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园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一卷》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048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园林
分类号: TU986.6
页数: 3
页码: 149-151
摘要: 本节记述了景德镇市的城市园林莲花塘公园、人民公园、云门公园、梅苑等情况。
关键词: 景德镇市 园林 莲花塘 占地面积

内容

民国年间,景德镇除有莲花塘风景区为一敞开式公园外,还建有两座私人园林:一座是位于镇的南端西瓜洲畔的太白园,系广东富商李子衡耗资8万银元,费时5年,于1932建成,全园面积号称百亩,园中广植各种名贵花草树木,建有茶馆、酒楼、剧场、别墅等楼台亭阁,名“百花园”、“篷来仙境”,对外开放收费,成为官绅巨商、诗人画家、纨绔子弟的游乐中心,兴盛一时。但开园后不几年即日不敷出,花木凋零,景象残败,到1936年只得以园抵债,园主远走他乡。抗日战争期间,太白园先后辟为医院、学校。现为市第二中学校址一带,仍习称太白园。另一座位于城区西北隅昌江与西河交汇处,系国民党军官刘戬的私人果园,其建成年代不详,规模很小,占地面积约4亩,仅有果、树木百余株。解放后扩建为人民公园。
  莲花塘公园 莲花塘公园位于老城区风景路东端,因塘中植莲得名。面积5.5公顷,其中水域面积约3公顷。四周群山环抱,树木葱笼,环境幽雅,风景秀丽。唐宋时,曾在这一带建立一些寺庙,如五龙庵、东山寺等,因和尚甚多,一度称为“和尚坞”(现景德镇宾馆一带)。据传苏东坡曾来浮梁。偕好友佛印和尚,到莲花塘,并题有“佛印湖”、“涧泉”等字碑,故莲花塘又有“佛印湖”之称。
  民国6年(1917年),县知事陈安组织整治环塘道路和排水设施,南面辟建新邑公园,并建有“留香阁”(今之前塘方亭)、“景德阁”、“逸兴茶社”等园林建筑。其后,经历任知事,县长的修葺,莲花塘逐渐成为一开放式的风景区。
  1949年11月至1950年底,市人民政府对莲花塘进行第一次修葺,整修拓宽环塘道路,塘边植柳,四周山头植树近万株。1954~1957年进行了第二次整修,环塘路铺设沥青路面,安装路灯,后塘修建“湖心亭”,六角两层,以曲廊与塘岸相连。1960年7月在莲花塘五龙庵原址,建成以接待外宾为主的景德镇宾馆。1965年9月市档案馆楼房在莲花塘西侧竣工。“文化大革命”期间,先后有几个单位挤进风景区,占山毁林,修建住房,有损自然景观,直至70年代末才得以控制。1979年开始对莲花塘进行第三次修葺,重建方亭,整修湖心亭,补植花草树木,修建园路,更新照明设施,清理两塘淤泥,增建假山、怪石和“鸟语”、“莲花仙女”雕塑等景点,还添设了24只小游船。
  经过不断地建设和美化,莲花塘公园已成为市民们工余假日闹中取静、休憩游览的地方。
  人民公园 人民公园位于昌江和西河交汇点的鹰巢山,占地面积6.48公顷。该园于1954年3月在果园基础上扩建而成,同年7月6日建成开放。园内设有阅览室、图书室、曲艺馆和茶社等文化游乐设施。此后经历年建设整修,景点设施不断增多,成为一座综合性公园,年游园人次达40万。
  该园属规则式的园林布局,大致可分为游览区、活动区和休憩区三个景区:游览区位于公园中部,从公园大门入园,往前为中心花坛,4米高的“花神”雕塑座落在鲜花丛中,神韵调和。北面傍邻西河,地势略有起伏,明代宫殿式建筑“五凤阁”座落在一片紫竹林之中,并经常在此举办名人书画和花卉展览。西部分别有动物园、花卉展览馆和“望河楼”。动物园建于1960年,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展览馆前设有假山、喷泉、金鱼池和三百多年历史的罗汉松。馆内常年陈设花卉、盆景,供游人观赏。园北有望河楼,属明代风格的古建筑,重檐翘角,上下两层,楼内有雕刻精细的五龙戏珠图案。迎宾花坛左侧有中央活动广场和儿童乐园。中央广场草坪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1983年竣工的儿童乐园,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设有登月火箭、儿童列车、电马、碰碰车等设施,中心花坛东侧还设有溜冰场和童车场。东部临江休憩区,有一片茂密的枫杨林带,建有“烟波楼”。楼高三层,主体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有餐厅、舞厅、小卖部、贵宾接待室、电子游乐场、录像放映室等设施。此处“烟景四时门外画,波光千里水边楼”,是凭眺珠山云烟、观赏昌江碧波的景点。
  云门公园 云门公园即马鞍山公园,位于通站路与解放路交叉口的西南侧,与景德镇火车站东西呼应,占地面积8.6公顷,海拔93.3米,为市中心的制高点,因形似马鞍而得名。旧志载:山上原有“兀然亭”,与朝山兀然亭遥相呼应。但皆久废。唐代此山西麓有“云门教院”,据云门碑记:唐代颜真卿作郡守时,曾来此游览,并结过诗社。此山还曾作制匣钵取土之处,清代以景德镇之来脉为由禁止取土。1930年红军攻克景德镇时,曾在此设参军报名处。新中国成立后,为保护和美化城市环境,移取土制匣于他处。1980年,马鞍山开始辟建公园。全园分古城环翠、玉泉探声、东离春晓、南塘古匣、枫林西照、北岭娇梅六个景区。1983年10月,建成姊妹亭(又称鸳鸯亭),位于公园东南麓,双亭并立,挑檐翼然。同年6月,在中央主峰建成三层飞檐的环翠楼。1984年秋,将位于市公安局大院内的清代宁绍书院迁至山南塘边建为古庙,次秋竣工。嗣后,相继建成具有浓厚山门风格、双亭对立、飞檐重翘的东门楼和古景围墙以及云门书院、东离春晓(鸟廊)、天池、观景台等一批园林建筑和景点。该园后改名云门公园。建成后的云门公园遍植苍松翠竹,景色优美,四季常青;景点别致,错落有序。东门拾级而上,曲径通幽;西门驶车,直达天池。登上山顶可环顾市区,日看绿满瓷都,夜观万家灯火,景色格外壮观。
  梅苑 是以梅桩盆景为主体的专业性公园,位于瓷都大道北段西侧原汪庙苗圃处。全园规划分大梅园和小梅苑两大部分。现建成开放的小梅苑占地面积17亩,苑内有梅湖、艺湖、里湖、芙蓉湖四个景区。1982年,江西省建设厅在此投资建设江西省盆景基地,市政府决定在此基础上,筹建梅苑(公园),并开始进行景区规划和景点建设。梅苑的景观独特,建筑古典雅致。大门朝东偏南,门前有小广场。门楼为不等式双层飞檐古典园林建筑,红瓦白墙,朱门花窗,配以紫藤、盘槐、山石,形成园门整体。从大门入园后,迎面即见“撷英”景点。跨过“撷英”洞门,“梅湖”景点呈现眼前,梅湖水面约230平方米,岸边砌有太湖石,左有假山怪石,右立“荷花仙女”雕塑一座,湖中有喷泉,并植睡莲、养红鲤鱼供人观赏。从梅湖南面沿素瓦花脊、槽形天棚结构的曲径画廊,进入园内主体建筑“醉梅台”。醉梅台面向梅湖,背靠牡丹台,占地面积95平方米,为飞脊托拱、翘角雕刻的仿古建筑,醉梅台和画廊内外常年陈设展出各种盆景。出醉梅台经曲径进园外园,左有带状“芙蓉湖”,中有拱桥、六角“览梅亭”、曲桥、“思春榭”等建筑小品,右为茶花景点和罗汉松等常青树展览区,环园北有紫藤葡萄架、傍水阁、竹林和里湖等景点。南部是正在建设中的艺湖景区。园路曲径通幽,形成环状体系。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一卷

《景德镇市志-第一卷》

本志下限止于1985年,分建置志、自然环境志、人口志、城市建设志、政制沿革志、共产党志、民主党派志、人民代表大会志、人民政府志、人民政协志、军事志、群众团体志、公安志、司法志、民政志、人事劳动志、外事侨务旅游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