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年鉴1991-1992》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0347
颗粒名称: 劳动
分类号: F249.27
页数: 4
页码: 328-3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91-9112年景德镇市劳动方面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劳服企业产值连年超亿元、百花宾馆开业、国有企业试行全员劳动合同管理、劳动争议仲裁工作迅速开展、100家国有企业推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等。
关键词: 景德镇市 劳动 劳动局

内容

【概述】 1991~1992年,市劳动局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尊重和扩大企业在劳动工资方面的自主权,围绕搞好大中型企业这个中心,支持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大胆进行劳动、工资、社会保险三项制度改革的探索,稳妥推进就业安置、职业培训、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
  就业局势保持稳定。二年来,办理待业登记20732人,安置城镇待业青年20856人,其中,招收全民合同制工人3658人,吸收集体职工12165人,个体就业1934人,其它安置3099人。重视社会特殊群体的就业问题,给全市96名特困户子女安排了工作。1991年12月16日,成立景德镇市劳动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宏观协调,提出“关于在八五期间进一步做好劳动就业工作意见”。劳动服务企业314名专业技术人员评定了技术职称。全市劳动服务企业达249个,从业人员37770人,年产销营业额1.5亿元,年实现税利1216.8万元。
  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市、县、区都建立了劳务市场,成立职业介绍所5个。企业在劳动部门下达的招工计划内,实行择优录用、自主招工。市劳动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劳动工资制度改革步伐的意见》、《工人保留身份合理流动试行办法》,全市78.2%的企业主动进行用工制度改革,市属国营企业实行优化组合的有35户,职工达41549人,实行全员劳动合同管理的40户,人数达22014人,实行综合配套改革的有30户。全市劳动合同制工人已达26503人,占职工总数的13.94%。市县已建立了劳动仲裁机构,全市有109家国有企业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职工工资分配制度进一步搞活。工效挂钩的企业已达100户,共计50072人,工资总额达1.05亿元。1991年4月,制订《陶瓷行业苦脏累工种津贴办法》。企业普遍实行了浮动工资及多种分配形式,拉开内部分配档次。
  社会养老保险形成全方位发展的新格局。全市共有298家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参加社会统筹,在职职工74052人,退休人员23382人,统筹减轻了106个企业的负担。参加合同制养老保险的单位529家,职工23530人。县以上集体企事业单位215家60007人实现了退休费用市级统筹。小集体及其它人员985人参加了养老保险。加入待业保险的职工达110439人.在各类社会保险中,全部实行了个人缴费制度。全市补充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已开始运行。
  职业培训和技校管理工作健康发展。两年举办各类就业前业务培训,共举办培训班180期,培训待业青年16858人,533名高级技工经过培训考核,晋升为工人技师。市技工学校计划内招生993名,计划外招生256名,在校生达1366人,在毕业生中普遍实行了双证制(毕业证和技术等级证).在全省技校选优评估中,经省政府办公厅赣府厅字(1992)12号通知核定,市技校办学规模为1200人。同年又被列为全省重点技校。安全监察工作得到加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举办厂矿长安全培训班和锅炉工、绞车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班52期,1992人次。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周”活动,举办全市安全生产书画摄影展,七件作品在省获奖。摄制了二集安全生产电视小品,深入工厂矿山进行安全监察939次,发出安全隐患通知书89份。对57个工程项目进行“三同时”审查、验收。职工伤亡事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全市共发生因工伤亡事故128起,重伤55人,死亡103人,连续两年工伤事故死亡人数均未突破省考核目标。劳动部门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大局,制订《关于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加强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召开全局政治思想工作会。机关各科室将办事程序张贴公布,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建立局领导接待日制度,设立局长值班电话,抽调人员组成三项制度改革调研组。局领导带领科室人员深入到陶瓷、机械系统和华意、光明等40个单位开展调查研究,先后写出了《当前我市破“三铁”的进展情况、特点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按照对立统一规律,搞好劳动制度配套改革》等调研论文,指导和推动全市三项制度改革。(王亚平)
  【劳服企业产值连年超亿元】 至1992年末,全市劳服企业:249家,职工37770人,两年生产经营总额2.87亿元,实现税利2356.6万元,其中,1991年1.37亿元,实现税利1139.8万元;1992年1.5亿元,实现税利1216.8万元。(汪镇辉)
  【百花宾馆开业】 1991年10月,屹立在瓷城昌江西岸的百花宾馆隆重开业,它是市劳动就业服务局又一直属企业。该馆主楼8层,总投资257万元,总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拥有100间客房、高中档床位212个,房内装饰富丽典雅,设备齐全;馆内设有中西餐厅、宴会厅、风味雅座等,有相应的大、小会议室6间;有别具南粤风格酒宴、歌舞为一体的豪华小餐厅;底层有一流卡拉OK豪华舞厅,七楼屋面有600平方米属全市最高最大的露天歌舞厅,既可听歌起舞,还可依栏凭眺昌江两岸夜景;商场经营中西餐具、茶具、各类陈设瓷、艺术瓷一应俱全,批零兼营;停车、美容、代邮等综合配套,为旅客提供最佳服务。(汪镇辉)
  【国有企业试行全员劳动合同管理】 全市试行全员劳动合同管理始于1991年,景德镇瓷厂率先实行全员劳动合同管理,同年11月,对全厂被录用的251人不分所有制界限,统称企业员工,签订劳动合同.1992年3月,市人民政府转发省人民政府赣府发(92)4号文批转省体改委、省劳动厅《关于在国营企业试行全员劳动合同管理的报告》。而后,此项工作有了新的发展,至1992年底,全市试行全员劳动合同管理的企业40家,参加职工22014人。(李国麟)
  【劳动争议仲裁工作迅速开展】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全市迅速开展劳动争义伸裁工作,先抓机构组建,至1991年7月,市、县一级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全部组建,到1992年底,全市109家国有企业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占全市国有大中型企业的87.2%。为提高调解工作人员的素质,举办首期劳动争议调解干部业务培训班,培训40人,经过考试合格发给了结业证书。赠发江西省劳动厅编印的《劳动争议处理图解》、《处理违法职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和劳动争议处理规范》图表500套,与市总工会、广播电视局联合举办了劳动争议处理知识竞赛,宣传劳动争议处理、劳动合同、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等劳动法律、法规,参赛者达3668人。同时,继续开展劳动合同鉴证.对全市2000余名新招的劳动合同制工人、技校分配的毕业生和2842份已到期并已办理了续订手续的劳动合同进行鉴证;积极稳妥地受理和处理4起劳动争议案,其中,案外处理3起,自动撤诉1起。属因开除、除名的各1件,劳动合同争议的2件。(汪启明)
  【100家国有企业推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 1992年1月起,对有较多结存效益工资的挂钩企业,给予一次性固定升级,效益一般的升半级,效益差的不升级。此次,共升级46550人,月增资651700元。至1992年底,全市有100户50072人实行多种形式的工效挂钩.工效挂钩分总挂总提、分挂分提、工资总额包干等形式,根据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指标挂钩;挂钩指标分上缴税利、实现税利、实物工作量、工资含量等,企业全部采用复合指标挂钩。
  (高道忠)
  【多种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形式】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形式由企业自行决定,目前在全市企业实行的形式有:全额计件6524人,占职工总额11.81%;超额计件12543人,占22.71%;定额计件7021人,占12.71%;计时加奖励27650人,占48.47%;提成工资250人,占0.45%;总额承包工资99人,占0.1.8%;岗位工资454人,占0.82%;含量工资1568人,占2.84%。多数企业都实行了浮动工资,其中,工资浮动50%以上的企业占50.67%;浮动30%以上的占1.36%;浮动20%以上的占36.58%;浮动20%以下的占11.3%。
  (高道忠)
  【陶瓷行业苦脏累工种实行岗位津贴】 为搞好和完善陶瓷企业内部分配,稳定陶瓷生产苦脏累工种职工队伍,充分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1991年8月,市人民政府批转由市劳动局、省陶瓷公司、市企业工资改革办公室制定的《江西省景德镇市陶瓷行业苦脏累工种岗位津贴试行方案》.在此之前,进行了半年多时间的试点,在全市十几家大中型陶瓷生产企业上百个工种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照陶瓷生产工艺流程,从原料精制、机压、注浆、手工成型、烧炼、装坯6大类型的苦脏累程度和劳动强度,划为一、二两大类25个工种以及与陶瓷生产工种相同的6个苦脏累工种实行岗位津贴。津贴标准:一类工种,每人每月津贴14元;二类工种,每人每月津贴8元;上岗享受,下岗取消。对在苦脏累工种岗位上工作满5年的,一类工种,每人每月津贴提高到20元;二类工种,每人每月津贴提高到14元。(牛金星)
  【两项防尘技术科研成果通过劳动部鉴定】 市劳动安全卫生监测站与江西省劳动保护设计研究所、北京劳动保护研究所联合研究的“陶瓷综合防尘技术研究”项目,以及与江西省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合作的“陶瓷矿山粉尘危害程度分级标准”研究项口,于1991年5月和9月,分别通过了由劳动部组织的有关方面专家、教授参加的评审鉴定会。专家一致认为“陶瓷综合防尘技术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对全国各陶瓷工厂的防尘具有指导意义;“陶瓷矿山粉尘危害程度分级标准”研究成果为评价陶瓷矿山劳动卫生工作现状,搞好陶瓷矿山劳动安全的科学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饶寿龙)
  【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资格认可】 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于1992年11月根据《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机构资格认可规则》要求进行审查,经省劳动厅认可(批准号为赣劳认(92)0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公告(劳动部注册号为L92120715),取得检验资格。批准检验范围为:1、额定蒸汽压力<2.45MPA(25公斤力/平方厘米)的在用蒸汽锅炉和额定供热量>0.06MW(5×104千卡/小时)的在用承压热水锅炉检验.2、第一、二类在用压力容器检验。3、第三类在用压力容器检验。4、在用汽车槽车检验.5、额定蒸汽压力<2.45MPA(25公斤/平方厘米)有蒸汽锅炉和额定供热量>0.06MW(5×10千卡/小时)的承压热水锅炉安装(含修理、改造)安全质量监督检验。6、第一、二类压力容器制造厂产品(含现场组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至此,市锅检所成为经批准、能承担现有锅炉压力容器的制造、安装、修理、改造、使用、监督检验的全市唯一单位。(谷中兴)
  【特种设备普查登记】 为加强对全市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1991年,对全市的电梯、厂内运输车辆、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实行“使用证”制度。1992年,先后对全市特种设备进行了全面普查登记,并建立了台帐。全市共有电梯109台。厂内运输车辆91台。行车106台,吊车23台,电动葫芦83台,升降机73台。(刘青海)
  【锅炉房综合治理安全达标】 1990年底,全市有各类锅炉560台,锅炉房240座,锅炉使用单位228个。为了改变锅炉房脏、乱、差的现状,1991年4月,根据江西省劳动厅“关于进一步开展锅炉房综合治理工作”通知,认真贯彻《锅炉房安全管理规则》,积极组织锅炉使用单位对锅炉房进行综合治理,通过自查自评,找出差距,及时整改,达到安全合格锅炉房标准的,并由单位申报县、区、主管部门复查,市锅炉房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审定,合格的发给“景德镇市安全合格锅炉房”标志牌,不合格的提出整改措施,限期达标。到1992年末,全市锅炉房综合治理面达到96%,合格锅炉房占78%。(余春庆)
  【矿山安全监察规范化】 1991~1992年,矿山安全监察工作本着为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服务的宗旨,以乡镇煤矿为重点,以预防瓦斯、冒顶事故为中心,加强监察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一是实行乡镇煤矿矿长安全资格证制度。二是实行乡镇矿山安全生产条件合格证制度。三是实行标准化预防性安全监察制度。四是实行“三同时”审查验收制度。五是实行矿山事故调查处理结案制度,有效地抑制了事故的发生。(张希跃)
  【工伤事故伤亡人数低于省考核指标】 在安全生产方面,市劳动局注重现场监察、定点监察、预防性监察等工作,连续两年全市工伤事故人数均低于省考核指标。1991年,县以上企业死亡29人,为省政府下达控制死亡指标的78.4%,县以上企业重伤23人,为省政府下达控制重伤指标的60%,县以下企业死亡17人,为省政府下达控制死亡指标的44.7%;1992年,县以上企业死亡31人,为省下达考核目标的88.6%,乡镇企业死亡14人,为省下达考核目标的43.8%。(刘青海)

知识出处

景德镇年鉴1991-1992

《景德镇年鉴1991-1992》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景德镇年鉴》(1991~1992年)的正式出版,是我市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成果,是我市年鉴编撰的开卷篇。捧卷细读,收益不浅。深感广大编撰人员工作的艰辛,实可为敬;深获经验教训之心得,应为可喜;深受改革与开放实践之启迪,大为可贺。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