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渔业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0802
颗粒名称: 农牧渔业志
分类号: F327.56;F326.3;F326.4
页数: 44
页码: 1-4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农牧渔业的经济发展情况。其中包括土地所有制、种植业、养殖业、农业科技、农业机具等。
关键词: 景德镇市 农业 畜牧业 渔业

内容

解放前,景德镇市境内农业技术发展迟缓,生产方式落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主要表现在耕作粗放,广种薄收,作物单产低;技术落后,科学种田水平低;耕作制度单一,复种指数低;单一经营的经济结构,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商品率低。
  1949年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土地改革,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农村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由于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刮起了“共产风”、“瞎指挥”、“浮跨风”,以及出现一些“左”的作法,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加之连续三年自然灾害,致使农业生产徘徊不前。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拨乱反正,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制定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在农业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一系列改革,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农村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好形势。1984年,粮食总产33450万斤,超过历史上最高水平。1985年粮食总产33116万斤,生猪存栏10.45万头,利用养殖水面18411亩,水产品总产量142万斤。其他经济作物也有很大发展,农村人平收入348元。
  第一章 土地所有制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解放前,土地为私人所有,农业经营以个体为主,全县大部分土地被地主、富农占有,耕者无其田。据江西农业统计记载,民国25年(1936),浮梁县农户有17919户,其中自耕农2299户,占12.8%;半自耕农4662户,占26.2%;佃农10958户,占61.2%,佃衣耕种的全部土地和半自耕农耕种的大部分土地均为封建地主所有。
  封建地主所有制的剥削方式是以土地为基础,主要有如下形式:
  地租:民国23年(1934)《江西年鉴》载,浮梁地租形式有两种,一曰谷租,占地租70%。一般上等田每亩交谷租2石;中等田每亩交谷租1.5石;下等田每亩交谷租1石。二曰钱租,一般上等田每亩交纳租金5元(银元),中等田4元,下等田1元。一般年景田租与收获的比例为55:45。
  雇工:有长工(年工)、月工、日工(散工)。长工正月十六上工,到腊月二十四下工。
  高利贷:贫苦农民,每到春夏季节大部分短钱少粮,为了糊口度日,不得已向高利贷者借款借粮。一般是5分息,春借秋还,借10元要还15元,借粮1石,到期还1.5石,更有甚者,是加倍翻利。
  放青苗:农民向债主借钱,用青苗作抵押,借时一般高于市价,而归还时青苗价格低于市价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第二节 农民土地所有制
  1950年6月,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8月,浮梁县成立土改工作团,在市第一区的南安、蓝田、西安、东安4个乡83个自然村展开土改试点,历时两个月。随后,县委组织5个工作队,共720人,于11月9日在62个乡(含试点乡4个)全面铺开土改工作。参加土改人口93180人,土地319191亩。土改运动采取没收土地、退债退租、划分阶级、民主建政、群众诉苦、斗争地主、恶霸等方式进行。参加运动的群众71000余人,诉苦群众7000余人,被斗争的地主、恶霸871人。土改历时61天,至1951年1月10日结束。接着对剩下的5个距城较远的乡,进行了历时一个月的土改,参加土改人口7358人,土地15116亩。3月,67个乡的土改工作全部结束。
  1951年11月至1952年1月,对25个土改不彻底的乡进行了土改复査。
  经过土改和复查,全县土改时原划地主857人,土改复查后划了1150人;原划富农505人,后划了464人;原划中农4161人,后划了4069人;原划贫农10782人,后划了10163人;原划雇农1153人,后划了1195人;原划工商业者347人,后划了349人;原划小土地岀租232人,后划了220人;原划小商贩133人,后划了148人;原划自由职业者62人,后划了50人;原划贫农139人,后划了148人;原定孤寡213人,后改为392人。
  据浮梁县55个乡土改资料统计,没收征收土地184197亩占土地总数的57.7%;没收耕牛1320头、农具27111件、房屋6275间、家俱142742件、衣服75830件、被子2376条、黄金17.75斤、银子首饰重392.9斤、银元22917元、粮食2113493斤、其他各种实物折粮1457500万斤。全县的贫雇农每户平均分得粮食150至200斤,衣服3至5件;3户分1头耕牛,30%地区解决了收获前3个月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
  1951年1月4日,市郊区土地改革委员会成立。5日,中共市委组织120名干部,开始进行郊区土地改革工作。全区土改分2批进行,第一批集中全体干部在里村、银坑、新厂以及马鞍山农会4个地区进行,以里村为重点;第二批在官庄、呜山、青塘、河西等乡全面铺开。6日,市人民法院为配合郊区土地改革,成立了土改人民法庭。3月17日,土改,夏査开始进行。
  在效区土改运动中,获得大量的经济果实,据市郊区土改总结报告统计资料,没收征收土地18111亩,耕牛3095头,农具2599件,粮食698石,黄金34.441两(16两为1斤),银元3952块,人民币79788400元(旧人民币),房屋898间,家俱1199件。
  经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县、区政府向农民颁发了土地证。除交纳农业税外,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收益。
  中共中央针对土改后农民经济状态及思想动态,于1951年12月发出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1952年春,浮梁县四区徐曰喜,一区吕洪申率先组织互助组,并吸收了周围特别困难户入组。互助组旨在自愿互利,帮助困难户,合理解决劳力、耕牛不足的困难。同时开展爱国丰产竞赛运动。建组第一年获得丰收,入组农户増产20〜30%,显示了互助合作的优越性。
  1952年底,全县有临时和常年互助组222个,其中常年组96个,参加农户1524户,占全县总农户的5.25%。1953年12月,中共中央作岀《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1954年春,开始组建试办9个初级社,在“积极领导,稳步前进”、“只准办好,不准办坏”的原则下,9个社中,増产25〜30%的有3个,増产15〜20%的有4个,农业保产、副业略有增收的有一个,减产社一个。1954年夏季,互助合作运动进入高潮,全具互助合作组织发展到4518个。其中初级农业社9个,200户;常年互助组516个,4028户;临时季节互助组3993个,15972户。参加农户共有20200户,占全县总户数的69.56%。
  互助组实行劳力换工互助,农具、耕牛合理计酬,收入归组员所有。
  1954年9月18日,开始第一批组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工作,历时25天,建社84个,参加农户2376户,占全县总农户8.29%。年末,初级社发展到256个、6912户,占总农户23.8%。次年,全县初级社发展到669个,入社农户24108户,占总农户的83.13%。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土地入股,统一经营,劳力评工记分,统一调配。耕牛、农具(大件)作价入社,税金统一缴纳,生产费用和公共积累统一提留,收入按土地、耕牛、农具和劳动工分分配,土地分红约占35%,劳力分红约占65%。生产投资由劳力负担。
  第三节 集体所有制
  1955年,试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6个,入社农户1019户,占总农户的3.51%。次年春,建成50个高级社,入社农户21846户,占总农户的72%。同年秋季,又增加56个高级社。到年底,共有高级社117个,入社农户33925户,占总农户的99.83%。1956年,全面实行了高级社。
  高级社土地和其他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公有制开始建立。高级社一般实行两级管理,一级核算(由高级社统一核算)。经营管理主要方法是:在搭配土地、劳力、耕牛、农具的基础上,建立生产队,每个生产队负责一个固定的作业区;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对生产队实行四定(土地、劳力、耕牛、农具)、三包(包工、包产、包成本)、一奖赔(超奖减赔);实行评工记分,年终按工分分配;取消土地分红,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一级核算以高级社为基本核算单位,扣除农业税、生产费用、管理费用和公共积累后,剩下部分一般占总收入65%以上分配给社员。每年分二次进行,夏季一次称预分,年终一次称总分。在计算分配时,执行两级分配,按“三包合同”计算,实行收入到队,队里按劳动工分计算到户。队与队之间承认差别。在入高级社时,为了不侵犯中农利益,国家给贫农基金贷款,作为贫农入社时股分基金。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发表后,浮梁县开始研究部署建社工作,历时25天,11月,将全县35个乡、157个高级合作社划分为10个乡、10个人民公社,实行乡社合一。
  人民公社为政社合一组织,工、农、商、学、兵,农、林、牧、副、渔俱全。建社初期,实行公社一级核算,为“全供给制”的分配制度,公社为基本所有制,大队生产队为部分所有制。以公社为基本核算单位,不论各户的劳力和人口多少,全部大揽大包,社员的生老病死和衣食住行,全部由公社包下来。
  1959年,实行公社、大队二级核算,为“半供给制”的分配制度。即基本口粮实行供给制,其他生活费用自理,大队作为基本所有制和基本核算单位,从净收入中扣除国家税金、集体积累和基本口粮后,按劳分配。仍然实行食堂制,口粮由食堂统管,口粮指标到户,凭票供应。以生产大队为单位统一分配,生产队没有自主权。对社员生活实行包吃、包穿、包住、包医、包教育等“八包”、“十包”的供给制,大包食堂,集体吃饭、集体吃菜(公菜公饭),吃饭不要钱,每户留一口锅作浇水之用。由于夸大主观意志作用,超越了农民的思想觉悟,忽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各公社普遍出现“共产风”、“平调风”、“浮夸风”、“瞎指挥风”、“高指标风”。在公社范围内实行贫富拉平,对生产队某些财产无代价上调,以公共积累为名目,过多地搞义务劳动,把生产队和社员的一些财产无偿地改归公社所有。片面地强调“一大二公”,结果损害了群众利益,挫伤了社员积极性。
  1962年9月,中共中央八届十中全会通过《进一步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和《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即六十条)明确规定“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中共景德镇市委召开四级干部大会进行宣传贯彻,全面实行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狠刹了“五风”,返回“一平二调”的物款,恢复了自由市场,退回了社员自留地,鼓励社员发展家庭副业,使人民公社逐步走上正轨。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按“六十条”的规定,进行收益分配。“文化大革命”期间,“政治评分”、“割资本主义尾巴”等一系列“左”的做法,使社员生产积极性受到挫折,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社员口粮基本上没有提高。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逐步调整农业生产关系,先是缩小大队、生产队规模,后是划分作业组,落实生产责任制。
  1981年春,市福港公社在部分生产队开始搞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大包干”的分配方法。秋后,全市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过6个月的时间,至1982年春,所有生产队都建立了大包干生产责任制。大包干到户的分配制度,其主要特点是有统有分,统分结合。首先将全部耕地评定等级,确定产量,按人口分配口粮,按劳分配责任田;也有的队按人口分田到户,国家农业税摊入田亩,由承包户缴纳。公共积累部分,绝大多数地方亦是摊入田亩,由承包户负担,剩下部分为承包户的收入,群众谓之“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来是自己的”。
  大队(村民委员会)提取的管理费,用于大队干部工分(工资)补贴和日常办公开支,公积金、公益金用于全村范围内的公共福利,如五保户开支、军烈属补助、民办教师工资、村办事业开支、民兵和党团员集训、会议经费等等。
  家庭联产承包以公有制为基础,坚持基本生产资料(主要指土地)公有制不变,坚持集体方向不变,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前提下,实行责任到户,分户经营,包干完成国家下达的农副产品交售和集体提留任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基本消除了“大锅饭”的弊端。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发展。
  第四节 全民所有制
  解放后,为发展国营农垦企业,国家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逐步建立全民所有制的国营垦殖场。1953年,建有2个国营垦殖场,耕地面积200亩,职工58人。1958年,有枫树山、万寿山、九龙山、浮东、罗家桥5个国营垦殖场,耕地面积4395亩,职工4408人。1967年,经过不断地建设和调整,国营垦殖场增至6个,耕地面积1.048万亩,职工4336人。次年秋,臧湾、万寿山、青年3个国营垦殖场全部退为集体性质,枫树山、罗家、九龙山垦殖场则按其主业分别改为枫树山林场、罗家农场、九龙山茶场,共有耕地6286亩,职工3118人。1978年,国营农垦企业为7个,耕地1.2093万亩,职工7104人。1985年,国营农垦企业8个,有耕地1.4141万亩,职工7530人。
  1949年以来,为了发展农业科技,逐步建立了和农、牧、渔、茶业配套的科研、服务场所,为全民所有制单位,其中部分场所占有一定面积的土地,用以进行科学实(试)验。
  第二章 种植业
  第一节 耕地
  据旧志载,清雍正十年至同治年间(1733〜1874),浮梁县有成熟田地山总数为631781亩。道光十二年(1832),成熟田361708亩;地145701亩,合计成熟田地507409亩。山1227038亩。
  民国21年(1932),田地为361780亩,其中一则田地143897亩;二则田地130420亩;三则田地87430亩。民国25年,耕地面积441243亩,占土地总面积6208358亩的7.3%。其中水田333416亩,占耕地75.5%;旱地107827亩,占耕地24.5%。农户17919户,占总户数的53.5%。农业人口94969人,占总人数33%。农口人均耕地4.6亩,其中水田3.5亩,旱地1.1亩。民国28年,农户18000户,农口90000人,人均耕地5.8亩。
  1949年,浮梁县(不包括景市郊区)耕地面积320720亩,其中水田311030亩,旱地9690亩o1952年査田定产核实耕地360234亩。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市区开垦荒田(地)17000亩。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因兴修水利,新建公路、铁路,工矿企业基建,机关团体和私人建房等占用耕地较多,耕地面积逐年减少。1983年,耕地34.1万亩,其中水田29.9万亩。1985年(包括划入鱼山乡、荷塘垦殖场的耕地),共有耕地38.79万亩,其中水田33.8万亩,旱地4.98万亩。每个劳力负担耕地4.25亩,每个人拥有耕地1.5亩。
  第二节 耕作制度
  景德镇市域在历史上属一季稻区,民国时期以一季晚稻为主,复种指数为110%。解放初期,水田耕作制度多数为一年一熟(晚稻、休闲或晚稻一绿肥),少数为一年二熟(中稻—荞麦,中稻—油菜)。旱地则以油菜、麦类、蚕豆、豌豆、芝麻、红薯、花生、大豆为主的一年二熟制,其搭配方式是冬种大小麦、油菜、蚕豆、豌豆—夏作红薯、芝麻;花生—油菜;或蚕豆、豌豆、大小麦—玉米或黄粟;油菜—甘蔗。少数一年三熟即大小麦—间作早大豆—芝麻或黄粟;大小麦或蚕豆、豌豆—红薯—油菜。土地利用率低,复种指数为116.6%。
  1952年,引进改良稻种,收获季节较当地农家品种提前10~15天,解决了季节劳力紧张的矛盾,给二季晚稻、旱粮作物的适时播种赢得了较充裕的时间。水源充足的稻田,可栽种二季晚稻。缺水的地方也可播种晚大豆、晚玉米、晚黄粟等高产旱粮作物。晚秋作物收获后,还可播种油菜或肥田萝卜。开始出现早稻—二晚—肥田萝卜”、“早稻—晚大豆、晚玉米或晚黄粟、油菜或肥田萝卜”新的三熟制。
  1954年以来,省、地、县三级,围绕着“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这一中心,提出了“三改”。即一季改双季,旱地改水田,晚田改早田。景德镇市以一季改双季为主,1979年达到最高峰。在改制过程中,以气象资料为依据,以良种为前提,兴修水利、治田改土为基础,以综合农业技术为重点,收到较为显著的效果。1952年,试种二季晚稻1000余亩,亩产只有110斤。到1959年,双季稻面积达到4.5万亩,亩产176斤。1950~1959年,10年平均稻谷产量(包括—季晚稻产量在内,下同)比1949年增长75.4%,单产增长51.6%。60年代,随着高产矮杆的培育成功和水利设施进一步发展,“单季改双季”、“冬闲变冬种”的面积随之增加,二季晚稻10年累计栽培面积69.4万亩,比50年代增长252%;10年平均稻谷年产量比1949年增长110.8%,单产增长102%。70年代,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提高和杂交水稻新组合培育的成功,双季稻的面积和产量大幅度上升,10年累计双季稻面积达到170.23万亩。10年平均稻谷年产量比1949年增长199.4%,单产增长178.4%。在此期间,有稻稻油三熟、稻稻麦三熟、马铃薯稻稻三熟等栽培制度。
  80年代中期,出现了肥—早花生、油菜—早稻—晚花生、肥(油菜)—早稻—晚玉米、肥一瓜类—晚稻和其他农作物的复种轮作、间作、套作方式。景德镇市轮作复种方式主要有:
  水田耕作制
  1.水田三熟制
  (1)肥—稻—稻,是主要复种方式,分布全市。最高年(1967)占水田80%,一般占50~60%,1985年占水田40%。
  (2)油菜—稻—稻,一般占耕地面积15~20%。1985年占11%。
  (3)肥—稻—豆或油—稻—豆,一般占5%,1985年只占3%。
  (4)麦—稻—稻,在人多田少地区有推广价值。吕蒙生产队1977~1979年连续种植麦稻稻40亩,平均亩产小麦300斤,早稻650斤,二晚620斤,三季合计1570斤。
  2.水田二熟制
  (1)油—稻、稻—豆或旱粮,多分布在山区和缺水源、缺劳力的丘陵地区。
  (2)肥(红花留种)—稻,稻—荸荠、蔬菜、秋梨瓜。
  3.水田一熟制
  (1)一季晚稻。1985年栽培面积1.43万亩,比1949年(一晚栽培面积16万亩)减少89.81%,是晚田改早田的成果。
  (2)一季莲子,分布在地势低洼的大水田。1985年全市种植4100亩,主要在昌江区。
  旱地耕作制
  (1)大、小麦—早大豆(间作大、小麦行间)—芝麻
  (2)蚕豆、豌豆—红薯—油菜。
  (3)大、小麦—花生—油菜。
  (4)早大豆—晚玉米—油菜。
  (5)小麦—红薯—油菜。
  (6)油菜—棉花—绿肥。
  (7)油菜—芝麻—大、小麦
  (8)甘蔗—蚕豆、豌豆。
  (9)油菜—瓜类。
  第三节 农作物
  粮食作物
  水稻 水稻是景德镇市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90%。稻谷的总产量占全市粮食总产量95%以上。
  据《江西年鉴》与《江西统计月刊》载,民国23年(1934)稻谷产量为12300万斤,26年产量为15536万斤,28年产量为14645万斤,29年产量为14700万斤,33年产量为18380万斤,37年产量为10696万斤。
  1949年稻谷总产量为5918万斤,单产仅190斤。1950~1952年,采用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为主的有效措施,粮食生产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1952年,稻谷总产量达到9666万斤,单产达280斤,比1949年总产提高63.3%,单产提高47.36%。
  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深入发展,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在水稻生产过程中,推行了以“三改”(即旱地改水田、单季改双季、中稻改早稻)为中心的增产措施,推广了改直播为育秧移栽,改稀植为合理密植,稀播壮秧,化肥(硫酸铵)施用,改间作为连作等技术,粮食产量逐年上升。至1956年,稻谷总产量达12262万斤,单产达到305斤,比1952年总产提高26.85%,单产提高8.93%。1957年下降到11219万斤。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农业生产受“左”的错误思想影响和严重自然灾害的侵袭而一度下降。1959年,稻谷产量为13253万斤。1960年,稻谷产量下降为10053万斤。1961年,稻谷产量只有10259万斤。1962年,稻谷产量下降到9768万斤。
  1963~1965年,国民经济计划调整,农业又得以恢复和发展。1963年,稻谷产量上升到10928万斤。1964年为11861万斤。1965年上升为13762万斤。
  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地普遍推行“政治评分”、“割资本主义尾巴”,使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再次受到挫折,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稻谷产量徘徊不前,基本保持在1965年的水平。10年之中有4年减产,粮食总产量每年仅递増3.1%。全市社员口粮基本没有提高,三分之一的生产队,吃粮靠回供,花钱靠贷款,生活靠救济。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认真落实了党对农村的各项政策,经过拨乱反正,农业迅速发展。从1982年起,普遍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1983年调整农产品的收购价与产业结构。1984年完成乡社分设,农村经济向商品化发展,1984年夺得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产。总产达到32937万斤,成为第一个高产年。1985年粮食总产为32612万斤。除部分特困乡、村外,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玉米 主要分布在西湖、江村、兴田、经公桥、瑶里、金竹山等山区乡、村,大部分是在春夏播种在稀植林地和间作在幼龄茶园,历史上播种面积不大,单产较低。民国23年(1934)种植玉米800亩,产量11.2万斤;33年种植玉米8200亩,总产49.2万斤。解放后,晚玉米扩种到水源较缺的田里,最多年1960年,播种4.11万亩,产量278.54万斤,单产67斤。1970年以后,随着有效灌溉面积的扩大和二晚面积增加,播种面积逐年减少,到1985年,玉米播种面积只有4185亩,总产46.17万斤。
  豆类 有大豆、小豆、蚕豆、豌豆4种,多种在秋闲田和菜园里。民国23年(1934)产大豆450担,小豆412担,蚕豆33120担,豌豆20280担;26年产大豆525担,小豆360担,蚕豆1300担;27年产蚕豆1400担;29年产大豆1000担;33年产大豆2130担;1-949年产大豆3万斤。以1959年和1960年的大豆播种面积最多,两年各播种3.7万亩和4.2万亩,总产量148万斤和217万斤。1970年开始引进矮脚青大豆良种,主要作为田媵豆推广。总产量最多的年份是1970年,达到237.07万斤,单产最高的是1982年,亩产达到I15斤。1985年豆类播种面积16800亩,总产143.73万斤。
  红薯 民国26年(1937)产红薯175万斤。29年产红薯250万斤。33年产红薯140万斤。1949~1969年,为了发展养猪事业,保持了0.1~1.0万亩的种植面积。1970~1985年,红薯种植面积在1万亩左右。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多的年份是1972年,面积为13000亩,总产289万斤(按5:1折合稻谷)。单产最高年为1982年,折合单产为307斤。
  大、小麦 民国时期,境内旱地有107828亩,占耕地24.5%,故旱粮栽培面积较大。民国23年(1934)种植小麦72900亩,产量125645担,大麦61000亩,产量73200担。26年种植小麦15000亩,产量16800担;27年种小麦16000亩,产量为17920担;29年小麦产量为17000担;33年种小麦18500亩,产量为12950担。解放后,因大小麦耗肥量大、产量低,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1950年播种面积仅2000亩,亩产20斤,总产4万斤。播种面积最多的年为1971年,面积17400亩,总产为125万斤。单产最高年为1985年,亩产140斤。
  荞麦 主要种植在缺水的早稻田里。民国23年(1934)荞麦种植面积1万亩,产量7000担;26年8000亩,产量7840担;33年种植2250亩,产量1800担。解放初,水利设施差,一季稻面积多,市政府提出减少秋闲田,多种一季作物,增加粮食产量,曾出现过大种荞麦的时期。1961年前,每年荞麦面积都在4万亩左右,产量200万斤。嗣后,水利建设发展,二晚种植面积增加,荞麦种植面积则逐年减少。播种面积和总产量最高年是1958年,面积达87327亩,总产225.08万斤。单产最高年是1971年,亩产77斤。
  油料作物
  油菜 栽培历史悠久,是主要的油料作物,分布全境,绝大部分种在稻田里。民国23年(1934),种植油菜89000亩,产量为99680担;26年种植31000亩,产量30380担;27年种植3万亩,产量为29400担;29年产量为28000担;33年种植2万亩,产量为18000担;1949年种植17557亩,产量为4417担。解放后,以1955年为最多,种植71659亩,产量为22199担;1983年(含鱼山、荷塘)种植43995亩,总产27589担;1984年种植40265亩,总产31044担;1985年种植40334亩,总产30459担。解放36年来,单产在30斤以下的有9年,31~50斤的有21年,51~75斤的有6年。
  芝麻 多种在旱地和开荒的山地,作食用油料和糕点配料。民国23年(1934)种植芝麻6018亩,产量5778担;26年种植200亩,产量140担;1949年种植3392亩,产量1085担;1952年种植3840亩,总产1920担;1954年种植7214亩,总产2202担;1955~1985年中,以1982年种植面积、产量最大,面积达19188亩,产量达14464担;1983年种植11478亩,总产5793担;1985年种植13190亩,总产8288担。
  花生 一般不作为食用油料,多种在带砂性的旱地上。民国22年(1933),种植3850亩,总产10780担,单产250斤;26年种植200亩,总产560担,单产280斤;33年种植3500亩,产量为7000担,单产200斤;1949年种植475亩,总产230担。1957年种植1927亩,总产1654。此后,播种面积均在1000亩以上,总产量亦在1000担以上。1964年播种3394亩,总产2791担;1983年种植3442亩,总产2395担;1955年为最高年,种植3933亩,总产5215担。
  经济作物棉花 宜种在较肥的旱地上,面积不大,自给不足,品种以土棉为主。民国26年(1937)种植棉花200亩,产量29担;33年产棉花90担;1949年种植658亩,总产66担。
  最高年为1965年,面积6349亩,总产2994担。从1979年起,省政府未下达种棉生产计划,从此没有种植棉花。
  萱麻 一般在房前屋后空地或菜园边角零星种植,自用为主。民国22年(1933)种植6000亩,产量3840担;26年种植200亩,产麻皮160担;37年产麻皮5000担;1949年产麻皮31担;1952年种植115亩,总产72担;1955年种植201亩,总产89担;1985年(含鱼山、荷塘)种植161亩,总产380担。
  黄麻历史上无记载。1951年引进印度长果种,种植面积1103亩,总产2000担。后因收购价钱低,群众无留种习惯,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到1959年只种植176亩,总产250担。从1976年起,省未下达黄麻生产计划,以后没有种植黄麻。
  甘蔗 主要种在旱地上,以食用为主。民国22年(1933)种植甘蔗5438亩,亩产3500斤,总产190330担;26年种植480亩,总产115205担;1949~1958年,每年甘蔗种植面积在150~400亩之间,总产6200~17000担之间。1959年种植956亩,总产62140担;1985年(含鱼山、荷塘)种植面积3039亩,总产307080担。
  水果 有史记载的仅有柿子一项。民国26年(1937)有柿树170株,产量170担。解放后,枫树山林场、罗家垦殖场的桃园里和三龙乡东山下各有成片的梨树和桃树外,其他地方只有零星分布的板栗、柿、枣、桃、梨、柑桔等。1973年,开始从浙江温州引进蜜桔苗木,在朝阳、青塘、鹅湖等地集中连片栽植,填补了市内商品柑桔的空白。水果总产量1949年1117担;1975年2086担,其中梨产量1272担;1983年7125担,其中柑桔产量1127担;1985年10247担,其中柑桔1218担。
  第四节 良种
  良种推广
  良种繁育体系 民国时期,农户自留种籽。解放后,农业合作化期间,提倡穗选、片选、块选。1958年4月,种子工作实行“依靠农业社自繁、自选、自留、自用辅以调剂”的方针。1959~1963年,先后成立良种公司、水稻良种示范繁殖场,各公社建立了良种场,生产队较普遍地建立“两田”(良种繁殖场、单本培育田)。逐步建立起以市良种公司为骨干,公社良种场为桥梁,生产队“两田”为基础的市、社、队三级“两场两田”良种繁殖体系。
  1978年5月,种子工作由“四自一辅”开始向“四化一供”过渡。随着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市常规品种依靠国营良种场、特约良种繁殖基地、种子专业户提供;杂交水稻种由市种子公司组织统一供种。从此,全市又转为以国营良种场为骨干,特约良种基地繁育为桥梁,种子专业户为重点的良种繁殖推广体系。
  改良种推广 民国时期至1963年以推广改良种为主。
  据《江西统计提要》记载,民国26~33年(1937~1944),水稻改良种推广赣早籼1号、赣中籼11号、鄱阳早等品种,数量为6075担,种植面积121500亩。金大2905、南宿州小麦良种482担,种植面积6892亩。棉花良种推广数量468担,种植面积6680亩。
  民国时期,农家品种有早米仂、黄金早、鄱阳早、细谷早、八月白、秋白谷、湖广早、处暑白、金包银、三百粒、白西早、叶里藏、东早、黄土芽、迟禾头、迟西、冷水白、野猪恨、猪血糯、白壳糯、红壳糯、千下锤等140多个。除早米仂生育期短属接荒品种外,其余生育期一般偏长(125~150天),高杆、不耐肥、易倒伏。亩产仅200~400斤,但米质较好,多属一季早、晚品种。
  1952年3月,省农业厅提供改良稻种35200斤,其中南特号5000斤,干农3425计15000斤,长粒籼15000斤,短广花螺200斤,在湘湖、鹅湖、三龙3个区15个乡推广,面积5300亩。除短广花螺外,其他三个品种一般比老品种亩增50~100斤,最高的亩增300斤以上。以后还调进原种南特号、更新南特号、干农5636、浙场9号、黄禾子、莲塘早1、2、3号。1958年,在浙江省金华地区调时早、晚粳稻品种,早粳有卫国、陆羽132、水源300粒;晚粳有牛毛黄、苏场412。除粳稻品种失败外,其他品种在熟期、稳产高产、抗逆性、适应性等方面,在同耕作条件下均优于农家品种,成为当家品种。如南特号栽培面积占早稻50~60%,个别社场占80%,二晚浙场9号、黄禾子占二晚面积50~60%,为一季改双季、旱地改水田、中晚稻改早稻提供了好良种。复种指数由1949年的116.6%提高到1963年的146.7%。
  小麦良种引进了南大2419、棉花岱字15号、强盗花生、胜利油菜、红薯良种胜利百号、大豆良种大青丝、黄麻良种印度长果、马铃薯良种男爵、绿肥紫云英、肥田萝卜、苕子,除苕子、南大2419,其他各项良种都有一定面积的栽培。胜利百号红薯种已普及全市,完全替代了农家种。
  矮杆品种推广 1964~1974年以推广矮杆品种为主。
  为解决水稻高杆品种后期倒伏,先后引进矮杆品种:早稻有矮脚南特号、陆财号、6044、广解红、广解9号、广解607、圭六矮、30—91、珍珠矮、广选3号、7055、先锋1号、广陆矮4号;二晚矮杆品种有5450、台山糯;高杆品种有银梗晚、发六、新繁1号。早稻选用矮杆品种后,一般亩产500~600斤,丰产田亩产可达800斤以上,比高杆品种亩增100~200斤,最高的可增300斤以上。矮杆品种占早稻面积80~85%,取代了早稻高杆品种。
  二晚矮杆品种较少,需肥量大,栽培技术要求高,因而仍以高杆品种为主。
  杂交水稻推广 1975~1985年以推广杂交水稻组合为主。
  1975年,引进杂优组合矮优2号水稻种4斤,中、晚稻试种各1亩,经验收,中稻亩产1019斤,晚稻亩产683斤。同年6月,引进二九矮不育系、保持系各1斤,珍汕97不育系和保持系各4两,在市农科所繁殖二九矮不育系0.9亩,收获种子25斤,繁殖珍汕97不育系0.3亩,收获种子4斤。
  1975年10月,市农科所、市良种场、共大市分校和市东、西区农科所5个单位10位人员,首次赴海南岛崖县进行制、繁种工作。制种(矮优2号)面积12.48亩,收种子1763斤,繁殖珍汕97不育系5.1亩,收种794斤。1976年5月,作二晚多点试种矮优2号550亩,因组合优势不强,抗寒性差,包颈现象严重,亩产仅有200~300斤,少数田块亩产达500~600斤。同年,东区引进汕优2号作早稻试种,面积1.1亩,亩产干谷812斤,收割后,培育再生稻亩收219斤,全年亩收1031斤,作二晚试种6.1亩,平均亩收607斤,比海南糯亩产多收203斤。西区引进作二晚试种汕优2号1.3亩,亩收825斤,比二晚常规品种发六和矮优2号增产一倍多。当年秋季,市内制种汕优2号,面积378.75亩,收种4100斤;繁殖珍汕97不育系47.51亩,收种636斤。
  1977年全部更换组合,选用汕优2号,同时在鹅湖、蛟潭区各抓一个示范样板。鹅湖区连片种植杂交二晚汕优2号71.28亩,平均亩产802斤,比常规品种发六增1.6倍。其中2.52亩高产试验田,亩产达1125斤。蛟潭区连片种植杂交二晚75亩,平均亩产710斤,比常规品种海南糯亩产翻一番。全市种植汕优2号1769亩,获得了亩平583斤的好收成。同年10月,组织356人进行第二次南繁,汕优2号制种面积619.43亩,收种50089斤;繁殖珍汕97不育系342.24亩,收种26515斤。
  1978年,杂交水稻汕优2号种植面积迅速发展到85282亩,其中杂交二晚66640亩,占二晚面积40%。当年全市严重干旱,由于杂交水稻根系发达,抗旱力强,大旱之年仍获得增产,比1977年增产粮食1753万斤,增长9%。
  1979年,汕优2号面积发展到140500亩,其中杂交二晚99534亩,占二晚面积51.87%。1979~1982年,汕优2号种植面积稳定在14~15万亩,其中杂交二晚11~12万亩,占二晚面积60~61%。
  因汕优2号抗性减弱,部分地区感染了稻瘟病。1983年,部分地区选用汕优6号组合。从1984年起,全部选用汕优6号。是年,引进早稻杂优组合威优35、威优98、威优64共计1550斤,试种面积262亩,除威优98感染病外,其他二个组合试种基本成功。
  1975~1985年,南繁制种5年5次,市内制种11年11次,地方财政共拨制、繁经费849639元。累计制种面积20475.17亩,共收种842279.7斤,繁殖面积1579.94亩,收不育系种子79208.4斤。累计杂优种植面积1143252亩,其中杂交二晚917299亩。
  常规品种先后引进二九青、青马早、宜丰青、青团2号、竹莲矮、朝阳早、6018、早科六、迟熟科六(691)、小麦稻、18—7、竹系26、沪南早、红梅早、原丰早、红410、湘矮早9号、军协、科梅、光大白、四梅2号、青杆黄、73—07、浙辐802、二九丰、203、754、755、桂朝2号、八一晚、八三晚、海南糯、5694、M112等品种。经过试种2~3年后,因未经提纯,种性退化,抗性减弱,稻米品质差,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少数已被淘汰。现保留下来的品种有30—91、小麦稻、军协、八一晚、海南糯、M112、浙辐802、73—07。还引进了小麦良种万年2号、友谊麦、908、毕麦3号、毕麦5号、墨西哥小麦和扬麦1、2、3号;大麦有早熟3号、浙皮1号;大豆良种有进贤早茶豆、矮脚青、大青丝、婺源严田大豆、湖北矮脚早;蚕豆良种有大白蚕豆;豌豆有墨西哥鸡豌豆;油菜良种有矮架早、浔油1号、秀油1号、秀油2号、西南302、干油1号;芝麻良种有武宁黑芝麻、佛座芝麻、余江红芝麻、中芝1号;花生良种有小籽花生、狮选3号、天府3号、粤油551;杂交高梁有晋杂5号;杂交玉米有丹玉6号、旅曲中单2号;马铃薯良种有克斯1号;大蒜良种有四川软叶大蒜;蔬菜良种有五十天火车头萝卜、之豇—20豆角、日本黄苗甘蓝、杂交辣椒、早丰1号、福山大白菜、上海青。
  良种经营 1963年开始良种经营,以经营水稻良种为主,兼营早粮、油料、绿肥种子。1976年以后,经营项目扩大到蔬菜、瓜类、马铃薯、葵花籽、生长激素、繁种专用化肥等。
  良种繁育基地以国营良种场为主,辅以特约繁殖基地、种子专业户,种源由市种子公司提供。良种繁育重在防杂、保纯,因此,播种到收割要环环扣紧,在育秧、分麋、抽穗三个主要阶段,进行2〜3次的除杂去劣拔稗,确保种子质量。
  良种检验在收割前先在田间进行,以纯度、病虫害为主。晒干入仓后,再进行室内检验,以含水量、发芽率、净度为主。符合部颁标准,按种子等级加成收购,做到按质论价,优质优价,未达标准不予收购。
  根据市场信息、育种动态、区试材料,在掌握行情、摸清种情、吃进民情的基础上,制订良种收购计划,采取“以销定购,以购定产”的原则进行收购。
  良种的收购和供应价格,由种子公司制订,按实际成本价供应,不加利润和税收。即〔统购价(中等粮价)+(统购价X良种加成)〕为收购价;按〔收购价+(收购价X经营管理费5.5%)+合理运杂费〕为供应价,力争做到不赔不赚。1984年起,按议购价加良种加成进行收购。
  在供种时,常规品神按单位要种计划,根据收种数量进行综合平衡,组织供应,杂交水稻按订购合同进行供应。
  第五节 植物保护
  病虫鼠害 据《江西年鉴》载,浮梁县水稻虫害在民国17年(1928)、19年两年,以二化螟虫为最,损失殊巨,二年共为害稻田506000亩(早稻304000亩、晚稻202000亩)。17年主要为害晚稻,减产2成,损失稻谷11000担。18年,早、晚稻都受害,早稻减产五成,损失稻谷270000担。晚稻减产八成,损失稻谷280000担。
  据调查,民国时期至解放初期,境内主要病虫是螟虫、稻飞虱、负泥虫、象鼻虫、稻苞虫、稻瘟病等。病虫发生后,农民常采用天然野生植物,如雷公藤、马蓼草、茶枯併浸岀液兑水防治。相当数量的农民缺乏病虫知识,谜信寄托于“天收”。
  稻瘟病 俗称“大火烧”、“卡颈瘟”,水稻从苗期到黄熟期均有发生。主要发病在山区各乡、场以及栽培了大面积感病品种的地方,特别在抽穗期间,月降雨量在200~300毫米,雨日15至18日,日照150小时左右,有利于病菌扩散蔓延。叶稻瘟重者死苗过半,甚至翻耕重种。穗颈稻瘟发生严重时,轻的减产2~3成,重的颗粒无收。1980年,市局部山区发病严重,1981年后发生普遍,个别乡(如鹅湖、洪源)成灾。1981~1985年,每年损失稻谷约在200万斤以上。
  纹枯病 俗称烂脚瘟、花脚、花杆等,在高肥田或门庄田常发生。1985年,纹枯病有继续蔓延扩大的趋势。主要导致纹枯病发生的诱发因素是菌源积累多,氮素化肥施用过多,排水不良;密植造成郁闭程度高,通风透光差,田间湿度大。
  水稻螟 俗称钻心虫,主要有大螟、二化螟、三化螟。民国时期和解放初期,浮梁县属一季稻区,主要螟虫为二化螟,以后随着双季稻面积扩大,高杆改矮杆以及一季早、中稻插花田,给螟虫带来充足的连续性的食物,各种水稻螟虫的比例也相应地变化,三化螟危害增大。70年代以来,大面积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二化螟危害逐渐上升。
  根据20多年来测报灯下收集螟蛾数量的资料记载,1964年二化螟最多,全市测报灯下蛾量为701只,1974年三化螟最多,全年测报灯下蛾量为28877只,1976年大螟最多,全年测报灯下蛾量739只。
  三种螟虫成虫成发期是:一代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二代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三代化螟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三代二化螟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四代三化螟在8月中旬至10月上旬;四代二化螟在9月至10月中旬;22年中仅出现过9次。在寒露风来得迟的年份,三化螟有不完全的五代发生,23年中仅出现过一次。一般一、三代为害苗期水稻,造成枯梢或枯心苗;二、四代为害孕穗期水稻,造成白穗。
  稻飞虱 是早稻和晚稻生长后期的主要害虫,稻飞虱种类很多,在境内主要为害的有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两种。一年发生约六至七代,世代重叠现象较多,一般以第三代白背飞虱为害穗期早稻,五至六代褐飞虱为害穗期二晚,造成一团团水稻枯死,严重的全田枯槁无收。早稻后期,往往有黑尾叶蝉混合发生,双抢时,纷纷迁飞转入二晚秧田和早栽二晚田为害,并传染萎缩病毒。晚稻后期,白翅叶蝉较多。
  稻田虱属远迁飞性害虫,为害水稻程度大小和迁飞的迟早、迁飞的数量有关。倘遇前期高温多湿、降雨量大,后期突然干旱或夏季雨日多,气温偏低的适温高湿条件下,稻飞虱易大量发生。短翅型稻飞虱成虫产卵量大,繁殖力强,在田间短翅型成虫比例大,则预示稻飞虱有大暴发的可能。
  稻纵卷叶虫 主要随西南气流远距离迁飞而来,其为害程度与迁飞降落地点与降落数量有关,境内亦有少量虫越冬。23年中出现过4次,是早期为害的虫源,其幼虫将水稻叶片纵卷成筒状,在内职食叶肉,剩下表皮,形成长短不一白斑,严重的全叶枯白,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千粒重降低。近几年来发生较多,全市各地发生程度不一,特别是1984年,在鹅湖区的主要产粮乡为害严重。
  稻苞虫 是间歇性暴发害虫,来势凶猛。1962年9月,寿安乡鸿兴大队有1084亩二晚稻田发生稻苞虫,占播种面积97.7%。其中损失80%以上的达606亩,每蔸有虫20~30条,重者禾叶被吃光,只剩禾蔸,轻者虫苞累累。亩产平均69斤,损失稻谷260426斤。
  1973年和1976年,亦先后二晚虫害暴发成灾。
  粘虫 是间歇性暴发害虫,来势凶猛,在三龄后暴食期,可将水稻连叶子全部剪光,剩下光杆,一般都是剪断稻穗,散落在田中,造成损失。在寿安乡、臧湾乡、黄坛乡、罗家垦殖场、新平乡、鱼山乡等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危害。1984年9月,在罗家垦殖场农业分场汕优6号制种田中,发生粘虫为害,2天内,被害稻穗剪断,致使每亩制种田损失10~20斤。
  稻蓟马 有“火烧苗”之称,每年在6~7月为害二晚秧苗,严重的秧田一片红,影响二晚早生快发。
  稻曲病 境内曾零星发生,损失不大。1983年,在部分中稻和二季晚稻中较普遍地发生,面积达10万亩,损失稻谷16~20万斤。收割时,病害稻田黑粉密布,经化验初步认为,稻曲病的病粒率达到千分之五时,稻谷要慎重处理,否则,人畜食用有毒害。
  白叶枯病 1984年以前,白叶枯病被列为水稻检疫对象,病区的种子严禁调出,以防蔓延扩大。1978年,在市共大分校化杀制种田父本“献党1号”品种中首先发现白叶枯病。1983年9月18日,在鹅湖公社朱锦大队坑村生产队汕优2号杂交二晚中再次发现白叶枯病,面积240亩,其中严重的20亩。在南安乡东安村、鹅湖乡桥溪、史湾、朱锦、鹅湖等村,共有2个乡5个村9个村民小组5000余亩稻田发生了此病。实地考察,株发病率在34.1~100%,最严重的是鹅湖大队12生产小组一丘2分田,品种是晚汕2号,全田枯死基本无收。后经采取紧急措施及时处理,得到了有效控制,以后未发现此病。
  油菜苗期病虫害主要是蚜虫和菜青虫,油菜结荚后期的病害是菌核病,是油菜单产不高的主要原因,一般发病情况与田间管理以及品种抗性有很大关系。1974年前,油菜品种属白菜类型,抗病力差,多种植旱地,畦宽沟浅,渍水较多,发病率在30%以上。1974年后,选用抗病强的甘兰型品种,加上耕作技术的改进,发病率一般在10~20%之间。
  田鼠 1957年,浮梁县储田公社储田、柳溪大队首先发现田鼠为害稻谷,灾情严重。后又在经公桥乡、峙滩乡、江村乡部分稻田中也相继发现,全县受害面积达75000亩(主要是靠山旁的稻田),其中严重的有3670亩,减产五成,有的田块颗粒无收。后组成工作组,赴受灾地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灭鼠运动。采取药物毒杀,工具捕杀,捣毁鼠窝等办法,共消灭老鼠45000多只,挽回粮食损失135万斤。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50年代初期,抓住冬春有利时机,进行“三光”灭虫。把田边山旁杂草除光,冬闲田翻光,绿肥田的禾蔸拔光,使病虫无藏身之地。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用盐水、泥水、肥田粉、小铁锅选种,石灰水浸种杀灭附在种子上的病菌,减少蔓延传播途径。60年代,选用抗病、虫良种,实行稀播均播培育壮秧,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自身抗病虫能力。以后实行水旱轮作,采用稻稻油、稻豆油,三年轮换制度。对改变土壤结构,消灭潜伏病菌虫卵,提高土壤肥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药剂防治 1.土农药。解放初期,病虫发生严重时,有的农民采用野生植物天南星捣汁兑水泼浇;有的用茶枯煮水淋浇;有的将草木灰和石灰混合撒施,都收到防治病虫害的不同效果。
  1969年,农药紧缺,虫害严重,市各社、场大造土农药,先后建立了土农药厂50余个,制成各种土农药60余万斤。制药方法主要有蒸镏、煮汁、磨浆、研粉、捣汁等多种。制药原料就地取材,利用各种野生有毒植物,如雷公藤、马蓼草、苦楝树皮、樟树蔸、黄荆、天南星和茶枯、桐枯、煤油、石灰等配合而成,用来毒杀农作物病虫。如江村公社用老樟树蔸制成樟脑油汁防治二晚浮尘子。九龙山垦殖场用大蒜捣汁防治稻瘟病。兴田公社利用天南星捣汁防治粘虫、稻螟岭、菜青虫。市农科所生产421液剂和424可湿性粉剂,用来防治斜纹夜蛾、稻螟、蚜虫,均起到了灭虫、肥土的作用。
  1970年初,全市陆续建立了生产“920”、杀螟杆菌的土农药厂25个,产量达2000余斤。同年4月,在江村公社沽演大队召开了全市土农药现场会,掀起了全市大造和使用土农药的高潮,一直延续到1973年。
  2.化学农药。解放初期,所有农药主要以硫酸铜为主要原料,配以石灰等原料制成波尔多液、石硫合剂,防治水稻绵腐病、稻瘟病和果树病害。防治虫害主要是有机氯产品,使用最多的是六六六粉和滴滴悌,用于毒杀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如螟虫、稻苞虫、卷叶虫、稻飞虱、浮尘子等。后因六六六农药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有毒物质,在土壤中要经数年或数十年才能消失,长期残留于农副产品中,对人体健康、环境污染有一定影响,已下令停止生产。但在当时,对防虫起了重要作用。
  60年代,有机磷杀虫剂大量生产,市内使用较多的有敌敌畏、敌百虫、乐果、杀螟松等。
  70年代以后,高效低毒新农药陆续问世。防治水稻虫害使用较多的是甲胺磷、呋喃散、叶蝉散、杀虫双等。防治病害使用较多的是稻瘟净、异稻瘟净、甲基托布津、三环唑、克瘟三等。
  物理防治 60年代初,开展了物理防治虫害工作。利用多种害虫有趋光性的特性,在发虫较多的季节,在田畈上安装诱蛾灯,黄昏时点灯诱杀。诱蛾灯初期用煤油灯,后改用气灯,80年代,使用黑光灯、白炽灯。这种防治方法已普及全市各乡、场。可以大量消灭虫蛾,降低为害程度,同时根据捕杀虫蛾种类和数量,预测孵化高峰期,推算用药适期。
  生物防治 70年代后期,开展“以菌治病”的生物防治,运用井冈毒素防治水稻纹枯病,累计防治面积达120余万亩,防治效果在90%以上。
  1980年,对全市主要农作物害虫天敌资源进行调查,在3个区、29个乡、场收集天敌标本150余种,经分类鉴别,属6个目,22科,79种天敌。主要种类有寄生峰、寄生蝇、蜘蛛、草蛉、瓢虫、隐翅虫、步行虫、蜻蜓等。
  病虫测报 1964年,各乡、场配备一名专职植保员。1975年,大队、分场设有一名病虫测报员,生产队有一名兼职的查虫员。他们对所在地的病虫发生情况进行监测,上报,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1964~1985年,每年召开一次总结工作会议,并进行多次培训,不断提高各社(场)植保员的病虫测报知识和防治技术。
  第三章 养殖业
  第一节 畜禽
  畜禽品种
  猪 养猪历来是农村家庭的主要副业。民国时期和解放初期,无圈私养,喂熟潲水、米糠、青饲料等。饲料利用率低,猪生长緩慢,疾病流行频繁。1949年,年末生猪存栏数为15000头。50年代,引进脂肪型种猪。1954年后,集体和个人饲养并存,提倡栏干食饱和圈猪积肥。1958年,贯彻“公养为主”的方针。60年代,引逬肉脂兼用型猪。1958〜1959年和1970〜1971年,先后两次出现集体养猪高峰。1975~1979年,市农科所对50头猪进行快速育肥试验,架子猪日増重千克以上。1969年,提倡打洞养猪,市罗家垦殖场和湘湖乡办起“万头”养精场。因山洞潮湿、倒塌,管理与词料跟不上,造成大批猪死亡。70年代中期引进瘦肉型种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贯彻“私养为主”的政策,集体养猪逐步向专业户养猪发展,1978年后,农民每年出售肥猪10余万头,1983年达13.35万头。1985年朝阳垦殖场首次出口瘦肉型猪295头。
  1985年,种猪品种有乐平花猪、波阳滨湖黑猪、淳安花猪、皖南花猪及外地引进良种猪。
  乐平花猪 属江南花猪型的一种,为地方优良的肉脂兼用的晚熟品种。有狮头型和马面型两个品系,体型高大,耐粗饲料,生长速度快,肉质好;产仔多、护仔性能好,遗传稳定,杂交优势率高,毛黑白花色,有“乌云盖雪”之称,主要分布在鹅湖区和昌江区。
  波阳滨湖黑猪 属省地方品种,肉脂兼用型,晚熟,体型大,骨骼粗,抗病力强,瘦肉率高,毛黑色,额部和四肢各有一白斑,称“六白”,主要分布在蛟潭区和昌江区。
  淳安花猪 属江南花猪型的一种,个体小,早熟,皮薄肉嫩。原产地是浙江省淳安县,随该地移民引进。分布在鹅湖乡、臧湾乡、渭水乡、江村乡等地。
  皖南花猪 属江南花猪的一种,个体小,头部绉纹多,多分布于浮北地区。
  引进良种猪 曾引进巴克夏、约克、苏白、枫泾猪、北京花猪、北京黑猪、克米洛夫、中约克、平白、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等。多数被淘汰,仅保留长白、大约克和杜洛克等种猪。
  牛 有耕牛、奶牛、改良牛。耕牛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其管理素为农民所重视。1949年有耕牛10602头。1954年以后,耕牛归集体饲养。农村生产承包责任制落实后,耕牛多为户养或联户养。1985年有耕牛21500头。
  耕牛有水牛、黄牛两个地方品种。水牛是赣东北地区较好的地方品种,体型大、蹄壳坚、役力强、耐粗放、抗病力强、适应性强。黄牛体型小、役力差、产奶量少、出肉率低。
  1954年,市妇幼保健院从南昌购进一对奶牛。1955年,从内蒙海拉尔购进8头黑白花牛,从上海购进3头奶牛。1956年,湖田购进20头奶牛办奶牛场。1963年,市委毛家畈奶牛场购进15头奶牛。1969年,市妇幼保健院奶牛场有奶牛40多头,与毛家畈奶牛场合并,由蔬菜公司管理。1985年,市政府规划,在鲇鱼山乡留阳村建办一个千头奶牛场。
  改良牛指杂交而成的奶役兼用或肉役兼用牛。1978年开始,市政府每年拨出一定经费,在古城、朝阳、渭水等地,使用西门塔尔、辛地红、海福特、摩拉、夏洛来等种公牛的冷冻颗粒精液与地方耕牛进行人工授精,生产出改良牛。至1985年,已生产改良牛50多头。
  羊 瑶里乡长旺村部分农民有养羊习惯。1952年,全县有17只羊。1958年,枫树山、万寿山垦殖场和南山林场引进瑞士奶山羊和细毛羊饲养,因饲养管理、疫病和销售等问题而失败。1966年,浙江淳安县移民带进少数山羊饲养。1978年,朝阳、寿安等地饲养山羊和奶山羊,没有成功。
  兔 历史上没有养兔习惯。1958年,枫树山和万寿山垦殖场等地引进安格拉兔400多对饲养,曾一度发展。后因兔肉、兔毛滞销和饲养管理粗放、疫病防治工作未跟上,而被淘汰。1978年,竟成、渭水等地饲养菜兔,后改养长毛兔,随兔毛价格的升降,养兔有增有减。
  鸡 历来是农民私养的主要家禽。地方鸡体型小,生长慢,产蛋率低,耐粗放,觅食力强,肉质纤细。曾引进澳州黑、洛岛红、九斤黄、芦花鸡、白洛克、考尼希、新浦东、红波萝、星波萝、来杭、星什288、罗斯、三黄白耳鸡、白毛乌骨鸡等品种。1976年,市农业局购进红考尼希种公鸡,在蛟潭乡南村、礼芳进行鸡杂交改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出现大批养鸡场和养鸡专业户。1984年,饲养量达40多万羽。1985年,省、市投资50万元,在市农科所新建种禽场和竟成乡养鸡场、湘湖乡养鸡场。
  鸭 有番鸭和麻鸭,番鸭数量不多,一般品种多为蛋用麻鸭,麻鸭觅食力强,每只每年产蛋量180~200枚。市农科所1983年引进康贝尔蛋鸭,个体大,生长快,产蛋量多且大。1985年引进樱桃谷肉鸭。
  鹅 有灰鹅和白鹅两个地方品种,抗病、觅食能力强,生长快,零散分布在河洲水溪旁的村庄。
  此外,1980年,市农科所购进一批鹌鹑饲养,农村中还零星饲养菜鸽和信鸽。
  饲料 农民家养畜禽多用自产粮食和农副产品作饲料,采摘部分野生饲草。集体养猪以种植的饲料为主,种植品种有红薯、南瓜、达菜、白菜、萝卜等。1985年,推广水浮莲、水花生和革命草等水生作物作为饲料。70年代初,引进橡草喂牛。1982年,朝阳畜牧场和王港乡马家坞水库引种白三叶、苏丹草、黑麦草、墨西哥玉米等优良牧草,亩产鲜草400斤以上。1985年,在吕蒙乡继续种植。
  草山草坡资源丰富,自然牧草面积312671亩,万亩以上连片的有10处,每亩自然产草量为200至800斤,牧草品种繁多,四季有鲜草。草食家禽,一年可放牧10个月。
  饲料一般都经过加工。解放前,农民用石磨或水椎将农副产品数粉碎,青饲料手工切碎,多数饲料煮熟。50年代后期,开始推广使用机米机、青饲料切割机和青饲料打浆机。60年代,开始应用小型饲料粉碎机。1969年,为增加饲料养分,推行中曲发酵饲料养猪,次年广泛使用,后因操作繁杂,基本发酵原料糠供应不上,逐渐停止使用。1978年,开始推广配合饲料养猪、禽。使用日渐广泛,效果很好。1982年,市政府拨款在凤凰山新建年产万吨的配合饲料厂。1984年开始,省政府每年拨出一定的饲料粮。1985年,省政府增拨一定数量的平价化肥指标,兑现饼粕搞配合饲料。至此,全市生产配合饲料1540吨。农村中有小型饲料粉碎机19台,年单班饲料生产量达7000吨。
  疫病 据调查,解放前畜禽流行疫病有牛炭疽瘟、牛出败、牛瘟、猪瘟、猪肺炎、猪丹毒病;鸡新城疫、禽白痢病等,部分地区还流行牛吸血虫病。民国初期,蛟潭乡邬田村耕牛发病,全村20多头耕牛,仅一头藏进深山幸免,其余全部死亡。1951年8月,寿安、洋湖耕牛患炭疽病,死亡20余头;1953年4月,石岭乡鲤鱼洲村,耕牛患牛出败死亡5头;鸣山乡2天内死亡3头耕牛。1953年2~5月,据二个乡、一个自然村的调查统计,患猪肺疫死亡的猪226头。
  50年代,开始推广使用牛瘟血清和疫苗,猪瘟结晶紫苗和猪瘟免化苗等,并陆续普及推广猪、牛、禽的检疫、防疫注射和疫病治疗技术。1952年,牛发病432头,治愈329头。1954年,消灭了牛瘟病。
  1955年,颁发浮梁县家畜买卖及屠宰检验暂行办法,加强检疫工作,控制了畜禽疫病的传播和流行。50年代后期,控制了炭疽病。1966年,经华东地区验收,全市基本消灭了猪瘟,有效地控制了猪丹毒、猪肺疫、牛出败、鸡新城疫、禽出败等病。
  1968年,畜牧兽医机构撤销,人员下放,防疫注射密度下降,检疫工作终止,畜禽疫病重新蔓延,引进畜禽也带来一些新病。70年代初,市食品公司从上海购进法国长白猪,带进传染萎缩性鼻炎;1970年,旧城乡东门头17头耕牛患牛岀败病,死亡4头;1974年,峙滩乡牛患肝片吸虫等寄生虫病,死亡24头;市食品公司购进肥猪时,带进猪传染性水泡病;1978年,鮎鱼山乡湾山村发生牛炭疽病,死亡6头。
  1979年,市畜牧兽医站先后在竟成、湘湖、臧湾、三龙、经公桥、兴田等9个乡场进行畜禽寄生虫病普查工作,共检查猪439头、耕牛101头、羊3只、鸡鸭24羽。检查出猪蛔虫、姜片虫、猪肺丝虫、棘头虫、肉饱虫、疥蟠、鞭虫、结节虫、牛肝片吸虫、前后盘吸虫、牛新蛔虫、牛胰润吸虫、捻转血矛线虫、古柏线虫、羊前后盘吸虫、鸡毛细线虫、鸡球虫等。1980年,市畜牧兽医站对全市奶牛、奶山羊进行布氏杆菌病的检査,检出阳性病羊3头,可疑病牛1头,均被淘汰。
  1981年,牛锥虫病传入境内。1982年和1983年对耕牛锥虫病进行了普査。1982年,检査15个乡、场内的3021头耕牛,在寿安、吕蒙两个乡査出锥虫病牛18头。
  1983年,市太白园发生猪口蹄疫病。市防治五号病指挥部采取“早、快、严、小”的综合防治措施,迅速扑灭。
  1984年,省有关部门验收确认市区为消灭耕牛血吸虫病市,蛟潭区评为控制猪瘟区。1985年,蛟潭区评为控制猪瘟和鸡瘟区,昌江区评为控制猪瘟区。
  1985年,主要疫病有猪瘟、猪付伤寒、猪口蹄疫、牛锥虫病、鸡瘟和禽岀败。零星发生的疫病有猪丹毒、猪肺疫、猪喘气病、猪痢疾、猪仔白痢、牛李氏杆菌病、牛狂犬病、牛破伤风病、鸡瘟、鸡白痢、鸡球虫病等。
  畜牧生产解放后,科学养殖畜禽逐年普及推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畜牧业生产迅速发展。
  畜禽产品加工工业逐步发展,先后办起了市肉联加工厂、市牛羊加工厂、市畜产厂、市皮革厂、市生物制药厂、市皮蛋加工厂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兴办了三龙板鸭厂、鹅湖皮蛋加工厂、鱼山牛肉干厂等一批小型畜禽产品加工厂。
  第二节 水产
  景德镇市天然水域,属内陆淡水长江流域鄱阳湖饶河水系,自然生态环境适应温水鱼类生长,水产业主要是天然捕捞和人工养殖。
  资源境内水域面积68150亩,其中天然水域46200亩,人造水域21950亩。
  天然水域主要是境内的昌江,干流长119.9公里。河床宽70米至220米不等,面积约
  5万亩,常年平均水面27300亩。还有东河、南河、西河、小北河、大北河、建溪港六条支流,平均长约35公里,常年水面约16800亩,自然小沟溪约3100亩,人造水域常年平均水面约20800亩。其中,山塘、水库约15500亩;池塘4670亩;河沟630亩。
  境内鱼类资源丰富,种类有3科、87种。
  天然捕捞 解放后,江河湖泊收为国有,由地方政府租给渔民捕鱼,但由于传统的捕鱼习惯,解放初期经常发生捕鱼纠纷。1954年和1956年,省商业厅水产局、市商业局、上饶专署水产科,联合主持召开捕鱼作业区讨论会。出席单位有景德镇市、浮梁县、乐平县、波阳县、余干县人民委员会等,还有景德镇市水上办事处、竹篾社、幸福渔业社。会议协定:景德镇市和浮梁县渔民可通流捕鱼;波阳县第四、五、六区渔民可在浮梁港下游捕鱼,以石鼓滩为界;乐平中店葫芦网在石鼓至官庄史家门口河段捕鱼;乐平接渡渔民(51条排)在官庄史家门口至福港腰岭河段分散捕鱼等。
  解放初期至1966年,农历八月初一至十二月十五日为禁港时间。河段上起峙滩门口,下至宝石,具体范围按当年水情和鱼情而定。其中,福港的密屯、腰岭和减滩为常禁河段,每次禁港前后,召开专题会议,成立领导班子,组织生活服务,安排渔货销路和节日供应,有利于提高起水率。1967年中断禁港,直至1973年恢复,产量为历史最高年,达3万斤。1974年发生偷港、炸港事件,而后就不再禁港。1975年,市革委印发“关于加强河港库管理的布告”,禁止在江河、塘、库毒鱼、炸鱼、滥用电力触鱼,保护养鱼设施,严肃处理偷渔事件,发展有利于鱼类繁衍后代的渔具渔法,对产卵亲体和幼体,实行禁捕,规定最小网目等措施。
  1983年,为市天然捕捞产量最高年,年产量为3851担。1985年,天然捕捞产量为3124担,比较集中的有市昌江渔业捕捞队、峙滩清溪捕捞队和鲇鱼山张家渔民三处,有证捕捞渔民104人。其中,专业渔民36人,副业渔民68人。拥有捕捞渔船60艘,载重58吨。其中,机动渔船8艘,36匹马力;鸬鹚排70余条,鸬鹚鸟45只;各种刺网万余条片。
  渔具鱼法:多数为传统的鱼叉、丝网船(刺网)、滚钩、歪嘴钩、大小卡子、笼罩、地拉网和流网等。少数用鸬鹚鸟、撤网、跳网、鱼床、鱼钩以及交流电、脉冲电捕鱼。
  人工养殖 50年代,从九江采运长江天然鱼苗,筛选出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精心养育成一寸长左右的夏花出售。农民放养于池塘、水库。利用天然水生饵料,辅之以有机粪肥、采割野生水、陆无毒草为鱼饲料。
  1956年,放养鱼种1.4万尾。1957年,兴修水利,建造山塘、水库计水面16980亩,占可养水面的78%。1958年,从贵溪运回二批鱼种,计29.4万尾。1959年,许多地方开展池塘养鱼,其中城区的莲花塘和菱角塘养鱼效益和产量较高。
  60年代,开始使用单一的精饵料米糠、菜籽饼、麦麸、豆渣、豆浆、蛋黄、麦芽和谷芽麦苗等喂养四大家鱼。引进团头鲂、婺源红荷包鲤鱼等试养。1964年,市水产养殖场、省办鱼种站和竟成公社鱼种场,开展青、草、鲢、鳙人工摧产、孵化试验,次年试验成功。1966年,自繁鱼苗满足全市放养需要。
  70年代,先后引种象草、水浮莲、宿根、黑麦草、苏丹草、鹅菜等鱼饲草。使用化肥养鱼,引进新的养殖鱼类,进行养殖试验。
  1971年,市水产养殖场进行草鱼和鲤鱼杂交试验,获子代近百尾,次年秋个体重达2两至5斤。其中3斤以上的个体20余尾。同年,从九江运回三角帆蚌和褶纹蚌数万只,进行人工切片手术,开展淡水河蚌人工培养珍珠试养,次年收获少量珍珠,因经济效益低,没有推广。
  1974年,引进莫桑比克罗非鱼,因个体小,生长缓慢,不易推广。1978年,引进东北银鲫、白鲫、红鲫、日本大板鲫、荷源鲤、苏联散磷境鲤、尼罗罗非鱼等,进行小面积试验。其中尼罗罗非鱼个体大,生长快,当年可长到半斤左右,隔年养殖尾重达1斤以上。如能实行雄性单养,生长速度更快,同其他鱼类混养,可使池塘养鱼单产提高30%以上。因此,在全市迅速推广,荣获1983年市科技成果应用四等奖。同年,还开始新建改造池塘,连续四年畜牧水产局下拨经费70多万元,新建改造精养鱼塘2100余亩。
  80年代,建设了一批商品鱼养殖基地和鱼苗鱼种繁殖基地,水产养殖业全面发展。1981年,进行网箱养鱼试验,推广稻田养鱼。1983年,市农科所使用配合饲料,进行鱼鳖混养、稻田养鱼和甲鱼人工繁殖试验。1984年,洪源乡鸣山村引进福寿螺养殖。
  1985年,全市水产科技人员11人,其中水产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2人。从事渔业的全民职工206人,集体职工61人。全市利用水面18411亩,其中:山塘、水库面积13717亩,池塘4509亩,河沟185亩,养殖年产量11033担。稻田养鱼316亩,产量63担。
  第三节 养蜂
  景德镇市山区野生蜜源丰富,农民养蜂历史悠久,是山区农民家庭主要养殖业之一。
  农民养蜂一般用桶装固定养蜂法。一年取蜜1~2次,蜂蜜产量低,质量差,每桶蜂年产蜜15斤左右。70年代,开始进行养蜂改良,改桶装为箱装,改蜜蜂自然筑巢为人工筑巢,增加取蜜次数,提高产蜜量。
  家蜂品种境内蜜蜂品种为中华蜂,对域内自然环境有顽强的适应能力,既抗寒又耐热,能在较低和较高的温度下活动。早春晚秋的早晨,气温在10℃左右,蜂群即出巢活动。夏季40℃~42℃高温时,只要有小块蜜源,蜂群活动如常,蜂王依然产卵。在山区昼夜温差较大、山阴山阳、风力等小气候差异中不受影响。且中华蜂飞翔迅速,善避敌害,是优良蜂种,适宜山区饲养。
  1958年,枫树山和万寿山垦殖场引进意大利蜂饲养,因缺乏养蜂知识和防病技术而失败。1978年以后,部分农民自发地学习养蜂。1985年,市区鱼山、荷塘、蛟潭等乡有七、八户农民养意大利蜂,全市养蜂4915箱,年产蜜39.5吨。
  蜜源市域自然蜜源植物丰富,四季有花卉供蜂采蜜。每年10月底,有安徽、浙江等省的养蜂户来境内放蜂采蜜,度过寒冬,次年3、4月离去。
  第四章 农业科技
  第一节 农业技术
  1949年以来,针对景德镇市农业生产上存在的薄弱环节,不断地对落后的农业生产技术进行改造,推广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
  育秧
  水播水育 民国时期至60年代,水稻以“种禾”(即将稻种直接播种于大田)为主,近郊少数地方育秧移栽,且多数采用老式秧田,早春气温低,田面渍水,容易引起烂种和严重缺蔸。传统的“水播水育”和“密播”,使早稻秧苗素质差,遇上阴雨低温容易烂秧。晚稻秧苗在“扎根竖针”时,气温较高,畦面渍水,灼伤秧苗,造成死苗。到60年代中期,全面推广了水稻育秧移栽技术和新式秧田。
  通气湿润育秧1959年,开始改水播水育为通气湿润育秧。其方法是在选好秧田、施足基肥后,进行干耕干耙、晒垡,然后浅耙表土,敲碎土块,使秧田上实下松,以利通气。从播种至秧苗现青期,保持沟中有水,畦面呈湿润状态。待秧苗长至2寸时,灌水上畦面,进行水育。长秧龄的晚稻秧,长到一定高度时,排干秧田渍水,采取旱育,防止疯长。秧田播种量也由过去亩播200~400斤而减少到80~120斤。70年代末,通气湿润育秧法全面普及。
  农膜保温育秧 1964年,开始采用农膜保温育秧。早春膜内日平均气温比露地湿润秧田气温提高3℃左右,成秧率可达90%以上,除特殊年景外,不会发生烂种死苗。同时生长速度快,可适当提早栽插,利于秧苗早生快发。1982年,又开始推广地膜保温育秧。1985年,农地膜育秧面积占早稻秧田50~60%。
  栽培管理
  播种 解放初,沿习民国时期的播种习惯,“蒙蒙懂懂、清明下种”,50年代以后,改进了耕作制度,在春分后至清明前寒头浸种,寒潮期间摧芽、暖头抢晴播种。
  密植 民国时期,都是大株稀植,行株距在1尺4寸,亩田不到3100棵,基本苗不足4万苗,分蘖期拉长,无效分蘖增多,成穗率低。解放初期,略有改进,但大多数行距在1尺左右,亩栽6000株,基本苗不足6万苗。1962年,开始合理密植。至80年代初期全面普及了,行株距7×7寸、7×6寸、6×6寸,亩插12245~16667蔸,基本苗10~12万苗。每亩大田用种量由原来的10~12斤增加到16~20斤;小麦由点播改为条播,每亩用种量由5~6斤增加到15~20斤。其他作物也相应提高了栽插密度和用种量。
  排灌 50年代采取“深水、串灌、漫灌”方法,造成肥料流失,土温降低,不利于抑制水稻的早生快发。70年代以来,早稻普及了“寸水返青,浅水发棵,耘田轻搁,够苗晒田,灌水抽穗,干湿壮籽”的灌溉技术。杂交晚稻青后灌浅水、长露田、通气解毒,以气促根,使禾苗早分蘖、早壮蘖。8月下旬初晒田,干干湿湿,以干为主,促根控蘖,壮杆控蘖。抽穗期间保持薄水。灌浆后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由于杂交稻灌浆期间的耗水量比常规品种要高50%左右,脱水过早势必降低千粒重。
  合理施肥 据《江西年鉴》载,民国23年(1934),农民所用肥料主要是人粪尿、厩肥、草木灰和绿肥,多是自己生产,不足时,始购买以为补充。主要作物肥料用量为:水稻亩施人粪尿300斤,厩肥150斤;大麦亩施人粪尿300斤;棉花亩施人粪尿350斤;萱麻亩施人粪尿280斤。其他肥料如菜饼、麻饼、棉饼、骨粉、骨灰等,亦有施用者,但用于稻田甚少。
  解放初期,主要有机肥料是绿肥,以肥田萝卜、油菜为主,后来以紫云英为主。绿肥面积4~10万亩。1967年发展到25万亩左右,鲜草量平均亩产2000斤,1961年下降到14万亩,1964年又下降到解放初期水平,鲜草量亩产不到1500斤。
  解放初期,平均每亩农田化肥用量不到1两。1952年,开始推广施用硫酸铵(俗称肥田粉)。仅少数农户购买,施用后禾苗生长浓绿,发棵大,产量高。到1960年,化肥总施用量仅100吨,每亩平均为0.3公斤。1960~1965年,每年用量500~1300吨;1965~1975年每年用量6000吨;1980年猛增到22553吨,每亩平均达7.55公斤,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倍。
  肥料施用存在着重化肥轻有机肥、重追肥轻基肥、重氮肥轻磷、钾肥的倾向,氮、磷、钾施用比例也严重失调。1980年以来,氮素化肥平均每亩施用6.8公斤,磷肥4.4公斤,钾肥0.44公斤,其比例为1.:0.65:0.064。
  不同的肥料施用在不同的田地,猪牛栏粪烧灰下田、人畜粪尿多施用在村庄或畜栏附近的田块。化肥多采用撤施、单施、浅施方式。
  为了提高肥效,减少肥害,稳定持久地供应植株养分,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在掌握化肥的性质与施用方法上,推广了稻草还田、割青沤肥、氮磷混合深施、氮磷钾配合追肥和看天、看田、看苗增施氮、磷、钾肥以及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等技术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化肥旱地施用,推广了沟施、穴施、兑水点施、根外喷施、磷肥拌种和以磷增氮(磷肥首先用在绿肥田中,增加鲜草量,后翻耕作稻田基肥)等方法,效果均佳。
  治田改土 农田土壤耕作层浅,一般深10~15厘米。导致土壤肥力不高,质地偏粘而板结,地下水位高,稻田PH值偏酸,冷浸田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造成低产田面积大,中产田产量不高不稳,高产田高而不稳的结果。
  50年代,进行了较大规模地“迁栏(所)近田”和“移民就土”,60年代又“建设新农村”。70年代,市革委选定低产地区新平公社为示范样板,由公社领头,自河西迁往河东,社员大部分随着搬迁,解决了上工晚、收工早、中午不回家、带饭到田头、隔河种田等问题,提高了工效。
  在技术措施上,针对不同类型的低产田,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理。
  (1)山区的冷浸田,主要是开好“三沟”(排洪沟、排泉沟、灌溉沟)。排除“五水”(洪水、泉水、锈水、毒水、渍水);
  (2)丘陵平原的冷浸田,主要是开挖排水沟,建立排灌系统,做到排灌分家,降低地下水位,变烂田为干田;
  (3)在水库、山塘坝下,则实行开挖截流沟,排除渗透水,降低地下水位。在耕作管理方面,采取适时晒田和水稻收割后的冬耕晒垡,以利于土壤通气,促进底土熟化。在施肥种类上,增施磷、钾肥和适当施用硫磺、石膏等肥料。
  (4)对于部分既缺水又缺肥的低产田,则以兴修水利为主。在解决灌溉水源,增加有效灌溉面积的条件下,种好绿肥,割青沤肥,稻草返青,增施猪牛栏粪等。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5)高坡薄土低产田,逐年深耕和挑掺客土加深耕作层;
  (6)对少数酸性较强的稻田,适量施用石灰;
  (7)对土壤PH值大于6,而长期过量施用石灰,土壤板结,耕作层变浅,理化性质变劣的田,停施石灰,增施磷、钾肥料。逐年深耕,促进土壤熟化。
  在改造低产田的同时,对中产田和高而不稳的高产田,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造。通过多年的实践,治田改土技术已基本得到普及。
  第二节 农业科研
  70年代初,农业科研机构趋于稳定,科技人员逐步充实,建立了试验基地,购置了科研设备,从而正式开展了农业科研工作。
  粮食作物栽培
  水稻高产栽培 1972年3~7月,市农科所自选良种,采用以种、肥、密、晒(晒田)为中心的综合栽培技术措施,获得早稻一季亩产1026斤高产纪录,在全省农业科学技术交流现场会上,被评为第一名。
  1975年,通过促进水稻竖叶健壮长相指标的研究,分析竖叶和披叶的利弊,明确了双季亩产2000斤的高产规律和各个生育阶段的长相指标。1976年,开始在古城公社示范推广,持续9年,该社水稻单产由1976年的860斤提高到1984年的1480斤。平均每年单产提高60斤,每年递增7.9%。1978年,常规品种双季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获省、市科学大会重要成果奖。
  1980年,双季早、晚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通过6个点36亩栽培示范,双季稻亩产在1400~1600斤之间。与移栽比较,增产幅度为2~9%,比移栽每亩省工6个,增收17~21元,这项研究成果获江西省政府颁发的科技成果四等奖。1983年,对原有的栽培技术进行了四次改造:(1)改竹系26品种为竹广29品种,双季增产9.1%;(2)改人工手播为动力机播,增产4.3%,省劳力0.9个;(3)改多次施肥为一次全层深施,增产1.2%:(4)改农药和除草剂分次施用法为混合一次施用法,增产1.2%,省劳力1.2个。以上四项合计共增产17.9%,省劳力1.6个。
  1984年,在“四改进”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直播与移栽的比较。在同等条件下,直播亩产1920斤,移栽亩产1860斤,亩增60斤,增产率3.1%;比移栽省劳力14个,省工41%,比移栽省肥(省秧田肥)7.5%,三项合计,减除直播用除草剂6元,直播比移栽产值增加26.4元。从投入的劳动力产值看,直播每年劳动日为8.54元,比移栽每个劳动日5.79元增加2.75元,增长47.5%。
  1985年,进行了除草剂多品种混合比较试验与高产、低成本、高效益简化栽培技术示范,都收到较为显著的效果。除草剂多品种混合对鸭古草、牛毛草、水马齿苋、瓜皮草的效果达到100%,但是对稗草只有2.77~4.55%。
  为探讨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效益,市科委于1980年在市农科所进行马铃薯、稻、稻三熟高产栽培试验。试验田面积1.118亩,一熟亩产马铃薯2673斤(折合稻谷534斤),二熟早稻(品种为广陆矮4号)亩产796斤,三熟晚稻(汕优2号)亩产929斤,三季合计亩产稻谷2259斤。经过成本核算,薯稻稻三熟栽培试验每亩可获利217.34元,比肥—稻—稻可增收178.04元,比油—稻—稻增收146.92元。1983年,该项研究成果获市政府颁发的科研成果四等奖。
  早大豆新品种试验 1982年,市农科所从各地引进大豆新品种11个。通过1982年、1983年二年的品种试验,已筛选出适合景德镇市春、秋种植的品种“矮脚早”、“六月白”、“油春79—687”、“油春79—596”、“湘春78—219”、“孝春79—6”等。这些品种春播全生育期90天左右,秋播生育只有70天。具有生育期短、早熟高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肥不倒、主茎发达、节间短、结荚密等优点。在肥力较好的条件下,亩产可达300~400斤,在肥力一般地方可达200斤左右,深秋种植也能达到同样产量。
  主要栽培技术:(1)适时播种,春播、育苗移栽的可在3月中旬播种,4月上旬移栽。直播可在3月底抢晴播种,秋播可在7月20日至8月5日播种。根据试验,以7月30日以前播种为好;(2)合理密植,早大豆生育期短,要合理增加密度,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根据试验,每亩有4~4.7万苗为好;(3)合理施肥,要施足底肥,采用钙镁磷肥拌种,在开花结果期,亩施尿素10~15斤,以满足结荚、饱粒的需要;(4)合理排灌,防治病虫害。
  油料作物栽培
  油菜高产栽培示范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示范,于1979年在市农科所进行,示范面积18亩,平均亩产216斤,其中2.9亩,亩产高达304斤。主要采取选用良种(甘兰型)、壮苗单株植、密植、施足基肥、分期造肥培土、深沟窄畦等综合技术措施。同年在古城公社古城大队示范推广870亩,获得大面积增产,比1978年亩增产55斤,共增产47850斤。1982年,获省农业厅技术改进三等奖。
  宽幅条直播油菜示范,是市农技总站总结古城大队群众经验,加以推广的一项新技术。1982年,指导洪源公社桂花大队8户农民使用该项新技术,成功地实行稻稻油三熟制,解决粮油争地的矛盾,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农药成本,增加了收入。1983年,8户农民双季稻播种面积扩大15‰。油菜收获面积扩大11.8%,粮油收入比1982年增加3080.59元,每户增收385元。
  宽幅条直播,每亩用种量0.5~0.7斤,每亩有4~5万基本苗(比通常栽培1亩多3~4万苗),通过增施有机肥、精细整地、提高播种质量、促进早出苗、早齐苗等栽培技术措施,培养合理的群体结构,使个体数目增加的百分率大于单株产量下降的百分率,达到增加基本苗弥补生育期短的损失。同时由于油菜的主花序具有发育早、营养输导中的顶端优势和光合效率高等优点,增加基本苗可以提高主轴荚果的百分率,使宽幅条直播油菜成熟早,菜籽千粒重高,因而可达到稳产高产的效果。
  通过1982、1983年大面积调查资料与实践,用直线回归法分析,得出油菜菌核病的发病率与氮肥施用量有密切关系,与密植幅度关系不大。三熟制直播油菜未发现病害,因而可节省用药成本。
  芝麻新品种生产示范芝麻常年种植面积在1万亩左右,亩产一直徘徊在28~65斤之间。为了发展芝麻生产,市农科所从1980年开始,先后引进芝麻新品种14个,进行了试种和品种比较试验,已初步筛选出抗性强、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新品种77—10、77—131、82—113共3个。1985年,在市农科所、鲇鱼山乡吕蒙村示范面积20亩,其中市农科示范9亩(3个芝麻新品种各3亩),平均亩产达146斤,比当地黑芝麻(亩产80斤)增长60%。
  土肥
  粉煤灰硅钙配肥在水稻上施用效果试验1979年,水电部西南热工所下达该项课题,市农科所土肥组协作,在市农科所进行试验,面积2.18亩。试验结论:
  1.土壤有效硅和水稻茎叶的二氧化硅含量,均低于施用煤灰硅钙肥有效的临界值。这类土壤供硅素能力低,施用粉煤灰硅钙肥对水稻均有增产效果。
  2.土壤硅素供应能力中等。这类土壤的有效硅素和水稻茎叶中的二氧硅含量略高于临界值,施用在氮肥用量时才有增产效果。
  3.供硅素能力高的土壤,即土壤有效硅高于20毫克,水稻茎叶含量大于12%。这类土壤上施用粉煤灰硅钙一般没有效果。
  经济效益:(1)亩施粉煤灰硅钙肥200~300斤,可增产10.11~18.1%。(2)土壤有效硅在4.5~5.4毫克/100克土中,施硅肥可亩增54.9~90斤;土壤有效硅在8.3~9.4毫克/100克土中,施硅肥可亩增50~80.9斤。
  试验成果获1984年度水电部颁发的优秀科技成果四等奖。
  土壤普查 1980~1985年,进行了第二次土壤普查。编写了《景德镇市土壤》、成果应用等。被江西省第二次土壤普查评委会评为优秀成果二等奖,在全省地、市、县中名列第六名。
  碳酸氢铵对水稻经济施用量的研究碳酸氢铵是主要氮素化肥品种,其肥效和施用量、施用方法有密切关系。农民使用时多用撤施法,导致肥效流失,出现烧苗现象,群众不愿购买。对于这个问题,市农科所土肥组从1982年开始,选用近代冲积性发育的潴育型砂泥田,进行了两年的定位试验,供试品种早稻是广陆矮4号,晚稻是汕优2号。
  通过试验,得出如下结论:
  1、在当前的施肥水平及产量水平的条件下,早稻亩施45斤左右。晚稻65斤左右的碳铵用量较好,投资少,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高,可谓当前水平的碳铵最佳施用量;
  2、碳铵以一次作基肥深施优于分次施用;
  3、为了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水稻持续增产,必须和有机肥配合使用。
  低产田改造示范 1982年,市农机站在田多劳力少的红壤低产地区——红源乡桂花村,建立综合性的农技示范推广点。对该村2070亩亩产800斤以下的低产稻田,进行了低产综合改造技术示范。至1984年止,该村水稻亩产由749斤上升到1073斤,粮食商品率由30%上升到59.9%,百斤稻谷的化肥、农药支出由2.26元下降到1.48元,人均纯收入由88.4元提高到266元。此项技术已于1985年12月正式通过鉴定。
  植保试验
  除草剂杀草效果试验 1973年,市植保站在市各社(场)农科所进行了五氯酚钠、除草醚、杀草丹、敌稗、24D、丁脂等多种除草剂试验。通过试验,基本上掌握各种除草剂的安全施用技术。
  抗稻瘟病品种鉴定 1976~1977年,市植保站在峙滩农科所,对栽培使用的10多个水稻品种,采用接种、自然诱发、不施农药等方法,鉴定了一些抗稻瘟病的水稻品种。它们是202、18—1、盱江早、禾川早4号、30—91、30—69等。并在老病区九龙、峙滩、黄坛等社场部分生产队试种,反映抗性较好。获市科学大会奖。
  稻瘟病综合防治措施示范 1981年,市植保站技术人员赴蛟潭区指导稻瘟病综合防治工作。通过分阶段提出防治对策,处理病草、推广抗病良种98.97万斤,采用种子消毒、合理施肥、及时用药、消灭发病中心等技术,药剂防治面积2.18万亩,挽回粮食176.5万斤,经济效益达20.4万元。该项目获市情报服务效果奖,省农业厅技术改进三等奖。
  抗稻瘟病品种鉴定筛选试验 1983年,市植保站和水稻良种场承担“抗稻瘟病品种鉴定筛选试验”项目。通过多点筛选试验,从来自全省41个品种(系)中筛选出“6113”、“6126”两个品种(系)。1984年,赴广西南宁进行异地加代繁殖,获得种子200斤。1985年,在市高发稻瘟病地区100多亩试种示范中,进一步证实这两个品种(系)具有抗稻瘟病强的特性。经市科委组织有关人员于1985年7月16日进行鉴定,认定“6113”、“6126”对稻瘟病有较强的抗性,宜在市稻瘟病区推广。
  农田鼠害种类调查和药物灭鼠示范 1985年3月10日,在市枫树山林场柏树下分场进行鼠害种类调查和药物灭鼠示范,查清为害农作物的鼠类有黑线姬鼠、褐家鼠、黄毛鼠、黄胸鼠、小家鼠、田鼠、巢鼠和水老鼠等8种。其中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灭鼠药物为敌鼠钠盐,用0.05~0.15%的原药拌成毒饵药杀,效果达90%以上。
  此外,还进行了其他项目科研。例如:市农牧渔业局粮食生产科的“早稻低拱架地膜育秧”、“化学除草剂与化肥混合在中、晚稻秧田的应用”;市农技站的“少耕和免耕法”、“二晚两段育秧技术”、“二晚叶面追肥技术”、“油菜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稻瘟病综合防治技术”、“化学药剂除草技术”、“杂交水稻亩产500公斤规范化栽培技术”、“玉米、西瓜高产栽培技术”;市农科所的“我市二晚生产调研报告”、“罗家垦殖场杂交水稻制种技术调查报告’;市农业局土地利用管理办公室的“增施钾肥是提高水稻单产的措施之一”;市种子公司的“建立和健全水稻良种繁育体系”、“水稻优质米品种生产试验”;鹅湖区农业局的“汕优6号亩产千斤栽培技术调查”、“关于我市稻瘟病发病情况的初步调查”等等。上述课题和项目,在不同地区都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示范面积。
  推广面积大,示范普及快,增产效益显著的项目有“汕优2号和汕优6号成果应用”、“早稻红410应用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等四项,均获省农牧渔业厅、市人民政府、农科委1981年、1982年、1983年成果应用推广奖。
  
  第五章 农业机具
  第一节 简易农具
  传统农具 耕作工具有犁、耙、耖、碌碡、锄(大锄、条锄、板锄、草锄等)、爬(二齿、四齿等)。收获工具有镰刀、禾斛、晒垫、殳箩、殳爬、风车、撮箕等。施肥工具有尿桶、畚箕、土车、木船。加工工具有脚碓、水碓、手臼、石磨等。提水工具有脚车、手车、简车。
  新式农具 1955年,开始使用喷雾器喷药灭虫。至1980年,全市人工喷雾器3500台,机动喷雾器38台。并开始推广双、单轮胶轮车。1956年,引进双轮双铧犁,该犁犁地深、效率高。但因犁体重,地方耕牛拉力有限而被淘汰。1958~1960年,市农机厂和各社场农机厂,制造脚踏打谷机和人力插秧机各1000多台,由于质量不符合使用要求而被淘汰。
  1969~1971年,试制了6000多台小苗带土水稻插秧机,峙滩、鹅湖等农机厂改良收割工具,仿制崇仁县的手推割禾器1000余架。1970年,洪源农机厂等单位引进试制叶片滚动式、圈式两种小型轻便耘禾器。1971年,竟成公社农机厂生产一批轻便铁犁,深受农民欢迎。1983年,峙滩乡农机厂试制“景蛟--300型”单人脚踏打谷机,此机轻便小巧,链轮传动,圆锥型滚筒挂板墙一侧,生产推广了几十台。
  第二节 农业机械
  煤气机 1940年,三闾庙李春刚米厂、苏家弄李同兴米厂先后使用煤气机带动碾米机工作。至1949年,共引进5台煤气机,均用于加工碾米。1952年,浮梁县城河边安装第一台煤气机带动水泵抽水。1964年,煤气机被淘汰。
  柴油机 1959年,罗家垦殖场杨泗庙分场安装第一台柴油机,带动水泵抽水灌田。此后柴油机逐渐增多。农用柴油机最大功率为240马力,最小功率为3马力。大功率柴油机用于农村发电,中功率柴油机多用于抽水、碾米及农产品加工,小功率柴油机多用于打谷机、喷粉器、喷雾机等作动力。
  拖拉机 1956年,省外贸公司拨给景德镇茶厂一台匈牙利制造的齐斯——35轮式拖拉机。
  1958年,市罗家垦殖场购进捷克制造的热托——25A轮式拖拉机1台,苏联制造的尤特斯——45轮式拖拉机1台,加上原茶厂的“齐斯——35”轮式拖拉机1台,成立拖拉机站;竟成公社购进英国产的“福克森——35”拖拉机3台,成立拖拉机站。
  1959年,市拖拉机站购进江西拖拉机厂制造的“八一”拖拉机2台。1961年,市拖拉机站购进洛阳产的“东方红——54”履带拖拉机l台。1964年,枫树山林场购进日本产的“井关”手扶拖拉机4台。
  此后,拖拉机逐年增多,手扶拖拉机有“工农——7K型”、“工农——11型”、“东风—12型”等,配带旋耕机和1吨以下小拖斗;轮式拖拉机有“丰收——27型”、“丰收——35型”、“上海——50型”等。配带水田驱动耙(1980年市农机研究所试制)、水田五铧犁、双滚扎耙、4轮3吨拖斗;履带拖拉机有“东方红——54”、“东方红——75”、“东方红一60”,配带推土铲、牵引五铧犁、悬挂四铧犁、重型圆盘耙等。中小型拖拉机用于水田耕作和农机运输,有时也用于抽水、碾米、发电等作业。大型拖拉机用于开垦茶园、修建水利、开挖鱼塘和城乡建筑平地等。
  电动机60年代中期,农村用电开始发展,电动机在农业上得到广泛使用。1965年,有电动机121台,计568马力。1985年,电动机增至989台,计15636马力。
  第六章 机构
  第一节 行政机构
  民国2年(1913),农政由浮梁县公署实业课主管。7年,县署设民、财、教、建4科,农政由建设科主管。
  1949年5月~1951年6月,景德镇市、浮梁县均设建设科,主管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水产、交通等项业务。1951年6月~1954年3月,分别改名市、县农林科。1954年4月~1956年5月,浮梁县农林科划为县农业科、林业科、水利科3个科。1956年6月,市、县农林科均改名为市、县农林局。1958年1月24日,县农林局、水利局合并为县农林水利局。1958年7月25日,县农林水利局划分为县农业水利局、县农林垦殖局。9月27日,农业水利局划分为农业局、水利电力局。
  1960年9月,撤销浮梁县建置,行政区域归景德镇市领导,县农业局并入市农业局。1962年4月,市农业局、市水利电力局合并为市农林水利局。12月5日,市农业水利局划开,分别设立市农业局、市水利电力局。1968年,市农业局撤销,成立市革委农业组。1969年5月,成立农林水管理局。1972年恢复市农业局。1981年,畜牧、水产从农业局划出,单独成立市畜牧水产局。1983年8月,市农业局、市畜牧水产局、市社队企业管理局、市农机管理局合并成立市农牧渔业局。1984年,市社队企业管理工作从农牧渔业局划出,单独成立市乡镇企业管理局。1985年,局内职能部门有人事秘书科、粮食生产科、科教科、畜牧水产科、能源管理科、土地管理办公室等6个职能科室。局属管辖单位有2所(农业科研所、茶叶科研所)、3场(水稻良种场、畜牧良种场、水产养殖场)、9站(农技站、种子站、畜牧兽医站、植保植检站、水产管理站、经营管理站、农机化管理站、拖拉机站、土肥站)、3个公司(农业机械公司、水产供销公司、劳动服务公司)。全局(包括下属单位)共有干部132人,职工509人。
  第二节 科研机构
  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1960年2月组建,所址枫树山,时称农林科学研究所。同年10月,为了配合教学需要,随共大迁移到鹅湖公社汪家碑,12月,又迁至臧湾垦殖场午家项分场。1961年秋收后,农林科研所分家,农科所随市共大搬迁至樟树坑,1962年转迁至罗家,随之农科所奉命撤销,与市农技总站合并。1964年9月恢复农科所,与农技总站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1966年初重新改组,撤销农技总站,充实农科所,原总站的种子、农技、植保、畜牧兽医4站由农科所统一领导。1968年底,大多数干部下放,只留下4名科技人员与林科所合并,成立农林科学研究所革命委员会,由市农业组领导,所址从罗家迁至丁家洲。1970年奉命与市共大合并,由市共大领导。1971年从市共大析出,接收丁家洲苗圃土地140亩,作为试验场地。1973年再次与林科所分家,称景德镇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定址丁家洲。
  1985年,农科所下设办公室、经管科、科技科、水稻组、旱作组、土肥组、畜牧水产组。共有职工83人,其中科技人员14人。有实验用(水田101亩,旱地34亩,鱼塘12亩,杉松混合林地30余亩。办公室、化验室、仓库、宿舍、鸡舍、牛舍等24间,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固定资产607642元。能承担土壤肥料常规分析化验。
  1980年,开始试行承包责任制,只包产量,不包成本,经济效益不好。1983年起,对种植、养殖业全面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工资浮动,多劳多得,克服了“大锅饭”的弊端。稻谷每斤成本由0.18元下降到0.13元,节约农业劳动力二分之一。种禽生产由场长承包,职工同样实行责任承包,1980~1985年,种禽场共孵出良种红波罗、罗斯苗鸡26.2万羽,良种樱桃谷苗鸭13.3万羽。向全市提供商品鸡鸭16.3万斤,共创产值118万元。同时,由原来的单一水稻研究封闭式经济,转变为农、牧、渔研究与生产相结合的开放式经济,把科研成果迅速应用于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茶叶科学研究所 1978年12月建立,所址印墩下。全所职工50人,其中农艺师、助理农艺师各1人。现有土地面积200亩,其中试验茶园142亩,花圃2亩,旱地和待开发林地40亩,房屋、晒场、生活区用地20余亩,总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机械设备有55型揉捻机3台,6型半自动烘干机1台,110型茶叶炒干机1台,切茶机1台,12千瓦发电机组1台,粉碎机1台。各类图书资料68册。所属试验茶场年产茶叶61担,茶叶精制加工和其它收入,年创产值4~5万元。
  第三节 服务机构
  农业技术推广站 民国29年(1940),景德镇设农业推广服务站。解放前夕,县设农业推广所。1953年成立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种子、植保、畜牧兽医等项技术推广业务。1956年1月,《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规定,将种子、畜牧兽医从农技站中划出单设站,同年,浮梁县农业重点地区(一区湘湖、二区鹅湖、四区罗家、七区蛟潭)设立了4个区农技站,1957年末,4个站撤销。1962年底,农技站等7个单位合并组成市农业技术服务总站。1966年初,农技总站撤销,农技站等单位归市农科所领导,1968年12月,大批干部下放,农技站撤销。1984年12月5日,市政府正式批准恢复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种子管理站 1956年3月,种子机构从农技站划出,成立市种子管理站。属事业单位,编制5人,负责市种子管理、种子检验、选留种技术指导工作。1957年5月,种子站与农技站合并为综合性农技站。1958年2月,种子管理站划开单独成立,1959年5月,种子管理站改名为种子管理所,同时成立良种公司,由农业部门领导,与种子站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1960年,省农业厅拨经费10万元,在罗家筹建种子仓库和办公用房。1961年1月建成,仓库面积870平方米,容量300万斤,省农业厅拨流动资金4.2万元,于1961年正式开始经营,负责组织种源、推广繁育良种、引种鉴定、办理良种收购、保管、销售等项工作。1962年11月,市农技站、种子站、畜牧兽医站、病虫测报站等单位合并成立市农技服务总站,站址设在罗家。1968年,种子站(良种公司)撤销。1972年11月,恢复种子站、良种公司;1973年4月,开始种子工作与经营业务。1985年,有职工21人,流动资金229427元,固定资产260105元。
  畜牧兽医站 民国29年(1940),景德镇设家畜防疫处、诊疗室等畜牧兽医机构。1953年,畜牧兽医站为农技站的组成部分。1959年增设兽疫防治站。1969年,畜牧兽医机构撤销,改为由市农水服务站管理。1970年,恢复畜牧兽医站,1978年3月~1981年5月,由市革委副食品生产办公室主管,6月,由畜牧水产局主管。1983年11月,由市农牧渔业局主管。
  1985年底,全市有畜牧医师8人,助理畜牧兽医师7人,技术员2人。有乡(场)一级的畜牧兽站28个,畜牧兽医人员132人。
  植保植检站 1978年成立,其前身为病虫测报站,全称为江西植物检验站景德镇分站,由市农牧渔业局直接领导。编制5人,现有技术干部4人,各乡配备1名植保员。
  农村经营管理站1956年3月成立会计辅导站。1962年4月易名会计辅导科。1966年3月,改名为人民公社经营管理科,会计辅导科工作移交农行管理。1968年8月精简机构,农业局撤销,干部下放,经营管理工作中断3年。1972年6月,恢复人民公社经营管理科。1978年5月,会计辅导工作交回农业部门管理。1984年5月16日,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市农村经营管理站。定编8人,属事业单位。11月8日,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农牧渔业局《关于稳定和加强农村经营管理干部队伍的报告》,同意每乡配备1名、每个区配备3名专职经营管理干部,共计35人(包括原招收的22人),其中蛟潭区16人,鹅湖区12人,昌江区7人。
  土肥站 1984年5月成立,属事业单位,定编6人,有职工2人,与农科所土肥组合署办公。
  市水产管理站 1971年正式成立,与水产养殖场合署办公。属事业单位,编制5人,负责市水产生产的行政管理和技术指导。1973年6月站场分家。1975年迁至昌江大桥西岸南侧办公。1979年,水产站从农业局划出,改属市革委副食品办公室领导。1981年,市副食品办公室撤销,改归市畜牧水产局领导。1985年,市农牧渔业局设畜牧水产科。
  农机化管理站 1984年5月成立,其前身是农机管理站,属事业单位,编制12人,主要承担全市农机化的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农机具的引进、推广工作。1985年上半年,蛟潭、鹅湖、昌江3个区,分别设立了农机化管理站。
  水稻良种示范繁殖场 民国时期,有浮梁县农场一所。1951年成立浮梁县农场,场址在旧城莲荷塘。1952年县农场搬迁到市东郊茅家畈.后又迁往罗家。1958年,将罗家农场改名为罗家综合垦殖场。1963年3月,正式成立水稻良种示范繁殖场,并从罗家垦殖场划拨全民所有制的马家坞生产队600余亩耕地为市繁殖良种基地。1974年迁到印墩下。1974年,有正式职工40人,水田180亩,固定资产1万元,粮食总产量7万斤左右,年总产值4万元。
  1985年,有职工82人,干部8人。有水田307亩,茶园207亩,果树300亩(6500株),杉、松树1000亩,仓库、房屋等固定资产20万元,年产粮食30万斤,其中生产良种l0~12万斤;生产干茶50担,水果50担,油脂60担,蔬菜10000斤,年总产值15万元。
  家畜家禽良种示范每殖场 1959年9月成立畜牧实验室,地址油榨槽。1963年迁至旸府滩,正式改名为家畜家禽良种示范繁殖场。1964年迁往印墩下。1985年,有职工27人,干部7人(大专水平干部3人)。鸡舍6幢计1500平方米,猪舍5幢计1500平方米。固定资产40万元,年产值13万元。
  由于水稻良种场与家畜家禽良种场同在一处,从1974年起,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行政管理。在生产上实行各自专业管理。1980年实行了专业队承包责任制、家庭承包责任制。
  水产养殖场 1957年下半年,成立浮梁县鱼种场。1959年改为市水产养殖场,主要培育鱼苗和鱼种,有水面40余亩。鱼类品种为青、草、鲢、鳙、鲤及团头鲂等。实行单一制的经营,大锅饭现象严重,后逐步开展以鱼业为主的多种经营。1983年,实行生产经济承包责任制。全场职工103人,水面108亩。1985年,年培育冬片鱼种140万尾,孵化鱼苗8000万尾。
  拖拉机站 1959年,罗家拖拉机站和市郊区拖拉机站合并组成市拖拉机站。1966年改为市农机厂。1976年重新成立拖拉机站,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有履带式拖拉机8台,承包机耕、开荒造地、开垦茶园、开挖鱼塘、农田水利建设和城乡建设土方业务。1985年,有职工32人,实行定额承包责任制,全站年产值28万多元。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85年,分农牧渔业志、林业志、水利志、茶业志、蔬菜志、乡镇企业志、电力工业志、电子工业志、机械工业志、轻化工业志、建筑材料志、建筑业志、医药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