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0863
颗粒名称: 水利志
分类号: TV-092.56
页数: 30
页码: 93-12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水利志的情况。其中包括水利机构、蓄水工程、引水工程、农田灌溉、防洪工程、水土保持、投资投工、生活用水等。
关键词: 景德镇市 水利志

内容

景德镇市天然水系发育旺盛,地形地势利于汇聚水源,水资源丰富。但年度季节间降水量变化大,分配不均,丰枯悬殊,往往造成夏洪秋旱。
  自古以来,境内居民对水的利用不仅限于农业生产、粮食加工和运输方面,还广泛地运用在陶瓷生产上。清人《昌江杂咏》云:“重重水碓夹江开,未雨殷传数里雷。”这正是当年境内利用水碓粉碎瓷石景象的真实写照。据1949年的统计,仅湘湖、银坑、三宝3地加工瓷石的水碓就有250车、计1000支碓。
  新中国成立后,水利事业迅猛发展。30年多来,国家对水利水电工程总投资2400万元,集体自筹和劳动积累共3400多万元,建成各种类型的水利工程2839座,有效灌溉面积29.57万亩,建立堤坊工程4座,保护面积9100亩;建设小水电站67座,年水力发电量440余万千瓦/时;兴修水土保持工程28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3万亩,形成比较完整的灌溉、排涝、防洪和水土保养体系。同时,新建人畜饮水工程758座(项),解决和改善了农村15.29万人的饮水条件。
  第一章 水利机构
  第一节 行政机构
  景德镇市域水利事业,历史上多属乡民自发兴办,30年代由浮梁县政府建设科(三科)掌管。1950年,景德镇市人民政府设有建设科,履行管理水利建设职责。1954年3月,建设科撤销,成立农林水利科,专管农、林业生产和水利建设。1955年3月,将农林水利科分别改为农水局和林业局。1957年6月,农水局划开,单独设立水利局,下属单位有水利技术指导站,1960年9月,设立农水局,内设有秘书科、农业科、经营管理科、水利电力科和畜牧水产科5个职能机构。1962年5月,市人民政府决定撤销农水局,分别成立农业局和水利电力局,水电局内设秘书科、水利电力科、水产科3个职能机构。
  1968年10月,市水利电力局撤销,成立农业水利服务站和农业机电服务站。1969年10月,农业水利服务站和农业机电服务站撤销,成立市农林水利管理局,下设政工组、办事组、林业组、农机组、水电组。1970年10月,设立农机水电服务站。1972年9月,市农林水管理局撤销,恢复市农水局,农机水电服务站为农水局下属单位。1973年3月,市农水局和农机水电服务站同时撤销,以农机水电服务站的水利工作人员为基础,重新组建恢复水利电力局,设秘书科、水利电力科、计划财务科,1975年3月增设工程管理科。1981年12月,撤销技术指导站,改设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室。
  第二节 防汛抗旱冬修机构
  从1957年4月起,市、县均设有临时性防汛抗旱指挥部,设指挥1人,由政府分管农业的领导担任。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主任均由水电局长兼,工作人员以水电局为主,抽调有关单位1至2人,集体办公,处理日常工作。
  1981年,防汛办公室定为常设办事机构。1983年,市水电局内设防汛办公室,定编7人。各区也设有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由主管水利的副区长担任指挥,各乡(场)设防汛指挥所,由主管农业的副乡(场)长担任指挥。并从基干民兵中组织抢险队伍,每年汛期来临,做到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以保安全渡汛。
  自1956年以后,每年冬修期间,成立临时性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以加强对兴修农田水利建设的领导。指挥部成员由政府、武装部、财办、农委(办)、城建局、财政局、物资局、人民银行、陶瓷工业公司、商业局、交通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等单位的领导组成,各区、乡成立相应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机构。
  第三节 水土保持机构
  1963年2月,成立市水土保持委员会,主任由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兼任。1964年3月,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定编3人。1983年12月31日,市人民政府为贯彻国务院发布的《水土保持工作条例》,加强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保持生态平衡,以景政发(1983)160号文调整市水土保持委员会成员,下设办公室,定编7人,负责水土保持的日常工作。
  第四节 工程管理机构
  1975年以前,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工作,由市水电局水电科兼管。1975年起,市水电局增设工程管理科,定编4人,专职负责工程管理工作。
  机电排灌管理站 1962年,成立国营景德镇市机电排灌管理总站,直接管理昌江大桥、双蓬、老虎庙、宝石4个机电排灌站。1968年10月,机电排灌管理站撤销。1973年以后,恢复机电排灌管理站,与水利科合并办公。乡级工程管理站 1962年,开始设专职水利员,每社(场)1名。1964年,鹅湖公社率先建立水利管理站,负责全公社的水利管理工作。到1985年,先后共建立16个乡级水利管理站,共有管理人员48人。
  水电管理站 随着小水电事业的发展,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三墩、梅岭、蛇形、中洲、大港、港口、大洲、亭岭下等8个水电管理站,共有管理人员和机电工83人。
  水库管理机构
  1960年3月,成立跃进水库管理处,直属市水电局。1968年,跃进水库管理处下放南安公社管理,1973年复归市水电局。1978年,将库区附近4个生产队划归水库管理处管辖。1982年,灌区渠道划给湘湖乡,建立湘湖乡灌区管理站。1985年8月,跃进水库管理处更名为玉田水库管理处,有正式职工54人。下设养鱼、发电多种经营组,还有5个集体性质的农业生产队,有耕地628亩。1964年,成立山田水库管理所。1960~1963年,由鱼山人民公社管理。1964~1983年,由波阳县水电局管理。1983年10月,由昌江区水电局接管。
  1985年1月,山田水库管理所更名为山田水库工程管理处,下设办公室、捕捞组、鱼苗组和水利组,共有管理人员23人。
  全市17座小(一)型水库,均成立了水库管理站。每个站均由当地乡政府选派管理人员2~4人;小(二)型水库多数由村委会管理,少数由乡水库管站管理。
  第二章 蓄水工程
  第一节 塘库工程
  境内塘库见于资料最早的为宋景佑年间修建的莲荷塘,位于浮梁县城东北部,俗称北湖,广积47亩余,用于防火消防,后成风景塘,晚清至民国时期逐渐淤积成耕地。古代,蓄水平塘多建于村前村后,其作用主要为村民日常洗衣洗菜及防火,也有兼作灌溉。清道光《浮梁县志》载,用于灌溉的水塘有水晶塘、寒家塘、藕塘、查村塘、瓷石塘、港口塘、当口塘、荫水塘、邱村塘、同台塘、白玉塘、樟木塘、枫林塘共13口。
  民国26年(1937),浮梁县参议会计划修建5座水库(山塘),后因故未实施。36年,江西省水利局提出兴建示范水库计划,每县修建2座,每座由政府贷款100万元(法币),浮梁县为9个试点县之一。37年,省水利局补贷给浮梁县8座水库材料费1亿元(法币)。同年8月止,浮梁县共修建水库(山塘)9座,分别在三龙乡的猪坞里,里仁乡的香炉山,峙滩乡的林坞、李家坞、仓坞、塘坞、长京、梅湖和墩口乡的土塘坞,计划灌溉农田6520亩。工程经费虽有政府贷款,但由于官吏层层克扣,多数有名无实,不见效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兴蓄水工程,塘库最先发展。1950年9月,南安乡为发展农业生产,在土改分田中,留下7亩低洼田,组织农民挖了7口平塘,灌溉500亩农田。1952年2月,洪源乡洪源村徐曰喜互助组在村前后各修一口平塘,蓄水6000立方米,使100多亩农田当年丰收。1953年春,第一座山塘一后山垄山塘在洪源乡洪源村兴建,坝高5米,库容4000立方米,灌溉40亩,规模虽小,但起到了示范作用。到1956年底,全市农村共建有塘库87座。1958年冬以后,平塘通常只作养鱼水池,而山塘多用于灌溉,年年都有建树,效益逐步提高。
  第二节 小(二)型水库
  1952年冬,开始兴建库容在10万到100万立方米之间的小(二)型水库。是年,鹅湖乡组织800多农民修建了第一座京山水库,坝高14米,库容12万立方米,坝下输水管采取混凝土圆形结构,并设溢洪道,灌溉面积500亩。次年冬,南安乡在盈田修建口家坞水库,输水管采用砖砌拱,以后进行过多次补强加固。兴建小(二)型水库效益与失比,据20个工程抽样调查表明:淹没面积(耕地)与灌溉面积为1:20。现有的183座小(二)型水库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是万寿山乡王家源水库,为15.25平方公里,最小的是先锋垦殖场月兰坞水库,仅0.1平方公里。土坝坝型有52座是心墙坝,少数为斜墙坝,其余为均质坝;平均高度15米,峙滩乡大茅山水库主坝23米为最高;输水管道结构材料,采用钢筋混凝土的2座,素混凝土169座,砖砌9座,条石砌的2座,竟成乡河西村曹家滩水库系铸铁涵管,放水建筑仅一座闸阀,其它为卧管式或人工斜涵启闭。由于管理不严,1984~1985年有14座水库发生堵塞。
  典型工程有黄泥坝水库、龚村坞水库等。
  黄泥坝水库位于通往景湖公路干线的罗家滩至槐树垄之间,距市区5公里,集雨面积2平方公里,总库容79.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58.6万立方米,可养水面80亩,已养水面80亩。大坝的右侧是豆渣坞,左侧是庙坞,上游是槐树垄,坝下的白茅坂有水田1300多亩。古代劳动人民为了蓄水灌溉这片土地,曾在两坞口多次修坝未成,只留下一座矮小的黄泥坑残迹,新坝因此而得名。
  黄泥坝水库
  工程分二期施工,第一期工程于1956年11月开工,由罗家乡先锋高级农业社组织300名劳动力用60天时间完成了大坝清基,涵管安装,心墙开挖回填,反滤层沙石运输和部分大坝土方;第二期工程于1957年10月开始,年末工程竣工,灌溉面积800亩。
  龚村坞水库
  位于王港乡墩口村境内,集雨面积2平方公里,总库容44.4万立方米,心墙土坝,大坝长84米,坝高8.5米,顶宽2米,有效灌溉面积400亩,因大坝座落在龚村坞而得名。
  1958年10月,龚村坞水库工程全面动工,当年竣工灌溉受益。库区淹没耕地60多亩,迁移一个自然村,拆迁房屋6幢,国家补助(包括迁移)经费1万元。
  龚村坞水库自运行以来,相继加固配套。1974年冬,大坝背水坡增厚2米,溢洪道作了整治,提高了防洪能力。为了扩大灌溉效益,1975年开挖一条长达3.5公里的灌溉渠,受益面积从400亩扩大到800亩。
  第三节 小(一)型水库
  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1956年开始兴建总库容在100万到1000万立方米之间的小(一)型水库。是年冬,湘湖乡洞口村兴建大坞里水库,到1978年天保乡小麦坞水库扩建,共建成小(一)型水库17座,分布于12个乡,工程控制流域面积112.94平方公里,总库容416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886万立方米,灌溉面积达到3.75万亩,养鱼水面0.42万亩,在17座水库中,大背坞、锦溪2个库建有水电站,共装机4台,总容量210千瓦。
  水库大坝除鱼山乡的杨湾水库为浆砌重力坝外,其余均为土坝。大背坞水库坝最高,为29.5米;西冲水库干渠最长,为26.3公里,共连通6座蓄水工程;山田坞水库有效库容量最大,为506万立方米。经过逐年补强改造,有13座水库的输水管由原混凝土和条石结构更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隧洞,放水设施有7座水库为斜涵式,锦溪、虎形、白菜园3座水库为深孔式斜拉闸控制,山田坞、西冲、方坑、大背坞、小麦坞、郭卜峰、杨湾7座水库为竖井式平板闸门控制。溢洪道普遍拓宽加深,有4座采用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结构。1978年大旱,所有水库都达到正常灌溉效益。
  典型工程有虎形水库、西冲水库、山田坞水库、杨湾水库等。
  虎形水库 位于鹅湖乡京山村,拦截金竹山小源河而成,流域面积23.8平方公里。1958年冬动工,1964年竣工。自投入运行以来,不断进行加固配套。1977年加固整修大坝;1979年又加高1米;1980年汛期,溢洪道边墙沉陷,当年冬进行整修;1981年,重建输水管,将原双节20公分混凝土管封堵,改为压力隧洞输水;1983年冬,拓宽溢洪道并加固,经复核达到部颁标准。坝长252米,坝高18米,顶宽3米,总库容428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5000亩,实际达到4350亩。配套工程有干渠一条,长达8公里,渡槽2座,灌区实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
  在建设虎形水库过程中,迁移一个自然村,拆迁房屋24幢,迁移人口70人,淹没农田160亩,工程总造价4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2.08万元,劳务投工16万个工日,完成土方7.2万立方米,石方1760立方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205立方米。
  西冲水库 位于洪源乡洗马桥村,集雨面积6.8平方公里,大坝长122米,高24.5米,总库容667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87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万亩,已达0.37万亩。
  西冲水库始建于1958年8月,1959年2月,完成大坝高10.6米。1971年冬续建,大坝加高到20.6米,增设内径为0.7米的钢筋混凝土输水管。1976年冬,对大坝进行防渗处理,内坡铺盖4米厚粘土斜墙,并加高大坝4米。1973年,开始渠系配套建设,完成自输水管出口到万家隧洞渠道及2座渡槽(最长的冷水坞渡槽,高13米,长152米)、4座隧洞(总长278米)。1977年,延伸渠道到洪源村的后山垄水库(小二型)。1980年,配套延伸到槐树垄,连接方家村的黄泥坝水库,从而把沿线的陆家、后山垄、塘坞、乔麦湾、火烧甲、黄泥坝联为一体,有效地解决了上下游在旱季争水的矛盾。
  山田坞水库 位于寿安乡宁厂村和丰旺村境内,距城区16公里,集雨面积5.28平方公里,坝顶长117米,坝高27米,顶宽9米,总库容56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506万立方米,可养鱼水面160亩,已养水面130亩。
  1958年8月,山田坞水库工程动工兴建。次年春,完成大坝高12米,开挖临时溢洪道渡汛,带“病”运行了4年。1965年加固,增强防洪能力,提高蓄水位;1966年冬,大坝加高到20米,开挖渠道3公里,宁厂和朱溪两个大队的1000亩耕地受益。1976年冬,大坝加高到27米,并用块石内外护坡,重开溢洪道,堵塞原内径0.3米混凝土管,重建压力输水隧洞,符合部颁防洪标准。延伸渠道l0公里,灌溉面积扩大到2740亩。
  建设山田坞水库,迁移一个村庄,计房屋27幢,人口127人,淹田350亩,总造价32万余元。工程建成后,整个灌区的粮食生产逐年增长,水稻田均由一季改为双季。
  杨湾水库 位于鱼山乡陈村境内,流域面积14.5平方公里,是境内唯一的浆砌石重力坝水库,又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1965年动工兴建,枢纽工程历时两年,1967年竣工投入运行。水库坝高21.8米,坝顶宽2.5米,溢洪道在坝身采用坝顶溢流,进口高程91.4米,溢流宽度14.4米,平板闸门控制,螺杆启闭机启闭,最大泄流量160.67立方米/秒,放大涵洞为1×1.2米,长22米,进水口高程73.20米,螺杆启闭,平板闸门控制。总库容192万立方米,灌溉面积5000亩。
  杨湾工程因施工质量没有达到要求,坝基清基不彻底,混凝土防渗心墙浇捣不密实,造成坝体及坝肩严重漏水,局部地方产生射流。1983年3月,上饶地区水电设计队根据波阳县水电局设计要求,采用帷幕灌浆方法进行防渗,12月18日完成施工任务,总孔井进尺846米。
  第四节 中型水库
  1958年,境内开始兴建中型水库,至1985年,有2座中型水库发挥效益,灌溉面积达1.73万亩。
  玉田水库 原名跃进水库(因兴建于“大跃进”年代,故名),位于湘湖乡腴田埠村,离城区21公里,水库拦截昌江支流南河水,坝址以上河长40公里,控制流域面积146平方公里。水库始建于1958年10月,1959年4月初步建成发挥部分效益。此后,多次进行续建加固,至1983年冬水库全部竣工,坝高224米,总库容198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700万立方米,大坝安全达部颁标准。
  1958年10月8日,玉田水库主坝动工,浮梁县政府成立跃进水库工程建设前线指挥部,南安公社组织2000多名农民施工。次年1月,大坝修至5米高,在未开挖溢洪道情况下,将大坝强行堵口合拢。2月,合拢段决口。市委、市政府重组跃进水库建设指挥部,调集以十大瓷厂工人为主体的5000余人抢修大坝。3月10日,第二次堵口,当大坝升高到11米时,出现阵性降水,库水位迅速上升,经过18个昼夜的抗洪抢险,大坝增高6米多,坝顶高程超过了溢洪哑口,终于化险为夷了。1961年,进行心墙截流。1963年2月,加固大坝,重建河床段反滤层,以降低浸润线,基本上解决大坝渗漏。1964年冬,大坝加高2米。1965年冬,溢洪道改建。1969年冬,大坝又加高2米。1976年冬,溢洪道按“75·8”暴雨标准扩建改造。1977年,大坝再加高1米。1979年完成大坝内(块石)外(草皮)护坡。1981年,压力隧洞动工兴建,为双筋混凝土结构,洞径2.0米。1982年,,坝后电站开工兴建,同年8月完工,装机2台,235千瓦,10月发电,年底完成上国家电网输电工程。水库干渠总长17.6公里,附属建筑物有:渡槽8座、倒虹管2座、过山涵4座、泄洪闸5座、便桥I座,有效灌溉面积逐步扩大到7300亩。1983年,全面投入运行。1985年,年产成鱼5.1万斤,养鱼收入5万元;发电83万千瓦/时,电费收入4.1万元;为黎明制药厂,七四〇厂供水430万吨,年水费收入4.9万元;多种经营收入1.1万元;年总收入15.1万元。同年,该项工程获市优秀设计2等奖。
  玉田水库风光秀美,有狮子山、溶洞、孤岛、古墓、仙人桥、人工湖等景观,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山田水库位于鱼山乡程家村,水库集雨面积76.8平方公里,总库容1760万立方米,最大坝高17.9米。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养殖的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1958年10月,由波阳县主持兴建,鲇鱼山公社负责施工,1959年春完工。同年汛期,因溢洪道未按标准开挖,致使大坝和周围30米长范围内的地方被洪水冲毁。是年冬,修复大坝,重建了底涵,并在大坝右侧250米山凹处开挖了新溢洪道。1963年冬与1966年冬,为了工程保安,重点改造溢洪道,另在34米高处新铺一条涵管,原底涵因口径规格不一和局部堵塞而废弃。1980年和1981年冬,进行除险加固和续建配套,大坝外坡重新设置反滤层,内坡块石护砌;溢洪道扩挖重建,底宽30米,底板浇注混凝土,边坡块石护砌,道口建一浆砌实用堰,控制泄流,抬高蓄水位;又在32米高程建一中涵,增大有效库容及灌溉用水量.1985年,昌江区水电局按“75·8”标准改建溢洪道,至年底仍在施工中。同年7月,市水电局对大坝白蚁危害进行处理,10月完成,效果良好。
  山田水库的兴建,淹没耕地2300亩,拆迁房屋53幢,迁移人口616人,可灌溉农田1万亩。1982年开始征收水费,1985年,水库总收入3.69万元,其中水费0.73万元,水产2.76万元,其它0.2万元,总支出3.57万元。
  第三章 引水工程
  第一节 历代陂坝
  景德镇市域修筑陂坝的历史久远,据旧志载,境内宁家坡建于南朝梁敬帝太平年间(556)。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浮梁县志·陂塘》载,共有各种陂坝22座。民国时期,陂坝工程在数量上略有发展。这些陂坝大多数为干砌块石坝、桩坝、柴草坝,只有极少数的是浆(糯米稀饭调石灰制成浆)砌石坝,修筑技术落后,施工质量差,清基不彻底,每遇洪水,都有相当一部分陂坝被冲毁,必须重新修筑。遇到洪水频繁的年份,则屡垮屡修,不仅每年要花去很多劳力,而且往往赶不上农时。
  据清道光十二年(1832)《浮梁县志》载,四乡陂坝分布情况如下:
  东乡的陇源、福义、上义、获口、锦义、义合、勤义、兴义、丰田等都共有陂坝36处,灌田塘11.81万亩。
  南乡的樵溪、上长源、下长源、南村、长山、辛合、常尚、历降,镇市里仁、长乡、湖田等都共有陂坝35处,灌田塘7.15万亩。
  西乡的上梅田、下梅田、鱼步、上义、彭村、下连、星差、居仁、上芦田、益源、下芦田、黄坛、兴礼等都共有陂坝58处,灌田塘5.8万亩。
  北乡的三里、法京、西里、腾凤、大帷、梓舟、兴福、引京、长安、杭溪等都共有陂坝71处,灌田塘6.9万亩。
  第二节 新建陂坝 解放后,景德镇市在新建中、小型蓄水工程的同时,按照自然条件特点,新建172处陂坝工程。灌溉面积1.82万亩,其中灌溉100亩以上的陂坝5座,灌田1.37万亩。
  南泊滚水坝 位于东河上游的鹅湖乡南泊村,始建于1964年5月。是一座混凝土重力坝,坝长60米,坝的两端分设东、西进水闸各1座,道阀1座,坝底设放空平管1个,管径30厘米,并设有放水斜管4级,引用东源山、白石塔、长明几条支流河水,水资源丰富。配套工程有东、西干渠各1条,东干渠长1500米,灌溉河东550亩农田,并在南泊村建有1座装机容量12千瓦的引水式小水电站。西干渠长7500米,渠首有暗渠190米,灌溉农田800亩,使两岸农田变为自流灌溉的稳产高产农田。
  长潭滚水坝
  位于鹅湖乡鹅湖村,始建于1969年,坝型为掺石混凝土重力坝,坝长80米,坝高4米,设进水闸及阀道各1座,东岸开渠道1条,长3公里,灌溉面积550亩。利用渠道的水力,建有水电站一座,装机两台,共80千瓦。
  海石碑坝
  座落在天保乡的水口处,是在原来干砌石坝的坝址上修建起来的。由于原坝清基不彻底,未加处理即在软基础上修筑,因而一遇洪水就被冲垮。经过数次的失败后,于1963年将该坝改建为掺石混凝土重力坝,改建后坝身稳定,灌溉面积由原来的130亩增加到500余亩。
  大洲引水渠
  位于黄坛乡的大洲村,渠道全长3公量,其中有2公里是卵石浆砌的,灌溉面积1500亩,是一座老式的引水工程。原渠首进口处有一柴草坝,拦截水流进入渠道,每遇洪水,草坝被冲垮,洪水过后又重新修筑。1963年,将渠道进口向上游沿山延伸140米,用浆砌覆盖引水入老渠,成为无坝引水工程.大洲水电站建成后,将发电的尾水引入老渠灌溉,灌区效益更好。
  汪胡、梅岭滚水坝汪胡坝
  位于瑶里乡汪胡村。始建于1978年,坝高15米,坝顶长32米,底长8米,是浆砌块石重力坝,内坡有混凝土防渗墙,专为蓄水发电而建,离石坝端35米开一输水隧洞进水,坝后建成一级电站,进水头135米,装机400千瓦。此后利用一级水电站尾水出口30米处的河道上又建一座坝,坝高1.5米,长15米的浆砌专石坝,引入一条长840米的引水渠,取水头为107米,装机500千瓦,为梅岭二级水电站。
  蛤蟆潭、长明滚水坝
  在瑶里乡内瑶村东河上游1.5公里处,名曰蛤蟆潭,建成一座高3米,长60米的拦河滚水坝,拦截梅岭、白石塔、罗源三支流,开一条长4.1公里的渠道至三墩村,取水头30米,设计装机1000千瓦,1977年11月动工,1981年3月完成第一期工程,1985年装机500千瓦,为了弥补流量不足,另在长明的分坑上游1公里处建有一座浆砌块石滚水坝,坝高1米,坝长9米,经2公里支渠入干渠。
  大港滚水坝
  位于经公桥乡大港村,是一浆砌块石重力坝,坝高5.5米,坝长65米,1969年动工兴建,主要是为蓄、引水发电而建,装机2台175千瓦,于1979年1月投产运行,供给经公桥乡所在地和周围村庄用电。
  港口滚水坝
  位于经公桥乡港口村,距下游的大港坝2.5公里。该坝原是一座2米高的蓑衣坝(用于拦河引水舂米)。1965年,为安装水轮泵发电(装机12千瓦),在老蓑衣坝的基础上加高1米,建成3米高草坝,次年被洪水冲毁。1966年重新修建成2.5米高的庄坝,1967年改建成3米干砌石坝,并装机40千瓦发电。至1983年,又在1967年的基础上加高1米,并取直成现在的污工硬壳坝,装机容量增至150千瓦,于1984年底建成发电。
  中洲滚水坝
  位于江村乡的中洲村,始建于1969年冬,1981年12月竣工。该坝高3.5米,长67.7米,是一座单一为水力发电而建的浆砌块石坝,设计装机3台,总容量375千瓦。实际装机2台,容量共300千瓦。
  亭岭下滚水坝 位于西湖乡柘平村西湾,始建于1969年冬,1982年竣工投产。该坝高3.5米,长40米,是一座单一为水力发电而建的浆砌块石坝,设计装机2台110千瓦。
  第四章 农田灌溉
  第一节 车灌
  1949年以前,境内农田灌溉,普遍采用水车提水。水车又名龙骨水车,分手车、脚车、牛车和筒车4种。手车由1至2人操作,提水高程在1米以内;脚车有2人、3人、4人操作,提水高程不超过2米;牛车由1头牛拉动,提水高程不超过3米;筒车利用水力带动圆筒循环转动,提水高程也在3米以内。手车普及农村,一般自耕农户均有添置。脚车主要分布在产粮区,富裕农户才能添置,多数是联户添置。牛车、筒车甚少,南河和西河少数村庄曾有使用。50年代,水车仍是农村抗旱的主要工具。据调査统计,1961年,市区农村使用简易提水工具共有1157件,其中手车720件,脚车320件,牛车59座,筒车54处。随着农田水利工程的兴建和动力排灌机械的发展,进入60年代以后,水车逐渐被淘汰。到80年代初,除少数手车散存于农户外,脚车、牛车、筒车均被动力提水机械取代。
  第二节 机灌
  1952年,浮梁县农场购进1台10匹马力的煤气抽水机,首次在茅农坂使用。1958年,开始购进柴油抽水机。60年代初,这两种抽水机械有了较大发展。据1962年6月市区灌溉机械普査,有抽水机127台2970马力,其中煤气机8台1993马力,柴油机45台958马力,灌漑面积1.14万亩。从60年代中期开始,煤气抽水机逐步被淘汰,柴油抽水机则继续有所发展。据1985年统计,市区农村柴油抽水机保有量发展到171台、计2752马力,灌溉面积仅8958亩,平均每马力灌溉3.26亩。
  第三节 电灌
  景德镇市农村电力抽水灌溉始于60年代初期,以粮区和菜区为起点逐步发展和扩大。第一座电灌站建于湘湖乡东安的汪村。1962年,利用柳家湾电厂的电源,在寿安乡沿小南河两岸兴建4座电灌站。接着又用里村电厂的电源,在竟成、湘湖、洪源和三龙等乡建立了农用输电线路。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乡村通电面不断扩大,电力灌溉被广泛采用,固定电灌站一批批地相继建立,原有的机械灌溉站也陆续改建成电灌站。据统计,1985年共有固定电灌站206座,装机222台,总容量4429千瓦,灌溉面积45574亩,平均每千瓦灌田10.2亩。绝大多数站设备利用率高,灌溉面积效益好,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第四节 泵濯
  水轮泵是一种以水为动力的机械,优点是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功能广。既能抽水,配上电机又能发电,还可以配上相应的机械进行农副产品加工。缺点是耗水量大,一台30型的水轮泵,要0.4-0.5个流量才能转动。因此,有些水轮泵在天旱水枯时,只能时用时停。农村使用水轮泵始于1962年,是年3月在湘湖乡双凤村进行试点,安装了一台20型水轮泵,抽水抗早、灌田50余亩。随后,在蛟潭、经公桥等乡先后推广,到1968年増加到102座、120台,灌田2105亩。1972年后,部分泵站被洪水冲毁,还有一部分改建成电灌站。
  第五节 喷濯
  景德镇市推广喷灌始于1978年3月,省水利厅专项投资1.8万元,购买10台样机在竟成乡180亩蔬菜基地上进行试点,效果很好,比人力肩挑浇水省工、省水,瓜菜质量优,产量倍增。随后,推广到茶园、果园和油菜等经济作物区,效果均好。1978〜1981年,使用喷灌的有竟成、朝阳、九龙、罗家、洪源、江村、峙滩、蛟潭、西湖、臧湾、鹅湖、吕蒙等17个乡、场,固定喷灌站发展到8处,移动式喷灌机发展到127台,铸铁管道800米,塑料管道1.6万米,机泵管成套设备131台,总投资86.8万元(其中自筹资金59.4万元),喷灌受益面积9755亩。1982年以后,由于管理不善,受益对象矛盾较多,部分设备损坏,逐渐出现不管不用的状况。
  第五章 防洪工程
  第一节 圩堤
  1970年10月,竟成公社三河大队修筑第一条防洪坪堤。接着,1971年10月,在小港嘴大队修筑了西瓜洲埒堤。1975年10月,在后街大队修筑老鸦滩坪堤。这三条坪堤的建成,使约占市郊区蔬菜地面积四分之一的2000亩地势较低的菜地,基本上保证了汛期正常生产。
  三河埒堤 座落在竟成公社三河大队,西起陶金岭,止于三河村西端油坊旁,全长1.8公里。坝顶高程34米(黄海高程),堤顶宽2米,内、外边坡均为1:2,堤身为均质土坝,保护面积600亩。始建于1970年10月,当年竣工。
  西瓜洲坪堤 座落在市区南端的竟成公社小港嘴大队,坪堤北起昌江大桥南面300米的墩头,顺昌江向南伸延至南河口,再向东沿南河上溯至老铁路的大桥,在大桥北端与老铁路相接,全长2.6公里。堤身建在河滩上,堤体是均质土坝,坝顶高程31.60米,坝顶宽3米,内、外坡均为1:2.1971年10月动工,当年建成,保护面积900亩。
  老鸦滩纤堤 座落在竟成公社,北起老鸦滩村北端,沿南河北岸至南河铁路桥与铁路基相接。始建于1975年10月,当年建成,全长1.6公里,堤身为均质土坝,堤顶高程31.60米,顶宽1.5米,内坡1:15,外坡1:2,保护面积500亩。
  第二节 排涝站
  1971年后,随着三河、西瓜洲、老鸦滩3条好堤的建成,相应的排涝工程和设施随之建立和设置。为了减少排涝量,在坪堤的集雨面积范围内,对天然降水和城市部分工业、生活用水,采取“高水沟排,中水导排,低水电排”的原则,把排水量压缩到最低限度,以减少排涝装机容量。
  第三节 改河工程
  70年代,境内农田基本建设发展到对河流进行整治,建立稳产高产、旱涝保收农田阶段。1974年冬,西湖公社首先在西湖大队拉开改河工程序幕。次年,寿安等公社相继开始整治河道。1979年,蛟潭区组织3000余名民兵投入改河工程。对屈折蛇行、穿坂(垄)而过的河道截弯取直,傍山开道,另辟新河,缩短河道,増大坡降,不仅加快了泄洪速度,减弱了洪峰侵漫,同时结合园田化建设,平整老河槽及其滩地,扩大种植与养殖面积500余亩。其间,典型的改河工程有:
  叶家河改河叶家河位于西湖公社西湖大队合源河岀口处的小湖坂。老河长1550米,宽60米,河床平均深度为1.5米,有60余亩水田常遭洪水冲淹。1974年冬,西湖公社组织民工进行整治、改道,至1976年春竣工。完成新建干砌石护坡(宽2.6米,高4.5米)的河堤I条长1033米,废田4亩,新改河道长340米,宽44米,护堤高3.5米。解决了洪水之患,且在老河滩上造田78亩。
  双河口改河 位于西湖公社合源大队双河口下游。老河在双河口下游约250米处有一长约850米的弯道,如沿河修路,不但弯急线长,有碍安全,而且费工费时,因此在公路设计施工时将弯道取直。1975年,结合修建公路兴修,将山咀打通,河道也沿公路改道,新开河道全长130米。小南河改河小南河位于寿安公社境内,全长23.5公里,上游段河道弯曲,多在田坂中穿过。1975年冬,由公社组织1800名劳力,整治寺前至油麻厂的河段,全长5公里。新河道沿右岸山脚开挖,左岸筑起1条3米高的防洪坝,为沿岸建立稳产高产农田奠定了基础。并在开挖新河道的同时,回填老河道,造田35亩。
  柳溪河改口 位于储田公社柳溪村,老河全长4.5公里(包括凤杨坂流入的支流0.5公里)。整个河段大部分在田坂中迂回,河床淤塞,洪水渲泄不畅,沿岸的120亩农田,经常被洪水淹没。1976年冬,由公社组织群众将凤杨坂的支流改道,将河流全部改道靠山,另一侧筑以土堤护田,经两年的汛期考验,效果良好。1978年冬,公社又组织300多人,对柳溪河进行全线改造,自燕窝开始至柳溪全长4公里,新河道全部靠南面山脚开挖,河宽由原来的9米减为5米,老河道回填造田60亩。
  先锋改河工程 位于西河中游,上起先锋垦殖场的斋旁上,下至扬泗庙,老河道长3.3公里。这段河道迂回曲折,河床淤塞,两岸滩地芦苇丛生,荒滩宽达60~100米,遇洪水则泛滥成灾。1979年9月,蛟潭区抽调民兵3000余人改造这段老河道,至年底完成。新河道从高塝上开始至尤家边取直,经陈家坞,高墩庙至杨泗庙与老河道相接,全长2.4公里,取直3个较大的弯道,缩短河道900米。新改河道除局部利用老河床外,大部分是在荒滩上挖成,只有很少部分从旱地上开出,共废旱地60亩。老河床和滩地,陆续修建鱼塘242亩,尚可开挖鱼塘420亩,比原来增加面积108亩。新开河道右岸建有5.9米高的圩堤一条,全长2.4公里,保护面积1400亩,左岸建有圩堤3段,总长1500米。
  第六章 水土保持
  第一节 侵蚀景德镇市土地总面积491万亩(不含乐平),其中山林面积38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8.67%,在山林面积中,有林地231万亩,荒山地50万亩,草山草坡28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56%。北部和东西山区植被较好,郊区的南西东部丘陵植被较差。境内坡地面积大,土层较薄,山地土壤有红壤、黄壤以及少量零星的高山甸土。红壤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丘岗地带,植被多为油茶林和茶园。黄壤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是主要林业用地。山地土壤多由千枚岩、板岩和花岗石风化残积物而成。上层较薄,多石。
  侵蚀类型 1984年,水土保持规划外业调查统计,市区水土流失面积为57.3万亩,占总面积的12.5%,占山地面积的15.9%。其中轻度流失面积约23.5万亩,占山地面积的6.5%;中度流失面积30万亩,占山地面积的0.01%。按侵蚀类型分:面蚀55万亩,占流失面积的9.59%,沟蚀1.5万亩,占流失面积的2.61%;崩岗0.8万亩,占流失面积的1.39%。由于水土流失的逐年增加,致使生态平衡直接和间接地受到破坏。
  侵蚀成因 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主要是西河流域,东河、南河等小流域也有程度不同的轻度和中度流失,成因大致是:
  一、矿区的开采缺乏治理措施,使流失面积不断扩大。昌江支流的东河、南河和西河均有瓷土开采,尤以西河上游的大洲矿造成水土流失特别严重。据1982年调查,该矿自1959年建矿到1982年的24年中,共生产瓷土107.69万吨,所排出尾沙泄流入河60余万吨,平均每年排沙量达2.6万多吨。1983年以后,开采瓷土近万吨,90%的尾沙排入西河,排沙量每年有9万多吨,加上黄坛乡年产的瓷土3000吨,尾沙入河也有3万吨。原可四季通船的河道,被淤塞12公里,占西河总长度的20%,河床升高2米多,使黄坛乡沿河两岸数百亩良田变成了落河田。
  二、森林严重过伐。据1982年调查,市区森林总储积量为708万立方米,其中杉木蓄积为123万立方米,占17%,松木蓄积为310万立方米,占44%,阔叶树蓄积275万立方米,占39%。在森林总蓄积中,除用材林计划砍伐外,防护林、特用林、薪炭林等3种林均砍伐过量。据1980年调查,市区木材消耗量为40万立方米,其中生产建设用材10万立方米,占25%(包括上调国家计划材4万立方米),窑柴1万立方米,杂木棍1万立方米,家具、用具、制香菇用材1万立方米,农村建房、修理农具用材等3万立方米,薪炭材30万立方米,占75%。森林植被减少,促使水土流失面积扩大。
  三、烧山垦地。60年代初和70年代中,片面理解“以粮为纲”,部分山区曾出现烧山垦地,破坏植被现象,致使山地表层失去涵水保土的性能,开始出现水土流失。每当山洪暴发,便有大量泥沙冲刷而下,导致河床升高;水库、陂坝、渠圳淤塞。据市渡峰坑水文站1956~1979年悬移泥沙测验成果资料表明:昌江上游流失过渡峰坑的沙量,1956~1964年平均输沙量为21.27万吨;1965~1979年平均年输沙量达46.29万吨,年平均侵蚀模数为76吨/平方公里。最高的1969年为209吨/平方公里,年输沙量为105吨。
  第二节 防治
  1950年开始,每年都开展人工造林,至1985年,市区人工植树造林累计实际保存面积51.9万亩,建成各类蓄水工程1504座,修建三龙丁字坝I座,治理小流域4条,1.2平方公里。1983年3月2日,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颁发的《水土保持工作条例》精神,对全市水土保持工作作出规定,指出:“搞好水土保持,对根治山洪水害,防止水土流失,增加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水、土、草、木资源,发展国民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出要认真贯彻“防治并重、治管结合、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除害兴利”的方针。在贯彻这一方针中,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严禁乱开荒、乱开滥采土石沙料,乱砍滥伐林木。同时要积极造林、育林、育草、治理山坡耕地,合理种植。对保持水土有功者奖励。破坏水土保持有害者惩罚。
  1984年11月30日,组织专门力量进行调查,编制《景德镇市水土保持规划报告》,分析了市区水土流失状况及其原因,提出了防治水土流失的规划和措施。规划制订后,重点抓大洲瓷土矿的尾沙治理,由陶瓷工业部门投资在矿区建成一座拦沙45万立方米的沙库。至1985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万亩,其中营造水土保持林1.41万亩。
  第七章 投资投工
  第一节 投工
  民国以前,水利工程规模都比较小,建筑材料以土石为主,劳务一般按农户租用土地多少负担,力不胜任者,可出钱、粮,作为工程修膳费用。
  民国时期,水利工程维修是以承租田亩多少分摊为主。需要修建堰渠等小型农田水利,成立水利会,由受益农户轮流牵头,视工程量大小,按每户灌溉田亩分摊水利粮,交给牵头人,施工时有劳出劳,集中膳食。
  建国初期,水利建设贯彻“民办为主”的原则,土方一般采取“按亩负担,有劳出力”的办法,按工程受益田亩多少,多受益多负担,少受益少负担,不受益不负担。对劳力较弱,生活困难者,经过评议,适当减免;也有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1952年,洪源乡洪源村徐曰喜互助组,按照“自愿互利,有劳出劳”的精神,带领全村30多名劳力干了1个多月,新建2口水塘。是年冬,鹅湖区(当年为第二区)根据“合理负担”的原则,组织受益村群众,建成京山水库。1953年,中央规定群众负担不得超过公粮负担的70%,各地认真贯彻,保护了农民兴修水利的积极性。
  1958年冬到1960年,连续开展全民性兴修水利,根据“小型为主,蓄水为主,社队自办为主”的方针,贯彻H自愿互利,等价交换”的政策,农村劳力以公社为单位统一管理。总的原则是“今年你帮我,明年我帮你”,根据轻重缓急,由公社统筹安排,调集劳力施工。工程量较小的工程则由大队自己组织劳力施工。凡参加施工的民工,一律自带工具,食宿工地。在施工中,划分工种,规定任务,定额到队乃至个人。由各队按筹码数给民工记工分。这样做,从县办水利事业自身效果而言,可谓卓有成效。
  1962年,通过总结水利工作经验,为保护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进一步贯彻“自愿互利,等价交换”的原则,规定每个农民每年负担10个水利义务工。1963年冬,续建成虎形水库,从天保、东埠等大队调集上千名民工支援。1965年,提倡社队之间互相协作,实行水利出工与农业出工统筹安排,产粮地区一般安排30%劳力上水利工地,山区在完成造林任务之后,由各队自行安排,劳动管理则按土石方或按出勤天记工分。
  1966~1972年,开展群众性治水办电,农村80%劳力兴修水利,有的公社采取“办学习班”、“民兵集训”等办法,集中劳力,自带粮菜和工具,实行定额计酬,回队分配。1969年冬,大洲水电站始建时,集中全市3000余名基干民兵投入施工,钱粮均由各公社负担。
  1973~1976年,按照“合理规划、综合治理、互相协作、分期实施、记帐还工、逐年平衡”的原则,开展协作办水利,山田坞、大背坞等重点工程施工,公社调非受益队劳力,按土石方付给伙食补助费。
  1977年,有些社场组织水利专业队,开展工程续建配套,多则100人,少则30人,实行常年施工。
  1979年,3座小(一)型水库扩建,调非受益队群众支援,国家补助每立方米土方1元,其他工程由大队安排,改土治水以队自办为主。
  1982年,农村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水利出工,由大队安排和组织,一般不出生产队,实行包产到户或包干到户以后,由社队确定维修任务,按亩负担,按劳出工,对于该出工而不出工者,按当地收入水平出钱,一般每亩为1至2元。在一些派工困难或经济收入比较富裕的乡村,则采取按受益田亩摊资,组织专业队或招工承包,按完成定额付给现款。南安等一些社场实行水利劳动积累工制度,确定每个劳力每年水利用工15个到20个。
  1985年,水利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进一步明确水利要搞劳动积累,并要形成制度。根据中央和省规定,每个劳动力平均每年用于水利的积累工不少于20天,发挥积累工作用,办法是:“统一规划、分期施工、推磨转圈、先后受益、大体平衡”。是年冬,出现一批户办、联户办,乡、村、农户联办的工程。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农民水利负担极为关注,制定了一系列适合农村生产力水平的经济政策,特点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及时纠正水利用工不合理摊派。1981年,根据市委、市政府指示,鹅湖区、蛟潭区对1979年兴建三墩水电站和改造西河工程无偿调用民工进行清理,按出勤每个劳动日0.2~1.35元计算,一次性兑现1000.91元。
  第二节 投资
  解放后,国家投资水利建设采取过三种方式:一是贷款或贷米。1950~1953年,浮梁县通过银行直接向农民贷给水利款,4年合计发放6.4673亿元(旧人民币,下同),其中1950年0.3409亿元,1951年1.5015亿元,1952年1.5187亿元,1953年3.1012亿元,收回5.1996亿元,占投发数83%。1950年2月,江西省人民政府通知各县兴修小型水利,按每项工程受益60亩,贷给米2000斤的标准,要求在旱期到来前完工,秋收后由受益农户免利偿还。1964年,市政府将省投资60万元经费作为无息贷款。通过农业银行直接投放工程建设单位。二是无偿补助,分资金和大米拨付两种。1950年,浮梁专署建设科计划疏通饶河龙口滩,江西省政府拨给大米20万斤。1954年以后改为资金补助,列入计划工程项目的投资。1958~1960年,主要补助建筑材料;1961~1975年,主要补助三材(钢材、水泥、炸药)、三件(电动机、水泵、输电线)及少数重点工程技工工资、工具费、土方补助;1976~1985年,按工程项目设计概算或预算,确定自筹和补助比例数额,实行投资包干或招标承包。三是有偿周转。1985年开始,将农田水利补助费中有直接效益的小水电和多种经营两项资金,改无偿补助为周转金,由水电局与工程管理单位办理经济合同手续,规定分年偿还时间,以提高投资效益,实行资金循环。
  第八章 生活用水
  第一节 饮用水源
  1956年以前,景德镇市城乡生活用水多从河溪沟内取之,鉴于河岸坡陡,垂直高度一般有6〜10米,路程近的百米,远的一里以外,取水十分困难。若遇暴雨,泥沙俱下,河水浑浊,要沉淀后方能饮用。城内水井较多,较岀名的有浚泗井、豆芽井、三角井、六角井、珠山井等,农村则在人口较集中的村庄才有。村前村后的蓄水平塘,主要用于防火和洗涤器具,只少数作为饮用水源。取水方式以肩挑手提为主。山区利用自然落差,在山溪筑坝引水入村,有的村以木、竹觅引泉入户。50年代,城市有的机关和工厂,在井上和船上装电泵抽取井水或河水,通过管道给水。1957年以后,城市人民生活用水改善很快,农村生活用水条件也随着众多水利工程的建立而得到明显改善。
  第二节 饮水质量
  农村以饮用井水为主,占农村总人口43.33%,城市以饮用自来水为主,占城市总人口92.84%;城市生活用水年总量为660万立方米,每人每天平均68.8公斤。据抽样调査,装水表的用户约4.8万人,占城市总人数的18.3%,每人每天用水50公斤,不装水表的用户约4.0万人,占城市总人口的15.2%,每人每天用水192公升;自备水源供水的用户约11.9万人,占城市总人口的45.2%,每人每天用水25公升;采用水站供水的用户约
  5.6万人,占城市总人口的21.3%,每人每天用水90公升。
  据市卫生防疫站对城乡14个点、8种水源类型,28件水样检验分析,在29个指标中,色度枯水期合格率为100%,丰水期为85.7%;浊度,枯水期为92.8%,丰水期为78.6%;氧量合格率为96.4%,仅湘湖乡盈田村为4.5毫克/升,超过饮用水标准;总硬度,自来水平均1.2度,井水平均9.51度。各种水源在软水范围占92.85%,硫酸盐、硝酸氮均未超标;含铁,最高达0.57毫克/升,超标率25%;锰,高最值为0.59毫克/升,井水、窖水,超标率10.7%;氟化物均在标准范围内,属低氟区;砷,未超标;氤化物、汞、六价信、镉、硒、铜、锌、铅等之类,自来水均未超标;大肠菌群,自来水在清洁水范围内。河水取样8件,超过1万个/升的极不清洁水就有3件,不清洁水1件。部分山区饮用水质碘含量偏低,对鹅湖、蛟潭2个区18.76万人调査,査出患地甲病的有3485人,占被调査人数的1.857%,患克汀病的有180人,占被调査人数的0.095%。
  昌江区污染源中,工业废水排放量每年为2769万吨,其中电力工业废水量730万吨,占26.4%;化学工业废水量491万吨,占17.7%,机械工业废水量450万吨,占16.9%。废水中污染物排放量为:悬浮物4万吨、化学耗氧量1万吨、生化需氧量8333吨、六谷铭2.5吨、氟化物105吨,氧0.7吨,酚2.6吨、汞0.002吨。尤以有机污染物为主的工业,如化工、建材、森林、食品、皮草、造纸等污染指标高。农业每亩每年使用农药0.8公斤。水井有污染源的471个,占现有水井42.89%,来自厕所105个,农田129个,菜地60个,污水沟95个,垃圾堆18个。
  第三节农村取水设施
  提水 井农村现有水井1098口,建造时间在10年以下的470口,占42.8%;11〜50年的527口,占48%;51〜100年的64口,占5.8%;101〜200年的37口,占3.4%。井型主要两种,一种是简井,又叫土井、砖井、石井,直径1.0米到1.5米,深度10米到12米,主要靠人工开凿形成,在农村广泛分布。另一伸是大口井,直径一般在1.5米到2.0米,深不等,在丘陵平原潜水丰富地区可见。取水方式以手提为主,少数用转筒牵吊。近几年作为简易自来水水源,装电泵抽取。水井供水能力不等,供60人以下的井占34.7%,供61到100人的井占25.5%,供201人到300人的井占16%。
  手压提水泵 系用手压摇杆运动活塞,产生压力水通过滤管吸入管道而压向高处的提水工具。70年代初,鹅湖、竟成、吕蒙等地有的农户在屋前屋后装用。1978年,全市约有40%。1979年,三龙公社农机厂自行设计制造,每台78元,包安装、包出水、包修理。1980年,鹅湖公社农机厂仿外地泵型,试制50台,出厂价120元,就地销售。19981~1982年,市水电局委托市水利建筑公司生产400台,每台成本56元,很受农民欢迎。有544户农户安装使用。
  简易自来水 农村自来水,一种是以河水、井水作水源,用电泵抽到水塔式水池;另一种以水库作水源,,利用地形高差,均通过管道输水,不作净化处理,有的只在建造前进行水样检验,故称简易自来水。60年代后期,鹅湖、瑶里、寿安等公社所在地建有供内部使用的简易自来水,以后有些社办企业相继仿建。1983年7月,王港乡河源金坦村群众自筹资金7000元,建成简易自来水,解决了全村350人吃水难的问题。1984年以来,农村出现自来水“热”。鹅湖区建立改水领导小组,成立改水安装公司。简易自来水建设资金多为乡村群众筹集,国家补助很少。1984~1985年,湘湖乡由村和农户集资22.16万元,兴建简易供水设施,使36个自然村、1364户人家用上自来水。简易自来水不易污染,规模小,以村为单位,施工方便,出水管道一般购用塑料管,造价低,能当年施工,当年受益,成为农村生活用水的发展方向。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85年,分农牧渔业志、林业志、水利志、茶业志、蔬菜志、乡镇企业志、电力工业志、电子工业志、机械工业志、轻化工业志、建筑材料志、建筑业志、医药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