江西省服装公司的出口业务,继第一服装厂后,成为江西省出口服装定点企业。生产的“珠山”牌衬衫,1983年,获得江西省春秋衫评比第二名,“狮菊”牌各式呢、毛服装亦受到好评。
  1985年,服装二厂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自筹资金48万元,贷款60万元。在市火车站南侧购地6100平方米,建造6层服装生产大楼一幢,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于1987年竣工。产品连续获得全省质量评比第二名,全省服装研讨会创新奖第三名及全省优质产品奖。所生产的各类出口服装质量多年来经商检局和客户来厂查验,批次合格率达100%。职工增加到303人,拥有从设计、打样、裁剪、缝制、锁钉、整烫到包装等配套成龙流水作业线,以及各种缝纫机等设备,固定资产100万元,年产值242.2万元,利税18.86万元。
  到1985年底,服装一、二厂共有职工626人,固定资产270万元,产值509.9万元,销售55.93万元,利税30.86万元。生产出口服装44万件,产品销往美国、加拿大、民主德国、日本、新加坡、伊拉克等国和香港地区,创汇140万美元。
  制鞋业 建国前,景德镇从事制鞋业的主要是些个体小作坊和一些挑担走街串巷的小手工艺人,以手工制作布鞋为主,40年代初,才生产少量皮鞋。1955年,从事制鞋业的有157户186人。
  1954年上半年,有30名作坊老板响应人民政府号召,在程家巷成立布鞋生产合作社,社员自带缝纫机10台,租用公房约90平方米进行生产。1958年11月26日晚,布鞋生产合作社不慎失火,烧毁全部厂房,因投了保,市人民保险公司赔偿1万元损失。此后,在市手工业联社组织下,并入皮革厂,成为布鞋车间,生产场所迁至老弄口皮革制品合作社内。皮革制品合作社因此改名皮革制鞋厂。1967年,因相邻的“雷锋兵团”武斗影响生产,皮革制鞋厂迁东郊里村。
  为了充分利用服装二厂的边角料制鞋,1969年,布鞋车间从皮革厂分出,与服装二厂合并为服装鞋帽厂,生产场所又搬回老弄口。下半年,购进2台塑料压模机和1台挤塑机,布鞋由布底改为塑料底,产量大增,由原来年产1万双布鞋增加到3万双。
  1970年,服装鞋帽厂划归景南区管理。1972年,又复归市二轻局管理。1978年,布鞋生产从服装二厂分出,成立景德镇市制鞋厂,在市向阳巷租房300平方米作厂房。分厂时分得2台塑料压模机、1台挤塑机、20台缝纫机及部分流动资金,共计9万元资财,30多名职工。产品由市商业系统包销85%。1979年,因向阳巷拆房,制鞋厂迁往里市渡。
  1980年,市二轻局把在湘湖乡兰田村办的二轻知青点服装厂并入制鞋厂。从1981年起,市百货公司不再包销产品,企业实行自产自销。制鞋厂一方面狠抓质量不放松,从1980年至1985年,在每年一度的全省鞋帽质量评比中都连续获得一等奖或优秀奖,其中在1982年的全省鞋帽评比会上,厂设计员应善和设计的布鞋获得一等奖。另方面,在每年的春秋季召开订货会,积极同邻县各农村供销采购站挂钩,确保产品销路。到1985年底,有职工130人,年产布鞋10万双,产值和销售额40多万元,利税3万元,有各种缝纫机50台、塑料压模机2台、挤塑机1台等主要设备,厂房500平方米,固定资产56万元,流动资金30万元。
  针织业 建国前,景德镇针织业全是家庭个体作坊,靠木制的手摇脚踏的简陋设备生产,生产人员分散,规模小。到1955年,景德镇市从事纺线的有14户44人,从事织袜的有14户46人,从事织布的有14户32人,从事针织毛巾的有5户13人,从事印染业的有5户14人,共计52户149人。较有名气的老板有:家在青石街织布的魏宝生、王迪水;织袜的魏汉子、程广招、曾远清,这3人都有5至6台手摇织袜机,雇有2至3名工人。以及从事针织毛巾的万钉根。
  1955年12月,由织线、织袜、织布、织毛巾的等4家牵头,在石狮埠成立景德镇市纺织生产合作社,租用200多平方米房子作生产场地。当时有职工119人,有手摇机30台,铁木结构织布机3台。归市手工业联社管理。1957年,因棉纱等原料严重不足,裁减工人36人,由手工业联社安排到有关瓷业单位工作。
  1958年,纺织生产合作社改名景德镇市棉针织厂,招收工人50名,租厂房800平方米,购铁木结构织布机27台,生产棉袜、被单布、蚊帐布、棉线等产品,由市百货公司包销。
  1960年,从上海购进电动自动换梭织袜机10台。1967年,由省纺织局分配计划,从南昌纺织厂购买50台用马达传动的铁木结构的半自动织布机,职工人数增至310人。
  1963年,棉针织厂精减60人。由石狮埠街道办事处将这60名工人组织成立石狮埠针织厂,厂址在市姚家弄,有10多台手摇针织机,以生产棉纱劳保手套为主要产品。
  1969年,棉针织厂购进全铁结构的全自动1151M型织布机,开始生产2.4尺宽的被单布。1970年,再次购进电动织袜机10台和503型全自动织袜机16台,生产尼龙袜和丝袜。为了提高纺织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派9人去九江国棉二厂学习织布,派16人到南昌江西省袜厂学习织袜。1971年,由省纺织局分配计划,从上海中纺机厂购置1511M型织布机15台、1515织布机15台以及金属自动换梭机织布机,职工增至310人。1972年2月,再次派6人到上海学习纺织技术。企业设备档次和工人操作技术相应提高,所生产的被单布由2.4尺宽改进为3.8尺宽幅。1975年,从上海买进506型织袜机,开始生产提花尼龙袜,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由只能生产素面被单布到能生产提花被单布、大格子、小格子、斜花纹等十多个花色品种,所创的“红灯”牌、“双鹿”牌丝袜、提花尼龙袜畅销不衰。到1985年止,全厂共有职工210名,厂房建筑面积2136平方米,有各类织布机71台、织袜机26台、织线机2台、纳线机3台,形成了色织布、袜类等整套体系作业线,固定资产51.5万元,年总产值94.48万元,利税5.17万元,工资总额13.2万元。
  第七节 造纸包装
  造纸 建国前乃至建国后的几年间,景德镇市的造纸业一直是空白,所需各种用纸均靠外地供给。为改变这种落后的被动局面,同时为了保证市印刷行业的印刷用纸的纸源,市人民政府于1959年决定筹建市造纸厂,由市工交局和景德镇日报印刷厂共同派人组成以刘茂〓为首的领导班子,自制一些木制造纸设备,利用从锅炉合作社调来的半吨小锅炉土法上马建厂,厂址始设里村,租房100多平方米,职工52人。1960年正式投产,年产本色包装用纸80吨。1964年,厂址迁至里市渡,工交局将锅炉社200多平方米厂房拨给造纸厂使用。因条件简陋设备差,生产的纸张粗糙,销路不好。为此,市手工业联社为企业添置了1台打浆机和蒸球等造纸设备,产品由原来的本色包装纸改进为有光文化用纸。
  1966年4月,因造纸污染环境,周围群众反映强烈,造纸厂迁至市西郊官庄,市手工业联社投资20万元,为企业添置4吨锅炉1台、4吨蒸球2台,实行边设计、边安装、边生产,平地60亩,建厂房3幢共2000平方米,当年生产出较好的瓦楞纸,职工增至90人。1972年,从赣州引进双缸双网造纸机,产品又改为文化用纸。
  1970年,为配合出口瓷生产,造纸厂在市外贸公司的帮助下,建立年产10万平方米出口纸箱厂,和造纸厂实行两块招牌一套人马管理。1979年,投资120万元,从上海引进1575型造纸机,由厂技术员李群义负责设计,年产量达3000吨瓦楞纸,产品质量有很大提高。所生产的“麦峰”牌高强度瓦楞纸,经轻工业部造纸研究所检测表明,其物理指标达到美国、日本同类产品的水平。1984~1985年,荣获江西省优秀产品奖。
  为适应陶瓷生产出口瓷包装的需要,缓和板纸供应紧张的矛盾。1984年,江西省经委、省包装协会、省轻工业厅联合批准,贷款405万元人民币,进行板纸生产线改造,先后引进日产30吨能力的1600型纸机1台、槽式10M打浆机2台、25M蒸球1个等较先进设备,从而使机制纸年产量达万余吨。
  到1985年,全厂职工366人,其中技术人员2人,工程师1人。厂区占地面积7.668万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共有1.3万平方米,设造纸、金工、纸箱3个车间,有1575型、1092型、1600型造纸机3台、车床2台,固定资产235万元。年产值500万元,销售408.3万元,利税13.5万元。成为全国中型造纸企业。
  纸箱包装 景德镇市的包装工业是伴随陶瓷工业的发展而兴起的。自古以来,景德镇的瓷器包装大多是用稻草包装。少数销往较远地区或出口的瓷器则用木箱包装,纸盒及纸箱的生产一直是空白。
  传统的瓷器包装分为简包、精包两种。简包装,只是用稻草结划十字绑扎一下;精包则是先用包装纸卷筒扎好瓷器,然后用稻草裹紧;最后用篾片在稻草裹紧的瓷器上、中、下“打箍”扎紧。篾片有红、绿和原色三种,作为区别所包装瓷器的等级,其中上、中、下三箍都用原色篾片的为一级瓷;上、下二箍用原色篾片,中间用绿色篾片的为二级瓷;上、下二箍用原色、中间用红色篾片的为三级瓷;红色篾片扎在下面,上、中两箍扎原色篾片的为四级瓷。
  1968年,由市手工业联社所属的综合服务组牵头,把从事棕刷生产、裱画纸、修理钢笔的7名小手工业者组织起来,成立纸盒站。在中华南路150号借用私房近30个平方米作为生产场地,购置上胶机1台,小型装订机2台等设备,自带菜油和粮票,买面粉做浆糊,手工制作纸盒,每天早上7点干到零晨2点整,艰苦创业。1969年,厂址搬至麻石弄,职工增加到70人,新增1台切纸机、1台瓦楞机,生产纸盒,解决了市红星制药厂所需的部分小平板纸盒和华电瓷厂所需的瓦楞纸盒的供应问题。与此同时,景南区所属的福利瓷厂(文革时改名立新瓷厂),1968年开始筹建一个纸箱车间。1969年,在陈家下岭租厂房200平方米,有职工30人,从上海购进切纸机、瓦楞机、上胶机等各1台,为市陶瓷出口公司生产包装纸盒,当年产值达30万元。
  1970年上半年,市手工业联社安排纸盒站迁至当铺弄,将200多平方米的俱乐部改作厂房。纸盒站改为纸盒厂,直属手工业联社管理,职工人数增至140人,建立了行政和独立的财务。纸盒厂年产值30万元,利润5万元。5月,立新瓷厂出资11万元,购买市陶瓷销售公司董家岭仓库,作其纸箱车间的厂房。
  是年下半年,纸盒厂划归景北区管理,景北区将所属的印刷服务站10多人并入纸箱厂。
  从1970年起,省陶瓷出口公司为适应陶瓷生产的发展,决定有计划地扶持纸箱包装工业的生产,由陶瓷出口公司给生产计划,供应生产所需原材料,加工生产出口纸箱,使景德镇市纸箱包装迅速发展。景北区纸箱厂扩大生产规模,租用市食品公司600平方米的养猪场做厂房,全厂划分为纸箱、纸盒、平板和印刷四个车间。立新瓷厂的纸箱车间改由景南区直属,改名景南区纸箱厂。市造纸厂也筹建了出口纸箱厂(对内实际是一个车间),以本厂生产的瓦楞纸板为原材料生产纸箱,年产纸箱10万平方米。市新华印刷厂亦在河西南边(今瓷都大道中路),购地3.6万平方米,建厂房2000平方米,招收职工100人,建立新华外贸纸箱厂。以上4个纸箱厂的建立,使景德镇市的纸箱包装工业初具规模。
  1972年,景北区纸箱厂复归市二轻局管理,改厂名为景德镇市第一纸箱厂,景南区纸箱厂随之改名为景德镇市第二纸箱厂。1977年,国家有一笔资金计划下达江西省外贸厅,省外贸厅包装公司决定在景德镇市建立一个纸箱生产基地。省外贸厅包装公司杨经理亲自到市第一纸箱厂考察,决定拨款50万元,市二轻局配套拨款10万元,用于扩大第一纸箱厂规模。新厂址选在市河西猪婆山上。1978年,在猪婆山平地3.4万平方米,建厂房1万多平方米。1979年迁入新厂址。第二纸箱厂亦于同年在猪婆山紧邻一厂处平地1.7万平方米,新建厂房459平方米,1980年迁入新厂址。
  为了集中力量发展纸箱包装工业,1981年底,经市人民政府、二轻局和景南区共同协商决定,第一纸箱厂与第二纸箱厂合并,成立景德镇市纸箱厂。两厂合并后,职工450人,年产值达400万元,利税30万元,成为省外贸厅纸箱生产的定点厂家。
  景德镇市纸箱厂,从1982年起在全厂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在全系统率先围绕质量管理成立质管科、“TQC”领导小组及车间“TQC”小组等质量管理体系和培训体系。仅1982年就举办质量培训班二期,培训人员515人次。年底获得市陶瓷销售公司授予的“质量优胜”循环红旗。产品出厂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1984年,全国包装大检查,江西省省长赵增益陪同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记者来厂检查,一致称赞厂里质量管理扎实。
  1984年下半年,江西省经委领导来厂考察三次后,决定把省里计划建立的一条现代化纸箱生产线放在市纸箱厂实施。1985年开始,价值720万元人民币的瓦楞纸板自动生产线技改计划正式实施,计划1986年投产,成为江西省唯一拥有现代化设备的纸箱专业生产厂家。从1979~1985年,市纸箱厂多次荣获全国、省、市包装生产“技改”、“管理”先进集体称号,先后获各类产品奖70余项,产品出厂合格率保持在99.54%以上。
  1985年,景德镇市纸箱厂有职工539人,专业技术人员47人。全厂占地面积5.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有切纸机、上胶机等各种纸箱生产机械113台套,固定资产1000万元,产品除各种包装纸和纸盒外,还兼营印刷、装璜、高档工艺礼品锦盒,年产值472.72万元,销售366.76万元,利税13.02万元。
  第八节 印刷
  景德镇印刷始于清末。光绪三十四年(1908),徽州人胡武彬在上新安巷开设钟表修理店,兼营印刷,商号为美华利钟表印刷店。民国25年(1936),改商号为美华印刷所,专营印刷。有石印机1台,圆盘机2台,雇工1—3人。
  民国10年,徽州人程幼勤等3人合伙在陈家岭开设华昌印刷所。有圆盘机、石印机等设备。两年后散伙歇业。
  民国15年,奉新人余炽在江家弄口开设品古斋裱画印刷所,有手摇石印机1台,雇工1—2人。因家庭纠纷,将印刷所租给他人经营。次年,复为己营。
  民国17年前后,丰城人吴云臣在公馆岭开设镇新扎花店,出租喜庆丧事用具,后改营印刷。30年代初,其子吴天才继承父业,改商号为竟进印刷所。有手摇石印机1台,雇工1—3人,兼营扎花。
  民国23年,程幼勤在公馆岭开设新民印刷所,有圆盘机和手摇石印机。程去世后关闭歇业。
  民国27年,抚州人赖淮清利用《陶业报》关闭后的设备,在江家弄开设华文印刷所,有手摇石印机2台、圆盘机4台、平台机2台,雇工10多人,于31年停业。
  与此同时,抚州人彭增元与浮梁人叶道伍合伙,在八卦图一带开设孕艺社印刷店,有手摇石印机1台,后散伙停业。
  民国28年,徽州人欧阳华侯,在厂前开设有益书报社,经营印刷。36年,改商号为有益印刷社。有手摇石印机3台、圆盘机3台、划线机1台,雇工10余人。后因欧阳华候年岁高,改由其弟欧阳祥云主持经营。
  同年,吉安人邓茂芳在下新安巷开设复兴印刷所。设备有手摇石印机,圆盘机各1台,雇有工人7—8人。同籍人罗章保在中渡口开设印刷所,有手摇石印机1台。
  民国30年,婺源人施志中,在方井头开设启明印刷厂,有手摇石印机1台,圆盘机2台、平台机1台、浇字炉1台,雇工30余人。承印《赣北日报》,后兼印《民力报》。数年后歇业。
  同年,南昌人万炳尧承顶余炽的品古斋裱画印刷所店面,开设久明印刷所,有手摇石印机1台、圆盘机2台。雇工2—3人。后来,先后改在老弄口、迎瑞弄口开设久明文具印刷所。
  民国31年,徽州人方东来在麻石弄开设新民印刷所,有手摇石印机1台,半年后关门停业。
  民国33年(1944年),有一外号叫“老玉”的寡妇(徽州人,其丈夫是搞印刷的),在十八桥开设大华印刷所。有手摇石印机1台,雇工1人。数月后关闭停业。
  民国35年,抚州人罗裕民,在东司岭下首开设裕民印刷所,一年后关门。
  民国36年,原华文印刷所经理樊柏喜,在公馆岭开设求文印刷所,只有石印,雇工2—3人。
  民国34~37年,镇上的几家纸店,即抚州人李志若开的泰和源、詹简霖开的信昌、徐子樵开的怡大、徐楚樵开的厚孚,都曾先后兼营印刷。设备均有手摇石印机、圆盘机等。
  印刷技术有三种:
  一是木印。木印成本低,技术简易,操作方便,版本耐用,一次制版可印制千万份。泰和源、怡大、厚孚、信昌、品古斋等均采用木印。主要印刷八行信纸、长框信封、学生用品、老式帐簿、户口表册等。
  二是石印。在所有印刷店中普遍采用。这种印刷,技术性较强,除可印文字、表格外,还可印多种套色和细腻花纹,颜色鲜艳美观,为木印所不及。
  三是铅印。用元铅通过浇字炉铸制成各号铅字和花边、粗细铅条,由拣字师傅按稿件逐字拣集,照稿编排制版,以圆盘机和平台机印刷。当时,有圆盘机的有华昌、美华利、有益、华文、复兴、久明、启明、怡大、信昌9家;有平台机的只有启明、华文2家。铅印,摆脱了手工业操作,可印制大宗印刷品,产品规则,色泽鲜明。
  当时,印刷业中有句行话,叫做“依样画葫芦”。一切按稿样排版制作。但木印、石印有个基本要求,即文字工整。徽州人汪妙如,能写一手清秀的楷体字,几乎所有印刷店都请他写字制版,一直到解放后印刷业合作化。成为公认的“写字先生”。
  1949年4月,景德镇市解放后,市人民政府接管《赣北日报》与《民力日报》的印刷所,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景德镇市第一家国营印刷企业,即《乐平新闻报》印刷厂,厂址设在杉树巷(今解放路159号),职工30人,设2个车间,有四开平台1部、二号圆盘2部等设备,固定资产13450元(旧人民币),年利润1414元。1949年10月《乐平新闻报》更名为《浮梁新闻报》,因此印刷厂随之改名为《浮梁新闻报》印刷厂。后厂名改为“五一”印刷厂。1951年9月,《浮梁新闻》改名《浮梁农民报》,厂名亦随之改为《浮梁农民报》印刷厂。1953年春,成立市新闻出版工会。1955年,市手工业联社将原私营印刷所(店、社)组织起来,并入国营印刷厂。5月15日,成立《景德镇报》社印刷厂。至此,职工增至59人,年营业收入18.4万元,利润3.43万元。有3个车间,新增6部圆盘、2部平台、1台铸字机和1台切纸机等主要设备,固定资产6.43万元,流动资金4.27万元。
  1958年9月15日,《景德镇报》改为日报,厂名随之改为《景德镇日报》印刷厂。“文化大革命”期间,《景德镇日报》停刊。1969年1月10日,改为景德镇市新华印刷厂,隶属于市工业局。1972年,划归市手管局主管。1980年投资40万元,建生产兼办公楼一幢,使用面积2000平方米。1981年2月,归属中共市委宣传部,1983年划归市轻化局主管。
  到1985年止,全厂职工644人(其中大集体职工243人),技术人员28人,产品销售收入262.7万元,实现利润37.9万元。全厂占地面积34264平方米,厂房面积共有8409平方米,有排字、零件、书刊、彩印4个车间。设备经过不断的更新换代,有制版机械31台、印刷机械56台、装订机械23台、印刷辅助设备14台,固定资产245.8万元。具有排字1400万字,书刊印刷20000令,零件印刷8000千印,胶印印刷14377色令的生产能力,成为具有平印、凸印、美术设计、塑料加工、出口陶瓷包装装璜和纸箱纸盒整套生产作业线的综合性的全能印刷厂。
  此外,还有一些局、厂、乡办的印刷厂,如人民印刷厂、商标厂、建设印刷厂、瓷城印刷厂、昌华印刷厂、教育印刷厂、朝阳印刷厂、新平乡印刷厂、昌河飞机制造厂印刷所、七一三厂印刷所、八五九厂印刷所、鹅湖中学印刷所等。这些厂小型分散、人员不多,但都根据本单位的特点,分别承担不同的印刷业务,适应各方面的需要。
  第九节 塑料胶木
  塑料 是景德镇市的新兴工业,解放前基本上是空白。从1954年成立的钢笔修配合作社开始到1985年,全系统有第一、第二、第三塑料厂3个企业,共有职工366人,厂房面积6900平方米,固定资产334.17万元,年产值964.8万元,销售873.9万元,利润47.03万元。
  第一塑料厂 1954年,由5名修配钢笔的小手工艺人在中山路的一幢使用面积约80平方米的小楼上,成立钢笔修理合作社。1959年10月,钢笔修配合作社同毛笔合作社、牙刷合作社合并,在麻石弄成立景德镇市笔刷厂,职工110人。
  1962年,3个合作社分开,钢笔修配合作社以中山路原2层小楼为基础,楼上做仓库,楼下后厅办公,前面做店面,生产园珠笔,修配钢笔,并增加了新产品塑料喷雾器。在小黄家弄口租房80多平方米,从外地请来4位师傅帮助生产塑料喷雾器。1964年小楼不慎失火;楼上仓库里的钢笔、园珠笔及原材料全部烧毁,损失4万多元,因此决定将钢笔修配合作社改名为塑料制品生产合作社,转产塑料制品。购进1台旧的小型挤塑机,以回收旧塑料为原料,生产塑料线和塑料鞋底。职工9人,年产值2万元。
  1966年,塑料制品生产合作社招收工人10名,从上海请来李志良师傅,帮助生产食品包装膜、小工膜等新产品。同时派人到浙江海宁市学习制作毛主席像章技术。1967年,生产出高质量的塑料毛主席像章,受到省市领导好评。1968年,江西省二轻厅分配1台直径65克吹塑机和10吨聚氯乙稀原料的计划给塑料制品生产合作社,由毛主席像章办公室出资帮助购买,用于生产塑料像章和塑料化肥袋。
  1969年,塑料制品合作社改名景德镇市塑料厂。市革命委员会在市河西胜利岭77号划拨土地1200多平方米,建厂房2幢共400平方米,迁入新厂址后,以生产农用、工用薄膜和塑料凉鞋为主要产品。1970年,塑料厂划归景北区管理,为扩大农用薄膜的生产以支援农业,招收新工人60名,由江西省塑料公司分配计划,企业自己出资从上海购进1台400克卧式注射机,从无锡购进1台直径65厘米挤塑机(后改造为吹塑机),并自制2台注射机,下半年又从山东购买1台注射机。1972年,企业复归市二轻局管理时,年产值达100多万元。1972年,农垦部部长王震来景德镇市视察,到塑料厂察看农用薄膜生产情况.对厂里为农业生产作出的贡献给予了肯定。1976年,改名为景德镇市第一塑料厂,此时职工90人,年产值300万元,利税60万元。
  1983年,凉鞋和工用薄膜市场不畅,产品积压,企业亏损严重,固定资产净值只剩5.9万元。1984年初,景德镇市第一塑料厂,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更换新产品,贷款60万元引进一条国产可发性聚苯乙烯泡沫包装材料生产线,为景德镇市制冷设备厂(华意电器总公司前身)生产的冰箱配套生产包装材料。市二轻局将位于市西郊老虎山2000多平方米的4间厂房拨给一塑。引进的8台预发成型机,1984年9月试产成功,成为景德镇市当年技改,当年见效的先进企业。新产品可发性聚苯乙烯泡沫包装材料填补了景德镇市的空白。1985年,被评为景德镇市科技成果三等奖,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新产品奖。企业也因此获省、市包装协会先进集体和勇于改进包装先进单位称号。
  1985年2月,经江西省经委、市经委批准立项,一塑厂进行第二次技术改造,贷款503万元,引进一条注塑生产线和香港震雄系列注射机(147~5375克)9台;引进台湾鑫昌机器有限公司ABS片材挤塑生产线,1987年10月试产成功。
  1985年,有职工108人,厂占地面积2.6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多平方米,固定资产91.17万元,在边迁厂、边技改、边生产的情况下,仍取得年产值186万元,利润17.33万元的好成绩。
  第二塑料厂 1968年,市鞋帽帆布厂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经营原则.在市富强弄成立高频车间,车间面积80平方米,职工25人,从天津购进6台高频机,1台上光机和1台烫金机,生产塑料封面,当时江西省出版的《毛主席语录》塑料封面大部分由高频车间生产。同时,市刊刻厂亦实行多种经营,在涂家滩成立塑料车间,车间面积100平方米,职工20人,从上海购进拉丝机4台,风箱机1台,生产塑料电线和塑料毛主席像章。
  1970年7月,刊刻厂和鞋帽帆布厂划归景南区管理。景南区将两厂的塑料、高频车间与陶瓷加工厂合并,在涂家滩成立景德镇市塑料器材厂。陶瓷加工厂仍以加工陶瓷为主,两个车间以各自塑料产品为主,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管理。
  1972年,塑料器材厂复归市二轻局管理。1973年1月,市二轻局将塑料器材厂从陶瓷加工厂划出,改名为景德镇市日用塑料厂,有职工50名。涂家滩的塑料车间迁至花园里,厂部则设在高频车间(斗富弄)的楼上。生产塑料鞋底、塑料花、塑料压沿模、食品袋、化肥袋及各种工用薄膜等产品,年产值50万元,人均产值达1万元。1976年,日用塑料厂改名为景德镇市第二塑料厂。1979年,开发电加垫圈、塑料绳等新产品,购进挤塑机1台,并自制16台粗卷机、9台精卷机等辅助性设备。1983年,购买戴家弄原属服装一厂人造革车间的房子,用以扩大生产。
  1985年,市第二塑料厂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厂房面积2900平方米,职工113人。有高频机6台,上光机、烫金机、拉丝机、挤塑机各1台及16台粗卷机,9台精卷机等主要设备,固定资产23万元,以生产塑料绳,电加垫圈,压沿膜等产品为主,年产值133.2万元,销售额122万元,利税14.5万元。
  第三塑料厂 1971年,市被服人革厂在戴家下弄74号建立人造革生产车间,有一条涂括人革成型线的设备和6名生产人员,车间面积500平方米。因塑料原料的气味影响环境,遭到附近居民反对。1980年7月,人造革车间迁至河西韭菜园竹编工艺厂内,市二轻局决定成立景德镇市第三塑料厂。由竹编工艺厂调出10名工人给三塑厂,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第三塑料厂对原涂括线进行改造,添置5万元的辅助设备.在原有的两个烘箱的基础上增加为三个烘箱,产品由普通人造革改进为发泡人造革。1981年,职工增加55人,生产普通人造革2.14万米,发泡人造革15.3万米,年产值180.51万元,销售收入87.19万元,利润1.8万元。
  1982年,开发以人造革为包面的皮箱产品。1985年,根据涂革不适应市场的情况,贷款120万元,从上海引进一条人革压沿生产线,生产塑料硬片和民用薄膜,同时改进了发泡人造革。改进后的发泡印花人造革,1985年获江西省人造革产品评比第一名。
  1985年底,有职工145人,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3幢厂房面积共1600平方米,有一条涂括人革成型线,一条尚未投产的人革压沿线及研磨机、打浆机各1台等主要设备,固定资产220万元,生产人造革皮箱601只,普通人造革131.74万米,发泡人造革30.65万米,利税14.8万元。
  胶木制品 1970年,成立市胶木制品厂。其前身为为瓷器包装生产瓷篮的瓷篾社。因瓷器包装改为纸箱纸盒包装而被淘汰,转产胶木制品。主要生产闸门开关、熔断器、各类胶木盖、瓶盖、低压电容器等产品。其中低压电容器,由第一机械工业部颁发生产许可证,并报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景光”牌注册商标。产品销往河南、广西、云南等10多个省。1985年,工业产值61.2万元,职工168人。
  第十节 工艺雕刻
  景德镇的工艺雕刻始于明初,其发展过程与陶瓷业关系密切,并曾有力地促进了陶瓷加工业的发展。
  清代中叶以前,景德镇瓷器白胎彩绘加工,一直靠手工绘制,加工的质量和速度受个人技术水平的影响很大。清朝中期,雕刻艺人发明了腊印,即将腊拌在桐油里用火熬干,加些凝固材料使之硬化,在硬化了的腊上雕刻所需的图章,用腊印印制代替手工笔绘,大大提高了白胎瓷加工的速度、质量和效益。
  抗日战争前,景德镇的雕刻艺人集中在厂前,主要刻制直木纹印章、腊印印章及花纹印章。抗日战争爆发后,为避战乱,南昌一些雕刻艺人流落到景德镇,大都集中在前街(中山路)开店,各店都以善刻横木纹印章、套色木刻金石印章为主。
  解放初期,前街有雕刻店11家16人,以刘晓轩和集贤堂较为出名。刘晓轩善刻金石印章,刻字技艺备受陶瓷美术界和书画界的称颂;集贤堂则以善刻横木纹印章见长。后街有雕刻店7家从业人员15人。以刻正楷、仿宋、老宋等字体印章的鸿文店名声最大,其制印技术精湛,字形端庄秀丽,尤以正楷最佳。
  1956年,30名雕刻艺人成立刻字合作社,他们以自己的雕刻工具或原材料为入社股金。在中山路527号租公房130多平方米作社址,在新安巷设雕刻一门市部,在陈家岭设专为瓷业刻制腊印的门市部。
  1959年5月,刻字合作社改名刊刻厂,转入地方国营,刻印的材料由原来单一的木材、腊印发展为骨头、牛角、有机玻璃、橡皮等多种材料。与此同时,根据各瓷厂反映的腊印易磨损,使用寿命短,成本大等缺点,大胆试制彩绘用的新材料印子。下半年,雕刻艺人欧阳浜研制成奶胶铸印,部分取代了腊印,降低了粉彩瓷的加工成本。同时,派出4人去上海长江刻字厂学习雕刻新技术,并引进新型雕刻刀具,成功地试制出橡皮青花印子,促进了景德镇市青花瓷绘画的速度和质量的提高。新刀具刻制的印章具有刻痕深、字面平、清晰耐用的特点。1962年,试制成功用海绵为材料制作的青花印子。海绵青花印子和橡皮青花印子配合使用,使青花瓷的花面更加完善、丰满,完全替代了日用青花瓷生产中的手工笔绘。进一步提高了青花瓷生产的速度和质量。结束了在瓷坯上画青花全靠手工笔画的历史。
  1960年,雕刻厂成立生产毛主席像章车间.在老弄口租房300平方米,从厂里抽调12名工人,由市手管局安排计划,从上海购买电热丝压机4台、风箱机1台等设备,以白电木粉为原料压制毛主席像章,产品畅销省内外。1969年,试制成功塑料印子,塑料印子和奶胶铸印配合使用,完全替代了腊印。1970年划归景南区管理。1971年,停止毛主席像章生产,像章车间和腊印门市部合并为塑料车间,改产塑料电线。1971年下半年,景南区塑料车间划出刊刻厂,同鞋帽帆布厂的高频车间合并,成立塑料器材厂。1972年,复归市二轻局。
  1975年,改名工艺雕刻厂,从农村请来搞房屋雕刻的4名师傅,搞木雕工艺品,所生产“八仙”、花鸟浮雕、走兽、英雄人物等曾一度走俏。但因亏本,于1977年停产下马,恢复刻制印章。到1985年止,共有职工35人,固定资产6万元,年产值12万元,销售12万元,利税5万元。
  第十一节 雨具
  解放前人们防雨工具主要是竹骨油纸伞和斗笠。农民多用斗笠和蓑衣。景德镇从事雨具生产手工艺人共有24户45人,以油纸伞为唯一产品。较著名的雨伞店有:王春发在中渡口开的春发伞店,饶冬生在公和圃旁边开的裕昌隆伞店,朱川义在石狮埠开的正兴伞店。城乡有不少从事生产斗笠和蓑衣的个体手工业。
  1953年,有10多名雨伞工人在何家窊租房80多平方米,成立雨伞生产自救厂。1956年,雨伞生产自救厂改为雨伞生产合作社,职工30人,在占家上弄租房400多平方米作厂房,年产油纸伞2000把。
  1960年,雨伞生产合作社同竹藤厂合并,成立竹藤雨具厂。雨伞社迁入河西韭菜园的竹藤厂内,成为雨具车间,除生产油纸伞外,还生产少量斗笠,职工110人。1961年,雨具车间从竹藤雨具厂分开,在何家窊成立雨具厂。1963年迁至里市渡。1964年,恢复雨伞生产合作社。1969年,雨伞生产合作社又和花篾厂(原竹藤厂)合并,但生产场所未动。在占家弄办公,设2个生产车间,一个在石狮埠租房200多平方米,另一个在位于万兴楼的原木炭厂200平方米的厂房内进行生产。在生产油纸伞的同时,开始生产少量油布伞。
  1974年,产竹骨油布伞6.5万把,基本淘汰了竹骨油纸伞。1975年,“瓷城”牌雨伞,经过穿筒子、油伞、蒙伞面、折伞、光面子等五、六道严格工序,确保了产品质量,颇受好评。产品除供应当地市民外,每年还销往广东、浙江、上海、湖北等省市3万把。1979年,又开发钢骨油布伞,年产竹骨油布伞和钢骨油布伞18万把。
  1979年,雨伞厂在河西新风路5号购地2000平方米,建厂房1000平方米。迁入新厂址后,自筹资金购买4台冲床、1台车床和1台刨床,自制了一些雨伞生产机具,使钻眼、胶边等工序初步使用机器生产。新产品钢骨青布晴雨伞完全替代了老产品竹骨油布伞。产品商标“瓷城”牌改为“葵花”牌。1979年,在江西省轻工业行业评比会上,“葵花”牌晴雨伞获全省质量第一名。1980年,经中共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大庆式先进企业,并获省人民政府嘉奖。
  1981年,转产钢骨尼龙伞。1982年,又增加缩节尼龙伞。1983年,再次获全省同行业产品质量评比第一名。1985年,技改投资10万元。引进上海制伞骨生产作业线,用机械化生产自开折叠伞。1985年,全厂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厂房1000平方米,职工140人,主要设备除制伞骨生产作业线外,还有10余台车床、刨床、冲床、氧焊机等,固定资产60万元。雨伞产品发展到尼龙伞、手开折伞、自动折伞、海滩旅游遮阳伞等五大产品系列30多个规格,年产值81.8万元,销售额76.79万元,利税5.85万元。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第十二节 化肥
  1968年10月,开始筹建景德镇市化肥厂,由国家投资300万元人民币,于1971年建成投产,年产合成氨3000吨,氮酸氢氨1.2万吨。于1985年停产,1988的改为市第一化工厂。隶属市焦化煤气厂。
  第十三节 其它
  景德镇市的轻化行业,还有一些仍靠手工操作,地点分散、规模很小的作坊,而这些行业拾遗补缺式的服务功能,又是城市建设和城市居民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它们主要是:
  服务总社 1960~1963年国家困难时期,有许多老弱病残人员在城区各处摆摊设点,以自己的一技之长谋生。同时,还有许多在修车、缝衣、制篾等行业中有一定技能的人,从单位里退出来,自己摆摊设点单干。1965年,市手管局成立个体手工业管理委员会,将城区各处个体人员按不同行业组成9个分会进行管理,铁器分会、木器分会、靴鞋分会、竹器分会、综合分会、制香分会、陶瓷分会、裱画分会、服装分会,共计600多人。1966年,服装分会分为第七和第八服装社(1969年并入第一服装厂)。竹器分会也分出去成立日用竹器供销社。
  1968年,个体户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9个分会全部解散,身强力壮者下放农村劳动,老弱病残者则组织起来,于1968年12月成立手工业者服务总站,在市手管局大楼一楼(珠山中路19号)办公。下设靴鞋、综合、竹器、木器、铁器、制香、陶瓷、裱画等小组,共计300多人,手管局按照必须鼓励发展或抑制发展的原则确定各组上缴管理费的比例,竹器、木器、铁器等有益生活的行业按营业额3%上缴管理费,制香属迷信行业上缴10%,裱画8%,其余5%。
  1970年,服务总站随着手管局撤销而撤销,其所属各组按地区划为两部分;在景南区域内的成立景南区服务工厂,在富强弄口办公;在景北区域内的则成立景北区服务工厂,在毕家弄办公。1972年,复归二轻局管理,按行业特点点划为两个管理组:第一管理组,下辖铁器社、车辆社、服装社、靴鞋社;第二管理组,下辖竹器社、圆木社、综合社。其中,综合社划出裱画组成立纸盒厂。1978年3月,两个管理组合并,成立景德镇市综合服务总社,下设10个服装门点,14个竹器、靴鞋门点和10个综合服务门点。
  到1985年,服务总社职工126人,年产值11.05万元,销售额0.52万元,利润4310元。
  棕棉、弹簧厂 解放前,有许多抚州人来景德镇弹棉花、打棕索谋生。1954年,由30多人组成综棉生产小组。到1955年,共有54户119人。1956年,在中山路(今中山南路)成立棕棉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名棕棉厂,职工100人,厂址迁至财神弄,归属市商业局管理,并转入地方国营。1960年12月发生火灾,厂房被烧毁。1961年退出国营转为集体所有制,归市手管局所属。全厂划为二个社,第一棕棉社40人在朝阳门,第二棕棉社40多人则分散在各自家里进行生产。1964年两社合并,在马鞍山购地2000平方米,建2层楼厂房一幢,使用面积800平方米,并分批迁至新厂址。1977年试制各类弹簧。1984年,停止生产棕索、棉絮等老产品,改产各类弹簧。1985年,改名为弹簧厂。到1985年底,全厂职工100人,厂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厂房使用面积2600平方米,有4台生产弹簧的专用设备及10余台车床和冲床,固定资产22万元,年产值70万元,销售50万元,利润2万元。
  纤维纸品厂 为安排待业青年,市二轻局于1978年成立纤维纸品厂,厂址在河西老虎山,占地8000平方米,职工80人,厂房3幢1000平方米。1985并入市造纸厂。
  红光玻璃厂 市砂石厂分出干部职工270余人,在河西茅墩桥筹建,占地面积1.33万平方米,生产各种玻璃瓶。建厂初期年产值50万元。1971年,拨款40万进行技改,年产值提高到100万元。1972年,划归市工业局管理。因亏损严重,于1974年停产下马。
  此外,还有市特种灯炮厂,于1969年在湘湖乡荞麦岭筹建,因产品质量过不了关,于1971年下马。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85年,分农牧渔业志、林业志、水利志、茶业志、蔬菜志、乡镇企业志、电力工业志、电子工业志、机械工业志、轻化工业志、建筑材料志、建筑业志、医药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