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年鉴1991-1992》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0201
颗粒名称: 台湾工作
分类号: D618
页数: 3
页码: 84-86
摘要: 本文收录了1991~1992年景德镇市政治方面台湾工作的内容,包含了台湾工作的概述,“两会”精神得到有效贯彻,来景台胞捐资家乡兴办公益事业,30余名台胞应邀参加第二届国际陶瓷节等。
关键词: 台湾工作 政治 1991~1992年

内容

【概述】 1991~1992年全市台湾工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对台方针政策,呈现新局面。
  对台对内宣传双管齐下。两年来,对台宣传用稿188篇,对内宣传用稿108篇。并在金陵台开辟《瓷都新风彩》专题节目。组稿播出20余篇;组织基层台办干部去庐山、南京、上海送稿和参加“对台形势”学习班26人次,采用稿件50篇;金秋时节,邀请了海峡台、金陵台5位记者参加景德镇第二届国际陶瓷节;接待了台播部《祖国》节目记者来市采访,组写了2篇稿件并被采用;向台胞台属宣传党的对台政策550人次;举办了台湾何志强先生的38幅荷花作品展,观众达4万人次;在市电台播出“海峡情”专题12期;拍摄宣传景德镇投资环境,介绍景德镇台资企业情况的电视专题片一部,已在省、市电视台播出.对台联络工作健康发展。两年来,接待来景德镇探亲、旅游、投资、兴业等方面的台胞3947人(其中1991年2064人)。组织台属去台探病、奔丧15人次(其中1992年8人次);受理台胞台属来信来访1168人次(其中1992年960人次);走访和年终春节慰问台胞台属94人。并建立了全市台属基本情况登记卡和台胞档案。
  开展以招商引资为主的对台经贸工作。两年内,台胞在市兴办合资、独资企业10家(其中1992年8家),投资总额869.5万美元。1991年草签合资企业合同10项,引资62万美元;与台商签订合资企业意向书7项,总投资899万美元;两年贸易总额达900多万美元。1992年下半年,组建“景德镇台胞贸易服务中心”,台胞台属集资认股5千美元,4.2万人民币;向沿海地区台资企业输送劳务150人。(袁军)
  【“两会”精神得到有效贯彻】 1991年2月27日,中共市委召开全市台湾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国、全省台湾工作会议精神。会后,市委、市政府加强了台湾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明确了由一位市委副书记分管台湾工作和一位副市长分管台湾事务。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以景办字(1991)16号文件转发了《全市对台工作会议纪要》。各县、区先后召开了台湾工作会议,妥善地解决了机构、人员及经费、办公条件等问题,使全市台湾工作得到顺利开展。(袁军)
  【来景台胞捐资家乡兴办公益事业】 两年内,景德镇地区和来景观光的台胞共捐资80多万元。其中1991年台胞捐资50多万元。乐平市回乡探亲台胞吴士谟、何国庆,思乡爱国,分别于1991年和1992年各捐资20多万元人民币,资助家乡兴办小学;浮梁县台胞郑明乐,捐款1000元人民币资助兴建浮梁大桥;兴田乡探亲台胞董焰太关心乡亲的身心健康,捐款1.5万元为村里兴建了一个自来水供应站;应邀参加第二届陶瓷节的台胞卢武雄,对遭受特大水灾的安徽等地灾区人民深表同情,把身边购物款2000美元捐献给市政府,以表两岸骨肉同胞的情谊。(袁军)
  【30余名台胞应邀参加第二届国际陶瓷节】 1991年4月,市台办成立接待台胞工作组,下设宣传组、后勤组和经贸洽谈组,负责邀请和接待台胞参加“第二届中国瓷都--景德镇国际陶瓷节”有关事宜。并召开台属座谈会,在台属中开展每人一信活动,动员他们邀请在台亲人来景参加陶瓷节。同时,向海峡台、金陵台、中央台发稿15篇,全部被采用。10月,30余名台胞应邀前来参加第二届国际陶瓷节。节日期间,台商与市有关单位贸易成交额达50多万元,签订房地产开发合作项目协议2个,协议投资额400万美元,是节日期间签订数额最大的两项,占引进资金总额的80%。(袁军)
  【十个单位与台商签订合约】 1991年,由景德镇市台办牵线搭桥,市10个单位与台商签订10项意向书和合同。签约数目居历年之首。
  3月,国营九九九厂与台湾久尹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决定合资组建“景久无线电器材有限责任公司”.4月,珠山区轻工业公司与台胞叶木秋(香港贵进有限公司董事长)正式签约,共同创办“中国景德镇保健用品有限公司”;市房屋开发公司与台北市孙福财先生签约,合资开发新建景德镇瓷器街。
  5月,城建综合开发公司与台北市正丰钢铁工程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共同创办“景台合资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6月,国营859厂与台湾凯本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决定合作生产石英钟机蕊,大部分产品由台方外销.8月,江西黎明制药厂与台湾帆信公司正式签订合同,合资开办“江西精明制药有限公司”。
  11月,浮梁县黄潭乡南溪村与台商郭嗣诚、厦门顺发海绵厂合资开办了“江西省景德镇利发海绵制品有限公司”.12月,市无线电厂与台湾林俊宏先生、香港友帮实业公司在深圳正式签署合同,共同投资经营电子仪器及小型家用电子产品;竟成工业公司与台胞万思秀先生合资成立“景德镇安得生蓄电池有限公司”;浮梁县与台湾昌平股份有限公司就办木材加工企业达成协议,共同经营木材和农副产品。(袁军)
  【“瓷都记行”系列专题报道引起国内外良好反响】 1991年5月,市台办和市东风瓷厂在南京金陵之声台举办了《瓷都记行》系列专题报道。开播前,市台办择优选送稿件30多篇,播出后,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收到日本、美国、新加坡、港、澳、台和上海、南京、广州等国内外听众来信2000多封,其内容多属为瓷都的振兴献计献策。10月,市台办和东风瓷厂举办《瓷都记行》广播稿颁奖仪式,评出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7篇。(袁军)
  【台胞宁鸿宾先生推荐8名在台朋友来景洽谈经贸】 1992年4月,原台湾总统府参军宁鸿宾中将来景德镇浮梁县新平乡探亲。宁先生在乡逗留期间,市台办派专车专人陪同参观了景德镇的名胜古迹。临行前,市政府分管领导设宴招待宁先生,席间,宁先生深有感触地说:“共产党捐弃前嫌,家乡的父母官对我和亲属如此厚爱和关照,我一定要为家乡的建设出点力”。宁先生返台后不久,通过他的多方努力,推荐了台湾工商界的8名朋友来景洽谈贸易和投资考察。(袁军)【接待第九届旅美台胞夏令营工作受到全国台联表扬】 1992年7月8日,“第九届旅美台胞夏令营一行37人途经景德镇。市台办组成专门工作班子,与有关单位配合共同承担接待任务。上午8时,市少年队伍手执鲜花在火车站夹道欢迎,当晚,市政府领导设宴招待。次日上午组织台胞参观了古窑、陶瓷历史博览区、龙珠阁、艺术瓷厂等单位。下午5点,台胞们怀着眷恋之情离市。这次接待工作受到全国台联表扬。(袁军)
  【台胞林善时先生独资改建景德镇南门头一条街】 1992年8月,应市台办邀请,台胞林善时先生来景考察投资环境,决定独资改建景德镇南门头一条街.在香港举办的“江西出口商品暨招商引资会”上,市长殷国光与林先生正式签订合同,按合同第一期投资以85万元人民币一亩的地价共购地15亩。(袁军)
  【首次开拍“台资企业在瓷都”电视专题片】 1992年10月,全省第一部宣传台资企业的电视专题片--《台资企业在瓷都》,由市台办采取集资方式,在市电台的支持持下,开始组拍。该片融纪实于政论,围绕办好现有台资企业和进一步做好扩大招商引资工作这个主题,多侧面地宣传景德镇的投资环境,展示全市10余家特别是6家有代表性的台资企业的不同风貌。(袁军)

知识出处

景德镇年鉴1991-1992

《景德镇年鉴1991-1992》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景德镇年鉴》(1991~1992年)的正式出版,是我市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成果,是我市年鉴编撰的开卷篇。捧卷细读,收益不浅。深感广大编撰人员工作的艰辛,实可为敬;深获经验教训之心得,应为可喜;深受改革与开放实践之启迪,大为可贺。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