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年鉴1991-1992》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0387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K928.5
页数: 3
页码: 431-433
摘要: 本文收录了1991~1992年景德镇市昌江区的位置,面积,发展思路,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发展农村经济的措施得到落实,外向经济不断发展的内容。
关键词: 昌江区 景德镇市 1991~1992年

内容

昌江区地处景德镇市城乡结合部,环绕整个市区。东北与浮梁县接壤,西与波阳县相连,南与乐平市毗邻。总面积408平方公里。下辖竟成乡、吕蒙乡、荷塘乡、丽阳乡、蝥鱼山镇、国营西郊垦殖场和太白园街道。共57个行政村(分场),20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1.6万。其中非农业人口3.8万,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284人。境内交通便利,通讯畅达。皖赣铁路、206国道穿境而过。300吨船舶常年可在境内河流区域航行。
  1991--1992年,昌江区按照“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发展昌江、奔向小康”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国民经济为中心,深化农村改革,继续稳定和完善双层经营机制,强化农村服务体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逐步形成“农业安家、副业起家、企业发家、四项基本原则安家”的城郊型经济格局。经济建设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日益改善。1991年全区完成社会总产值21587.57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完成财政收入938万元,做到了收支平衡。农民人均年纯收入804元,比上年增长111元。1992年全区完成社会总产值27934万元,比上年增长29.4%。完成财政收入1010万元,比上年增长7.7%。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912元,比上年增长108元。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1991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6453万元,比上年增长2%;粮食总产量2983万公斤,为全区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1992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6646万元,比上年增长3%;粮食总产量在种植面积比1991年调减6477亩的情况下收获3006.5万公斤,比1991年略有增长。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全面发展。1991年全区油脂总产量35.9万公斤,比上年增长18%;水产品总量52.1万公斤,比上年增长9%;鹅鸭总产量17万羽;禽蛋产量26万公斤,比上年增长4%;全区生猪存栏29314头,比上年增长6%;肥猪出栏23039,比上年增长5%。1992年,全区油脂总产量39.2万公斤,比上年增长9%;水产品总产量57.2万公斤,比上年增长9.8%;禽蛋产量30万公斤,比上年增长15.5%;全区生猪存栏30500头,比上年增长.4.04%;肥猪出栏23547头,比上年增长2.2%。鹅鸭总产量18.3万羽。农业开发总体战三个战役共新增人工造林11829亩。有效灌溉面积3675亩,旱涝保收面积2856亩。荷塘的茶园、竟成的萄萄园、丽阳的千亩果园等一批示范工程初具规模,加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发展后劲。竟成乡、西郊垦殖场是全市“以菜为主”的副食品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历史悠久,种植面积达1.09万余亩,1991年,全区蔬菜总产量4532万公斤。其中:上市鲜菜3500万公斤、比上年增长3%。1992年全区蔬菜总产量4826万公斤。其中,上市鲜菜3700万公斤,比上年增长6%,鲜菜品种增多、质量提高、供应均衡,确保了市民吃菜的需要,并在发展地方传统蔬菜品种,如四周里辣椒和三闾庙韭菜的同时,还新引进日本青花菜和西洋芹菜等,丰富市民的菜蓝子。
  发展农村经济的措施得到落实。两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发展农业生产放在重要位置上,全区“思农、议农、促农、支农”的大气候初步形式。为发展农村经济,狠抓关键性措施。一是围绕农民增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1991年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下降了2%,养殖业上升到25%,多种经营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6%,粮食作物面积在种植业中所在比重下降了2%,优质稻谷的产量比上年增加29.4%,经济作物面积比上年增加29.67%,1992年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下降了3%,养殖业上升到29%,多种经营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0%,粮食作物面积在种植业中所占比重下降了15%,优质稻谷的产量与上年持平,经济作物面积比上年增加25.5%,产量和收入都有大量的增加;二是围绕优质高产高效,积极推进科技兴农。全区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60余人,已基本形成区、乡、村、组四级科技推广网络。两年内,全区共举办培训班175期,培训18500人次,印发科技资料320期4.2万份,出科技专栏470版,科技咨询1万人次,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50项,开发大型农业综合技术工程项目4项,开展攻关示范项目1项,两年累计推广面积32.3万亩,共增产1469.75万公斤,使科技迅速转化为生产为;三是围绕促入“三高”(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继续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从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由点到面,由少到多,由低到高逐步形成服务网络,引导和鼓励多种民间组织在社会化服务中拾遗补缺,拓宽了服务领域,提高了服务水平;四是围绕农副产品流通、加快市场建设。两年来,全区新建三河陶瓷市场,鱼山、新桥、古城、历尧等贸易市场,总面积达2.1万平方米,投入资金近400万元。全区各类市场已发展到10个,有效地改善了城乡流通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加快了农副产品的流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对加快改革的步伐,加速全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转机制的建立起着促进作用。
  工业发展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速度和效益明显提高。工业生产得到稳步发展,1991年,全区新增企业38家,投入资金200万元,企业总数达1737家,完成技术改造项目29项,投入资金559万元。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0262.65万元,比上年增长31.4%。(其中:乡镇农垦企业完成9057万元,比上年增长35.7%);完成服务收入4354.5万元,比上年增长15%,实现利润508.02万元。比上年增长36%,取得了速度、销售、效益“三同步”增长的好成绩。竟成乡企业总产值率先突破了亿元大关,受到市政府的嘉奖。1992年全区新增企业81家,企业总数达1818家,完成技术改造项目30项,投入资金1837万元,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6053万元,比上年增长58.8%,(其中乡镇农垦企业完成14832万元,比上年增长61%),完成服务收入7688万元,比上年增长57.8%,实现利润559万元,比上年增长10%。企业管理得到加强,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产品质量稳步上升。1991年,全区有5家企业晋升为省乡镇一、二级企业,30家乡镇企业通过国家达标验收,3家区属企业在年度“省级先进企业”复评中继续保持了荣誉称号,全区陶瓷产品合格率和一、二级品率分别比上年提高了6%和4%,11种产品在国际国内评比中获奖。以陶瓷为主体的多元华的产业结构经合理调整,扩大了电子、轻化、建材、食品等行业的生产规模和能力,同时相对降低陶瓷在工业中的比重,将其由46%降到40%,1992年,全区有7家乡镇企业晋升为省乡镇一、二级企业,60家乡镇企业通过国家达标验收,15种产品在国际国内各级评比中获奖,陶瓷产品稳定提高率保持在85%以上。两年来,全区紧紧围绕“扶持壮大优势企业,调整改造劣势企业,巩固提高陶瓷企业,加快发展食品工业,积极推进第三产业”这一思路,以工业上水平、添活力、增效益为目标。继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积极扶持优势产品和畅销产品,努力挖潜扩销开拓产品销售市场,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倡导职工主人翁精神,稳定企业领导班子,继续搞好内引外联和企业间的横向联合,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促入了全区经济实力的增长。
  外向经济不断发展。两年内,全区建成联营企业48家,引进资金300万元,西郊垦殖场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成立的西航特陶公司生产的氧化锆超细粉,1992年通过省、部级鉴定,投入批量生产,年产值450万元以上,合资企业实现了“零”的突破,创办中外合资企业(民间瓷艺有限公司、景澳瓷业有限公司)2家,共引进外资114万元。
  第三产业发展加快。一批“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效益高”的产业和产品迅速堀起,服务性收入日益提高,1991年全区服务性收入4872万元,比上年增长15%;1992年达7037万元,比上年增长44.4%。
  教育事业在改革中稳定前进,全区现有中学6所,其中昌江中学是完全中学,竟成、鱼山中学设有高、初中职业教育班,1991年全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在校学生巩固率超过96%,全年向大中专学校输送新生40人,1992年全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在校学生巩固率超过98%,全年向大、中专学校输送新生71人,到1992年止,全区中小学校舍总面积已达6.7万平方米,基本实现无危房,“三配套”、“六配套”实现率达80%以上,实验教学业经省教委验收合格。各乡镇场街道都办有幼儿园,村一级幼儿园普及率达90%。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1992年全区各乡镇场街道都设有中心文化站、广播站,各企事业单位有图书室、青年之家等文化娱乐场所,形成了遍及城乡的四级文化网络,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重点培养举重运动员,同年建成设施齐全的体育综合训练大楼。1991年代表市组队参加全省举重比赛,获金牌、银牌各一枚。1992年获金牌1枚、银牌2枚。
  医疗卫生事业成效明显。区办有卫生保健站、妇幼保健站,各乡均设有卫生院,村级卫生所普级率达80%以上。法定传染病、地甲病发病率控制在上级下达的目标之内,计划免疫工作通过省级考核,四苗覆盖率达80%,1991年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1‰,计划生育率为83.17%,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1992年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为8.23‰,计划生育率提高到87.79%。(李志明)

知识出处

景德镇年鉴1991-1992

《景德镇年鉴1991-1992》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景德镇年鉴》(1991~1992年)的正式出版,是我市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成果,是我市年鉴编撰的开卷篇。捧卷细读,收益不浅。深感广大编撰人员工作的艰辛,实可为敬;深获经验教训之心得,应为可喜;深受改革与开放实践之启迪,大为可贺。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昌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