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年鉴1991-1992》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0263
颗粒名称: 建筑施工
分类号: F426.91
页数: 4
页码: 166-169
摘要: 本文收录了1991~1992年景德镇市建筑施工的情况,包含了建筑工程质监站获部级先进单位,工程建设定额管理成绩显著等。
关键词: 建筑 施工 景德镇市

内容

【概述】 1991~1992年,市建筑业深入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建筑施工有所发展。1991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783.6万元(施工产值11467.2万元),比上年增长23.4%,系统内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7089.4万元(施工产值6838.4万元),局属施工企业完成建筑产值3686.4万元(施工产值3472.4万元);建筑面积718973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0.1%,系统内企业506982平方米,局属企业171110平方米;竣工面积329855平方米,系统内企业201791平方米,局属企业62509平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7988元/人,系统内企业8790元/人,局属企业8991元/人;实现利润75.62万元,系统内企业-14.2万元,局属企业-12.8万元。1992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147万元,比上年增长10.3%(施工产值11866万元).系统内企业完成6050万元(施工产值5839万元),局属企业3551万元(施工产值3357万元);建筑面积628113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64%,其中系统内企业346211平方米,局属企业210225平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9484元/人,其中系统内企业8385元/人,局属企业8387元/人;实现利润189万元,其中系统内企业97万元,局属企业-281万元。
  治理整顿初见成效。建筑市场的放开,外来施工队伍蜂拥而入,给建筑市场带来混乱。据此,专门成立了建筑市场整顿机构,切实查处无证设计、无证施工、无计划建筑“三无”工程。至1991年底,经建筑施工企业技术等级换证审查,全市核定施工企业82家(包括土建、窑炉建筑、建筑装饰、水电安装等)。四级以上施工企业53家。外地施工企业核定了4家重新登记注册,清退外来施工单位19个,清退人员5627人,查处“三无”工程73项,预防各类建筑工程事故100多起。
  行业管理取得进展。按照江西省《关于加强建筑市场管理细则》,首先强化施工合同管理,会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举办新的施工合同文本培训班,培训人员110人,组织施工合同执行情况大检查。强化工程管理,坚持工程报建制度,加强建筑市场宏观调控。加强施工企业资质动态管理,严格资质审查,两年来,先后两次进行施工企业资质年检,1991年年检53家四级以上施工企业,合格的31家,基本合格的22家;1992年年检50家,合格的40家,基本合格的10家,对达标有差距的企业,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对外来施工企业进行注册年检。
  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得到加强。根据江西省建设厅《关于施工现场标准管理办法》,强化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对事故隐患和伤亡事故进行了严肃查处,两年工伤死亡6人,对事故单位进行经济处罚,直接责任人进行了纪律处分,加强安全教育。重点工程和临街建筑,从1992年下半年起实行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押证(上岗证)施工和“挂牌”施工,加强工程现场管理。
  举办职工专业技术培训。两年举办施工预算、质检、安全、材料、财务等六大员培训班5期,共培训六大员519人.1991年6月,638名集体建筑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获技术职称,其中高级1人,中级30人,初级607人。1992年经考试合格己办理专业技术上岗证258人,其中中级203人,初级55人。10月,全市职工技术操作比武活动中,乐平县第一建筑公司廖金华、市第一建筑公司徐冬林分别获得砌筑工、抹灰工第一名。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市建筑工业科研所(即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加强对建筑工程主要材料检测和管理,未经检测的混凝土、钢材、红砖、混凝土构件等材料,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使用。主要建筑材料取得测试合格证,工程方可验收.1991年对混凝土构件厂(场)实行了资质认证和生产许可证制度,首批32家厂(场)取得生产资格。
  工程质量稳步提高。1991~1992年分别制定了《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与目标管理计划》、《治理屋面渗漏的暂行规定》,强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促进工程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1992年夏季全市工程质量大检查测评结果:一次验收合格率和优良率分别达到95%和21%,质量通病消除率达到80%以上,屋面渗漏现象基本得到控制,住宅工程质量普遍较好。
  强化工程定额管理。按照国家和江西省有关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文件和法规,实行对主要建筑材料调查和核算,定期发布建材预算价格,综合价差系数,合理仲裁建材预决算,维护了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的合法权益。(谭剑秋)
  【建筑工程质监站获部级先进单位】
  1991年4月,国家建设部授予景德镇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先进单位称号,为江西省建筑业管理部门中唯一获奖单位。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国家验收评比标准,采取“监、帮、促”办法,对全市建筑施工企业强化管理监督。1991~1992年受监工程315个,核查等级工程49个,监督总面积56万平方米,覆盖率达80%以上,预防各种质量事故153起,为市、区诉讼机关仲裁工程纠纷30起,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为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建设工程质量,1991年制定了《监督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制度》、《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制度》、《质量监督员记录制度》、《工程质量等级核定制度》、《质量监督员工作考核制度》等规范管理措施。1992年8月,该站顺利通过了江西省建设厅资格审查和技术考核。质量监督员全部持证上岗。(夏宗泽 谭和平)
  【工程建设定额管理成绩显著】 市建筑工程定额站1992年获江西省建筑工程定额站表扬奖。该站按照国家、省有关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文件、法规,实行对主要建筑材料价格进行调查、测算,每年定期发布建筑材料预算价格和综合价差系数的动态管理办法。1991~1992年度颁发了《安装材料预算价格》和《建筑工程结算有关规定》,代编、审编、测定建筑安装工程预(决)算,标底2000万元工作量,其中4条煤气隧道窑施工企业提供决算金额758万元,经审查核减为665万元,为陶瓷工业技术改造节约资金93万元。还协助法院仲裁经济纠纷案金额200万元。(邹克主)
  【首次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达标检查】
  1992年9月7~17日,市建筑工程管理处首次开展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达标检查。被检查的有景德镇市及外地施工企业29家,在建工程项目42个。评出合格工地13个,一般合格工地8个,不合格工地21个。对严重违章施工、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的工地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汪泗生)
  【建筑工人在利比亚创汇争誉】 1990年11月,由市建工建材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与江西省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签约,派出赴利比亚建筑施工项目组24人,先后在利比亚的拜达、班加西、德尔纳等地承接50幢度假村等民房建筑,3项工业厂房楼顶处理工程以及4.5万平方米道路建设。至1992年5月,创外汇收入61.87万美元。受到外国业主好评,也为市建筑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积累了经验,赢得了声誉。(许泱)
  【“901”工程获省优工程】 1992年11月,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承建,、国家电子工业部设计院设计的景华瓷厂声表面波滤波器工程(即“901”工程),经江西省建设厅优良工程评审工作检查小组评定为优质工程。工程建筑面积2209平方米,总造价134.5万元。1991年5月开工,同年11月11日竣工。工期比合同工期缩短三分之一。(李应忠 谭和平)
  【市体育馆改、扩建工程提前90天竣工】
  市体育馆为第二届“中国瓷都--景德镇国际陶瓷节”主会场改扩建工程,工期要求紧。由市建筑设计院设计,市一建公司承建,以不动主体结构,新增建筑面积1314.4平方米,馆内座位增加到3574个,总造价85.16万元,1991年5月10日开工。市一建公司采用先进的平行搭接分别流水作业法,土建、水电、装饰工程交叉作业,仅用130天竣工,比国家定额工期提前了90天.工程质量被评为1991年度“市优”工程。(刘文化)
  【市第一建筑公司珠海分公司在珠海注册成立】 1990年3月,市第一建筑公司在南海舰队83001部队帮助下,成立景德镇市第一建筑公司珠海工程指挥部,自带资金80万元,承建了当时珠海市西区最大,档次最高,集餐饮、商场、客房、舞厅、会议厅、办公于一体的多功能型的“金海岸大厦”工程。总造价462.57万元,建筑面积7697平方米。1991年5月,“金海岸大厦”以其竣工早、工期快、质量好、赢得了声誉,使市第一建筑公司珠海指挥部在珠海建筑市场站稳了脚跟,并依靠自身努力,接着承建了“金海岸大厦员工宿舍”和总造价156万元的五幢“金海滩别墅”。至11月,完成产值694.15万元。1991年11月6日,市第一建筑公司珠海分公司在珠海注册成立,成为景德镇市进入特区的唯一建筑施工队伍。(刘文化)【特种机械设备安装修理获准】 1992年3月16日,江西省劳动厅批准景德镇市设备安装公司特种机械设备安装修理认可证,结束了景市不能装修特种机械设备的历史。特种机械设备安装修理范围为单梁桥式、双梁桥式、龙门式行车等特种机械。至年底,已承接市酒厂单门行吊和中国瓷都洁具厂电动葫芦等特种机械设备安装业务,质量合格。(徐国防)
  【景安电线厂创办投产】 1992年12月,市设备安装公司投资11.5万元,创办了景安电线厂,生产型号为BV、BLV、BVV、BLVV、BVR16平方米以下聚氯乙烯电线,产品符合GB50232-85标准,年计划产值50万元。这是景德镇市首家生产聚氯乙烯电线的企业,产品已进入市场。(徐国防)
  【红地砖推板窑建成】 1991年3月5日,市建筑陶瓷窑炉安装公司设计承建的新型窑炉--18米20孔红地砖推板窑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新型建筑材料厂建成。该窑具有产量高、能耗低、投资少、质量好的特点,可降耗16.7%,产品合格率可达95%。经黄山市建材局鉴定,其窑型、结构、窑温、传动及主要技术参数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江立清)
  【四个月重建龙珠阁】 1991年3月,古建筑公司因四个月完成重建龙珠阁任务,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荣获首届陶瓷节先进集体。
  龙珠阁系仿明清建筑,布局为三明三暗,面积1596平方米,高36米。其主体全部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难度大。新组建的古建公司在市、局直接领导下,实行三班制,立体交叉施工,仅用四个月的时间,于1990年10月10日竣工,在施工速度上创市建筑史记录。(汪友基)
  【中国瓷都洁具厂联合主厂房主体工程提前80天完工】 市第一建筑公司承建的中国瓷都洁具厂联合主厂房工程,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造价620万元。工程为多跨单层排框架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结构,薄腹梁屋架最大跨度15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型屋面板。市一建筑工程公司的建设者们精心组织,日夜奋战,仅用80天时间顺利完成了主体工程,比国家工期定额提前31.8%,获建设单位奖励8万元。1991年12月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在全省工程质量互检抽查中评为优良。(汪泗生)
  【陶瓷“八五”技改工程进展势头好】 为把景德镇建成全国工艺装备、生产技术、工业环境、经营管理第一流的陶瓷出口创汇样板区,市陶瓷工业全面技术改造被列为国务院生产办公室、国家轻工业部国家“八五”专项投资项目,第一期总投资2.5亿元,(其中外汇1607.9万美元).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充分利用好国家专项贷款,突出抓好基础工业和光明瓷厂青花玲珑强化瓷,红星瓷厂釉中彩强化瓷,为民瓷厂引进的高档瓷生产线翻版3个样板厂改造。市委、市政府采取“特事特办”的优惠政策,实行封闭式管理,简化审批手续。陶瓷基地技术改造第一期工程为民瓷厂联合厂房,红星瓷厂联合厂房,光明瓷厂玲珑瓷生产线联合厂房,石膏模具厂窑具车间,焦化煤气厂净化工程5个厂的子项目己于1992年5月12日后陆续开工。到年底,完成投资5572万元,工程进展迅速。(汪泗生)

知识出处

景德镇年鉴1991-1992

《景德镇年鉴1991-1992》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景德镇年鉴》(1991~1992年)的正式出版,是我市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成果,是我市年鉴编撰的开卷篇。捧卷细读,收益不浅。深感广大编撰人员工作的艰辛,实可为敬;深获经验教训之心得,应为可喜;深受改革与开放实践之启迪,大为可贺。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