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业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0896
颗粒名称: 茶业志
分类号: F326.12
页数: 28
页码: 123-14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茶业志的情况。其中包括茶树种植、茶叶加工、茶叶经营、基地建设、茶叶科研等。
关键词: 景德镇市 茶业志

内容

景德镇市域盛产茶叶,历史悠久。唐朝已成为全国主要的茶叶产区和重要的茶叶商品交换市场。江西为唐朝八大茶区之一,产量集中于浮梁,时称茶商为浮梁之商。唐《元和郡县图志》载:天宝元年(742),浮梁“岁出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万贯。”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前月浮梁买茶去”之句。晚唐王敷《茶酒论》中说:“浮梁、歙州,万国来求。”《新唐书·食货志》载:各地产茶数不一,以浮梁出茶最.多。宋朝,制茶技艺不断提高,制出了不少色、香、味俱佳的产品,宋马瑞临的《文献通考》、范镇的《东斋纪事》、沈括的《梦溪笔谈》等著作中的名茶,均有浮梁茶。其中名茶“饶池(指今浮梁与贵池)仙芝”主产于浮梁,世为皇朝贡品。元代贾思勰《齐民要术》一书说:江西浮梁茶最好。清朝茶叶产销进入全盛时期,并发明了乌龙茶和红茶。1887年左右,浮梁首先在西湖磻溪设茶号制作红茶,在国际市场上统称“祁红”工夫茶,行销欧美各国,名列世界三大高香茶之首,成为茶中的“群芳最”,是中国红茶的代表(美·威·乌克斯《茶叶全书》)。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为纪念巴拿马运河通航一周年而召开的太平洋地区博览会上,浮梁江村严台“天祥茶号”所产工夫红茶,获“巴拿马金质奖章”和奖状。抗战期间,茶叶销路堵塞,生产遭受严重破坏。
  新中国成立后,茶叶生产出现生机,逐步形成完整的生产加工体系,茶叶初制和精制加工基本上实现机械化作业。从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茶叶质量均居全国领先地位。1953年,景德镇茶厂生产的“浮红”(祁红)一级工夫茶,受到中国茶叶总公司和上海茶叶公司高度评价,自此与祁门红茶同级同价。随之曾多次获得国家奖、部优和省优奖以及市级科技奖。新中国成立后的36年中,共上缴利税2800万元以上,换取外汇4300万美元以上。1987年4月,景德镇市被选定为国家出口茶叶重点生产基地之一,重点发展工夫红茶。
  第一章 茶树种植
  第一节 自然条件
  景德镇市地处江西省东北部,位于东经116°54’~117°42’,北纬28°42’~29°56’之间,整个地势自东北向西南逐渐下倾,大部分山脉在海拔200~300米之间。境内土壤深厚肥沃,多是黄壤、棕黄壤、红壤,有机质含量1.5~2.5%,PH值在4.5~6.5之间。据1953~1985年气象资料,茶区全年气温≥10℃有270多天,有效积温5375℃,最多5639.4℃,最少5123.7℃,年平均气温17.1℃,最高17.9℃,最低16.7℃,极端最高气温41.8℃,极端最低气温—10℃;年平均降雨量1763.5毫米,最多2673.6毫米,最少1126.4毫米;全年无霜期平均247天,最长278天,最短212天;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010.8小时,最多2383.8小时,最少1788.1小时;3~9月份,最多降雨量是2131.0毫米(1954年),最少降雨量880.9毫米(1978年),月平均降雨量199.6毫米。
  全境气温温暖,雨量充沛,山林茂盛,溪水纵横,尤其是春夏季节,更是“晴天早晚普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空气中湿度常达饱和,使直射光改变为散射光,利于茶芽萌发和含氮化合物的形成,芳香物质的增多,使茶叶持嫩性强,白毫显露,叶质柔软,茶叶自然品质好,是全国不可多得的宜茶地域。
  第二节 茶园
  境内是古代“祁红”茶叶主要产区。唐以来,境内茶叶种植面积有起有伏,民国25年(1936),市域茶园12万亩,名列全省第三位。以后连年战争,茶园抛荒甚多,抗战期间,茶园8.5097万亩,至1949年仅存1.1万亩。
  新中国成立以后,浮梁县于1949年11月成立浮梁县茶叶开发委员会,组织茶农开发茶叶生产,到1952年茶园面积达到2.19万亩。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以垦复老旧茶园为主,同时有计划地开辟新式茶园。1956年4月,在查村建立地方国营浮梁茶场,开辟新式茶园。到1957年末,各乡共开辟新式茶园2400亩,垦复茶园7729亩,共有茶园3.2万亩。纯增茶园1万多亩,年平均增长2025.80亩,年增长速度为9.27%。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农村集中力量抓粮食“上纲要”。除国营茶场开辟梯形茶园1600亩外,只有少数茶区垦复茶园3555亩。5年纯增加5155亩,年增长率为3.22%。1963年冬,建立罗家垦殖场新壁茶园领导小组,调集瓷业工人200余人、大型拖拉机6台,垦植新式茶园895亩。1964年种植2929亩,两年国家共拨经费13.75万元。1965年末,全市共有茶园4.35万亩。比1964年纯增加6353亩,年增长率为3.42%。1966~1976年茶园没有发展。1977年,景德镇市被列为全国茶叶“5万担基地”单位。1977〜1985年的9年中,纯增茶园5.22万余亩。平均年増加面积5803.7亩。年增长率为13.17%其中1978年以后的7年,纯增茶园4.51万亩,年均增加面积6442亩,年增长率为12.58%。在这期间,大部分乡创办茶场,国营茶场也加速发展。至1985年,境内茶园面积发展到9.6299万亩,相当于建国初期的9倍。茶场、茶园已遍布各乡村。但总面积还没有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第三节 品种
  景德镇市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据1984年茶树品种资源普査,景德镇市有茶树品种40余个。从树型分类,有半乔木型、灌木型;从叶型分类,有中叶种和小叶种;从芽梢生育期分类,有早芽种(清明前开采)、中芽种(清明至谷雨开采)、迟芽种(立夏后开采)。如浮梁大叶种,属灌木型,中芽种,叶片椭园型,长9.8~14.3厘米,宽3.2~5.2厘米,是在当地自然条件影响下形成的主要优良品种。具有适用性广、抗逆性强、高产、优质、便于采摘等性状。制成红茶,品质优良,滋味醇厚,气味芳香。种植面积约占茶园总面积的65%以上。还有粟漆种、桃叶种、枇杷种、龙源早、早茶茶、油菜茶、小叶迟、夏茶、紫芽仲等。引进的茶树良种有:黄叶早、龙井43、上梅州、槠叶齐、铁观音、佛手、福鼎太白茶、福鼎大毫茶等。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为今后发展茶叶生产选用良种,提高质量,增加产量,提高采茶效率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四节 栽培
  茶籽种植 古代种茶以丛种(一穴多株)为主,深挖地一尺见方,放入种籽数十粒,以土肥堆之,方形布丛,每亩约300~400丛。大多是播种在山坳或半山坡上,成苗后不加修剪和整形,任其自然生长。茶树长成后,除间作外,不经常锄草,只在每年秋季深挖一次,在深挖除草时用杂草垫围茶树根部,以作农家腐殖性肥料,这种粗放的栽培方式延续至民国时期。:民国37年《1948)2月,江西省农业院婺源茶业改良场迁至浮梁茅家坂,开辟新式茶园20余亩。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深耕条播,并采取修剪和中耕施肥等较简单的茶园管理方法。
  1956年4月,建立第一个国营茶场(浮梁县茶场),按新式茶园的标准规划园地。在实施规划过程中,先洲地后山坡,在山坡上做到先小坡(25度以下),后陡坡(25度以上)。运行道分便道、支道和主道三种,便道1米宽,支道2米宽,主道3米宽,每5行茶树留便道,10行茶树留支道,成片茶园留有主道;为防积水烂根,排水沟分为主支两种,主沟深70~80厘米,宽100厘米。支沟深30~50厘米,宽50~80厘米。播种按土深25~30厘米,行距100~150厘米,株距30~40厘米的规格等要求直播。每穴下茶籽5~7粒。1967年,开始在山坡上种植茶树,坡度在10度以下的做等高条播茶园,坡度在25~35度的做梯形条播茶园。梯形水平面宽150厘米以上,侧面略向内倾斜,内侧开一小排小沟。茶树繁殖的方式还有杆插、压条等,对无性繁殖的优良品种,采取短扦插,成苗后移植,但目前只有科研机构和国营茶场在试验。
  幼龄茶园(即茶籽种植)到茶叶采摘前,宜多下基肥,第一年春末夏初和秋末各锄草一次,次年定植补株,第三年定型修剪为球型或平顶型,第四年株高65~70厘米,株摘面直径达到75~80厘米为小采。故有一年播种,二年定型,三年打顶修剪,四年小采,五年大采之说。
  1958年以后,各地茶园按新标准种植。1977年前后,以“大会战”的形式开垦的茶园,因深垦清根不够,梯形平面狭而外向下倾,保土保肥效果差,幼龄茶园管理差,故有相当一部分低产茶园亟待改造。
  台刈更新 重台刈更新改造茶树,是将衰老茶树平土面砍掉,利用其土下根系萌发出新的茶树,较新播种或移植时间短、收效快,一般只需2~3年即可开采。
  中耕除草 分浅耕除草和深耕秋挖两种。浅耕除草一般每年3次,3月中下旬春茶采摘前1次,5月下旬到6月初1次,7月底至8月初1次。每次浅耕10厘米左右,行间宜深,靠根部稍浅,拔净茶丛中的杂草,将表土培回兜下。深耕秋挖是茶农的传统耕作习惯,俗有“七挖金、八挖银”之说。建国后,各国营和集体茶场均采秋茶,故秋挖一般在10月中下旬进行。深度在20~30厘米,行间30厘米,根部20厘米,一年1次或二年1次。丰产茶园每隔2~3年还要进行1次大幅度的深挖,行间深耕达50厘米,靠根部20厘米。施肥成林茶园以氮肥为主,磷钾为辅,氮、磷、钾比例大致为5:2:1或3:1:1。施肥量因地制宜,基本要求是每亩茶园基肥30担,追肥以1担干毛茶施l担氮肥为标准。施肥量最高纪录是九龙山茶科所,每亩高产茶园下菜麻枯饼1000余斤,尿素300余斤,每亩年产干茶800多斤。
  追肥 时间因茶树品种和肥料而异,根据茶树情况,在发芽前3~10天进行。常年是结合3次浅耕除草,下3次氮肥,依次施肥量比例为4:3:3或5:3:2,基肥一般在秋挖后施入茶树根部。
  茶树修剪 成龄茶园的修剪分轻修剪和重修剪二种方式。轻修剪在惊蛰前进行,每年修剪1次,修剪深度1~2寸;经过采摘的茶树,逐年老化,树冠分枝细小,发芽能力减低,故采取重修剪,剪去鸡爪枝、徒长枝、病虫害枝、细弱枝、冻害枝等,使顶端和茶树周身不断更新复壮,重修剪一般深度3~5寸。
  茶园灌溉 茶园主要靠天然浇灌。1978年,九龙山茶场自筹资金28万元建造水塔办喷灌站,在200多亩茶园内安置主渠管和支管,安装自动喷灌机头上百个,还有几十个流动喷灌设备,在当年抗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年,新平茶场由国家投资6.8万多元,建水塔,安水管,购置喷灌机和抽水设备,后因不配套而未起到应有作用。
  第五节 灾害防治
  城内茶树主要灾害是病虫害和霜冻。
  常见病虫害有茶象甲、茶蚕、茶毛虫、避债虫(俗称吊铃虫),小绿虫蝉、茶尺蝮、茶衰蛾等。危害较大的是黑毒蛾,1983年,九龙山茶场被害茶园面积100余亩,全部吃掉的有20余亩。1985年,九龙山茶场又发生黑毒蛾,受害茶园面积40余亩,全部吃掉的有10余亩。
  常年防虫的方法是,在采茶前7~10天,打一次防虫药水,每年预防3次,个别虫情严重的则及时停采喷药。
  低温霜冻对茶树危害较大。茶树根深耐温不耐寒,温度在零下8℃以下,顶端叶面会变黄。零下10℃以下,顶端叶面变黑,出现焦梢。低温时间长,茶树会冻死。1969年4月上旬和1972年冬天大雪低温,使茶树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的地方在严寒前割草培土覆盖根部,以防寒冻。
  第二章 茶叶加工
  第一节 鲜叶采摘
  解放初,开始提倡合理采摘茶叶。1956年建立国营茶场后,全面推行茶园科学管理。
  在鲜茶采摘中,不采1芽1叶和1芽5叶,多采1芽2~3叶,少采1芽4叶,先采嫩对夹叶,后采芽叶;先采下,后采上;前期抓质量,中期抓产量,后期抓保养。这样分期分批留鱼叶采摘,平均亩产干茶达170斤,多年保持稳产的势头。全年采茶分春、夏、秋三期,累计时间为150天左右。春茶又称头茶,采摘期为每年4月中旬至5月底,其产量占全年茶产量的50%以上,在年度所产质中起举足轻重作用;夏茶又称二茶,6月初至7月底采摘,约占全年产量30%;秋茶又称三茶,8月上旬至9月底采摘,个别年份秋茶采摘期延至10月上旬。解放前不采秋茶,现在国营茶场普遍采秋茶,但所占产量比例仅15〜20%。
  根据茶的种类划分,红茶以采1芽2叶或1芽2~3叶和嫩度相仿的对夹叶,作为制“工夫红茶”的主要原料。制成的红茶香郁味浓,适宜岀口外销。绿茶一般内销,多数采1芽3~4叶,少数采1芽1〜2叶。用于制作名茶和礼茶的鲜叶,要求选择产于云雾山中的优良品种,而且采摘标准要求嫩度高,1芽1叶初展,即于采摘。1953年的优质名茶“孚钉”,就是在江村严台选择柳叶种采制而成的。
  第二节 茶叶初制
  从茶树上采下鲜叶,经过加工成为半成品茶,称茶叶初制加工,因其仅按外形内质分为不同等级,未加整形筛选,故称为毛茶。毛茶分为红毛茶和绿毛茶两种。
  中唐以前,饮茶如菜汤,不讲究加工制作技术。中唐以后,陆羽著《茶经》,并到过九江庐山和余干、上饶等地,对赣东北种茶、制茶和饮茶有过影响。唐时制茶为蒸、拍、焙、穿、封等几道工序,一般称为片茶,与现在砧茶相类似。马端临《文献通考》称宋茶有片散2种。宋朝的前期和中期,仍以生产片茶为主(又称团茶和饼茶)。为适应民间需要,在宋后期,散茶便替代了片茶。元朝绿茶生产工艺已趋定型。清道光年间,红茶制作工艺传入浮梁地区。
  红毛茶制作分为萎凋、揉捻、发酵、烘干4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红茶的品质特色,香味的形成,主要在初制阶段。而红茶初制加工常受春雨低温影响,为解决这个矛盾,从50年代起,逐步改革旧式操作,以半机械或机械作业。60年代中后期,有80%以上用揉茶机揉茶。同时逐步采用加温萎凋设备,代替自然萎凋。到80年代,除极少数用人力揉茶外,90%以上均用机械揉茶和烘干,萎凋槽温萎凋鲜叶也达到60%以上。
  绿茶加工分杀青、揉捻、烘干3道工序。由于绿茶以当地销售为主,一般制茶工艺不如红茶严格,其加工过程1985年已有80%为机械操作。
  第三节 红茶精制
  浮梁工夫茶红茶,历年以条形细紧、有尖锋、大部分完整、碎条少、外形均匀、整齐、乌润、美观以及净度良好而闻名。“浮红”为“饶州之茗、其利最夥,历年经营浮梁红茶者多成富商。”1951年,国家对外贸易部正式制定精制红茶的标准,对内质和外形都有明确的要求。“浮红”与“祁红”是一个精彖标准,对外统称“祁红气民国27年(1938)后,皖赣两省分设红茶运销委员会。为区别省际,江西的“浮红”区是以浮梁为中心,包括鄱阳、湖口、彭泽边际地带在内,其所产红茶统称“浮红气精制茶总的分为正茶和副脚茶两大类,副脚茶没有标准样,正茶的成品花色有:
  工夫茶:定为一级到八级,十个花色。八级为协商级,无标准样。礼茶(超级)和特级茶未定标准样。
  碎茶:高档一号、二号,中档一号、二号、三号;低档一号、二号,共有7个花色。
  片茶:中档一号、二号、低档一号、二号,共有4个花色。
  末茶:中档(不分号),低档一号、二号,共3个花色。
  正茶:共24个花色,有标准样的21个花色,有3个协商茶花色。
  精制茶加工作业,在解放前都用手工精制。1950年2月,在经公桥建立第一个茶叶机制厂后,精制作业逐步向机械化和自动化迈进。1985年,除新建立的王港乡金山村办茶叶精制厂是用手工外,其余精制厂均实现联装半自动化或全自动化作业。景德镇茶厂从车间运输、制茶作业到包装全套工序均为自动机械化作业。
  精制工艺分毛筛、抖筛、分筛、紧门、撩筛、切断、风选、拣剔、补火、清风、拼和、装箱等12道工序。具体制作一般分本身、长身、圆身、轻身、拣头5条作业线,或分为本长身、圆身、拣头3条路线,另外加一条碎茶路。目前,除拣剔需要人工辅助外,均为机械操作,而且大部分是联装自动化作业线。在毛茶处理上,采用单级付制,多级收回,生做和熟做相结合,“看茶做茶”。毛茶仓库好,入库毛茶符合标准的可以生做;三级以上的毛茶一般是生做;毛茶保管条件差的或四级以下的毛茶,多为熟做。
  精制茶的质量通常取决于毛茶的好坏。衡量精制茶的质量,一般用工夫茶和1〜5级的工夫茶(又称级内工夫茶)这样两个比较指标进行衡量。1953年,工夫茶质量最高,占总数的81%以上,而级内工夫茶又占总数的75%以上。“浮红'‘以质取胜,占有极重要地位,被誉为优胜产品。1964年以后,红茶质量呈下降趋势。景德镇茶厂的精制茶是全市的代表。1979年,罗家垦殖场建立精制厂,开始用本场的单一毛茶原料加工,品质不够理想。80年代后,开展横向联合,精制茶品质有了提高。西湖乡和江村乡的茶叶精制加工,发挥了就地加工的优势,一直保持较好的品质水平。
  第四节 礼茶、优质茶
  历史上,域内多产贡茶、名茶。宋“浮梁饶池仙芝茶”,属茶中佳品,世为皇室贡品。民国4年(1915),浮梁江村严台江资普先生经营的“天祥”茶号功夫茶,在美国旧金山获第一届巴拿马博览会金质奖章和奖状。1950年,为祝贺斯大林70寿辰,特选用“特级浮红”作礼品。当时选定西湖乡合源、峙滩乡英溪村和江村乡的严台村3个高山茶产区为制礼茶的场所。4月底,三地共制出7担多优质红毛茶,经过精制加工筛选,从中选出一小箱约20公斤作为庆贺的礼品茶,派专人护送到北京。1953年,以严台祁峰山下桃树坞出产的柳叶种鲜叶为红毛茶的原料,制成高档名茶“孚钉”,为全国首创的最高水平,名扬中外。1955年,苏联国家元首伏罗希洛夫来华访问,上海茶叶分公司到浮梁调去“特级浮红”茶作为礼品。1958年12月,为表彰卫星人民公社(现西湖乡)桃墅大队生产的红毛茶优质高产,国务院以周恩来总理的名义颁发奖状,并奖给4台中型揉茶机和1台25匹马力柴油机等实物。1960年2月,江西农业双代会为表彰桃墅大队1959年茶叶生产成绩,颁发了奖状。1983年,景德镇茶厂生产的“浮红”精制茶,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贸易部《品质优良》荣誉证书。1984年,江村茶厂生产的二级和三级工夫茶,分别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证书和一块蝶花盘奖品,三级和四级工夫红茶,获得江西省商业厅颁发的优质产品证书;景德镇茶厂获得1个部优和3个省优称号。1985年,景德镇茶厂生产的一、三、四级“浮红”,荣获江西省商业厅《优质产品》证书。同年4月,江村茶厂生产的红茶,参加第一届全国乡镇产品展销会,荣获三等奖。瑶里乡生产的三级“浮红”茶。获得全省红毛茶《优质产品》第一名。
  第三章 茶叶经营
  第一节 经营实体
  茶叶公司 民国25年(1936)4月1日,在安庆成立皖赣红茶运销委员会,办理两省的红茶运销,发放贷款,组织评茶验收。27年1月10日,江西省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在景德镇姚家弄和经公桥设立两个办事处,负责茶叶运销和订立贷款协约等事宜。同年,中国茶叶公司成立,所有茶叶独揽购销。后因战乱交通受阻,两省分别成立茶叶运销委员会。28年1月,赣省茶叶运销委员会与中茶公司订立货款协约,继续办理外销。29年,赣省茶叶运销委员会改为江西省茶叶管理处,将全省所产茶叶交由中茶公司统购统销。30年5月29日,联合设立全省茶叶产销合作工作站,于浮梁设立合作分站,负责指导生产与监督贷款的使作方向,但不负责收购与运销业务。
  红茶的检验,原为集中到运销地验收,民国27年(1938)6月,成立江西省农产物检验所,办理产地检验。浮梁区“设于距景德镇百二十里之经公桥,并于桃墅店、磻溪、严台等处,派员办理扦样报验。”所有茶号茶商的外销红茶,均要通过上述有关机构订立贷款协约,检验品质以及运销结算等。
  茶商茶号 清宣统三年(1911)前后,浮梁县境内的茶商茶号约有200户。民国25年(1936)共分5个茶区,面积5600平方里,有茶号65家。28年,加入茶业同业公会茶号88家。29年初,有茶号90家,茶叶合作社(组)18个,分别经营当地红茶。以后茶号逐年减少,至解放前夕,“浮梁的配额只有五千箱,本地茶商既无力收购,外埠客帮再也不敢问津。一直大家都盼望茶贷来救济。”红茶外销濒于奄奄一息。
  第二节 毛茶收购
  解放前,由私人茶号或茶庄经营毛茶,也有由若干茶农户组成的茶叶分社收购。解放后,由国家统一委托供销合作社或国营精制茶厂收购,列为二类物资。1984年以前,由外贸部门统购包销,统一对国际市场出售。未经省领导机关批准建立精制厂的国营垦殖场等农业生产单位所生产的红毛茶,一律由外贸部门的精制厂收购。1965年,仅九龙山茶场一家经省批准,自行收购本场毛茶,加工精制成红茶对口岸销售。1984年茶叶放开以后,各产茶区自己生产的红毛茶,只要有精制加工能力,均可以自行进行加工出售精茶,有的单位还可以横向联系收购,实行利润返还。
  民国28年(1939),江西省茶叶管理处公布“浮红”毛茶中心出价为每100斤31元,29年为44.33元(以当时国币计算)。建国后,江西省毛茶实际收购每担平均价:1950年43.95元,1951年57.18元,1952年55.62元,1953年73.99元;而“浮红”实际收购每担平均价:1950年65.38元,1951年73.67元,1952年69.51元,1953年100.99元。均高于全省水平25%~48.76%,是为全省最佳毛茶。
  毛茶收购标准,建国初期设有统一规定标准样和标准价,采用历史习惯按季节评茶,按粮食作比价。1950~1951年,简单地规定3个级,以清明节后到谷雨节前所收购的毛茶为最高级,提倡早茶嫩摘,好茶好价。1952年分为5个等级,1953年分为五级十八等。在1~4级中,各分为上中下3等,5级分上中两个等级。1954~1978年,国家统一规定五级十八等,1~2级各分5等,3~4级各分3等,5级分为两等。并规定各个级别的中准价,“浮红”与“祁红”,是同级同质同价。红毛茶标准样也完全相同,实行对样评茶。评茶方法:干看外形,开汤湿看内质。其中1955~1957年间,规定夏秋茶比春茶提高1~2个等给价收购。1958年取消此条规定。1979年,实行收购价和标准样的改革,由原来的五级十八等改为六级十二等,每级各分两等,中准价也提高9.40%。建国后,标准等级和样茶有两次变化,其中准价有4次变化。以1954年为基础,提高中准价是84.155,而实际收购水平,以1950年为基础增加1.36倍,以1954年为基数增加72.86%。
  第三节 包装运输
  茶叶包装 早期是用纸布包装。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规定,茶箱用枫树板制成,板质干爽,箱底拼合要紧密无缝,内用锡罐衬托,成箱密封后,外用箬皮篾片包扎,箱外再涂上桐油。30年代后,用青铅代替锡罐,年用青铅900多条,约重2.15万公斤。箱内加钉角条,标明大方(唛头)和商标。
  1955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部规定:各种包装材料必须牢固、整洁、干燥、无强烈气味,不影响茶叶的品质。还规定出口茶叶均须用规定的木板箱和胶合板箱,外沿规格为46×46×50厘米,每箱容茶净重不得超过50公斤。茶箱正面按贸易条件标明茶名、等级、批次或唛头(代号)标号,商标(包括装潢图案),皮重、净重,制茶年度、制造者、发货单位、运往地点及收货者,件号。茶叶包装箱用材,50年代多用枫树板,60年代后期改用松木板。工夫红茶一律用木箱包装,碎茶、片茶、末茶用塑料袋包装,副茶和脚茶用麻袋包装。
  茶叶运输 茶叶出口,唐以前多用马骡,直运华北和西北,多数经长安转运。南朝宋元徽三年(475),中国茶叶正式外销中东,概用骆驼和马骡运输。其间不少阿拉伯商人,以象牙、犀角、珠宝、香料等,交换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宋、元、明和清前期,大牲畜运输逐渐改为河运,由昌江入鄱阳湖,经九江,至汉口,再北溯汉江转运到华北、西北各地。16世纪初叶,西方资本主义侵入中国后,西方各国大量输入中国茶叶,中国政府限定广州为唯一对外通商口岸。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朝廷派遣“皇商”办理对外贸易,成立“十三行”,茶叶通过“十三行”大量出口,居出口货值第一位。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的30多年中,茶叶经由英籍商船运出量,常占广州出口量的75~80%。其间1810~1814年高达95%。这一时期的中国出口贸易,主要是对英国的茶叶贸易。当时,“当东印度公司与中国通商之时,义宁州、浮梁、武宁、铅山之茶,恒溯赣河之上,逾梅岭以入广州。”1842年,五口通商后,汉口市场衰落,红茶贸易中心遂转到上海。民国9年(1920),先用小船(每船装60箱左右,船价18银元)由昌江运至饶州,再改用抚州大船,用小轮拖载,出鄱阳湖而达九江,抚船和拖轮运费,以每箱茶约0.5银元计。由江轮运至上海,每箱运费约1.1银元。途中时间10天至半月。以上运费,自景德镇到九江河段,归各茶号自理。由浔至沪,沿途报关手续、上下驳力、大轮运费,均归各放汇茶栈之九江分栈代办,茶出售时,由沪栈在售价内扣除,每13箱茶(折合一吨)扣除14元运杂费。以后法币贬值严重,以银元折算运费相差无几。民国25年(1936),浙赣铁路告成,皖赣红茶运销委员会力谋统制,改由景德镇用汽车装至鹰潭,搭浙赣铁路火车运沪,2日可达。1939年11月份起,由于战局紧张,交通阻塞,浮梁茶运到婺源集中,水陆并进,均由茶商和合作社自行办理。抗战胜利后,恢复从鹰潭用火车运往上海的路线。
  1952年下半年,开始将陆运改为水运,由景德镇用小船沿昌江而下,再转向信江上溯达鹰潭用火车运沪。1960年下半年,改为江河联运制(内河与长江两航运公司联合运输),由景德镇用小船或汽车运到鄱阳,再由鄱阳转运九江上大轮。1982年,皖赣铁路通车后,次年下半年开始由景南站(历尧)直运上海(外销)或转运全国各地(内销)。1985年,运达上海每担茶的运杂费约10元左右,均列入调拨价的计价因素之内。
  第四节 销售
  内销 唐元和十一年(816)秋,白居易《琵琶行》言及“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证实当时浮梁茶叶贸易自由。五代及宋代,“许人民自由贸易(但不得出境)外,天下之茶悉收买于官,而公卖之于民间。”清代境内生产红茶后,仅有少量的副脚茶销往边疆,绿茶内销也为数不多。抗日战争时期至解放前夕,景德镇市场上有6、7家茶叶门市店,专门负责市场上的绿茶供应.有3家茶社,其中规模较大的叫复兴茶社,社址五龙庵,种有珠兰花,用以窨制香茶。也有一些挑茶担小贩,走街串巷叫卖茶叶。民国29年(1940)前后,浮梁绿茶多为高山茶,质高价低,茶农出售中档绿茶,每百市斤以大米计算,约值普通大米450~500市斤,当年7月份以后可值普通大米1000斤左右。
  1950年,茶内销开始分两个渠道,一是红茶的副脚茶销往边销茶加工单位或直接销往内蒙、黑龙江等地方的商业部门。中档和低档的红茶,部分卖给上海内销批发站,再由其转销国内市场;另一个渠道是由茶叶果品公司(有时称土杂公司)组织绿茶货源投放市场。1984年以前,茶叶归国家收购,茶农(包括茶场)自留茶不得超过茶叶产量的1%,不能自由贸易。1984年,国务院下达75号文件,对茶叶购销体制进行改革,除边销茶叶外,实行议购议销,市场放开。当年,市茶科所在市中山北路设有茶叶门市部,供应各种档次的绿茶和花茶,农贸市场上也有少量的绿茶销售。
  外销茶叶为国家主要大宗出口商品之一,历史上多为官办。民间经营茶叶始于两汉,正式外销则始于唐初。唐元和八年(813),“每岁出茶七百万驮(驮:唐代饼茶的计量单位,即饼茶一片),税十五万贯。”、“唐贞元九年始征茶税,以其十之一为税,每岁得钱四十万贯。”当时浮梁(区划包括现在安徽省祁门县的西南乡)是全国的茶叶贸易中心地之一,约占全国的茶叶贸易量和税收额3/8。16世纪末,中国茶叶大量输入欧美市场。1828年后,为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而大量制作红茶,作为出口的主要商品。
  外销 红茶,过去没有标准样茶,也没有较稳定的牌价,而是随国际行情波动而升降。评茶方法是先扦取样茶,先红后绿,分级评价,一次定盘,是为“一盘珠。”北洋军阀时期,兴田的萃丰和昌华茶号的红茶,直运香港、九龙出售,每担售价纹银360两(十六两制),折合银元504元。上海红茶价,民国19~21年(1930~1932),高庄茶每担400元,中庄茶每担200元;23~24年,每担高庄茶为190元,中庄茶每担100元;25年,高庄茶每担240元,中庄茶每担100元左右。28~29年2月,浮梁红茶评价表上规定为60个等级,级差多数在5元之内,最高是一级为每担288元,最低是六十级为每担15元。从25~32年的8年中,大多数年份平均在130~170元之间。最高是30年,平均每担239元;最低是26年,平均每担75元。经过8年抗日战争,中华民族惨遭战争创伤,经济萧条,茶叶价格亦随之贱如糟糠,大面积茶园遭抛荒,产销一落千丈。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发展岀口商品,积极扶持和鼓励外销岀口茶的生产。1950年始,由外贸系统的国营茶厂精制加工岀口红茶,调拨给上海茶叶出口公司对外销售,即茶叶由国家统一收购,其外汇由国家兑换统一使用。1934年12月,全国茶叶生产会议公布,国家生产的红茶大部分岀口外销,出口一吨红茶,可交换10吨钢材或20吨汽油(折合1985年的牌价计算),每斤红茶价值16.40元.
  国内红茶销售,国家采取外贸系统内部结算的办法,先按内部调拨价计算,后按照“一厂一茶一价”的原则,照工厂实际成本加8~10%的利润结算。故经营只盈无亏。1965年,经省批准,景德镇市九龙山茶场试制出口精制红茶,执行外贸系统的内部调拨价。由于跨系统的原因,当年采取参照景德镇茶厂的毛茶工差损失标准,给予每担补价30.55元,由省茶叶公司直接补给九龙山茶场3.68万元。1966〜1971年,外贸系统不同意按系统内工差损失补给农业口,而精制茶仍执行外贸系统内部调拨价价,受到“不等价交换”的部分经济损失。1972年,精制茶调拨实行“一省一茶一价”的原则,解决精制红茶销售中“系统”间的矛盾,生产精制红茶的积极性再度得以调动。
  1954年以来.“浮红”与“祁红”同一个标准,一直是按照“同质同级同价”的原则办理。1983年以后,“浮红”与“祁红”在上海口岸同质同级不同价,标准级“浮红”比“祁红”低3.93%,每担茶相差18元.
  1972〜1985年,精制红茶调拨价有4次变动,以三级工夫红茶为中准级(原级系数为100%)。
  1950〜1985年,累计生产精制红茶41.86万担,其中外销红茶33.62万担,占80.32%。精制红茶销售价以1980年和1982年为最高。平均单价分别为每担298.75元和295.79元。市区7个精制茶厂销售情况,以景德镇茶厂最好,其次是西湖茶厂。
  第五节 经济效益
  茶叶经济效益包括茶税、茶利和创汇三个方面。
  茶税 “唐贞元九年(793),课税于茶,其法分茶之时价为三等,各以其十分之一为税。每岁得钱四十万贯。此为茶税之始。”当时浮梁占全国茶税的八分之三,居举足轻重的地位。
  解放后,茶叶作为农林特产,属扶持恢复发展的重要农产品,故有一段时期免交农业税。1963年,江西省人民委员会財字227号文件下达后,开始征办茶叶农业税,税率为5.5%,按毛茶收购价计征,一直到1985年未变。茶叶工商税(有时称货物税)变化较大,相当长时期列为高税产品。1949年9月20日,中原临时人民政府规定茶叶税率为5%。1950年12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规定茶税率为20%。1953年1月,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公布茶叶税率为25%。1958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规定茶叶税率为40%。1983年4月,财政部、商业部和国家物价局3家联合规定,毛茶税由40%调减为25%,精制茶税改为统一税率15%。1950~1985年,向国家交纳茶叶税金2800多万元。“六五”期间,茶叶税累计为614.2万元,其中茶叶农业税(即农林特产税)为123.87万元。
  茶利 近代经营茶叶有“其利最夥”之说。建国后,各单位经营茶叶收入均可。九龙山和罗家垦殖场在生产精制红茶后,逐步扭转了经济亏损,精制茶厂年年盈利。据财政部门测算,茶叶生产的鲜叶、初制和精制3个环节中,鲜叶生产每担干茶利润约30~40元,初制一般略有亏损;精制茶一般每担茶利润在30元以上,特殊和个别厂每担精制茶利润在60元以上。市区茶叶年均给国家创利润约40多万元。
  创汇 唐至清初,茶叶外贸交易,多为以物易物或者兑换黄金,不存在进出口的顺逆差问题。英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茶叶进口国,又是中国茶叶的传统市场。自1781年始,中国茶叶以绝对优势压倒其他国家,独占英国市场长达100年的历史。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前的33年中,是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飞跃发展时期,居出口货值第一位。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居有垄断地位,茶价由中国决定。“故彼时贩茶者,多获厚利归”。
  建国后,对外贸商品实行统一管理。国家出售红茶换取外汇后,从外国购进国内急需的物资,为国家建设服务.“根据全国茶叶生产会议公布(1954年12月),1吨红茶出口可换10吨钢材或20吨汽油。”50年代,国内缺乏汽油和钢材,多以此为换汇标准。1956年12月,市人民代表大会宣布,本年全部茶叶出口产品可为国家换回钢材3336吨,折合拖拉机67台,喷气式飞机8架。当年出口红茶为6631担,折合钢材331.55吨,即一吨茶换回钢材10吨多。建国36年来,景德镇市为国家提供出口红茶33.62万担,每担出口红茶以125美元计算,共创外汇4200多万美元。近几年,每年出口红茶创汇达270万美元左右。
  第四章 基地建设
  第一节 经济扶持
  民国时期,茶农得不到真正的经济扶助。茶商要得到银行和茶叶公司的贷款,须先认缴省茶叶公司的股金,才有权获得贷款。民国36年(1947),浮梁县茶叶社商共有40户(其中茶叶合作社18户,厂商22户),认缴股金9507万元(法币)。按每担茶3万元一股计算,以80%作为贷款数,由省公司收取月息六分,贷款期限不得超过四个月。茶商向银行贷款,还要茶叶公司及其办理机构担保,并负担比公司更高的利息。
  50年代,人民政府大力扶持发展茶叶生产,发放无息贷款,帮助垦复茶园,1950~1954年,共发放茶叶无息贷款19.88万元。其中:1950年4.62万元,1951年5.62万元,1952年1.9万元,1953年4.12万元,1954年3.62万元。
  1955年5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部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发出《关于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的指示》,提出6项具体措施,其中一项为经济扶持。1956年3月28日,江西省人民委员会发出指示,规定在红茶生产前发放预付定金,每担预付16元。同时,为照顾茶农在收茶季节临时雇人采茶的实际需要,凡出售(预售)干毛茶100斤的,平均增加供应大米29斤。以后在不同的时期对毛茶的收购,除付给预购定金外,并按收购量奖售给不同标准数量的化肥、粮食和棉布等物资。
  1936年4月,市人民政府为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在景祁公路边的勒功乡杨家坂建立国营浮梁县茶场。从开辟新式茶园到建立初制厂和精制厂,国家投资200多万元.1963年,国家在罗家垦殖场建立茶叶基地,用于茶园建设和初制设备的投资共130多万元。70年代前后,臧湾和万寿山等国营垦殖场,分别建立茶园和初精制加工厂,均从不同渠道得到国家财力支持。
  1975年,市内聘用10名农民茶叶技术员,分赴主要茶区指导茶农生产,由国家支付培训费和工资。至次年4月,国家支付全部开支6000元。
  1975~1980年,贯彻1974年全国茶叶基地建设会议精神,加快茶叶发展步伐,国家要求景德镇市在1980年实现茶叶产量5万担。6年中,国家拨款共31.2万元,其中省农业厅拨幼龄茶园抚育款12.7万元,市财政拨种茶款18.5万元。
  “六五”期间,市财政对茶叶发展扶持资金拨款达211.5万元,省农业厅拨款12万元。其中用于新垦茶园26万元,幼龄茶园抚育费55.8万元,用于初制厂和精制厂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购置140多万元.
  新平茶场是市直接抓的机械型重点茶场,1980~1985年,市财政和农业局共投资17.1万元。其中用于机耕、机灌、初制加工设备13.4万元。用于茶园抚育4.1万元。
  1985年,臧湾垦殖场筹办茶叶精制厂,市财政支付10万元支农周转金,3年为期,不计利息,投产后归还。
  第二节 茶场茶厂
  民国27年(1938),江西农业院在东郊茅家坂创办浮梁茶叶改良场。37年,农业院婺源茶业改良场奉命迁移浮梁,与浮梁茶业改良场合并,属官办茶场。1949年5月收归浮梁专区茅家坂农场,属地方国营性质。
  新中国成立之后,相继建立一大批茶场、茶厂。其中国营茶场有九龙山茶场、臧湾垦殖场茶叶分场、万寿山垦殖场茶叶分场。集体茶场有寿安乡茶场。乡办茶场有旧城、江村、黄坛、新平、储田、三龙、峙滩、西湖、福港、天晓山、鹅湖、黄金山、湘湖、马源坞、创业茶场等;村办花园场有河源、马家、金山、王港、东埠茶场等;茶叶精制厂有江村、西湖、金山、金竹山、臧湾茶叶精制厂。
  景德镇茶厂 1950年2月1日,浮梁专区在经公桥建立中国茶叶公司屯溪支公司经公桥机器制茶厂,是建国后全国最早兴办的12个红茶厂之一。1950年下半年,改称为中国茶叶公司江西省分公司浮梁茶厂,下设桃墅、严台、沧溪3个手工分厂,并在全市范围内设9个茶叶收购站。1954年,厂址由经公桥迁至景德镇市太白园,改名为景德镇茶厂,原经公桥厂的厂房改为初制毛茶之用,为省属外贸系统的国营企业。1980年,划归市商业局主管。
  建国36年来,景德镇茶厂共收购红毛茶29.59万担,销售精制红茶31.22万担(1971~1972年未列明精制茶,按收购毛茶折算)。其中外销红茶25.66万担,占总精制茶的82.19%。新中国成立后,市内所产制的礼茶、名优茶大部分出自该厂。1985年,全厂职工276人,固定资产294万元,流动资金23.9万元。缴纳国家税金54.57万元(含预交所得税6.46万元在内),创利润14.8万元。工资总额38.38万元。景德镇茶厂下设洪源茶场(有茶园68亩)和经公桥初制厂,年精制加工能力在15000担以上,初制加工在4000担左右。
  九龙山茶厂 是以生产出口红茶为主要经营项目的国营农垦企业。1956年4月1日创建,原名国营浮梁县茶场。1958年改名为国营景德镇市九龙山综合垦殖场。有新式茶园5217亩,其中采摘茶园4410亩。下设茶叶科学研究所和杨家坂、白茅、长滩3个分场。1959年实行机械化制毛茶。1965年开始试制精制红茶,直接对上海口岸调拨。1966年正式生产精制红茶,成为全省第一家红茶生产“一条龙”的完整体系。1963~1965年,连续3年获省政府颁发的茶叶生产先进单位奖状。1978年,先后获得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和国家农垦总局颁发的茶叶生产先进单位奖旗。同年,全国茶叶杂志《茶叶科技简讯》刊登组照“九龙山下飘茶香”,反映其垦荒种茶、采茶、喷灌应用、科研、初精制加工等场景。中央和省级农业展览馆,亦展出其发展业绩。1979年获农垦部颁发的茶叶先进单位和经营管理先进单位奖,1980年获江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茶叶生产先进单位奖。
  1957~1985年,共为国家提供商品茶8.98万担,其中精制红茶8.62万担。在精制红茶中,外销茶为6.35万余担,占73.75%。30年中,向国家交纳税金503.35万元,上交利润(1979年财务包干前)18.99万元,国家投资回收率165.23%,居全市农垦企业的首位。1985年,全场职工1170人,年工资总额77.3万元。固定资产268.62万元,流动资金77.94万元。全年生产总值279.4万元,销售收入288.6万元,交纳国家税金29.8万元,其中农业税4.1万元,创利润10.9万元。建场30年来,国家共拨款316.13万元。1985年茶叶加工能力,包括初精制配套可达1万担以上。
  罗家茶厂 国营景德镇市罗家垦殖场的所属单位之一。1963年,市财政共拨给罗家垦殖场用于新辟茶园的经费投资13.75万元。1964年冬,共开辟新式茶园4059亩。茶园建成后,相继成立罗家垦殖场茶叶分场和茶叶初制厂。1978年以前,共售红毛茶173.66担。1979~1985年,共生产红毛茶1.62万担。1979年经省批准,建立茶叶精制厂,生产的精制红茶直接对上海口岸调拨。此后,茶叶生产年年盈利。到1985年,共生产精制红茶2.62万担(含自产毛茶在内),其中外销茶2.06万担,占78.75%。为国家提供200多万元税源。1985年,全厂共有职工317人,工资总额为34.32万元。固定资产为137.21万元,流动资金6.6万元(不含由总场直接掌握的流动资金)。年生产总值210万元,年创利润额13.05万元。红毛茶初制加工能力在3000担以上,精制加工能力为1万担。
  江村茶厂 1975年冬,江村公社在古潭平天〓建立茶场,垦种500亩新式茶园。以后陆续扩种,到1980年,共有新式茶园2330亩。1978年建立茶叶初制厂,1983年建立茶叶精制厂,产制的精红茶直接对上海口岸调拨。至1983年,累计生产精制红茶5064担,其中外销红茶4556担,占89.96%。1984~1985年,所产“浮红”二、三、四级工夫茶,荣获3次部优和1次省优奖。国家对该场投资10万元,其中种植茶园(包括抚育幼茶)投资3万余元,初制设备投资2万元,精制设备投资5万元.1985年,初制加工能力为2000担,精制加工能力为4000担以上。
  第三节 专业承包
  1983年,茶叶生产普遍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出现了一批茶叶种植专业户,各茶叶精制厂家也实行专业承包,承包方式多种多样。
  随田到户承包 粮田、竹山、茶山、油茶山、用材林、薪炭林等,统一按劳力和人口分配到户管理,按等级分别收取公共积累。凡是没有专业茶场的茶叶生产单位,都按这种方式承包。
  单户(或1人)承包 1985年,湘湖茶场由1名浙江省金华县东考乡人承包,承包面积430亩,定额年产茶10担,结果欠银行贷款1.83万元,一走了之。1983~1984年,河源茶场(村办)由1人承包,一年上交茶场1000元公共积累,一切费用自理。王港茶场(村办)包括初制厂在内,有300亩茶园,由1人承包,一年上交1500元。马家村办茶场茶园面积780亩,1984~1985年由当地一位农民承包,每年上交4000元公共积累。虽然承包给个人的单位不多,时期不长,但是少则一年,多则两年就收回了茶园和厂房设备,仍归集体经营。
  同行业的外单位承包 1985年,河源茶场由金山(村办)茶叶精制厂承包,每年付给1000元的公共积累。实际上是一种单位租赁经营的形式。
  作业定额承包 包括茶园管理、鲜叶采摘以及毛茶精茶等作业,均分面积、分产量(联系质量)、分技术工种进行定额承包。这种承包形式较为广泛,持续时间也较长。国营茶场茶厂和较大的乡办茶场茶厂,多是采取此种承包方式。
  第五章 茶叶科研
  第一节 科研机构
  景德镇市茶叶科学研究所 建于1978年11月,所址印墩下,与市茶叶技术推广站合署办公。核定行政事业编制8人,工人20人。占地面积200亩,其中实验茶园142亩,茶圃2亩,旱地和待开发林地近40亩,房屋晒场与生活区用地20余亩。有供科学研究用的制茶设备机械8台。所内设办公室、财务组、科研组、茶叶试验场等。
  国营景德镇市九龙山垦殖场茶叶科学研究所 成立于1968年冬。除为本场茶叶生产服务外,还负责指导全市茶叶生产,同时也承包上级下达的科研课题任务。有试验茶园20多亩,其中高产试验茶园2.36亩。担负茶叶种植、茶种优选、茶园肥料合理施用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等任务,不承担制茶工艺研究。
  景德镇市茶叶职业学校 1964年9月,景德镇市茶叶职业学校成立,校址九龙山,1965年迁至洪源,有学生139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撤消。1984年创办九龙山茶叶中学,校址勒功,在校学生243人,有专任教师14人。
  茶叶科技队伍 1979~1983年,在茶叶技术人员中,开展技术职称评定工作。经评议审定,晋升为中级技术职称的人员6名;助理技术职称人员13名。其中助理农艺师2名,助理工程师11名;茶叶技术员10名。1985年,有茶叶专业技术人员27人。
  第二节 科技成果
  1953年6月,由黄崇焘编著的《制茶学》一书,经湖南农学院园艺系教授陈兴琰审定出版,全书分为3篇,37章共20余万字,为新中国成立后江西省第一部茶叶专业著作。黄崇焘所纂《茶叶概论》同期问世,全书分8章,共14万字。两书皆为湖南农学院和中南农林部茶叶干部专修班参考教材之一,是新中国成立后省内第二本茶叶专著。
  1980年12月,黄崇焘编著的《红茶制造》一书,由景德镇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印4500册作内部资料发行。全书分6章16节,共12万字,书中内容包括中国工夫红茶、红碎茶及国外红(碎)茶的初精制原理、工艺技术操作规程、产品质量检验以及常见设备性能及使用等内容,是一本比较系统、实用的红茶制造专业书。1982年1月,市科委、市科协、市人事局联合颁发科学著作证书。
  1972年,九龙山垦殖场茶叶科学研究所进行茶树栽培高产试验,对2.36亩茶园采取综合增产技术措施,于1982年达到亩产红毛茶806.7斤,亩茶利润可达390元。1983年3月,这一科研成果荣获市政府颁发的茶叶栽培高产试验科技成果2等奖。
  1981年秋,在市区划办公室统一的领导下,组织60多人,历时90天,对全市茶叶生产的资源历史状况和现实情况,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并提出发展茶叶生产的布局结构建议,写出具有指导意义的《景德镇市茶叶资源普查报告》。
  景德镇市茶科所围绕市建设优质出口工夫红茶基地设置科研课题,以“短、平、快”为效益理想目标,曾承担过10项课题研究项目。其中较为重要的研究成果有省农业厅下达的“茶树品种资源调查”和“浮梁茶叶良种基地建立”;省蚕桑茶叶研究所牵头的“八个茶树品种区域性试验”协作项目;市科委下达的“茶树丰产栽培综合技术应用”。
  1985年,黄崇焘在修水县指导创制了“宁红”特级工夫茶,获国家银质奖,修水县人民政府颁发了证书。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85年,分农牧渔业志、林业志、水利志、茶业志、蔬菜志、乡镇企业志、电力工业志、电子工业志、机械工业志、轻化工业志、建筑材料志、建筑业志、医药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