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效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0947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效益
分类号: F272.5
页数: 3
页码: 192-194
摘要: 本节记述了景德镇市乡镇企业的效益情况,主要介绍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景德镇 乡镇企业 经济效益

内容

第一节经济效益
  景德镇市的社队企业创办初期,按照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的方针进行传统性的生产。1978年以后,市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1984~1987年,全市乡镇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87年与1984年比较,乡镇企业总收入增长120%,年平均增长为29.9%;总产值增长102.2%,年平均增长为26.4%;工业总产值增长76%、年平均增长20.7%;税金增长137.8%,年平均增长33.4%;利润增长50.5%,年平均增长14.6%。
  1988年,景德镇市乡镇企业总产值26464万元。总收入33118万元,其中工业产品销售收入2149万元。全市乡镇企业实交税金1307万元,其中工业企业842万元;纯利润1741万元,其中工业企业1018万元;利税总额3048万元,其中工业企业1860万元。全市乡镇企业百元资金创产值130.0元,创利税15.2元;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创产值177.9元,创利税20.5元;百元流动资金创产值511.8元,创利税58.9元。
  1978年至1988年11年间,全市乡镇企业实交税金5885万元,获纯利润7020万元,利税总额12905万元。
  第二节 社会效益
  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对于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全市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全市农村经济的支柱 1987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的38.4%,工业总产值占市、县属工业总产值的16.7%,上缴国家税金1030万元,成为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
  从单一产业结构发展到多元产业结构 过去的社队企业构成单一,发展到现在有:陶瓷、建材、建筑、机械、采掘、食品加工、木竹加工、林产化工、运输、商业、服务等10多个行业。传统的农村产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促进小城镇建设 全市乡镇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乡村二级企业的发展,吸引一大批农村劳力从耕地上转移到二、三产业,带来农村商品经济繁荣。一批条件较好的乡政府所在地,市场建设初具规模,逐步成为农村商品生产、流通和社会服务中心,加速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 全市农村现有农业劳力31万人,占农村总劳力的80%以上。其中有15万以上的农民每年有3~4个月的季节性剩余时间。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使近7万劳力从耕地的经营中转移出来,投入在陶瓷、建材、建筑、采掘等10多个行业之中。既安排了农村富余劳力,又发展了劳动密集型产业。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85年,分农牧渔业志、林业志、水利志、茶业志、蔬菜志、乡镇企业志、电力工业志、电子工业志、机械工业志、轻化工业志、建筑材料志、建筑业志、医药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