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改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年鉴1991-1992》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0294
颗粒名称: 技术改造
分类号: TQ174
页数: 2
页码: 215-216
摘要: 本文收录了1991~1992年景德镇市技术改造的情况,包含了6项技改项目验收合格,景德镇瓷厂建成投产等。
关键词: 陶瓷 改造 景德镇市

内容

【6项技改项目验收合格】 1991年初,省陶瓷工业公司报请轻工业部和省、市各有关部门,对“七五”期间后期完工的6项技术改造项目进行竣工投产的全面验收。这6大项目是:光明瓷厂高档青花玲珑瓷技改工程、新华瓷厂民族用瓷技改工程、宇宙瓷厂对美高档出口瓷技改工程、原料总厂宁村瓷石矿改造工程、石膏模具厂引进的β石膏模生产线、窑具厂引进的合成莫来石制匣技术和关键设备。通过考察检试,大家一致认为全部合格。尤其是前3项引进技术和设备的技改工程技术起点高,达到了80年代末的国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计焱 陶志)
  【景德镇瓷厂建成投产】 景德镇瓷厂原为为民瓷厂4369工程,1989年筹建,1991年9月建成投产,一次试产成功。试产后定为现名。该厂是被轻工部列为全国日用陶瓷生产的样版瓷厂,属外向型企业。现有固定资产5444万元,主要产品有西餐具、茶具、咖啡具、杯碟等日用陶瓷,年产量600万件,年创汇5000万美元。
  该厂拥有先进的陶瓷工艺和设备.1991年11月,与美国美尔可陶瓷进出口公司签订了合资经营合同。产品质量达到当今国际高档瓷标准。试产产品已在第二届国际陶瓷节精品大展赛中获一等奖。(计焱 陶志)
  【1992~2000年景瓷技改规划第一期工程全面动工】 1992年初,省陶瓷工业公司编制的《1992~2000年景德镇陶瓷基地技术改造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经国家有关部、室批准分三期实施,总投资8.5亿元。总体要求是通过改造,景德镇陶瓷实现原料标准化、辅助材料专业化、燃料煤气化、工艺技术现代化、最终产品高档化。
  1992~1994年为第一期,投资为2.5亿元。改造的重点工程共有9大项:为民瓷厂高温釉中彩瓷技改工程;光明瓷厂高档青花玲珑瓷技改工程;红星瓷厂釉上彩釉中彩强化瓷技改工程;原料总厂原料标准化技改工程;焦化煤气厂煤气净化技改工程;窑具厂优质窑具技改工程;石膏模具厂优质模具技改工程;陶机厂消化翻版陶机设备技改工程;窑炉煤气化技改工程。上述9项工程皆已全面动工。(进志)
  【轻工业部改组改造工作现场会在市召开】 1992年11月4~7日,国家轻工业部轻工行业改组改造工作现场会在市召开。会议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景德镇陶瓷行业的技改工作,促进全国轻工行业改组改造和科技工作的发展。参加会议的有轻工业部副部长徐荣凯、江西省副省长张云川,有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轻工业厅厅长、十大产瓷区负责人以及轻工系统重点企业经理或厂长,共360余人。市委书记江国镇、市长殷国光出席了会议并分别介绍了景德镇陶瓷历史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技改工作。省陶瓷工业公司经理徐希祉介绍了景德镇瓷厂的筹建过程。会议期间,与会同志现场考察了景德镇瓷厂和宇宙、光明、人民、艺术等瓷厂,还参观了焦化煤气厂、瓷用化工厂、窑具厂、石膏模具厂、陶机厂等辅助企业。(计宏志)
  【举办改组改造汇报展览】 1992年11月,为配合在市召开的轻工业部改组改造工作现场会,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党委宣传部在市陶瓷馆举办了“中国瓷都--景德镇陶瓷集团改组改造汇报展览”。展览分“回眸历史”、“走出旧制”、“拥抱明天”、“收获甘甜”4馆。展出照片230多张,实物1600多件,数据500多个,图表近200幅,展示了景德镇陶瓷工业改组改造的具体过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显著成绩。展出期间,轻工业部副部长徐荣凯和出席会议的代表以及市党政主要领导和陶瓷系统所属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代表、科技人员等近1500人参观了展览。(郭国安)

知识出处

景德镇年鉴1991-1992

《景德镇年鉴1991-1992》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景德镇年鉴》(1991~1992年)的正式出版,是我市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成果,是我市年鉴编撰的开卷篇。捧卷细读,收益不浅。深感广大编撰人员工作的艰辛,实可为敬;深获经验教训之心得,应为可喜;深受改革与开放实践之启迪,大为可贺。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