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业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081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农业技术
分类号: S3-33
页数: 3
页码: 32-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不断地对落后的农业生产技术进行改造,推广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其中包括育秧、栽培管理、治田改土等。
关键词: 景德镇市 农业科技 农业技术

内容

1949年以来,针对景德镇市农业生产上存在的薄弱环节,不断地对落后的农业生产技术进行改造,推广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
  育秧
  水播水育 民国时期至60年代,水稻以“种禾”(即将稻种直接播种于大田)为主,近郊少数地方育秧移栽,且多数采用老式秧田,早春气温低,田面渍水,容易引起烂种和严重缺蔸。传统的“水播水育”和“密播”,使早稻秧苗素质差,遇上阴雨低温容易烂秧。晚稻秧苗在“扎根竖针”时,气温较高,畦面渍水,灼伤秧苗,造成死苗。到60年代中期,全面推广了水稻育秧移栽技术和新式秧田。
  通气湿润育秧1959年,开始改水播水育为通气湿润育秧。其方法是在选好秧田、施足基肥后,进行干耕干耙、晒垡,然后浅耙表土,敲碎土块,使秧田上实下松,以利通气。从播种至秧苗现青期,保持沟中有水,畦面呈湿润状态。待秧苗长至2寸时,灌水上畦面,进行水育。长秧龄的晚稻秧,长到一定高度时,排干秧田渍水,采取旱育,防止疯长。秧田播种量也由过去亩播200~400斤而减少到80~120斤。70年代末,通气湿润育秧法全面普及。
  农膜保温育秧 1964年,开始采用农膜保温育秧。早春膜内日平均气温比露地湿润秧田气温提高3℃左右,成秧率可达90%以上,除特殊年景外,不会发生烂种死苗。同时生长速度快,可适当提早栽插,利于秧苗早生快发。1982年,又开始推广地膜保温育秧。1985年,农地膜育秧面积占早稻秧田50~60%。
  栽培管理
  播种 解放初,沿习民国时期的播种习惯,“蒙蒙懂懂、清明下种”,50年代以后,改进了耕作制度,在春分后至清明前寒头浸种,寒潮期间摧芽、暖头抢晴播种。
  密植 民国时期,都是大株稀植,行株距在1尺4寸,亩田不到3100棵,基本苗不足4万苗,分蘖期拉长,无效分蘖增多,成穗率低。解放初期,略有改进,但大多数行距在1尺左右,亩栽6000株,基本苗不足6万苗。1962年,开始合理密植。至80年代初期全面普及了,行株距7×7寸、7×6寸、6×6寸,亩插12245~16667蔸,基本苗10~12万苗。每亩大田用种量由原来的10~12斤增加到16~20斤;小麦由点播改为条播,每亩用种量由5~6斤增加到15~20斤。其他作物也相应提高了栽插密度和用种量。
  排灌 50年代采取“深水、串灌、漫灌”方法,造成肥料流失,土温降低,不利于抑制水稻的早生快发。70年代以来,早稻普及了“寸水返青,浅水发棵,耘田轻搁,够苗晒田,灌水抽穗,干湿壮籽”的灌溉技术。杂交晚稻青后灌浅水、长露田、通气解毒,以气促根,使禾苗早分蘖、早壮蘖。8月下旬初晒田,干干湿湿,以干为主,促根控蘖,壮杆控蘖。抽穗期间保持薄水。灌浆后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由于杂交稻灌浆期间的耗水量比常规品种要高50%左右,脱水过早势必降低千粒重。
  合理施肥 据《江西年鉴》载,民国23年(1934),农民所用肥料主要是人粪尿、厩肥、草木灰和绿肥,多是自己生产,不足时,始购买以为补充。主要作物肥料用量为:水稻亩施人粪尿300斤,厩肥150斤;大麦亩施人粪尿300斤;棉花亩施人粪尿350斤;萱麻亩施人粪尿280斤。其他肥料如菜饼、麻饼、棉饼、骨粉、骨灰等,亦有施用者,但用于稻田甚少。
  解放初期,主要有机肥料是绿肥,以肥田萝卜、油菜为主,后来以紫云英为主。绿肥面积4~10万亩。1967年发展到25万亩左右,鲜草量平均亩产2000斤,1961年下降到14万亩,1964年又下降到解放初期水平,鲜草量亩产不到1500斤。
  解放初期,平均每亩农田化肥用量不到1两。1952年,开始推广施用硫酸铵(俗称肥田粉)。仅少数农户购买,施用后禾苗生长浓绿,发棵大,产量高。到1960年,化肥总施用量仅100吨,每亩平均为0.3公斤。1960~1965年,每年用量500~1300吨;1965~1975年每年用量6000吨;1980年猛增到22553吨,每亩平均达7.55公斤,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倍。
  肥料施用存在着重化肥轻有机肥、重追肥轻基肥、重氮肥轻磷、钾肥的倾向,氮、磷、钾施用比例也严重失调。1980年以来,氮素化肥平均每亩施用6.8公斤,磷肥4.4公斤,钾肥0.44公斤,其比例为1.:0.65:0.064。
  不同的肥料施用在不同的田地,猪牛栏粪烧灰下田、人畜粪尿多施用在村庄或畜栏附近的田块。化肥多采用撤施、单施、浅施方式。
  为了提高肥效,减少肥害,稳定持久地供应植株养分,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在掌握化肥的性质与施用方法上,推广了稻草还田、割青沤肥、氮磷混合深施、氮磷钾配合追肥和看天、看田、看苗增施氮、磷、钾肥以及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等技术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化肥旱地施用,推广了沟施、穴施、兑水点施、根外喷施、磷肥拌种和以磷增氮(磷肥首先用在绿肥田中,增加鲜草量,后翻耕作稻田基肥)等方法,效果均佳。
  治田改土 农田土壤耕作层浅,一般深10~15厘米。导致土壤肥力不高,质地偏粘而板结,地下水位高,稻田PH值偏酸,冷浸田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造成低产田面积大,中产田产量不高不稳,高产田高而不稳的结果。
  50年代,进行了较大规模地“迁栏(所)近田”和“移民就土”,60年代又“建设新农村”。70年代,市革委选定低产地区新平公社为示范样板,由公社领头,自河西迁往河东,社员大部分随着搬迁,解决了上工晚、收工早、中午不回家、带饭到田头、隔河种田等问题,提高了工效。
  在技术措施上,针对不同类型的低产田,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理。
  (1)山区的冷浸田,主要是开好“三沟”(排洪沟、排泉沟、灌溉沟)。排除“五水”(洪水、泉水、锈水、毒水、渍水);
  (2)丘陵平原的冷浸田,主要是开挖排水沟,建立排灌系统,做到排灌分家,降低地下水位,变烂田为干田;
  (3)在水库、山塘坝下,则实行开挖截流沟,排除渗透水,降低地下水位。在耕作管理方面,采取适时晒田和水稻收割后的冬耕晒垡,以利于土壤通气,促进底土熟化。在施肥种类上,增施磷、钾肥和适当施用硫磺、石膏等肥料。
  (4)对于部分既缺水又缺肥的低产田,则以兴修水利为主。在解决灌溉水源,增加有效灌溉面积的条件下,种好绿肥,割青沤肥,稻草返青,增施猪牛栏粪等。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5)高坡薄土低产田,逐年深耕和挑掺客土加深耕作层;
  (6)对少数酸性较强的稻田,适量施用石灰;
  (7)对土壤PH值大于6,而长期过量施用石灰,土壤板结,耕作层变浅,理化性质变劣的田,停施石灰,增施磷、钾肥料。逐年深耕,促进土壤熟化。
  在改造低产田的同时,对中产田和高而不稳的高产田,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造。通过多年的实践,治田改土技术已基本得到普及。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85年,分农牧渔业志、林业志、水利志、茶业志、蔬菜志、乡镇企业志、电力工业志、电子工业志、机械工业志、轻化工业志、建筑材料志、建筑业志、医药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