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年鉴1991-1992》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0270
颗粒名称: 经济体制改革
分类号: F123.6
页数: 3
页码: 180-182
摘要: 本文收录了1991~1992年景德镇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包含了颁发搞活企业《实施细则》,组建企业集团等介绍。
关键词: 景德镇市 经济改革 1991~1992年

内容

【概述】 1991~1992年,全市经济体制改革以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为动力,推出了“八个加快、六个突破”的总体思路,展开了一场变观念、换脑筋、抓机遇、转机制、上台阶的大讨论。通过大讨论,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获得更大的解放。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重点的各项改革全面推进,有效地促进了全市经济更好更快地上新台阶。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全市部署的“一厂两制”、嫁接外资改,造老企业、租赁经营、股份制等改革试点相继推开。1992年7月,国务院关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颁布后,市委、市政府迅速确定市印刷机械总厂、光明瓷厂、电机厂等10家国有工业企业为转换机制的试点单位,采取从点上突破、牵引全局,点面结合的方式推动国有企业走向市场。同时,加快了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全市有128家企业全面推行了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有166家国有企业推行了打破干部与工人的“身份界限”,聘用各级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有6家国有工业企业分别推行或选择分厂(车间),通过优化劳动组合,试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管理。市光明瓷厂列为全省推行岗位技能工资试点企业之一。全市工交企业普遍拉开了工资浮动比例,向苦、脏、累、险、技术复杂岗位等一线职工和技术人员倾斜。有的企业还建立了以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为考核依据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景陶瓷厂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将本厂卫生瓷生产线(卫生瓷车间)租赁给中美合资--上海太平洋陶瓷有限公司经营,1992年4~12月产值相当于租赁前6年多的总和,产品供不应求。1992年6月,又引进三资企业的先进科学管理机制,将厂内若干分厂(车间),作为改革“试验区”,实行“一厂两制”。这一改革举措,得到国家体改委副主任洪虎的肯定,并要求有关部门加以总结推广。在深化企业改革中,全市陶瓷、建工建材、机械工业等系统的一些企业,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厂制宜、大胆突破,紧紧抓住影响企业走向市场、和阻碍经济效益的主要矛盾,作为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的突破口,把贯彻《条例》与加快企业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结合起来,与扭亏增盈、压缩库存、降低消耗和提高效益结合起来,保证了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顺利进行。
  与此同时,非国有经济得到相应发展,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有了明显提高。
  流通体制改革和市场建设明显加快。全市406家国合商业零售业和门店,通过“四放开”改革试点,全部放开经营,科技、生产资料、房地产、劳务、人才、金融市场和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开始启动运转。在农村,在建的206国道市域沿线10个大型农贸市场,形成农村市场经济带;在城区,10个专业和商品市场加速建设,国内最大的陶瓷贸易市场已动工兴建,以市场形成价格的格局逐步形成,除国家指定的商品价格外,大部分商品价格已放开,转向市场调节。第三产业价格全部放开。
  农村改革围绕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加快奔小康步伐,完善双层经营承包责任制,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农民参与流通领域,扩展增收渠道。1992年,全市农民人均增收106元,比全省人均增收额高出40元。乐平众埠镇、浮梁经公桥镇、昌江区吕蒙乡等3个乡镇综合改革试点向纵深推进,推动了全市农村改革的深化。
  以转变职能为重点的机构改革加快步伐。1992年,市政府各部门围绕企业转换机制,简政放权,认真清理政策和有关文件有13个部门相继制订了共198条转变职能,放权搞活的规定、措施和改革思路。并开展了对违反《企业法》和《条例》行为的专项举报工作,进一步落实企业自主权。为推动机构改革,1992年,全市机关办实体66个,为实行机关人员分流创造了有利条件。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效果。两年来,在全市近6万名离、退休职工中,有4.5万多名参加社会统筹保险;职工待业保险有496个单位,共9.4万多人参保。参保后对被企业辞退的职工在一定期限发放一定数量的待业保险金,保证了其基本生活和提供转业训练,促使他们尽快重新就业,为企业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走向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赵俊 刘胜发)
  【颁发搞活企业《实施细则》】 1991年11月19日,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的通知》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搞活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意见》,并对照省委、省政府所确定的“四个经济目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颁发了《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搞活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意见>的实施细则》,共50条放权搞活政策和措施。(刘胜发)
  【组建企业集团】 为促进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充分发挥群体优势的综合功能,实现优势互补,形成规模效益。经省政府批准,1991年8月20日,正式成立中国瓷都--景德镇陶瓷企业集团;1992年5月8日,正式成立万平电子集团。这两个企业集团,均属以公有制为主体,以股份制为基础,以资产为主要连接纽带,以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由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事业单位组成的多层次、多功能、综合性、外向型企业集团。(刘胜发)
  【召开学习贯彻《条例》座谈会】 1992年8月5日,市体改委、市经委联合召开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预算内工业企业、商贸企业的厂长(经理)、和市政府综合管理部门,各企业主管部门负责人学习、贯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座谈会。市长殷国光、副市长管日顺、王伟科到会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座谈发言。殷国光市长围绕学习贯彻《条例》,深化企业改革提出了要求。(刘胜发)
  【全市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会议召开】
  1992年10月7日,市政府召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工作会议精神。会上,市长殷国光作题为《知难而进,不失时机地把企业推向市场》的动员报告。市委书记江国镇在讲话中要求各级党政领导要转换脑筋、把贯彻、落实《条例》作为中心工作来抓,作为全市深化改革的“一号工程”,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放权搞活。(赵俊 刘胜发)
  【推行“一厂两制”改革】 从1991年开始,先后在部、市属国有工业企业4321厂、市为民瓷厂4369工程、人民瓷厂、陶瓷装饰材料厂、景陶瓷厂等5家比照中外合资企业的管理办法,划出部分分厂(车间),实行“一厂两制”的改革试点。具体办法是:“岗位靠竞争、收入凭贡献”,没有铁工资、铁饭碗、铁交椅;用工原则是双向选择,择优录用,志愿上岗,全员合同制,坚持改革与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有机地结合。(刘胜发)
  【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 1992年,景德镇市在加快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同时,对非国有经济实行大发展的方针。全市有个体工商户13921户,从业人员26390人;有私营企业86户,三资企业60家。(刘胜发)
  【股份制改组改造步伐加快】 1992年,经省体改委批准,确定市内6家企业按国家股份制试点的规范化要求,分别进行“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改组改造试点,为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资企合一、产权关系明晰、企业自主经营探索经验,创造条件。(刘胜发)

知识出处

景德镇年鉴1991-1992

《景德镇年鉴1991-1992》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景德镇年鉴》(1991~1992年)的正式出版,是我市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成果,是我市年鉴编撰的开卷篇。捧卷细读,收益不浅。深感广大编撰人员工作的艰辛,实可为敬;深获经验教训之心得,应为可喜;深受改革与开放实践之启迪,大为可贺。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