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年鉴1991-1992》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0255
颗粒名称: 城市建设
分类号: X321
页数: 2
页码: 158-159
摘要: 本文收录了1991~1992年景德镇市城市建设的情况及规划,省建设厅领导代建设部授予市城乡建设局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及奖杯。
关键词: 城市建设 景德镇市 1991~1992年

内容

【概述】 1991~1992年,城市建设工作以规划为指导,以强化管理为重点,抓好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投资环境,较好地完成了建设事业各项目标管理任务,为实现“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创造了良好的开端。在省建设厅进行的目标管理考核中,市城乡建设局被评为1992年度目标管理达标单位。
  坚持规划先行,指导城市建设.在对城市规划执行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一批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1991年完成林荫路小区规划、瓷器街火烧地段复建规划、环卫设施布局规划、城市主要道路走向控制规划、工人新村和东市区民用煤气管线规划;1992年完成枫林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规划、蛇垄里经济开发区控制规划、诸仙洞风景区规划、珠山中路西段改建规划、全市集贸市场规划和梅苑小区修建性规划,调整完善城市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编制城市建设“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
  实施规划法,强化行政管理。制定《景德镇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城区道路管理整顿占道摆摊设点的意见》、《关于城市规划管理整治实施意见》等法规文件。完善规划管理审批规程,实行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一书两证”制度,颁证率达100%。加强城建管理监察,对未经批准擅自乱建乱占乱挖的违法行为进行认真查处。开展测绘市场整顿,实行测绘行业归口管理,对勘察设计单位进行资质审查,设立全省第一个省测绘资料供应点。1991年完成城市测绘标准工作量48.83平方公里,1992年完成40.2平方公里。
  市政建设量力而行。由于受财力所限,1991~1992年用于市政建设的投入,比“七五”期间投入年平均数约减少15%,加之材料价格上涨,实际用于市政设施建设的资金较原计划安排有明显的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市政工程设施建设以“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为原则,安排了一些亟待实施项目。除西河桥扩建工程外,多为50万元以下的小工程。其中新建改建城市道路有解放路、沿江东路、新村北路等17项,铺装道路面积1991年为24327平方米,1992年为21254平方米,铺装人行道路合计3455平方米;新建下水道有为宇路、沿江东路、朝阳路等9项,总长3237米;完成净跨30×2、宽40米的西河桥扩建工程,并在此项工程中试行工程监理制度;新装和改造路灯工程有新厂厂东路、朝阳路、曙光路、新风路、新村北路、莲社路、新村西路等,并在珠山中路新竖一组高31米的高杆灯,合计新增路灯线路总长2.6公里,增加路灯65组,83盏。
  公用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以“水”、“气”为重点的建设工程进展顺利。1991年完成观音阁水厂改建工程,增加供水能力2万吨/日。完成洋湖水厂二期扩建工程的前期工作,1992年扩建工程正式开工。民用煤气发展迅速,建煤气调压站7座,煤气调压箱28台,铺设中低压煤气管道35公里,大型煤气储配站投入施工,5.4万立方米的气柜建成,到1992年10月有7900户居民用上管道煤气。公交事业针对运量与运力、价值与价格的突出矛盾,从内部挖潜,加强管理,努力摆脱困境,仍实现了国有固定资产增值。1991年更新公交车10辆,完成里村大修厂建设和油库改造工程,新建候车亭3个,开通广场至浮梁公交线。1992年更新公交车6辆,完成营运里程309.87万公里。
  城市绿化、美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继续坚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抓好城市大环境绿化。1991年市区植树10.23万株,栽花4万株,种草2.7万平方米,植绿篱35万株。1992年,市区植树10.1万株,种草2.84万平方米,植绿篱15万株。公共绿化重点是滨江公园建设,建成滨江3个小游园;恢复建设客运码头绿地,新建珠山大桥2块绿地,延伸西岸园林景点,改造瓷都大道街心花坛和里村街心花坛。续签绿化达标责任状,9座绿化责任山园建设进一步完善,发展和提高了一批有较高水平的单位庭院和居住区绿化。1992年10月,梅苑成功地举办了江西省第三届盆景根艺展览,在人民公园举办了扬州工艺美术花灯会。据统计,1991年,城市园林绿地总而积892.9公顷,比1990年增加37.85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31.55%,比1990年提高0.55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总面积6.4500平方米,比1990年增加0.05平方米。1992年城市绿地总面积919.9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32.4%,人均公共绿地而积6.5平方米。
  市容环境卫生状况有所改善。市容环境卫生以创建卫生城为目标,加强对环卫作业的检查监督,主要街道实行“二扫一保洁”,公共厕所进行挂牌服务。注重对环卫设施建设的投入,建成全省第一座国家一类公厕,改造二类公厕11座,维修公厕1们座,新建垃圾中转站3座,建成日处理7.2万吨的垃圾处理场和0.5万吨的粪便无害化处理场,添置装载机、铲车、叉车各1台,垃圾集装箱27只。全市日街道清扫而积92.2万平方米,清运垃圾275吨。清运粪便62.1吨,垃圾达到日产日清,粪便实现无害化处理.在1991年、1992年全省创卫生城检查评比中,市容环境卫生受到好评。
  在搞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城建系统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显著成绩.在1992年11月12日召开的全省建设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省建设厅领导代建设部授予市城乡建设局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及奖杯。(张陆明)

知识出处

景德镇年鉴1991-1992

《景德镇年鉴1991-1992》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景德镇年鉴》(1991~1992年)的正式出版,是我市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成果,是我市年鉴编撰的开卷篇。捧卷细读,收益不浅。深感广大编撰人员工作的艰辛,实可为敬;深获经验教训之心得,应为可喜;深受改革与开放实践之启迪,大为可贺。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