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渔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年鉴1991-1992》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0313
颗粒名称: 农牧渔业
分类号: F327
页数: 7
页码: 267-273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91~1992年景德镇市农牧渔业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杂交稻制种、早稻早育高产栽培新技术、农作物良种繁育、建立蔬菜生产基地、繁殖良种仔猪、品种区域试验等。
关键词: 景德镇市 农牧渔业 良种繁殖

内容

【概述】 农牧渔业局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开展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多种经营,丰富除稻米以外的“绿色食品”,基本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1991~1992年,产值分别39425万元、46508万元,粮食总产在减少早稻栽插而积的情况下达到447592吨、448528吨的好收成;名特优稻米生产初具规模,先后从省内外引进(含本市培育的品种)10多个品种进行示范种植,获得了成功。
  保质保量做好良种繁育工作。两年来,引进、繁殖、推广各类农用优良种子255.1万公斤。其中,杂交稻156.92万公斤,常规稻41.09万公斤,棉花20.5万公斤,豆类2.073万公斤,玉米2.13万公斤,花生1.77万公斤,各类蔬菜种子9.35万公斤,绿肥8.64万公斤,西瓜1962公斤,解决了农民的需要。全市建立了2个杂交稻制种特约点,4个常规稻良种繁殖基地和优质米稻--“双竹粘”、不育系、绿肥种子繁育基地各1个。
  推广油料作物新技术。乐平县、浮梁县和昌江区实施油菜、绿肥(红花草)丰收计划,并设立“丰收奖”。通过实施计划和应用高产栽培技术,1991年油菜籽总产比上年增长45.12%,1992年比1991年增长6.7%;10万亩绿肥丰收计划、落实在乐平县双田、塔前、文山、临港等10个乡(镇),平均亩增红花鲜草500公斤,后作水稻亩增谷25公斤。全市改造低产茶园3万亩,发展新茶园4000亩,引进栽培优良品种“福云六号、福鼎大白茶”。
  家畜家禽发展较快。市畜禽检疫部门认真开展产地、运输、屠宰、市场检疫工作,有效地控制了人畜共患的病畜肉上市销售,保障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两年,生猪存栏79.874万头,出栏61.2378万头;牛存栏12.92万头,出售自宰5413头;家禽存笼470多万只,出笼194万只;羊存栏378头。肉类总产58260.2吨。禽蛋总产12129.87吨,产蜂蜜201.4吨,产鲜奶1089吨,创产值31625万元。
  渔业生产基础初具规模。全市有渔业专业户1370户。劳力3858人,渔政检查车2部、渔政检查船1艘、机动渔船133艘,非机动渔船209艘、国营渔场6个、四大家鱼繁殖点8个、温流繁殖点1个、甲鱼繁殖基地1个、集体所有制渔场29个,专职科技人员45名。年繁殖各类鱼苗14521万尾,除满足全市需要,还销往外地。同时,还引进推广了名、特、优鱼种,推广红荷包鲤鱼1000多公斤,彭泽鲫鱼7万尾(养殖面积分别为300亩、700亩)、三交鲤3万尾、美国叉尾鮰1000尾及牛蛙,取得较好效果。1991、1992年,水产品总产量分别达5566吨、6227吨,人均占有量分别有4.14公斤、4.65公斤。产值分别达2257万元、2613万元。1991~1992年的节日期间,向居民供应鲜鱼17.5万公斤。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拥有各类大、中、小型拖拉机3525台/42189千瓦,排灌机械3549台/59068千瓦。农产品加工机械6250台,其配套动力70803千瓦,机引农具2956部;改造S195柴油机268台,平均提高功率13%,耗油下降5%。1992年,全市机耕面积34.8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7%。市拖拉机站参加罗家机场扩建工程和其它工程,完成土石方40万方,总产值80万元。同时,庭园经济等副业生产的发展方兴未艾,年产值13343万元。
  实行科技兴农,加强横向联系。两年,共培训栽培技术方面的农民(含农民技术员以上的人员)3140人次、植保8.9万人次、蚕桑62人次、城乡屠宰人员1106人次、水产1500人次.、农业经济1100人次,各类农机人员1108人次,总计达9.7831万人次。
  为有利开展农业科技和农办企业横向联系工作,市农牧渔业局承担了1991年3月6~11日,在景市召开《江西省种子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省、地、县种子战线上148位单位代表。同年,11月11~14日,召开《江西省农业计划工作和农办企业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省政府、省计委、省农牧渔业厅、地、市农牧渔业局的有关领导及办得较好的企业负责人,共计130人。(刘招才)
  【杂交稻制种】 1991年,全市杂交稻制种面积4779.5亩,生产杂一代种子54.05万公斤,收购入库46万公斤,占全市杂交稻种需要量的59.8%。(方克明)
  【推广水田早花生和晚杂交稻耕作制】 1992年,在乐平涌山镇古金山村示范推广水田早花生、晚杂稻耕作制,面积为2105亩,早花生平均亩产187.4公斤,最高亩产366.7公斤,晚稻杂交亩产达500公斤。增收明显,改善了水田理化性质。
  (夏陈澜)
  【早稻早育高产栽培新技术】 早稻旱育高产栽培是我国近期从日本引进的“高产、优质、低耗”的栽培新技术。1992年,在乐平后港乡徐家坂村开始示范推广,取得初步成效。(夏陈澜)
  【推广杂交稻优良品种】 1992年杂交早稻主要推广“协优华联2号、汕优1126、协优49”;杂交晚稻推广“汕优10号、协优46和汕优桂33号”等品种。早杂栽培面积18.6万亩,占早稻面积31%,晚杂栽培而积58.33万亩,占播种面积的86.5%,全市增产稻谷4959.5万公斤,创效益2327.6万无。(方克明)
  【农作物良种繁育】 1991~1992年,为解决大田生产用种,繁殖了浙733、泸早872、华03、赣早籼14号、辐籼6号常规水稻品种种子。引进繁殖低芥酸油菜新品种“8908”种子1100公斤。
  (吕清民汪雪桥)
  【建立蔬菜生产基地】 1992年市水稻良种场经市政府研究批复用地200亩发展蔬菜生产,当年上市各种蔬菜26.22万公斤,并引进繁殖了一级豆角良种160公斤。(吕清民 汪雪桥)
  【繁殖良种仔猪】 1991~1992年,市畜牧良种繁殖场繁殖了约克、长白等优良种仔猪760头,解决了农民的需要。
  (吕清民汪雪桥)
  【品种区域试验】 1991~1992年承担省早、晚籼稻、杂交水稻、大豆、油菜、芝麻品种比较试验,并从中筛选出几个适合市栽培的品种,常规水稻“中选三号”、赣之二号“芝麻”、矮脚早“春大豆”、“杂23油菜”等。(汪雨红)
  【常规水稻新品种选育】 景农“81-2”系市农科所1991年培育成功的晚籼优质品种(系)。在浮梁县湘湖乡和昌江区吕蒙等乡及外地示范推广累积而积2000余亩,平均亩产干谷400公斤左右,最高的达到552.5公斤。该品种1992年参加“江西省晚籼品种比较试验”,名列全省12个参试品种的第四位。
  “92-2”系市农科所培育成功的香型晚籼优质品种(系)。1992年,试种在渔山镇金桥沟田村17亩,经科委邀请农委、粮食局、农牧渔业局等单位的领导、江西农业大学副教授刘宜柏和科技人员,进行现场测产评估,亩产干谷476公斤。该品种已在全市重点示范推广。(汪雨红)
  【推广多效唑育秧】 1991~1992年,全市推广多效唑育秧29万亩,获经济效益36.7万无。在秧苗一叶一心时,每亩用多效唑200克兑水50公斤喷雾,施后秧苗矮壮、分蘖多、叶片青绿挺直,增产效果好。(王耀纯)
  【引进菜籽饼体内解毒剂“6107”】 1991~1992年,从浙江农业大学引进推广解毒剂6107与菜籽饼混合后,给猪禽食用量可从5%提高到20%,而不会中毒。可解决养殖业蛋白原料成本高的矛盾。据试验测算,用菜籽饼作蛋白源,饲料成本可降低15-25%。(王耀纯)
  【优化配方施肥】 1991年全市推广优化配方施肥25.1万亩,早稻平均亩增稻谷44.73公斤,增产13.8%,增收28.6元,晚稻平均亩增稻谷48.62公斤,增产12.61%,增收31.1元。全年共增产稻谷1166.9万公斤,增收746.857万元。1992年,推广48.73万亩,早稻平均亩增稻谷39.53公斤,增产12.86%,增收19.37元。晚稻平均亩增稻谷52.27公斤,增产12.96%,增收28.75元。全年,共增产稻谷2241.16万公斤,增收1175.73万元。
  (汪峙生)
  【茶园低改】 1991~1992年市茶科所采取改土、改树、改园、改革采摘及加强茶树病虫防治等综合技术管理。已完成低改茶园面积60亩,改造后的茶园每亩可增产干茶20公斤。(查锡元)
  【建立果业工程开发区】 1991年成立“景德镇市果业工程领导小组”,同时在全市实施果业工程。共分三大开发区,即:城镇近郊平原开发区、丘陵平原开发区、边远山地开发区。计划用五年时间,全市发展新果园10-12万亩。(周钱桂)
  【柑桔遭受特大冻害】 1991年12月27日,出现百年不遇的低温。市区最低温度-9.6℃,致使全市柑桔受冻害达100%,其中95%冻死。(周钱桂)
  【建立果苗基地和烘茧站】 1991~1992年,全市建立了以市苗圃、东安马家、众埠为主的果苗生产200亩。浮梁县建立了国营园艺场。建立2个烘茧站(蛟潭、经公桥)和乡级蚕桑辅导站。22个小蚕共育站,小蚕共育量占总饲养量的30%,同时,推广小蚕共育技术,使小蚕发病率降低了30%。(周钱桂)
  【首次开办栽桑养蚕培训班】 1991年3月28~4月4日,市妇联、市科协在旧城乡联合举办全市第一次栽桑养蚕培训班,培训人数62人次。(周钱桂)
  【设立农作物病虫区域测报站】 1991年,农牧渔业部、省农牧渔业厅联合投资建设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测报网络景德镇区域测报站,负责毗邻省区流行性病虫害和迁飞性害虫的监测、预报工作。
  (余发根)
  【加强水稻病虫综合防治】 1991~1992年水稻受到病虫的袭击,发病面积108.96万亩,成灾面积17155亩,实际损失稻谷13643.78吨;虫害发虫面积164.23万亩,受灾面积71042亩,实际损失稻谷15051.5吨,全市推广水稻病虫综合防治面积145.1万亩。综合防治区大力推广高效低残毒农药和改进施药技术,病虫、草、鼠为害率下降39.05%,经验收鉴定,比非综防区亩增稻谷31.05公斤,增收18元。(章查田 余根发)
  【积极推广养猪技术】 1991~1992年,在乐平县实施推广养猪“四化四改一早二防”实用技术,生猪饲养量和出栏数分别增加21.7723万头、6.7006万头。良种公猪的覆盖面积达到80%以上,杂种肉猪达到70%。(徐道和)
  【引进优良家禽品种】 1991~1992年,市种禽场、市畜牧良种繁殖场、昌江区竟成乡水产畜牧繁殖场,乐平县塔前乡税务所养殖场、浮梁县三龙乡东山村。推广法国伊莎、德国罗曼、澳大利亚狄高、英国樱桃谷鸭和国内三黄白耳鸡、崇仁麻鸡等良种12.95万羽,通过推广良种,共增加鲜蛋52.32万公斤。(徐道和)
  【推广人工配种杂交牛】 1991~1992年,引进瑞士西门塔尔、澳大利亚抗旱王、巴基斯坦辛地红、法国夏洛来、英国海福特、印度摩拉等良种公牛的冷冻精液,与本地母牛进行人工配种,改过去单纯役用为肉、奶、役兼用牛。全市开展人工冷配1700多头,产杂交小牛650余头。
  (徐道和)
  【召开鹅鸭工程会】 1992年元月25日,市政府召开鹅鸭工程会议。落实当年计划发展鹅鸭105万羽。全市的鹅鸭饲养量由1991年的46.7万羽增加到了139万羽,年末存笼93.57万羽,出笼38.05万羽。(徐道和)
  【家禽种苗销售】 1991~1992年,市种禽场向农村推广良种鸡鸭苗300万羽,产值560万元。同时编印了《饲养手册》、《品种的防疫》等手册一万余本,免费进行不同形式的技术咨询服务和不定期上门提供技术服务。凡出售的鸡鸭苗均接种疫苗,提高了成活率。(詹周荣)
  【禽蛋进入香港市场】 市种禽场1991~1992年,向市场投放肉鸡20万羽、肉鸭20万羽,鲜蛋55万公斤,产值690万元。结束了景德镇市历年禽蛋依靠外地调入供应的局而。同时,两年,向香港出口鲜蛋27.5万公斤,创汇15万美元。
  (詹周荣)
  【畜禽疫病防治】 据调查,过去流行的牛炭疽、狂犬、布氐杆菌病,牛结核、日本血吸虫等牛疫病基本消灭。口蹄疫、牛伊氐锥虫病、牛出败、牛流感和为害严重的猪瘟已基本控制。地方性散发流行疫病尚有猪传染性胃肠炎、弓形体病、仔猪副伤寒、喘气病。鸡流行疫病新城疫、禽霍乱,发病率为15-17%,死亡率12.7-14.9%。这两种疫病仍在流行。鸭瘟、鸡球虫病、雏鸡白痢、鸡腔上囊病时有发生。1991~1992年,随着疫苗质量的改善和免疫程序的改革,采取突击注射和常年补针相结合的方法,疫苗效果大为提高。如猪瘟注射密度为95%,同时在疫点区、乡(镇)注射猪肺疫、猪丹毒、链球菌等疫苗。(张学荛)
  【牲畜口蹄疫的暴发与扑灭】 1991年3月30日,口蹄疫在景德镇市暴发,病源从疫区波阳县黄岗乡传入,病体经江西省畜防疫站化验为【0】 型口蹄疫病毒。从太白园屠宰场发现第一头病猪起,到5月25日最后一头病猪消灭止,流行时间56天,两县两区、13个乡(镇)、3个屠宰场、1个居委会,共29个疫点。其中,重疫区在乐平县的镇桥、浮梁县的洪源、三龙等乡和昌江区的竟成乡、鱼山镇。全市病猪156头,采取隔离、封锁治疗,病牛病猪全部消毁,直接经济损失3万元。(包金明)
  【鱼苗销往全国各地】 1991~1992年繁殖四大家鱼苗11805万尾,冬片鱼苗2616万尾,利用温流水年越冬罗非鱼种1500公斤,年孵化罗非鱼苗100万尾。鱼苗除供应全市外,还销往邻县及外省有关渔场。
  (任明华)
  【开展打击毁灭性捕鱼活动】 1991~1992年,全市共缴电打鱼机机头12只,电瓶46台,查获电打案件30多起,收缴打鱼机80余只、有害鱼具50余件。调处污染水质纠纷2起。(任明华)
  【养鱼技术示范】 1991~1992年,在乐平、浮梁县、昌江区进行9120亩池塘、库沟、稻田养鱼丰产技术示范,获得总产2060吨,产值874.18万元的收成。
  (任明华)
  【合资开发特种水产品】 1992年浮梁县与江苏省江阴县在鹅湖鱼种场联合投资30万元进行河蚌育种。(任明华)
  【保持亲鱼纯度】 市水产场1992年,有草鱼130尾、花鲢24尾、青草4尾、鲤鱼200尾、鳊鱼75尾等亲鱼种。为保持亲鱼纯度,严防近亲繁殖退化,从外地引进长江原种,从而达到防止近亲繁殖、提纯和提高繁殖力及鱼苗的成活率。(马杏生)
  【繁殖幼鳖】 1991~1992年,市农科所已摸索掌握了亲鳖放养,人工孵化、育稚、成鳖生产、铒料配合等技术,向市场年提供商品鳖产值10万元左右。
  (季清熙)
  【饲养实验用兔】 市农科所,引进新西兰兔,建立实验用兔基地,从1991年下半年起,已开始向省内医药、卫生、教育等部门提供质量较高的实验用兔。(季清熙)
  【引进葡萄新品种】 1991~1992年,市农科所引进滕稔、红香玉、高墨、红密等10个葡萄优良品种进行试种,部分品种已开始结果。(季清熙)【设立省外机构和经济实体】 1991~1992年市水产供销公司在北京、广东、浙江分别设立了办事机构和经济实体:驻北京办事处、珠景联合贸易总公司、驻宁波采购供应站、在北京设立的北京景德镇名瓷市场已开业。(陈茂松)
  【农业部领导来景考察】 1991年5月4日,农业部农经司、站和华东六省一市的农经处领导22人来市参观考察,并深入到昌江区吕蒙乡村访问;1992年5月16日,农业部农经站长来市视察,先后到了浮梁县经公桥镇和昌江区吕蒙乡。
  (王德芳)
  【农经人员职称晋升】1991~1992年,经市农委、财政局、科协联合评定,有347人分别晋升为农业经济师、助理农经师、农经员、助理会计师、会汁员。
  (王德芳)
  【推广节煤炉灶和沼气池】1991~1992年推广省柴节煤炉灶14820户,热效率由 12%提高到26%以上,达到半公斤柴,10分钟烧开5公斤水的标准要求,每户年平 均节柴一吨,两年,节能6713吨标煤,节约薪柴量相当于5839亩薪炭林生长量。同时,建沼气池904口,容积1295立方米。产气量6280立方米。5口之家有1个6立 方米沼气池可以解决8个月的生活用能。
  (吴广徳)
  【沼气综合利用】1991~1992年,沼液浸种16.95吨,发芽率达到88.3~97%, 成秧率提高7~19%,发病率降低5.5%。沼肥种西瓜1.3亩,亩产西瓜4790公斤,较常规施肥亩增943公斤,糖份甜度提高到13.4%,瓜苗根系发达,抗逆性强。沼气红外线增温养蚕,比木炭增温好,无烟、无毒,每张蚕种增收90.46元,节约木炭55公斤。给早春、晚秋季节养蚕气温低开拓了一条新路。沼液叶面喷施柑桔,较没有喷施的花好,座果率提高5.8%,病虫为害下降5.9%。乐平县乐港镇丁家亭村用沼渣种青靛三亩,采用沼渣作基肥,沼液作追肥,收竹靛25.4公斤,亩产、8.46公斤,较常规施肥亩产5公斤,增产3.46公斤,收入达2794元,增收380元。
  (吴广德)

知识出处

景德镇年鉴1991-1992

《景德镇年鉴1991-1992》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景德镇年鉴》(1991~1992年)的正式出版,是我市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成果,是我市年鉴编撰的开卷篇。捧卷细读,收益不浅。深感广大编撰人员工作的艰辛,实可为敬;深获经验教训之心得,应为可喜;深受改革与开放实践之启迪,大为可贺。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