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年鉴1991-1992》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0235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D297
页数: 3
页码: 130-132
摘要: 本文收录了1991~1992年景德镇市共青团景德镇市委,围绕瓷都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三学二争一创”活动等介绍。
关键词: 景德镇市 共青团 1991~1992年

内容

1991~1992年,共青团景德镇市委,围绕瓷都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以“促基层、出特色、树典型、抓落实”为基本工作方法,以培养和造就一代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目标,全面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化;劳动创造的多样化;组织建设的规范化;维权和社会监督工作的制度化的“四化”工程,团市委工作出现新局而。
  加强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造就一代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团市委坚持以“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为出发点,大力加强对青年的正面教育。围绕“党在我心中”这个主题,广泛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深入进行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农村团组织结合市农村“社教”工作及时对团员青年进行了社会主义思想与理论教育;企业团组织结合“双基”教育,开展了党的基本路线,基本国情教育,提高了广大青工的思想认识,调动了积极性。3月份为学雷锋活动月,每年全市有数万名团员青年走上街头为民服务,倡导社会新风。与此同时,团市委利用“三月学雷锋月”为重点教育广大团员青年和青少年学生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为社会作贡献。n前,全市有2430个学雷锋小组活跃在各条战线上,为倡导文明新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团市委、市司法局和三龙劳教所携手开展了“同代人走向明天”系列帮教活动,给失足青年送去精神食粮,帮助他们树立从新做人的信心,团组织出面为他们解决释放后的就业困难,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怀、集体的温暖.为了加强城乡联谊,团市委每年都开展城乡联谊捐书刊活动,全市100多个基层组织与市属农村70多个乡镇场(村)团组织建立了联谊挂钩关系,为农村捐书近4万册,有效促进了城乡团组织的横向联系,增进了城乡团组织之间的互助合作。
  围绕瓷都经济建设,发挥突击队作用,劳动创造朝多样化方向迈进,为实施“八五”计划,团市委团结、带领团员青年广泛开展生产劳动竞赛和争当青年突击队(手)等活动,取得新成果。1991年,青工战线各级团组织紧紧围绕“质量、品种、效益年”这个主题做文章,广泛开展“青年标兵班组”竞赛活动,努力为企业上质量、增品种、降消耗、创效益,在班组之间、个人之间广泛开展质量达标,班组上等级的竞赛活动,据统计,全市陶瓷、机械电子、工业、矿山等系统共组建1697个青年班组,8万余名青工踊跃参赛,为企业增创经济效益543万元。据统计,1992年全市青工“争当优秀突击队(手)”竞赛活动,创经济效益514.671万元.团市委以“五小”竞赛为重点以陶瓷小设计、小改革为龙头,抓好国防电子、煤炭冶金、电力、建工建材等系统的“五小”活动,共创经济效益456万元,提出合理化建议11万余条,采用率达21%。两年期间,全市各级团组织岗位培训2246期,组织县(厂)级以上技术比武443场(次)。通过技术比武有697人(次)获奖,其中52人次晋升技术等级,有17人被地(市)级表彰,5人破格晋升技术职称,9人破格晋升工资一级。
  以创经费基地着手,开展“三学二争一创”活动取得好成绩。1992年,全市各级农村团组织进行实用新技术培训超过2万人(次),推广新技术12项,创建团组织活动经费基地102个,创经费10万余元,涌现出一批新的共同致富,科技星火带头人。
  “希望工程”工作扎实有效。1991年以来,团市委全体机关干部以身作则,积极参加向希望工程捐款和与贫困地区失学少年挂钩结对活动,起到好的带头作用。经过两年努力除完成省下达300对挂钩结对任务外,还与150名面临失学的贫困地区失学少年进行挂钩结对。1992年,团市委还开展了向中国青年发展基金会捐献名家名作陶瓷精品活动,一批名人名家慷慨相助,捐献名作,此活动共捐献陶瓷精品162件,价值达50多万元。
  以“创先争优”、“达标创优”竞赛为龙头,切实加强团的自身建设活动。两年来,团市委基层整体化建设工作连续受到团省委的表彰,被授予“基层整体建设先进单位”和“基层整体化建设达标单位”光荣称号。
  积极做好“双推”工作。1992年3月,团市委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发文,把推优工作纳入正规化、程序化轨道。全市有20余名优秀团员在团组织推荐下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团支部工作手册》与《团委工作手册》制度。自1991年开始,全市使用《团支部工作手册》已有3172个团支部使全市共青团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团市委还成立了共青团组织信息片活动,加强了横向联系、交流和互助,实现了基层团组织的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了团的工作发展。
  团的其它工作有新起色市青联紧扣奉献青春振瓷都、八五建设再立功”这一主题,团结全市各界青年深入开展“为深化改革、实施‘八五’计划献计献策”系列活动,活动开展以来、成绩斐然,被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为深化改革、实施‘八五“计划献计献策”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同时青联组织还注重发挥自身组织与人才优势,创办了景德镇青年画院,为全市团办实体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为此,团办实体工作受到了团省委的表彰,被授予全省团办实体先进单位称号。学联和少先队组织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广泛开展以“学赖宁,做党的好孩子”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对广大青少年儿童进行中国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并在每年“六一”期间,团市委对全市一百名“好少年”进行表彰。

知识出处

景德镇年鉴1991-1992

《景德镇年鉴1991-1992》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景德镇年鉴》(1991~1992年)的正式出版,是我市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成果,是我市年鉴编撰的开卷篇。捧卷细读,收益不浅。深感广大编撰人员工作的艰辛,实可为敬;深获经验教训之心得,应为可喜;深受改革与开放实践之启迪,大为可贺。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