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抚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0838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抚育
分类号: S753
页数: 3
页码: 58-6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森林抚育的情况。其中包括幼林抚育、成林抚育、油茶垦复、竹林垦复等。
关键词: 景德镇市 森林抚育

内容

幼林抚育境内幼林管理作为林业部门的日常工作,始于50年代中期。1955年,枫树山林场开抚育工作先例。至1962年,累计抚育幼林20.45万亩次。但多为全刈和条刈抚育,少量的搞穴垦抚育,属粗放型抚育管理。1963年,该场被列为国家林业重点投资单位,明确规定经营方针以林为主,场领导力量集中于林业生产管理,开始重视抓幼林抚育。1963~1964年,完成抚育任务16.2万亩次,其中杉树15万亩次,杉树平均每年长高30厘米,有的达60厘米以上。1965~1967年,着重抓幼林抚育,每年完成抚育6~7万亩次。并结合抚育进行缺株补栽和改造,巩固提高了20万亩新造幼林的质量。1968~1970年,以造林为主,造抚并举,每年抚育幼林8万至10万亩次不等,到1970年,共完成20万亩幼林抚育改造成林任务。
  抚育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松土除草、培土、除萌蘖、修枝、补植、林粮间作、以种代抚、幼林保护结合抚育还采取施肥和压青等。
  新造幼林抚育时,同时进行松土除草、培土、除萌蘖等工作。从当年造林起,四年内每年松土抚育2至3次,抚育通常一年2次,第一次为4月至5月,第二次8月下旬至9月;一年抚育三次的较少,四年以后的幼林一般每年在5月至6月抚育一次,直至郁闭成林。一般松土2至3寸深。在抚育时将幼嫩杂草铲下压青沤肥。松土宜浅,以后逐年扩大穴面,向外逐渐加深。
  在丘陵地区和平缓山地的幼林抚育中,大多数采用深挖和大穴垦抚育,以利保土保肥。在坡度较陡的林地则采取全面清除杂灌木、在距离植株30厘米左右处,进行深挖抚育,可以达到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
  修枝主要是油茶等经济林,在每年第二次抚育时,进行修枝整形。
  林粮间作以种代抚是大部份山区以及丘陵地区林农的习惯,如在杉木、油茶等幼林地间种玉米、大豆、花生、赤豆、油茶、西瓜、药材等农作物。结合农作物的管理抚育幼林,提高幼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林粮间作起着以农养林,以短养长,以种代抚的作用。一般要求在三年后的幼林地不再间种农作物。
  70年代以后,特别是大办社队林场,对抚育管理工作非常重视,市、区林业部门每年适时召开幼林抚育会议,组织现场参观和组织技术人员作逐场逐块对抚育幼林进行检查验收。
  1952~1985年,景德镇市幼林抚育面积累计270.50万亩次。
  成林抚育
  抚育间伐 1974年,国营枫树山林场首次进行人工林抚育间伐。1974~1985年,该场累计抚育间伐6万多亩,获间伐材3.63万余立方米,间伐材收入322.18万余元。间伐对象,根据造林初密度,每亩在300株以下。间伐起始年龄,一般为第一次间伐9~11年生,第二次间伐14~16年生(间伐间隔期),第三次间伐19~20年生,然后按培养的材种进行定株;间伐方法:透光伐实施全面抚育,将小班林内抑制主要树种生长的次要树种普遍伐去。疏伐采取下层木间伐为主。间伐强度:一般定第一次间伐株数40~70株/亩,蓄积0.5~1.5M3/亩,间伐蓄积强度16~38%为弱度间伐。第二次平均伐去株数40~90株/亩,蓄积1.0~3.4M3/亩,蓄积强度的10~26%为中度间伐。第三次伐去株数36株/亩,蓄积4.6M3/亩,株数强度35%,蓄积强度23.5%为强度间伐。最后每亩定株90~110株。
  境内第一个进行抚育间伐的社队集体林场是瑶里公社白石塔林场。该场于1979年开始间伐。首次抚育间伐设计面积1816亩,平均树高9.04米、直径11.4厘米、亩蓄积12.30立方米、出材率70.9%,总出材量3169立方米。其中规格材952立方米,占30%;小径材2217立方米,占70%。至1985年,累计间伐面积5415亩,生产间伐材1.05万立方米,其中规格材6300多立方米,间伐总收入150万元,盈利约80万元。
  1984年,有26个乡、村林场杉木进行首次间伐,间伐收入除去按规定交付育林基金、税收、砍运工资和造林、抚育、种苗扶助资金外,每亩获利为营林资金的5倍.
  1974~1984年,全年累计抚育间伐7万亩,生产间伐材5.17万余立方米,间伐收入达575.98万元。其中1984年抚育间伐面积7870亩,生产间伐材8060立方米,间伐收入达152.69万元。
  油茶垦复景德镇市油茶资源丰富,遍布市域各乡。据资料统计,抗日战争前夕,油茶籽最高年产量达到500万公斤,折油脂100万公斤。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人口减少,田山荒芜。到解放前夕,全市熟茶山仅存1万多亩,油茶籽产量下降到45万公斤,不到抗战前夕产量的十分之一。
  解放后,党和政府对开展山区生产,繁荣山区经济十分重视,山区林农分得了茶山,加强了垦复管理,产量不断提高,1954年油脂产量达25万公斤。1957年,中共浮梁县委、县人委召开生产会议,作出山区应加强以垦复油茶为重点,改变荒芜状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决定。为尽快恢复和发展油茶生产,同年9月,县委、县人委联合发出通知,提出“上山取油,与山争油”,要求各级领导把油茶垦复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和经济任务来抓,突击开展油茶垦复工作。12月,全县发放油茶垦复和油茶造林无息贷款6.08万余元,当年垦复油茶山4.41万亩。
  1958年大炼钢铁,1959年大搞窑柴、杉木和兴修水利,油茶管理顾不上,杨梅棚、许家棚等几块大号茶山成熟的茶籽也无人采摘,两年烂在山上的茶籽达5万余公斤。
  1961年,中共市委、市人委发出支援山区生产,大力垦复油茶的号召,从农村到城市,组织3万多人次上山垦复油茶。5月到次年7月,共垦复茶山8万余亩,并建立7个油茶生产基地,有专业队伍300多人。1962年8月20日,市委、市人委召开油茶、茶叶生产会议,要求油茶采摘面积和产量在2~3年内恢复到1957年油脂产量或创历史最高水平。并对重点油茶产区采取扶持政策:减轻粮食征购任务;允许以油换购粮食;凡垦复一亩茶山,补助大米2斤,银行贷款5~7元等。油茶垦复出现高潮,连荒芜三、四十年的老茶山也开发出来。
  1973年,全国林业工作会议后,市域农村建立起多种形式的乡、村林场,油茶垦复与管理的组织机构以及专业队伍得到加强,经营管理水平亦有所提高,油茶产量急剧上升,且趋于稳定。
  70年代中期以后,林区普遍建立起大面积的“三保”(保水、保土、保肥)油茶山,同时对油茶林进行除萌修枝整形,对衰老、病虫害严重及品种不良的茶林,进行更新改造。
  竹林垦复 境内竹林总面积8.8万亩,残次、老竹林较多,新造竹林少,大部份竹林采伐过度。单产水平低,平均每亩每年只能提供2〜3根毛竹,质量不高,大部份眉围仅20〜30厘米,枝下高一般在2〜2.5米。据1981年二类资源清査,按毛竹林分计算,全市平均每亩立竹73.4株。特别是Ⅱ度(2〜3年)和Ⅲ度(4〜5年)毛竹砍伐过多,伐后又不挖不垦,加上管理不善,挖笋无节制,造成竹鞭老化,岀笋率低,大小年差异悬珠,使毛竹林相逐渐衰败。
  1973年,开始以鹅湖区渭水公社河源大队林场为试点,组织开展老竹林垦夏改造工作。河源大队林场原有毛竹455亩,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毛竹林遭到严重破坏,保留不到50亩,且残存竹林的毛竹最大眉围不超过10厘米。开展垦复改造以来,市林业部门进行技术指导,林场坚持常年拨山清除杂灌木,进行深挖抚育管理,控制砍伐量,保护冬春笋,逐年扩大毛竹面积。经过十多年来的垦抚,使这片残次竹林还老返童,恢复了生机。1983年6月测定,90亩毛竹林,平均每亩增新竹45〜85株,最多的每亩增长新竹达147株。最大的毛竹眉围45厘米,每年能砍伐毛竹0.5~1万根,每亩年伐毛竹10〜20根。
  1982年6月,市林业部门召开全市重点毛竹产区抚育管理现场会议,推广河源大队林场的经验。随后,瑶里公社汪湖大队、寺前大队,竟成公社及鹅湖公社查坞等地相继对荒芜竹林加强垦夏改造。但因措施不力,收效甚微。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85年,分农牧渔业志、林业志、水利志、茶业志、蔬菜志、乡镇企业志、电力工业志、电子工业志、机械工业志、轻化工业志、建筑材料志、建筑业志、医药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