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年鉴1991-1992》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0278
颗粒名称: 工商行政管理
分类号: F203.9
页数: 4
页码: 199-202
摘要: 本文收录了1991~1992年景德镇市工商行政管理的情况,内容包含了开展外资企业登记管理工作,新设工商所等。
关键词: 工商 行政 景德镇市 1991~1992年

内容

【概述】 1991~1992年,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开拓,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经济秩序为目标,大力支持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努力组织、培育和发展各类市场,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净化外部环境。充分运用注册登记职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在注册登记方而,1991年,制订了《关于支持搞活大中型企业的9条措施》,在国务院颁布《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件》后,9条措施又得到充实和完善,放宽了对企业名称、经营范围、经营方式、注册资金等主要登记事项的核定条件,弱化了企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对企业的干预。1991~1992年,新发展企业2037户(含公司企业167户)其中企业法人1080户,营业单位957户。截至1992年底,全市企业总数4471户(含公司企业334户),其中企业法人2561户,营业单位1910户,从业人员总数247632人,注册资金总额141626万元;支持对外开放,大力发展三资企业,促进多种经济成份协调发展。为35户三资企业办理了注册登记,占历年登记注册总数的63.6%,注册资金4437.6万美元,占注册资金总额的54.86%。共有三资企业55户,投资总额1.06亿美元;为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在从业对象、经营范围、场地条件、资金数额等方面尽可能放宽政策,简化登记程序。年底,个体工商户总数5842户,从业人数11497人,注册资金1150万元。私营企业74户,从业人员1166人,注册资金668万元;深入宣传商标法律知识,增强企业的商标意识,指导企业申请商标注册。两年内共受理企业商标注册申请65件,已全部向国家商标局核转,注册商标共有276件。,对所有的注册商标进行一次年检验证,并开展了商标续展工作,支持发展广告业。1992年,新登记发展广告经营单位5个,广告经营单位总数达15个。组织广告经营单位参加了全国第三届广告展览,开阔了眼界。
  多渠道兴建集贸市场,不断完善各类市场。1991年,工商局投资271.3万元兴建沿河东路、东二路、河西、吕蒙、鱼山等集贸市场、戴家弄室内市场和广场北路水果市场,总面积为1.2万平方米。1992年,工商局与社会多方面投资共500万元,兴建东二路综合市场、闽桥大商场、迎宾商城,总面积为1.5万平方米。同时加强了对已培育起来的汽车交易市场、房地产市场、建筑市场、文化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的监督与管理,使之得到完善与发展。
  运用管理职能,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在监督管理方面,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指导企业正确运用经济合同手段开展交易活动,推行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制度。两年共鉴证各类经济合同4518份,鉴证金额83760.6万元;调解和裁决经济合同纠纷案60件,查处无效合同、违法合同7件;为市企业和外埠企业查询服务150余件,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883.5万元。继续开展“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活动。1991年,省人民政府命名的全省25户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中,景德镇占了13户,1992年,又新增7户,全市获省、市县级重合同守信用的企业共有208户。加强商标、广告管理。两年共查处假冒商标案5起,违章广告案1起。加强对生猪定点集中屠宰的管理,增设了两个屠宰场,确保上市猪肉的质量.在邻县发生猪“口蹄疫”影响市生猪市场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防范,避免了“口蹄疫”菌毒蔓延。积极开展打假扫假活动。在1991年查处制售假酒、假汽水和出售伪、劣商品案件的基础上。1992年,出动干部职工1200多人次,组织了5次大规模打假战役,查获各类假冒伪劣商品27种计4万余件,价值120余万元,其中数量较大的各种酒类1.4万余瓶,各种饮料3.1万余瓶,假“雪豹”牌山II羊皮夹克150件,劣质味精近1000公斤,劣质而砖20万片。并将两起制作假酒案的主犯移送司法部门依法惩处。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队伍素质。1991年,对新参加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44人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业务知识培训;1992年,举办了4期岗位职务培训班和函授班,共培训干部职工161人。干部职工执行政策和依法行政的水平明显提高。1991年,被省工商局授予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廉政建设目标管理先进单位。1991~1992年,涌现出1个全国文明市场,3个省文明市场和5个市文明市场。为提高办事效率和强化行政执法的力度,1992年,配备了10辆微型工具车,56辆摩托车、90台对讲机、40台传呼机,并架设IBMPC/XT微机1台。(王博霖)
  【开展外资企业登记管理工作】 为适应发展三资企业的需要,经省工商局授权,市编委批准,1992年6月成立外资企业登记管理科,代理省工商局对市辖区内申办的“三资”企业进行受理、审查、核转、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王博霖)
  【新设工商所】 1991年,经市编委批准,新成立“河西工商行政管理所”,该所由原西郊工商所划出。1992年,根据《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的有关规定,原斗富弄、戴家弄、新村、东郊、人民5个市场管理所分别更名为工商行政管理所。(王博霖)
  【沿河东路集贸市场命名为全国文明市场】
  沿河东路市场于1991年投资180多万元兴建,为蓬顶市场,面积约5200平方米,内设固定摊位500多个,临时摊位600多个。是全市肉类、水产、蔬菜等类最为集中、品种最为齐全的集贸市场,每日人流量为1.5万人次,年成交额为8000万元。1991年,该市场被命名为省、市先进文明市场,1992年,由国家工商局命名为全国文明集贸市场。(杜杰 王博霖)
  【市场改造】 原戴家弄集贸市场为马路市场,经营条件差,管理难度大,市场秩序不尽人意。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1991年,耗资近60万元修建了一座室内市场--戴家弄肉类市场。该市场面积为1000平方米,设肉摊61个,启用后,经营条件改善,群众反映良好。1992年,投资12万,将露天西郊集贸市场改建为蓬顶市场面积600多平方米,设各类固定摊位150多个。该市场的改建,使市区西南大门焕燃一新。(杨细古王博霖)
  【三河陶瓷一条街】 由竟成乡筹集356万元,在206国道旁兴建的陶瓷一条街,全长1.1公里,建筑面积1.15万余平方米,店而290间,是目前最大的陶瓷市场和展示景瓷风貌的重要窗口。(吴韶良)
  【实行商品信誉卡制度的个体户和集贸市场】 “皮鞋世界”业主章国强在工商局的帮助下,于1991年3月15日率先实行售鞋随付商品信誉卡制度。同年4月,位于莲社南路的瓷都景德镇陶瓷集贸市场,为维护瓷都声誉、保护消费者利益,全面推行《瓷都景德镇陶瓷集贸市场信誉卡》制度,该市场是全市第一个使用商品信誉卡的集贸市场。(王博霖)
  【经济合同法律知识《昌河杯》电视竞赛】 为纪念《经济合同法》实施十周年,1992年6月,市工商局会同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员会和市电视台,联合举办经济合同法律知识《昌河杯》电视竞赛。两县两区和物资局等14个代表队参加,经过角逐,昌河飞机制造公司名列榜首。
  (岑建华 王博霖)
  【外埠驻景企业获殊荣】 华富商场是由浙江省东阳市服装五厂在景开设的经营窗口,1992年,经考核推荐,由市人民政府授予“景德镇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称号,这是第一个被市人民政府授殊荣的外埠驻景企业。(王博霖)
  【南京区域经济工商行政管理第六次协调会】 南京区域经济工商行政管理协调会是以苏、皖、赣三省的南京、合肥、南昌、镇江、九江、扬州、滁县、宝城、池州、铜陵、芜湖、淮南、巢湖、黄山、安庆、马鞭山、六安、景德镇等18个地市工商局为协调单位的区域性会议,由景德镇市工商局为执行局的第六次协调会于1992年4月22~24日在景召开。会议就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搞活大中型企业、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等问题展开讨论,并形成了会议纪要。(吴韶良)
  【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 1991~1992年,全市个体工商户的总产值共7023万元,商品零售额为24006万元,向国家缴纳税金3780万元,创汇300万美元。两年中,有13户个体工商户被授予“物价计量信得过”称号。(王博霖)
  1992年全市各类市场发展情况表
  市 场 类 型 市场数 (个) 交易 件数 交易面积 (平方米) 年成交额 (万元) 备注
  集 贸 73 34887 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7.2%。 其中工业品市场9个,成交额1917万元
  汽 车 交 易 1 752 (辆) 30288
  房 地 产 1 1717 43000 1008
  建 筑 建筑队 48 288598 总造价 8109 其中外埠建筑队16个,总造价2132万元,总建筑面积96412平方米
  文 化 网点 226 营业额 480 其中录音像发行放映点60个,书报刊发行出租点94个,舞厅歌厅27个
  (胡肖菲 吴韶良)

知识出处

景德镇年鉴1991-1992

《景德镇年鉴1991-1992》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景德镇年鉴》(1991~1992年)的正式出版,是我市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成果,是我市年鉴编撰的开卷篇。捧卷细读,收益不浅。深感广大编撰人员工作的艰辛,实可为敬;深获经验教训之心得,应为可喜;深受改革与开放实践之启迪,大为可贺。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