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084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分类号: S43
页数: 2
页码: 77-7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森林保护病虫害防治的情况。其中包括虫害防治、普查、预测等。
关键词: 景德镇市 森林保护 病虫害防治

内容

虫害防治据旧志记载:古代南安乡域曾有竹蝗虫危害竹林,郊区曾有毛虫蚕食松叶。
  1957年发生竹蝗,1958年酿成大灾,主要毛竹产区北安乡有竹林9700余亩,竹蝗危害面积达6000余亩,其中严重受害1000余亩。遭受竹蝗严重危害的竹林,竹叶凋落,竹干枯黄。1957~1958年8月,防治面积5830亩,基本上控制了竹蝗的蔓延。1964年和1984年曾发生竹蝗,但危害不大,发生地点均在南安乡的西安、长沅、北安村。
  景德镇市郊有马尾松纯林10万余亩,松毛虫经常发生并蔓延。1964年,松毛虫暴发,危害面积2.07万亩,松叶吃光,毛虫满树,松林地面无落脚之空。靠山住户,毛虫侵入,妨碍正常生活。市政府组织2.17万人次灭虫,捉虫5000斤,施用农药18吨,控制了松毛虫的蔓延。
  1967年6月,森林病虫害大面积发生。为及时扑灭害虫,24~27日,调用飞机作业52架次,共飞行13.3小时,喷射灭虫药剂覆盖面积5.4万余亩。经检查,平均杀伤率85%左右,最高的达100%。
  1973年和1978年,分别在胜利林场,东风林场的油茶林中,发生蠕介壳虫病,油茶落花落果,树叶斑斑点点。其中胜利林场受害面积200多亩。均依靠群众及时扑灭。
  1983年7月,1万多亩松林遭受虫害,重灾松林3000多亩。14~16日,调用飞机作业13架次,共飞行9小时,喷射灭虫药剂覆盖面积3万亩。
  1964~1985年,用于防治森林病虫农药106.4吨。枫树山林科所从1980~1985年,共生产白僵菌24吨,防治面积4.80万亩,扩散面积8.55万亩。防治效果最低70%,最高95%。长期坚持有虫灭虫,无虫预防,效果良好。
  普查、预测 为掌握虫灾病害对森林侵害的发生规律情况、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和最佳防治手段。1979年,市林业部门组成调查组,深入林区开展森林病虫普查。1980年,进一步组织复查。在普查和复查中,调查了24个社场,占全市社场总数的82.5%,调查面积61.88万亩,其中受害面积22.97万亩,分别占有林地总面积的20.8%与10%。调查点1385个,每个调查点的平均面积1670亩,设标准地156块,标准地总面积148.3亩。采集病虫害标本6742号次,其中害虫标本6242号次,病害标本500余号次,鉴定昆虫标本15目,134科或亚科730件,鉴定的病害标本131种,采集的天敌昆虫标本149号次,并从标本中大部份查出寄主和分布地点。对主要树种的马尾松毛虫、竹蝗、杉梢螟小卷叶蛾、油茶棉蚧及炭疽病、软腐病等主要病虫种类危害程度、分布范围及天敌资源种类作了重点调查。对次要树种的主要病虫害种类作了概括性了解。统计表明:危害针叶树(松、杉、柏)的害虫有56种,危害经济林(油桐、油茶、板栗等)的害虫有110种,危害毛竹的有49种,危害果树的有131种,危害阔叶树的有385种。
  通过森林病虫害普查,摸清了病虫害种类,危害程度,分布范围以及天敌资源情况,对普查所采集的森林昆虫标本,系统的进行了分类排列,汇编了景德镇市昆虫目录和病害简目以及按树种、受害面积分类统计表;并编制了病虫分布图。
  杉树病虫害 病害发现有10种,虫害24种。其中危害严重,分布面广的有杉梢小卷叶蛾、杉天牛、白蚁、杉木炭疽病、细菌性叶枯病等5种。从丘陵到高山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尤以丘陵地区的幼林受害较重。
  松林病虫害 主要害虫有马尾松毛虫、松梢螟、白蚁、赤枯病、猝倒病等5种,近郊10多万亩松林为常灾区。
  毛竹病虫害 主要害虫有黄脊竹蝗、竹毛虫(毛竹毒蛾)、竹斑蛾、竹笋夜蛾等4种,尤以竹蝗最严重,危害面积达3.09万亩。病害主要是毛竹枯梢病。
  油茶病虫害 虫害有30种,病害有16种。主要虫害有白蚁、油茶蠕蚧、黑色付眼天牛、油茶毛虫、茶蛀基虫和尺蠖,病害有半边疯、炭疽病、软腐病、烟煤病等。储田、江村、金竹山均有发生,受害面积1.30万多亩。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85年,分农牧渔业志、林业志、水利志、茶业志、蔬菜志、乡镇企业志、电力工业志、电子工业志、机械工业志、轻化工业志、建筑材料志、建筑业志、医药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