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供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0955
颗粒名称: 第二章 供电
分类号: TM922.3
页数: 9
页码: 211-218
摘要: 本节记述了景德镇市电力供应系统调度、线路运行和用电情况的具体内容介绍。
关键词: 景德镇 电力工业 供电

内容

第一节 调度
  三级调度 景德镇地区电力供应调度依照网调、中调、地调三级划分,湖北、湖南、河南、江西省以及葛洲坝电力发电、供电统一由国家水电部华中电网管理局电力调度指挥调度运行(商称网调),网调设在湖北武汉市;江西南昌电网电力发、供在服从网调统一调度下,设江西省电力工业局电力中心调度所(简称中调,中调设在南昌市;景德瑱地区电网内的发、供电主要由南昌中凋调度指挥运行,地区成立电力调度所,简你地调,设在景德镇供电局内。
  地调中心 1977年以前,景德镇地区的电力发电、供电调度分为四个时期:(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由当时景耀电灯股份有限公司自发自供,独网运行,直接给用户供电,没有专门的调度机构,由发电运行值班人员负责供电负荷的预测和发电出力的调整;(2)1965年乐平电厂建成投入运行前,景德镇地区的里村电厂、柳家湾电厂分别按孤立电网调度运行;(3)1965年至1972年由乐平电厂主控室兼管调度工作,直接对景德镇、乐平地区的省内小电网调度运行。这一时期内,景德镇地区小电网并入赣中电网。乐平电厂的发电运行由南昌省中调指挥调度运行;(4)1972的4月至1976年12月,赣东北供电局成立调度指挥机构,在江西省中调指挥下,对景德镇、乐平地区的供电进行调度运行。
  随着景德镇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地区电网的逐渐形成与扩大,1976年11月5日江西省计划委员会批准在原赣东北供电局景德镇供电所基础上成立江西景德镇供电局,系南昌电网下属局。1977年1月1日起,景德镇供电局地区电力调度与赣东北供电局分开。直接由省中调指挥。景德镇供电地区电力调度在供电局生产技术科下设调度班,工作地点设在35千伏黄泥头变电站。1979年10月25日,调度班随局搬入珠山西路5号新建办公楼内,1982年1月11日,景德镇供电局设置调度通讯科(后改为所),继续按省中心调度所命令,对景德镇地区(不含乐平)电力供应进行调度运行。1983年1月26日,南昌电网并入华中电网运行。
  景德镇地区电力调度管辖的范围是:(1)省中调许可,地区调度管辖范围是110千伏银坑坞变电站110千伏母线线路,110千伏主要中性点刀闸、电压互感器等设备。上述电气设备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35千伏、10千伏所有低周减载装置;(2)地区调度直接管辖范围是景德镇电厂35千伏所有出线,乐平电厂35千伏接涌线,各35千伏变电站主变压器,站用电、所有35千伏、10千伏以下输电线路,上述电气设备的开关、刀闸、接地刀闸、避雷器、电流互感器等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地区各用户35千伏变电站,与系统并网的共产主义水库、玉田水电站等并网水电站的开、停机等,调度人员每天和驻南昌的省中调及景德镇供电地区各发、供电值班点保持联系,指挥景德镇地区供电的调度运行。
  电网运行景德镇供电地区成立供电局前,单独电网运行时通讯依靠邮电部门的电话进行联系,并入乐平电厂和赣中电网时,变电站和各电厂的联系除借助邮电部门电话外,逐渐采用载波通讯手段。成立供电局后,在黄泥头变电站设临时地区电力调度中心,以黄泥头变电站为载波中心站,开设了与地区各电厂和变电站载波通讯联络的通道,调度中心迁至供电局办公大楼后,载波中心亦就近移至河西变电站,再从该站铺设电缆至调度室。1987年才开始运行装置的安装调试,实现了供电地区负荷总加和地区间联络潮流分布监视。景德镇地区电网系统运行方式的编制和调度,一般按年、月、日方案执行,遇重大节日和整个大电网系统特殊情况,或地方政府紧急要求,另外编制特殊运行方式。运行方式的编制主要依据地区最大用电量日负荷和月预计用电量计划,主要供电设备计划检修安排,系统各输电线路限、停电拉闸顺序表。其中各输电线路限电、停电拉闸顺序表根据国家各个时期各类用电保证供电的要求程度制定,如煤矿井下用电,市政生活主要用电等一般在拉闸顺序表中排列在后;如遇农村抗旱排涝等,则农用电调整靠后。调度值班员在接省中调需限电压用电负荷命令,或根据地区电网运行情况需限制部分用电负荷时,一般依据停电拉闸顺序表中靠前的输电线路次序,指令有关变电站值班人员执行一条至数条线路拉闸停电命令,直至压到地区电网稳定运行允许的用电负荷以内,停电倒闸操作一般在上午9时、晚7时。景德镇地区因地区电网较小,对整个南昌电网运行周波波及比较小,一般保持在50周/秒±0.5周/秒左右。电压合格率考核主要选择35千伏、10-6千伏输电线路首末两端进行定期测试,一般在35千伏士5%,10(6)千伏±7%范围内。但在景德镇电厂停机期间,地区电压偏低。供电可靠率主要考核各类拉闸限电情况。
  第二节 线路
  线路架设
  10千伏线路 全市10千伏配电线路总长400余公里,其中主干线路159.78公里;农村10千伏输电线路149.84公里,其中水泥电杆1408根,杉木电杆593根。
  1、梅岭电站线路:梅岭一级站至寺前,1976年10月始建。全长24.9公里,有水泥杆325根,导线为LGQ-50型,沿途设有变压器12台,1570千伏安。1978年1月,输电运行通电,供39个自然村1996户用电。
  2、三墩电站线路:从三墩至鹅湖滩、臧湾、创业、天保等乡(场),1979年3月始建。全长46.5公里,有水泥杆582根,导线LGJ-50、LGJ-35型。沿途设有变压器36台,2370千伏安。1983年陆续延伸通电,供鹅湖区所在地机关单位、企业和鹅湖滩乡、臧湾乡、天保乡创业垦殖场等大部分农户用电。
  3、蛇形电站线路:从蛇形至小源、桃岭。1979年始建,全长7.6公里,有木杆95根,导线LGJ-25型,沿途设有变压器6台,165千伏安,1981年陆续通电,供金竹山所在地小源村和5个自然村等350户用电。
  4、大背坞电站线路:从大背坞至仓下村。1983年7月始建,12月通电,全长3.2公里,有水电杆43根,导线为LGJ-35型,沿途设有变压器2台,50千伏安,供马家、仓下等2村农户用电。
  5、大洲电站线路:从大洲电站至福丰、板坑、港口、东港、中堡,1979年7月始建。全长25.6公里,有水泥杆276根,木电杆45根,沿途设有变压器12台、960千伏安。1980年10月通电,陆续扩展到较远的东港和中堡村,除南溪、吴家2个村委会外,全乡有6个村委会1360户和国营大洲瓷土矿以及乡村企业单位36个均从水电站供电。
  6、大港电站线路:从大港电站至经公桥、港北、神坛等,1978年8月始建。1979年元月竣工投产运行,全长15公里,有木电杆60根,水泥杆150根,沿途设有变压器1台,750千伏安,供经公桥乡机关和5个自然村用电。
  7、中洲电站线路:1980年9月始建,1981年12月竣工通电。主出线有2条,一条从中洲至江村乡所在地,全长5公里;一条至沽演,全长6公里,共有木电杆137根,水泥杆8根,沿途设有变压器12台,890千伏安,供江村茶场,农机厂等乡办企业和1570户村民用电。
  8、亭岭下电站线路:有2条,一条从电站至西湖乡所在地,全长2.54公里,一条至柘坪,全长1.2公里。1983年6月始建,1984年元月竣工,共有水泥电杆29根,木电杆24根,沿途设有变压器3台,320千伏安,供西湖乡机在单位、茶场等企业和周围农户456户用电。
  9、长征电站线路:从长征至峙滩,1979年10月始建,1988年11月竣工通电。全长4.5公里,有木电杆93根,供峙滩乡所在地峙滩村和长征村用电。
  10、港口电站线路:1983年10月始建,1984年1月竣工通电。全长7.8公里,有水泥电杆38根,木杆96根,供港口村950户用电。
  35千伏线路 1963年12月,为联络乐平电厂、柳家湾电厂、里村电厂,将乐平电厂电力输送至景德镇市,第一条35千伏接涌线建成投入运行,由乐平发电厂(接渡)至涌山变电站,全长34.92公里,同时35千伏黄涌线建成投入运行,由黄泥头变电站经柳家湾电厂(变电站)至涌山变电站,全长19.19公里。分为黄柳线,柳涌线2段。1968年,为配合国防三线工厂迁入市郊,分別由黄泥头变电站引出35千伏线路2条,即黄七线至七黎变电站,主供七四0厂、黎明制药厂用电,线路全长13.734公里,黄樟线至樟树坑变电站,主供八九七厂用电。1985年改为景樟线,另又从景德镇发电厂直接出线中途搭接,原黄樟线前端暂不用,景樟线全长16.63公里。
  1975~1977年,为配合景德镇发电厂的建设,使景德镇发电厂电力外送联网,35千伏银画黄线,由银坑坞变电站经画盾楼变电站至黄泥头变电站,先后建成投入运行,线路全长7.19公里。1977年4月,35千伏景黄线动工,7月竣工。由景德镇发电厂至黄泥头变电站,全长8.64公里,它是景德镇供电局承担的第一条35千伏输电线路,总造价18万元。
  1982年4月,由景德镇发电厂至河西变电站35千伏景西线建成投运,全长5.7公里。1985年,建成2条35千伏线路即西银线,由河西变电站至银坑坞变电站,全长4公里;樟峙线,由樟树坑变电站至峙滩变电站,全长26.16公里。至年底,35千伏线路外环供电形式基本形成,共有35千伏线路9条,132.36公里。
  110千伏线路1975~1977年,先后建成110千伏银风线和景银线。110千伏银风线,由银坑坞变电站至乐平东风变电站,是景德镇市第一条110千伏高压线路,全长14.18公里;110千伏景银线,由景德镇发电厂至银坑坞变电站,全长11.78公里。1985年12月,110千伏景泗线建成投运,由景德镇发电厂至乐平泗洲庙,全长35.09公里,至此,景德镇110千伏外接联网,共有110千伏线路3条,总长61.05公里。
  线路运行
  巡视 高压输电线路由于电压等级高,造价大,一般采取走直线,并尽量避开城镇等人口密集区,逢山跨山,遇水过河,交通诸多不便,巡视维护工作难度较大。
  35千伏及以上线路杆塔采用水泥杆或铁塔为基础。按水利电力部颁布《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规定,定期巡视周期为每月1次,特殊巡视和故障巡视则根据情况决定,夜间巡视一般每年进行1~2次。线路巡视多为2人结伴,1980年以后,采取班组集体乘车出动。为解决巡线到杆位的何题,管理部门还不定期在线路杆塔上放上特殊际记,巡视人员取回,以进行严格考核和管理。平时线路巡视的主要内容为;导线、杆塔外观完好情况,杆塔、拉线甚础情况;导线同围树木、杂草离导线安全距离情况等。做好记录,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处理,特殊情况,即组织人员逐基登杆检查导线,绝缘子、接头和连接部位情况,以发现或消灭事故和隐患。输电线路下方沿线路走向和自然山间路径,均开挖一公尺左右宽的巡线道,线路杆塔下方均平整场地,巡线道每年清理一次,雇当地农民作业。
  护线 1980年前,输电线路靠电力部门的专业力量维护,自然损坏和外力破坏得不到及时处理。1981年12月,在全市城乡广泛进行保护输电设施的宣传教育,开展群众护线活动。通过乡村各级政府,聘用当地农民为兼职护线员,负责地段内路过的一条或数条输电线路。凡发现危及线路安全运行情况及时报告者,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物资和精神奖励。管辖地段线路安全运行状况良好者,每年也适当给予奖励。景德镇供电地区共聘用群众兼职护线员20余人,每年由供电局付给费用。
  检修 线路设备维护检修主要是:杆塔扶正,横担等铁附件除锈刷漆,更换修补导线、拉线、帮桩、保护桩,以及修剪树枝拆鸟巢,加固杆塔基础等。线路维护检修中还包括发生事故检测接地电阻,更换绝缘子,针对事故情况采取加装接地线以改善防雷接地电阻等,110千伏银风线和35千伏黄涌线途径朱溪和涌山等雷区,多年来经常发生输电线路杆塔、导线直接遭受雷击和绕击事故,数次造成地区供电网络系统与景德镇电厂解列。1985年,在这两个地区所有输电线中杆塔下加装了接地线以改善防雷接地电阻,并吸收外地经验,在朱溪重雷区段的输电线路杆塔上加装了2公里藕合地线。维护措施完善后,这些地段未发生雷击和绕击事故。110千伏景泗线1985年在杆塔的主接地极增设了四面辅射的接地线。
  带电作业 景德镇地区1970年进行简单带电作业的尝试。1977年专门成立带电作业班,能作业的常规项目有:线路部分,更换35-110千伏直线,耐张线杆瓷瓶,火花间隙侧量零值瓷瓶,处理35-110千伏导线缺陷,进行导线补强,调整防震锤等;变电部分,更换阻波器,拆搭藕合电容器引线及母线搭头等。1985年开始,进行35千伏-110千伏避雷器带电测试,推广这项新技术后,35千伏-110千伏避雷器可在正常运行中带电测试。其准确、灵敏度均能满足要示,母线电压互感器也可连续运行,使电量能不中断计算,继电保护动作可靠性提高,减少了工作量和停电操作次数,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第三节 变电
  变电站 110千伏银坑坞变电站,座落在南郊银坑坞村境内,占地面积10563平方米。1970年建成,1974年6月改建。该站是景德镇地区与南昌电网连结的枢纽变电站,主要变压器容量2×31500千伏安,连接银风、景银两条1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和西银、银画线、化肥厂专线、八五九厂专线4条35千伏高压输电线路,外供10千伏市区一线(珠山中路以北),市区二线(珠山中路以南),市区三线(市区南郊)以及冷冻厂专线。
  黄泥头变电站 座落在东郊茅家坂,占地面积5846平方米。1963年12月建成,1983年2月改建。它是连接景德镇电厂与乐平电厂的一个枢纽点,转供35千伏柳家湾变电站、涌山变电站、兰田变电站、浮南矿变电站、画眉楼变电站的枢纽变电站。主要变压器容量2×20000千伏安。连接景黄、银画黄、黄涌、黄兰4条35千伏高压输送电线路,外供东郊地段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
  七黎(兰田)变电站 座落在湘湖乡一无名山沟内,占地面积970平方米。1968年建成,是内迁三线工厂七四0厂和黎明制药厂用电需要的配套建设,故称七黎变电站。主要变压器容量3600千伏安,主供七四0厂、黎明制药厂和湘湖乡农村用电。该站地处偏僻山坳,交通和地理位置影响了供电负荷的增加,同时因主供电单位黎明制药厂搬迁,七黎变电站失去存在的价值,1988年报废停止运行的同时在七四0厂内新建兰田变电站,主要变压器容量1×4(4000+1×1800千伏安,原七黎变电站外接外供输送电线路全部改为该站供电,鹅湖、瑶里等乡,水力发电也通过该站与大电网联网运行,丰水期间向电网送电。
  樟掛坑变电站 座落在新平乡樟树坑八九七厂旁边山沟内,占地面积2313平方米。1968年建成,建站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当时内迁的三线工厂八九七、七一三、六0二厂用电需要,主要变压器容量1×2000千伏安,1987年増容改建至1×2500+1×2000千伏安。
  连接35千伏景樟、樟峙线,由景德镇电厂出线,外供八九七厂(万平无线电厂),景德镇啤
  酒厂,新平、蚊潭等乡用电。
  涌山变电站 座落在乐平县涌山乡涌山煤矿沿沟一号井边上,占地面积2878平方米,由煤炭部门与煤矿配套承建,1966年7月投运后移交电力部门管理,主要变压器容量1×6300+1×3200千伏安,连接两条双回路35千伏输电线路,一条接涌线由乐平电厂出线,一条黄涌线由黄泥头变电站经由柳家湾变电站出线,主要供涌山、沿沟、仙槎地区煤矿
  和其它工农业生产用电。
  柳家湾变电站 前身为柳家湾电厂,1963年由煤炭部门建成。1965年4月改建为变电站,向柳家湾地区工厂和寿安乡工农业供电。主要变压器容量1×1800千伏安。1977年后,进行改扩建,占地面积2692平方米,与其相配套的为路过递接的35千伏黄涌线。
  河西变电站 座落在西郊金鱼山边上,占地面积4321平方米,1982年4月建成投入运行。主要变压器为2×1000千伏安有载调压变压器,连接35千伏景西线、西银线,外供市区四线,西郊一、二线和西郊至黄坛乡南溪村,吴家村沿线农村用电,以及洋湖水厂水泵房,4321厂专线用电。
  变电运行 变电运行班次有四班三运转和两大班轮值两种,110千伏变电站以四班三运转形式:即值班人员分为四大班,每班2名值班员,一个班为学习班或工作、休息班,进行政治、技术学习或站内设备清扫维护、轮休等,两天为一个周期进行倒班,35千伏变电站全部实行两大班运转形式。35千伏变电站出线如有工业,城镇照明负荷,则控制室要求保证24小时有人值班,以监视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状况,记录运行数据,按地区调度员命令执行倒闸操作。对运行中的设备,每班至少巡视一次,每周进行一次夜间闭灯巡视,每月进行一次集体巡视,对大修前和检修后的运行设备,还须进行特殊巡视。
  变电站的运行,值班员分为主值和副值。主要工作职责是认真执行“两票三制”,发现缺陷或异常情况,作好记录并及时汇报,定期试验切换正常生产设备维护管理工作,定期抄报各种表计负荷数据,认真执行调度命令。填写倒闸操作工作票和进行倒闸操作,由主值发令,副值复诵,按现场设备编号进行核对,主值监护,副值操作的工作程序逐项履行,并做好详细记录,检修人员到站内工作,事先须办好工作票,经过签字批准;检修前,值班员会同检修人员负责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检修后值班员签字验收。调度电话命令重要的设备操作时,调度员和值班员双方除文字记录外,还配备了录音电话。
  变电站主要记录有:运行日志,一次设备工作日志;二次设备工作日志,绝缘电阻遥测记录、继电保护动作记录、设备缺陷记录、事故跳闸记录、调度命令记录、事故处理记录、反事故演习记录、培训记录、政治学习、考勤记录等。1984年企业整顿后,对变电运行设备进行复查,各变电站的一次主接线图进行重新核对、更正,增设了设备巡视路线图和继电保护整定配置图,进一步强调“两票三制”,实行了“两票”合格率“千次操作无差错”等与变电运行人员奖金挂钩的劳动竞赛,并规定实行了各变电运行班组每周六下午安全活动日,每月进行一次反事故演习等制度。
  设备维护 一般在每年的春、秋两季进行定期设备检修和预防性试验,春季检修主要以防雷、继电保护校验,设备预防性试验为主,秋季检修则以消除设备缺陷,以防冻、防污为主,变电站主要变压器大修3~10年1次,小修每年1次;油开关按电压等级不同,一般大修3~5年1次,小修每年1次,电流与电压互感器小修每1~2年1次,隔离开关大修每4年1次,小修1~2年1次;蓄电池、硅整流器、交直流盘及其回路系统大修每4年1次,小修1~2年1次。1977年开始,变电站设备检修实行了集中管理,在银坑坞、黄泥头两个枢纽变电站重点进行了设备大修,共查出事故隐患点30余处,重大事故隐患点7处,及时进行了处理。1978年完成了涌山、七黎、柳家湾、樟树坑变电站的设备重点大修任务,使景德镇地供电地区所属变电站走上正常运行轨道。对变电设备的管理还坚持开展每年春、冬两季的安全大检查活动,及时消灭事故隐患。各变电站的维护工作按照以站为单位,自行消化,特殊情况下配合检修同时进行站内设备检查,分为一、二、三类,划分到人,设专职维护人,各主要设备挂上分类铭牌,标明类别,上次检修时间、维护人等,要求消灭三类设备,主设备完好率达85%以上。
  绝缘监督 主要试验设备有150千伏、100千伏、50千伏试验变压器.Q51高压电桥,QJ-35变比电桥、直流单臂双臂电桥,以及各种监视所需仪表。由景德镇供电局变电工区高压试验班负责,由于高压试验人员的努力,高压电气设备在运行中未发生过绝缘损坏事故。
  化学监督 由专门化验班组人员负责,1981年对涌山、樟树坑、柳家湾、七黎4个变电站共5台主要变压器用油进行了江西省首例带电油再生,再生油13吨,节约费用2万多元。
  仪表监督 分别由变电、用电的专职班组负责。配有0.2级以上标准仪表、仪器10多台,0.5级试验用仪表40多台,仪表测试设备3台。按运行规程对运用中仪表进行周期校验,自身校验的标准仪表则定期送上一级部门检验,以保证计量的准确性。
  防雷监督 由负责送电线路人员兼职管理。主要根据地形和雷害特点,在线路上方架设防雷地线和杆塔下敷设接地电网,以改善接地电阻,达到引雷入大地,避免线路遭受雷击的目的。变压器等电气设备也同此原理。
  继电保护1977年,配备了专门班组管理,随着供电网络的改善,将原以整流型和电磁型、感应性原理为主的继电保护装置逐渐更换,1982年形成比较先进的晶体管形原理构成的继电保护系统。110千伏级的送电线路保护增设了1套晶体管理C型距离零序保护和重合闸装置。35千伏黄泥头变电站安装了1套BKC型集中控制及“四合一”保护设备,1983年8月投入运行以来,被保护设备未出现事故。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85年,分农牧渔业志、林业志、水利志、茶业志、蔬菜志、乡镇企业志、电力工业志、电子工业志、机械工业志、轻化工业志、建筑材料志、建筑业志、医药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