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图书馆
景德镇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景德镇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水力发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095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水力发电
分类号:
TM612
页数:
6
页码:
203
摘要:
本节记述了景德镇市水电站的建设和生产发电统计情况。
关键词:
景德镇
发电厂
发电
内容
1958年秋,在勒功乡勒功村河坝上安装简易木制水轮机,带动3千瓦发电机,景德镇市农村小水电建设才开始起步。经测试市区小水电蕴藏量10.21万千瓦,可供开发量8.67万千瓦,1985年已开发应用小水电站67座,共有水轮发电机84台,总装机容量4003.7千瓦,供16个乡(镇),113村(队)528个自然村,23494户用电。
1959年11月~1967年共建小水电站6座,总装机容量161千瓦。1968年发电量为9.79万千瓦时,建站资金部分由国家投资,大部分自筹。1968~1976年主要是积极发展水轮泵发电站和推广单机容量12千瓦以下的微型水轮发电机组。1977年后分批购进微型发电机68台,总装机容量485.5千瓦,采用民办公助的办法,第一批购进的款项全部由市水电局承担。第二批购置款由市水电局承担60%,建设单位承担40%。这一项措施促进了微型水电站建设的发展,也适应了边远山区的需要。如地处赣皖边界的西湖乡合源村,由43个自然村落组成,221户村民零星分布在20平方公里山区,电网送电或柴油发电机发电成本显然不合算,而每个自然村落都是依水而居,只有利用当地各自山中长流不息的泉水,发展微型水电站才是解决村民用电最有效的办法。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合源村独户、联户共兴办微型水力发电站90座,总装机容量124.76千瓦。金竹山乡集源、楚冈两村兴建微型水力发电站18座,总装机容量52.5千瓦,1977~1985年主要兴建单机容量100千瓦以上水力发电站,1981年3月,梅岭一级站全面竣工,紧接着,三墩、梅岭二级、金竹山蛇形、经公桥大港、港口、江村中洲、黄坛大洲、湘湖玉田、西湖西湾等装机容量100千瓦以上的电站相继建成,与之相配套的高低压输电线路也同时动工架设。
梅岭水电站 位于瑶里乡汪湖村境内,属乡办电站.有集雨面积10.5平方公里的10万立方米调蓄库容,设计装机容量900千瓦。分两级开发,一级站属坝后式电站,利用水库135米水头落差,从隧洞出口到厂房压力涵管为钢板焊接结构,全长320米,内径450毫米,出口分2个叉管,1969年11月建,1978年1月竣工。置有2台机组,装机容量400千瓦,设计年发电量为172万千瓦时,二级站在梅岭村附近,距一级电站南1公里的下游,引水为一级站发电后的尾水,盘山开挖和浆砌840米的渠道,尾端修建1口前池,从前池到厂房的压力涵管亦为钢板焊接结构,全长215米,内径500毫米,出口分2个交叉管。1978年10月始建,1981年8月竣工,设计水头107米,置有2台机组,装机容量500千瓦,年发电量219万千瓦时。
三墩水电站 位于瑶里乡的三墩村,属鹅湖区办电站,这座电站是东河流域梯级开发的主要工程之一,整个工程均由市水电局技术人员设计和施工,电站设计装机4台,总容量1000千瓦,年发电量580多万千瓦时,工程从1978年11月始建,1981年3月完成第一期工程,装有2座机组共500千瓦,投资147万元,主渠长4.49公里。引梅岭、白石塔、罗源三条支流,集雨面积96.3平方公里。引水流量3.5立方米/秒,支渠1.98公里,引长明集雨面积23.15平方公里的来水,引用流量0.9立方米/秒,总集雨面积109.45平方公里,引用流量4立方米/秒。建有渡槽3座。最大的为瑶河飞渡,槽身全长240米,短形断面,底宽2.4米,槽高2米,设计流量3.5立方米/秒,跨河段5跨度,每跨度30米,主拱圈为22交截面胁拱。拱上设双支排架,拱式启与两岸的连接启采用排架支跨,拱墩为钢筋混凝土“N型”柱墩结构,最高13米,使庞大的槽身平稳搁置。其次是双河渡槽,槽身全长90米,其结构与瑶洞飞渡相同。支架在施家田建有1座浆砌拱式渡槽,槽身全长45米,断面1.2米,设计流量0.5立米/秒。渠道通过2座隧洞,一座是安慰岭隧洞,全长70米,流量3.5立米/秒;一座是风东岭隧洞,全长135米,流量4立米/秒,最后到前池,蓄水量为108立方米,厂房设有4台机组,从进水到出口共分4条管道,水头落差30米,均采用钢板焊接涵管,每条涵管42米,内径360毫米。
大洲水电工程 位于黄坛乡境内,距景德镇市城区50公里,水库栏截西河干流水,电站设计装机2台800千瓦。1966年开始勘测,1969年9月完成设计,10月开工,同时成立工程指挥部,拨款30万元,抽调大批下放干部,集中全市3000余名基干民兵成立民兵团,两个月完成第一期水库大坝清基工程,第二期水库大坝土方工程任务由农村各社场无偿分摊,限期完成土方任务,直接受益地黄坛公社抽调120余人,大部分为下放知识青年,组成指挥部直属连,负责工程杂务事项,民工费用回各自生产队记工分,充抵各生产队的义务工日,每个民工工日工分值仅为0.4元左右。1970年3月,完成水库大坝大部分土方任务,水电装机等工程尚未进行,工程停工。
1977年,黄坛乡在此改建,1979年7月竣工投产。设计3台机组,分别为75千瓦机组1台,160千瓦机组2台,总装机容量395千瓦,年发电量150万千瓦时。工程建筑引水渠道1条,全长270米,高2米,宽4米,渠道坝高3米,长36米,前池1口,调蓄水量280立方米,利用水头落差16米,从进水到出水涵管每条长度为23.6米,采用钢板焊接,75千瓦压力涵管内径为500毫米,160千瓦两条涵管内径为800毫米。第一台75千瓦机组,1979年7月9日投产运行;2台160千瓦机组,1980年10月12日投产运行。用电户有机关厂矿企业59个,民用户1360户,经济收入年产值为52000元。1985年有职工16人,其中电工12人。
大港水电站 位于经公桥乡的大港村。属乡办电站。1969年冬动工兴建.有混凝土浆砌石坝1座。采用非真空溢流堰坝型,平均坝长65米,坝高5.5米。引水渠宽3.2米,长340米。拦西湖、桃墅、坑口三河水,集雨面积272.24平方公里,引用流量5.2立方米/秒。设计水头4.6米,为迳流式电站,装机2台,共175千瓦。1979年1月投入运行,送经公桥乡机关、乡办企业和经公桥大港等村照明与动力用电,工程总投资25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3万元,银行贷款6万元,乡自筹6万元。1985年电站职工7人,年发电量15万千瓦时。
玉田水电站 座落在南河支流的玉田水库坝后。由市水电局直接兴办,设计装机325千瓦。有750万立方米调蓄库容的坝后式电站,利用水库水头发电,发电涵管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径2米,出口分3个叉管,1个用于灌溉.2个用于发电。装机2台,一台125千瓦,一台200千瓦,1978年11月始建,1982年9月并入国家电网。1983年起开始实行承包责任制,电站有职工9人,至1985年,累计发电量230万千瓦时。
港口水电站 港口电站位于经公桥乡的港口村,属港口村民委员会办,引用西湖、源港两条支流的来水,集雨面积209.99平方公里,1983年10月25日始建,1984年元月竣工。建有浆砌块石滚水坝一座,坝顶长66米,坝高4米,引水渠1条,长75米,利用发电水头5.5米,已装机2台150千瓦,投资34万元,供全村350多户用电。
蛇形水电站 位于金竹山小源村的山谷中,引用桃岭水,集雨面积为3.38平方公里,由金竹山乡政府兴办。1979年3月开工,建有浆砌石滚水坝2座,东主坝顶长25米,坝高5.5米,引水渠道1条,长320米,西坝坝顶长8米,坝高1.5米,引水渠1条长110米,两条渠汇合处建有前池1口,调蓄水量45立方米,引用流量0.24立方米/秒。从前池到机房的水头落差69.69米,压力管采用钢板焊接结构,管径400毫米,长140米,出口分2个叉管,装机2台,共110千瓦,投资9万元,1985年职工8人,年发电量10.5万千瓦时,年平均收入1.45万元。
樟树坑水电工程 1957年11月11日,江西省计划委员向国家计划委员会报送浮梁县昌江樟树坑水电工程设计任务书,1958年8月国家水利电力部武汉水电设计院完成樟树坑水电工程设计及编制工程概预算,总造价7712.5万元,淹没农田8万亩,迁移人口27095人,淹没公路40公里;预计工程效益,水力发电装机容量12.96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3.5亿千瓦时,可供景德镇市、德兴、乐平等地用电。
1958年5月28日,江西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成立樟树坑水电工程施工总指挥部,人员由上饶专署抽调。6月20日,省人民代表大会二届一次会议将工程列入国家和省直接投资兴办的水电建设项目。7月1日正式幵工,波阳、余干、婺源、上饶、广丰、德兴、铅山等县市17000名民工参加施工,当时开工项目有水库主坝,副坝、溢洪道,引水隧洞及电站。
1959年6月13日,江西省人民委员会为贯彻全国缩短基本建设的精神,对樟树坑水电工程作出暂停施工的决定。8月22~27日,全省水利水电基本建设会议,确定樟树坑水电工程缓建。1961年3月1日至4日,省水利电力厅召开全省大型水利水电基本建设会议,确定樟树坑水电工程停建。
樟树坑水电是以蓄水发电为主的枢纽工程,位于景德镇市昌江上游周家港与韩坑之间,距景德镇市城区23公里,水库拦截昌江河干流水,控制流域3315平方公里。工程从开工到停建共拨款1000万元,实际支出660万元,库区迁移3000多人。许多村庄,房屋被拆毁,大片山林被砍伐,1万余亩农田抛荒,一年后,移民陆续迁回原地。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85年,分农牧渔业志、林业志、水利志、茶业志、蔬菜志、乡镇企业志、电力工业志、电子工业志、机械工业志、轻化工业志、建筑材料志、建筑业志、医药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