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包装运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091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包装运输
分类号: TB485
页数: 2
页码: 139-14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茶叶包装运输的情况。其中包括茶叶包装,茶叶运输等。
关键词: 景德镇市 包装运输

内容

茶叶包装 早期是用纸布包装。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规定,茶箱用枫树板制成,板质干爽,箱底拼合要紧密无缝,内用锡罐衬托,成箱密封后,外用箬皮篾片包扎,箱外再涂上桐油。30年代后,用青铅代替锡罐,年用青铅900多条,约重2.15万公斤。箱内加钉角条,标明大方(唛头)和商标。
  1955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部规定:各种包装材料必须牢固、整洁、干燥、无强烈气味,不影响茶叶的品质。还规定出口茶叶均须用规定的木板箱和胶合板箱,外沿规格为46×46×50厘米,每箱容茶净重不得超过50公斤。茶箱正面按贸易条件标明茶名、等级、批次或唛头(代号)标号,商标(包括装潢图案),皮重、净重,制茶年度、制造者、发货单位、运往地点及收货者,件号。茶叶包装箱用材,50年代多用枫树板,60年代后期改用松木板。工夫红茶一律用木箱包装,碎茶、片茶、末茶用塑料袋包装,副茶和脚茶用麻袋包装。
  茶叶运输 茶叶出口,唐以前多用马骡,直运华北和西北,多数经长安转运。南朝宋元徽三年(475),中国茶叶正式外销中东,概用骆驼和马骡运输。其间不少阿拉伯商人,以象牙、犀角、珠宝、香料等,交换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宋、元、明和清前期,大牲畜运输逐渐改为河运,由昌江入鄱阳湖,经九江,至汉口,再北溯汉江转运到华北、西北各地。16世纪初叶,西方资本主义侵入中国后,西方各国大量输入中国茶叶,中国政府限定广州为唯一对外通商口岸。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朝廷派遣“皇商”办理对外贸易,成立“十三行”,茶叶通过“十三行”大量出口,居出口货值第一位。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的30多年中,茶叶经由英籍商船运出量,常占广州出口量的75~80%。其间1810~1814年高达95%。这一时期的中国出口贸易,主要是对英国的茶叶贸易。当时,“当东印度公司与中国通商之时,义宁州、浮梁、武宁、铅山之茶,恒溯赣河之上,逾梅岭以入广州。”1842年,五口通商后,汉口市场衰落,红茶贸易中心遂转到上海。民国9年(1920),先用小船(每船装60箱左右,船价18银元)由昌江运至饶州,再改用抚州大船,用小轮拖载,出鄱阳湖而达九江,抚船和拖轮运费,以每箱茶约0.5银元计。由江轮运至上海,每箱运费约1.1银元。途中时间10天至半月。以上运费,自景德镇到九江河段,归各茶号自理。由浔至沪,沿途报关手续、上下驳力、大轮运费,均归各放汇茶栈之九江分栈代办,茶出售时,由沪栈在售价内扣除,每13箱茶(折合一吨)扣除14元运杂费。以后法币贬值严重,以银元折算运费相差无几。民国25年(1936),浙赣铁路告成,皖赣红茶运销委员会力谋统制,改由景德镇用汽车装至鹰潭,搭浙赣铁路火车运沪,2日可达。1939年11月份起,由于战局紧张,交通阻塞,浮梁茶运到婺源集中,水陆并进,均由茶商和合作社自行办理。抗战胜利后,恢复从鹰潭用火车运往上海的路线。
  1952年下半年,开始将陆运改为水运,由景德镇用小船沿昌江而下,再转向信江上溯达鹰潭用火车运沪。1960年下半年,改为江河联运制(内河与长江两航运公司联合运输),由景德镇用小船或汽车运到鄱阳,再由鄱阳转运九江上大轮。1982年,皖赣铁路通车后,次年下半年开始由景南站(历尧)直运上海(外销)或转运全国各地(内销)。1985年,运达上海每担茶的运杂费约10元左右,均列入调拨价的计价因素之内。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85年,分农牧渔业志、林业志、水利志、茶业志、蔬菜志、乡镇企业志、电力工业志、电子工业志、机械工业志、轻化工业志、建筑材料志、建筑业志、医药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